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田园之夫凭妻贵-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久以后。
记者问沈姑娘。
“听闻自您结婚以来,唐先生一直称呼您为姑娘?”
沈姑娘巧然一笑,点头称是。
记者追问,“为什么?私下里不叫老公老婆吗?”
某女娇羞一笑,:“因为他说将我当女儿养。”
“……”
这是一个很暖很宠的重生宠文,感兴趣的小天使就戳进来吧O(∩_∩)O
第三十章 制藕粉
接下来的几天,顾朝颜简直要陷入了幸福的海洋之中。她没想到自己也有被功德值砸一脸的时刻。
在八月之前,因为岳照琴帮她做好事,她足足多了1282的功德值,再加上时常完成的日常任务,总的功德值为2456。
或许是因为每天锻炼身体的缘故,朝颜的力气值已经提高到了41。她直接花了一千功德值,兑换了一颗强身健体丸,力气一下子变成了53,总算是达到了正常人的水准了。
终于不用再做弱不禁风的林妹妹了!朝颜简直要潸然泪下。
要不是担心吓到人,她还真想再兑换一颗吃下去。
她十分心痛地看着1456的功德值,决定按捺下买买买的冲动。商城之中不少好东西都是一千点起跳,为了以防万一,她还是留着备用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有吃一颗扔一颗的豪气。
“这些藕够咱们吃了吧?”
孙雯的话让朝颜回过神来。
孙雯手里的篮子中装着从院子中的池塘摘的莲藕,这时候的荷花早就凋谢,刚长成的莲藕最是甘甜可口。
朝颜说道:“再多摘一些,拿几块炖排骨,其他都留着,我有用呢。”她要拿来做藕粉。
藕粉的制作步骤看似简单,但是真的一样样坐下来,也实在繁复,不过朝颜现在力气变大了不少,加上还有孙雯帮忙,倒也不觉得吃力。她们两个一起将新鲜采摘的莲藕给清洗得干干净净的,不留下半点的泥土。
然后将莲藕放石臼中捣碎,再用院子中的那石磨加水磨成了藕浆,再放布袋中冲洗过滤。冲洗好的藕浆朝颜便放水里漂洗一到两天。
孙雯对于最后的成果十分好奇,一再对朝颜表示要让她尝尝。现在她的性子似乎开朗了许多,也比较敢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朝颜觉得这样挺好的,她们原本就是相依为命的一家人,有什么事不能说呢。
对于这藕粉,朝颜直接拿出事先准备的书籍,告诉顾孙氏和孙雯,这制作法子是她从书上看来的。若是好吃的话,她们家也可以做个小本生意。
等漂洗沉淀过后,藕粉沥干以后就开始晾晒,晾晒得差不多了,开始削藕粉。孙雯直接接过了削的工作,在这之前,她便特地练习了一把,因此削出的藕粉薄如雪花,煞是好看。
毕竟是刚上手没多久,孙雯的动作不算快,削了两个时辰,才将所有的藕粉给削好,然后拿去晒。
他们这次摘的藕粉也有三十多斤,不过最后得到的成品也就差不多四斤,这还是因为孙雯力气大,将藕粉磨得十分细腻,出粉率不低的缘故。
她们所制作的藕粉看上去冰清玉洁,卖相极好。
朝颜烧开了水,先用温水将藕粉散开,再用滚开的水下去调出三碗的藕粉,再加上点白糖——这白糖还是之前于家送的。顾孙氏都舍不得送出去,在家自己留着。
调好的藕粉莹白中带着淡淡的粉色,还有一股自然的清香。朝颜前世吃的藕粉都是超市中买的,基本都是机器产出的,不像今日所品尝的这碗,从头到尾都是人工所制。
晶莹透明的藕粉入口十分顺滑,清新自然,十分美味,让人仿佛将一朵荷花品尝到嘴里,虽然带着甜味,却甜而不腻。
顾孙氏忍不住道:“这藕粉味道真是不错。”
朝颜说道:“这藕粉吃了对身体也好,十分养人的。”
顾孙氏立刻道:“那你就多吃一点。”
朝颜慢慢吃完一碗,问顾孙氏:“奶奶,你说咱们家做这个生意如何?”
藕粉这可是只有他们家会做,独门的生意。
顾孙氏有些犹豫,“咱们村里就这么点人,做这生意的话,也没多少人买啊。”
朝颜努力说服她,“咱们可以在城里开一间小店来卖藕粉。我在书上还看到好几种藕粉的小吃呢,可以加银耳、加桂花、加山楂……”
像现在是莲藕的季节,也不需要非要做成藕粉的样子才来调煮。
顾孙氏叹了口气,“每天进城的话那不是累死人,你这身体哪里吃得消。”做生意可是体力活,二丫最近身体虽然看上去好了不少,但顾孙氏还是担心会劳累到她。
朝颜道:“我现在身体之所以好了不少,便是因为时常劳动的关系,先生也说了,我多走动,对身体好。若是我真的身体吃不消,到时候再关店也可以。”
谁知道倒流香的红利什么时候出来,她可不能这样坐吃山空。
孙雯说道:“姨婆,还有我呢,我肯定会帮妹妹的。再说姨婆肯定也会搭手的,不是吗?”
