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书帝仙途-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黎宏大喜——书虫他早就猜到是天地坛失踪的那条“书山之径”,但紫麒麟是什么呢?显然它应该和书虫一样,是来自圣界的一缕天运所化!
黄岩此时气力越来越弱,失去那缕黄天之运,他明显虚弱很多,尤其是天空中那方府尊金印迎头罩下,让所有精怪的力气大增——它们是江塘府之怪,完全受江塘府尊大印庇护!
黎宏捡起长刀,被众怪抬着,抡刀砍翻垂死挣扎的“黄岩”!
地面上的黄岩,忽然化成半缕龙筋,透着金黄之意,而血肉缓缓化成黑黄之水,渗入地下!黎宏让山精树怪迅速在此地点燃大火,烧上几天几夜!
而那条黄龙筋,则被他捡了起来,扔进紫书之中。
周围的强者们渐渐止了争战,而赵芊芊等人也赶了过来。海王府战斗也结束了!
周围空间中走出近二十位强者,个个带伤。大家陪着被侍卫抬着的黎宏,一起回到了海王府。
海王一家都胆颤心惊,却没有受到什么大伤害。只是,整个海王府被打得支离破碎,许多珍宝化成灰烬,损失极为惨重!
黎宏冷冷地看着他:“自己向陛下请罪吧!尤其是你们的违法之事,要……”
海王杨磨同扑腾跪倒:“我也是迫不得已!我幼子、长子和几个孙子落入那些海匪之手,他们承诺,只要把您引出府城,剩下的就与我无关!谁想到他们居然在我府中动手啊!”
黎宏冷若冰霜,不再言语。他全身骨头断了好多根,硬是凭着一口气在坚持着,此时哪儿还敢废话,被赤影几人扶进一抬青纱轿子,向府城而去!
二十多位强者护卫到了府衙,大部分离去,向各方势力报告去了!
无支祁身上黑一块、金一块,显得极为滑稽可笑。而敖莹莹也脸色不愉——她暴露了真身,今后恐怕要躲在东海,不敢轻意外出了!
整个府城都被惊动了。在赶来的徐鲁主持下,所有口径一直对外:黎宏为了修建江塘堤岸,解决贫苦百姓的土地危机,被江塘恶势力、邪教勾结海匪,半路袭击。府尊大人亲手灭了带头之匪,受了重伤!
此外,几个能说会道的“地仙”出现在府城和各县里,宣传如何帮助黎府尊与敌人血战,保护这方土地安宁!他们都是妖怪一流,第一次公开到人族宣扬自己,显得极为拘谨。
但正是他们的年龄、拘谨和害怕的描述,才让唐明帝国的普通百姓相信!
他们第一次知道,自己生活的这方土地,竟然有如此多的奥妙——府尊都敢袭击的黑恶势力、舍生忘死的强者、默默守护的“地仙”……
人心都是肉长的。黎宏的形象越来越高大,许多人甚至想到府衙看看这位传奇人物!就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镇上都出现了这样一则告示:
府尊大人得到东海提醒,今年的海潮异常强大,沿海百里内的百姓均要撤到“望海山”,从现在开始,以镇为单位,准备撤离事宜,在九月初前要完成准备工作。
至于房屋,府尊大人承诺,待潮水退后,会统一重建——各家各户只需承担三分之一费用。而每县里,都有一排新房样式供大家参观!
各镇镇长尽管讲得天花乱坠,但想让普通百姓舍弃故土,岂是易事,更有许多人不相信县里那排五层高的房子可以住人!
于是,镇长每村组织几个调皮捣蛋的,去县里体会十天“住新房子”的感觉!
这些房子,都是刚刚成立的“房屋建筑工程队”所建,已经完成了五个县,正在搭建其他五县!
这些楼房极简单:有窗户有门,现成的石块砌成,还有下水和太阳光热水。
在黎宏看来很难的事情,只要提一提,这个仙魔世界里,都轻松解决。比如下水道的管线问题。几百个“地仙”直接提供了一种“皮虫外壳”:这东西哪都有,深埋地下几十年不烂,又软又结实!
而石块切割运输,更显得极容易:普通二十阶的武者,一天能开挖上百米方石!于是,徐鲁动员各县修炼武技的武者,把此工作当成修炼内容——每百方石奖励一块金币!
练功还能得金币,一时间众多武者很兴奋,反正呆着也是呆着:把自己家盖房子的石块准备好,还能多挣点!
