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海钩沉之吴越传奇-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下来了。
 
  至此,让来让去的王位终于有了个彻底的了断。但是从此以后,吴国的多位王兄都喜欢玩“抢王位”的游戏,这大大损耗了吴国的国力。季札呢?他回来之后,反应十分平静。阖闾表示要让位给他(当然不会是真的),他不屑,他冷笑,然后到吴王僚的墓前去哭了一场之后就回到延陵的封地,终生不入朝堂,不言吴事。
 
  假如季札当初接下了王位,吴国又会变成什么样呢?他的让实在是叫人有点费解,不但辜负了自己的父兄,辜负了吴国人民的希望,更辜负了自己的才华。假如他对政治感兴趣,他为什么不愿意继位呢?假如他对政治不敢兴趣,又为何出使鲁、晋、郑、卫等国且对其国的时局走势看得如此透彻呢(没有政治敏感度和分析力的人是不可能有如此精确的判断的)?他无疑是热爱自己国家的人民,关心国家的命运的,但是为什么,他选择了逃避呢?历史上诸多士大夫是时局不容,报国无门不得不隐居山林终老一生,可是,他不是这样啊,上天不止一次给他安排了发展才能的机会,而他,选择始终如一。
 
  只能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怪人。
      

    『5』第三章阖闾传奇(1)


  吴国终于是自己的了,吴境内的百姓都是自己的子民了,没有任何人可以违抗自己的命令,所有的人都要看自己的脸色办事了,忍辱了这么多年,阖闾觉得现在他的生活才算是刚刚开始。他很清楚,假如没有伍子胥,就没有他的今天,所以他一继位,伍子胥就是最大的功臣,得到了最好的待遇。
 
  最重要的是,领兵打仗自己是好手,治国安邦却未必内行。他必须还要依靠伍子胥的辅助。伍子胥没有使他失望,提出了“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癛,治兵库”的治国方针。接着又看风水建国都,大选民卒操练。建立起一套政治经济军事三位一体的制度来。可知先前巫臣来吴仅仅关注军事,吴国得到的只是畸形的发展,毕竟,他的目的只是扰楚而非强吴。伍子胥之后,吴国才真正的向一个强国发展。
 
  吴国国内发生着改朝换代的大案时,第一保镖庆忌公子还出使在国外。当他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吴国也不能回了,当下逃到了一个叫做艾的地方,招兵买马,联结邻国,等待时机报仇。阖闾闻此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因为第一保镖的能耐他是知道的,现今人家在暗他在明,他要是不害怕,反倒是不正常了。
 
  在这种情况下,又一名舍生忘死的刺客横空出世了。他,就是要离。(也是伍子胥推荐的。要说伍子胥看刺客的眼光真是不错,可惜看非刺客的眼光就差了点,否则,他不会错看了夫差和伯嚭,最终枉送自家性命)
 
  在阖闾的授意下,伍子胥带着十二分的诚意和敬意造访要离的茅屋,说吴王听说您是个人才,很想一睹英姿。要离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说好好的这是怎么了啊,我没做过什么大事啊,不是开玩笑的吧。伍子胥一再坚持,要离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好奇跟着去了。
 
  阖闾怀着满腔的热情在宫中等待要离的到来,真见了面时,却不禁大失所望,简直还有点恼火。看那要离不够高大雄壮也就罢了,比一般人还要矮小很多,骨瘦如柴,面色黄黄一看就是营养不良。长得也十分丑陋,让人一见就心生厌恶。
 
  阖闾厌恶的表情十分明显,他嘲笑道:“你就是子胥口中的勇士?”
 
  要离一听也来气了,正因为他形象不好,所以自小没少受别人嘲笑,因而他的自尊心非常极端,他最听不得别人轻视他,每每必定要和人反驳,久而久之,口才练得相当出色。阖闾不知道,他的反应正好在不经意间成了最有用的激将法。
 
  当下要离便道:“我哪里是什么勇士了,力气不大,身材瘦小,一阵风都能把我吹跑了。不过大王有任何差遣,小人一定竭尽全力。”伍子胥见势,也忙道:“是啊大王,良马不在形而在神,要离虽然貌不惊人,但智术过人,他一定能行的,愿大王不要错失人才啊。”阖闾回想起伍子胥曾告诉过他要离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死一位剑术非凡勇士的传奇故事,心中盘算这个人也许真有他的过人之处吧。这样一想,态度好了些,便叫赐坐。
 
  要离果然也不简单,刚一落座就一语道破了阖闾的心思:“大王所烦恼的是不是公子庆忌?小人能杀了他。”
 
  阖闾乐了,不由笑道:“庆忌可是我国顶尖高手,身手矫健,筋骨如铁,力能拔山,有万夫不敌之勇,你怎么可能杀得了他?别说的太早了!”
 
