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姝色无双-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且因着蓝嬷嬷这一事,陈老夫人对京城白府更无好感,她原先是打算让三孙子陈家安去京中照应女儿外孙女,可此时心中却又改了主意。
过了几日,陈老夫人和两个儿子商议妥定,便跟陈氏道:“我看京中白府情况复杂,我怕家安到底年纪尚幼,到了京中若是你遇到事情,一来经验少不够老道,二来毕竟辈分受限,很多事情不好施为,我和你大哥二哥商量了,不若此次就让你二哥上京,如此母亲才能稍微放心得下。”
陈氏大为感动,二哥行事老练周到,善结人缘,若是能去到京城,对自己来说自然是一大助力,可是……
陈氏有些犹豫道:“母亲,二哥上京这到底不是小事情,这边蜀地二哥掌管的生意如何是好?还有这一家子,是留在蜀中,还是一起上京?此事不可为了女儿仓促决定,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陈老夫人拍了拍女儿的手,道:“这些你不用过虑,我已经和你大哥二哥商量妥当了,你二嫂还有家启,幼悾家黄鸶湃刖裰心愣缯乒艿牟稻陀杉野步邮郑媚愦蟾缭谂园锩醋啪涂梢粤恕V皇鞘奔渖希蜃耪庖淮蠹易樱愣缬钟猩饨唤樱率且四甑矫髂瓿醪拍芄チ恕!
家启和幼悾直鹗浅露弦拇巫佑着诔录夷信锉仓蟹直鹋判械谒暮偷谌
陈老夫人看女儿听言似仍有些疑虑之色,就笑着继续道:“其实这事也不当止是为了你,这大哥二哥早有打算往京中扩展生意,本来想让家安先去探探路,慢慢发展,可是……如此也好,你二哥去,我也更放心些。”
“且你知道家中一直希望家启走科举之路,他已经有了秀才功名,先生却说文章火候参加秋闱却是太早,听说京中书院好先生多,让他过去一来是去历练一番,二来看能不能有些机缘。”
陈氏听到此才算点头应下。的确长远来说,二哥带着子女入京对他们来说确是利大于弊的。
第18章 蜀王继妃
冬影曾经说过北地原家的当家夫人和蜀王妃有旧,姜琸不在,静姝还在琢磨着该如何打听到原家的事,机会竟是意外的到了。
白家到了王城益州城没多几日,陈氏和静姝便意外的受到了蜀王妃夏氏的召见。
夏王妃是蜀王姜城巍的继妃,也就是蜀王三子姜琸的生母。
蜀王有三子,全部嫡出。长子姜珉,次子姜玦均为蜀王已去世的原配王妃闵氏所出,闵王妃生姜玦时难产而亡,闵氏临终前蜀王写下了折子,为长子姜珉请封世子位,因此姜珉八岁时便已被封为蜀王世子,同时被送至京中由宫中抚养。
姜玦一岁时蜀王续娶了现在的王妃夏氏,不到一年便生下了嫡三子姜琸。
姜玦也是夏氏一手带大的,因此姜玦几乎视夏氏为生母,和夏氏所出的弟弟姜琸关系也非常好。
尤其是姜琸四岁时便又被宫中接走,抚养在了宫中,每年回蜀地的时间也不过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一直由夏王妃抚养的也就是蜀王次子姜玦而已,因此姜玦和夏王妃的感情更为深厚,听说夏王妃待姜玦尤胜过亲子姜琸。
夏王妃生得堪称绝色,不过奇怪的是蜀王却并不怎么宠爱夏王妃,他先后有过几位宠爱的侧妃侍妾,但对夏王妃只能称得上敬重有加,却绝不宠爱,甚至夏王妃是独住一处宫室,蜀王很少踏足。
但不要以为如此夏王妃在蜀王府就没有地位,曾经也有正当宠的侧妃恃宠而骄,挑衅夏王妃,结果就是被蜀王直接剥了侧妃身份,幽居冷室郁郁寡欢而死,这位还生了在蜀王面前颇为得宠的长女柔仪县主,无论柔仪县主如何为其生母求情,也没能让蜀王半点改变主意。
之后再没有宠妃或宠妾敢直接挑衅夏王妃。
