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弃妇:傻夫君宠妻无度-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情办好。
可照目前情形来开,肯定是没有办好,否则卢湛不可能一点儿事情也没有。
☆、第1368章 遮掩
虽说到了此刻再来追究这个其实已经毫无意义,因为整个战斗已经结束了,无论此时那边再发现什么,都不可能栽到卢湛身上了。
这个时候冷不丁翻出什么所谓的“证据”来栽赃卢湛,根本不具有说服力,因为谁都能做手脚、可以栽赃任何人。
萧家人甚至有点儿怀疑,乌三是不是落入卢湛手里了,但却并没有一丝丝蛛丝马迹可寻。
甚至对于西陵那位周家绸缎庄的掌柜,究竟有没有与无邪勾结,萧大老爷等人都是将信将疑。
毕竟天高皇帝远管不着,西陵的生意自有西陵的掌柜管事们主管,远在京城的萧家几位主人如何管的了这么多?
若说乌三落在了卢湛手里,卢湛必定知晓了萧家的计划,那么,以他那性子,又怎么可能放过眼下这么好的打击萧家的机会?
但他在西陵城的时候,却什么都没有做,并没有趁机落井下石,甚至为了避开嫌疑一句话都没有说,这才是令萧家最无法判断的地方。
萧家人摸不着头绪,也只得暂且将此事放下,眼下,还是得先将西陵那边的事情给解决了。
私通水匪可不是小罪名,尤其那人还是萧家的掌柜。
萧大少爷带着杨柳儿,风风火火亲自直奔西陵处置此事。
萧大少爷一来,大义灭亲,知府大人终于对那位掌柜的动了刑。
大刑之下,那掌柜的熬不过,一头碰死了,被判了个畏罪自杀的罪名,等于坐实了此事,家中被查抄,一家子妻儿老小全都判了刑流放。
萧大少爷冷酷无情,对此不作半点接济。
却是一下子捐出了三十万两银子,补偿遭受水匪侵害最严重的几个村子,家家户户均得到了八两银子的补偿,无一遗漏。
银子都是萧家下人直接发放到村民手里,甚至连里正的手里也没经过。
当然,里正家得到的自然不止五两银子,以后自然会帮着萧家说话。
余下的银子,又是修桥铺路、又是修缮寺庙学院,将三十万两花得精光,总算挽回了几分名声。
除此,又再拿出数万银子以及其他贵重礼物,送给当地官员,以便日后能照应一二萧家在西陵的铺子。
如此上下一理,损失了总计在四十多万银子之后,西陵的事情终于算是勉强解决了。
至于萧家的铺子,虽然正常开业了,但是生意依旧冷清。
毕竟,萧家又不可能满城里家家户户都给银子,自然不会家家户户领他们的情。
其他店铺趁机抢占市场,萧家也只能无奈。
京城中,诡异的是竟然无一人就此事对萧家进行弹劾,想来背地里也是使了大力气。
乔小如和卢湛再次惊讶于萧家的能量。
但萧家此次的损失,也挺惨的,就连在内务府承接的生意,也不得不吐出了几许。
毕竟,闹出这样的事儿,内务府若还将几乎八成的生意交给萧家去做,这就太说不过去了。
万一被人揪着不放,又是一道把柄。
自打萧贵妃吩咐了收敛,别让人抓把柄,萧大老爷等几个萧家主事人商量之后,也只得忍痛割舍部分利益了。
毕竟,私通匪徒这种事儿,虽比不上谋逆,也是极要紧的大罪,换做是别的人家,早就抄家全都蹲大牢里去了。
哪里能够像萧家这样?仅仅推出去一个掌柜的,花上几十万银子,萧贵妃在雍和帝面前请罪说了几句,便算完事?
见识到萧家的能量之厉害,乔小如与卢湛商量,也不得不改变收拾方姨娘的方式了。
原本是打算将此事直接捅到秦陆和秦老夫人那里,不用他们说什么,秦陆和秦老夫人也会盛怒之下将方姨娘弄死。
这年头弄死个姨娘,再对外声称染上恶疾暴毙,半个人都不会因此而吱声。
但是,如果光明正大弄死方姨娘的话,必定会引起萧家警觉,进而联想到杨柳儿与方姨娘密谋之事被察觉,那么后来西陵之事,萧家也就会想到卢湛身上来。
狠狠阴了萧家一把卢湛倒是并不怕被萧家知晓,反正,与萧家本来就是对头,逮着了机会不阴他们阴谁?