  要离从容答道:“善杀人者,在智不在力,只要我能靠近他的身边,杀他还不像杀只小鸡一样简单。”
 
  阖闾又问:“庆忌是个聪明人,现在的他怎么可能相信你一个吴国的人,更不用说靠近他了。”
 
  要离道:“这也不难,只要大王您借口小人有罪杀了小人的妻子孩子,再砍断小人一只手,让小人装作逃出去投奔庆忌,如此不由庆忌不信小人。”
 
  此话一出,阖闾、伍子胥二人心中都是一震,不但他君臣二人,就是后世读者见此,也要吃一大惊。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人!
 
  照我看来,或许是阖闾轻视的言语和态度深深的刺伤了要离的自尊心,他要证明自己的价值,他要证明给阖闾看,证明给天下人看,自己也是个能干大事,是个足以担大任的忠臣义士。为了做到这一点,他愿意付出一切的代价,哪怕是他的性命,加上妻儿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阖闾还在犹豫,伍子胥已经定好了神,向阖闾道:“要离为国忘家,为主忘身,大王就成全了吧。事成之后,一定不没其功,使之扬名后世。”
 
  伍子胥这句话正是说到了要离的心坎上。
 
  于是,君臣三人密谋一番,上演了一出惨烈的、真刀真枪的苦肉计。
 
  面对有据可察的事实,加上要离毫无破绽的表演,不由得公子庆忌不相信。最终,他死在了要离的手里。公子庆忌不愧是位勇士,临死之前大笑道:“天底下竟然有人敢来刺杀我庆忌,真正是难得!”又告诫身边侍卫放了要离。
 
  在庆忌死了之后,要离却没有离去,他知道经过这件事没有人再会嘲笑他,看低他,他的心愿已经完成,扬名的目的已经达到。现在妻儿都已经不在,自己又是个残废,人生又还有社么趣味呢?随即道:“虽公子饶命,要离何面目苟活于世上呢。”说着拔出侍卫的佩剑自杀身亡。
 
  庆忌死后,阖闾总算可以睡个好觉了。
 
  阖闾见到庆忌的首级大喜。最大的内敌消除了,从此可算是高枕无忧了。虽然此时掩余、烛庸分别潜逃在徐国、钟吾,毕竟这二人能耐有限,且徐与钟吾也是小国,要除掉他们两个只是时间问题。
 
  这时候,伍子胥说话了,报父兄之仇才是他的终极目标。捡着阖闾心情好的时候,向他垂泪拜倒:“如今大王心腹之患已除,但臣的大仇何时能得报呢?”
 
  为伍子胥出兵复仇可以说是当初人家助他夺位的一个交换条件,到了这个时候,是不得不面对的。阖闾有些为难,他自己也说不清什么原因,半响方道:“出兵好说,只是谁人为将呢?一般人未必能杀到楚国都城,我们两国向来交战,虽然我军胜多败少,也没有哪次能攻入楚国都城的。”伍子胥见状,又推荐出一个人来,这个人就是大大有名的兵家始祖孙武。
 
  孙武原是齐国人,父辈祖辈都是有名的将领,他自己虽然没有领过兵打过仗,但却非常喜欢研究行军布阵之法,不但广求他人讲述战争事迹,自己也经常亲临古战场考察研究,从中悟出许多领军用兵的道理,这项科研工作,他一做就是十几年。在这十几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是个实实在在厚积薄发的军事家。(伍子胥也真是厉害,什么人他都认识)
 
  听了伍子胥的介绍,阖闾不禁入了神,连连吩咐快去请来。伍子胥摇摇头道:“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神鬼不测之机,假如能够得到他的帮助,不要说小小的楚国,就是问鼎中原也无人能及。大王您想这样的人才,怎么可能召之即来呢?这一次一定要您亲自前往,而且还得表示出百分之两百的诚意。”
 
  阖闾想想也对,牛人没有脾气那就不是牛人了。
 
  选好了日子,君臣二人穿戴整齐,带上黄金白璧,驾着马车,来到了孙武隐居的地方。孙武理论、案例已经研究的十分透彻了,就是缺少一个把自己毕生所学用于实践的机会,眼看着阖闾又那么有诚意,略一思索,便点头同意了。
 
