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方海盗王-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伊比利亚以西,远隔重洋的一个大岛子(古巴)。
几条破船上的人欢呼起来虔诚跪下划十字感谢上帝,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岸。要是再找不到岸,他们就要死在海上了。
小船上岸,一个看来壮硕且?恶无比的家伙走上沙滩,回头叫着:“大船下锚,留人看船,其它所有人他m的给我上岸!”
他便是哥伦布船长,探险家兼大海盗。
几乎在同时,两艘大船到达太平洋东岸,他们是晓阳府的探险队。几个月的艰苦航行的确很折磨人,好在有晓阳老板根据地理课记忆给指的方向,弯路走的不太多。
当地印第安人自然是很欢迎他们,因为他们有许多这里没有的好东西可供。
卸下了几百人和部分货物,稍作休整后,两条船再次上路,一路向南。
…
一年以后,西班牙马德里。
“什么?哥伦布?他是什么人?呃,一个海盗头子…什么,发现了新大陆?”王室内务大臣克林本来并不在意,可是一听说有新大陆,赶紧下令把那个海盗头子带来。
不顾对方衣衫褴褛、满脸横肉、一身的俗气,捂着鼻子一番查问之后,克林终于安排人给他洗了澡换了衣服,带他去见国王卡洛斯十三世。
“新大陆?是吗?说说看~”卡洛斯十三世装作不以为然,虽然眼睛冒着金光。哥伦布倒也见过几分世面,单膝跪下谄媚地介绍起来。
听了介绍,卡洛斯浮想联翩:“我们伊比利亚好地不多,因为几尺土地都要跟该死的葡萄牙人和高卢佬打上一番,这要是有了这么多土地,该怎么挥霍呢?…想放羊就放羊,想打猎就打猎,嘿嘿…”
当下君心大悦,笑道:“你叫…呃,哥伦布是吧,回头把海图画出来,如果属实,就封你个伯爵!”
哥伦布当时就不会了,张大了嘴瞪大了眼,啥都说不出—海盗头子终于可以洗白加发财了!
正在这时有人敲门,一个内侍走上来耳语几句,送上一张葡萄牙文的《东方时报》(西班牙文的已经停刊)。卡洛斯面色大变,急忙拿过报纸观看,只见头条消息便是“大元朝晓阳府探险队发现新大陆。”
下面简介说,新大陆叫做“东华大陆”(h s h-就是后世的美洲)
老头儿脑袋嗡地一下,再往下看附图,看到了新大陆概略的海岸线和山脉、河流等等,连哥伦布先发现的古巴岛(现叫新蓬莱岛)和随后发现的半岛(佛罗里达、现在叫新粤半岛)直到内陆的大河(新长江…密西西比河)和北面的一条大河(圣劳伦斯河、现在叫新松江)等都在上面,还列出了一些数据,似乎的确是经过了长期考察的,而且还说,晓阳府暂代大元朝管理关于这个大陆的一切事宜。
“该死的!”卡洛斯把奋力报纸一丢,扬长而去,把所有人都搞愣了。莫林拿起报纸一看才知道究竟,大怒,一脚把哥伦布踢翻在地:“尼玛,你就不能早几个月来?或者干脆就别来~”
“哇哇哇~”哥伦布老同志当场气得吐血而亡,提前数年结束了他的探险生涯。
。。。
消息传开,整个欧罗巴都轰动了,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这件大事。《东方时报》一时间洛阳纸贵,不得不委托各国印刷作坊加印了几十万张。
一个大陆!那得有多少好东西哇!几天只见红眼睛多了许多。
各国政要紧急商议对策,然后紧急开赴阿姆斯特丹进行磋商。
按照这个时代欧洲的惯例,只要有一定的东西佐证,哪个国家发现的地方,就算是哪个国家的了(当然你得有足够的实力占住)。
可那不是一个岛子,是一个大陆!据晓阳府的数据,差不多是大半个非洲的大小(仅北美洲)!于是贪婪的欧洲人无法坚持原则了。
“他们已经占了南洋、太平洋和半个印度洋,决不能让他们再占了大西洋和东华洲!”这是大部分欧洲嫉妒犯的意见。
可是,若是强行介入,便有立即开战的危险啊,可欧洲还没准备好…到时候不但来自印度洋的丰厚利润丢了,还有非洲危险!就连仇恨东方的西班牙人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真心要疯狂开战的其实就只有罗马教廷及其走狗罗马国。因为他们刚收到消息,教廷派到南洋的神父与牧师统统反水,成立了所谓“真正天主教”!
