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少夫人的举动,让其他人家觉得苏家是有意在讨好新来的县令,心里颇有些看不上,除了一些必要的往来,这么主动要说没点目的那才怪呢。

    回到县衙后宅,玩了一下午的风筝,果果早就累了,在古青娅的怀中打着盹儿,小脑袋一点一点的,非常的可爱。

    到家后不久,苏少夫人也让人送了一车的草棉花过来,都是已经弹好的,古青娅让人给放在一间库房里,明日起让厅婶带着程水开始搓棉条,为纺线做准备。

    古青娅则进藏书阁特地找了这方面的资料,有关于草棉以及绒布的制作的。

    关于草棉的资料并不多,有涉及的书都是一页半页地提了一下,并未长篇大论,古青娅有些失望。

    不过有关于绒布的资料很是不少,但大多是用机械的,好不容易翻到了几篇手工的,如此结合之下,暂时指定了几个方案。

    首先就是经纬的股数以及经纬的股数比例,不同的比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等到拉绒的时候就知道其重要性了。

    古青娅选了一种很常见的比例,经纬一比三,等胚布织好之后,就是漫长的制作调配过程了,也许在过年前都不一定能够做好。

    姜荣安回来的时候,古青娅也只是粗略跟他提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其实若是成功了,其实很可能改变平南县甚至是红河府的种植结构的。

    当然在没有改良品种的情况下,就要寄希望于肥料,否则肥料不足,产棉率也不高,收入与付出就不成正比。

    “娘子,你想要做什么只管去做,若是棉花不够,我叫人再给你找几车来。”

    而摘了开口的棉花,也差不多到了秋收的时候,有关于冬小麦的一应事宜也要开始做准备。

    这会也是收夏大豆等作物的时候,大家都忙着,整完地种完冬小麦,这一年的主要农事也差不多到时候了。

    北方的冷天来得比南方早,农作物及其时间都不一样,之前都在京城待着,古青娅没有特别明显的感觉,但在平南县,她深深地感觉到差异。

    北边的秋收比南方早了大概半个多月的时间,而且还要准备种植冬小麦油菜,必须赶在霜降前做完。

    而南方想对来说时间要宽松一些,且大多不种油菜,就算有也只够自家吃,倒是西州府北边的几个地方,油菜那都是大面积种植的,收籽后贩售。

    “我这边不急,你那边忙着呢,先别管,可别闹什事儿啊。”古青娅让姜荣安不要担心,这会秋收,需要的材料正好可以凑齐,肥料可以开始配置了。

    地里的收成,只要不碰上秋雨绵绵,收获还是会比较顺利的。

    姜荣安微微眯着眼,感觉着古青娅那双手在自己肩膀上捏动,一阵阵酸疼,过后又感觉舒适不少。

    “看把你累的,整个肩膀脖子都是僵的了。”古青娅心疼地说道,外放做官,倒比在京城要累许多,也是他有心想要让这个地方的百姓生活得更好。

    “没事,这季种子下来,还要安排人挑选些不错的,让百姓们来换取。”姜荣安微微眯了眯眼,免费的东西都不会珍惜,再说庄子那边他也要养人呢。

    “你跟当地的那些人打好关系就是。”古青娅很清楚当地的一些势力所能造成的影响力有多大。

    秋收这也意味着收税的日子又到了,这都是县衙里的官吏及其衙役最繁忙的时候,总有些刺头不乐意交税,总需要些手段使其屈服。

    而这种情况,也是最容易发生混乱的,甚至能闹出人命来,所以如何处理很重要。

    古青娅也正是担心这一点,姜荣安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容不得一点损失,就看到的一些史书上,也不是没官吏死得很冤枉的。

    “娘子,不用担心,我心里清楚着呢,都交代下去了。”姜荣安伸手抓住肩膀的手,安抚道。

    姜荣安一直强调,尽量不跟百姓们起冲突,朝廷规定的税收先收完,有情况需要另谈并且登记清楚后,县衙这边会根据青情况再另作安排的。

    “我可信你的话,若是让我听到啥不好的的消息,你给我等着。”古青娅手握拳在姜荣安肩膀上的穴位用力捶了下一下,那瞬间的酸疼让他不由吸了下冷气,娘子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两人又闲聊了两句,古青娅就催姜荣安去睡觉,她不喜欢他点灯办事儿,太费心神了,反正也不是什么生死大事,明个儿再说。

