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幸福武侠-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我自然知道,可是……”李清照声音低了下去,“可我觉得这真的是个很大的成功。”

“成功?”李恪非哼声,“我李家也是有脸面的人,你拿着半吊子水去让秦仙傲指教,让外人知道了,不知该如何耻笑,你丢得起那个人,我可丢不起。”

“可……”李清照低下头。

“照儿,你也别怪你爹。”王怡娴拍着女儿肩膀笑道,“你想想,就算你爹同意,秦仙傲也未必会理会,你想想他的事有多忙,若是人人都把自己算到一半,甚至一半都没有的证明过程拿去给他指正,他指正得过来么?所以你这只有一半的稿子扔过去,他看都不会看一眼。”

李清照身子一震,随即缓缓点头:“我知道了,只是太可惜了。”

“好了,早点睡吧,这题不容易,你也不必急。”李恪非安慰道。

“嗯。”

关于两道题的解答,官府和报社一直都没有出现好消息,时间一天天过去,渐渐的民众越来越不耐烦。

“爷爷的,以前总有人说官府不可信,老子不信,现在却是信了,你看,只要解两道题就能万民免税。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却……”

“是啊,只知道不断加赋,从未见过减赋,以前你借口还说得过去,可这一次……我看。他们根本就是故意的,就是不想老百姓过得好一点。”

“会是这样的么?”

“可不是这样,为何举手之劳,就可以免除赋税,偏偏不愿意?我看八成是又在想什么理由借口,这样的借口在报上出现的次数还少么?反正什么都是他们说得对。”

……

本来报上《答皇榜文》赌咒一出,人人都认为这次免赋税是免定了,毕竟那题太容易了,孙固自己也说三岁小孩都解得出。因此很多都已经磨好了刀,甚至一些富户,猪羊等都已经宰好了,就等着圣旨一下,万民庆祝。

可是等了一天,没反应,再等一天,还是没反应。三天,四天。五天……一个星期,十天……半个月依然没反应。

如果情有可原还好,可这一次……

洛阳西郊巨大的柿子林中,无数破衣烂鞋,带碗柱棍的叫花子三五成群散落着。

“秦仙傲公子以大慈悲心肠,发出宏愿。原是找借口为万民免税赋之痛。”

叫花群中间都是一些背着数个袋子的叫花头子,而且越往中间走,叫花子背的布袋就越多,此刻中间一个清秀雅俊的中年文士正朗声说话。

“可是,可恶的官老爷们。举手之劳可利万民,却不愿做,此事,别人管不了,不能管,大伙儿都说说,我们丐帮英雄,该不该管?”

“该!”

“全舵主,有什么话就直说!”

“这种事,我等英雄不管,谁管?”

……

一个个丐帮弟子吼叫道。

全冠清再次一伸手,示意众人噤声。

“诸位,如今我大宋是司马相爷主政,司马相爷如何?”

“这……”整个丐帮弟子微微沉静,司马光的名声一向是很好的,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天下臣民企望司马光出来便如当年期望王安石上台一样。

司马光上台后似乎也不孚众望,大刀阔斧施政,一条条政命颁下,只是……

司马相爷似乎也有些不灵泛,不好的新法废除也就罢了,尽然好的,有利于万民的也尽数废除,这也罢了,众人也没多想,只当可能这样更好,可是……

秦仙傲的报纸一期期刊行。

秦仙傲、段海峰等人与司马光、程颐等人打擂,司马相爷等人亮丽光鲜的外套也一件件剥下,尤其是这个天下无税之事,司马相爷竟然至今未有行动,不免让人心生怀疑。

“我听说司马相爷向来洁身自好,吃的穿的都不比普通百姓好多少,更是废寝忘食,锐意治学,他当宰相倒是……”

“司马相爷倒是个好人,只是不知为何……”

……

一个个低声议论起来。

“没错。”全冠清朗声道,“司马相爷是好人,是好官,人人都知道,当年王相公也是好人,好官,圣贤书所讲的忠孝仁义亦是道理,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官老爷们读了一肚子圣贤书,却不做人事?为什么开口闭口仁义道德的官老爷们,如今动动手指头就能解万民于倒悬,却不愿做?”

“司马相爷的《与王介甫书》写得多好,拳拳爱民之心涌于字里行间,为何不愿万民无税?”

“王相爷的《答司马谏议书》其为国为民之心又如何理直气壮,为何变法夺民利?”

