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确切地说,他更希望见到的是类似于肥料方子或种子改良这种对社稷有重大影响的东西。所以关于白蚁这事,他直接丢给户部尚书处理去了。
让姜荣安赋闲在家,陛下其实也觉得很是可惜的,这真的是一个人才,到一个地方就能发现一个地方的优势并充分利用起来,这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有些东西********以至于忽略它,谁又知道其实它另有内涵,可视如宝珠呢。
想了想,陛下找来心腹,这都过去一年,那姜三爷的身体状态甚好,有必要让姜荣安潜心去研究其他,届时正好用这样成就来起复他,封了其他人的口。
“陛下,若是那姜大人真是梦可通神域,不如让其研究矿产开采提炼等物,此乃国家大事,不可疏忽。”
陛下愣了下,他还未曾往这方面想过,“这可是适合?”
“姜大人未曾出过海可写各种航海事项,又怎知他未炼过矿就写不出呢?”
“姜大人乃世间罕见奇才,若能将其潜能发发掘,何愁我朝不兴哪!”陛下先是感叹了一番,而后说道:“就说矿产一事,不过尽可将采矿提炼等事的具体情况一并汇总过去,好让姜爱卿有个了解。”
“是,陛下。”
不久,姜荣安就收到了京城里来的密信,一看里头的内容,他的脸色不由变了变,那回跟古青娅谈论过相关的事,结果闹得不愉快。
谁曾想,陛下会主动提出这事来?
这到底要如何做,也是个教人头疼的事。姜荣安也不敢瞒着古青娅去做这事,隔天就一起商量去了。
有了藏书阁,两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以及方向都是不同的,也能更好地交流。
“陛下怎会突然提起采矿提炼的事来?”古青娅沉着脸,并不高兴,她不想让姜荣安做,但谁曾想还有这样一着,到底是谁给陛下提的意见?
“陛下身边能人异世并不少,有如此提议也不足为奇了。”姜荣安不由感叹道。
第430章 喜事
“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古青娅看了姜荣安一眼,有些事情也许是注定好的吧,要不怎么别的不提偏偏提起这个呢。
“娘子觉得呢?”姜荣安不答反问,他还是很注重古青娅的想法的。
古青娅叹了口气,“你看着办吧,左右我也不拦着你了,你自个把握好分寸就成。”
“娘子,别气了,你有什想法就说给我听,这对我很重要。”姜荣安揽住古青娅,放低了声音,他们要是为了这个事再闹别扭,那像啥样啊。
“我难不成就这事再跟你闹一回?”古青娅瞅了姜荣安一眼,“我晓得你早就把相关的资料都给整理好了,既然陛下发话了,你就隔一段时间送一部分过去。”
全部送去反倒给人一种姜荣安做这事非常轻松的样子,之后要是有更为难的事呢?所以依次送一点儿,反而让人看到你的辛苦,从而尊重你并为你而考虑。
“也先别急,十天半个月的再说,还有你也打听下,问问那些跟着出海的人,外头的那些国家的冶炼技术发展如何。”
既然姜荣安问了,古青娅也就将自己想到的给说出来,换成他自己不可能想不到这些,做这些纯粹就是在讨自己欢心罢了。
“娘子说得有道理,我会好好安排的。”姜荣安点点头,“那娘子最近打算看哪一方面的书?”
