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顶上的传说-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边际的宇宙,数不清的星球,一个人在其中的一颗上走着。干什么去?找鸽子。干吗找鸽子?干吗?
临出来时,那个扫街的老头又对他说:“心里想去找找,就去找我吧。”老头不识字,可是懂得他。他们白天在一块儿扫街。他是腿有毛病。老头是一条胳膊有残疾,腰也直不起来,不过倒不碍着扫街。老头和他的交情不错。晚上,老头常到他的小屋里来坐坐。过去,要是那个姑娘在,老头不多呆;姑娘没来,老头就沏一缸子茶,坐下。“没来?”“没来。”一问一答,不用说是谁。老头再扯一阵子老年间的事,然后闭上眼睛,喝茶,不再言语。老头知道他要看书或者写字了。老头的嘴唇伸向茶缸边的时候颤巍巍的,喝一口,咂摸着,像是喝酒。他拿出书来看,或是拿出笔来写。半天,老头一点声音都没有,不喝了,捧着茶缸像是睡着了。他看看老头,老头却立刻觉出来,说:“干你的事,我不碍着你。”老头慢慢睁开眼,再续上一缸子水。“今儿不来了?”老头问。“这么晚不来就不来了。”还是用不着说是谁。“这姑娘,我看好。”老头又说。他明白老头这话的意思,可是没法回答。“人要是心里头乐意,怎么着都是好。”老头又说。现在老头不再提这件事了。姑娘离开小城到南方去以后,老头只提过一回,是在“点子”第一次飞起来的那天。那时候,“点子”已经长大了。老头掰开它的翅膀看看,十根硬羽毛已经长全了,说:“能飞了。”他不敢,怕“点子”飞丢了。“不碍事。”老头说:“鸽子,飞到哪儿也还会回来。”他还是担心。老头把“点子”抱过去,猛地一扬胳膊,“点子”飞上了天。他的心紧揪着。老头笑笑:“甭担心,这是鸽子,不是别的鸟儿。会回来,只要它活着。”“点子”飞了一小圈,落在了小屋的顶上,探头探脑地朝下望。“瞅瞅,你还担的什么心?”老头说着又用竹竿把“点子”拘起来。这一口它飞得高了些,远了些,落在远处的楼顶上,仍然朝家这边望。也许是街上的人群、车流挺可怕吧,它愣愣地站在那儿。老头卷起舌头在嘴里打着嘟噜呼唤它。
“点子”镇静了,飞起来,飞回来,落在屋顶上,望望,“噗噜噜”飞下来,飞到他怀里。那一霎那,他的眼泪差点流出来。晚上,老头再到他这儿来的时候,“点子”在床上来来回回地走,他坐在床沿上看着它。“你还得让它往远地方飞。”老头说。他不言声,只是从口袋里掏出玉米糁儿,一粒一粒往床上洒。又把小水罐放在窗台上。老头知道他又在想什么了,于是沏上茶,坐下,望着窗外的天,也好久不说话。“人活着,真难。”他轻喟一声说。老头笑笑,意思是:那还用说?他点上一支烟。老头不抽烟,光是爱喝茶。这时候老头提到了她:“那孩子心里不比你好受。”只提过这么一回。老头望着窗外的星星和月亮,混浊的眼珠显得神秘,说:“烦了,你看看天,心里头就静静儿的了。……”
星星,还有月亮。想想,是挺没意思的:一堆火球、一堆石头、一堆冰疙瘩、一堆土坷垃,逛荡来,逛荡去。
他穿过一条又一条的小胡同。
一阵“噗噜噜”的响声。他猛转回头,以为是他的鸽子。其实是近处阳台上晾着的被单,让风刮出了声。
他简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还要这么认真地去找那只鸽子,正像扫街的老头说的:“什么事,都值不得那么认真。”但是他知道,他得去找。唯独老头的这句话,他不赞成。可为什么呢?也许仅仅是因为他活着。死了,当然就什么事都没了,可活着就得想活着的事。
他继续往前走。
还不到十点钟。
他继续不停地呼唤。
那喊声继继续续的,有的人说是在城东,有人说是在城西。那夜刮的是东风,从东往西刮。
他仿佛看见了“点子”在风中瑟缩的样子,羽毛都被刮乱了,头一探一探地四下里张望,“咕噜噜——咕噜噜”地叫。风太大,它飞不动;想飞,飞不回来。他加快脚步,“嗤啦——嗤啦——”;幸运如果也在以这样的脚步向他走来就好了。看来没有,他总是背运。唉,“点子”也是背了运。他后悔那天忘记了风,风太大是不该把鸽子放出去的,可是他忘了。忘了,“点子”就背了运:倒了霉。当时他只想着让“点子”快点飞起来,让那鸽哨儿赶紧响起来,那悠扬、飘忽的哨音会使他心里好过一点,能忘掉那个装得厚厚的大牛皮纸信封……