“大伙说说,这是为何?”

静!

四周一片寂静!

是啊,为什么?为什么明明他们学的就是仁义道德,反而不讲道德,反倒是他们这些大老粗们极讲忠孝仁义。

为什么明明的清天大老爷,名声极好,甚至像王安石地方为官时也做了不少好事,司马光生活也很检点,这一次能为万民免税却……

“全舵主,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一个个丐帮弟子嚷叫起来。

全冠清手一扬:“全某也想知道为什么,不过此时不是追究这些根源的时候,司马相公在万民心中本是好人,只是这一次事情做得太不地道,不再为我万民着想。”

“甚至……”

“甚至甚么?”

“甚至全某怀疑,他们之所以一直以来。不动声色,可能不仅不会为万民免税,更是在酝酿一起阴谋!”全冠清此言一出。

“啊?”一个个很是惊讶。

“全舵主,是何阴谋?”一些人连声询问。

最中心的几个老乞丐皱起眉头:“全冠清,你到底要说什么?”

“全某怀疑,他们不仅不会免税。更会对秦仙傲秦公子下手!”全冠清朗声道。

“什么?”

一个个惊叫起来。

吴长老、宋长老、陈长老、白世镜等也一个个眼睛瞪得滚圆。

“全冠清,此话怎讲?”白世镜连厉声喝叫道,“你从何得知?”

“大宋当官的连王安石、司马光进了京后都变了,其他还有几个好人?我们江湖中人都很少有嘴里叫哥哥,手中捅刀子,可当官的……哪一个不是这样,不然这一次明明抬抬手指就能免税,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没动静,我看。当官的,尤其是当了大官,就不再为百姓着想,他们想的是朝廷。”全冠清朗声道,“而秦公子明显是和他们作对,双方唇枪舌剑,如今秦公子已经将他们逼到了绝处,他们接下来会如何做。还用说吗?”

“对,全舵主说得对。他们一定是向秦公子下手!”

“没错,只有铲除秦公子,他们才能安心坐天下。”

……

群豪一个个义愤填慵,一些丐帮弟子更是喝叫起来:“杀狗官,不纳粮!还请长老们和全舵主带领我们杀了狗官。”

“对,杀狗官。请秦公子坐天下,只有秦公子坐了天下,我们才能过好日子!”

“杀!”

“杀!”

……

声浪潮水般涌起。

“各位!”

宋长老雄浑的声音响起在柿子林中:“此事尚未弄清,我们不可造次,若是狗官当真该杀。我们怎么做都不过份,可若杀错人了,我丐帮岂不成了天下的罪人?”

“诸位,宋长老说得对,此事尚可商议。”吴长老也喝叫道。

全冠清冷笑一声:“杀狗官的事且不说,几位长老,全某近日得到消息,西夏、辽国亦对我大宋发生的免赋税一事议论汹汹,说若是大宋当真如此,他们辽国、西夏亦愿归降,成为我大宋子民,几位长老,如何看此事?”

“全舵主,西夏、辽国诡计多端,他们的话岂能相信?”宋长老朗声道。

“西夏、辽国贼子确实不可信,可他们的子民也是天生地养,是父母生出来的,凡体肉胎,因此,对官府的痛恨,对苛捐杂税的厌恶,未必不如我大宋。”陈孤雁朗声接口,“倘若我大宋百姓免税,他们的子民想加入我大宋也未必不是真心的。”

“陈长老,收复西夏、辽国的事,那是影子都还没有的,我们且放一旁,我听说姑苏慕容发放英雄帖,愿意联合江湖同道,发起万民请愿,逼迫官府早日下定决心,拿出秦仙傲公子所要的两题答案,大伙看我们要不要去参加?”白世镜高声道,“白某看来,姑苏慕容这个提议很是不错。”

“慕容复提议倒也没错。”全冠清朗声道,“但他慕容复算什么?我堂堂丐帮,天下第一帮派,此事该发英雄帖也是我丐帮来发,他慕容复只不过稍有些武名,手下无兵无将,何德何能能领导联络天下群雄?大伙说是不是?”

“没错!慕容复个人勇武还可以,可是领袖天下,为万民请愿,非我丐帮莫属!”

“全舵主所言极是!”