但这么一来,萧家必定会疑心无邪与卢湛之间的关系,这却不太好。
无邪的身份特殊,既然他已经是个“逃亡了销声匿迹”之人,那么不到必要的时候最好不要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就这么一直消失下去最好。
但方姨娘是个毒瘤,绝不能再让她继续逍遥自在。
不然难保没有个百密一疏的时候,万一哪天再跟杨柳儿勾结,可就难说还有没有这么好的运气被他们所知晓了。
此事乔小如便没有出面,卢湛去长公主府向长公主请安的时候,顺路拉过秦陆,跟他说了几句。
卢湛对秦陆依然还是觉得有点别扭,自己的爹不是自己的爹、娘也不是自己的娘,似乎事情就是由这个男人到了自己家里而发生的,看到秦陆,他心里怎么都舒服不起来,因此平日里是基本不跟秦陆有什么交往联系的。
秦陆却把他当正儿八经的小主子,小主子难得居然主动抓过自己去说话,秦陆简直有点受宠若惊。
可是听卢湛将事情说完,那是真正的惊了!
惊得晴天霹雳、目瞪口呆。
这种事情,主子绝对不可能开玩笑,更不可能冤枉了方姨娘。
秦陆咬着牙,正要表态回去就安排,让方姨娘这两天“急病暴毙”,却又被卢湛吩咐,暂且留着方姨娘的命。
“她现在还不能死,否则萧家会起疑。”
秦陆一怔,冷静过来也想到了这一点,忙点头称是。
卢湛又道:“还有,田氏娘没有什么心机,心里头藏不住事,这事也不能让她知道,不然难保她不会在方姨娘面前露出端倪叫她察觉!”
秦陆一愣,想到自己那位结发妻子的确是个心性十分纯善之人,如果她知道了方姨娘利用自己,险险害了自己最看重的郡王爷,只怕吓也要快吓死她了,怎么可能不在方姨娘面前露出端倪?
☆、第1369章 短暂平静
倒是不怕方姨娘知道什么,却不能不防着方姨娘知道了什么会不会跟萧家说,现在,还不到跟萧家正式撕破脸的时候。而又不可能保证时时刻刻监视着方姨娘。
如果方姨娘知道卢湛他们已经知道她与萧家暗中串通,惊惧之下,难说她不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来。
但是,目前她什么都不知道,这就好防备的多了。
“请郡王爷放心,小人知道该怎么做了。”秦陆咬牙切齿,心中恨极怒极。
若郡王爷是个薄情寡义些的,便不会对他说这些,而是将他们秦家一锅端了!自家究竟有什么地方对不起那小贱人?无论田氏在不在,她都只是个妾室而已,看看别人家的妾室过的是什么日子,她过的又是什么日子?还有什么不知足?
既然如此不知足、心地歹毒,那么她就干脆去死吧……
秦陆并没有将这件事告诉田氏,而是告诉了秦老太太以及长子秦子扬,叮嘱他们平日里多上心,看好了方姨娘,别叫她钻空子。
秦子扬心里暗怒,秦老太太亦同样又惊又怒,原本还以为那方姨娘受了一番敲打之后便老实了,且这一向来家里也太平,谁知那贱妇竟然在背后干出这种事儿来,她这是要害死秦家啊!
他们秦家是长公主和郡王的人,长公主和郡王是容得下叛主之人的吗?
秦老太太是个极有城府的人,表面上一切如常,但方姨娘却再也没有机会与那边萧家的人接触。
田氏有一日突然晕倒,大夫说是早年身体虚弱损了根基,需好生休养,于是那初一、十五出门进香之事便暂且停了下来,改为在家中佛堂进香念经。
方姨娘倒是想故技重施,想要撺掇田氏上街买东西啊什么的,但因为卢湛此次听说在剿水匪的时候遭遇了不少险情,田氏与秦老太太闲话时受了启发,便决定戒斋进佛堂为卢湛祈福三个月。
她不出门,方姨娘是绝对没有机会出门的。
方姨娘还等着与杨柳儿接头呢,见状心急如焚,想方设法想要偷偷出府,被秦老太太抓住了两次,狠狠教训了一番,禁足关了禁闭,还派了个嬷嬷好好的教导她学规矩。
这时候,三个月已过,但方姨娘却已经被光明正大的禁足。
别说出府门了,连院子门都没法儿出去半步!