那天的活儿不累,街道被风吹得很干净。他扫完了八条胡同。扛着扫帚回来。“点子”在台阶前晒太阳,见他回来,忽扇忽扇翅膀,跟在他腿底下前后左右地转,仰起头叫他。他正想跟“点子”亲热亲热,忽然看见了那个大牛皮纸信封立在窗台上,装得厚厚的。心—下子凉了,知道又是退稿。落款是两行铅印的红字——那家刊物的名字和地址。他怔怔地站着。“点子”在啄他的裤腿儿。他想起了顶棚上那个黑洞洞的窟窿。夏天最热的夜晚,他仰起脸来推敲词句之际,总看见一只褐色的小蜘蛛,细长的腿,在那个黑窟窿边的墙角里织网……
和以往一样,退稿信的齐头都是称赞他那篇稿子的活。“有一定的功力”啦,“是比较深刻的”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相当真实的”啦,“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的”啦……他一直猜不透,这些话是真的呢?还是仅仅为了鼓励他?或者是退稿信的开头都这么写?他跳过许多行,看最后怎么说,心里很紧张——……需要删改的部分,都用红笔在原稿上做了标记。……不要过多地去咀嚼苦难。生活,时常需要忘却一些事,否则倒会悲观失望。不要太注意那些倒霉的事、不走运的事。而应该多看看生活中的另一种因素。譬如说你这篇小说的后半部分,如果让主人公在历经艰辛之后,终于追求到了他所追求的东西,就能给人以希望、以振奋,全篇的调子也就会随之高昂起来。你这篇小说也就完全可以发表了……
第03节
他急忙翻开自己的那篇稿子,翻到后半部。反复看。翻前翻后地看了好几遍。其实用不着,他自己写的东西自己背都背得出来。两万字的东西,花了半年时间写成的。
那只小蜘蛛早已不在了,屋顶上的黑窟窿旁边,如今只剩了一张精心织就的小网,落满了尘土,像一片废墟。
他合上稿子。那些用红笔作了标记的段落,正是他不愿意删改的。不能改。再说。怎么改?他正是要写这个不走运的人。改成走运?如果走运就是乐观和坚强,乐观和坚强岂不是太简单的事了么?如果乐观和坚强靠的是走运,那么不走运可怎么办呢?再说他也忘却不了什么,艰难的路,每一步都刻骨铭心;他也不佩服靠忘却维持着的乐观、希望、高昂。改成“终于追求到了他所追求的东西”?什么意思?给人家作保险吗:只要你追求就肯定能追求到?他知道不能那么改。
他坐在门槛上,低着头,双手搭在膝盖上。“点子”在屋前的空地上来来回回地走。他撒了一把玉米糁儿给它,看着它啄食,心里一片空白。
又是那个声音,遥远、虚幻:“别灰心,你行,只要你自己也相信你行。爱信不信,我不骗你……”
姑娘走了好几年了。他总是往她所在那个省的刊物上投稿,希望发表了她能看见。
姑娘还在南方。那篇稿子也是从南方退回来的。就是说,那篇稿子曾经离她很近。
别灰心。是应该这样。可这是第多少回退稿了?他觉得从精神到肉体都乏透了,像烧乏了的煤,松塌塌的,发白,再燃不起火了。他简直不敢去想那些个闷热的夜晚:街上打扑克的孩子们吵翻了天;对门老太太一个劲儿喊她的孙子去洗澡;稿纸被手腕上的汗洇湿了;绿色的小飞虫在灯前撞来拉去;前心、后背上也像有很多小虫子在爬;用火柴捅捅鼻孔,打几个喷嚏,清爽一点;只有那只小蜘蛛在高高兴兴地织网……
也许,就那样改?按照退稿信上说的?也许真的只好来点“策略”?他曾经通过别人的介绍,拜访过一位青年作家。“做什么事都得讲究点策略”,那个作家说。作家还引了一句江湖艺人的套话……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才是真把式’。如果你的小说发表不了,写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傻把式。没有谁写小说只是为了自己看的。”
他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但同时又想起过去看过的一本书上的话。大意是。“是保留其价值而不发表呢?还是发表而去掉它真正的价值呢?”