  孙武向阖闾献上了自己毕生所著的兵书《孙武兵法》十三篇,阖闾是看一篇赞一篇。要知道他自己先前也是领兵多年的大将军,比不得外行人,孙武的兵书得他赞不绝口,自然有非常过人之处。全部看完之后,他是彻底的服了:“孙先生真是奇才啊奇才,只可惜我吴国国小兵少,不知道先生有何妙计?”孙武淡淡一笑:“用兵贵在精而不在多,只要训练得法,指挥得当,五万当五十万用都不成问题。”
 
  阖闾哈哈大笑,他忽然想开个玩笑,便向孙武道:“真的有这么神奇吗?寡人很想看看眼界,不如就请先生训练我后宫宫人一队,看看有何成效,如何?。”
 
  孙武一怔,心中略有不快。要知道春秋时期,女子的地位极低,阖闾竟然让他堂堂一个军事家训练宫女,岂不是儿戏吗?心中虽如此想,但他不动声色道:“当然没有问题,臣完全可以办得到。但是臣要提醒大王,军事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关乎国家存亡,不是用来玩笑的,否则,将来会有后悔的时候。”
 
  阖闾在兴头上,哪里顾得上别的。当即下令,组建了一支180人的娘子军,交给孙武训练。孙武提出要阖闾宠姬二人为队长,这样才能起到好的带头作用。阖闾答应了,把自己最喜爱的两位宠姬唤来。这二人因为一人领右边小队,称为右姬,另一人领左边小队,称为左姬。(可怜两位如花似玉的美人后来被孙武宰了,却连个名字也没留下来。)
 
  第二天,阖闾亲临操练现场。只见孙武编好队之后,向着这群新鲜劲还没过去的美女们一本正经讲解队列规则与军纪,特别要求不许言语喧哗,不得无故违约,要是违反了就要军法处置。众美女都笑嘻嘻的答应了。可是在操练的时候,根本是乱成一团,又笑又闹,队形不成队形,根本不听号令。见此状况,阖闾也不禁大笑起来,众女一见,越发笑的不可收拾。只有两个人没有笑,而且还十分严肃,那就是伍子胥和孙武。
 
  伍子胥十分了解孙武的个性,他知道阖闾玩笑开大了。
 
  果然,孙武待他们笑的差不多了,缓缓的道:“也许我刚才说的不够清楚,我现在重新再讲解一遍,你们用心听,这可是最后一次。”费了半天劲再讲一遍之后,接着练,情况还是一样。娇娇女们根本没当回事,该笑的笑,该闹的闹。
 
  她们不当一回事,孙武可当。
 
  只见他勃然大怒,大喝一声:“执法何在!”把众人都吓了一跳。执法者赶紧上前领命。孙武厉声道:约束再三,而士不用命,于军法当如何?“执法者老老实实答道:”当斩!“孙武道:”军士众多,不能尽诛,先诛队长!“左右从人见孙武发怒不敢不听,当即上来绑住二姬就要押出斩首。吓得众美女花容失色,尤其是左姬右姬,眼看孙武玩真的了,哭着喊着叫大王救命!
 
  阖闾也急了,赶紧派人飞奔前去求情道:“寡人已经知道将军的能耐了,这二姬乃寡人深爱,若没了她们,寡人吃不好睡不好,还请将军手下留情啊!”孙武道:“军中无戏言。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若军法不严,何以服众!”这可怜的左右二姬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孙武的处置。
 
  余下诸女,看得心惊胆战,如何再敢有半句玩笑。老老实实随着孙武的口令演练。
 
  数日之后,孙武向阖闾复命道:“操练已经完毕,请大王检阅。即使让她们赴汤蹈火也不会有人后退。”阖闾还在悼念美人,闻言只道:“知道了。”再无其他反应。这边孙武也有气,心想这是你自己要求的,又何必怨我?有了离去之意。
 
  他两人各有不满,急坏了伍子胥。伍子胥向阖闾进谏道:“臣闻‘兵者,凶器也。’不是说着玩的,假如赏罚不严则军令不行。大王想要伐楚伯天下,非孙武不可。况且美色易得良将难求,何必为了两位已经失去的美姬而再丢失一员贤将呢?”阖闾一听也是,反正人也死了,犯不着再教这个劲。于是一面赶紧派伍子胥去抚慰孙武,一面择日拜将,封孙武为上将军,号为军师,负责操练士卒,演练阵法。
 