    姜荣安睡着之后,古青娅也悄悄地躺了下来,睡着后,人又如往常那般进入了藏书阁。

    她现在什么样的书都会看一些,不再局限于田桑资料等。而杂文杂记之类的书籍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她看的很乐呵。

    当然诗词歌赋也稍微看了一点,不过不得不承认,她没有什么才气,只是稍微读了一些比较有名,至于那些有关于风花雪月甚至是男女之情的书籍,她就见不到影儿了。

    青纱也说得很清楚明白,“那些将男女之情描绘得很美好的书籍,容易误导女子误入歧途失了德行,更有那淫词艳曲、话本等不堪入目的,像是这一些,藏书阁都是不会收录的。”

    古青娅眨了眨眼睛,“即使早已成亲生子也不成?”

    “对,那些都极易勾引人堕落,损耗福报,且会上瘾难以戒掉,危害极大。”青纱警告地盯着古青娅,“你可别以身试险,若是你还不信,我考虑是否关你小黑屋重新学习。”

    古青娅忙摇头摆手,那小黑屋她有幸见识了一回,才不想进去呢。她有求知欲,却不代表非要以身试险,既然不是好东西那就不要去碰了。

 第352章 打听

    古青娅翻着手上的杂记,里头记载了许多奇人异事,有人见过青龙,也有说一夜之间人莫名身在千里之外等等。

    “青纱,这些杂记里头记载的东西,都是真的吗?”古青娅知道皇家都会有秘密档案,但每逢改朝换代,还能不能完整地保存下来是不得而知的。

    青纱飞高了一些,挺在书架上的一角上,不细看几乎看不出它的样子,它不答反问,“你觉得呢?”

    “我不知道。”古青娅摇摇头,眼里有些迷茫,“我小时候听说有人被雷劈死的,不过我相信一些东西肯定存在的。”

    “这些书上写的是真是假,你无需想太多,这是你未能接触的范畴。”青纱只稍稍提了一点,若是其他人,它可是说都懒得说。

    “也是,我还是过好我的日子吧。”古青娅想了想,“眼看着就要霜降了,青纱你觉得冬季这么长的时间,做什么好呢?”

    “……”青纱不说话,这种小事它也要帮忙出主意,那要这些书来干什么?

    古青娅没听到青纱的声音也不奇怪,想了想就去翻了其他的书了,到时候看姜荣安怎么安排的,她再根据他的安排来帮忙出谋划策。

    正临霜降,街上也有不少卖柿子的,跟在京城那边买的不同,这边要很小个,核也大,价钱很便宜,买的人并不多。

    古青娅让厅婶买了一些回来做柿饼,去皮去核后跟粗面或是白面混合,用油煎熟就成,可放置很久,是很不错的一个零嘴。

    当然,卖枣子的也不少,古青娅并不很爱吃,不过这个东西补血,无论是做馅还是熬汤都很不错,也屯了一些。

    这个时候,古青娅就怀念起那些从北方那运过来的各种干果了,还有陈家大叔的熏肉以及陈家小子的果酒花酒。

    离开京城前,姜荣安就将这些安排好了,由姜家家庙在京城的人接手,可形成良好的合作,估计过个把月,京城那边就送一些过来了。

    霜降节气后的第三天,早晨起来看到植物叶子上有一层薄薄的白霜,太阳一出来,又消失的无影无踪。

    古青娅不由拉紧了衣服,看来得多给孩子准备些衣服。在翻柜子的时候,古青娅忽地想起来,在三化县的时候,还给慈善堂送过饭食,后又送过一些旧衣。

    南方不下雪冬日湿冷,人很难熬,但是北方下雪,若是柴禾不够,室内温度不够,那生生冻死人的事也不是没有。

    以前不当父母官,对于那些听闻哪处有人冻死的事也只是感慨可怜,但如今位置不同,想的自是不同,若是冻死饿死人,也是在职的过失啊!

