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久的记忆:和爷爷朱德、奶奶康克清一起生活的日子-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永久的记忆:和爷爷朱德、奶奶康克清一起生活的日子》
作者:朱和平【完结】



目录
 内容简介
第一篇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 
 中南海里的一个大家庭
 淘气淘上了毛主席房顶
 跟爷爷上庐山
 林彪放肆诽谤爷爷
 “依然得地自含芳”
第二篇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 
 父亲的生母萧菊芳
 父亲的养母陈玉珍
 战火中的情缘
 南泥湾和爷爷的名字连在一起
第三篇和爷爷奶奶同历劫难 
 “文革”乍起,爷爷挨批
 “凄风苦雨,众叛亲离”
 父母亲也遭绑架
 奶奶在大卡车上挨批斗
 爷爷被“放逐”广东从化
第四篇感受爷爷奶奶的悲喜与忧虑 
 陈毅来到北戴河
 爷爷发问:为什么会出现林彪事件?
 家里的客人又多了
 阴霾还没有散去
 爷爷在丧子悲痛中
第五篇陪伴爷爷的最后日子 
 支持邓小平抓整顿
 警惕党内还有野心家
 爷爷临终的嘱咐
 完成爷爷的遗愿
第六篇延续的血脉和亲情 
 奶奶对爷爷的深切怀念
 挥泪在爷爷的铜像前
 懿德长存天地间
附录:
 朱德嫡孙朱和平:忆我的爷爷朱德




 内容简介
人民眼中伟大的革命家;孙子眼中可亲可敬的爷爷奶奶;看似不平凡的家庭也一样有着和普通家庭一样的琐碎生活,回首往事,点点滴滴,仿佛历历在目,成为永久的记忆……

  
 
第一篇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 
 中南海里的一个大家庭

  爷爷带我和哥哥在香山


五十年代,爷爷奶奶带我与家里的工作人员合影。

  建国之初,中共七大当选的中央五大书记有四位住在中南海。毛泽东住在菊香书屋,周恩来住在西花厅,刘少奇住在字廊,爷爷先住在含合堂,后住在永福堂,都是四合院式的平房。

  1952年,爷爷从永福堂搬到了中南海的西楼大院。这个院子是中南海西南部的院中院,建国后又新建了几座楼,分别为甲、乙、丙、丁楼和西楼会议室。甲楼是刘少奇家,乙楼是 
我们家,这两处都是四层高的住宅楼。丙楼和丁楼是西楼院落里较大的两栋,为中央办公厅机关。丁楼东头有一栋两层带大屋顶的老式小楼,小楼的一层被一排屏风一隔为二,左边为会议室,中央政治局常委常在这里开会,右边是我们和刘少奇、杨尚昆几家的餐厅。一到节假日晚上,将屏风一撤,这里就成了电影厅或跳舞厅,中央领导人和机关工作人员的许多娱乐活动基本上就在这里进行。

  在中南海大院里,还住过董必武、彭德怀、邓小平、杨尚昆、李富春、李先念、谭振林、陈毅、陆定一、胡乔木等一批高级干部,还有几十位工作人员的家。在这些家庭里,爷爷家算是人口最多、最热闹的大家庭。

  爷爷一生中有两个儿女,除了和萧夫人生了我父亲朱琦外,还有一个女儿叫朱敏。虽然爷爷在史沫特莱写的《伟大的道路》一书中只字未提姑姑生母的情况,但从姑姑回忆爷爷的书中可知,她的生母叫贺治华,曾和爷爷一起到法国、苏联留学。姑姑在回忆中曾说:“我常常怨恨母亲,她为什么不要我,不抚养我,不给我母爱,长大后我才知道,母亲弃我而去,甚至叛离了我爹爹……”这恐怕就是爷爷后来绝口不提姑姑生母的原因之一吧!

