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西蒙波娃-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与人们的热情相悖的是,法国的勃鲁姆政府以令人作呕的中立主义立场,拒绝让共和国得到法国武器。9月5日,由于守卫者弹尽粮绝,伊伦失陷了。马德里战役打响后,费尔南多不能再安心待在巴黎了,他决心去战斗。西蒙·波娃和萨特全力支持他的决定,去车站为他送行,送行的人中还有斯特芬和他的许多朋友。
2。 “你为什么不把你自己写进作品?”
西蒙·波娃终于成了巴黎的教师,执教于莫里哀中学。于是,本来得到里昂师范学院预科班教职的萨特,便改为接受拉昂的一个职位了。西蒙·波娃每星期两次去诺尔火车站迎接从拉昂来的萨特。他们的新聚会地是“圆顶咖啡馆”,在那些由流放者、失败者、空想家和落伍者充斥的场合中,常常能看到丰富多彩、稀奇古怪的幻想作品,增添一些光怪陆离的生活乐趣。
1937年初,西蒙·波娃因肺充血而平生第一次病倒了。有两天两夜,她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地躺在特别护理病房里。在这以前,她总以为疾病、事故、不幸只会降临到别人头上,现在,她也无可避免地成了“别人”了。可见任何一桩事情无论有多独特,它都可能发生到世上任何一个人头上来……
萨特每天给她写信。他的小说《墙》在《新法兰西评论》7月号上发表后引起了小小的轰动。《墙》用晦涩的语言描写了精神异化、性欲变态和“不诚实”的生动形象。法国文坛元老纪德读完这篇小说后,给伽里玛出版社的总编辑波朗写了一纸短笺,称它为“杰作”。他写道:“很久没有读到这样令人高兴的作品了。告诉我,这位新冒出来的让·保罗是什么人?当可寄厚望于他。”
这年夏天,萨特和西蒙·波娃带着小博斯特在希腊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此后,萨特终于也来到巴黎的一所中学执教了。
再也用不着火车旅行以相聚了。
再也用不着在月台上徘徊以翘首了。
他们搬进了一家旅馆,从此她有了吸烟室和书架,有了一张的确舒适的工作台。萨特住在她的上一层楼。他们享有合伙生活的一块地基了。
妹妹“小娃娃”把西蒙·波娃的《精神的优势》打印了出来,这样,萨特就能把它同自己的最热情洋溢的推荐信一起交给帕兰。10月,伽里玛出版社决定出版萨特的长篇小说《恶心》。《恶心》问世后,反响尤为热烈。又在波朗的敦促下编选一本短篇小说集。
这是一段充满忙乱和爽快的时光。成功壮了萨特的胆。一天晚上,他们坐在“圆顶咖啡屋”讨论她的写作,他突然激动地对她说:
“为什么你不把你自己写进你的作品?你比所有这些叫勒内、利萨什么的家伙有趣得多。”
她的热血猛地涌上脸颊。这天,天气很热,咖啡馆里嘈杂声声,烟雾腾腾。她感到仿佛有人往头上猛击了一掌。“我将永远不敢这样做。”她回答说。把自己原原本本地写进一本书,暴露自我……不,她不能这么做,这观点实在令人惊恐。
“鼓起你的勇气吧。”萨特对她说。
她仍然心有余悸。但是,萨特的话显然已经把她打动了。其实,既然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无所顾忌地藐视传统,追求个性解放与自由,轮到用自己的个性的内容滋养文学时,又有什么值得可怕和犹疑的呢!