顾孙氏现在身体还很硬朗,加上朝颜每三天都得抽出一天的时间去上课,那时候肯定需要顾孙氏帮忙。
朝颜想到这个问题,补充道:“不然我们去买个丫鬟回来帮忙好了。”虽然也可以聘请,但谁知道秘方会不会被人给偷了去,还不如直接买一个丫鬟回来,手里握着卖身契,也不必担心对方背叛。
顾孙氏无语,二丫真是想一出是一出,这就马上想到买人上了。她们家虽然现在有些家底了,但是直接买丫鬟还是太打眼了。再说,万一生意亏了,还得将丫鬟退回去不成?
她连忙说道:“人先别急着买,先做一个月的生意看看。”
顾朝颜见她松了口,不觉也松了口气。
她将做好的藕粉取出一斤,孝敬少玄真人。少玄真人虽然没说什么,但是看她的表情,朝颜觉得自己的老师还是挺喜欢吃这个的。
朝颜估算了一下,她家荷花池的莲藕撑死也就是几百斤,做出的藕粉也就是几十斤。这点东西要拿来做生意,实在杯水车薪。
她直接将主意动到了村里的池塘那边。池塘那边可是有一大片的荷花,面积近百亩。五淮村的人,家里没什么吃的,便会去池塘采摘一些藕回家煮,还有头脑活络的人会每天采摘一些进城去卖。
只是自己吃和拿来做生意就不一样了。倘若他们将莲藕都给采摘了,而且还是拿来赚钱,只怕村里人会有意见。很多人都有眼红的毛病,宁可看到那藕在那边烂了,也不愿让人拿去赚银子。
看来她得找里正卫华一趟了。
第三十一章 谈妥
卫华是五淮村的里正,今年再次尝试下场考举,可惜依旧失败,不过这也丝毫无损他家在村里的地位。五淮村也就两个秀才,一个举人,唯一的举人便是卫华的父亲卫申。另外两个秀才则是卫华和顾国兴。村里也因为这三个有功名的人,而在附近几个村中地位不凡。
卫家的人或许没有顾氏一族的多,只有三房,却因为卫申这个举人,家产不菲,全部的田地加起来也有八百多亩,可谓是村里一等一的富饶人家。
卫家自诩耕读人家,朝颜思考了一下,从书架上拿了当朝太傅所著的书籍,准备当礼物。
顾孙氏说道:“我陪你一起去好了。”她担心孙女年纪太小,过去了容易吃亏。
朝颜感到有些好笑,卫家又不是龙潭虎穴,卫华作为里正,又因为有心功名,所以处事还是比较公正的,读书人都比较爱惜羽毛。不过终究是顾孙氏一片慈爱,再加上她年纪太小,说话容易不被人当一回事。
顾孙氏问道:“你打算怎么说采摘莲藕的事情?”
朝颜早就考虑好了这事,“我觉得与其因为这事同乡村父老闹得不愉快,还不如咱们直接花钱买便是。”
一碗不加其他配料的藕粉卖个五文钱,在池塘中摘的莲藕一斤按照三文钱来卖。一般来说,城里的莲藕一斤能卖个七文钱。不过村里这么做的人不算多,不仅是因为采摘莲藕费时间,另一方面将莲藕运到城里去卖也需要力气和时间。
在朝颜凭借着倒流香赚了那么一笔钱后,顾孙氏便没有再将孙女当做不懂事的孩子,也愿意听她的意见,“那咱们卖这藕粉,一碗能赚多少?”