夏王妃性情随和温柔,并不难相处。她这日召了陈氏过来,也不过是听说了白家一家准备去京中,就召了陈氏问了些她们去京中的准备事宜,还特地准备了封信,让陈氏和静姝到了京中,拿了信去拜访她的长媳也就是蜀王世子妃钟氏。
世子妃钟氏也是蜀中世家之女,是夏王妃看着长大的,婆媳关系很好,只是钟氏和世子完婚后便也去了京中世子姜珉的身边。
夏王妃道:“世子妃自幼都在蜀中长大,在京中怕也是多有不惯,只是这孩子稳重,从不说出来而已。你们过去了,也可常过去跟她说说话,以解乡愁。”
陈氏虽然心中对夏王妃如此关照自己颇为诧异,但也知道这是夏王妃好意抬举自己,以自己的身份,在京中初时和人交往必不容易,但有蜀王世子妃关照,哪怕只是略有来往,众人也会高看她一眼,所以忙十分感激的谢过了夏王妃。
夏王妃不过是浅浅一笑,就把目光转向了坐在一旁一直没有出声的静姝身上。
虽然她刚刚一直在和陈氏说话,但其实暗中一直在留意静姝的动静,她真没想到这小女孩年纪这么小,就有这般的定力,一直静静坐在那里,丝毫没有拘束,也不让人觉得半点呆板,其仪态就是京中一等一的世家贵女也就是如此了。
这不免让她有些暗暗吃惊,难怪琸儿也会对她另眼相看,不说她小小年纪就已清丽明媚十分出众的姿容,她身上还有些很矛盾的气质,让人不由自主的受其吸引。
夏王妃柔声问道:“白姑娘此前可曾去过京中?”
静姝起身答道:“回王妃娘娘话,臣女几年前也是父亲回京述职时去过一次京城,在京中住过一段时间。”
夏王妃点头,唤了她到近前身边坐下,这才道:“嗯,在京中可还住得惯?我和你正好相反,幼时是在京中长大,及至嫁予王爷,才到了蜀中,初时还颇不习惯蜀中的膳食,届时你可要让你母亲多准备几个厨子带去京城,不然想吃什么的时候可真是辛苦。”
说到这里就笑道,“我们世子妃就带了不少厨子去京中,各式点心师傅就有好几个,届时你想吃什么了,就去京中的蜀王府跟世子妃去讨好了。”
静姝也没客气,只抿嘴笑道:“那臣女真是有口福了,听说世子妃娘娘最擅厨艺美食,她的厨子做的点心怕是我在蜀中都未必吃得到的。”
陈氏有些惶恐,又有些无奈,道:“为了吃的去叨扰世子妃娘娘,这孩子也敢应下。”
夏王妃笑,她拍拍静姝的手,转头对陈氏道:“你也不必客气拘束,阿敏最喜人和她分享美食,有这样可人的孩子陪着她说话,她怕是不知有多高兴。”
钟敏便是世子妃娘娘的闺名。
众人说笑了一阵,也不过是随意聊了些家常,陈氏见时候不早,怕耽误了夏王妃休息,便要起身告辞。
夏王妃这时却是对着静姝道:“白姑娘,你可是还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静姝倒是微愣,她没想到夏王妃观人能力这么强,她一直想找机会跟夏王妃打探北地原家之事,只是不好随意打断谈话,却没想到夏王妃会主动问起。
静姝忙恭敬又有些忐忑道:“娘娘,臣女是有一事想跟娘娘打探……”
说到此,她见夏王妃目光含笑,眼含鼓励,并无怪罪之意,便继续道,“小女听说北地原家的夫人和娘娘是旧识,现在北地受灾,不知娘娘可有北地原家的消息?”
陈氏并不曾听女儿说起过这事,此时见她竟然突然开口跟夏王妃打探消息都吓了一跳,很有些担心王妃怪罪女儿的唐突。
静姝也知自己冒昧,可是她自己私下早已想了各种方法打听原家人的去踪,可是北地受灾又暴乱,那边的消息根本打探不到,她和母亲很快就要去京城,她不想错过这可能是仅有的机会。
不过夏王妃明显并没有怪罪,反是很有些高兴,只是她没有直接答静姝,反是看着瞪圆了眼睛,颇有点紧张又期待等着她答案的小姑娘,笑着问道:“原家是北地有名的医药世家,白姑娘寻原家人可是有事?”
