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零清平纪-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原则的偏心,可白家宝眼里爹娘疼他如命,他们的脸面由他这个儿子来挣,姐姐们的怨恨以往白家宝还想着尽力去补偿,但在知道到馨妍的存在时,七个姐姐的怨他真的一点都不在乎了。
  爹娘偏心有很多小毛病,可即便是在最艰苦的年代,爹娘都把她们拉扯大。比起生下来就被丢掉的馨妍,七个姐姐都没有资格怨爹娘,爹娘偏心可也对得起她们。白家宝想找一个让大家都不为难的方式,来解决跟馨妍相认的事。白家宝并不否认爹娘当初的错误,错了就是错了,要想办法去拟补。
  白家并未分家,白家宝虽没结婚,不过二叔家的两个堂哥都结婚生子,各自住在他们单位分的家属楼,平时休息会回来吃饭。白家宝七个姐姐都出嫁了,二叔家的堂姐也已经嫁人,算上两个堂哥家七个侄子侄女,一大家子也十六口人。不过以前家里住的人多,吃饭的问题上闹了不少矛盾,后来吃饭分开,并不在一个锅里盛。
  省委家属四合院,三间堂屋爷爷和小奶奶住,在西屋的窗边隔开一个小厨房。两个堂哥结婚后分了家属楼搬出去,家里其实也就二叔二婶爷爷和小奶奶,以及白家宝一家三口。白家宝到家时,白爸和白二叔白二婶都不在家,爷爷和小奶奶出去溜达,家里只有白母一个人在家洗衣服。
  见白家宝回来,白母赶紧甩了甩手上的水,在身上的旧围裙上擦了擦,急忙上前问道:“家宝咋回来了,大夫不是说要多住一天吗,万一烧成肺炎可咋办。娘在炉子上炖了鸡汤,正打算把衣服清干净就给你送去呢。快回屋上床上躺着,别又受了寒气冻着了。你这孩子,一点都不顾及着自个身体。”
  白家宝笑着点头应和,握着白母冰冷粗糙的手掌,就是这双手,任劳任怨的为这个家,为他们一家人操持家务洗衣做饭。甘愿被指着鼻子骂泥腿子,上不得台面的乡下人,也强硬的当着小奶奶和二婶的面,从小堂哥手里夺回自己被抢去的鸡蛋……生养之恩大于天,白家宝不想让一心为他的娘难过。
  “娘,我已经没什么事了,在家休息休息再喝两回退烧消炎药就好。家里的活不着急,我们回屋坐一会,有些事情我想知道。娘我想知道事实,我能感觉的到,那就是跟我血脉相连的妹妹。”
  白母五十多岁,五官普通下巴略尖,看着就是伤势厉害的人。听了儿子的询问,理着花白一半的齐耳短发沉默着不吭声,一点都不想提当年的事。已经隐瞒了二十多年,也没有在提起的必要。不是她心狠,那个年代条件太差,生下来养不起的人家,都把孩子扔掉眼不见就不用去想。那时候他们家刚到省城没两年,嫁出去三个闺女可还有一大家子等着糊口呢。
  闺女多了就真得不值钱,家里不缺闺女,白母那个时候心里压力也大。本来就吃不饱喝不饱的,生下孩子没一点奶水,养大两个奶娃娃根本不可能的事,她更不忍心让好不容易生下来的宝贝儿子受罪。就算是少见的龙凤胎,闺女也一样还是闺女……当年她是在娘家生的孩子,孩子出生后白母就狠下心没去看闺女一眼,只让娘家嫂子把孩子远远丢了。
  可这些事情,白母一点都不想让白家宝知道。知子莫若母,儿子从小就聪明懂事,可心地最好,处处替家人着想,给他们两口子长脸。也是因为有儿子在,他们两口子在这个家里,才有立脚位置。几个闺女都怨他们当爹娘偏心儿子,的确,比起闺女他们更在意儿子。可她们怎么就不想想,没有兄弟帮衬她们,在婆家跟妯娌哪里能挺直腰杆,兄弟好了磁能帮衬她们。
  儿子考上大学后,前途更是一片大好。二房的两个儿子也就只能靠着老爷子的面子,安排了铁饭碗,家宝可是白家第一个大学生,老白家祖坟冒青烟才出这么一个。就是二房的闺女考上大学,要不是因为她脸皮跟她娘一样厚,高考前两口子都天天吃住白家,没脸没去的贴上来让家宝给补课,就是下辈子也甭想考上大学。
  白母陷入往事回忆胡思乱想之间,白家宝已经拉着白母进了爹娘住的厢房,不大的屋子除了一张一米五的大床,屋里柜子箱子乱七八糟的放了不少琐碎东西。把白母扶坐在床边,白家宝才自己拉过一张凳子,坐在白母的对面,语重心长的开口道:
  “娘,小妹现在叫凤馨妍,我们长的可像了,不过我觉得还是她长的更好看,温温柔柔的说话也莺声细语。早几年行为一些事情结婚了,现在有三个儿子了。大儿子跟小儿子跟堂姐说的那样,有七八分更像我。老话常说外甥肖舅,这话还真没错,大姐她们几个的孩子都随了姐夫家,馨妍的孩子都随了咱家,你要是见了两个小家伙肯定会喜欢。”
  白母看着一脸期待的白家宝,深深叹气道:“哪来的小妹,爹娘就生了你跟你七个姐姐。你这次回来看你爷爷,不是说还要办什么证件吗?你爷爷本来就没什么大碍,人老了哪里没头晕眼花的,一点小毛病你那小奶奶就折腾,还尽出幺蛾子让儿媳妇轮着伺候,她可比老爷子年轻十岁呢,身体吃嘛嘛香哪里会照顾不了,我看她们就纯粹的想折腾咱家。”
  白家宝哪里会不知道他娘在转移话题,顺着话题安慰道:“老人都是看一眼少一眼,我从小爷爷就疼我,多回来看看他老人家也是应该的。爹跟二叔都是爷爷的儿子,孝敬老人是应该的。娘,小妹的事你不用瞒我,我们两个是双生,我能感觉出来她跟我血脉相连。”
  白母看着白家宝,嘴唇抖动半晌,才叹气无奈道:“娘说不过你,是又怎么样,不是又能怎么样。都已经过了这么多年,当年娘让你妗子丢的,生死就看她自己的命了。既然那孩子命大,现在也成家了,认不认回走都不重要了。富贵了咱们家也没打算去沾光,贫困也得靠她自己过日子,也省的家里多添糟心事。”
  白家宝心里酸涩难耐,白母的话太现实太理智,让白家宝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劝说。母子两个相对无言,各自沉默半晌,白家宝才转而询问道:“娘,这事我爹知道吗?”
  白母想到当家的性格,心里也不知道是苦还是甜。白父性格说好听了是温和的好性子,说难听了就是温吞心软没主见。两人结婚连着生了七个闺女,白父都没跟她说过一句重话,没怨过她没本事生儿子。外人就是当面给他难堪,白父也只会一笑而过从不反驳。就是这种性格,家里家外的人,常常把他当软柿子捏,所以白母的个性才会泼辣强硬。一个家要是都是软蛋,那能被人欺负到死。
  “你爹也知道,为这事好长时间都没搭理我呢。当年我生你们的第二天,你爹就从省城去你姥姥家看我们,你小奶奶不肯伺候月子,你大姐二姐刚结婚也不能回娘家长住,我就在你姥姥家做了几天月子。你爹知道把你妹子扔了后,还第一次跟我红了脸,问过你妗子扔哪后,你爹一个人大半夜的抹黑跑去找……”
  白家宝也了解自家爹的性格,对妻儿老小是宁肯自己饿肚子,也不让妻儿跟着饿肚子。因为爷爷当年离开后,奶奶一个人把爹和姑姑拉扯大。奶奶受了半辈子的苦,没享过一天福,爹对奶奶敬重爱戴,对爷爷是恨的。要不是奶奶病重临终前,硬逼着爹来找爷爷,爹是不会来找爷爷的。在爹的心中,儿子很重要,可闺女也是他的孩子,只不过闺女始终要嫁出去,是人家的人。
  白家宝不在做白母的思想工作,以他爹的性格,只要知道这件事,知道馨妍的存在,不论能不能认回这个闺女,都会去看看她过的好不好才能放心。只要有心,再多的隔阂总归会慢慢消除,不能做到亲如一家,可做到当普通亲戚来走动,已经是最好的开始。任何感情都是需要维持的,用心去经营维护,白家宝觉得妹妹看到他们的努力,会愿意放下心结。
  可惜的事,白家宝这边跟白父说了事情,商量好去看馨妍跟三个孩子。第二天上午父子俩先去买了不少东西,提着一包零食才骑着自行车去旅店。进了旅店后,白家宝态度熟络的和孙淑芳打招呼,不等他开口询问馨妍住哪个房间,孙淑芳的回答让他和白父都愣在当场。
  “不用问了,你们来晚了,我堂哥和馨妍他们一早就坐火车回京都了。昨天早上出院回来后,中午他们吃过饭我堂哥就出去过一趟,买了不少东西回来,早上提着东西下来,吃了早饭硬是要亲兄弟明算账,付了这几天的吃住钱,一家人就走了。”
  白家宝急忙问道:“你知道他们在京都的地址吗?我在京都念大学,从那边去看她也很方便的。”
  孙淑芳笑容带着淡淡的嘲讽:“我怎么可能知道他们地址,他们家眼光一向很高,入不了眼的人也不来往,再说那也不是我亲堂哥,他们家跟谁都不亲,更不会把地址给人。不过,馨妍倒是留了句话,应该是猜到你会回来找她。”
  白家宝压下心里的挫败,忙道:“可能是他们家里有急事,请问馨妍给我留了什么话?”