毕竟这个时代,真正出去打工、经商的还不太多。许多普通三四阶武者,都守在家门口,难以挣到更多的钱!
因此,黎宏的建房方案,在十个县令及各方人士实施过程中,又被完善了许多!
躺在床上,黎宏享受了极舒服的待遇,不仅白天,晚上也轮番有人“服侍”,让他充分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要不是偶尔这几位美女夫人吵上几句,互相挖苦一下,他真以为万事大吉了呢!
此时正是天明,赤影伏在黎宏身侧正睡着,忽然感觉黎宏身体又在动,不由睁眼怒斥:“你们几个还让不让黎宏快点好了?一夜一次不够,趁我闭眼这功夫,又来榨取,不怕把他弄成干尸?”
徐鲁脸色通红,嗫呐着:“我们合修的功法有助于他恢复神识,我是在给他治伤!”
赵芊芊从外面进来:“行了,快起吧!黎宏你的麻烦事来了!刚刚宇花去江塘边,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商铺同意搬走呢?”
黎宏一拍脑门:史上最难的拆迁安置工作终于摆到自己面前了!
第342章 最难拆迁 豆粒选人
江塘府城,位于江塘从海中延伸而来的末端,这里,也是淮河入海之地。
两岸足有上百米宽的土石混合长堤,上下都是简陋却异常热闹的板房、木屋,甚至有些是用破旧兽皮支撑而起的临时场所,只有少数几百间大而宽敞的石制建筑屹立在岸边,有的甚至向江塘里延展进去。
最高的石制建筑名为“青风阁”,是一间风月场,另一间挨着它的,叫“腾云楼”。据消息表明,这二者为同一个老板,叫腾笑,来自洛京城,据说是内阁七辅之一的买卖!
黎宏站在这二间最大的建筑前,凝眉细看那匾额,落款为:风离上人,这显然是一个人的号或者雅称!
赵芊芊低声道:“杨蓉快醒了,等她醒来,问一问就知道是哪位大人!”
黎宏摇头:“无需知道!叫人召集各县各镇之长,通知大家每镇选十位德高望重之人,不能有官身!记住,要让每个村、每个人都投票!不,准备大小相同的各色梧豆,各村先定十名有资格人员,推选时,在黑屋子里设一木箱,各人依次进入,将参选之人标好梧豆颜色,每个村民自行选豆投入即可!由镇里选县代表时,同等办法推举十位进府城开会!每次结束,梧豆当场清点然后销毁!”
赵芊芊一愣神:“这是什么意思?”
黎宏笑笑:“组织府里闲着无事官员,每县一个,县里也要挑选童生下镇监督!”
周围数十官员,全都懵懂了:这是个什么节奏?难道不管江塘两侧的搬迁了?
虽然大家满肚子问题,却无一人询问:大家早就深知官场上的忌讳,黎宏做为府尊,不想告诉大家,一定就是在隐匿真实目的。
他究竟想干什么?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猜测,不到半天时间,整个江塘府就传翻天了:有人说黎府尊要动员民众,驱赶无良富商;有人传言,是要搞联名上书,施压于幕后黑手;有人甚至恶意揣测,这是在准备造反!
当然,也有人猜测黎宏是准备从另一个角度解决江塘两侧“私搭乱建”问题!只是一时间猜测不出他有什么手段!
这样想着,十县二百余镇开始了“选人”:德高望重之辈哪个镇没有几十?谁不想成为当地民意代表?一时间以家族、村屯、族群为纽带的“拉拢人头”开始了!
幸好派出的童生还算公正,严格按照各村之人,不允许代替,数十种颜色的梧豆摆在黑屋之中,进屋之人只能取一颗,然后扔在外面的箱子里。
村民们很随意,也有人搞笑地把手中豆粒举起让选中之人观看,但大部分还是按照规矩,一声不吭扔进箱子里转身就走——只当完成府尊大人的命令,挑一个自己看上眼的人选而已!
黎宏最害怕的就是有人一把抓几粒各色梧豆粒扔箱子里,但他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一种道家法符“算数符”被设置在箱口处——这种一个金币一枚的简易符文,十分有效。每扔进箱子一粒梧豆,箱口就会显出具体数量,但凡超过1个,必然会被差役重重打三十大板,罚没一百金币,投进去的梧豆粒根本无效!
对于普通村民来说,这种明显吃亏的行为,除非心智不健全才敢这样做。但真正开选之时,还是有人冒风险尝试,被当众打得皮开肉绽!