“之前让青纱整理出来的那个书架还没看完,继续看,你有时间也继续看,我感觉里头给的教训,绝对比这类技术资料还要重要得多。”
古青娅感觉自己隐隐约约摸到了点什么,但真要说却说不出来,让人有些丧气。
姜荣安了解古青娅,知道她不会无缘无故说这些话,“我会去看完总结的,娘子你现在不能太过耗费心神。”
“成了,你去忙吧,我看孩子去了。”
回到屋里,小儿子飞飞还没睡醒,面面拿了一套七巧板在矮榻上拼着,果果拿着笔沾着水在固定在木板上的纱布上练字。
“娘。”果果放下笔,起身朝古青娅行了一个礼。
古青娅点点头,看着女儿头上的汗珠子,拿出帕子给她擦了擦,“若是次数练够了,就停下来休息罢,教面面背些简单的句子。”
“就快好了,等会我就去教弟弟。”果果抿了下唇,眉眼弯弯,不由笑了起来。
“嗯,等练习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在纸上写。”古青娅揉揉女儿的头,伸手拿了本书坐在旁边,摇篮里,飞飞时不时地嘤咛一声,砸吧着小嘴,也不知是做什么美梦了。
现在果果虚岁五岁,古青娅已经开始给她启蒙了,练习笔画以及礼仪方面的讲解,尤其是有关于女孩子方面的。
教育孩子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女孩子,有话叫好女百家求,而要成为人人口中称赞的好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男孩子五岁前主教礼仪,而后有关于男子的一切自然是由做父亲的言传身教,且四书五经、道家书籍均有道理可探求。
所以母亲更多地要在女儿身上费心思,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觉得女儿有教养的必要。
过了端午,姜荣安终于将第一封密信送了出去,内容是他精心整理,特地分了小节,而后作出各种解释及其引申,以开拓阅读者的思维。
而此时,姜三爷的身体几乎完全康复,除了左侧身子和面部时不时地会有抽动之感,倒是没其他的不适了。
这时候大夫请辞,姜荣安以重金相谢,又仔细地问了各种禁忌,亲自交代给姜三爷听。
因为若是没加注意,姜三爷这病很可能再犯,并且更加严重,可不像这回这么容易治疗了。
尤其是白氏,被姜荣安特地叮嘱了一番,又吩咐姜三爷身边的老仆看着,免得姜三爷将一切都当耳边风了。
对于姜荣安的做法,姜三爷和白氏反而内心不痛快,觉得是姜荣安将他们身边的人全部掌控,连饮食就寝什么的都要管,肯定是别有居心,总是想办法忤逆,还会时不时地找借口外出逍遥。
这些事姜荣安都很清楚,也叫人去劝说,结果适得其反,姜三爷反而愈发对着干了,后来他也就不多话,只是让人多看着点。
古青娅对这些只知道一点,没姜荣安的允许,也没人敢在她面前多说什么,三个孩子就足以把她所有精力都耗去,看书都是忙里偷闲了。
不过飞飞一日长一个样,白白胖胖的,很是喜欢热闹,尤其是果果和面面围着他说话的时候,就高兴得在摇篮里手舞足蹈的,别提多开心了。
日子一晃,过七月到了八月,姜荣安收到了岳父岳母送来的新米以及一些自个做的酱菜什么的,同时还收到了信,说是严青禾那边要定亲,是齐秋生从中牵的线。
古青娅很是意外,把信从头到尾看了两遍,确定上头说的没错,“定亲说在十五,看来我们要再回去一趟,没法留下来过中秋了。”
“没错,我这边安排一下,就可以出发了。”姜荣安点点头,姜大爷那边要去说说,姜三爷那边要安排好人盯着,然后准备礼物、收拾行李什么的,可不是简单的事。
听说要回外公外婆家,果果和面面很是高兴,欢呼一声就自己去收拾行李,说是要带一些东西给那边的小伙伴。
几日前,姜松早将选好并经过一番教导的姐弟两人给送来,说是邻居,可怜父母双亡,亲戚无人愿意收留,他们询问过后就送了来。
男孩叫小石,有七岁,跟着面面,姐姐叫小草八岁,跟着果果。
当然古青娅也不会让他们一天到晚跟着的,毕竟孩子之间是很容易互相学习影响的,所以他们姐弟俩大部分都另外安排,又程水亲自教导。
跟了自己那么久,程水该学的也都学得差不多,礼仪方面更是不会错,有她来教导最是适合不过了。
收拾好行李,姜荣安这边也就安排好了,比起年初出行,这回可谓是浩浩荡荡的了,无论是人还是行李都多出来不少。
第431章 巧合
严青朴站在码头边,翘着脖子瞧着那边来往的船只,预估下时间,姜荣安和古青娅也就这两天到了。
说真的,严青禾终于要成亲了,没有谁比他更高兴的了。说真的,要不是严青禾亲事一直没着落,他早就跟着出海了。
而现在,严青禾定亲成亲都是放在一起的,他的事一办完,就是青茶,完全不用担心自己在外头漂个好几年而错过兄姐的亲事。
正想着,严青朴的肩部突然被人拍了一掌,他吓了一大跳,回头看去,却是姜荣安按,他又惊又喜,“姐夫,可吓死我了,姐姐他们呢,你怎么是从那边过来的?”