静姝看一眼母亲陈氏,就对着夏王妃答道:“是,臣女听说北地原家的大夫最擅长调理体质,小女母亲常年受热质困扰,想请原家的大夫帮家母诊治看看。”
陈氏听了又是感动又是惶恐,这孩子这些日子就跟着了魔似的一直要帮自己寻大夫,只是……
陈氏无奈摇头,忙对着夏王妃请罪道:“娘娘,这孩子都是对臣妇关心心切,才会突相问,还望娘娘勿要怪罪。只是臣妇的身体已经是多年的毛病了,臣妇早已不抱什么希望,娘娘还是勿要理会她了。”
夏王妃温和笑道:“白姑娘一片孝心,我怎么会怪罪。说来这原家我的确是收到了一些消息,前些日子淮之送信跟我说接到了原家人,打算送他们到我们蜀地来,算着日子,过上几天也差不多就快到了。届时他们安顿下来,问了他们的意见,我便派人去请你们过来看看如何?”
淮之便是姜琸。姜琸,字淮之。
静姝大喜,忙和母亲跪下谢过夏王妃。
夏王妃又亲自拉了她起来,安抚了几句,很是和善的说了几句话,又从一旁的侍女端着的托盘上取了一枚碧玉指环,道是送给静姝的见面礼,亲自给静姝戴在了左手的中指上,并嘱咐她这是京中广陵大师赐过福的,蜀王世子妃也认得,让她务必要随身带着,不要除去。
静姝看那指环虽然小巧,但造型精致,镶嵌的碧玉如一滴碧水盈盈欲滴,且竟是广陵大师赐过福的,便知其之尊贵,但尊者赐,不敢辞,并不敢推辞,恭敬的任夏王妃帮忙戴上了,这才和母亲随了送她们出门的侍从离去。
静姝和母亲离开,夏王妃这才笑着回头问自己身后的一个中年女官,道:“嬷嬷,你看这孩子如何?”
那嬷嬷道:“小小年纪已经镇定大方,进退有度,又孝心赤诚,更难得的是虽清楚认识自己的身份,但为了对自己重要的人仍是努力争取,有勇有谋,的确是个难得的好孩子。”
夏王妃笑,然后道:“我虽也觉得她是个不错的,主要是性子好,不过也没你说得这么夸张,你不会是被琸儿给收买了,给他当说客的吧?”
嬷嬷听了这话却是笑笑不出声了,其实夏王妃面上温柔极易说话,但实际性子却是极坚定,看人又有自己的标准,哪里是旁人几句话可以动摇的?三公子自然也极了解自己的母妃,如何会去收买什么人做什么说客,这话也不过是王妃说笑罢了。
夏王妃此时却又慢慢收了笑容,低声叹道:“琸儿自幼举步维艰,喜好难露,他又从不求我什么,我也从来不能帮他做什么,其实好不好,只要他喜欢,我也会尽力帮他的。不过,他肯这般用心,倒是难得。”
也因为太过了解自己儿子,她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第19章 再见姜琸
且说陈氏和静姝出了蜀王府,上了马车,陈氏便搂了静姝道:“姝儿,世事皆有定数,不可强求,其实在母亲心里,有了你就已经很满足,并无心再一定要多要个孩子。你若这般执着,反是让母亲心里难安。”
陈氏此话并非虚言,当年她怀了静姝,因着体质特殊,大夫都说十有七八是保不住的,即使保住,孩子也可能有问题,后来艰难产下女儿,还是个健健康康玉雪可爱的孩子,她已经觉得十分感恩了,并没有奢望能再有孕。
静姝今日意外得到夏王妃的帮助,心中十分高兴,听了母亲的话虽然又感动又心酸,但也掩不住喜色,她道:“母亲,女儿已经查过典籍,您的身体情况并非什么特例,只要经验足够的大夫给的方子对了,慢慢调理,并非不可医治。北地原家在这方面诊治经验十分丰富,对他们来说,医治母亲可能并非难事。虽说凡是不可太过执着,但只要有希望,总要试上一试。”
陈氏摸摸女儿的脸颊,叹了口气,心想,女儿可能未尝不是被蓝嬷嬷之事吓着了,说不定怕是对她的兄长白延樟都已经产生隔阂。其实发生这事,虽然老爷和自己都有心瞒着,但那么多下人在,这种事如何瞒得住?