西蒙·波娃后来回忆道,在以后的许多日子里,她不断回忆着萨特的建议。他使她鼓足勇气,思索她已经断断续续考虑了至少四年的题材。
“我缺乏勇气,不敢直接潜入我所选择的题材的中心,不敢坦率地研究正当30岁的女性……我。其实,我间接地这么做了,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在技巧上还不成熟。我决心让女主角有‘根’。……于是,我打算根据我自己来塑造人物(我给她取我母亲的名字‘弗朗索瓦兹’),并以情节的自然发展为线索来讲她的童年和青年时代。我并不用她的口讲我真实的往事,对她的叙述,我再一次采用了从约翰·多斯·帕索斯那儿借鉴来的风格。我又拿起了曾在《精神的优势》中以尚塔尔为媒介来探索过的那个题材。我试图揭示少女们为获取名利而得心应手的那种欺骗伎俩。我给弗朗索瓦兹安排了一个朋友。我把她叫做伊丽莎白……她与扎扎没丝毫关联。我以自己的一个15岁的学生为原型描写她的外表特征:微灰的金发,紧身的黑衣使她看上去像个女妖。伊丽莎白以一种挑衅性的自信开始生活。这种自信使朋友弗朗索瓦兹觉得咄咄逼人。我又一次写一个异化人格的幻影似的侧面。……我不惜笔墨,勾画了弗朗索瓦兹与一个年轻的艺术史教师(他有点像埃尔博)之间不稳定的关系。最后,与皮埃尔·拉布鲁瑟熟识,并发展了亲密的关系。伊丽莎白强烈地……但并非双向地……爱着哥哥,一开始,她嫉妒弗朗索瓦兹,后来,她自己也为弗朗索瓦兹的魅力所折服了”。
西蒙·波娃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写下了这本书的头一部分。其间,在法国人民阵线又支撑了几个月之后,终于随着社会党人从贝当政府中逐出而宣告崩溃。左派在遭到失败,法西斯则得寸进尺。在他们的家门口,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忙着征服西班牙。在纽伦堡,希特勒面对30万纳粹党员和100万左右的其他听众,发表了迄今最富侵略性的演说。随后,派军队进入了奥地利,完成了德奥合并。接着,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签订,风暴仿佛在突然之间消散了。萨特认为“不能无限制地姑息希特勒”,而西蒙·波娃则说:“即使是最坏的不公正,也比战争好。”
一缓下气来,她就马上投入了写作。在布里斯·帕兰和萨特的建议下,她删除了女主人公往事的部分,还把她与皮埃尔相遇并共同度过8年光阴的情节抛弃。这些故事都被放在背景中交代,故事就从一个陌生人闯入他们的生活写起。她构思了粗线条的提纲:“三重奏”的开始,格扎维埃逐步达到理性的自我理解,弗朗索瓦兹由于初期的嫉妒,走向犯罪。她想卑鄙地介入皮埃尔和格扎维埃的关系之中,格扎维埃对她作了激烈的斥责,为了自卫,弗朗索瓦兹把她杀死了。
这其实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萨特提出建议:为了强调弗朗索瓦兹重视自己与皮埃尔所建立的幸福,在第一章中让她为了皮埃尔放弃某些东西,这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于是引进了热尔贝尔,并让弗朗索瓦兹为他的青春和魅力所吸引,目的只是为了写她抛弃这些。以后,当皮埃尔赢得格扎维埃的爱情时,弗朗索瓦兹又投入了他的怀抱。她谋杀的目的是为了掩盖这种背叛。新加上的复杂故事使情节更紧地交织了起来。这样,就可以让伊丽莎白担当更准确的角色了。
显而易见,这部小说是添上了谋杀案的他们俩自己的故事。皮埃尔就是萨特,弗朗索瓦兹则是西蒙·波娃自己,那个年轻姑娘格扎维埃就是奥尔加。在弗朗索瓦兹这个人物身上,她调动了她自己生活经历和情感,并经常站在弗朗索瓦兹的角度看问题。卓有才华、不从习俗和永不满足的弗朗索瓦兹之所以走上谋杀的道路,是她让皮埃尔在自己一生中占据了主要的和无上的位置的同时,以失去她自己的鲜明个性为代价。于是,当另外有人窃取了她的世界,侵犯了她的人格,并损伤了她的内在自我,她虽经过努力而这种努力落空了,为了打碎这种魔力,弗朗索瓦兹在最后的较量中铤而走险,偷偷打开了格扎维埃房内的煤气。以谋杀来消灭背叛,是故事发展到后来的惟一选择。