“因人多,我们干脆包了艘小船过来,那边比较好停靠。”姜荣安笑着解释道,“行了,你多叫几辆车,这回东西也不少。”
到家后,古青娅就发现家里很热闹,都是邻里乡亲,见姜荣安他们回来,打了个招呼就起身告辞,也不好意思继续留着,人家严父要招待女儿女婿呢。
一番忙乱之后,大家终于都能坐下来说说话,而一碗碗点心也被送了上来。
被古青娅抱在怀里的飞飞看着桌上的碗,啊啊啊地叫着,也想着尝一尝。
古氏瞧见了,乐呵呵地接过去,“都快五个月大了,这重的,青娅,给吃米汤蛋羹了没?”
“娘,还没呢,就偶尔用筷子沾点让他尝个味,等六月再慢慢地加,怕他肠胃受不得。”
“没事,可以喝点米汤了,等会我就去用砂锅熬上,那米油最是养人了。”古氏笑呵呵地说道。
吃完了点心,果果和面面坐了一会就待不住了,跑到古青娅的身边,低声询问:“娘,我和弟弟想去找朋友,带着我们带来的礼物,成吗?”
“可以,让小草和小石帮着点,别摔了啊。”古青娅点头同意,孩子的心思总是那么简单纯粹。
厅里的人少了,姜荣安就去问严青禾,“这定的是哪家的小姐?”
闻言古青娅也竖起了耳朵,她这个弟弟可不是那会将就的人,这个未来弟媳有什特别之处吗?
“是天香县新搬来的一户人家,姓夏,据说祖上是这边的,已搬走上百年了,这姑娘的父亲也是为官的,因病告退,跟齐县令也很是熟识呢。”
不待严青禾说,古氏已经将事情仔仔细细地说了出来,看她说话的表情和语气,就知道她对这个儿媳妇很是满意。
姜荣安不由挑了下眉头,齐秋生认识的人啊,看来他的人脉也不少呢。
“咱好歹也算得上是耕读人家了,青禾又中了进士,不会比别人差,也算是门当户对了。”古青娅笑着说道。
严青禾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以前挺会说的,现在轮到自己,却只会傻笑,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了。
“娘,这都谈好了?成亲的时间定在哪日?有什需要我们帮忙的。”严青禾这桩亲事有些急,怕是有许多事情很赶,姜荣安心想能帮上几分也好。
严父笑着摆手,“不用不用,需要的东西我们早就备好了,这不都用上了,主要是宴席的事,不过你们鲁婆婆一家把事儿给揽下了,都好着呢。”
“对了,奶奶呢?”古青娅没看到方氏,有些奇怪。
“你奶奶说家里人来人往吵闹,去你鲁婆婆家了,有伴儿能说说话。”古氏解释道。
说起来,人一旦年纪大了,就愈发感觉到力不从心,总怕哪日两眼一闭就去了,总爱跟要好的人一块儿呆着。
古青娅不由想到严承,嘴巴张了张,到底没问出口,对于这个爷爷,他们几个孩子感情都不深。
年初严正堂成亲的时候,拜堂以及见亲人的时候,他还把他那娇妻幺儿都给带上,好在方氏看不见,所谓眼不见心不烦了。
不管众人心里如何的别扭,严承的续弦和幺儿都算长辈,表面功夫都要做好的。
严父和古氏该送的东西一样都没落下,亲手做的,吃穿啥的都有,但与方氏相比,却是少了孙辈环绕膝下。
说起来,古青娅对于那个比自己还要小的小叔是没什么印象的,现在严承老了,这个小叔叔的亲事什么,岂不是都要严父严二叔他们张罗?