那蓝嬷嬷毕竟是白延樟的乳娘,白延樟对蓝嬷嬷也有些感情,知道这事后难说会有什么想法,隔了一层就是隔了一层,若是自己能生个儿子,女儿将来也能有个依靠。
静姝和陈氏回到陈家,陈老夫人听说了原家之事,自然也十分高兴。先时外孙女就央过她寻原家的消息,可惜北地受灾暴乱之后,各地商道都断了联系,地下消息也是鱼龙复杂,想得到什么真切的消息,真的太不容易,想找个什么人,更是犹如大海捞针。
如今原家人竟然是被姜三公子所救,又能得到王妃的相助求医,实在是意外之喜。
白家十一月就要上京,原本白二老爷和陈氏定的是十月底从益州回昌州城,好回家将上京的行李等收拾妥当,家中还要再做些最后的安排。
但因蜀王府一直没有消息传来,静姝坚持要等,此事又是蜀王妃帮忙安排的,白二老爷只好十月底便自己先行回了昌州城,陈氏和静姝则是留在了益州陈家。
十一月初的时候,蜀王府那边终于传来了消息,原家人已经到了益州,被夏王妃安排在了一个王府别院,得了原家夫人的同意,特意邀请了陈氏去别院看诊。
王府别院离陈家大宅并不远,不过是半个时辰的车程,得了邀请,当日下午陈大夫人就亲自陪了陈氏和静姝一起去了王府别院。
原夫人是个温和干练的女子,她迎接了众人,并解释赔罪道:“原当我们上门去给夫人诊治,只是老太爷年纪大了,腿脚又不方便,实在不便再出行,才让夫人亲至,真是失礼。”
陈氏自然道不敢当,众人一番客气之后,原夫人便迎了陈氏及陈大夫人和静姝去了内室。
帮陈氏看诊的正是原夫人口中的太爷,已经年届古稀之年,原本身体还算健朗,只是这几个月在北地颠簸,途中又出了点意外,腿脚已不能行。此次他们刚来蜀地,不过刚刚安顿,就由太爷亲自出面给陈氏看诊,其实完全是因为他们受了三公子姜琸的大恩,勉力还报而已。
不过老太爷给陈氏看完诊后,却是什么也没说,而是直接开了一个方子,让孙儿原荻每日亲自煎药,然后让陈氏住在了别院,每日看诊一次,每日方子都有所调整,道是如此连服药七日之后才见分晓,又让陈氏跟着原夫人每日学些静心养气调理之法。
虽然大家都有些懵,而且眼看白家就要启程去京中,陈氏更是不能久留在益州城,但在原老太爷发了话,静姝又巴巴哀求下,陈氏到底还是住在了别院,静姝自然也留下了陪着母亲。
原家人口很简单,原老太爷,原夫人,还有原夫人所出的一对子女,十九岁的原荻和十五岁的原苓。
原家本是大族,为何只有这几人来了蜀地,此事原家人不提,陈氏和静姝更是不会相问,北地先天灾后暴乱,无论是失散还是其他遭遇,提及大约都不会令人好受。
初时接触原荻和原苓,这两人的性子都有些沉默寡言,只是原苓听说静姝不久就会去京中时,就跟她打听了很多京中之事。
原家在北地一直幽居山谷,原苓性子直接说话冷且锐,还常常莫名带了些讽意,看似对很多事情都兴致缺缺的,却独对京城热衷。
原苓起先跟静姝说话也是冷冰冰寒飕飕的,但说过几次话后,对着静姝态度却不知为何慢慢好了起来,有事无事都过来拉静姝一起陪她做事,去药田种植药草,整理药田,或整理干的药材等等。
如此几天之后,静姝和原苓已经颇为相熟。
这日原苓又过来找静姝,却没有像往常那般邀她去药园中,而是直接问道:“静姝,三公子过来了,你要不要过去跟他道谢?”
静姝瞪着原苓,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原苓嗤笑一声,道:“北地之乱,我家遭了大难,你不会真以为我祖父此种情况下又是在病中还肯出手每日耗费心力帮你母亲诊治,只是因为夏王妃的一句话吧?”
