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姝色无双-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多是想,这,这是个什么意思?听说她舅家也跟着入京了,莫非是嫌弃白府,不想住在白府,要跟着舅家去住?
  也是,小姑娘眼皮子浅,贪慕虚荣,喜好享受,必定是住惯了大宅大院,不愿住到白府那么小的院子还是和姐妹们一起挤着。
  白老夫人的面色先也是愣了一下,似乎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待明白了静姝话中何意,脸色便刷一下黑了下来,射向静姝的目光满是审视和打探。
  静姝心中丝毫不在意,面上却仍是柔怯的对白老夫人道:“祖母,孙女从蜀中来之前,蜀中最负盛名的慧源大师曾经给孙女排过命,道是孙女和马年大寒日子出生的人相冲,道是孙女若是和这样命盘的人住得太近,必会,必会相克相冲。且,且孙女命硬,只怕是,只怕是对那人身体福寿有大碍。”
  众人面色大变,盯着她就跟盯个傻子还是疯子似的。
  所谓马年大寒日出生的,白府唯有一人,便是白老夫人。
  白府几乎可以说是白老夫人全权掌着的,这小丫头也不知是傻还是真实诚,甫一回京就捅出这样的事,必会惹得白老夫人忌讳,以后能有什么好?且这样的名声传出去,怕再难说到什么好亲事。
  静姝自然不理会众人心中作何想法。她抬起头,贝齿紧咬着下唇,似挣扎了好一阵,才又下定了决心道:“此前孙女大病,众大夫皆道孙女已不可救,是慧源大师救回了孙女,所以他的话不可不信。孙女,孙女实在不敢让祖母担这样的风险,若是因着孙女影响了祖母的身体,岂不是孙女的大罪过?”
  白老夫人的眼神如利剑般直勾勾的盯着静姝,脸上一阵青红变幻。
  大周虔信佛,尤其是老人家,还没人敢拿这种事情开玩笑,担风险。必定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
  静姝察觉到祖母目光不善,哆嗦了一下,然后还怕白老夫人不信似的,从随身的一个香囊里小心抽出了一张小手指长的签纸,上面正是写了“马年大寒忌”五个大字,下面还刻了慈山寺慧源大师的印鉴。
  看得白老夫人一阵面青。
  若是别的原因静姝不肯住在白府,众人自然能找出千万种理由留下她,对众人来说,静姝留在白府,对她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可现下这个原因,没人敢开口说什么,劝什么,生怕讨了白老夫人的嫌。
  良久,白老夫人才出声道:“那你可有打算住在哪里?”
  声音像是从地底挤出来的,寒渗渗的,让人听了莫名的压力和寒气。
  不待静姝开口,白老夫人又接着道:“我在京城的北郊青庭山那边还有一个庄子,如果你不便住在府中的话,那就住到那个庄子上去吧。”
  白老夫人此话一出,静姝还没什么反应,一直在旁未有出声却早已担心不已的白静妘面上先就现出了惶恐之色。
  因为白静妘很清楚,祖母所说的那个庄子说是京郊,实际颇为偏远,且地处荒凉,旁侧青庭山还常有野兽出没,那地儿的人又杂,庄子也破旧,并无怎么整修,如何能让妹妹去住?
  白静妘心中着急妹妹如何这般实诚,这什么命相相冲的话怎可乱讲,再如何也该先和父亲商议一番,看该如何先想个对策才好,这般一回来就先捅出来,旁人想掩都掩不住,以后必定惹得祖母对她十分忌讳厌恶,怕是住进了那庄子,便就再也回不来了!
  且这当着大房三房这许多人的面说出来,这后面还不知传出什么难听的话来呢!
  因着幼时相处过几年,白静妘印象中的静姝一直都是十分乖巧听话柔顺的孩子,哪里会想到这可能是静姝故意为之?
  白静妘忙出声转圜道:“祖母,青庭山那边实在太过偏远,房子又多年未有整修,一时之间如何好住人,妹妹刚长途跋涉回来,依孙女看,不若待稍晚些,父亲回来,让父亲好安排妹妹住处好了。”
  白老夫人听了白静妘的话扫了她一眼,心中冷哼一声,再把目光投向静姝,冷冷的似在等她说话。
  而静姝同时也感觉到了姐姐白静妘看向自己有些紧张的目光。
  静姝知道,姐姐大概是怕自己直接说出住到舅舅家去的话,得罪了祖母,现在就被祖母直接拒绝,后面更不好安排了。
  静姝抬眼对着白静妘柔柔的笑了笑,然后就转向白老夫人道:“祖母,慧源大师说孙女佛缘深重,之前性命堪忧,多亏佛祖保佑才勉强活下,因此在蜀中时,孙女每年都要去庙中或附近住上一段日子,以便日日去抄经礼佛。所以原本孙女想着是去庙中先住上一段时间,给祖母祈福。不过姐姐说的对,孙女刚刚回京,一切安排还是要和父亲商量一番才好决定。”
  去庙中祈福,还不如庄子上呢,各房众人看静姝的眼神犹如看个怪物,这位,不是被二房给养傻了吧?
