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格拉底-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派却与此相反,将善界定为个体的欢愉和快乐,而欢愉与快乐又以感觉为准则。这派主张寻求欢乐与愉快的感觉是人的天职和最高境界的善。因此居勒尼学派,又可称为思唯乐学派。这一学派的创立是受到智者感觉论的催化的,但也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智者哲学的复归,这是由于居勒尼,即思唯乐学派不赞同从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意义去追溯与探讨感觉的内容和来源。苏格拉底作为这一学派的先导,他所认定的“善”中包含着功利性的“快乐”效应,但无具体的界定。居勒尼,即思唯乐学派则将这样的快乐因素加以强调与扩展,主要是从伦理意义层面将生活中的快乐与痛苦的情绪性的感受看作惟一的对象。一开始时,居勒尼,即思唯乐学派的理论和生活方式中含有某些享乐主义的倾向,然而不能简单地把这些看作是一种贪欲和感官需要的享乐主义,不能把“善即快乐”如此简单化了。这个学派日益演变与发展,逐步倾向于寻求理智的欢愉与快乐,追寻一种能避免痛苦和恶的,心不为之所动的安宁与静谧。居勒尼,即思唯乐学派对伊壁鸠鲁的哲学有所影响。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因此这一学派后来出现了否定知识准则的怀疑论的因素。在西方最早论述快乐准则的是居勒尼,即思唯乐学派,因此这一学派的伦理思想是有深远影响的。这一学派有较长的历史,从公元前五世纪末起始一直赓续到亚历山大时代(公元前四世纪末)。
居勒尼,即思唯乐学派的创建学人是阿里斯提波斯,他生活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435年至350年间。据公元二世纪的传记作家狄俄革涅斯·拉厄耳提俄斯在他的《哲学名家生平纪实纪闻》的第2卷第65节中记述,阿里斯提波斯出生在地中海南岸北非洲的希腊城邦居勒尼。他的青年时期正当苏格拉底的晚年(公元前415—公元前399年),那时苏氏声名卓著,阿里斯提波斯对苏氏十分仰慕,于是从北非的居勒尼城邦来到雅典跟从苏氏研习。阿里斯提波斯在未投身苏氏门下之前已经是一位有学养的演说家或“智者”了,这是因为他在居勒尼时就受到过智者的影响。因此,阿里斯提波斯从苏氏研习并不拘泥于乃师的教义,他自己仍进行独立思考,这样,他们师徒之间常有争辩。据传,苏格拉底的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有这样一句名言:
“我敬爱柏拉图,我也敬爱苏格拉底,但我更为崇敬的是真理。”
亚里士多德的这句名言就是学界经常所说的: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看来古代希腊莘莘学子对真理的执着的追求与恪守并非从亚里士多德始,阿里斯提波斯已经首扬其波了。在苏格拉底所有的弟子中阿里斯提波斯是惟一的一位向跟从他学习的门生收受学费的学人。同时,阿里斯提波斯也向乃师苏格拉底交纳学费,但苏氏未曾收受。阿里斯提波斯主张对于难以得到的欢愉与享受不必花过多的精力去追逐,而对于能取得的欢愉与快乐则是要寻觅与追求的。阿里斯提波斯极有应变能力,对于各种场合、时间都能应付裕如;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扮演适当的角色,他和柏拉图一样,也曾去过西西里,并在叙拉古王狄俄尼西俄斯的宫廷中受到厚待。在这样优裕的寄生生活中享受,但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能招来横祸:如有一次狄俄尼西俄斯啐了阿里斯提波斯一口,他忍受了。有关这件事,别人对他有所非议,但他辩解道:“……渔夫为了要捕到一尾小鱼不惜自己的身上溅上海水,我要捕的是一条大鱼,又有什么不可以忍受的呢!”这与我国典籍《尚书大传·大战》中太史公曾说:“骂汝勿叹,唾面无乾。”和唐代的娄师德教导其弟:“人唾汝面,拭之是违其怒。正使其自乾耳”有其相似的地方。由于这样,昔尼克,即犬儒学派的中坚狄俄革涅斯说阿里斯提波斯是“国王的哈巴狗”。还有一次,狄俄革涅斯正在洗菜,阿里斯提波斯从他身边走过,于是对阿里斯提波斯喊道:“要是你学会了做自己的饭菜,你就用不着巴结国王了。”