……

一个个丐帮弟子应声道。

宋长老微微皱眉:“全舵主,你的意思是我们也发英雄帖?可他慕容复先发英雄帖,我们再这样跟风,岂不让天下英雄耻笑?”

“宋长老,我们丐帮要行事,何需发英雄帖?”全冠清朗声道,“我丐帮大宋各地弟子门人无数,只需振臂一呼,就我丐帮一帮,便能发动万民请愿,各地英雄,只需遣弟子前往接洽,想必他们也未必愿意千里迢迢去找慕容复。”

“我丐帮独自一帮发动万民请愿?”宋长老微皱着眉,“全舵主,这未免有些得罪江湖同道吧?”

“是啊,全舵主,我也觉得极为不妥。”吴长老也连摇头,“如今天下,我丐帮虽为天下第一大派,但少林也不可小觑,以我之见不如我们联合少林召开英雄大会,如此一来,天下英雄定然群起而来,岂不妙哉?”

“联合少林?”全冠清朗声道,“倒也不是不可,但是少林高僧们做缩头乌龟做习惯了,打打西夏鞑子,契丹狗贼还能出几分力,但和大宋狗官做对,给他们百个胆子也定然是不敢的,倒时反倒坏了事,这是其一,其二,我丐帮帮主未定,倘若与少林同开英雄大会,少林以此发难,我丐帮谁可主持大局?岂不被天下英雄耻笑?”

“陈某亦不同意与少林同开英雄大会。”陈孤雁沉声,“没选出可堪一战的帮主之前,天下英雄面前,即便少林不发难,难保屑小也会发难,我等蒙羞事小,误了大事可不好。”

吴长老、宋长老、白世镜顿时沉默。

全冠清眼中闪过一丝得意,随即看向群丐:“各位,为万民请愿,上万民书,为我大宋千百万子民免除赋税,这等大事,我丐帮英雄谁不愿做?”

静!

寂静!

随即一人笑道:“全舵主,这等好事,若不敢做,不如割了那话儿去皇宫做公公罢了。”顿时一众叫花子哈哈大笑起来。

“我丐帮没有怕死的汉子!”

“几位长老,舵主,请吩咐吧,万民请愿也罢,百万民请愿也罢,我等掉脑袋都不怕,这种事还会怕?”一个个嚷了起来。

全冠清看向几位长老:“此事利国利民,我丐帮义不容辞,宋长老、吴长老、白长老、陈长老,传功长老……你们还犹豫什么?”

宋、吴、白、陈等长老对视一眼。

“此事可行!”陈孤雁沉声,“陈某第一个认同。”

“既是为天下苍生,我想帮主在此,也定然欣然乐意!”吴长风沉声道,“吴某也赞成。”

“为大义,虽千万人吾往也!只是请愿,为何不行?宋某也应了!”一个个点头。

“好,接下来我们商议如何行事!”

“自该如此!”

……(未完待续……)

第五卷天龙寺第一百一十六章席卷天下的大游行

很快一股暗潮在黎民百姓间涌动,若是以往这种百姓私下里针对官府朝廷的动作,无论组织得多么严密,绝对都会有人向官府告密,可这一次,这股暗潮越涌动越厉害,几乎到了非官员者人人都知道,甚至一些低级官吏也知道,可是真正该知道,能够及时做出应对的官员却一个也不知情。●⌒,

直到这一天。

整个大宋洛阳、汴梁、长安、杭州……无数的城池,不论是如东京汴梁、西京洛阳这样的大城池,还是一些小郡县,只要是有官府机构的地点。

一大早,一个个百姓便涌上街头。

“锄奸臣,清朝侧!”

“解出题,天下自此无贼!”

“免赋不纳粮,才是万民亲生的父母娘!”

……

如同不久前洛阳、汴梁等一个个大城池逼迫秦仙傲的游行一样。无数的百姓排着队伍,举着一条条横幅,一面面旗子,上面都写着巨大的墨字。

同时

“司马青天大老爷,大同世界指日可待,你还犹豫什么?免税不纳粮,高太后您才是我们的娘娘,您披着女中尧舜的称号,睡着了么?”

“大老爷们,您半日时间,就能给万民带来一辈子的幸福,为什么不愿呢?在忙着读圣贤文章么?”

“不管忠臣奸臣,让老百姓免赋就是最好的大忠臣,司马相爷请您口口声声道德文章,您能把道德文章当饭吃,我们老百姓吃不了,请您高抬贵手,放过我们老百姓吧?”

