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皇的养成计划-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事任免自古便是一潭深水,若有不慎便可翻出大浪。这朝中不知有多少人盯着被长孙等重臣们占据已久的高位,恨不能立即一脚将他们踢飞,自己抢过位子来坐。权力的高位,原本便是需要沾染他人的鲜血,踩着他人的尸骨方能登上。没有他人的血泪与尸骨,哪有自己的富贵荣华?
李治缓缓颔首:“那,依你看,此事该如何处置?”
“王义方有舍生取义之心,确是忠臣,只是此时表错了地方,陛下只用说他毁辱大臣,言辞不逊,将他暂时贬为莱州司户,先磨一磨他的锐气。”我胸有成竹,淡然地说道,“待到他日,再用一个名目,起他来用,那时他必感恩陛下,尽心辅助。”
李治蹙眉片刻,似也无计可想,便应道:“既如此,便依你所言。”
“是。”我提笔,飞快地将诏书写好。
“奴婢参见陛下、皇后娘娘。”香桂入殿来,呈上一盘酸梅。
我拿起一颗含在口中,只觉得口中生津,解渴舒顺。
“媚娘,你怎会吃这个?”李治见了大感诧异,“朕记得你一向不喜吃酸甜之物……”
我垂目浅笑,一旁的香桂更是捂了嘴强忍笑意。
李治愣怔半晌才醒悟过来:“莫非你又……”
“是,昨日御医来为我诊查过,我确是有孕。”我平淡地说着,仿佛这只是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入宫以来,我已诞下两男一女,生育的频密,足可证明我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仍是集数千宠爱于一身。
“希望你这次为朕诞下一个小公主……”李治难掩面上欣喜之色,他兴奋地抚着我的腹部。
我却无法感染他的喜悦,只因我已承载不起如此简单却又奢侈的幸福。
我抬眸望向窗外,忽见一只灵鹊自光亮的廊下飞起,向夜幕深处振翅而去,再不复入那纯明的光华中。
首发
正文 花比人好懂、好养
清晨有雾,轻风触面如绸,我虽穿得薄,却也不觉冷。
晨光四射,水波般荡漾,碎洒一地。满园牡丹怒放,令人诧异,硕大花瓣,薄如细绢,剔透的光泽,贵气逼人,姿媚妖娆;摧心裂肺的香气,似可伤人嗅觉,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一浪盖过一浪,飘得满园无处不香。
“参见皇后娘娘,花泥拿来了。”有宫女奉上新泥。
“恩……”我正在捣弄一株牡丹,只侧身去拿,却顿了下,目光在那宫女身上稍停,“你……”
那宫女生得明眸皓齿,弯眉如新月一般,确是妖娆可人,只是一脸胆怯,此时见我盯着她,更是骇得手足微颤,险些拿不住手中的花泥。
我再望了望她丰腴的身型,缓缓问道:“我从未见过你,你是哪个宫里的?”
那宫女闻言全身巨震,花泥随即掉落,泥土散得一地狼藉,她惶恐地求饶道:“皇后恕罪,皇后恕罪!”
我放下手中的花铲,微微一笑:“你为何惊恐?我就如此骇人么?”
她垂下脖颈,也不答话,只是摇了摇头。
“你叫什么名字?”我叹了口气再问:“哪里人氏?”
“回娘娘,奴婢叫芍药……”她见我确实没有恼意,这才又答道:“江,江都……”
“江都?好地方……当年隋炀帝便因它秀美,而流连忘返。世人都说江都多美女,今日一见,果是如此。”我伸手去抚宫女的脸颊,“虽非国色天香,这容貌却我见犹怜。芍药?人如其名,确是美人。但我听闻江都美人大都瘦弱,体态轻盈,你这身子,却是丰腴了些,尤其是这腹部……”
“奴,奴婢有罪!”芍药听我如此说,惊得脸色大变,愈发显得楚楚可怜,她体如筛糠地跪伏于地,再不敢抬起头来。
我轻笑起来:“你慌什么?没人怪罪你,你何罪之有?”