一帮人闹腾了一个多月也没商量出个章程。后来有聪明人找到了晓阳府欧洲贸易代表处的总代表,不知道费了多少美酒和礼物,好不容易套出一条:晓阳府正在造更多的大船,还有大炮。
“不管怎么说,美洲是要的,非洲和印度洋也要保,尽量不要刺激大元朝,尽量不要刺激崔晓阳!”这是欧洲大佬们的共识。至于教皇,让他去死!
另一个共识是:造大船、大力发展海军!
。。。
东华洲。
西岸,晓阳府的人用货物“换”来了一块百里方圆的地方,开始种地、种菜、筑城,同时设立了一个贸易集市,同印第安人交易。
盐、香料、布料。。。都是印第安人所热烈欢迎的,其实他们更想要兵器和铁质工具,可那些是用来换老药和灵石的。
东岸,晓阳府同样换来了一块土地,开始踏踏实实的工作。
。。。
按照哥伦布的海图,欧洲人终于来到了东华洲。明知华人已经先一步下了脚,他们怕有所触怒,也就在加勒比的一些岛屿、新粤半岛(佛罗里达)和稍北的佐治亚落下脚来,以财物和印第安人换来了一些土地。
…………………………………………………本章完………………………………………………………
关注官方qq公众号“1” (d:lv1),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
第三百二十八章 信错了人
第三百二十八章 第328章 信错了人
台北,来自欧洲的情报堆满了桌案。
得知欧洲人正在大力造船和发展海军,准备抢夺和开发东华洲,晓阳面上露出了神秘的微笑。“这帮白人,到底上钩了啊。。。”
欧洲人没准备好开战,晓阳又何尝准备好了?毕竟底蕴还浅。晓阳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造更多的大船,发展更多新式武器,到了那时。。。
至于东华洲,就是一个白人不得不去吞的香饵!
。。。
三年。
在这三年,蒙古人在江淮一带已经一败涂地,基本已经退守河南、山东。在长江以南,除了江南的几个大城,其它俱已丢失。
虽然靠着砸锅铁还能吃饭,可蒙军的士气已经跌到了谷底,谁都能看出,蒙元王朝要完了。有不少蒙古大佬已经在收拾家当,准备回去蒙古高原或者到东北、南洋等地区享福。
在这三年,朱元璋四处出击,收拾了一些“民愤极大”的中小势力,占了安徽和江苏(江北)大部,算是基本确定了苏皖地区的土霸地位。
只是,形势仍然堪忧:北面有蒙古人不断围剿,江左的陈友谅攻势如潮,江南的张士诚也不断骚扰,老朱率领的明教大军仍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可是,还非得过江作战不可。江南是一块肥肉,可要想拿下江南,就得面对陈友谅和张士诚的两路大军。
鄱阳湖西岸山区某处。喊杀声中,火燎天率万把残兵败将逃到这里,后面是陈友谅的追兵。
火燎天一开始怀着满腔义愤要去横扫呢。在付出了大代价之后,自洪都(南昌)一路快要打到了湖北,一度气势如虹,最后却后力不济,外加两支江西义军反水,他给人抄了后路、损失惨重。几番血战之后,十万人包括自带的七万人只剩这点,原来火家军的一些精锐大多没了。
另有常遇春率领的五万人也陷入了陈家军的堵截之中,无法及时来援。
“哈哈哈,给我追!干掉火燎天!”陈友谅亲率大军追赶。
“轰隆隆~”巨响中地面剧烈抖动,所有的马都惊了。陈友谅双腿一夹,叫胯下马儿乖乖听话,再手打凉棚向远处看去。
远处山上,几个地点升起浓厚的烟柱,大量乱石自山上隆隆滚下,塞住了山中道路。山上竖起一杆大旗,上面有字:“朱”。
“朱元璋…派人攻山,一部分人清出道路!”陈友谅冷着脸一声令下,许多手下依计而行,可是朱家军早占据了有利地形,梆子声一响,那箭支如暴雨般落下来,更有数门小炮对着山路横扫,无数的石头噼里啪啦砸下来,一时间谁也是无计可施。
那时候没有飞机坦克,地利是很重要的战争因素。
于是火燎天就有了机会逃跑。
“大帅!看到朱元璋迎面来接,火燎天简直无地自容,直接单膝跪下了。说实话,真要是朱元璋是个私心大的,任他自生自灭,他也啥都说不出。