  或者她觉得京中的寺庙就跟蜀中那边一样,怕是你陈家捐了不知多少钱,待你如上宾?
  京中达官贵人多,像白家这种家世一般给不起太多香油钱的,住在寺庙那可真是清修,哪家小姐或女眷要是被送去,那大多都是犯了大错的!
  白老夫人听了她这话,心气倒是平了不少,不过因着静姝前面“命相相冲”的一番话,她委实有点不想再见她,管她真伪也好,她是着实厌了她。
  甚至也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相冲,她此刻当真觉得脑袋有点隐隐作痛,一阵阵恶心难耐的感觉。
  于是白老夫人便转头就对白静妘道:“那你便带你妹妹下去歇着吧,想来这一路奔波也是累了,待你父亲回来,就让她安排了你妹妹的去住。”
  说着就自顾按了按太阳穴,道是自己累了,直接就让大家散了,然后便起身让丫鬟扶着去后面房间歇着去了。
  竟是连静姝的午膳安排都没问上一问,说上一说。静姝回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午膳时间,想必应还是没用午膳的。
  这,大家都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她们投向静姝的目光却满是微妙复杂,此事也只能静观其变罢了。
  她们都知道,今日这事一出,无论怎么商议,这白府静姝是肯定住不下来了,白老夫人年纪大了,惜命,不可能容得下她的。
  白大夫人杨氏是在白家最困难,奔波流离逃难之前就嫁进白家的,她娘家原也是江南望族,改朝换代早已没落,这些年在白老夫人手下操持家务,教养子女,原本的模样早被磨得一干二净,面相着实有些苦相。
  她对着静姝叹了口气,上前拍了拍她的手,只叮嘱了白静妘和静姝的大嫂李氏好好安顿静姝,大厨房那边已经备了饭菜,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取便好了,又安慰了两句,就领着同样有些木讷,看向静姝虽带了些同情却不敢说什么的女儿白静媱离开了。


第30章 终如所愿
  白三夫人韦氏眼珠子转了转; 待大嫂离开; 便上了前去,拉了静姝的手; 眼圈有些发红; 语带同情和关切的对静姝道:“可怜的孩子,怎么这般的不幸。不过你不用怕; 今日你先好好歇息,这些事情家里定会都替你安排好。青庭山远了些; 三婶娘的陪嫁还有个小庄子; 就在近郊; 不用担心没地方去,到时就先去那里住上一阵就可。”
  韦氏的手圆润滑腻; 温热中带了一股浓浓的脂粉香,静姝没来由的不舒服; 她抽回了手; 垂了眼低声道:“有劳三婶娘费心了; 此事还是等父亲回来后好好商议,想必父亲定会有所安排的。”
  韦氏叹了口气; 道:“你明白三婶娘的心意就好,我那庄子虽小了点; 但也可住人; 比那……青庭山肯定强了不少。届时我也让你四堂姐妍姐儿和六堂妹柔姐儿也过去陪你住; 也好过你一个人凄凄凉凉的发闷。你放心; 这事回头我就跟你父亲提上一提。”
  静姝不置可否; 又是垂眼低声谢了一谢。
  如此韦氏又好心“抚慰”了静姝一番,这才领了自己女儿白静妍和庶女白静柔离开了。
  出了老太太的院子,白静妍就抱了母亲的胳膊,撒娇道:“母亲,女儿才不要去那个庄子,又小又破,周围又没什么人,都是些粗野愚笨的佃农,届时女儿又不能去找华家小姐还有田家小姐她们去玩,整天陪着个乡巴佬,岂不是要闷死。”
  韦氏伸手戳了戳女儿的脑袋,回头看了刚出来的院子一眼,这才低声道:“笨死你的,和她交好,还能有你差的?人家是乡巴佬,可人家娘是个土财主,有的是钱,你多哄好了她,到时还能少了你的好处?平日里看你挺机灵的,关键时候怎么这般掉链子?!”