“你们一路坐船回来,累了吧,先去躺会,这边有青禾和青朴在,可以招呼客人。”古氏看着怀中睡着的小外孙,放低了嗓音。
“娘说的对,姐,姐夫,你们先去休息罢。”严青禾说着起身,为自己的事让他们大老远地赶回来,要知道坐船可不是那么舒服的事。
“行,那有事再喊我们。”姜荣安点点头,到底心疼妻儿。
定亲的时候,是男方这边的人过去女方那边,所以姜荣安也跟着过去,结果看到接待的老者,嘴角不由弯了起来。
正是那日和严青禾在半道上帮忙的人,看来自己也真是帮了一把,当然这主要媒人还是齐秋生。
看到姜荣安,那老者朝姜荣安一笑,也没有说话的机会,就各自忙碌起来。
其实到了天香县,安定下来之后,老爷说要去拜访老友,去了三化县,顺道一打听严青禾,本以为是游学的学子,没想还真是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尤其是姜荣安,果真是人不可貌相,只看他气宇轩昂,气度不凡,却未曾想过竟然是状元。
能与状元爷做亲家,那可是让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好事啊!
当然严家也厉害,严正堂和严青禾堂兄弟,竟然是同期进士,或许因为某些关系要待分配官职,但怎么看也不错。
尤其是趁了老爷之意,有功名又不为官,家境安康,人口简单,完全不用担心女儿受苦,可真是个佳婿呀!
姜荣安自然不知他人内心想法,他正好与齐秋生同处一处,便趁机问起这事来。
“说起这事来也是巧合,那会外头不知谁提了青禾的名,福灵心至,我就试探着问一问,谁知最后真成了,也是缘分啊!”
齐秋生很是感慨,有时候无意间一句话,真的是改变了命运,而他一语成就一桩好姻缘,也当得上一回月下老人了。
第432章 亲戚
“那这夏家是个怎样的情况?我瞧着可不像是简单的。”
“夏家的根的确是在天香县,后举家搬迁,夏仁一是夏家比较近的旁支。与我是同期的进士,不过他一直在北方任职,政绩平平,身体似乎一直没适应北边环境,后就告病辞官。”
齐秋生倒是高兴,“仁一的学识很好,我一直认为他适合当夫子而不是为官,我见他言语中对青禾甚是赞赏,你这当姐夫可以放心了。”
姜荣安闻言,笑着点点头,听着是很不错,但他觉得这家应当不那么简单,若是男主人没有什么特别的,那就应当其夫人比较特别了。
不过身为男子,自是不好问人家夫人,是很失礼的一件事。
“听你这么说,该不是翁婿要一同办书院吧?”从这齐秋生的话中,姜荣安感觉这个夏大人应当不会逼着严青禾出去谋求官职,反而很有可能将夫子一职发扬光大。
“咦,你这主意听着不错,他们若真办书院,定是远近闻名了。”齐秋生抚掌大笑。
定亲一事都是双方早就商量好的,按照流程的来的,最后的纳征礼也把彩礼都送到了女方家。
夏老爷读书人,本身家境尚可,并不注重价值,而是要求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
若是按照记载中的来,总是过于简单,商量过后,送了五色彩罗,全部又冰玉蚕丝织成。
在外人看来这是价值很高的东西,但在严家眼里,冰玉蚕丝是作为工钱或奖励给予,由严青茶亲手织就,方氏口述,古氏染成的,是亲人的劳动成果,反而更加的有意义。
如此这般,女方那边的亲朋见了也觉得严家甚是用心。除此之外还有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棉絮、长命缕、干漆等物,各项物品皆有祝福夫妻爱情永固的含义所在。
而后便是定成亲日子了,这些早就是谈妥的事,只是走个流程而已,时间就定在九月初二,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
好在严父和古氏考虑到大儿子婚事的情况,早在两年前就将大件的东西给备好了,比如新床、衣橱等,全部都是严父亲手做的,自己上的漆,完全不至于手忙脚乱。
至于其他要采办的东西,这些都不需要古青娅和姜荣安操心,有两个姑姑呢,他们一个开杂货铺,一个做的牙子行当,采买他们当然有门路,多少赚一些就是,能有这机会与严家拉近距离,他们求之不得呢。