    虽说不看佛经,但是一些因果书籍或是善书或是感应篇她都是翻过,明知可做而不去做,这罪过可就大了。

    想到这里,古青娅忙将厅婶给喊来,“厅婶,您到前头喊一个衙役,打听下平安县的慈善堂的事?”

    顿了顿,古青娅觉得还不够,“等等,还有附近的道观寺庙什么的,都问问。”

    厅婶有些疑惑,“夫人,您这是要做什么?”

    “我只是突然想起,这天渐冷,也不知这边慈善堂里的可怜人如何,大人忙碌田桑,怕有疏忽,我们先打听看情况如何,我再与大人提。”

    “原来如此,夫人稍等,我去去就来。”厅婶听了,忙去前头找了个没跟出去的衙役,详细问了平南县的情况。

    “哎,厅婶,您怎有空找我来?”这衙役叫二两,是通过一个远方舅舅的关系进来当衙役,平日里还算嘴甜,跟厅婶比较熟。

    “喏,刚做了几个柿饼,尝个味儿。”厅婶说着,递过去两个还有些热乎的柿饼,“我就找你问个事儿。”

    二两见饼子上还有着油光,不由咽了下口水,见周围没人,忙结果塞进怀中,“厅婶,那我就不客气了,您问,只要我知道的,保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平南县可是有什道观或是寺庙?”厅婶问道,“就想改日去烧烧香,抽根签。”

    “寺庙要隔壁的土元县有三元寺,据说很是灵验,从咱们县过去,来回也要两日时间。”

    “不过我们当地的比较常去东边一座山上,那有个道观,还有北边那有个土地庙,大家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去拜一拜。”

    “这样啊,那道观和土地庙里的人多吗?平日里过得如何?”

    “这个我还真不晓得,我娘会比较清楚,要不我今晚回去问问明个儿再说?”二两挠了挠头。

    “没事,那可有善堂一类的地方?”

    “原来可有的,后来倒了也没人修,那些人就在土地庙后边弄了几间草房子,哎很可怜呐,下大雪塌了可是会压死人的。”

    厅婶闻言有些惊讶,“怎会没人修?”

    “这我就不晓得了。”这种烂摊子谁会去管啊,二两心里也清楚,又不是自家的事,但也不敢直白地说出来。

    “那些可怜人都是些什么人啊?”

    “也不晓得,反正可怜得很,您不是有见过那乞讨的吗,就是那些。”二两看了看周围,压低了声音问:“厅婶,您问我这个,是夫人要发善心吗?那些人可不一定感恩,您劝劝。”

    厅婶眼珠子转了转,“就你小子主意多,大人和夫人的事,我们哪里晓得,少多嘴的好。”

    “是是厅婶说的是,那我先办事儿去,您要是有活儿就喊我?”二两笑着说道,想找个地方把那两块饼子给吃了。

    厅婶回到后院,跟古青娅说了这事,“夫人,这事怕是有些不好办。”

    古青娅想了想,这里头的确有些门道,不过要办事肯定不是她去铺路,姜荣安那边了解情况后定有安排,她现在就先准备其他东西。

    “夫人?”见古青娅不说话,厅婶心里也有些忐忑。

    “没事,去问问那些布店,可有发霉待处理的布料或是棉花?”古青娅轻轻敲了敲桌子,看着不远处自己玩得很开心的果果,轻声说道。

    “是,夫人。”厅婶心里有疑惑,但还是照做。他们的决定不是身为一个帮佣能够想得通的。

 第353章 善心

    姜荣安看着古青娅买了不少布回来,颜色都是偏蓝或是褐色的,且很明显是放置了很久的布匹,一股陈旧色,还有些霉味。

    “娘子,你这是打算做什么?”姜荣安有些奇怪,看到裁好的布料才知道是要做衣服的,这肯定不是要给自家人穿的。

    “夫君,这事我还没跟你说。”古青娅将姜荣安给拉到书房,将自己的打算给说了一下,“你那边要是忙完了,就整一整这个事。”

    姜荣安轻轻拍了自己的额头一下,有些懊恼地说道:“我怎将这么重要的事儿给忘了。娘子,其他的你不用操心,我这边派人去统计,到时候再做安排。”

    “至于慈善堂是否重建,这个到时候再说。”真要重建慈善堂,这里头肯定要涉及很多方面的事情,得提前将一切给捋顺了。

    “你让人将人数给确定下,我这边好做棉衣。”古青娅本来想说施药的,后来想一想如果这样做,其他贫苦人家心里未必会舒服,也就作罢,不过完全可以弄一个布施医药的事儿。

    “人数这个没问题,在下雪前,我还会让下面的人督促修房子的。土地庙那边我会亲自过去看。”

    不过在去看之前,得先让人仔细打听下,当地的地主乡绅往年是否施粥或是施药的善举不?