阿里斯提波斯反唇相讥道:“你要是懂得怎样与人交结,你就用不着自己洗菜了。”阿里斯提波斯以上的这些表现说明他在生活原则上和犬儒学派相左。因为犬儒学派放弃快乐与享受,崇尚俭朴,以此顺应自然,而思唯乐派则认为有理性的人应在现实的人生中不遗余力地去追求个人的欢愉、快乐及享受,特别是满足感官的欢愉、快乐和享受。阿里斯提波斯撰写过一部三卷本关于他母邦的历史,是奉献给叙拉古王狄俄尼西俄斯的。他还撰写过另外一部著作,其中包括25篇对话。他的两部著作都散佚了,未能传承下来,而25篇对话的名称在古籍中有记录,迄今人们还能查阅到。以上记述的关于阿里斯提波斯的种种事例,在公元二世纪的传记作家狄俄革涅斯·拉厄耳提俄斯的《哲学名家生平纪实纪闻》中均有所记述。最后还要说的是,阿里斯提波斯所创建的居勒尼,即思唯乐学派在哲学上所奉行的实质上是一种感觉论。这里所说的感觉,其含意就是指情绪性的感受。这一派认为个体的感觉是人所知道的一切,是判断一切的标准,也是生活的目的。
关于阿里斯提波斯一生中的奇闻轶事不少,这些在狄俄革涅斯·拉厄耳提俄斯的《哲学名家生平纪实纪闻》中多有所记述,以下不妨再举出几则:柏拉图曾指责阿里斯提波斯的生活骄奢淫逸,而他却说柏拉图既然认定叙拉古王狄俄尼西俄斯是一位善人,而这位国王的生活较他(指阿里斯提波斯)的生活则更为骄奢淫逸,为什么他(指阿里斯提波斯)就不能生活得更优裕、舒适些呢?有一次,狄俄尼西俄斯王问阿里斯提波斯为何要来到叙拉古?他回答道:“我需要智慧就去苏格拉底那里,而我需要金钱时,就到你这里来。”有一次苏格拉底问阿里斯提波斯:“你怎么会弄到这么多的钱呢?”他却反问道:“你怎么会只有这么少的一点钱呢?”阿里斯提波斯有钱时挥霍无度,对钱根本不在意。有一次,阿里斯提波斯旅行,他看到随身的奴隶扛着装满钱的十分沉重的行李,很是劳累,于是他让这个奴隶把行李中的大部分钱扔掉,能杠动多少就带多少。阿里斯提波斯耽于享乐而且还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有一次,某个妓女来找阿里斯提波斯,对他说,她怀了孕,肚里的孩子是阿里斯提波斯的,而他却不认账,反而问这个妓女:“要是你从荆棘丛中经过,你能指出哪根刺扎了你吗?”以上关于阿里斯提波斯的奇闻轶事,充分说明此人的怪诞与荒唐!
居勒尼,即思唯乐学派除了创建人阿里斯提波斯外,当然还包括别的成员,为省篇幅,在这里就不再记述别人了。
5。 麦加拉(论辩)学派
小苏格拉底学派中的一个分支称为“麦加拉”学派,为什么称为麦加拉学派呢?这就是因为该派的创建人欧几里德是麦加拉人,故名。麦加拉学派的哲学理论基础是苏格拉底哲学和爱利亚学派哲学的结合,即是将苏格拉底的“善”理解为存在的普遍本质,界定为不变动的“一”。这一学派否定动与超过“一”的多。这是形而上学地对苏格拉底有关善的学说的发挥。在麦加拉学派的哲学中有关道德实践的内容较为薄弱,其思辨色彩很浓,而且是形而上学的。这一学派为了对变动与超过“一”的多予以否定,于是这一学派乞灵于芝诺式的辩论,并要将之发展,从而提出了一系列的悖论。麦加拉这一学派的成员大多是一些擅长于辩论的学人,为此这个学派又有“论辩派”的称谓。麦加拉学派往后发展,向模态命题和假言命题的研究转向。这一学派在逻辑思维研究上特别有所贡献。
前面已经讲过了,麦加拉学派的创建人是欧几里德。这位欧几里德与以后写《几何学原理》的那位欧几里德同名,并非同一个学人。这位欧几里德是一位冒死追随苏格拉底的学人。在公元前432年,当时斯巴达与雅典极为对立,两个盟邦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即将爆发(此战在公元前431年打响),而麦加拉城邦是站在斯巴达一方的,因此与雅典敌对。但是欧几里德为了要聆听苏格拉底的有关哲学的演讲,经常冒着被捕处死的危险,穿上女人的衣服潜行到雅典。苏格拉底的高足柏拉图撰写过的一篇题名为《泰阿泰德篇》的著作。这篇著作一开头就描述公元前369年的雅典与科林斯的战争,当时欧几里德将负伤的泰阿泰德从科林斯运回雅典。这篇著作中,柏拉图还说欧几里德在此之前曾记录过苏格拉底与泰阿泰德交谈的内容,记录人还向谈话的本人苏格拉底反复对证过这篇谈话的内容。这样,关于欧几里德的年龄可以从这点推算出来,他较柏拉图年长,他的寿命可能近80岁。根据传记作家狄俄革涅斯·拉厄耳提俄斯的《哲学名家生平纪实纪闻》,在苏格拉底饮鸩就刑后,他的高足柏拉图及其他一些门生,为了使雅典的十僭主不能加害于他们,于是离开雅典,逃避到麦加拉去。