“相爷们,请不要再端架子啦。放下虚伪的高傲,给我们多留一口口粮,你抬抬手,天下少死千万人。我们不管贱学还是贵学,只要让我们吃饱子就是好学!”

“免赋不纳粮,求朝廷开恩。饶了老百姓吧,不要再折腾我们啦!”

……

一个个呼喊着,人是从众的,反正法不责众,人一多人,很多平日怕官的老百姓胆子也大了,很多平时不敢说出口的话,这时也一个个宣之于众。甚至一些队伍都敲着铜锣,吹着琐呐。喊着整齐的口号,这队伍一出,无论是在哪里都是风吹一般壮大,而且越是大城池,便越是万人空巷,几乎整个整个城池的人都加入到游行。

要知道这一次免税,可是除了极少数的大官外,无人不欢欣喜悦的。

即便是一些不知道内情的官员也是拍手称快。极为赞同的,如此广泛的群众支持。这一游行发动起来,那规模。

上一次针对秦仙傲的游行已经够规模宏大了,可和这一次比起来,简直就是萤虫跟皓月,完全无法比。

洛阳城此刻整个城市一个个家庭除了极少数妇孺带着孩子,生病的。年龄太大的呆在家里外,其余的几乎全都涌上街头,进入了游行队伍,而且因为游行的实在太多太多了,因此并不是一个游行队伍。

东城、西城、南城、北城。一条条凡是有名气的,人口众多的大街道都有着游行的队伍,而且一个个队伍少数上万,多则数万。

此刻报社。

秦朝伏在案前,姿式端正,笔走如飞写着《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连载到现在,中篇已经结束,到了后篇,秦朝已经将连载的字数一次次减少,可是这样连载下去,不用一年也就会完全连载完。

很快秦朝写完一张纸。

“也罢,这一次连载就写到这。”秦朝搁下笔拿起纸稿走到一旁书架置放在《三国演义》那一个架子上。

“公子,公子!”兴奋的声音响起。

秦朝顿时一笑,走向门口,一道娇小的身影飞一般冲了进来,差点撞入秦朝怀中,秦朝双手一抱时,这身影却及时的一个闪跳,躲了开来。

“公子,你不知道外面那热闹……”阿碧满脸红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闪着亮光,兴奋的说道。

秦朝上前拉住阿碧的手,又一拉将她搂入怀中,笑道:“游行嘛,我早就知道了,游行示威能不热闹么,你上次又不是没见过?”百姓间的暗潮,对报社不仅没有隐瞒,反而一开始就有不知多少人前来告秘,秦朝自然知晓,只是没有去插手。

“那不同的,哎唷!公子,你别抱这么紧,人家不好说话。”阿碧满脸通红,玉手轻撑着秦朝的肩膀,这才兴奋的道,“这一次可比上一次热闹多了,你不知道光我们这里的十多条街都是除了老人小孩外全家出动,开元街上那可是整条街都是游行的长龙,就那一条街,据阿朱姐姐讲,人数就不下五万……”阿碧兴奋的说着看到的一切。

“至少有数十起同时游行?”

“整个洛阳城,非大官,大绅士,大豪强,其他的家庭没有没参加的?”

秦朝听着阿碧的讲叙也瞪大了眼,心怦怦直跳,照阿碧所讲的这么大的游行示威,就是上辈子秦朝也没见过。立时秦朝就意识到了,洛阳都如此盛大,要知道洛阳是龙兴之地,三朝古都,这里司马光、程颐等人的势力最为雄厚,几乎到了泼水不进的程度。

在他们势力盘杂的地方都能掀起这么巨大的,针对他们的游行,其他地方还用说。

此刻大宋各地。

“老爷,快,快跑,百姓骚动了。”

“骚动了?快,快抬轿子,你们赶快去阻止,另外通知夫人们收拾细软,本官先走一步!”

“大人,百姓们在游街?”

“好好的游街干甚,不会是……”

“对,就是为了免税之事,现在都游向官府这边来了。”

“胡闹,去,带人驱散。”

“大人,这可不好驱散?”

“不好,怎么个不好?当官的还怕那些百姓?谁若不听话,本官允许你斩魁首。杀一人不能阻止,杀二人,二人不行,三人,三人不够,三十人。”

“这……。好,大人若给我官文盖印,我立马就去!”

“大人,百姓们暴动了!”