她为自己终于着手写一本坚信不仅能写完而且能找到出版者的书而兴奋不已。当她一章一章往下写着的时候,萨特就是如此向她不断保证的。她又一次体验到那年秋天在贝尔雷潭边所产生的欢乐情绪。
3。 想到战争的无常,她那颗善感的心弥漫着愁绪
战争,终于爆发了。
1939年的9月2日凌晨1点,英法向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了。
总动员的命令于午后下达。萨特的征召通知命令他在24小时以内到南希报到。萨特所在的第70师驻扎在南希附近的埃塞,他被分派在108防区。他在从气象站发出的第一封信中告诉西蒙·波娃,他的工作内容是使气球升空,并通过一副双筒望远镜进行“气象观察”。然后,电话告诉炮兵军官风向情况。这里极平静,因此他有大量的时间来写他的小说《自由之路》。
10月,为了设法探望萨特,西蒙·波娃开始了精心的筹划。当局不向前线官兵的妻子或女友发放前往探亲的安全通行证。因此,她只得编造有个姐姐出嫁在施特拉斯堡附近的马穆蒂埃(即萨特驻防的所在地附近),因患骨癌快要死去。
10月30日,西蒙·波娃一等通行证到手,就去找医生证明她有病,开了一个星期的病假条,乘列车前往南希。在南希驻军司令部,她混进了准备回家收割庄稼的阿尔萨斯农夫中间,领到了一张在24小时之内经过布吕马特前往马穆蒂埃的军事通行证。
凌晨4点,她到了布吕马特,是惟一下车的人。为设法找到萨特,她来到萨特曾在信中提到过说他在那儿的一张木桌上用过早餐的“小鹿酒店”。可她向两位掌管的年轻女人打听时,对方却用“去问司令部”的话挡开了。突然,她心思一动,用萨特认得出的笔迹匆匆写下“你把烟斗忘在小鹿酒店了”,然后来到兵营前,请求一位士兵为她传送这个纸条。
她回到小鹿酒店等候。
萨特来了!晨光中,尽管他长出了杂乱的络腮胡子,使他看上去简直有些可怕,但从他走路的姿势,他的烟斗和他的身材,还依然是那个她所稔熟的,她所日夜牵挂得心口发疼的萨特!亲爱的萨特!
在他必须回营之前,他们在她冰冷的房间里待了一小时。上午11点,胡子刮得光光的萨特又来到了她的身边。可下午1点光景,有人告诉她,房间已拨给一个长途跋涉前来探望丈夫的太太使用。西蒙·波娃便自己设法在市政府办理了安全通行证的延期手续,这事情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巴黎的印戳深深地打动了那位负责手续办理的宪兵。
萨特则设法在他曾经驻扎过的一个地方安排西蒙·波娃住下。他告诉女房东,他的妻子来了,女房东吃惊地说:“可是,你还没有结婚呢!”他只好改口说是未婚妻。西蒙·波娃又住了两天,她读了他的小说的开头180页,她给他看了自己的日记。回巴黎的时候是在晚上,萨特陪她在火车站散步,想到士兵们关于战争的种种谣传,想到战争的无常,想到好不容易的短暂相聚和遥遥无期的天各一方,她那颗善感的心,弥漫着夜岚般的愁绪。
4。 萨特成了战俘。她的精神濒近崩溃
1940年4月,德国侵占了丹麦和挪威。
这时候,萨特得到了一次特别休假,去巴黎接受颁发给《墙》的民众小说奖。
战争在继续推进。
5月10日,德军空袭法国北部的机场,德国装甲兵越过了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边界。两天之内,7个德国装甲师攻克了“无法攻克”的阿登地区,并向默兹和色当推进。
5月16日,盟军在德军进攻下损失惨重。
三星期后,埃尔温·隆美尔将军已横扫法国北部,直抵英吉利海峡。
6月4日,巴黎郊区遭到轰炸,类似古代以色列人退出埃及的逃亡开始了。
6月14日,德国人进驻巴黎,翌日,84岁的贝当元帅在电台宣布,他已向德方要求停战条件。
6月19日,萨特在洛林被德军俘虏。
西蒙·波娃是6月10日离开巴黎,作为逃亡者前往夏尔特尔的。最痛心的是,当她在昂热火车站行李寄存处提取暂存的箱子时,箱子不见了。里面装了一些重要物品,包括萨特自1929年后写给她的全部信件,从此再也没有找到。
兵荒马乱!兵荒马乱!兵荒马乱!