    姜荣安没有再多说,他不想让古青娅操心太多的事情,光是棉衣这件事就有得她忙的了。

    古青娅当然不可能全部都自己动手,自然是要请人的,也是叫的县里家境贫困女红尚可的妇人来帮忙。

    县衙的举动一直是县城百姓们关注的重点,如今有这动作,自然引得众人津津乐道,猜测古青娅的目的。

    古青娅当然也能听到这些言论,也不怎么放心里去,她不可能整个县的穷人都去施舍,但是身为县令夫人,她必须起一个带头的作用,带动其他人。

    施舍不一定是新衣裳,旧衣裳也是可以的,就算物质上没能力,但总有一把子力气,为人多行善总是没错的。

    一个社会的风气很重要,往往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几十年上百年都有可能,她起一个表率作用总是好的。

    期间苏少夫人带着女儿来过一次,想跟古青娅详细谈谈这一件事。

    “许多人觉得妹妹在做一个表面名声,你听了会生气吗?”

    “我为甚要生气,我做这些是因为我可怜那些人,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我所做的一切能带动其他人也来做善事,毕竟我一人能力有限。”

    “也许有很多人质疑我,但肯定也有人受到我的触动也一样去做,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选择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结果。”

    苏少夫人面色有些触动,“感觉你说的跟我家老爷子说的很像,他每年都会给那些揭不开锅的人送一点粗粮以度过难关,给实在有困苦的人减租子。

    其实我不那么能理解,那些人有了我们的帮助,会不会因此期望不劳而获?”

    “你说的这是少数情况,人都是期望能被雪中送炭的,谁也说不准以后自己或是自己的后代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但是我期望在困苦的时候有人能拉一把。”

    有了女儿之后,古青娅对于这点就深有感触,且又读了不少因果书籍之后,对于行善积德这点她愈发深信不疑了。

    “这般听着,倒是我小人之心了,听你这么说,我有点明白我家老爷子的想法了。”

    谁都不敢保证自己的后代子孙代代荣华显贵的,你今日种下善因,来日结成善果,消灾解难也难说。

    “那我回去也帮忙帮忙。”苏少夫人心里有些触动。

    古青娅只是淡淡笑着,并不多提其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就成了,没必要强迫自己,那样反而适得其反了。”

    “怎会呢,妹妹想得如此深远,真是让姐姐自愧不如,老人总有老人的道理,我以后多多记住才是。”

    苏少夫人又问了不少的话,比如古青娅做的这批棉衣主要是布施给哪些人的,是否有施粥的想法等等?

    这些棉衣谈不上好,更别说多厚,但总能御寒,比那单薄衣衫不知要强多少倍。

    城北的土地庙,其实也是三间的草屋,里头住着一对师徒,平日里也过得清苦,靠百姓们烧香后赠与的一点吃食,加上自己开垦的菜地,倒也勉勉强强度日。

    但是自从慈善堂倒了之后,那些可怜人无处可去,就在土地庙后头也盖了几间草屋子,勉强能住人。

    姜荣安去看了一遍,心里其实也有些不可思议,这边大家似乎对土地庙并不怎重视,从言谈中,大家对那隔壁县的寺庙言辞更多。

    要知道,向阳府那些地方,土地庙随处可见在,道观少一些,寺庙就更少,只在府城这带,所以对比之下,这差别也太明显了。

    但南方的土地庙不说整修得金碧辉煌,起码也不会是这样茅草屋的破落样子。

    霜降那会,罗锅让人带了几句话来县衙,说是今年冬日会更冷些,可能有暴雪,让做好预防,若真是住在这些偏僻的草屋内,被雪埋了都没人知道。

    立冬那会浇了地,姜荣安就让衙役一个个村子一个村子地传话下去,必须将房子整修加固,等下雪的时候还要随时注意情况,防止坍塌事件发生,若有村民死亡,唯里长和保长担责。

    有里长保长这种不算官的官,对于那些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为了保住这个位置,不得不履行职责,自然会做到位。