“娘,娘娘饶命!”听我如此说,芍药抖颤得愈发厉害。
“呵……”我微微一笑,目光若有深意,“平身吧。这里不用你侍侯了,下去好生休养吧。”
“奴,奴婢不敢!”芍药仍跪伏于地,不敢起身。
“怎么?还要我亲自扶你起来不成?”我淡笑着,抬步便要上前去搀扶。
“谢,谢皇后娘娘!”芍药见我要去扶她,骇得立即起身。
“下去吧。”我转身又开始摆弄那株牡丹,再不去看她。
“是。奴婢告退。”芍药细如蚊嘤地应着,怯生生地退下。
我望着芍药走远的身影,若有所思。
一旁的香桂见我如此神情,赶忙求情道:“娘娘,皇后娘娘,芍,芍药,她是我家乡的姐妹,她人老实,也勤快,就是嘴拙,不大会说话……”
“她嘴拙?我看不会……”我兀自轻笑,忽然转口问道,“我每日嘱咐你送去的那些莲子羹,你可曾亲手送达?”李治夜夜流连后宫,宠幸妃嫔,我自是不能阻拦,只是翌日清晨,我都谴香桂为前日受宠的妃嫔送上一盅莲子羹。如此一来,后宫受过宠幸的女人是不少,却从未有人再诞下子嗣。
香桂恭敬答道:“回娘娘,奴婢次次都亲手送达,不敢有丝毫疏忽。”
‘唉……百密却总有一疏……这男人啊,总是希望自己的女人越多越好……更不用说他是皇帝了。有那么多妃嫔却还不满足,连宫女都……哎,就是存心与自己的身子过不去。”我手持花铲,自言自语地轻声道,“非要弄得几十个孩子,最后连他自己都认不全,真令人啼笑皆非。他是皇帝,九五至尊,自然可以随心所欲,想宠幸谁便是谁。皇后?我是皇后又能如何?”
这时有宫人来报:“皇后娘娘,程知节来了。”
“让他到花园来吧。”我神色一振。
“是。”宫人得命去了,片刻后便领了程知节入内。
“臣参见皇后娘娘。”程知节上前施礼。
“老将军不必多礼。”我转身坐下,轻轻抬手,“来人,赐座。”
程知节已六十九岁高龄,须发皆白,但或许是长年习武之故,他目光如炬,精神依然矍铄。
我眉头轻舒,唇角流出淡淡的笑:“老将军真是老当益壮。”
“老了,老了,如今我是想不认都不行了。”程知节摇头叹息,“葱山道行军,与突厥交战,我领军却无法取胜,真是老迈昏庸啊……”
前段时日,原本归降大唐的西突厥贵族阿史那贺鲁忽然叛唐,虽被唐军击退,但阿史那贺鲁本人并未成擒,因此李治便下旨葱山道行军,意在打击西突厥,安定西域,而他选定的主帅便是程知节。
我由衷赞道:“其实此次一役,老将军的部下苏定方表现出色,五百骑兵便将西突厥四万军队冲得溃不成军,确是神武。”
“神武?最终还是败了……”程知节无奈再叹。
此事经由我手,我自然是知晓得一清二楚。当日苏定方得胜后,副大总管王文度却假传圣旨,称李治有旨说程知节恃勇轻敌,特派他来节制,且不许进兵。但苏定方认为有诈,李治既任命程知节为主帅,又岂会再传圣旨,谴人前来制约?他请求程知节囚禁王文度,飞表奏明李治查清真相。程知节却不如此做,他不再进兵,最后自然贻误了战机,使阿史那贺鲁得以逃命。战事结束以后,程知节由于逗留不进,贻误战机,便回长安请罪。
“那老将军可曾想过,你为何会败?”我浅笑,侧头看着他,笑意若有若无。
“逗留不进,贻误战机,因此失利。”程知节应道。
我依然静静淡笑,神色欢怿,“老将军聪慧过人,恐怕早已知晓个中奥妙。当日王文度传的圣旨是真是假,老将军心中自然有数,否则你又怎会任他胡来?”