  说到这里,她又顿了顿,然后扯了扯嘴角笑了一下,语含深意道,“你若嫌闷怕什么,到时候我便接了你舅家表哥表姐一起去庄子上陪你们不就是了。”
  白静妍嘟了嘴,道:“我干嘛要他们陪,翰表哥讨厌死了,整天就……”
  说到这里却突然顿住了,看母亲失了笑容瞪着自己,心头划过一丝亮光,眼睛便亮了亮,笑着又去抱了母亲的胳膊,道,“还是母亲想得周到,呵,姝妹妹不是长得好吗?把我们一家子姐妹都比下去了呢!翰表哥最喜欢长得好的,想必……”
  母女两一边低声嘀咕着话,一边就离去了,后边的白静柔低垂着脑袋,离了一段距离,一声不吭的也跟着去了。
  很快老太太的厅中留下的便就只剩下静姝的大嫂李氏和姐姐白静妘了。
  白静妘看着妹妹,心里又是发愁又是担心,她一时之间简直都不知道是该把妹妹领回自己的院子还是送到隔壁本来安排给妹妹住的院子。
  这时李氏温柔的出声道:“妹妹坐了这么些天的马车,必是已经很疲累,又是过了午膳时间才到家中的,定是还未用膳吧?我院中还备了饭菜,不若就先去我那里用了午膳,再歇息一会,等父亲回来再商议一番如何?无论如何,今日还是先安心在家中好好住下,之后的事情再来安排就好。”
  想了想,又柔声安慰道,“妹妹委实不必担心,我陪嫁那里就在西街那边还有一个小宅子,虽然是小了些,但尚可住人,也好过庄子上来回不方便,届时妹妹先暂住在我那边即可,我们也好随时过去探望妹妹。”
  相比白三夫人韦氏的邀请,李氏的话明显更真诚实在,也当真是在为着静姝着想。
  当然这宅子的起源其实也离不开静姝的母亲陈氏。
  当年静姝母亲陈氏给李氏准备的聘礼礼金虽被白老夫人克扣了不少,但也已经算很不错,李家虽清贫,却也是有风骨疼女儿的人家,半点也没挪用,全部都给置办了嫁妆陪了过来,这小宅子便是那时置下的。
  但无论如何,李氏的心都是真诚的。
  白静妘原本是想领着妹妹去自己院子里用饭并歇息的,听了大嫂这样安排也觉得尚可,届时父亲和大哥回来,也好方便商议,便也点了头看向妹妹征询她的意见。
  静姝知道大嫂和姐姐白静妘此时是真心关心自己,便笑着应了,随了大嫂去了她院中用膳不提。
  且说这边静姝见了白老夫人,那一边厢白二老爷也收到了府里送来的信道是小女儿回京了,便急忙告了假,往家里去了。
  白二老爷早在静姝回京之前就收到了妻子的来信,说是女儿这个春节后去慈山寺礼佛,慧源大师听说她要回京,就给她排了命,道是和“马年大寒日”出生的人命盘不和,不宜同住,否则必会相克,影响健康和福运。
  静姝福泽深厚还好些,怕是那被冲被克之人会大不好。
  因京中老太太生辰就是马年大寒日,白二老爷收到这份信后自然是大惊,继而简直是愁白了许多根的头发。
  上次静姝大病,大夫们都说没得救了,是慧源大师救了女儿回来,所以白二老爷对慧源大师那是深信不疑的,更何况这种事,当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
  他侍母孝顺,若是女儿和母亲同住竟然会影响母亲的身体健康和福运,他断然不敢让女儿和母亲同住的。
  可小女儿在他身边长大,他向来疼爱,这什么相冲相克之话他却也不舍得直接跟母亲戳破。
  这事捅出来,小女儿必会遭母亲厌弃,将来在白府岂不是难过?说不得还会传出女儿命硬的闲话,将来影响女儿的婚事。
  所以他便想着该如何能既不戳破事情又能将女儿送去别处居住的法子。
  好在妻子信中也作了安排,道是慧源大师说了,静姝若是住在寺庙附近,常去上香礼佛,沐浴在佛光笼罩之下,对她的身体和将来前程都大有助益,而正好陈家在长梅山下就有两个庄子,她便托了陈家就在那其中一个庄子前面盖了个小院子,单独给静姝居住。
  因着长梅山就在京郊,坐了马车回白府也就是两个时辰的事,且长梅山上有个千叶寺,是个香火很旺盛的寺庙,平日里静姝都可以去千叶寺上香礼佛,又有旁边陈家的照拂,且是单独住着的,并不是就寄居在了陈家,给白家留足了面子,十分妥当。
  更难得的是,陈家那边庄子上还有个隐蔽的小温泉,静姝身子不好,蜀中和京城气候又差异很大,有个温泉养着,对女儿的身体也是大有好处的。
