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看史书称霸太古-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算不算七皇子的人?现在不好说,等一会李成晴要是和自己说话,那么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太子登基后大清洗指定会有自己的一份。

    要不要低头偷偷走掉?

    王逸正考虑着要不要逃掉的问题,突然听到有人在叫自己,“王逸。”

    王逸抬头,发现李成晴就在自己几步之外的位置。而这一声王逸,也宣布了王逸正式被归入七皇子一脉。

    这一刻,很多人羡慕的望向王逸。他们不知道这是哪来的年轻人,竟然值得七皇子殿下先开口打招呼,不由得对王逸高看一眼。

    不只是大臣们,就连李成宇也把目光转了过来,然后顺便贴了个标签。

    【王逸,老七的人。】

    王逸心里苦,但他不能说。

    在众人目光的凝视下,王逸双手抱拳,点了一下头说道:“原来您就是七皇子殿下,在下失礼了。”

    李成晴笑了一下,“之前没有表明身份,王兄弟不会怪罪本王吧?”

    “在下不敢。”王逸苦笑,怪不得蛟龙骑带队的人变成了楚寒,怪不得历史上没有青阳这么个人,怪不得荀成对他礼遇有加,甚至让他率军出征。

    原来李成晴已经早早到了通州,自然就不能率蛟龙骑出征。

    至于李成晴为什么会出现在通州,王逸猜想可能与荀成提前醒来有关。

    青阳,日青为晴,李成晴把名字倒过来拆开自己就不认识了,是不是傻?

    不过,李成晴确实是名副其实,历史上他带着蛟龙骑出征,在中了埋伏的情况下独自摧毁了空间节点。这一次有王逸的干预,李成晴带着通州的步兵出征,又是拿下了空间节点。

    看得出来,这个狠人,在哪都能发挥出作用来。

    不怪他能后来者居上,动摇了李成宇的太子之位。

    “王逸,这次本王可以大破鬼军,你功不可没。想一想,一会需要陛下给你什么赏赐。”李成晴说话,旁边大臣再次把目光集中过来。

    王逸心说豁出去了,现在就算自己想投靠太子也不可能了。

    何况,李成晴确实有超强的人格魅力,而自己帮到他的同时,也确实受到他的很多照顾。

    远的不说,如果没有李成晴打招呼,王逸根本不能在打仗的时候,从荀成那里换到白露。这些白露不仅让王逸已经有了气海第二旋的修为,他还给轩辕文启提供了不少凝气散,使得轩辕文启的修为同样突飞猛进。

    反正距离李成宇篡位还有点时间,不如先捞点好处,然后就远离北都帝室好了。

    想通这一点,王逸心态平和了许多,至于好处,王逸确实是有需求的,“赏赐的话,在下想要一两件法器。”

    王逸现在倒不是十分缺灵石,因为凝气散有一部分被王逸拿去换灵石了,法器这东西自然也就可以买得到。不过品质上来讲,自然是北都国库中收录的法器更加有吸引力。

    不仅是法器,王逸对一些珍稀草药也有需求。

    比如他前两天花了10块1品灵石在吕老板那代购了一品风竹散的丹方,里面一种名为叶蕊花的草药,由于和太古现有的叶露散主药一样,所以市面上流通的叶蕊花很少,想要大量获取就只能通过朝廷。

    凝气散王逸虽然一直在做,而且现在熟练度非常高,成丹率几乎超过90%。但随着凝气散的大量服用,不管是对轩辕文启,还是王逸自己,凝气散的作用已经不足之前是一半了。

    想来用不了多久,王逸就会对凝气散的药效彻底免疫。
………………………………

第八十九章 不错X3

    “皇帝陛下驾到。”

    众大臣还在三三两两的聊着天,一听到这句,立刻跑到自己位置上站好。王逸没有固定位置,又不能和李成晴站一起,于是跑到了队伍最后面。

    正殿之中顿时鸦雀无声。

    又过了半分钟,一位身穿龙袍的老者从容的迈步而入,身后还跟着一干侍卫。

    老者看起来五十多岁,身体健硕,气度非凡。王逸对照《太古通史》中的描述,知道这位就是北都当今天子李元宗。

    李元宗在龙椅上坐好,文武百官则齐齐跪下,同声说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王逸没经历过这些,只得别人跪时他也跪,别人说话他嘎巴嘴,反正站在最后,也没人注意他。