静姝听得此言,心头微跳,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却又有些不敢相信。
原苓看静姝傻愣愣的样子,轻哼了一声,略讽道,“若是夏王妃出声,最多是我母亲出手帮你母亲看看,还用不着让我祖父亲自出手的。”
静姝垂下眼,耳边却继续传来原苓的话,她道:“说来我们还要感激你,其实三公子肯专门派人去救了我们一家并送我们到蜀中,并非是王妃之故。虽然王妃的确和我母亲有旧,但还没重要到让三公子百忙之中专门去寻找我们。”
“不过是三公子心挂你母亲的情况,希望我祖父帮你母亲诊治而已。”
静姝心中莫名急跳,一时又有些震惊,她又不是傻子,如何听不明白原苓之意,只是……
她并不惯于在外人面前表露情绪,咬了咬唇,终道:“他在何处,我,去寻他。”
“后院凉亭,现在应该是在和我哥哥说话,你现在过去应该还在。”
静姝点头,也没再说什么,跟原苓行了个礼,便辞了她带了冬影往后院凉亭处去了。
原苓看着她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她起先并不喜欢静姝,只当静姝便是那种生来自以为高高在上满身骄矜之气却又装模作样的官家小姐,只蜀王府的三公子那么重视她,就足够人讨厌了。
只是接触多了,才发现是自己错了,她甚至总能从她看似安静明媚的样子里寻出和自己类似的沉郁来,却难能可贵的是感情真挚纯粹。是的,她最吸引她的地方就是感情真挚纯粹,黑白分明。
她摇了摇头,不管如何,三公子对自己家有大恩,她这样直接戳破,也算是帮了他的忙吧。她看出来,静姝虽然看似生活在蜜罐子里,却不知为何对感情极其小心翼翼又战战兢兢,她的性子,并不是很能抵抗发自真心的情感对待。
而且,想到静姝即将入京,她现在又生出了一些另外的想法,只不知母亲会不会肯。
******
静姝去到凉亭的时候,原荻正和姜琸说完话起身离开,原荻看见静姝,并没有丝毫诧异,只对着静姝面色冷淡的微微点头,便错身离开了。
原家这对兄妹当真冷得冒泡,原苓是冷飕飕的有时像冰刀,但相处时静姝却奇异的能抓到她的暖点,但原荻当真是全身都没一点热气,就跟个冰雕似的,让人常常觉得他手中的药草大概都比他有温度。
只不知原夫人那般温和干练的人怎么生出这样一对锐利的兄妹来,只是想起白府的“守礼重德”,想起凌国公府的“温情慈善”,这清冷的原家人反是让静姝觉得自在舒适和放松。
“在想什么?”姜琸笑着问道,“原家人自幼生在山谷,又不喜和外人交往,性子冷些,并没什么奇怪的。”
静姝转回头,看着姜琸,眼神有些犹豫复杂,这个人,前世就一直暗地里帮过自己良多,可是因为他的坏脾气,因为她怕他,所以从来不愿和他接触,可是到头来,她生活中那么多的欺骗和阴谋,可是他却从来也没有直接或间接的伤害过自己,大概他帮她,只是因为她是她而已。
她咬了咬唇,看着姜琸很认真地道:“多谢你。”
她此时这般微仰着脑袋看着他,脸上带着近乎虔诚的表情,阳光下白皙柔嫩到近乎透明的肌肤,黑亮的如同水洗过的玛瑙般的眸子,姜琸原本是随意的笑着对着她的,此时看她这样看着自己,看到自己的倒影在她黑黑的眸子里,仿似神魂被吸进去一般,全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而已。
姜琸看着她,忍不住就鬼使神差的伸出手触碰了一下她的脸颊,然后指尖的触碰传来的感觉让两人都吓了一跳。
第20章 意外惊喜
静姝猛地往后一退,脸上瞬间通红,心跳如擂,而姜琸的手也是迅速捏成了拳,收了回去。
姜琸的心也有些不规则的“砰砰”跳动着,虽然触碰稍纵即逝,但手上那温软柔嫩的感觉还在,让他的手和心都有些酥软。
他并不想为这样的突兀道歉,但他显然也被自己突如其来的动作给惊了一惊,他稍转了身子,掩住了自己的不自然道:“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就不必言谢了。”
静姝咬着唇带了些无措和恼怒看着他,看见他站得笔直,刀刻般的侧影看不出任何端倪,但转眼间却见到他耳上淡淡的那么一点微红,因为他偏黑,若不是她仔细看且敏感,大约还是看不出来的。
那一瞬间,她又心软了,恼怒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仍是有那么些无措和羞窘。
她垂下眼眸,低低道:“你虽说是举手之劳,却也花了不少时间和心思去寻他们,你那么忙……所以还是要多谢你,我原先自己都不知道原来原家的医术可以帮到母亲。”
这却是静姝误会了他。她不知道他是从冬影那里得知她在寻原家人,而是以为他有留意她母亲的情况,知道原家人医术好,便特意寻了来给她母亲诊治的。
这让她心中更有些无措和隐隐的不安,但同样也慢慢的涌起难言的感动和感激。
姜琸听她低声说话,再次转头看她,只见她站在那里,垂着头说着话,两只小手却是在胸前绞着手指,显然还是因为刚才自己的举动而紧张的,样子真是别样的可爱可怜又让人心跳不已。
她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