在麦加拉,欧几里德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在《哲学名家生平纪实纪闻》中还对欧几里德有所记述,说他曾对爱利亚学派的哲学家巴门尼德斯的学说作过深入的研究。这样,追随欧几里德的学人都可以说是麦加拉学派的成员。公元前罗马政治家、学人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年)在其《学园问题》中写道:麦加拉学派是极负盛名的;他还说,公元前六世纪的著名学人塞诺芬尼斯是爱利亚学派的创建人,此人的继承者依次是巴门尼德斯和芝诺,“以后还有苏格拉底的弟子欧几里德,他是一位麦加拉人,因此,这一学派由于欧几里德和另一些哲学家是麦加拉人而被称为麦加拉学派。这个学派所主张的最高的善是‘一’,这是连续一致的,总是同一的。这一学派在许多地方受到柏拉图的影响。”从上面引述可以看出,欧几里德及其所创建的麦加拉学派是自有其思想特点的,即是将存在看作“一”,并以此与苏格拉底关于“善”的论点等同,将这两端视为一体。由此可见,麦加拉学派,也可以称为论辩派,其有关论述存在、“一”与“善”等方面,在柏拉图哲学,特别是他的晚期哲学,有不少思想和麦加拉学派的论点是存在联系的。传记作家狄俄革涅斯·拉厄耳提俄斯在其《哲学名家生平纪实纪闻》中说,欧几里德曾经写过6篇对话,但无一传承下来。欧几里德的哲学观点是,欧氏主张“善”的最高表现为确凿的“一”。对这一论点,欧氏用了不同的词,如“智慧”、“神”,有时还用“努斯”等来指称这一观点。对于一切与善相对立的事物,欧氏都予以否定,并且甚至宣称这是不存在的。所有这些正与早于狄俄革涅斯·拉厄耳提俄斯的罗马学人西塞罗的记述相吻合。这为学术界提供了有用的资料,即欧几里德从爱利亚学派的视角审察,从而修正苏格拉底的哲学。这也是麦加拉,即论辩派的一个明显的特点。
麦加拉学派,即论辩派还包括别的成员,如欧布里得斯、斯提尔波及狄俄多罗斯等。欧布里得斯所持的是悖论,斯提尔波主张的共相是绝对独立的存在,狄俄多罗斯所持的是模态论和假言命题等。为省篇幅,关于这些麦加拉学派的成员及他们的学说就不多作论述了。
以上小苏格拉底学派的三个分支,即昔尼克(犬儒)学派、居勒尼(思唯乐)学派及麦加拉(论辩)学派,都共持苏格拉底的主张,即“德是人生惟一目的”学说,但都未能得其全,而各有所偏,未能传之久远。只有苏格拉底的高足柏拉图才赓续乃师之业,尽其妙而得其全,而且还发扬光大。
结语
公元前399年,在古代希腊哲学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的一代宗师苏格拉底因别人罗织的罪状饮鸩就刑。他是古希腊首位殉道的先哲,是追寻真理英勇献身的哲学家。这是古希腊史上的一大悲剧。苏氏亲身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因此看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式微、社会的动荡和道德的沦丧。因此,他要力挽狂澜于即倒,于是提倡道德兴邦,意欲在哲学思想上进行一番变革。由于这样,苏氏是不容于当时的政权和社会的,他将“认识你自己”这一铭刻在得菲尔神庙墙上的格言作为响亮的口号提出来。苏氏所倡导的哲学变革就是将哲学建立在稳固的理性主义基础上。苏格拉底的高足柏拉图及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在乃师乃祖师的思想影响下创建了宏伟庞大的哲学体系,遂而形成了古希腊哲学的全盛时期。理性主义不仅是希腊哲学及思想的主流,而且也是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及科学的重要传统,然而理性主义则是苏氏所倡导的。
什么是苏格拉底的基本哲学观点呢?首要的就是他追寻普遍性的定义,开后来柏拉图相论的先河。苏格拉底着重强调了理性的作用,界定了“知识”的新概念,使之与智者传授的“知识”有所区别,还有他所运用的是通过答辩将对方的矛盾揭示出来的辩证方法。有关苏格拉底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政治、宗教和审美思想以及有关逻辑和语言的思想,是根据柏拉图的对话录,并结合色诺芬的相关论分析梳理出来的。关于苏氏所推崇的“自知其无知”的观点,学术界还尚无定论。苏氏受指责的内容之一是“引进新的神”,这“新的神”正是理性神。苏氏的政敌指责他是“反对民主制的奴隶主贵族的思想代表”,实际上苏氏所揭露与批判的是当时民主制中的某些弊端。有关审美,苏氏所探讨的是美的现象和美的本质、形式美与实际美的关系,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美与善的统一,以及艺术创作的特性等。有关语言和逻辑,苏格拉底也进行过探讨。