很快,各镇选择之人到了县里,又折腾了半天,共计一百人到了府城。这些人,加上府城选出的上百人,共同站立在广场之上。他们面前,是一张布告。
黎宏盯着二百人,脸色凝重,咳了一声,轻轻吐音:
“各位乡贤父老,今天费尽心机,把大家选出来,有重事相托。在研究正事之前,我问一遍,你们逐个回答:你们是被当地村民公平选出来的民意代表吗?”
第一个老者明显是读过书的童生:“老朽霍光,我是长竹县李楠村人氏,当过三任里长,以全镇第一名入县,又是第二名的身份来代表长竹县十三万百姓说话的!黎大人不要怪老朽嘴黑,既然你敢让我们来说话,我就会毫不客气!想听好话,就不要让我们这帮人来!”
第二人道:“老霍,都像一样废话连篇,还商议事情不了?我叫陈玉亭,是民意选来的!”
随后之人速度快了起来,很快二百人报名完毕,里面竟然有三十多个妇人。黎宏不由慨叹,唐明帝国真是世风开明,女人完全站有一席之地!
他扫视一圈:“刚才几个大爷说的有道理,我找大家来,就是要研究几个疑难问题,把大家的意见形成律法,我称之为江塘律。这些事情在开始研究之前,我要说明,无论怎么研究,不能违背唐明帝国律法!大家想必对唐明律法有所耳闻,但有不妥,说出来大家商量!”
他把人群打乱,分成十组,每组选了一个组长,然后把布告正式打开。
十组人围着第一张布告,瞬间爆发出极大的声音,如同开了锅一般。有说好的,有说不行的,甚至还有人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扭打了起来!
足足一个时辰,坐在上头的黎宏才轻轻敲击桌子:“各位,我现在开始解释其中的缘由,以及一些条文。然后大家向我咨询不明白之处!”
这是一张《江塘府征收律令》,其实内容不太多,也就十几条,但条条直指人心,直指利害。
比如第一条,可没有什么意义、立法目的一类的,直接表明:江塘府府尊按照朝廷要求,以及根据江塘府实际需要,可以代表官府征收所有子民财产!财产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征收动产要直接给予同价补偿,征收不动产根据个人需求、实际情况可以用相应金钱、原物搬迁、重新建筑等办法处置。
前面六条众人争议不大,但第七条是争议最集中的,这一条明确:在规定时限内,如果江塘府百姓选出的民意代表认为官府给出的征收补偿合理,而不动产所有人拒绝拆迁的,官府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强行拆除,不再予以补偿!
第343章 公正柱现 征收律令
老成一些的民众,认为有过激之嫌,建议改为:按民意代表议定的标准补偿。过激一些的年轻人,干脆利落地举双手双脚赞同。
他们的话也不无道理:敢和官府抗衡的,绝不是良善百姓,要么后台强硬,要么就是地痞无赖,非暴力不会合作!
黎宏看着大家盯向自己的目光,轻轻说“法”:
“各位贤达,征收百姓的财产,本义是为民谋福。比如江塘两侧征收,就是为扩建江塘,种树护堤。假如塘两侧之人,看有利可图,漫天要价,势必会成骑虎之势。退,这些人觉得不甘心;进,其他人不同意。律法的作用,就是画线。线内你随意折腾,过线绝不惯着你!律法制定要严谨,程序要公正,一旦制定完毕,就要严格执行,绝不能姑息迁就!”
他一番话落,江塘里忽然一声巨响!众人大惊,迅速跑到塘侧,向下观望。一个巨大的浪花正在翻腾,如黑洞般的漩涡急转着,显得阴森恐怖!
黎宏身侧,无支祁回头瞪了墨瑜一眼:“守护好大人!我去去就来!”
说着,他在空中一个漂亮的翻身,跃入水中。他本就是水的精灵所化,在水中极为自得,几个起落,已经钻进漩涡里。很快,他翻身涌出:“大人,是一根柱子,上面刻着好多图形,我拔不上来!”
墨瑜惊讶:“你拔不动?这怎么可能?即便是仙君所设,也难不倒你吧?”
无支祁翻身上岸,胸口起伏,显然用尽力气,也未有成果。黎宏看着水面渐趋平静:“各位乡亲,此处可有什么传说?”