“一家兄弟,说什么两家话!快,上船吧!”朱元璋指着湖边的无数船只。原来朱元璋知道此事,**之间征调了湖上江上所有船只,来此救人,真正的兵力却并不算多。
乘船脱险,却不必非得返回湖东,只要找个方便脱身的地方就成了。此时已近黄昏,朱元璋等趁着夜暗一面顶着陈友谅的进攻,一面加紧运送人员,日出之时,两万多人都已脱险。
杀人一万,自损捌千。陈友谅此次损失也不小,倒也没有狂追不舍。
…
回到洪都第一件事,朱元璋就趁着这里兵力空虚立即翻脸,城内城外一起动手,拿下了洪都城!这是朱家军在长江南岸拿下的第一座大城。
斗争难免血流成河。红日东升,城中血色竟似比红日更艳丽些。
城中原蒙古人的大将军府,此时已经是朱元璋的帅府。大厅上首,朱元璋由一干猛将围绕左右,下面是一群江西义军的将领—都已经是阶下囚。
“弟兄们!真是对不住了!”朱元璋站起来拱手。
“别说废话了,我们兵败不怪你,只怪我们信错了人,前门抗陈友谅,后门把你这头恶狼引了来!”阶下一人怒喝,那是老将彭明,是江西“五虎断门刀”彭家子弟,在江西义军中威望很高。
“是英雄好汉的,给个痛快!”
“二十年以后,又是一条好汉!”七嘴八舌的一大堆。
朱元璋也不应答,只是指着身边十分狼狈的火燎天,郑重道:“大约大家伙儿也听说了,我军副帅火燎天率大军浴血奋战,力挫陈友谅,已经快打到了湖北,可是关键时刻被人在背后捅了一刀!十万弟兄,几乎全军覆没啊…捅刀子的,就是江西义军的韩文、刘赢,这两人大家都熟悉吧…真没想到啊!”
一帮人都没了动静,大多在想:“乱世当然要找个好主子,怪只能怪你没防备!”
“如此乱局,江西最终必将沦落于陈贼之手!我朱元璋不忍心看江西父老陷于水深火热,方才出此下策,还请各位谅解!现在我最后给大家一个选择机会,愿意去投陈友谅的,我放人;愿意留下的,可以为我明教效力…当然,那几个不算………给我把这几个出弟兄的叛党砍了!”朱元璋厉声喝道。
当下有亲兵推出去几个人,就在院子里就给砍了,惨叫声中人头落地。另有一群大兵进来,送来几百个血淋淋的人头……竟然把人家全家都给杀了!
把人头摆在大家面前,朱元璋冷道:“怎么样?考虑好了没?是走是留?”
下面彭明本以为必死,早已经引颈就戮,只希望不要连累家族,这时候听说有了活路,心中又活泛起来。
废话,能活谁想死啊!
朱元璋似是看出了他的心事,安慰道:“如能弃暗投明,可既往不咎,保证各位的家族安全。”在“家族”上加了重音,言外之意很明白了!
…最后几乎所有人都当场投诚。当然也不能就这么一说,先交出能调动的所有武装给朱元璋改编,还有留下家属作人质。最后来个投名状:当场杀几个陈友谅军俘虏和叛徒。
至于“投陈友谅也放人”什么的,没人敢信。
…………………………………………………本章完……………………………………………………………
关注官方qq公众号“1” (d:lv1),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
第三百二十九章 叛军来了!
第三百二十九章 第329章 叛军来了!
朱元璋当时让人给大家解开绑绳,一碗碗的血酒送上来,准备当场歃血为兄弟!
“拜见大帅!拜见兄长!只要兄长一句话,我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大家齐声说过,痛饮血酒。
“啪嚓啪嚓…”饮罢,所有人一齐摔了酒碗,相对大笑、十分豪爽…先别管真心假意。
“哈哈哈哈…多了众位江西老表辅佐,它日何愁大事不成啊!”朱元璋笑得无比畅快。
经此一役,朱元璋借此拿下了江西的半壁江山,可以说是失之东隅、得之桑榆,绝对的稳赚不赔。江西义军那些人领教了朱元璋的本事,又有家族作为抵押,也不敢再敢蛇鼠两端。
…
“额?”朱元璋看过手下送来的情报,面带阴沉之色,随手把情报递给众幕僚传阅。
“什么?张士诚这厮要称王?好大的狗胆!我们大哥还没有称王~”徐达等一众猛将一看大怒。
朱元璋又环视了周围一便,观察了一番,才说:“各位兄弟有何应对之策啊?”