  在我的记忆中,五十年代中期,我们家里曾经有很多小孩子,其中就有我姑姑朱敏的两个孩子——刘建和刘康。小时候,他们在我们家生活了几年,上小学后,就又都回到我姑姑身边去了。

  剩下的其他孩子都比我大,我管他们叫哥哥或姐姐。当时我就问奶奶:我怎么有那么多哥哥姐姐,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奶奶总是笑而不答。

  等我长大了一些后,从奶奶的讲述和有关的信件里,我才知道了其中的原委:

  爷爷年轻的时候,全家人节衣缩食,甚至举债供他念书、求学;他参加了革命后,又连累亲族在白色恐怖中倍受煎熬,遭受迫害。

  建国后,爷爷没有忘记家乡亲人支持他、支持革命的恩情。他想尽自己的能力对他们有所报答。思来想去,爷爷最后决定,还是让家乡亲族送几个孩子来北京读书,好将他们培养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当时,正好在北京工作的爷爷的一个侄子要回四川老家探亲,爷爷就把他叫到中南海,同他谈了自己的想法,让他回去后与亲族的各家商量商量,每家送一个孩子来。

  爷爷说:“到北京是来受教育,所以你要告诉家里人,不要挑岁数大的,要挑在学龄左右的。来了从小学学起,一直到大学,争取能培养出几个真正的人才。”

  没想到这人回去后,却将亲族中的五十多人送到了设在重庆的西南军政委员会,然后要来北京……

  中共西南局把这一情况报告给在北京的爷爷后,爷爷非常生气。他说:虽然是建国了,但国家尚不富裕,老家“哗啦”一下子来这么多人,那将给国家带来多大的负担!于是就给西南局写信:

  “……率五十二人之多,已到渝,再欲来京,是犯极大错误的行动。他回家时我只允许他带三五个小孩,六岁到十三岁以下的为止。他竟将亲族都带来,浪费公款,又使他们脱离生计来过寄生生活,是十足的封建思想作祟,我请统战部留下几个小孩,以外全部送回仪陇家乡自谋生业……”

  就这样,过完春节,爷爷几个兄弟姊妹的孙子孙女,通过四川省委统战部部长程子健的安排,先后被送到北京。他们分别是爷爷大哥朱代历的后代朱香林、朱玉珍、朱和,爷爷二哥朱代凤的后代朱自明、朱小兰,爷爷三弟朱代均的后代朱春元,以及爷爷的大叔朱世和和小叔朱世禄的后代朱传书、朱俊书等。

  奶奶说过,爷爷此举,一来是为减轻家乡亲人的负担,答谢他们对爷爷走上革命道路所做的贡献,更重要的是要给这些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把他们培养成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

  他们的生活费和学费都是由爷爷奶奶从他们的工资收入中支出的。

  就在这群孩子来到北京的前后,我家搬到了中南海西楼新居。本来安静的老人之家,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孩子中有男有女,小的五六岁,最大的才十多岁,聚在一起,磕磕碰碰,吵吵嚷嚷。

  奶奶后来回忆那场景时说:“热闹得不知从哪里下手才是了!”

  把他们接来的那天,奶奶先是帮他们洗头洗澡,还和工作人员到西单商场给每个孩子买了一套新衣服。我母亲说:“从那以后,每年我都要陪奶奶采购几次,买春秋季的、夏季的、冬季的衣服,还有鞋子、袜子。反正不论买什么,每个孙辈都得一人一套,我们一人抱一堆回来,分别给孩子们换上。”

  爷爷经常对这些孩子说:“接你们到北京是来读书的,你们还没有为国家和民族做什么贡献,所以也不能享受不该享受的待遇。”

  所以,当时爷爷除了让年纪太小、需要大人照顾的两个女孩子暂时先和我们住在一起外,其余的孩子就在西楼院外工作人员的住处找了两间房子安顿下来,并要求他们尽快学会自理。

  在安顿好这些孩子的食宿穿戴之后,奶奶又按照爷爷的吩咐,为他们一一联系好入读的学校或幼儿园。

  我这些从四川家乡来的哥哥姐姐,在乡村闲散惯了,突然进了都市的学堂,又拘束又不习惯,难改的乡音,既影响他们听课,也不便与同学交流。所以,总盼着下学回到那怎么折腾也出不了圈的中南海大园子,和自家的兄弟姐妹聚在一起纵情嬉闹。


  不久,这种情况就被爷爷奶奶发现了。有一天,爷爷把这些孩子召集在一起说:“接你们来,是为了让你们念书学习、做有用之材的,你们学习上这么畏难,生活上这么放纵,将来能有什么出息!”