后来,方姨娘涉嫌谋害田氏,被打了一顿,在秦老太太有意无意的耽搁下,非但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还令她雪上加霜,承受更多的痛苦。痛苦了半年多,方姨娘便去世了。
那时候,杨柳儿早已没了再与方姨娘接洽的意思,因为她自己也染上了一堆麻烦,自顾不暇,此是后话。
而对于方姨娘之死,萧家稍一打听,便知缘由,根本没有任何疑心。
且说眼下,卢湛剿匪凯旋而归,雍和帝龙心大悦,加恩赏赐无数,圣眷更为隆重,东宫、皇后、长公主等皆无不欢欣,太子一派大振。
相反,因为萧家商铺私通水匪,连带着三皇子的声誉也受到了影响,这令三皇子大为窝火,偏偏这股邪火还无处可发。
而大皇子就在此时,请求离京回南边军营去。
雍和帝几乎没怎么考虑就准了。
大皇子很快离京。
大皇子离开之后,李氏王妃深居简出,极少再出现在人前。
同样憋屈气愤得要死的萧贵妃亦不得不安抚且提醒三皇子,此次阴差阳错,谁知闹出这样的事儿来,简直就是老天没眼。
太子一系如今气焰正旺,暂且不要与他们争锋,等这一阵子冷过去了再说。
在此时与他们争斗,显然是极其不明智的。
更有可能因为气愤而容易失去理智、从而做出什么令形式更糟糕的事情来。
所以,如今这阶段,修身养性,静观其变即可。
皇上还没到老眼昏花、年老糊涂的年纪,还有的是时间。
不可急功近利,那样只会带来灾难……
对于萧贵妃的话,三皇子一向来听从。虽然不甘心,冷静下来,也不得不承认母妃所言极有道理。
凡事都需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如今人家几乎全占,自己还拿什么跟人家斗?
唯有等,等到形势有变,方可趁势而行。
“都是那个卢湛闹出来的!”三皇子愤恨不已,恨恨道:“他没回京之前,儿臣与太子斗了这么多年,也从没输得这么惨这么倒霉过,他一回京,太子那边倒是节节攀升,咱们的谋算却没有一次能成的!长公主那老妖婆,到底从哪儿弄回来这么个儿子,实在是可恶!”
萧贵妃想想,也很不甘,皱眉道:“驸马卢寄对皇上有舍身救命之恩,虽本宫未曾亲历,可当时情形必定十分惨烈,以至你父皇记忆尤深。将那一腔心意转移在卢湛身上,亦情有可原!那小子的运气,也实在太好了点啊……”
萧贵妃忍不住叹了口气,她下意识的想起了一句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卢湛之前那样都没死,难道现在是苦尽甘来后福到了?若真如此,这是上天降下的福泽,要怎么去挡?
“先不说他们,且看着吧,哼,本宫便不信,一个人的运气还能一直这么好下去不成?”萧贵妃冷笑,看了三皇子一眼又道:“你与纪氏成亲时日也不短了,抓紧让她怀上嫡长子才是。”
三皇子不由心中一动,太子妃小产,父皇大失所望,若自己的王妃有了身孕,父皇必定会高兴的。
“母妃,要不要找个太医给纪氏调理调理?”三皇子越想越觉得靠谱,心里忍不住有些火热起来,恨不得纪氏立刻传出喜讯。
“不可!”萧贵妃却是被他这话吓得不轻,忙道:“万万不可!你哪里知晓这其中的厉害?若叫人知晓,指不定传出什么好听的话来,对你可没什么好处!”