  白二老爷自收到信后,便苦思良策,想着该如何和母亲开这个口。
  白老夫人可不是个好糊弄的,且白老夫人当家作主惯了,任何事情都不喜不在自己掌控之中,把静姝送走可以,但怎么送送去哪里却得是她安排的,怎么可能由着你自己安排。
  但,就算白二老爷孝顺,也不舍得把女儿教给自己母亲去“安排”,他的女儿自小娇养长大,哪里吃过什么苦,他母亲……
  白二老爷想了很多种说法,还没定夺好哪种比较妥当,但万万没想到最后一种也没用上。
  因为这日他在衙门里收到府里传来消息,说是女儿已经到了京中,匆匆赶了回家,就发现他“纯善直率”的女儿已经自己把这事跟母亲踢爆了。
  既如此也没办法了,白二老爷当晚晚膳后只能硬着头皮跟母亲白老夫人商量说,这日已经较夜,就让静姝先在府上和长女静妘住上一晚,第二日再送她到长梅山千叶寺附近去住,说是让静姝在那里给白老夫人抄经礼佛,看过上个一年半载这“相冲”之事能否化解云云。
  老太太不知为何精神有些蔫蔫的,脑袋还不时一阵一阵的抽着生疼,白二老爷说了安排,她虽是面色难看,但也没说应还是不应。
  白老夫人是有心想把静姝送到青庭山自己的那个小庄子,但却实在有些倦怠有气无力,而且说实话那青庭山的庄子实在破旧,没有修整,地处偏远并不适宜居住,他这个二儿子也知道那里的情况,她知道他疼爱这个小女儿,弄得不好,母子离心便不划算了。
  且二儿子说静姝去千叶寺也是要抄经礼佛,她也说不上什么反对的理由。
  不过意外的是,白老太爷却发话了。
  这晚的家宴白老太爷也出来了,他听说了这“相冲相克”之事后晚上又听了二儿子的打算,就沉着脸说此事荒唐,道静姝出世后也让人算过命盘,在京中去庙里上香时也算过八字,并没有哪个高僧说过这事,还是就让静姝先在府中住下,过上两日再请京中的得道大师过来排算一下云云,若真是有相冲之事,请大师想个化解之法便是。
  白老夫人身心倦怠,心底又有些不愿如了二房的愿让静姝住去长梅山的庄子,且白老太爷在家事上甚少出声,但只要出声了,那也是绝对权威的。
  因此送走静姝一事便暂时搁下了,静姝到底还是在府中住了下来。
  陈二舅则是在客房暂住了一晚,当晚和白二老爷深谈了一番后,第二日便自己先回了庄子。
  只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日开始白老夫人精神便开始萎靡,没过上几日竟就是病倒了,有事更是头疼欲裂,然后请了大夫过来诊治,也是说不上个所以然。
  看到病床前红着眼有些惴惴的静姝,老太太不由得就想起了那“相冲相克”之说,忙就命李氏快快带走了静姝,又请了相熟的大师过来,不想那位大师竟也是直接说,似乎是因为府中有相冲之人相克之故。
  于是这下连白老太爷都不好说什么,当日,静姝便被白二老爷连夜送去了长梅山的映梅山庄。
  此时老太太已经顾不上静姝被送去了哪里,只要是这个灾星被送走了再别出现在她面前就好。
  而真真令人有点不可置信的是,静姝一被送走,白老夫人第二日精神便好上了许多,没过上几日,病情已是大好。
  从此,众人是无事提都不敢在她面前提“静姝”这两个字,白老夫人怕是只恨不得没这个孙女才好。
  既然相冲相克,谁知道住的远有没有影响,不过是影响小些,没那么直接而已。


第31章 情丝暗动
  这日; 被送到庄子上的静姝正和原苓在悠闲自在的浸着温泉。
  自住到庄子上; 静姝又开始了忙忙碌碌,却又十分开心自在的日子,甚至比蜀中都更要自由上许多,因为这里完全就是她当家作主。
  想做什么; 有外表高冷,实则思路诡异手法清奇的原苓参谋; 又有无所不能古灵精怪的冬影帮手; 真是将自己前世今生都克制了的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静姝伸手拨过一片片花瓣,看水穿过指缝,玫红映衬着葱白般的手指; 心情煞是愉悦,她盈盈笑道:“这次多亏了你的迷神香; 要不然事情可不能这么顺利。”
  原苓瞥了她一眼; 哼了一声; 想想又有点好笑道:“你就那般讨厌白府和你祖母; 宁愿背了这样的名声也要住出来?”