令人恶心的暑气和汽油味……
绵延不断的长长的难民队伍……
回到巴黎。瓦万街上达内马克旅馆的女老板早已把西蒙·波娃留下的东西扔出去了,但她交给西蒙·波娃一封萨特6月9日的来信。外出打电话时,偶然地碰到她父亲。父女俩一起吃了三明治,喝了啤酒。父亲告诉她,德国人很有礼貌,可在战争结束前释放战俘是不大可能的。他听说,巴黎郊区就有集中营,那里的战俘饿得连“死狗”都吃。晚上,她去看望了母亲。回家的路上,她匆匆行走在空寂无人的大街,天空乌云压城,她的胸膛如火烧火烤,心中惟一想着的是萨特……设想中快要饿死在战俘营中的萨特。……
7月11日,她收到萨特的第一封信,是装在开口的信封中用铅笔写的一张便条。信上说,他可能月底前回家,还说,他受到很好的待遇。允许他说的就这么多。
她稍稍舒了口气,安下心来等待。然而,8月逝去,9月来临,15日前后收到萨特一信,称他正被转往德国,一切如常,他说自己身体健康,心情舒畅。见此消息,使得盼他归来心切的西蒙·波娃精神几乎崩溃了。
战局呢,仍旧对盟军不利。希特勒一次也没有失败过,伦敦正受到轰炸,纳粹军队有可能渡过英吉利海峡。美国仍拒绝行动,苏联依旧稳如泰山。当然,终有一天它们会介入战争,终有一天希特勒会被击败,但这便意味着战争的旷日持久,也意味着长期的别离!她在日记本上写道:
“这一回我的确苦不堪言。去年,我周围的世界变成了一个悲剧式的世界,我也随之改变生活方式,这并非真正的不幸。我十分清楚地记得,我在9月感到自己只不过是一场巨大的集体插曲的一小部分,并觉得这段插曲颇有趣。但是上周一切都不同了。世界一片混乱。不幸就像某种深入体内的个人疾病……接踵而来的失眠、噩梦和偏头痛……一样占据我的身心……我眼前浮现出一幅模糊的德国地图,其边界是黑压压的一层层铁丝网。我在其中的一处谈到西利西亚的名字,并听到‘他们正在饿死’的声音。”
写着,写着,她没有勇气写下去了,因为甚至连在纸上自言自语也变得如此难以忍受。
战争,苦难的战争,罪恶的战争,可诅咒的战争啊……
第七章 分享艰难
1。 《他人的血》:一个地下抵抗组织的精神悲剧
1941年春天,萨特侥幸逃离了战俘营,回到巴黎。一边教书,一边筹建“社会主义与自由”组织,以从事秘密抵抗运动。
自从萨特回来后,西蒙·波娃轻松多了,心情也愉快多了。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她开始承认生活不再是她个人的事,而是她和整个世界之间的妥协,而且,不再把种种艰难和挫折看成是不公正的,要么设法克服它们,要么默默地忍受,单纯的厌恶完全无济于事。今后仍然会遇到黑暗岁月,假如黑暗岁月把她吞没了,她也不会因此而感到畏惧。这种发自内心的思考使她摆脱了烦恼,从而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她一边积极协助萨特所从事的秘密抵抗工作,一边利用所有的空余时间,完成了那部《女宾客》的小说。
紧接着,第二部小说又紧锣密鼓地铺开了。
她一直在思考和探讨关于她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小说中的主人公让·布劳马特像弗朗索瓦兹一样,在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不能坚持自己的个性。他不想成为他们所关心的“对象”,并拒绝以残酷、晦涩、无意义的东西来干涉他们的生活。他想要做的是绕开这些绊脚石,和别人建立一种透明的关系,使双方都享受自由。于是,他不顾自己是画家之子,从富有家庭走出来,去与他家敌对的一家公司当了工人。废除这种特权后,他满以为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了,但现实破灭了这一幻想。他使他最好的朋友卷入了一场政治漩涡,并目睹他惨遭杀害。在此过程中,他的责任远比他所追求的目标突出。以后,他消极遁世,避开一切感情纠葛,但是他所持的这种逃避与沉默同样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意义。于是他起而抗争,然而所有的行为都涉及到选择,因而他不能果断地采取行动。人不是一个可以被加、被乘或被除的单位。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不能通约的量,任何等式都不能计算他们,因此,为了10个人而牺牲1个人,意味着对绝对荒谬的默认。久而久之,他不再徒劳地去解那个解不开的结了。信奉了和平主义,并能接受凶猛的、有组织的游击队的暴行了。故事快要结束时,布劳马特所爱着的那个女人奄奄一息地躺在他身边,开导和说服他摆脱苦闷。她告诉他,在他人的命运中,你不只是工具,不可能有一个永恒的因素侵犯选择的自由;每一个人都有遵循自己心愿的权力,以此达到值得付出努力的目标。