    简单处理了几个奏本,李元宗进入了今天的主题:“众所周知,半月前,鬼族大举入侵我北都境内,重兵囤积于燕京、通州二地,并展开十数日的激战。此役耗时不长却是凶险万分,稍有不慎,我北都皇朝便有覆灭之危。此役期间,亏得诸位倾力合作,舍生忘死,才将鬼族阴谋击溃于无形。今日我军大胜,寡人也将在此论功行赏。”

    李元宗说道这里时顿了一下,然后把目光转向七皇子,“成晴。”

    “儿臣在。”李成晴向前一步。

    “此役我北都得胜,全因你率通州军突袭敌营成功,方才阻止了鬼族第二次大举送兵。此役之胜,吾儿应为首功。”李元宗哈哈大笑,他最喜欢的就是李成晴,李成晴立下如此功劳,他也是心里最爽的。

    “儿臣不敢居功,此役也是通州诸将军通力协作之功,另外王逸及时分析出战局走势同样功不可没。”李成晴平静的答道。

    没来之前,王逸听说青阳得了战功以后还分给他一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现在终于理解了,人家是皇子,这种行为正是培养自身势力的好机会,根本没必要把功劳都揽在身上。

    反正这么大一块蛋糕,无论怎样,都够李成晴一脉吃到饱。

    “没错。”李元宗点点头,“知府荀成,以及检傅、程源几位将军因为战事未稳而驻守通州,未能亲自前来,但这封赏却是不能少了。”

    李元宗说完这些人,然后就往下面看了一圈说道:“王逸何在?”

    听到皇帝点名,王逸赶紧走到中间的位置,站在李成晴身后说道:“草民王逸,拜见陛下。”

    王逸说完,又给李元宗跪了一遍。

    这是他之前查的太古礼节,第一次见皇上,必须得来一遍。

    “平身。”

    “谢陛下。”

    李元宗看向王逸,片刻后点点头道:“不错,竟是如此年轻有为。”

    “王逸,朕听晴儿说,当初通州诸将军误以为鬼族大军欲凭借百万之军先行攻克通州,遂定下死守不出之法。是你先行识破鬼族阴谋,认为其目的并不在通州,而在燕京,可有此事?”

    “回陛下,确有此事。”

    “不错,那么跟朕说说,你是如何想到这些。”

    如何想到的,自然是看了《太古通史》以后,自然而然就想到了。

    当然了,《太古通史》不能说,他得说个有逻辑的推理。这段回答的越好,对王逸越有好处。他如果说是瞎蒙的也行,李元宗也能赏他,但好处估计就会打个折扣。

    北都帝室中虽然大多都是凡人,但老祖宗也有不少强大的仙修存活于世,手下的修仙者和仙修资源也是同样不少。像班良那种修仙者,就是因为看中了北都庞大的资源储备,才在这里谋求一个职务的。

    所以,虽然王逸想着过段时间怎么和北都朝廷划清关系,但现阶段,还是能捞一笔是一笔的。

    毕竟李成晴可是皇帝面前的红人。

    至于如何回答,王逸虽然不懂兵法,但这个问题还难不倒他。

    为什么呢?因为当初李成晴已经分析过一遍了,王逸只要稍微改改,用自己的话跟李元宗说一遍即可。

    “启禀陛下,草民当日所想,与七皇子殿下所想有诸多相同之处。”王逸第一句话,就把李成晴给带上了,这样既不显得自己想法太超前,又让人觉得他比较谦逊。

    “草民所见,鬼族当日利用扩充节点的机会,使得我风骑军几近全灭,若说不是刻意为之,草民自然是不信的。而风骑军之后,蛟龙骑出兵增援,竟然再中鬼军埋伏,全军覆没。两战之后,我军对鬼族的优势兵力已然荡然无存,草民觉得,若非蓄谋已久,鬼族很难做出如此应对。”

    “如此情况下,草民考虑,既然是蓄谋已久之计,那么鬼族与其图谋通州,为何不把目标定为燕京,岂不更为周全。”