还应该着重说明的是,苏格拉底殁于古稀之年,他是古希腊哲学的一代宗师,但他生平没有留下一本书,这一点与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相似之处,述而不作。但苏氏却教导出像柏拉图这样的高足。柏氏宣扬了乃师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与超然的精神,并且还撰写出了其恩师苏格拉底的事迹。柏拉图所撰写出的著作,传承至今仍然是著名的典籍,莘莘学子仍然争相阅读与研习。这些迄今仍给人以启示,光辉永存。人类的存在到底有何意义?如何才能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那么,幸福又是什么呢?这些直到如今仍困惑人类,而又为青年人争相讨论的问题,也都是苏格拉底所谈论过的。从中,莘莘学子必然能发掘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来。
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以身殉道的首位哲人,这也是他始终不渝追求幸福的一种敢于牺牲的表现,更是身教胜于言教的具体行动。苏氏是公元前五世纪时的希腊先哲,是那一时代伟大的哲学家与思想家,其所具有的代表性极大。苏氏在年轻时已负盛名,他所具备的风范大异于一般人。他从不修饰个人,经常是赤着脚,腆着肚子,其貌不扬。苏氏对每一个人都是极为尊重的,他与每一个人交谈时都是坦诚而热情。无论是谁,只要和苏格拉底谈过一次话,就会永远忘不了他。苏格拉底的少年时代及青年时代就受到抗击侵略者正义的希波战争(公元前492—公元前449年)的洗礼,可以说这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至于苏氏的中年与晚年,也是在战火中度过的,而且亲自参战三次。为此,他对人类面临被毁灭的危机有着亲身的切肤之感。苏氏中、老年时期所经历的战争是他的母邦雅典为首的同盟与斯巴达为首的同盟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此时,人性堕落、道德沦丧已达极点。他在这样的时代与环境里,洁身自好,以身作则,推崇智慧,并加以传授,既不随波逐流,更不同流合污。苏氏对自身独特的禀赋恪守不移,始终如一;他对自己的理想更是坚持不懈。苏氏自身有特异之处,如他有时在战场伫立纹丝不动,冥想整整一夜,这是他在聆听神的声音。苏氏思想敏锐,语言生动,如他自喻为虻,而将充斥罪恶的雅典喻为马,何其机智而风趣啊!苏氏要使这匹马不怠倦,勇往直前。苏氏的一生都在对真与爱进行寻觅与追求。苏氏的任何行动总是以求“真实”为出发点。苏氏总是强调“我们必须自知”,“我们必须自觉自己的无知”,这些都是基于他对人类的挚爱。苏氏的求知欲特别强烈,他探索一生,追求一生,这都是他始终如一不断追求智慧的表现。
希腊神话中,阿波罗是最重要的神祇之一,司有不同的职事,最早是以太阳神的面目出现的。阿波罗神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福玻斯”,意即“光亮的”,阿波罗太阳神又是希腊的首府雅典的守护神之一。据说,太阳神阿波罗认为雅典已经日落西山无可指望了,于是就遣出代表自己的使者苏格拉底来到雅典,拯救这个城市及其居民。作为阿波罗神的使者,以其坚强的信念为支柱,要唤醒那些无知的人的自知之明。这就是苏格拉底悲剧的祸胎,使他蒙冤受屈,死于非命。真是哲人其萎!
一代宗师、思想家苏格拉底述而不作,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庆幸的是他的高足柏拉图继承了他的学说,并将之发扬光大。后世学人可以通过柏拉图所撰写《对话录》窥测到他的恩师苏格拉底的全貌。
… ………【gzbysh】整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