  过了一年,伍子胥等不下去了。向孙武提出进攻的建议。孙武道:“行兵之法,先除内患方可用兵于外。现在王僚的弟弟掩余、烛庸还在,必须要先除掉他们才行。”这两人当年得知阖闾篡位成功,也顾不上和楚军打仗了,扔下前线的兵士分头逃跑,就这样,掩余逃在徐国,烛庸逃在钟吾。连续两年这二人都没什么动静,以至于阖闾都快忘记了。现经孙武一提,便道:“这好办,他俩不是在徐国和钟吾吗?这两个小国算个啥,我明天就派人递话去,让他们把人给我送回来,谅他们也不敢违抗。”
 
  却不知这两国小虽小,却也是够义气,悄悄地告诉这二人,让他们赶紧逃跑。兄弟俩一商量,干脆奔楚国去了。楚昭王大喜,把两人安置在舒城,负责训练兵马对付吴国。
 
  阖闾闻听两公子逃了,暴跳如雷。很明显这是两小国搞的鬼。索性派孙武领兵前去灭了徐国和钟吾,徐君也逃到了楚国,钟吾君逃的慢,被吴军活捉了。紧接着,孙武率兵趁势进攻舒城,在楚大军尚未出动之前就攻下该城,杀了掩余、烛庸二人。阖闾和伍子胥便想立即进攻楚都,孙武制止了,说:“那将是一场大仗,必须要有十分充足的准备,现在还不是时候。”
 
  伍子胥听了觉得没错。但是他不甘心就这样便宜了楚国,便献出了一条疲楚之计,即:吴军派出一支部队,分为三小队,人数不用太多,也不能太少,轮番出其不意的侵扰楚国边境,他们一来我军就撤,他们一走,我军上前。如此,可让楚人心惊胆战。阖闾听了连声叫好,并且马上实施。此后,楚国人大大苦恼之,恨不得抓来掐死,偏偏又奈何不了。
 
  接下来的六年中,孙武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操练兵马、发展生产上,虽然也打了两次较大的战役,但那也只不过是当做演习而已,真正的大决战还在后头。因为楚国虽然君主年幼朝纲不振,主持国政的令尹囊瓦虽然贪婪自私不得民心,但人家毕竟是大国,吴国再强想一口把楚吞下,必须得好好筹计筹计。
 
  孙武一直都在收集和楚国有关的一切情报,在等待时机。而楚国君臣竟没有一个人觉察得到吴国人的这种野心,依旧过着糜烂的生活。
 
  楚国不仅地大物博,兵广将多,附属国也十分多。孙武迟迟未发兵与此有很大的关系。有这些附属国挡着,吴国没办法一下子打到楚国核心地带,以吴国的国力来说,不适合打持久战。轻率伐楚,说不定没见着阎王却要被小鬼缠着不得脱身。所以,他一直在等待时机,等待了这么多年,机会终于来了。
 
  由于楚令尹囊瓦贪心,趁着唐、蔡来朝时,索要唐侯的宝马骕骦和蔡侯的宝玉羊脂白玉珮,这二侯舍不得宝贝,不愿意割爱。囊瓦心中不快,向楚昭王诬告二人通吴造反,把他们软禁在楚国一住三年。直到二侯不堪忍受,乖乖献出了宝马宝玉,这才得以脱身回国。两人又羞又恨,发誓要报此欺人太甚之仇。事后,两国联合其他亦深受楚国欺辱的如鲁、卫、陈、郑、许、曹等共十七路诸侯,由晋国做主起兵伐楚。
 
  可惜晋国当时早已今非昔比了,晋文公的辉煌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的晋定公哪里还有先人的气魄与能耐,这个名义上的中原盟主自己都苦楚不堪,哪有什么能力为众人做主呢?诸侯联军由晋将士鞅领着,尚未开战,晋人恐“进未必胜,退为楚乘”,借口雨水太多,不适于作战,也就不了了之,各回各家了。
 
  由此可见,楚国的确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就在此之后不到两年,吴军势如破竹攻入楚都,逼得楚王流亡,几乎亡国,让列国如何的震惊。
 
  孙武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暗暗高兴,便派出使臣游说、拉拢诸国,痛诉楚国君臣无道、展示吴国的强大,表示愿意打头阵攻打楚国,只要他们配合就好。诸侯小国何乐而不为?很快大家暗中达成了协议,积极作着各种准备,只瞒着楚国君臣。
 