    王逸说道这里,看到李元宗满意的点点头,于是接着说道:“有了如此想法,草民再看鬼族入侵一事,便有了此番设想。当然,草民并无行军打仗的经验,所以也就只是将自己的担忧道出,全凭殿下英明决断,才有了今日之胜。”

    这种比较复古的说话方式王逸很不适应,跟一般人说话时王逸都不太注意,但跟李元宗说话,王逸还是力求让自己的语法看起来和大家差不多才是。

    “不错。”这是李元宗今天说的第三个‘不错’,可见他对王逸,无论是能力还是态度,都是比较满意的。

    有才华,还不居功自傲,看来是可以辅佐李成晴的。

    李元宗如是想到。

    “朕还听说,你之所以可以进军部议事,实则是因为救过知府荀成的性命?”李元宗开口问道。

    李元宗说到这一句时,王逸用余光瞄向李成宇。

    果然,听到这里,李成宇身体一震,并且转头向王逸看了过来。

    阅读了大量资料后,虽然没有官方证实,王逸觉得卢沅应该就是李成宇一脉的没错了。如果按照李成宇的计划,卢沅可以通过一系列运作拿下通州的管理权,那么对李成宇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了。

    当初卢沅并没有把王逸如何破坏他计划的事实时上报,他想的是先把王逸弄死,然后再来将功补过,哪知却被常启明带的城防军乱箭射死。

    而这些消息,李成晴是知道的。

    他本是好意,想为王逸多邀点功劳,哪知这一下,却被李成宇给盯上了。

    当然,从政治角度来看,李成晴把这事抖出来,也有可能是要把王逸绑死在自己这条船上。

    李成晴现在这条船可是大船,他给别人一个机会登船,大多数人自然感恩戴德,他自己也没觉得哪里不对。

    只有王逸,他知道日后发生的事,才会觉得这条船实在是凶险万分。
………………………………

第九十章 贪污一条龙

    “回禀陛下,草民却是误打误撞,救过荀大人。”王逸回道。

    李元宗哈哈一笑,“很好,先是救下朝廷重臣,后又道出鬼族计谋,化解北都之危。如此功劳,你希望有何赏赐?”

    “这……。”王逸不知道直接提好还是不好。

    看王逸犹疑,李成晴却是直接开口说道:“父王,王逸实为炼气期修仙者,若父王能赏他一两件趁手的法器,想来王逸必会欣然受之。”

    李元宗点点头,并没对王逸是仙修的事表示任何一点惊讶。1品仙修,却是也没有什么可惊讶的。

    “王逸,如此,那之后便让晴王带你去挑选两件合用的法器,不知你意下如何?”李元宗说道。

    王逸超级兴奋,不是赐给自己什么什么,而是去挑选,这和直接赏赐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挑选是什么,虽然‘合用’二字限定了王逸不能拿那些太高端的东西,但太高端的东西,王逸同样也用不上,他可以选两件最适合自己的。

    这不是地摊上选装备,也不是在商店里选装备,而是在国库里选。

    随便选!

    “谢陛下!”王逸朗声说道。

    “好。”李元宗这下算是把王逸的事处理完了,也就不再给予更多关注,“除了晴王,负责驻守燕京的太子,此役中同样功不可没。”

    ……

    ……

    王逸乖乖回到最后面站好,听着皇帝把此战中的有功之臣挨个赏了一遍。讲道理,对大臣们而言,最好的赏赐不是财务,而是升官,因为升官以后,钱财也就随之而来了。

    皇帝同样如此认为,所以功劳小的就赏了钱财,功绩突出的,才可能加官进爵。

    好不容易完成封赏,到了‘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的节奏,大皇子李成宇突然跳出来奏了一本。

    “父皇,儿臣有一事启奏。”