若轻易令太医调理,难保不会传出纪氏身体有碍孕育子嗣之类的话,这可不是什么好听话。
☆、第1370章 差事
三皇子醒悟过来,也吓得不轻,虽说自己可以娶侧妃纳妾,但正妻就只有这一个。嫡子不是庶子可比的,若正妻于孕育子嗣方面有问题,必定会令追随自己的大臣们人心浮动,而再想要拉拢别的人才可就难了。
三皇子与萧贵妃永远都不会想到,他们的这一顾虑,令得无法察觉太子妃的报复,也令纪氏失去了最后的治疗机会。
随着大皇子离京,三皇子四皇子沉寂,京城中一时也难得的平静了下来。
卢湛终于有空,顺利的将乔小如母女带出城别院上小住,悠闲了几日。
直到七月份,黄河在太行南省好几段堤岸决堤,冲垮摧毁了数处城镇村庄,受灾人数多达数百万。
其中太行南省最大的城市郑城亦发生水患,遭遇了巨大的灾难。
百姓们失去家园,居无定所,一时间几乎半个太行南省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接到地方官加急快报,雍和帝心急如焚,连夜命大臣们进宫商量对策,次日天还没亮,便有天使怀揣圣旨策马飞奔郑城,责令地方官开仓赈灾,朝廷的赈灾物资随后就到……
此次受灾百姓数量巨大,若不能得到妥当的善后与安置,极有可能酿成民变。再者,受灾的都是自己的子民,雍和帝作为一名作风贤名的君主,也万万做不到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子民遭受灾难而置之不理。
此次事关重大,雍和帝与众臣商量之后,便决定派遣太子亲自前往处置此事。
太子领旨,却是暗暗叫苦。
这件差事如果做好了,不用说那是大大的一件功劳,可收拢民心,也体现了自己作为储君的仁慈仁爱之心,更让大臣们看到自己不但有一颗仁慈仁爱之心,更有办好事的能力。
但是,事关半个太行南省,涉及灾民数百万,不算那些小村镇,光是大城市都有四处,想要将此事处理好,哪有那么容易?
黄河决堤几乎年年都有,区别只是某些年份严重些、某些年份没有那么严重罢了。
像今年这么严重的,似乎近十年来都没有过。
而即便往年不严重,这赈灾的事儿想要处置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牵涉的人太多了,赈灾的款子从朝廷发下去,能有三分之一用到灾民身上就不错了。
雍和帝不是不知道这等状况,但他也没法管,即便砍了一个两个的头,下一个去的还是一样,总不能将所有人的头全都砍了。
全都砍了,还有谁替朝廷办事?
只要没有出大状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作罢。
但今年情形不一样,今年的灾情太严重了,朝廷没有那么多的空闲银子往下拨放,那么必须保证至少七成以上的银子得真正的用在灾民身上。
所以,他才会决定派太子亲自前去赈灾,赈灾款项由太子亲自发放,也就杜绝了许多中间环节的层层盘剥。
可对于太子来说,事情却不是那么简单易行的。
首先,国库不是那么充足,赈灾银两紧巴巴的并不宽裕。银子如何分配?怎样发放?用在哪儿?都得有个章程。在兼顾公平的前提下,又要保证重灾区、轻灾区百姓们都得到妥善的安置。
灾后通常伴生各种疾病,甚至是瘟疫,须得及时防治。
更兼桥梁道路损毁无数、房屋倒塌、百姓流离失所、大批流民造就了各种不安定的因素,抢劫、偷窃、打架斗殴以及各种其他事件必定呈不知多少倍数发生,若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难说不会酿成大祸……
这一桩桩一件件,必须面面俱到,其中有多繁琐可想而知。太子光是想想,便觉头都大了。
领了差事,回到东宫,太子便忧心忡忡的火速将自己的幕僚班子与核心成员全都召集了起来,一同商量对策。
快马加鞭辛苦一些,从京城倒太行南省最大的城市郑城得六天的路程,明天早上,太子就得启程。
众人也没有想到皇上今年竟然会派太子亲自去处理此事,全都叫皇上打了个措手不及。
心里无不暗暗腹诽。
若是以往有先例,那还好参考些,且也会早作准备。但冷不丁来这么一下,又催逼得这么急,虽说皇上旨意上明说让太子到达郑城之后可便宜行事,自行做主,但太子毕竟是储君,不是君主,有些事也是不好做主的。
那么就意味着至少在出发前,太子得将大致的方针策略向皇上禀报,以及请旨,细枝末叶的具体细节,倒是可以便宜行事。
但即便如此,时间上也太赶了啊!