作家爽朗地笑了,转动着手里的茶杯,叹息良久:“得承认,有这样的两难局面。但是也得拿出办法来。真正聪明的办法是什么?”
他回答不出。作家的妻子也看着他,启发似的微笑,解释说:“你不能希望没有矛盾,一切那么顺遂。”作家的妻子很有风度,潇洒,端庄,看着他。他觉得很狼狈。
“当然,”作家说,“绝不能为了发表去说违心的话,去胡编滥造。但是也不能太固执;太固执了,只有失败。”
“点子”跳上了他的膝头。“点子”真是一只好鸽子,通人性,知道了他今天的情绪有些不对头,啄他的扣子,“咕噜噜”地叫。他让“点子”卧在他手心里,轻轻捋它的羽毛,心里说:“没事儿,退就退吧,又不是第一回。虱子多了不痒。”“点子”还像是不放心的样子,歪着头观察他的表情。
其实,那个作家真是个好人,和蔼,一点架子都没有,穿个旧制服棉袄。作家的妻子也是个好人。他们曾冒了风雪到他的小屋来过,真地希望他的努力能成功。他很久没有去看他们了,不,绝不是因为观点不一致。世界上的道理本来就很多,就像世界上的人很多一样。哪个道理是绝对正确的呢?谁也不能站到未来的角度去判断。他很久没去看他们了,是因为后来的一件事。
他太固执。看手相的人说,他的事业线本来很长,很好,但就是因为他太固执,事业最终难免要失败。
真是固执。真是固执的人明明知道自己固执,也还是改不了。他明白,不能照退稿信上说的那么改。那样改,比不发表还难受。只有“点子”的哨声能平息他的烦恼。他把“点子”抛起来。“点子”落在屋顶上,低下头望着他。它不想飞,大概感到了风很大,有危险。可是他忘了,只想着让那飘忽的鸽哨声赶快响起来,让天空旋转。他用竹竿轰它。“点子”大概想到了,自己飞起来,主人的心情会好一些。它犹犹豫豫地飞起来了……天,那样深,那样远……“点子”歪歪斜斜地飞走了,风太大了……
3电台报时的笛声响了。
十点。终于到了十点钟。
腿一抽一抽地疼起来。浑身都出了汗。如果没有听见报时的笛声,也许他还能走。
传说,十点钟以后,有那么一阵子,人们没有听到他的呼喊声。
可我到底是走到了十点!他想。找了一个背风处坐下,坐在堆放在墙角的几节下水管道上。长长地出了几口气,摸烟。碰到了兜里的馒头,还是不想吃。饿,可是不想吃。还是抽抽烟好。揉揉腿。萎缩得很厉害的肌肉突突直跳,累了就这样,痉挛。他走了足足有四个钟头了。十,是个吉利的数字,如果真的是“心诚则灵”,现在就应灵了。
可是没有。除了风声,什么也没有。除了像泥浆一样的云层,什么也没有。月亮肯定在乌云后面,但说不清是在哪儿,“点子”肯定在这个世界上,也是不知道在哪儿。
他一心一意地走到了十点钟,满心希望“心诚则灵”。
如果还是不灵,又有什么办法呢?他在兜里摸到了一枚硬币。看看运气怎么样吧。他把硬币掏出来,在手心里掂掂。
“咔咔”的脚步声很响。走过来一对青年男女。小伙子用自己的风衣裹着姑娘,姑娘紧靠在小伙子厚实的胸脯上,两个人唧唧咕咕地说着,姑娘的声音有些娇嗔。“暖和吗?”小伙子问。姑娘嘻嘻地笑……
他低下头,尽量去想些别的事,想他的鸽子,想鸽子的眼睛和叫声,想鸽子身上的每一根羽毛……唉,还是又想起了那羽毛一样的雪花……
……雪花安详地飘落在小路上,路灯的光发蓝。她要搀着他,他不让。“摔坏了我可不管!”她冲他喊。“再也坏不到哪去了。”他说。气得她直笑。他们去看电影。
下雪的晚上。很静。她的脚踩在雪地上,发出细碎的“咯吱咯吱”的声音。他再也踩不出那么好听的声音了,脚尖总是在路面上拖着。明天,要是有两个小孩儿看见他的脚印,一定会奇怪这是什么东西走出来的。唉,他也爬不上那个电影院的高台阶。他们在散场的出口处等着,出口处没有台阶。那天看的是《迟到的春天》。只要能到,迟一点怕什么的?