“暴动?怎么回事?快快说来!”

“是为了免赋之事。”

“免赋?大胆,本官待他们何其不薄,还想免赋?快,召集人马跟本官去厢军军营,此事必须压下,否则你我脑袋难保!”

“大人。现在满城百姓游行,如何办?”

“三军听令,给本官……”

“大人,用军队镇压恐怕不太好。”

“何以不好,莫不是你也是同党?”

“大人,这一次暴动可不是一个两个百姓,是满城百姓都动了。”

“满城?怎么个满城法?”

“城池中,至少有十多个地方同时在游行。而且每一个队伍,据小人计算。没有二万,也有三万人?”

“胡说,照你这么说不是没人不参加?”

“大人明鉴,正是如此,家家皆有参加,大人若要镇压。除非屠城,否则没有一家是干净的。”

“什么?”

……

这一次暴动范围如此之大,如此之广,突然一暴发,很多当权者都没反应过来。听到手下报告才知道,而后一听规模,不管贫穷富贵,读书不读书,几乎无人不参加,一个个都傻眼,当然遇到这种情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逃路的,有好言相劝的,有置之不理的,也有直接大开杀戒,甚至酿成真正的暴动。

更有虽然也要大开杀戒,调动军队,可是厢军们一个个都不听调令,甚至反而暴动游行的。

汴梁。

正是早期时间,一个个大臣向哲宗禀奏着各地大事,高太后高滔滔垂帘听政。

“报!城中发生暴动游行!”传递消息的士卫这声音一出,刷的一下,整个朝堂都静了一下,而后一个个脸色大变。

高滔滔微微沉着脸:“倒底怎么回事?”

“禀报太后,是为了秦仙傲免赋一事。”

“免赋?”

高滔滔脸色难看,众朝廷大臣也是脸色难看,唯一嘴角冷笑的便是坐在龙椅上,仿佛木雕石像般的哲宗。

“好,好一个为国为民,忠心耿耿的大臣,东京城内都闹出游行了。”哲宗眼里闪过一丝快意,这时又是一个侍卫急匆匆冲入大殿。

“报!游行队伍急剧扩张,据估有十万人以上!”

而后

“报!队伍增加十个,据估有二十万人!”

“报!参加游行,甚至打砸的队伍人数增加到三十万!”

“报!人数增加到四十万!”

……

听着一次次的急报,高滔滔黑得锅底一样,嘴唇都在发抖,当年王安石变法的阻止,就是她这当太后的高滔滔出的力,而神宗逝世后,她当政以来更是积极废除王安石新法,自认女中尧舜,也被朝廷各大臣一次次称赞,自以为能在历史留下大好名声。

可是

王安石当政外则攻城掠地,连打了好几个胜仗,内则国库充盈,即便连年天灾,可是像这种事情,百姓,尤其是整个大宋的都城百姓居然游街暴动,而且针对的就是他们的朝廷。

这种事,别说王安石执政没有过,就是历史上都没有过。

可以想象,光这一件事,便能让她高滔滔受万古铭记,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重重一笔,只是这一笔并不光彩。

虽然事出有因。

可终归是她高滔滔处理不当,因为哲宗虽然即位,但只是个名义,真正掌握权力的是她高太后高滔滔。

“诸位大人,可有良策?”

高滔滔一扫整个朝堂站立的官员,沉声道。

“太后,赶紧调动御林军,严防死守皇宫,另外调动厢军,先镇压住,守护皇宫,不然让暴乱的百姓冲击了皇宫……”一官员沉声,其余众官连声附合。

高滔滔心下更沉,是啊,数十万百姓,而且数量还在增加的百姓,什么事干不出来?而且,都是城内的百姓暴动,守都不好守,一个不好,失控,冲击皇城,把大宋灭了都有可能。

“好,就这么办!”高滔滔连让哲宗下旨,同时调动人马。

这时

“报,游行人众据估计,已上百万!”

“上百万?”

整个朝堂,高滔滔手都在颤,那是吓得,整个朝堂很多官员也是身体如筛糠。

“太后,必须调动厢军镇守皇宫。”一官员吼道。

“报,厢军也已加入游行队伍!”传令官高声道。

轰!

整个朝堂鸦雀无声,唯一能听到的便是拉风厢般的喘气声,以及打哆嗦的碰齿声。(未完待续……)

第五卷天龙寺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