众人摇头,好久,才有一个老大娘道:“传说没有,但此处倒经常会有一些异常。比如有人骂天骂地,会掉水中;还有公婆虐媳,落水中差点淹死!对了,原来此地有一桥,叫公正桥!”
公正?黎宏大笑:“水中宝物,但有灵性,当知天下之事,最难公正!我有律法之柱,残缺不全,尚少公正一道,如愿共谋,可现身一见!”
众人盯着水面,然后看着黎宏的脸,不由摇头。石柱通灵不稀奇,让他听府尊一番话就自己来卖身投靠,想的也太美了吧!
黎宏也有些羞赧,红着脸道:“既然你不愿意上来,我就主动下去吧!无支祁,随我下水!”
那个霍光一扯黎宏:“你为府尊,怎可轻易冒险,我老人家年轻时水性十足,又有这个猴子在旁边帮忙,我下去看看!”说着,不等众人反应,已经扯掉外衣,跳下水去。无支祁马上跟下去,施展水中道法,几许浪花围着老人家,如走平地!
渐渐水中闪开一条路来,无却祁手中长戟划动,一点金光从水底迸射。
入眼之中,果然是一根长柱,上面干干净净,只有数十个文字。黎宏细细看去,蝌蚪之文,奇妙至极,每一笔画都蕴含着天地大道,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他脑海之中的紫色书虫浮动,贪婪地看着那些文字,想冲出去,却又有些犹豫不决。
黎宏正要跳下水去,忽然头顶律法柱冲冠而起,铜枷脆响,落在岸边,长刀在空中盘旋,只有律法柱独自落在那柱旁边低鸣。一时间金银二柱盘旋,飞腾而起,渐渐合一。
柱头上,四只异兽端坐,铜枷忽然碎掉,化成“狴犴”兽首下的一个圆环,而两柄长刀钻进两只异兽头后,化成背脊。
律法柱飞回黎宏头内,书虫迅速扑上去,把那些文字吞掉:“缘法而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黎宏忽然明白,这根法柱为春秋律法柱,算起来与自己原有的法家圣器一脉相传,算是祖孙关系。它认可的是自己所说的“公正”二字,这根法柱也叫“公正柱”。
众人探询的眼睛完全不够用了,差一点要钻进黎宏的脑袋之中看个究竟。那个霍光十分兴奋,和众人讲着他听到的大道至理。黎宏细听,霍光竟然理解了那些文字,而且基本正确。
也就是说,他得到了公正法柱的传承。黎宏一点霍光:“老人家身体健康,又得到了公正法柱的认可,算是刚直不阿之人,可愿意代行百姓民意之职?”
霍光有些诧异:“怎么代行?”
黎宏一笑:“县里设三十三人的民意席,但有重大事宜,可表决通过!同样府城设五十五人民意席,从县、府两级人选中再选即可!”
老者点头,荣幸地成为第一任民意首席代表。
众人接着讨论《江塘府征收律令》,很快就第七条达成一致,将其改为:但有抗拒者,官府催告三次不动,在民意代表监督下,强行拆迁,费用从征收补偿中扣除,并按本次拆迁所有补偿中最低额支付补偿金,不享受其他优惠!
很快,这一律令通过,马上张贴到各县各镇。
接下来的几天,这些民意代表又研究了《青苗补偿律令》《做工保障律令》《保境安民律令》。
通过以上三条律令,黎宏成功解决了下游百姓种地迁移事项、农人做工工钱保障、组织民众打击匪患事宜。原本这三件事情,就没有一件是省心好做的,通过这些民意代表,不仅制定了规则,更让这些规则迅速普及到乡间地头,让每一个农人都知道。
很快,江塘府就有许多小势力主动按触墨瑜,询问征收补偿是否可以再优惠一点:临时搭棚子的,希望有一个固定地点,哪怕交点钱也中;有固定木屋的,希望好地点有一个石屋,而在边缘地带的,希望再占点地利……
人性的自私一览无遗。黎宏也不废话,直接抛出了新的府城建设方案——在他的想法中,现在的府城,恐怕在九月末的秋潮之中,能不能剩下都难说!
与其到时抓瞎,不出现在就谋划搬迁!这海、河交界之地,建一个码头就可以了!剩下的货栈、府城等都远远地靠近山根正好!而沿塘两岸,除了大面积的绿地花丛外,黎宏觉得建几座大型游乐场、高档建筑群、大型学堂等等!
做为现代人,开发地皮的想法,在黎宏看来,简直天经地义而且轻而易举!