“回去晚了,你怎么跟家里说?”
“就说是单位里组织的,不看不行。”
原来是偷来的春天,他想。
她的目光在他脸上飘了一下,慌忙岔开话题:“什么时候能在银幕上看见你的名字。我是说,编剧,或是根据你的小说改编的。”
“没这个可能。”
“你总不相信自己!”
他不说话。他确实是不太相信自己。
她把那条挂着雪花的淡蓝色的小围巾缠在他脖子上。
“这像什么。”
“没事儿,没人看得见。”
雪花在路灯周围旋转,像一群飞蛾。毛绒绒的小围巾带着她的味儿……
脚步声远了。汗湿的衬衫贴在背上,冰凉。他打了个寒噤,看着那对青年男女远去的背影,自己也弄不清都想了些什么,就把那枚硬币抛向空中……好像是想起了许多台阶。高高的台阶,剧场的、书店的、小餐厅的……人们轻盈地迈上去,敏捷地走下来,“踏踏踏踏”,那么随便,那么简单的事。他也有过那样的腿。腿不坏不知道。健康人很难懂得,那些随便而又简单的事有多好。台阶。还有楼梯。楼梯拐弯处的灯光。把鞋底上的泥蹭在台阶的边棱上,跺跺脚,敲门,门开了,开门的是她……不过,那只是梦想。他只去过她家一回,没有进门,也没上过那楼梯。只在那楼梯前见过几张严肃的脸——如临大敌般地从楼梯的缝隙间朝下晃了晃。他原本真以为伤残是不重要的呢!原来只是去找一个同性朋友的时候才不重要!或者是去找一个把伤残看得很重要的姑娘的时候,伤残才是不重要的!他不是第一次到别人家来做客,但却是第一次不被欢迎,因为这一次他要找的姑娘不具备“免疫力”!她慌慌张张地从楼梯上跑下来,站在楼梯前和他说话。他不怪她。他看得出来,她不能让他到家里去坐坐,心里有多难受。楼梯的缝隙间,那几张惊恐的脸仍不时朝下张望,一闪,不见了;又一闪,不见了。谁愿意自己的女儿得癌症呢?正像谁愿意自己的女儿爱上他这样一个瘸子呢?他还是走吧,快离开这儿吧。找一个借口,大声说:“没什么事。我路过这儿。我还有别的事。我得走了。”以便让楼上的人也听见。……不过,那次倒是一个证明,证明她也爱他,她家里人已经发觉了,否则她家里为什么不欢迎他呢?那是他第一次想到她也会爱他,通过一个痛苦的证明。
你倒了霉,又不知道该恨谁;你受着损害,又不知道去向谁报复;有时候你真恨一些人,但你又明白他们都不是坏人;你常常想狠狠地向谁报复一下,但你又懂得,谁也不该受到这样的报复。世间有这样的事。有。你似乎是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力量抛进了深渊。你怒吼,却找不到敌人。也许敌人就是这伤残,但你杀不了它,打不了它,扎不了它一刀,也咬不了它一口!它落到了你头上,你还别叫唤,你要不怕费事也可以叫唤,可它照旧是落到了你头上。落到谁头上谁就懂得什么叫命运了。
他坐在黑夜里。在风中。乌云的下面。
早春的夜里,还是挺冷。
他坐在那儿,不动,在想。
很多事得费好大劲儿去想。譬如说:命运。
这两条残废的腿对他的命运起了多大作用呵!可是,只是一个很偶然的原因使他的两条腿成了这样的。病毒感染也好,风寒侵袭也好,偏偏让他碰上了。就因为那么一个偶然的念头,他非要到那间八面漏风的潮湿的小屋里去睡不可;母亲不让他去,他不听。真不知当时想起了什么!