  这之后,爷爷就把这些孩子交给院里的警卫部队加以管束调教,克服他们身上的散漫旧习。奶奶还专门为他们请来老师,利用周日给他们补课,让他们巩固课堂知识,练习普通话。

  经过了这么一番调教和补习,这些孩子都有了长进,但毕竟是原来的基础不好,多数人学习成绩仍是平平。后来,陆陆续续地,有的进了工厂,有的去了部队,有的去了生产建设兵团……最终,只有朱和、朱小兰、朱春元三人完成了学业,考上了大学。但爷爷对此事并不后悔,他说:“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都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国家的栋梁!”

  爷爷奶奶搬到西楼大院后,由于甲楼、乙楼内都没有厨房,我们家就在西楼会议室一侧临时隔出的小餐厅吃饭,在这里吃饭的还有刘少奇和杨尚昆两家。

  1959年以前,彭德怀家、邓小平家也曾在这里吃饭。

  因为我家的人口最多,有时一张桌子挤不下,就得放两张大桌子,上菜要用盆端,热闹的场面,堪称中南海西小灶颇为壮观的一景。许多生活在中南海的孩子,见我们家吃饭时的这个场景,好生羡慕。许多年后,陈毅的女儿陈姗姗还回忆说:“有一次,我看电影去得稍微早了点,看见朱老总一家、刘少奇一家,两家人围了两大桌子吃饭。不知为什么,那其乐融融的气氛,那含饴弄孙的亲情,顿时打动了我。后来去西楼看电影,我就故意去得早一点,就想看看那感人的场面。”

  在西楼小餐厅吃饭的几家的厨师,都各有自己的绝活,我家的厨师邓林长于川菜,刘少奇家的郝师傅却长于湘菜。如果谁家做了拿手的菜,就招呼其他人家一起来品尝分享。杨尚昆也是四川人,和爷爷口味相近,但在我的印象中,他们家的厨师却不是四川籍,也不怎么做川菜,特长是甜点和小吃。所以每当开饭时,杨尚昆常常笑呵呵地端着碗,跑到我家的餐桌上来,尝尝这个盘子的,品品那个盘子的,嘴里一边嚼着一边不住地说:“嗯,嗯,好吃,好吃,还是老总家的菜好吃!”

  因为杨尚昆总喜欢到我们家的餐桌上品尝川菜,奶奶便和他开玩笑:“杨主任,你吃饭我可是要记账的!”杨尚昆笑着说:“从井冈山起,我就老吃你们的饭,你要记账,我可是付不起了!”说着,他又指了指自己的儿子杨小二说:“以后,就由他帮我付吧……”

  说得大家都大笑了起来…… 
 
 

 
淘气淘上了毛主席房顶

   

 
  我和哥哥小时候都挺淘气,有时一不小心就要惹事,让爷爷奶奶跟着操心。

  哥哥援朝和刘少奇家的刘源、薄一波家的薄熙成都在一个班上,并常在一起玩。有一天,哥哥和薄熙成约好,星期天让他到我们家里玩。薄熙成说没去过中南海西楼大院,不知怎么走,哥哥说:“那好办,我给你画个路线图,照图找就是了。”


  上课时,哥哥没好好听讲,埋头在那里画图,画得很仔细,从中南海西门进来到刘源家、到我们家的路,沿路的每一座建筑、每一道岗哨、每一个标记,都画得清清楚楚,而且是按比例画的,很是准确。

  他画得正用心,老师来到了身边,他还没发觉。图刚画完,就被老师没收了。

  哥哥没想到事儿还没完。下午,我和哥哥放学回家,进门一看,中央办公厅警卫局的副局长正在家里坐着,面前桌子上摆着被老师没收的那张图。

  这位副局长是爷爷战争年代的老卫士,平时和我们可亲热了,现在却一脸严肃。他指着桌上的图问援朝:

  “这是你画的吗?”

  “是啊。”

  “你画这个干什么?”

  “随便画着玩的。”

  “这东西能随便画着玩吗?”老卫士看援朝还是满不在乎的样子,有点急,加重了语气问:“你画完了准备给谁?”

  “我是想给薄熙成的。他要来刘源家和我家玩,给他这个图,他进海以后就知道怎么走了。”

  一听是给薄一波副总理的儿子薄熙成画的,不是什么危险人物,老卫士这才松了一口气,语气也缓和了:

  “以后可不能乱画啦,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可记住!”