  孙淑芳捂着嘴呵呵笑道:“呵呵,馨妍说二十二年前,她就跟你们家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现在各自安好,没必要执着不存在的血缘亲情。要我说吧,你们家既然把人扔了不要,那就当做没这个女儿就好,人家现在过的好好的,你们跑来要认女儿,算什么事,怎么不想想养大他们的人家是什么心情。馨妍从小就最孝顺凤伯凤伯娘,肯定不想你们去给他们找不痛快。”


第124章 
  看到爹娘一脸笑容迎出来的身影,馨妍脸上绽放出如释重负的轻松笑容,终于回到家了。这趟回新和县的老家,前后挂脚也就一个礼拜时间,却总感觉离开了很久的时间。三个孩子张着手臂冲向爷爷奶奶,两个老人也是蹲身抱住三个孩子,挨个的在脸蛋上狠狠的亲了一遍。孙建国把行礼提回西屋,出来笑看着热闹的院子里,自己回厨房去烧开水。
  舟车劳碌,馨妍又是爱干净的,让她好好泡个热水澡,在无房间好好睡上一觉,身体会舒服很多,在孙建国看来,这趟回老家馨妍可是遭了罪。这边跟孙子亲香好一会的曲红霞,想到他们不知道有没有吃午饭,赶紧的起身要去厨房,给馨妍他们弄热乎乎的饭菜吃。馨妍拉住了娘亲,让她在院子里晒太阳歇着就好,自己去了厨房弄吃的。
  厨房里孙建国已经烧上火,馨妍进来在煤炉上熬了大米粥,等孙建国把一锅水烧开,馨妍已经熬好米粥,炒了个白菜和酸豆角炒鸡蛋,切了一盘家里的卤肉。好长时间没有吃过家里做的饭,明明是最普通的饭菜,就是馨妍跟顺之都多吃了半碗。在孙淑芳的旅店里,馨妍也自己做过饭菜吃,可能是因为心态吧,总觉得跟家里的为的是不一样的。
  吃过饭孙建国给馨妍提了水去洗澡间,把热水倒进沐浴桶里,馨妍拿好了衣服进去,孙建国去堂屋,跟二老讲了这次回去的事。当然,孙建国和馨妍回来时,就商量过略去白家的人和事,馨妍不想让爹娘知道这些事,很影响二老的心情。任何人遇到这种事,思想和心理上都理解,可终归是意难平的。
  凤天幸和曲红霞知道石长春去世了两年之久,两人长吁短叹了好一会,凤天幸抱着怀里的康之,慈爱的揉了揉小家伙的小脑袋,语气带着消极的感叹,道:
  “人老了,早晚都有这么一天,也就是早晚的问题罢了。跟石老哥认识了快二三十年,没想到……唉,竟没能送他最后一程。要是提早知道这事,我和你娘怎么也要跟着回去一趟,好歹烧几张黄纸。你石大伯家其他人怎么样?村里其他人都还好吗?唉,老一辈的人,不知道还能剩下几个人在。”
  生离死别都是令人伤感的事,生离好歹还能有在相聚的一天,可死别就消失了什么都没有了。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最怕的就是生离死别。日子越过越好,就越活也越有奔头,谁还能坦然毫无恐惧的去面对死亡。仿佛因着石长春的事感同身受一般,凤天幸跟曲红霞的情绪连着好几天都有些惆怅,想起来就唉声叹气。
  这种事情除了自己想通,外人的劝说还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而这个时候,老领导那边给馨妍安排学校的事,没想到已经确定了去插班的时间。一家人看着京都医学院的通知书,二老总算恢复过来,喜形于色的开始张罗馨妍去念书的事。馨妍对去大学学医学,也是有些兴趣的,西医她了解的并不多,那些常识也是跟爹娘学的。
  京都大学离家不算远,要是骑自行车的话,半个多小时就能到。办理走读的话,家里也能照顾到。而且,在医学方面,馨妍想试试中西医结合能不另辟一条渠道,能让人延缓身体衰老,能健康的活的更长寿。馨妍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唯一遗憾的就是爹娘的年纪和健康问题。生死离别人力不可为,可馨妍不甘心,如果不去尝试,又怎么能知道成功与否呢。