“打他个球的!”
“对,打!”猛将们纷纷请战讨伐张士诚。
李善长却面带忧色:“不可轻易为之!北面蒙古人、西面陈友谅还在虎视眈眈,如果分兵去讨伐张士诚,危矣!”
“李公有何妙计?”
“我们去打他们,跋山涉水,不占地利,不如层层设防、稳守反击!不过金陵最好拿下来,断了张士诚西进的主要道路!再者金陵城乃水路旱路要冲,又是六朝古都、龙气盎然,可作我教霸业之根基!”
一听这么好,大部分人支持李善长,特别是惦记金陵城的富庶与烟之地的。
可金陵城是江南大城,城高池深,又有五万蒙军和两万汉军守卫,强行攻城肯定损失惨重。
…
金陵城,清晨。
“全打开!打开!”城门口、码头上,拒马、栅栏排成行,兵卒们如临大敌,在盘查着进出城的船只和民众。等着进出城的人、车、船排成了几里的长龙,怨声载道。
水城外乃至江面另有战船警惕着。
因为城外不远就有义军活动,蒙古人十分的紧张。可还不能随便禁绝交通,要不那么多人吃啥?
只有打着晓阳府旗帜的船队有特权,虽然不能免检,但态度还是好了许多。晓阳府是江南几座孤城主要的粮食商和物流承运者,又在蒙元、明教、弥勒教三方中间持相对中立的立场,一贯是受欢迎的。
当然也有别的原因,江面上就有晓阳府的炮舰在巡逻,上面有重炮!
…
“停住…停住…”江面上隐隐约约传来高喊,紧接着就是一声炮响—那是蒙军战船在示警了。
薄雾分开,钻出一列列的小船,竟然有上千条之多,首尾相接看不到头!船上都是手拿兵器的将士,斗志昂扬。
更有几条打着“朱”字大旗的大船伴随而来,轰隆炮响,和蒙古人的船对峙。
“叛军来了,快关城门呐!”城头上响起急促的锣声。水门正在急速合拢。
正在此时,水城门内的大街小巷和城外几艘待检的船中突然闪出几百好手,挥舞着兵器冲向城门。城上有人放箭拦阻,城下也有神箭手还击,不断有双方的人惨呼着倒下。
“轰隆隆~”一个个掺杂了石子的火药包落入蒙军人群,顿时哀声四起。此时朱元璋方面自己也能少量造些火药了,虽然不如晓阳府的好,但是炸人吓唬人还勉强;倒是蒙古人经济拮据,不好如此浪用宝贵的火药。
城门附近的蒙古兵营,三千守城军平时多在这里待命或睡觉,可是此时,雨点般的火药包丢入院中,把院子炸成了一片火海!谁出来谁倒霉。更有房倒屋塌,把士卒压在下面。
“擦!擦!擦!”转眼间几名轻功高手已跑到城墙下面,轻轻一蹿,扣着城墙石块缝隙借力,就一溜烟“噌噌噌”爬了上去,如猿猴般轻捷。守城兵胡乱丢下石灰、石块等物,大多不会威胁到这些高手。
“噗噗…啊~”惨叫声中,一两位高手中箭跌落—这么近的距离,弓箭威胁还是不小。
说时迟那时快,很快一名高手已经攀到水城小城楼附近,各自射出暗器,干掉了探出头来的弓箭手之类,又自背后取出火药包,在火把上点燃短短的药芯,丢入城楼!
“轰!…。”城楼窗中吐出明亮的火舌,顿时一片哀声。
“轰!轰轰轰…”紧接着,城楼里发生了一连串的爆炸,那是炮用的爆炸了,一时间城楼成了一个会喷吐火焰的怪物,无人敢接近!
可怜城楼里的城门将军和一些好手,再加多门火炮就这么冤枉的报销了。
墙外则有人竖起云梯或抛出索爪,一路向上攀爬。不断有人因云梯被推翻,或者中箭、中了石灰、石块什么的,惨呼着跌落下去。攻城的人虽少,却尽是好手,给城上造成很大压力。
“轰!”远处主城楼终于有一门火炮打响,一枚铁蛋落在水边,掀起的巨浪掀翻了两条义军小船。可是距离较远,又有死角的因素,这样的炮击难以造成太大的伤害。
几名轻功高手陆续攀近城头,不断丢出火药包,造成城头上火光四射、惨叫连连。
就在战局暂时相持不下之时,义军在江上和蒙古水师几条哨船也打得不可开交。大群的小船围向蒙军哨船,后者虽然船舶稍大,有的上面有炮,可是势单力孤之下,也十分难办。
至于更多的蒙古军船,还在码头上呢!