“臣愚钝,请皇后娘娘明示。”程知节眸光一闪。
我斜瞥了程知节一眼,明人面前不说暗话,直截了当地说道:“如今朝中局势老将军再清楚不过了。陛下与长孙无忌已势成水火,褚遂良、韩瑗与来济已分别被贬官,”
“此三人被贬官,我自是知晓。当日许敬宗上书陛下,说桂林是养兵.练兵之地,而韩瑗.来济与褚遂良相互勾结,准备发兵攻打长安.但陛下立即准了许敬宗的上奏,将韩瑗和来济一同贬官。”程知节略一沉默,忽而探究地望着我,“至此,朝中宰相的职位便空缺,长孙无忌的左臂已去。只是我却不知,为何这下一个会是我……”
“早在先帝时,老将军便为秦府大将,一直深受先帝信任,贞观十七,你出任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北门屯兵,负责宫中要道玄武门的守卫。先帝当年玄武门之变,仍在眼前,所以这玄武门是否在掌握中,关系着宫廷所有一切变化的成败。”我淡淡应着,却是滴水不漏,将各种曲折一一道明,“而老将军能负责把握此要塞,足可证明你确是先帝最倚重的人。时至永徽六年,你虽不再担任检校北门屯兵,却仍任左卫大将军,掌宿卫宫禁,负责守卫正殿诸门,宿卫内厢,并防守皇城四面。”
“我明白了……”程知节忽地仰天长叹,“我与长孙无忌皆是先帝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关系是较为密切。想当日先帝驾崩含风殿,长孙无忌为免引发恐慌,将此消息封锁,又密召我领六千禁军飞骑护卫太子先回京,诸事安排停当之后才宣布先帝的死讯,而后太子登基。我与长孙无忌既有此关联,无怪你们也要将我一并除去。”
我懒洋洋地支颐一笑:“老将军识大体,知进退,若不到万不得已之时,我们亦不想为难你。”
程知节没有回应,扬眉仰面,目光直直射来。他此举太过放肆,他的眼神也完全不是一个臣子对皇后该有的,他更似在望着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友,眸中仿佛浮了层薄薄的灰,愁绪万分。
“像么?”我心中一动,不由自主地问道。
程知节毫不迟疑地颔首:“像!尤其那微挑的眉眼,简直一模一样。只是……”他再望我一眼,而后长叹一声,起身走到那一丛牡丹前,面露惊异之色,“这些牡丹都是皇后娘娘亲手所栽?”
“是的。”我踏前几步,接过一旁侍女递上的花剪,慢慢修剪着牡丹的枝叶,悠悠说道,“我手植的牡丹竟能开得如此,算来也是出乎意料的天地之恩,只是我想令它明年开得更好、更多些。”
程知节疑惑地问道:“皇后娘娘,这株牡丹开得如此茂密,为何您还要修剪呢?”
“这春泥,如此肥沃,正是锄地种花好时节。而这花盆甚巨,要许多泥才能填满。”我的手一顿,若无其事地道,“养花的人都知道,若旁枝末节太多,生得太过茂密,这花的美艳便会被遮盖,甚至无法承接露水与阳光,会逐渐枯萎凋零。所以,总要修剪掉一些不必要的枝叶,以保持整株花的长势不受阻碍。”
“我,臣明白了。”程知节先是一怔,而后神色释然,低吟道,“花开花落又一春,花开自有赏花人,花落哪觅惜花人?娘娘可知,你母亲亦爱养花?”
我低头仔细地修剪着,想起母亲种在并州后院的那数丛梅花,没有答话,只是微微颔首。
“那时在金墉城,她随手在后院撒了一把种子。没几日,坛子里便发了很多青青小芽,令她狂喜了一阵,四处奔走相告,恨不能每个人都知道。”程知节的声调有掩饰不住的低落,“待到寒冬,那淡白的花儿便开满院落,欺雪傲霜,甚是好看。”
我望着他,别有深意地问道:“那依老将军看来,我母亲的园艺之术如何?”