一颗流星划过黑沉沉的天际,不知落在了哪里。
如果那颗流星正好落在了一个走夜路的人身上呢?正好把脊椎骨砸断了呢?行了,这个人今后的生活肯定要来个天翻地覆了,一连串倒霉的事在等着他。而这个人之所以恰恰在这个时候走到了那个地方,是因为他刚才在路上耽搁了几秒钟,为了躲开一只飞过来的足球。而那个孩子之所以这么晚还在街上踢足球,是因为父母还没有回来,没人管得了他。父母没有回来,是在医院里抢救一个急病号。急病号是煤气中毒。怎么煤气中毒了呢?因为……好了,这样追问下去,“大约可以追问到原始人那儿去,不过就是追问到总鳍鱼那儿去也仍然是没有追到头。你还得追问那颗流星,为什么偏偏在这时候落在了那个地方。偶然——你说不清它,但是得接受……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命运,宿命,懂吗?”那个下身瘫痪了多年的老大学生说。
腿刚坏的时候,他住在医院里,和那个四十多岁的老大学生同病室。有一天,年轻的女大夫对他说:“人得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女大夫走后,老大学生望着天花板笑。
“你说,人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吗?”老大学生问他。
他不知道怎么回答。
“不能。”老大学生自己回答,很平静。
“为什么?”
“不符合辩证法。”
第04节
“辩证法上说不能?”他心里很焦虑。那时候他只懂得辩证法是好字眼儿。
“人要想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除非把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的规律都认识完。可人的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而宇宙中的事物却无限,有限怎么可能把无限认识完呢?”
“认识一点就会少一点。”他搜罗着自己的知识,想驳倒那个老大学生。他希望女大夫的话是对的。
“嗬!愚公移山。这当然好,”老大学生忍住笑,“你学过微积分吗?知道‘无穷大’是怎么回事吗?”
他摇摇头。
“两个没边儿没沿儿的东西,你说哪个大呢?被认识了一点的无限和被认识了许多的无限,还都是无限,哪个小呢?譬如说……”老大学生想举个例子,但一时举不出。
“您就说辩证法吧,我就相信辩证法!”他说,觉得那家伙是在故意卖弄学识。
“其实相信辩证法就够了。辩证法认为没有终极真理,也就是说,人不可能把世界上的矛盾都认识完。可这些玩意儿并不因为你没认识它,它就不伤害你。这就是偶然,命运,一种超人的力量,有时候把你弄得毫无办法……”
现在他有点懂了。何必不承认命运呢?不承认有什么用呢?他看看自己的两条腿,想想他的鸽子,有点懂了。这些年他求过多少名医呀,腿还是治不好。他找了十天了,“点子”还是找不着。不承认那种超人的力量,可你还是受着它的影响。当然,那不是神,宇宙中没有一个全能的神;要是有倒好了,神总该怜恤他了,对他开开思了。它不是人,你理它没用。它混蛋透顶,你却只好由它去。你自己要是不混蛋,你就只好自己去想点办法。
他坐在几节水泥管道上,望着天,有点懂了。扫街的老头就总爱默默地坐着,看天。老头不会说,但他肯定早就懂了。老头无论碰上什么倒霉的事,从来不说别的,只是说:“瞧瞧怎么办吧。”
怎么办?
光说不练假把式?
但是也不能太固执?
按照退稿信上说的那样改?
最终会因为固执而失败?
男左女右,他伸开左手,借着路灯的微光仔细看。确实,事业线又深又长,但上端消失在一片乱糟糟的细纹中……“你怎么知道这些细纹表示的是固执呢?”他问看手相的人。“天机不可泄露。对你来说,就是固执。”……他当时装得无所谓似的笑笑,但心里实在是别扭……
他又把那枚硬币抛起来,想:如果是“麦穗”那一面,我就不再固执,就改。硬币落下来,他攥在手心里,又想:如果是“国徽”,就是说,命运告诉我不能改,我还是要写我真心想写的东西,而且下一次就能发表。他猛地张开手,妈的,是“麦穗”。
风,正穿过街道,带着尘土和纸屑,还有刨花。播音员在远处报告明晚的电视节目。
不,三局两胜才算!他又急忙把硬币抛起来。他总是这样,如果三局两胜不行,还有五局三胜,还有九局五胜。他有很多怪想法。
“十”是个吉利的数目,但如果第十次不行,他就相信第十二次,“十二”有更完美的意思。“十二”还不行,还有“二十”——“十”的加倍。“二十”再不行,就“三十”——取“三十而立”的意思,也吉利。还有“六十”,六六顺。“一百”当然更好……硬币落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