  哥哥惹的这件事,当年在中南海里算件大事,都传开了,要孩子们引以为鉴,至今还有人记得。

  可是不久,我又惹出一件动静更大的事。

  有一天,我和李富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外孙李坚,放学后在中南海院子里玩,爬上了中南海一片平房的房顶,居高临下,很是开心。我们顺着房顶乱窜,竟然爬到菊香书屋紫云轩的房顶上去了,我大概知道那是毛主席住的地方,好奇心驱使我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

  毛主席的卫士猛然发现紫云轩房顶上露出了两个脑袋,顿时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当时毛主席就在房间里面,卫士也不敢开枪。我们还得意地向院里的警卫看了看,卫士马上认出了是我们两个孩子,向我们直摆手,示意我们立刻悄悄下去。

  我回家的时候,警卫局的人已经到了,还用电话通知李坚也立即到我们家来。

  “你们两个爬房爬到哪去了?”

  “爬到毛主席那儿去了。”我从容答道。

  “还知道是爬到毛主席那儿了!干什么去了?”

  “什么也没干,就是看了看。”我还是没觉得做了什么错事。

  警卫局的人看我们半懂不懂的样子,厉害也厉害不起来。只好说:

  “你们要去为什么不走正道,非要爬墙上房呢?走正道,我们也会让你们到警卫室坐一坐,看一看。偷偷摸摸地上房,万一出事怎么办?以后再不许这样啦!”

  这事后来让奶奶知道了,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现在想来,那时真是天真无邪、胆大包天,放到今天,再给我十个胆子也不敢啊。

  在中南海度过的童年生活真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我们也有小孩子打架的时候。我和援朝是哥俩,所谓“打虎亲兄弟”,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谁都不服的劲儿,和谁都敢叫板。有打赢的时候,也有打败了吃亏的时候。挨了打就自己忍着,决不让家长出面,谁也不拿家长当大旗或者当后盾,中南海的孩子都是这样。

  有一回,援朝跟常在一起玩的周延安打起来了。周延安的爸爸叫周少林,是个老红军,爷爷的四川老乡,长征时给爷爷当炊事员,深得爷爷喜爱。到陕北后,爷爷就把他推荐给了好吃辣子的毛主席当炊事员,一直跟随进了中南海。

  周延安顾名思义生在延安,比援朝大5岁,结果援朝被打得鼻青脸肿。这下回到家里想瞒也瞒不住了,爷爷奶奶问明了缘由,不但对援朝挨打没表示怜惜,反而把他训斥了一顿。爷爷说:

  “你怎么能和延安打架呢,人家爸爸在为首长做服务工作,他妈妈宋英阿姨在咱家对你多么好。你跟延安打架,让延安父母怎么工作?你这么淘气,也该让人教训教训!”

  爷爷平时对我们很慈爱,但生气批评我们时,是声色俱厉的,这时我们才感到爷爷的威严,那是令人震撼的。 


 跟爷爷上庐山
 
   


1959年7月,爷爷在庐山。


1958年5月25日,爷爷在北京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劳动。

  1959年6月30日,爷爷带我上了庐山。

  爷爷上庐山是去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原本说是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来的经验教训,继续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的错误。爷爷以为只是一个正常的工作会议,所以就计划着把我们几个孩子也都带去看看“庐山真面目”。

  我当时还没有上学,爷爷就先带我上了庐山,说是等朱和、朱春元他们放假后再由奶奶带去。

  上山后,爷爷住在牯牛岭上的359号别墅的二层,我和警卫人员住在别墅的一层。

  没想到会议开到一半,爷爷却给奶奶打去电话,让奶奶他们不要再来了……

  当时我还小,不了解其中的缘故。后来从奶奶的口中和有关的书籍中,我才知道:我此次在庐山上,经历了新中国刻骨铭心的一个时刻……

  7月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开会,根据毛泽东6月29日的讲话和7月2日在庐山与各中央局负责人的座谈,确定了会上要讨论的十九个问题,印发给与会的所有人员。