  原苓不是多管闲事的人,也是两人日渐熟悉,感情渐厚,现如今当真已经处得如同亲姐妹般,她才会开口问出此话。
  静姝“嗤”一声; 带了一副不以为然的浅笑道:“名声有什么用?那白府可有这边这般自在?还想什么练功习武; 简直是做梦呢。几个人挤在一个小院子里; 每日的堂姐妹间还得防着各种小心思小算计; 看着老太太的面色奉承,难道日日就要过那般的日子?”
  “哼,蜀中和京城这么远的距离,还整日里想着法子折腾我母亲。这么些年,我母亲可没有薄待她和白府,当年派了心性不良的蓝嬷嬷去侍产和做我的乳嬷嬷,害得母亲差点难产身亡,又多年不孕,现如今又故技重施,哼……我为何还要再和她们敷衍?再怎么委曲求全,待她们至孝至纯,得到的也不过是一片恶毒算计之心。”
  却是白老夫人虽没能逼着儿子将儿媳妇陈氏从蜀中弄回京城来,但却仍是“很不放心”,硬是派了好几个老嬷嬷去了蜀中,说是去蜀中给儿媳“侍产”。
  说是侍产,谁知道是去做什么。当年,蓝嬷嬷可不就是她派过去侍产并照顾自己的?
  时间越久,性子越来越放开,静姝就越怀疑就是当年蓝嬷嬷整日里教自己的女子当“温柔贤淑,孝顺克己”是不是就是有意把自己教成一个木偶娃娃或者傀儡。
  原苓是个厉害的医师,静姝母亲身体是怎么坏的,她自然一清二楚,所以静姝母亲这边的事她也都了解,静姝更是从没避讳过她。
  原苓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各家有各家的事,她当然看出静姝对白府的抵触怕是还有其他原因,但她自己身上就背负了不少的秘密,自也不去深扒静姝的心思。
  且说这阵子静姝和原苓感情越来越亲密,还有另一层原因。
  就是静姝已经开始修习冬影从姜琸那里弄来的一部名叫“玉骨”的功法,每日都要用大量的药材熬制成汤药浸泡,原苓是自幼就在药堆里浸大的医药世家之女,庄子里飘过一丝药味也瞒不过她,且她熟悉静姝又对其关心,对其身体的变化自然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此事当然瞒不过原苓。
  咨询过冬影,其实就是间接的咨询过姜琸的意思过后,静姝便也没有瞒着原苓,把她习功之事和原苓说了。好处便是,之后这汤药渐渐便就由原苓亲自帮忙熬制调整,帮静姝调着身子,也少受点痛楚和副作用。
  然后在姜琸没有反对的情况下,原苓便也开始和她一起习这功法,如此,两个人一起琢磨讨论说话,似乎痛楚和莫名的不安也少了许多,互相借鉴,原苓又是个精通医道的,静姝也确实少了好些弯路。
  ******
  住进了庄子半个月后静姝就见到了姜琸。
  他过来的时候,静姝正坐在院中翻看着大周的地理志。
  四月的天气还正是冷暖相宜,微风吹过十分舒适的时候,静姝让人在院子里种了不少的乡野小花,尤其是爬满了院墙的金银花,已经结了蕾正含苞欲放的栀子花,带起了满院子的清香,闻来让人分外清爽心悦。
  姜琸看着小姑娘穿了淡色的襦裙,坐在廊下慢慢翻着书,侧颜纤纤,鼻下是满院子的花香,一时之间看着她竟是不想出声。
  他进来时静姝并没有听到动静,此时却莫名感觉到地上的黑影,慢慢抬头,便见到了已经数月未见的姜琸。
  不过是数月未见,静姝却觉得他似乎又冷厉了些,样子气质也都愈发的像前世的那个三殿下,而不是幼时的姜琸,也不是少年时的三公子。
  几种印象交叉,前世和现在重叠,令得静姝一时有些恍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