    当然,有那不将这些命令给看在眼中的人,姜荣安也不介意来个杀鸡儆猴。

    毕竟以往县衙都会这样通知下去,但大家都不怎么在意,反正出事了也是那家人倒霉,都不当一回事儿。

    但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都过去半年了,这个新县令的火却是越少越旺了。

    而时值入冬,大家都忙着,慈善堂倒了也没地方去,那些人员要如何安置是个让人头疼的事,绝对不能放任不管,要不到时候真有个万一可不是那么简单能解决的了。

 第354章 办法

    姜荣安想了想,叫主簿、典史等人,要他们想个办法。

    主簿眼珠子转了转,“大人,这种事您何须操心,直接命令那些地主乡绅们想个办法就是了,他们可比我们有钱多了。”

    听了这话,典史的脸僵硬了下,忙垂头不说话,这个主簿的目光还是一样的短浅,还看不出来这个新大人不是以往那些啥事都不管的县令吗?

    “那些乡绅地主家有钱那也是他们家的,你的意思是要本官当个土匪?”姜荣安厉眼一瞪,这个主簿还是没多学点什么。

    好在没有县丞,他又将许多事都抓回自己手里,主簿手中掌管的也是些小事,否则还不知会给自己拖多少后腿呢。

    主簿心里一个激灵打了个冷战,他怎么就忘记了,这个县令不是以往那些不怎主事的人。

    想着,主簿忙行大礼告罪,“大人饶恕,是我思虑不周,还望大人见谅。”

    “你们平日里的小动作我也不怎管,但不代表其他事都可以肆意妄为了。”姜荣安警告地看着几人一眼,都是在县衙里混了很多年的人了,别真以为别人收拾不了了。

    “大人,不如像之前那样,跟各家地主乡绅商量?”典史略有些忐忑地说道。

    姜松晚听了不由冷笑了一声,抢先开口说道:“怎能什事都商量?这要置大人的威严于何处?这种事有一两次就成了,这等小事也要问,岂不是赤裸裸地说大人无能吗?”

    一番话说下来,其他人都不敢说话了。

    姜荣安见状不由叹了口气,“主簿,想必你对县城哪里有屋子出租很熟悉,寻一栋屋子租下,银钱由我个人出,你要把他们的户籍给弄清楚,若是无户籍的,就重新录入。”

    “是,大人,我马上去办。”主簿慌慌忙忙出门,心里想一定要把这事儿给办好了,他的位置并不是无可取代的,可不能丢了这肥差。

    姜荣安看向典史,“你把过往的县志都搬出来,趁着这个冬季好好修补增订,此外书院的各种情况也要捋清了。”

    其实典史这个工作是负责县令的文书拟定什么的,姜荣安觉得这个位置没什么必要,索性就另外布置了事情,对于一个中了秀才的人来说,这些并不那么难。

    南平县比三化县大了不少,却不如三化县热闹,街上的店铺并不那么多,许多小摊贩都是推着小车或是挑着贩卖。

    主簿不愧在本地经营了许多年,哪里有房屋空着一清二楚,在县衙后方两条街的地方租了一栋,虽说有些偏僻,但于那些可怜人来说也足够了。

    慈善堂里的人都是些无家可归的老人,也有那被抛弃的婴儿或是身体有问题的人等等,他们都很瘦削,整张脸蜡黄蜡黄的,眼里没什么生气。

    土地庙那对师徒也搬了过来,相比那些有各种毛病的人来说,王师父起码还认得几个字,姜荣安便暂时让他管着这慈善堂的饭食。

    这边租好了屋子,将那些人迁进去,不过两天,就有人送了些粗粮和旧衣过去。

    姜荣安想了想,在吏中选了个老实的过去管着,以免有人生事。

    有的时候,越是困难,这人的恶念就是越多,坏毛病也越多。姜荣安可没那么好心要养着这些人,日后要如何安排,他早就有了打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