可谁想到,一切的设想在那个“风离上人”看来,就是哗众取宠、小儿玩火:
“腾云阁”“青风楼”为私人财产,就是不搬!
第344章 观望态度 独孤小楼
黎宏也不废话,这二个建筑暂时不动,剩下的建筑一家一家谈,但有不搬迁者,直接下达《催告令》,每隔十五天下一次。
百姓不解,第三次下达后,已经马上就要到秋潮了,还能搬走了吗?
黎宏笑而不答。他可是深知此次秋潮的威力,要不然,银龙女敖莹莹绝不会特意来一趟。
既然那个“风离上人”要和自己“打擂台”,自己就和他好好玩玩!
你不是不搬吗?我也不强拆你的,看到时候谁哭!
普通百姓不知道啊,纷纷指责黎宏欺软怕硬!
甚至那个霍光特意找到黎宏,陈述百姓的想法。
黎宏轻轻地向他解释自己的具体想法。霍老头脸上满是惊诧,一幅不可置信的样子!
黎宏乐了:“老人家,你相信我!如果九月末秋潮过后,那里还有一砖半瓦,我亲自带人去拆了它!你负责做好普通商贩的工作,咱们毕竟要照顾大多数守法诚信乡亲,不能让他们一无所有,但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就让他们哭去吧!”
随即,黎宏下令:因秋潮势大,凡沿江塘两侧一里内百姓,均需将家中值钱物品收拾好,提前两天撤到高处。列入拆迁建筑,在江塘潮来前十天,仍然拒绝合理补偿不拆除者,后果自负!
一时间,人心沸腾。这才九月初,离秋潮还有近一月时间,许多人都采取了观望态度。
府城东头,刘老汉离码头最近,守着一间几米宽的草棚,一脸愁容。他已经是第二次接到催告令了。他家中原有几个亲戚在府城算是有头有脸的,但当他这一次求上门去,竟然无一个敢伸头去找黎宏通融的!
一时间,他可愁坏了!他的草棚经营的是粗茶淡饭,都是苦力们享用。因此这里的“主顾”说起话来一点也不拐弯。
一个壮汉瓮声瓮气:“老刘头,看样子你是扛不住的,你能比得了那两家,人家可是朝中有人!要我说,好汉不吃眼前亏,给你盖一个石头茶铺,还不满足?”
另一人道:“不好说!这里的位置哪还能找到?府尊大人的新城能不能建成还在两可之间?万一到时候他一拍屁股走人,老刘就惨了!”
众人议论纷纷,却见一个书生站了起来:“听我的,搬!你第一个带头,还有十金奖励,即使那黎知府说话不算数,你也可以在城中再找一位置,亏不了多少!但要是不搬,真如府尊所述,你这些年的积蓄加一起恐怕也找不到一个好位置!”
刘老汉正要絮叨几句,霍光走了进来:“老刘,想啥呢?状元之才,会不如你我?上一次那个抠门的朱商人,不就是吃了不讲信用的亏?我带来了合同,签完你就马上拆,这个位置就是你的!”
刘老汉看着那新府城地图:“霍老,怎么这才一天不到,我都排到第三个铺子了,昨天还是第一个呢!”
霍光颌首:“你的奖励也变成了八金,自己想好,没准明天就是五金,核心区百米之外的铺子了!”
看他转身欲走,刘老汉提起笔来:“签!我明天天黑前就搬!”
随着沿塘铺子日渐减少,许多工匠带着人开始把大堆木、石、白灰、铁线搬了上来,开始加固起来。
看到知府真心是在修塘,根本不是虚晃一枪,许多还在观望的商栈马上搬走。他们可不敢不相信知府的话:万一秋潮太大,越晚损失越多——光人工钱就不是闹着玩的!
渐渐的,塘边就剩下六七个明晃晃的高大石制建筑了!
夜半,站在府衙上,黎宏盯着那灯火通明的“腾云阁”、“青风楼”,回头问徐鲁:“他们还剩下几天时间?”
“哼,就剩下明天一天了!要不,再催一下,这可是独孤大人的买卖!”
此时杨蓉已经苏醒,虽然神魂还极弱,但毕竟两件宝物未失,元气在渐渐恢复。她一听说这两处地方的匾额落款为“风离上人”,马上就知道是内阁三辅的独孤小楼。
听这人名字,似乎是女人,但事实却是一个轩昂老者。
此时,他正坐在自己府中,与来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