  从知道二月初要去大学插班上学,馨妍在家里除了看看高中课本之余,还让孙建国教她学骑自行车。孙建国虽然伤还没痊愈,不过扶着自行车教馨妍还是很轻松的。孙建国扶着自行车后座,馨妍骑在自行车上学着掌握自行车把头,只要能控制住自身的平衡感,学自行车其实并不难。
  再者成人的身高优势,把车座调到最低,坐在车坐上脚就能才。碰到地面,上车下车就要省了很多麻烦。馨妍只花了一天时间,就能在前院里稳当的骑着自行车。虽然是初学者,不过有孙建国在后面扶着,能掌握平衡后更不会摔倒。对一个学自行车的初学者而言,一次都没摔倒过还是很优秀的。
  就算馨妍没念过高中,但高中的课程对她而言并不难,不是馨妍又多聪慧,知识的学习也是一通百通,当然也或许只是心理作用,馨妍觉得补习过程很简单轻松。馨妍补习时,孙建国也带着李大个跟着系统的学了几天,李大个以前也就认得简单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学了几天后要多认识几个字。
  孙建国却很认真的学,这些年他能认会写的字不少,数学加减乘除会一些,花了两天时间看了小学课本,就认真的学初中知识。英语就罢了他也用不到,可语文数学物理几何,这些东西还是有用的,也下功夫和毅力去学。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孙建国甚至觉得以前浪费不少时间,要是花在学习上,要多学习很多的知识。
  在馨妍确定插班念大学的时间,孙建国的脑海里猛然想起跟馨妍结婚前,那时还在新和县,就有个臭小子直白自己跟馨妍的差距……馨妍的爱好自己不懂,馨妍接触的文化层次自己也不懂。两人孩子都生了三个,这辈子都会一起过日子,可孙建国不想这样模糊不清的过日子,他想跟馨妍无话不谈有共同语言,馨妍所有世界里他都能陪伴着她。这个过程或许会很难,不过孙建国坚信,只要自己一直努力,就能一点点的更接近。
  乐之顺之知道馨妍要去大学念书,都吵着要跟着一起去念书,康之不懂这些,也不妨碍他跟着两个哥哥一起闹着要去念书。顺之寸步不离的拉着馨妍的衣摆,康之跟着乐之一起围着馨妍转圈碎碎念,一个劲的嚷着也要去上学。馨妍好笑的看着他们折腾了好一会,乐之康之转的头晕停下来了,才柔声笑道:
  “想上学很容易呀,京都有学前幼儿班,乐之顺之的年岁去刚好合适,念一年学前班就能读小学了。哪里都是跟你们年龄差不多的小孩子,会有很多小伙伴一起玩。康之年纪太小人家不一定收,在家里陪爷爷奶奶玩,到时爹娘都。跟哥哥都不在家,爷爷奶奶全都指望康之保护呢。”
  乐之和康之很好说服,一听学前班会有很多小伙伴一起玩,就不闹腾着要跟娘亲一起去念书了。康之纯粹就是凑热闹,以为是在玩游戏。只有顺之不好说服,拉着馨妍的衣摆不松手,小脸上满满的坚持。这孩子一直很聪明早惠,馨妍对他的教养也更上心。不管是对哪一个孩子,馨妍都从不许诺做不到的事,很多道理都是要从小开始言传身教。
  对顺之这孩子,馨妍一向都是摆道理来劝服:“顺之,大学离家有些远,你跟着来回跑身体就吃不消。娘每天早上去学校,晚上就能回来,课程不多时也会早些回家陪你们。你在家里跟哥哥弟弟一起玩好不好?等九月份学前班开学,你就能跟哥哥一起去上学,就不会觉得待在家里无聊了。”
  顺之不松手,有些不情愿道:“不好,我要跟娘一起去,才不要去学前班上学。都是鼻涕邋遢的小孩子,一点都没意思,也就大哥爱凑热闹玩。娘,让我跟你一起去吧,你一个人在大学里没人陪着会很孤单,我保证一定会乖乖的不打扰你上课,我去可以陪着你,还能保护你,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一屋子大人都被顺之的话逗得哈哈笑,曲红霞擦了擦眼角笑出来的眼泪,把顺之从馨妍跟前拉过去忍着笑,道:
  “咱家顺之已经是大孩子,都知道要保护娘了,真是个乖孩子。不过你娘刚学会骑自行车,她自己骑我跟你爷爷都不放心,在带上你就更加不放心了。跟你哥哥弟弟在家玩,还要教康之学画画学唱歌呢。”
  顺之也有些犹豫,见他爹也冲他摇头,就知道肯定不能跟娘一起去,只能蔫蔫的点头同意。那小模样瞧着特别可怜惹人心疼,曲红霞就把他抱进怀里心肝肉的疼。说服了三个孩子,馨妍就去厨房做晚饭。依旧是骨头汤馒头和几个小菜。
  晚上吃过饭,梳洗一番后馨妍就带着孩子回屋休息,明天要去学校报名,肯定是要提前去不能迟到。馨妍对学校并不熟悉,也没去过一次呢。还好有孙建国陪着一起去,之前一家人就已经商量好了,都觉得在学校里安排一个床铺以防万一。平时可以放东西,中午也能午睡一会,就是变天下雨下雪,馨妍在学校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第二天吃过早饭,孙建国背着馨妍做的新书包,骑自行车载着馨妍去京都医科大学报名,等他带着馨妍去一路到校长办公室,递了通知书领完课本从办公室出来,不少班级已经下课。看着大学里年青男女的知识分子,说着他听不懂的内容,讲着他不懂的知识领域……最主要的是……孙建国提着书包,跟拿着基础理论边走边看的馨妍去找班级,一路走来凡是碰到的人,都会回头多盯着馨妍多看几眼,尤其是那些年轻男人惊艳的目光,都让孙建国恼火的想揍人。


第125章 
  作为插班生,找到医学院和班级后,馨妍要跟导师报道,拿到课时表后进班学习。孙建国只能一步三回头,就算不放心也要自己一个人回家。等孙建国的背影消失在转角,馨妍才抱着几本书,进了教师办公室内。
  办公室内有八张办公桌,此时有三个四五十岁的导师坐在里面说着闲话,见馨妍抱着书本站着门口,其中一个戴眼镜的人推了推眼镜,和蔼冲馨妍问道:
  “这位同学是哪个班级的?瞧着有些眼生,来找哪个导师?”
  馨妍冲对方点头,礼貌道:“导师好,我是今天来西医学院报名的学生,八零级一班的学生,现在来找一班的导师报道。请问八零级一班的导师在不在?”
  问话的导师孙文呵呵一笑,这还是真的挺巧的,不着痕迹上下打量馨妍一番,见馨妍不论是衣着还是娴雅贞静的气质,都不像是不学无术靠走后门进来的关系户。在得知他班级要安插一个关系户时,孙文就算心头不快也没说什么。
  做学术的人都有文人的气魄,可当年的那场运动,真的折腾了不少人,也吓坏了不少人。能不经过高考,又是在下学期开学后半个月才空降插班进来,无一不在彰显出她的不同身份。孙文早就不是冲动的毛头小子了,何况馨妍的容貌气质,都给人很好的第一印象分。
  孙成冲馨妍招了招手,示意馨妍坐在办公桌前的凳子上等等,才笑道:“我就是八零级一年一班的导师,我姓孙,你叫我孙导师就行,前几天校长就跟我提过,说你之前身体不适耽搁了报名时间,现在修养好才来上课。你等会,我收拾下东西就带你去班级里。”
  馨妍只笑了笑,这个孙导师很有些意思,一句身体不适耽搁了报名时间,就略过馨妍不同寻常的插班,好像馨妍真的是因此才耽搁了报名时间,背后的事情一丝一毫都不知道。没一会,就孙导师就把办工作上的课本放进抽屉里,站起身带着馨妍往教学楼那边去。
  馨妍不介意外人的对她的看法,不过导师是教导她的先生,馨妍还是很尊敬的。聪明人懂得审时事,终究也会心有芥蒂。这种芥蒂无形中,会给自己的学习添一些影响。几句话的事,馨妍不会吝啬解释。跟在孙导师身后,语气平静道:
  “我家几代人都是中医世家,我爹也曾出国留学学习西医,为的不过是治病救命。这次来学校插班念书,也是辗转托了关系才能进来。对西医我了解的也都是父亲交给我的,很多不懂的地方还要麻烦到导师您,请您多多担待。”
  馨妍的话让孙导师来了兴致,脚下慢了一步跟馨妍并肩走,好奇道:“你家几代都在京都行医吗?哦对了你叫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