“娘,这回外公外婆会来吧?”古青娅忽然想起来,已经很久没有古家的消息了,也不知道情况如何。
古氏点点头,“应当只有你外公和你小舅一家,其他的应当来不了。”
古青娅有些惊讶,“怎了?”古氏跟古家的关系并不好,但并不是说真的断绝了关系,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你大舅二舅他们都搬走了,你外婆也跟着离开,倒是你外公不想,如今在你小舅家住着。”古氏不由叹了口气。
古家的名声并不怎么好,他们对古氏这个女儿的态度乡里乡亲都是清楚的,如今古氏儿女有出息了,这左邻右舍说的话免不了带上些幸灾乐祸,他们受不了,索性搬去了别的地方。
有的人故土难离,有的人却是无所谓,更奉行人往高处走的话。
古青娅略有些惊讶,“小舅啊,也不知道小表弟成亲了没?”她还记得当初他们几个孩子在小舅家住了一阵,那个整天玩得脏兮兮的男孩子可是印象深刻。
更重要的是,在那里,她和严青朴搬了不少的石头回来,如今想起来,往事还历历在目。
“还没呢,他如今也挺厉害的,烧窑有一手。”古氏笑着说道,每年都要去一两次看看老父,对于古成名一家的情况还是比较清楚的。
“小舅一定会很高兴。”每人都有每人的生活,家家都有自己的一本经,即使是亲戚,也只能问问他们的生活情况了,除非某家危难时才伸与援手,平常也就各过各的了。
毕竟是出嫁女了,古青娅没有问再多的事,有什么事,也是古氏以及未来的弟媳的事了。
毕竟已嫁做人妇,就要以夫家的事为主,包括各种亲戚来往,娘家的也只有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了,其余的哪还有精力呢?
鉴于小时候要好的小伙伴没几个,所以回来也没什么人家可走动的,就是刘冰冰和严素锦,更多的时间,古青娅都待在房间里看书照看孩子。
严父有空的时候,就会一起谈谈农桑方面的事,在这方面,他多年摸索早就是个专家,古青娅不过只会纸上谈兵而已。
或许是受儿女的影响,严父热衷研于研究作物的新品种,听过嫁接或是授粉等方式,从而得到具有其他特点或是优势的品种。
“青娅,之前我找人要了些土蛋子回来种,味道很是不错,就是太小了,还不到半个鸡蛋大,我就想着能不能研究研究。”
严父饶有兴趣地跟古青娅说他得到的新作物,以及他的观察和研究。
这方面的事,除了跟刘父商量讨论,剩下的就是大女儿了,严父心里虽说有些疑惑女儿没下地种田怎的懂那么多,但也没多想,实惠才是真,追根究底反而让女儿为难。
古青娅听着这陌生的东西,脑中好像有点印象,“爹,是什么东西?跟地瓜一样的吗?”
到了北方也是有地瓜的,不过品种不同,人们的叫法也不同,所以单听名称并不准,还是要看过实物再说。
“类似的东西,不过不拉藤,走我们去地里看看。”严父的兴致来了,就想拉着女儿去地里看看。
古青娅闻言,看外头的太阳也不大,便抱着小儿子飞飞出去,呼吸下新鲜空气也好。
这是种在坡上的,古青娅看了看,植株看着并不高,看起来生长状况不是特别好的感觉。
“爹,您这是什么时候种的?挖开看看吧。”古青娅依稀想起这是什么东西了,那会书上好像是叫土豆或马铃薯的。
第433章 著书
“今年有点事情,我就拖到七月半过后才种的,也不知道会不会太晚了。”
严父说着,徒手扒开田垄的一角,露出底下的根系,古青娅抱着飞飞蹲下来,仔细地看了看,根部只能看到跟小指头差不多大小的颗粒。
“爹,我似乎在书上看过,这东西怕热,等到了九月十月,开花之后半个月应该差不多了。”
古青娅努力着,简略地说了一下,“个头的话,很可能是品种的关系,您把大个的留种,一代代下来,总能培养出不错的来。”
严父听了,点点头说道:“这东西都没啥人种呢,因为个头特小,一颗即使能有不少个,但也没人乐意种,还不如地瓜呢。”
“爹,其实这东西很不错的,若是大个品种的,那收获并不比地瓜低,重要的是它吃多了不会跟地瓜一样烧心难受。”
“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