“皇后娘娘知取精华而去糟粕,所以留下的全是美艳,杂草一根也无,自是完美。”程知节一愣,他望着我,似知无法回避,索性爽快地道:“而你母亲养花,从不修剪,那花儿生长开放的速度与态势,却如有了灵性一般,无处不是。”
我一震,自然听得出程知节话语里的讥讽之意,与他默然相对,我自觉无颜,半晌也无语。
“老臣明日便会上书陛下,请求告老还乡,安度晚年。”程知节若有会意地微微一笑。
“多谢老将军。”我心头一快,连日的警戒终于松懈了。
程知节目光冷静而洞彻:“既如此,老臣告退。”
我望着他缓慢而感伤地道:“我知是委屈老将军了,但我定会向陛下进言,令你衣锦还乡。”
“臣先谢过了。”程知节施礼后便回身大步去了。
我与李治虽已得到了以李绩为代表的军方支持,但长孙无忌若将心一横,联络昔日同僚,借用程知节统领的禁军之力,再策划一次玄武门之变,兵谏逼宫,也绝非难事。如此一来,程知节的左卫大将军之职决便绝不能保留。因此,我才会借葱山道行军一事,削掉了程知节的兵权。老谋深算的程知节确已知其中原由,不想临老还参与这种政争内斗,所以他才会从容赴京请罪。而我的本意只是要夺他兵权,令长孙无忌找不到援手即可,所以也不想将此事做绝。程知节既自愿告老还乡,此事便可完满解决。
我的唇角微勾,手上略一用劲,咔嚓一声脆响,已将一支斜着生长的旁枝剪下。
经过精心修建,枝叶整齐而细密,衬出那几朵迷离斑驳妖艳的牡丹花,红得过艳,在盛放背后有些微嘲讽的寓意,在空中舒展,香味馥郁不绝,美艳万方。
花比人好懂、好养,我只要尽心照料它,它便全心回报,还我锦簇花团,开得分外艳丽。
仔细看它,它是我如今的伴,我们相依相偎,用彼此的清寒与孤独攫取慰藉。我们是如此的忠心不二,我们是彼此的唯一。
正文 娘娘虽是女子,却如此大义
青铜香炉内轻烟袅袅,似无所依凭,沉香馥郁,轻轻一嗅,心暖了,人酥了。屏风后,隐隐可见一张软榻,以及卧在榻上的人影。
我缓步上前,手中玉琉杯中银牙茶轻缓浮沉,有着冷静沁人的香气。
李治正半卧榻上假寐,似听见我的脚步声,倏地醒来,他有些讶异:“媚娘,你怎么亲自来了?”
“臣妾方才便来了,见陛下昼寝未起,未敢打扰。”我将茶杯递于李治,声音淡淡。
“你贵为皇后,如今又怀有身孕,这等小事你怎也亲自动手?”李治轻抿一口,他怔了下,放下杯盏,若有所思,杯中那一抹挥不去的余味,诱得他复又端起杯抿了一口,他定定地望着我叹道,“如此多年,始终是媚娘的茶艺最高,沏出的茶最合朕的心意……”
“陛下过奖了。”我缓缓收起杯盅,声音仍是悠悠缓缓,“侍侯陛下乃是臣妾的本份。”
“本份?那是寻常女子才会做的事。”李治静了神色,认真地凝视着我,“而你不是。”
“臣妾确是世俗女子,也希望自己的夫君能全心对我,膝下有可爱的孩儿,如此,便也足够了。”我悠悠说着,声音中仿佛带着静润的水气。
“媚娘,我知这几日我确实疏于政事,累你受罪。”李治见我如此,轻轻握住我的手,赧然低声道,“我答应你,往后不会再如此了,再留你一人来应对这些奏书,你便可静心调养身子……”
“谢陛下。”我垂眸轻笑,明明应该欢喜知足,可为何依然觉得遥远?男人的苦大多浮游于体表,女人之痛却深藏于肉心,不得示人,“陛下,程知节已辞去禁军统领的身份,告老还乡,他临去时向臣妾推荐一人,便是在葱山道行军中智勇杀敌的苏定方。”
“苏定方?”李治一皱眉,“此人原为窦建德、刘黑闼部将,贞观初年,他才被大唐重新启用,听闻他虽会领兵,却脾气暴躁,不服管训,恐不能重用。”
“陛下,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有真才实干之人,通常都有些傲气,越是将相之资,越难以管训。”我怔了下,微微蹙了眉,再进言,“任人以贤、任人以能、任人以需、唯我所用,方为明君。”
“是,是,听你如此说,朕若不重用他,朕便成昏君了。”李治轻抚我的脸颊,无奈且悠然地一笑,“但朕确不想与此人打交道,此事便交予你去办吧。”
“是。臣妾遵旨。”我微一欠身,淡然领命,“时辰不早了,臣妾便不打扰陛下就寝了。”
“媚娘,今日留下好么?”李治见我转身要走,忽地抓住我的手腕,“我已许久不曾与你同榻而眠了……”