“轰!轰!”一炮一炮打下去,几乎每炮都是一片碎木和血色,可是义军船只却不畏死伤,不断的靠近、放箭;蒙军船只生怕被靠帮攻击,不断的后退,竟然给义军让出了航道。
两条义军大船只是放了几炮周旋一二,便由部分小船扰敌,自己则带领大队径直驶向水门。船上若干儿郎猛力蹬桨(轮桨),再加?风?水之下,把船开得犹如奔马般迅速。
…………………………………………………本章完…………………………………………………………
关注官方qq公众号“1” (d:lv1),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
第三百三十章 下金陵
第三百三十章 第330章 下金陵
水门之前的水道早给义军清空,一条大船行到水门前放慢了速度,掀起炮衣,露出一门“重炮”,炮身上铜锈俨然(其实是蒙古人早年丢在庐阳的一门老掉牙的中型炮加以简单整修)。轰地一声,一条“链弹”呼啸着飞去狂扫,轰然间水门倒塌大半。再轰两炮,水门便成为一堆碎木!大小船只一拥而入。
(链弹就是两枚中间以铁链连接的炮弹、适合对付大面积障碍物。)
许多大小船只再向里驶去。城上岸上的蒙古人箭如雨下,更有间断的小炮轰击,船上以弓箭和小炮回击,还是损失不小。炮手们也已有多人受伤,只是身着厚甲,还能勉强坚持而已。
不过此时水门外已经有许多朱家军士卒靠岸,加入攻城队伍,大大减轻了水上的压力。
终于来到内水门面前,轰开它!轰然间水门毁了,这门老炮也炸了膛,终于光荣完成了它最后的使命。
航道上再无阻碍,大小船只直接驶近城内码头,以密集的弓箭和小炮向岸上射击。箭如飞蝗、炮子横扫,距离太近的缘故,双方都损失惨重,义军损失更多。
可蒙古人士气本就不高,又死了城门将军,一直只是零散反击而已,不知从谁开始逃跑的,反正逃跑的越来越多,直到崩溃!让义军轻易抢得了码头。
岸上的一些大木、石头犹自巍然,这些堵塞航道的利器竟没被用上。更有几条军船在码头上就那么放着,船上的火器完好无损,只是没有几个水手士兵—大都在城中**呆着呢!
既然突破了个口子,其它的就好办了,朱元璋?利拿下了水城,大批的士卒上岸,却只是倚赖既有工事准备防卫。
紧接着他们和赶来的蒙古军发生了大战。。。激战一天,死伤狼藉,双方都有数千人填在了这里,义军死伤更多于蒙古人。不过朱元璋对这奇袭的结果还是很满意的,若是常规的攻城,想打进来还不知道要多死多少人。
夕阳西下,双方默契地停止了战斗。可是守城的蒙古大将军西华雷可坐不住了,因为他的城给围了!远远望去,四野里影影绰绰,不知有多少万人!更多的人还在从远方赶来。
瓮中捉鳖!
按照一般的军事逻辑,蒙古人方面还有六万多人,守城应该不成问题,对方虽然人多,可也无法让几十万人一涌而上。
问题是,蒙古人的士气十分低迷,补给也不很充裕,很难长时间守城!轻易丢了水城便是明证。那些汉军更不用说了,炮灰都不够格。
最严重的是,对手已经控制了水城,可以此为出发点攻击城内目标—这绝对是严重癌症。
一封封情报不断送到大将军府,大多是不利的消息。
以出乎意外的速度,已有多达二十多万的“叛军”到来,把金陵城包围得水泄不通。
江北浦口一线已经失陷。
“叛军”不断有粮船到来,更运来了一些攻城器材。他们也派了大量人手到处砍伐木材云梯、冲车等,看样子准备大规模攻城。
沃姆雷急得直转磨,他已经靠信鸽发出几封求救信,可援兵能不能来还不大好说。
“大将军,叛军朱元璋遣人送来一封信!”有人报道。
让沃姆雷稍稍有点意外的是,朱元璋不是劝降的,而是伸手的!说的很明白:我只要城,不要你投降!要求城内的蒙古军一日两夜内轻骑撤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