  7月3日,与会人员开始按地区分东北、西北、西南、中南、华北、华东六个大组,围绕着昨天确定的十九个问题进行讨论。中央机关的人分别编入这六个组,爷爷被编在中南组。

  中南组的会场,设在东谷河畔的一座小教堂里,与过去蒋介石居住的美庐隔河相望。

  前期的庐山会议,人们心情愉快地称它为“神仙会”,气氛是轻松的。

  7月6日上午,爷爷在中南组的会上作了的发言,他坦诚地说:

  “去年成绩是伟大的。但对农民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这一点估计不足,‘共产’搞早了一些。食堂要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还要搞经济核算,吃饭不要钱,那一套行不通嘛!食堂即使全部垮掉,也不一定是坏事。我们应当让群众致富,而不是‘致穷’。农民富了怕什么?反正成不了富农,这是有关五亿人口安定的问题。”

  爷爷的发言,语调平和但观点鲜明,意见尖锐。当时的农村公共食堂被奉为“共产主义因素”,“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架桥梁”。兴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被说成是群众创造的“新事物”,神圣不可侵犯,批评它、否定它无异于捅马蜂窝。

  爷爷不避讳这种重大的敏感问题,敢于提出“共产搞早了”,“吃饭不要钱那一套行不通”,“食堂即使全部垮掉,也不一定是坏事。”这该有多大的政治勇气。

  对于“大炼钢铁”,爷爷说:“至于工业嘛,主要是大炼钢铁搞乱了,指标太高,一轰而上,划不来。”

  这又是尖锐的意见。

  在当时,“大炼钢铁”是“大跃进”的主要内容,是“超英赶美”的具体行动。在当时,对“大炼钢铁”有微词,就是对“三面红旗”的态度问题。

  爷爷讲的这些意见,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来自他对中国当时的国情,特别是对当时农村的实际情况的正确认识,是出自他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真诚关心。

  实际上,还在上庐山之前,爷爷就一次又一次地提出了这些意见,在“为民请命”了:

  1958年12月17日,爷爷在听取河南省领导吴芝圃汇报工作后,指出:“我们是不是能很快就实现共产主义了呢?条件尚不具备时,太急了是不行的。大炼钢铁有缺点,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出路。公社化的速度可以慢一些,不要忙。有的人总想走的越快越好,但事物的发展都有个客观规律,光想快不行。”

  1959年1月30日,爷爷到广东农村视察。他针对当时刮得很厉害的“共产风”说:“共产主义不是很容易就能实现的,不能急。”又对农村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做法表示了怀疑:“公共食堂都吃一样的饭菜,像军队一样,这有点生硬。军队都是年轻人,又是作战部队,可以这样办。群众生活也这样,长期下去就成问题了。这是一个关系到六亿人口吃饭的大问题。”

  爷爷还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吃饭不要钱是个问题。钱没有用了吗?目前还需要用钱交换,否则,经济生活就会瘫痪。”“一亩地施肥几十万斤,下种上千斤,这不是发疯了吗?”

  是年的5月20日,爷爷和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谈话时说:“在发展农业问题上,目前我们既要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也要承认个体经济,否则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人心也不安定。我看要退回去,退到允许个人所有制的存在是合理合法的。”他还说:“农村现在有个口号叫‘吃饭不要钱’,我看行不通。”

  5月27日,第二届全国人大当选了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爷爷、和刚刚当选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当选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林枫同行,去东北三省视察。

  他们先到的是辽宁省。

  6月1日,爷爷在听了抚顺市委负责人汇报后指出:“人们没有了家庭,生活资料不归个人所有,就没有劲头搞生产。比如房子如果归个人所有,就可以鼓励群众自己盖房子。社会主义是万世基业,家庭也是万世基业。”

  6月10日,爷爷在旅大听取汇报后说:“还是要有家庭,有了家庭,就要考虑衣食住行问题。秋后要把粮食分给社员。在农村里,分到各家各户,愿意在农村公共食堂里吃饭的,就入食堂;不愿的,就在家里吃。不要强迫命令。”

  6月16日,爷爷在长春市听取吉林省委负责人汇报情况时,指出:“吃饭不要钱不行。办食堂会造成很大浪费。要把粮食分给个人,由个人掌握调剂。不吃‘大锅饭’可以节省很多东西。只有生活资料归个人所有,归个人支配,才能调动积极性。这个政策要十年、二十年不变。有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