    “讲。”皇帝吐出一个字。

    “前日儿臣率军守卫城防,在调集军资之时,发现军备库中储备与案卷中记载有诸多不实之处。儿臣认为,朝堂之中,或许有人在贪污军饷。”李成宇严肃的说道。

    “什么?”李元宗用手一拍龙椅,怒气冲冲的说道。

    也不怪他生气,贪污军饷,在战争时期是有可能导致国灭的重罪,每一任君王都会对此十分重视。

    果然,不仅是李元宗,其他人也都皱起了眉头,小声低语起来。他们有人是事先知道的,大多数人则是刚刚听闻此事。

    王逸的表情却很轻松,这段内容在《太古通史》中早有记载。

    当日七皇子李成晴率蛟龙骑出征,把守卫燕京的重任交给李成宇,李成宇带人去军备库领装备的时候,就发现羽箭缺失最严重,盔甲和武器也有相当程度的缺失,与案卷中记载的数量严重不符。

    当时的情况比较紧急,李成宇也就没找兵部的人问责,不过现在既然打完了仗,那这事儿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

    “兵部尚书,此事你可知晓?”李元宗怒吼道。

    皇帝一声吼,兵部尚书玄成礼顿时浑身一哆嗦,赶忙小跑了两步到中间站定,说道:“回陛下,太子殿下所言之事当日却有发生,不过军备库军资储备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偶有与案卷中记载不符也属人之常情。下官虽未能亲自督查每宗军资入库出库,但出现此等大事,下官必然难辞其咎。陛下放心,下官回去后必然彻查到底,想来若非有人蓄意贪污军资,便是哪次军资领用时记载出了差错。”

    这些话是玄成礼早就想好的应对方案,他虽然是兵部尚书,但大多数产品入库出库,他也就是签个字而已,不可能每次事必躬亲。

    所以,他可以先用‘我不知道啊’,‘发生了什么事等我回去问问再说啊’之类的口吻,先把第一关糊弄过去。

    要说玄成礼做这事儿也不是头一回了,早已熟能生巧,只不过这次点子背,正好撞枪口上了。

    按理来说,玄成礼是没有能力直接贪污军资的,因为他截留下来这些武器装备对他而言没有实际意义,他第一卖不出去,第二他也没地方藏。

    这个案子,实际上是一条龙贪污,可以说是北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贪污案,多位朝廷重臣皆有参与。

    第一个就是户部尚书赵寅,皇帝批下来一批军费,赵寅如果觉得时机合适,就会扣留下来一部分。比如皇帝说我要花1万两黄金造一批武器、铠甲,赵寅就从国库里取1万两,然后拨给工部7千两。

    做出来的军资他们销不出去,但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大家都能藏的明白,也会花。

    这7千两到了工部,他们自然是做不出价值1万两的装备来,但是到了兵部,还得确认签收价值1万两的装备。这时候,就需要兵部尚书的配合了。

    兵部尚书签收了这批物资自然不能算完,因为你签收了,但军备库里没东西,那么出事儿了找谁啊?自然找兵部尚书玄成礼啊!

    就比如现在。

    所以,兵部尚书还要想办法把这些军备库里没有的东西给消耗掉。

    怎么消耗呢,就是车骑将军楚寒每次领军资的时候都多领出来一些,羽箭这种东西最容易消耗,所以羽箭被贪污的也就最厉害。之所以说玄成礼这次撞在了枪口上,就是因为鬼族的突袭。否则,也不会遇到李成宇亲自过来领装备的事情。

    李成宇来了,却没领到多少羽箭,对守城士兵来说无疑是个灾难,也是李成宇急着要拿下玄成礼的原因。

    李成宇现在还不知道幕后的利益牵扯了这么多朝廷重臣,以为就是玄成礼一人所为。而在历史上,这事儿解决起来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

    玄成礼现在虽然谈不上有恃无恐,但也没有完全乱了阵脚,毕竟这条利益链上的人都不会坐视他入狱而不加理睬,那样只会害了自己。

    “你说要彻查此案,需要多久?”李元宗觉得玄成礼说的好像也有那么点道理,于是冷静了许多问道。

    “回陛下,多则半月,少则数日,必会给陛下一个交代。”

    玄成礼当然是不会交代的,这件事后来也是李成宇一点一点审出来的,只是现在大家还不知道而已。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让王逸意想不到的人却开了口。

    只见李成晴向前迈了几步,走到大殿中央说道:“父皇,此事若交给儿臣去办,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

第九十一章 骚操作

    与《太古通史》记载中不同,这次军资不足的事,李成晴事先只是听说一些,并没有亲身经历。

    而历史上,李成晴曾亲率蛟龙骑出征,本身就看到了军备库军资不足的问题,只是他领的装备没有李成宇多,又是骑兵,所以并没有发现问题这么严重。

    不过尽管是亲身经历,历史上李成晴也没有真正参与到这个案件中来,而是由太子李成宇一手操办的。

    那么王逸不明白了,这会儿你李成晴在搅和什么?