“陛下,臣妾如今已有身孕,不能侍侯陛下。”我略一垂首,却未转身,声音淡然微凉。
“媚娘……”李治一僵,紧抓着我的手微松,他长叹一声,终是没有再挽留。
我侧头望着李治,抿唇不语。方才来时我步入前庭,大姊正从偏殿过来,她远远地望见我,便闪身躲避,不与我照面。她为何来此,我自然心知肚明,我极力扬弃,极力掩饰,避重着轻,只为在夹缝中寻找舒适与安宁。
只因我始终记得那年母亲将她领到我面前的情形,那日天气出奇得晴好,阳光透过窗格落在她的发上,仿佛细密金灿的绣纹。
母亲的声音遥遥传来,宛如清风流转:“媚娘,从此,她便是你的姊姊了。”
她怯怯地来拉我的手,轻声唤道:“妹妹……”
我心生不悦,转头望向母亲,她朝我微一颔首,眸中似有水光波动,我便觉轻浅无力,不想再争,开口叫道:“姊姊……”
二十年如一梦,如临河照影,满面氤氲,而自己却滴水不沾,只是那最初的依恋,蔓延了一生。
我转身抬步,召来宫女:“陛下的茶凉了,温一温吧。”
“是。”宫女领命而去。
我亦不再停留,径自步出殿去。
茶可再温,那香味却早已不是初时所沏的了。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了。
路过荷花池,我略一停步,荷花盛开,绿荷红菡萏,银塘悄悄,正是一年中酷暑天。
“好香啊……”我悠悠叹道,立于池边,荷香扑面而来,沾染一身,轻挥衣袖,连衣裙似也吊着融融欲滴的香,攥了满手的香。
身后的香桂见我似已陶醉,赶忙说道:“皇后娘娘,此处虽美,却是不祥。”
“哦,为何不详?”我微笑问道。
“娘娘可曾记得前日见过的宫女芍药?那个我家乡的姐妹?”香桂神情有些惶恐,她讪道,“前几日,她来到这荷花池边,不知为何,竟溺死于池内……”
“哦,真是红颜薄命,可惜了……”我是叹也是笑,直望着满池的荷花,塘下水清浅,淤泥被夏阳晒得冒着热泡泡,恰好有四只雀儿跳到荷叶上嬉闹,我好笑地看它们在那儿闹,“小东西,胆子真大,你们跑到别人的地盘来做什么?当真不畏死么?”
“娘,娘娘……”香桂听我如此说,瞬时大惊,她面色苍白,浑身微颤,吃惊地道,“莫非是您……”
“什么?”我静静地看着香桂,她已骇得委顿在地,似再无生机,我淡然一笑,眸中一丝波动也无。
风乍起,吹皱满塘叶黯花残下的深水,恰有一片枯叶萎落于衣裙上,我冷笑一声,不动声色地伸手拂去。
***********************************
“参见皇后娘娘。”香桂扶我下了马车,苏府门前已跪了一地人。
“苏将军呢?”我举目望去,独不见苏定方的身影。
“苏,苏将军他……”领头的苏府家仆面有难色,言辞闪烁,“苏将军恰巧出门远行……”
“哦?无妨,我便入内等他回来。”我心中暗自思量,随即有了主意。
“这……”苏府家仆自然不敢阻拦,只能任由我入府。
苏府中水轩曲廊,淡雾半掩波光,倒也有几份雅趣,可惜若仔细看去,倒也发现其中不少地方少了修整:掉漆,磨损,草木纷杂并毫无章法……
走了许久,忽听得前方有吆喝与打斗之声。
“前方是?”我侧头轻问。
跟在我身后的苏府家仆答道:“回娘娘,前方便是较场。”
我立时觉得新奇:“为何会将较场修在苑子里?”
“这……”苏府家仆支吾半晌,却不知如何回答。
“罢了,我便前去看看,有何特别之处。”我顿时心如明镜,缓步走向较场。
较场上热闹非凡,场中央早已围起一圈人,除了鼎沸的人声,隐约可听见厮打之声。
众人一见我走近,全都惊骇不已,随即闪开一条道,跪伏于地,行参拜大礼。
场中有两人正在比武,一人用矛,一人使枪,二人交战正酣。其中一人瞅准一个破绽,长枪一挑,另一人手中的长矛便被震飞,直直地朝我这个方向飞来。
“啊——”立于我身后的香桂惊得大叫,我却站得笔直,不动分毫。
一条人影迅疾地闪出,健臂一伸,在空中便将那矛牢牢抓于手中。
似有一股杀气一掠而起,在原地徘徊,经久不散。那人徐徐回身,他生得剑眉虎目,肩宽背厚,赤膊着上身,神色异常阴沉冷酷,凛凛生威,见了我也只是一愣,而后单膝跪下:“苏定方参见皇后娘娘。”
“苏将军,你不是出外远行,不在府中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