众人争吵了半响,眼看着快到中午了,也没有拿出什么有用的方针策略来,太子急得嘴巴冒泡,喉咙里火烧火燎,满肚子都是火。
一向来温文儒雅的他也难得拍桌子发了回脾气,沉着脸将众人喝斥了一番,命众人暂且回去,都好好想一想,下午务必一人拿出一套方案来,综合起来讨论讨论……
众人脸色都不太好看,心情几许沉重,连声答应,心情沉沉的回家去了。
太子爷急,他们作为太子爷的心腹与幕僚何尝不急?可是,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他们只是急,卢湛却还加上郁闷之极。
因为太子爷将他当成全能的了,向皇上请求,带他同行,一块前往郑城赈灾。
神奇的是,雍和帝略想了想之后,竟然同意了!
明明知道卢湛是个武将,他竟然同意太子爷带他同行赈灾了。
卢湛黑着脸,气得想将太子痛骂一顿。
太子这根本没安好心,摆明了拉他一起背锅。
一旦出什么问题,无论与他有没有关系,必定是他站出来背锅——不然,难不成是太子的责任而他反倒无辜?
因此这日上午众人讨论方案的时候,尽管卢湛也在,却是从头到尾都在沉默,一言不发。
原本他也没什么可说的,他根本不懂什么赈灾。他所理解的赈灾,就是到了地方,将赈灾银子发下去,至于方方面面如何调度安排,他怎么会知道?
☆、第1371章 要同行
他充其量看过几分兵书、史记而已,赈灾这种事,哪儿是他懂的?
太子似乎也有点心虚,一上午都不敢朝他正视一眼。众人散去的时候,太子原本想要留卢湛再多说几句的,也没敢吱声。
回到郡王府,卢湛便大大吐槽,将太子骂得体无完肤。
乔小如听了半响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不禁又好笑又好气,拉着气得喷火龙似的男人坐下,笑道:“事已至此,去便去吧!或许,皇上只是想让你也跟着历练历练呢?再说了,背锅便背锅吧,反正高官厚禄什么的,咱们也不在乎。能享清闲,也不错!”
又笑劝道:“破而后立,那地方如今虽满目苍夷,但也是个重新发展的好机会,我们卢记的生意可算是有福了!何妨一试呢?”
卢湛心里好受了些,笑道:“你说得对,若这一趟出了什么事儿被夺了官职,正好清闲,最好以后都不沾这些事儿的边,咱们两个索性带着小月亮离京游玩去!卢记的生意,能借此开到那边,更是好事。”
“只是——”卢湛叹了口气,有些闷闷的道:“此次黄河决堤,灾难不小,若没有个懂行的前往处置安排,那些灾民也太可怜了些。都是大华的百姓,叫人于心何忍?皇上也太放心了些……”
乔小如道:“我陪你一起去。”
“什么?”卢湛一愣。
乔小如笑道:“我陪你一起去啊,我虽懂的不多,或许,能帮上一些小忙也说不定呢!小月亮如今也不小了,荀嬷嬷能看得住她。”
卢湛定定的看着她,忽的一笑,抱着她用力亲了一口,笑道:“好媳妇儿,小如,好,你陪我去!我下午便跟太子说,他要是不同意,我就装病不去了!”
乔小如啼笑皆非。
既然要陪他一起去,夫妻俩少不了一起商量商量、探讨探讨太子爷交代的方案。
乔小如虽然也不是专业人士,但毕竟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现在资讯发达,各种知识的获取途径变得相当容易。
许多东西,只要不是专业性太强的,看得多了、听得多了,大体上总有点印象。
比如赈灾,光是新闻里,就看得太多了。
总体说起来,就是——安置、防疫、治安、灾后重建这四大方面,具体的细节上,她也一项一项提了几条,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太子手下并非没有得用之人,只不过大家全都被皇上一个天大的任务猛地砸下来砸的有点发晕、一时半会儿光顾着着急顾不得想别的了。
相信自己提出的这些,会对他们有不少的启发。
除此之外,乔小如还提了一点,就是联合商户一起赈灾,囤货待价想要发灾难财的,当然得狠狠惩罚,但是对于肯伸出援手大量提供物资平价售卖的大商家,可享受三年或者五年、六年的免税待遇。
一应税务皆免。
这是个不小的诱惑,要知道自古以来,商业税便不小,为了防止官商勾结,大华官府还设有专门的审计机构,每年对一些商家进行抽查,朝廷也每年都会抽取一些城市,派人前往查询。一经发现有商家偷税漏税,那惩罚是相当严厉的。
卢湛听乔小如侃侃而谈,笔下飞走记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