  阖闾闻听孙武说“人心怨楚,此楚势之孤,可伐之”时,大喜过望,盼这一天可太久了。便亲自坐镇,拜孙武为大将军,伍子胥、伯嚭为副手,亲弟弟夫概为先锋,起精兵六万诈称十万,从水路直抵蔡国,计划从蔡国取道入楚。
 
  蔡侯、唐侯早已等候多时了,想到自己被楚人关押了三年之久,最后忍痛献出宝贝才得以灰溜溜回国就伤心,一见到阖闾,两人委屈的差点要哭起来。阖闾大手一挥:“放心,孤这次一定替二位贤侯讨回公道,楚霸王很快就霸不起来了。”
 
  当孙武和伍子胥等人领着大军行船至淮水时,孙武突然传令军中,急速弃舟登岸,从陆路进军。
 
  伍子胥大吃一惊,吴军善于舟楫而不善于陆战,如今这么重要的战役竟然舍己之长用己之短,岂不是犯了用兵的大忌吗?他心底担心他的大仇不能得报,赶紧跑去孙武跟前问个究竟。
 
  孙武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理由有三。第一,兵贵神速。你也知道,水路得多慢啊,等咱赶到估计楚国那边都做好准备了,这样岂不是很麻烦;第二,楚国人知道咱们弃舟登路必定会掉以轻心,疏于防范,你我都明白,轻视对手的军队是注定要失败的;第三,”孙武神秘道“实话告诉你吧,咱们这支部队其实陆战比水战更牛!你以为我这些年闲着吗?实际上明里我是训练水师,暗里是训练了一个陆战特种部队!为的,就是今天。”说罢哈哈大笑。
 
  伍子胥又惊又喜又佩服,一看那些兵卒正在非常熟练的做弃舟的准备,果然是训练有素,丝毫不见慌乱。他痛快的捶了孙武一下:“行啊你,对我还保密着呢!”
 
  楚国令尹囊瓦正愁得肠子都快发青了,因为吴兵来得实在太快了。没两天功夫,就到了汉水,与楚军隔河相望。总算楚昭王派来增援的左司马沈尹戍到了,囊瓦手里添了兵,心里才好过一点。
 
  沈尹戍一看对面旗帜飘飘,道:“不是吧,比我还快!怎么可能!”囊瓦没好气道:“人家在淮水弃舟,从豫章赶路来的,能不快吗?”沈尹戍一听大笑道:“人人都说这个孙武会用兵,我看实在是个蠢才!吴军素善水战,现在他不过是贪图便捷,舍长用短,我叫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可叹沈尹戍也不用用脑子,凡是违反常规的事,无外乎两种可能,一是确实如此,二是有人故意为之当做掩饰。轻率对待,如果是前者倒还罢了,如果是后者,必将带来无尽的灾祸。很不幸,他现在碰上的正是掩饰,所以,他注定要倒霉。
 
  当下,沈尹戍和囊瓦商议好了,由囊瓦在汉水旁边严加防备,拘来所有船只,日夜使水兵巡于江上,阻止吴军渡过汉水,沈尹戍自己带领精骑抄回淮水,把吴军留下的船只烧毁,再把他们原来进军的陆路封死,让他们进退不得,然后首尾夹击,不由他不乱阵脚。沈尹戍此计果然想的周全,囊瓦若果真依了他,只怕吴军要取胜就要多费一些周章了。
 
  可惜的是事情往往是可以算的准的,然而人心却算不准,人心一变,再好的计划也会随之完蛋。
 
     

    『6』第三章阖闾传奇(2)

  事情就坏在囊瓦手下的将军武城黑和史皇身上。沈尹戍走了之后,武城黑向囊瓦进言道:“吴军舍了舟楫失了所长,况又不识地理,现在被我们阻了好几日而不能渡江,料想军心已乱,咱们又何必再守着呢?不如渡江出击,方是上策。”史皇也劝道:“近些年来,朝中不少人背离令尹而偏向司马,如果这次司马的破吴大计成功了,头功是他的。令尹您呢?您多次与吴交战都不利,这次又失了头功,只怕司马很快就要取代您的位置了。倒不如现在主动出击,到时候谁能与您争夺这头等的功劳呢?”
 
  史皇的话恰恰说到了囊瓦的心事。自己这些年来一意孤行飞扬跋扈得罪的人不少,沈尹戍才能又在己之上,假如因此一仗成名,取代自己的地位也未尝不无可能。左思右想,为了自己的前途打算,少不得,只好搏一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