这个行将就木的女人叫埃莱娜。年轻时,她处在孤独的环境中,除了强烈的自爱,她没有一个知心朋友,一切都缺乏目的性。当她与布劳马特相遇后,从他身上发现了力量,发现了意志的确定性,她渴望获得他的爱情,坚信这种爱情应该为她的存在提供绝对的理由。布劳马特却极力回避和退却。发怒绝望之余,她把自己封闭起来,假装以心平气和的眼光看待沦陷与占领。是友谊、背叛以及愤怒使她放弃了这种自作聪明。在由同志关系和行为培育的一种豁达的气氛中,她最后对人生的认识升华了,即避免相信单纯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她最后死去时,死亡已经不能压倒她了。
小说的第三个主人公马塞尔,是一个画家和雕刻家,他曾与埃莱娜一度有过的想法相似:彻底回避现实能确保自己的幸福。与她一样,他的努力失败了,继而陷入神经质的绝望境地。在战俘营中他为朋友们演出画布景,并从中感受到了人类友谊的温暖,从而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所有创造性劳动都需要他人合作。
马塞尔的妻子德尼兹,不相信“绝对”,只相信尘世的价值。她引起了马塞尔的敌意,也险些被他逼疯。德尼兹感到失意、羞辱,总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
这部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地下抵抗组织者的精神悲剧,反反复复所表达的主题是:他发觉凡是自己想做的事,没有一件不是其他人用鲜血完成的。
挚友雅克跟他参加工人运动,一与警察冲突,持枪的雅克被击毙。手枪是他给的,雅克却死了……他人的血。
埃莱娜向他要求单身去营救保尔,他知道太危险,没有答应。最终她说服了他。保尔得救了,她却胸口中弹……他人的血!……
这部现实性很强的小说,描绘了一幅广阔真实的人际关系图,在技巧上比第一部小说显得更为精妙,也寄寓了西蒙·波娃对人类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深深思考。
然而,由于她正处于文学生涯中的“道德倡导阶段”,刻意强调作品主题的道德训诫,使得它成为一种“主题小说”。正如布朗肖在评论时所说,作家的目标是通过文学的再创造使人们看到世界。如果他不尊重必要的模棱两可性,那他就背叛了生活,使生活贫困化了。他把《他人的血》归为“主题小说”一类,原因是它的结尾明确、肯定,可以纳入格言或观念的范畴。
事隔多年之后,西蒙·波娃在总结写作《他人的血》一书的得失时,深有感触地回顾道:
“在这儿,我又一次碰到了文学中的难题……文学的真诚。我想同读者直接交流,而且,我确信自己在这样做,然而,我的声音被一种愚蠢的说教性语言篡改了。我正在描述的明明是一种真正的感受,但我说出的却是一些老生常谈。生存的一瞬间一去不复返,因而,当你直接从生活中去捕捉它时,你总是希望不用陈词滥调。但是,一位小说家一旦与投机沾边,即刻就会跌入陈腐的题材。任何思想的独创性只能在一门专门知识的上下文中得到检验。如果它能提供一把迄今为止还是未知的钥匙或是一个未知的方法,以此来修正现在的观念,那它会是新鲜的,可取的。但思想并不产生于沙龙或小说中。一部由主题构成的作品不仅说明不了什么真实的问题,而且似乎永恒不变地强调最枯燥乏味的结论。”
2。 日子在时局的艰难中熬度
这年7月,她父亲去世了。
63岁的乔治因前列腺动过手术,在连续几个月营养不足的情况下,身体越来越糟了。战争局势的恶化使他大为震惊,仅几天时间,突发性的老年肺结核便夺去了他的生命。
在他弥留之际,西蒙·波娃一直守护在他身旁,目睹了这场严峻而又持久的挣扎,目睹这场挣扎以生命的最后消失而告结束。她同老人单独在一起待了很久很久,直到他咽下最后一口气。感觉上总以为他还在那里,还在呼吸,还是她的父亲,猛然发现自己只是伏在一具从此再无知觉的尸体上时,她泪流满面,才确认失去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