    是为了给我这个史学家增加变数吗?

    如果李成晴不参合,那么这件事的处置方案应该是先让玄成礼蹦跶几天,然后李成宇不满意最终结果,才会主动请缨,彻查此案。而这次李成晴的主动介入,却可能会像鬼族入侵一样,给案情增填不可预知的发展。

    “晴王有何想法?”李元宗问道。

    “回父王,儿臣觉得,贪污军饷,兹事体大。既然事情出在工部,那么再让玄大人全权负责便有些不合时宜。不如让儿臣出面,才算不有失公允。”李成晴回道。

    李元宗点点头,“太子,此事若是交给晴王去办,你的意下如何?”

    “七弟向来公允,交给七弟去办,自然不无不可。”李成宇意外的好说话。

    其实李成晴也不是特别想揽这个差事,否则历史上也不会等了好些天才参与进来,毕竟这是个得罪人的活儿。可这奏本是自己参的,所以负责起来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历史上李成晴没参与,也有差不多的想法。

    李元宗又看向祁广,“不知对晴王所言,左丞相意下如何?”

    左丞相是七皇子的老师,向来都是帮着李成晴说话,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候拆台:“微臣觉得,晴王所言不无道理。”

    王逸看着这个老头,心里想的却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祁广虽然是李成晴的老师,一直都在维护李成晴,可是李成宇政变之后,他却是第一个站出来拥护李成宇的。

    没有祁广的拥护,李成宇想坐稳皇帝的宝座,还要颇费一番功夫。

    所以王逸第一时间就给祁广下了个标签:墙头草。

    “那便依晴王所言,由你来全权负责此案。”李元宗也不管玄成礼变了数次的脸色,直接开口说道。

    “兵部尚书,你没有异议吧?”李元宗象征性的问了一下。

    “下官不敢。”玄成礼自然是没有异议的,就算有也不敢提。

    “父皇。”见大家都没意见,李成晴再次开口说道:“儿臣与王逸相处数日,发现此人才思敏捷,思路清奇,虽然年纪尚浅,但却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若是可以协助儿臣共同处理此案,想来必是一大助力。”

    被李成晴点名,王逸抬头,正好看到李成晴对自己笑了一下。王逸心说,你还真蒙对了,哥们要是愿意帮你,分分钟破案给你看。

    “允。”李元宗点点头,他也没啥好反对的。

    “启禀陛下,王逸尚无公职在身,参与其中,恐有不妥。”李元宗刚说完话,祁广便开口说道。他这么说不是为了拆李成晴的台,恰恰相反,这是他们默契的配合,根本不需要提前沟通。

    果然,听到祁广如此说,李成晴和他相视一笑。

    李成晴之所以要揽下这个大活,不是他真想去得罪人,而是想借此机会,给王逸要一个官。不管王逸怎么想,反正李成晴有把王逸纳入麾下的想法。

    怎么收为己用?自然是先给他封个官啊,连官都不是,收进来也发挥不出作用不是?

    皇帝点点头,他自然也能看出来祁广和李成晴在打配合,不过他对李成晴是支持的,所以默许了这种配合。

    “那依爱卿之见,此事应如何是好?”

    “微臣认为,可册封王逸一个临时官职,此职务应直接受命于晴王殿下,还有一定调配刑部协作的权利即可。”祁广如是说道。

    虽然没有事先商议,但他的说辞和李成晴的想法倒是不谋而合。直接封王逸一个大官那是不可能的,至少太子的人就会直接跳出来反对,不合礼法。而太小的职务,说起来对李成晴、祁广等人掌握的权利来说,意义不大。

    但临时的官职就没那么多顾忌,反正案子破了就要收回来,现在就算掌握的权利大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