朝颜给她计算了一把,“一斤莲藕差不多能做两碗的藕粉,再加上其他的开销,成本也得三文钱,一碗能赚两文钱吧。”
等到冬天春天没莲藕了,那么藕粉就可以卖得稍微贵一些了。
顾孙氏眼睛亮了亮,“一碗赚两文钱,也不错了。”一天只要能卖出一百碗,一个月下来也能挣六两银子呢。
两人低声讨论着生意的事情,很快就到了卫家。卫家三房都住在一个三进的宅子中,房屋都是用好的石料所建的,虽然比不过城里那些富贵人家,却也挺有派头的。
村里人但凡有点事情就喜欢找里正来主持公道,因此见到她们两人上门,卫家的人半点都不稀奇,将她们给引了进去。
朝颜见到卫华,便将手中的书递给他,笑道:“先前我在渝州那边书店逛了下,买了几本书回来,若是我选的不合适,卫华叔可别嫌弃。”
为了拉近关系,她故意换了个称呼。
卫华目光在书封面上扫了一圈,心中闪过惊喜的情绪,这书可是去年刚致仕的太傅张斯所著,皆是一些策论和批注,他同城里的秀才交流时,也听他们提起过。
只是这书印刷的并不多,即使是在京城都未必能买到,更别提是他们京山县这样的小地方了。
卫华的脸色越发的和蔼,伸手接过这份送到他心坎上的礼物,解释道:“若是别的礼物,我肯定推辞一二,只是这书我太过喜欢,终究舍不得。”
朝颜笑容甜美,“这样的书就配卫华叔您这样有学问的人看,放我手中反而是浪费了。”于家给了她几本,她也送了一份给族长。
卫华和颜悦色道:“你们祖孙两今日过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只管说。”
顾朝颜说道:“我先前在书店中恰好看到一道食谱是以藕作为原料的,便想着和奶奶做个小本这方面的生意养家糊口。只是那池塘是咱们村所有人的,我若是将那边的莲藕都霸占终究不妥,所以才想着用一斤三文钱来买那些藕。”
卫华听前面还以为朝颜是打算免费拿下那些莲藕,后来才发现这丫头心胸十分宽广,并不曾想要贪图村里的便宜,又因为她送来的书,对她的好感更是加深了几分。村里采摘莲藕的人那么多,也不曾有人想过拿钱买。
他不在意说道;“你直接采摘便是,那些莲藕每年都揽在池塘中也是浪费了。”这些年来都风调雨顺,大家勉强能够吃饱饭,也就不需要时常去采摘莲藕当正食。
朝颜摇头道:“我若是每天摘一两斤自然不说什么,只是做生意所需要的莲藕不少,为了以防惹出闲言碎语,还是公事公办的好。”
卫华想想也是如此,加上这也是好事,于是便点头答应了下来。至于朝颜到时候交的钱都得归到五淮村的公账上,等账面上的银钱足够了,正好可以将村里的路修一修。
事情顺利地谈妥了下来,在卫华这边过了明路,朝颜不由松了口气,同顾孙氏离开卫家。
顾孙氏没忍住说道:“你这孩子,里正都说不用给钱了,你还上赶着送钱。”
朝颜说道:“奶奶你等着看吧,若是咱们没给钱,只怕要被大家的唾沫给淹死。”
他们家因为那一千两的缘故本来就惹了不少人眼红,一些见不得人家过得好早就等着寻他们家的错处了。
搞定了卫华以后,顾朝颜一家磨刀霍霍开始采摘莲藕准备做莲藕。这样的体力活孙雯直接包揽了过去。
村里的人见他们家一次性采摘了那么多,自然有意见。
没等一些人酸溜溜地说他们占大家的便宜,卫华便直接说了朝颜一家用每斤三文钱采买藕粉的事情,于是所有的闲言碎语顿时烟消云散了,大家转而猜测他们家采那么多莲藕,到底打算拿来做什么生意。
朝颜懒得关注外面的言论,现在他们家也算是遇到了第一个困难。
第三十二章 开店
磨藕粉可是个体力活,虽然孙雯的力气不小,但是架不住需要磨的莲藕多啊。朝颜颇为喜欢这个温柔勤快的表姐,也不愿她每日被活计所累。
她同顾孙氏商量一下,决定去买一只驴回来负责磨藕粉。她们若是要在城里开店,也是需要一个代步工具,驴除了方便推石磨,还能作为交通工具。
虽然坐驴车不如牛车马车威风,但实用就可以。他们家若是一口气买了牛和驴,那就太打眼了。
最后顾朝颜成功花了五两银子买了一匹驴回来,那驴通体乌黑,唯有鼻子处有白毛一片。朝颜还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做雪球,因为鼻子那块的毛和雪团差不多。没错,这毛驴还是个姑娘家。
有了雪球,最辛苦的体力活就这样解决了。
朝颜还拿出银子找泰民叔定做木碗,木碗结实耐摔。她还特地让泰民叔将碗做成莲花的样式,再盛上藕粉,别有一种清新精致的感觉。
她这段时间着实没有闲着,还同顾孙氏去城里租了一个不大的店面,一个月租金也需要一两银子,而且还得直接先交三个月租金。
这些开销下来,朝颜的小金库又减少了一些。这段时间忙碌下来,她真正体会到做生意果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在八月五号的时候,这店总算是顺顺利利地开了起来。
朝颜开业时还做了开业打折的活动,加上藕粉的味道和卖相很是不错,因此生意还真顺顺利利地做了起来。
等开业打折活动过后,每天也能卖出一百五十碗到两百碗之间,顾孙氏看着每天赚的钱,欢喜得眼睛都要眯成了一条线。
一天纯利润都有三四百文,一个月下来便有十来两银子,这可是她以前想都想不到的好处。
和顾孙氏的喜气盈腮相比,朝颜显然要淡定许多。生意虽然不错,却也没有她想象中的火爆。
藕粉本身都是在家里事先就做好的,所以她们的工作量十分轻松,只需要烧水调配,按照顾客的意见加料即可。而且碗本身不油,清洗起来也十分轻松。
不过十来天功夫,这小店便已经有了一些爱上这款美食的固定客人。比如李家的小姐尤其喜欢藕粉,每天都会让自己的丫鬟亲自过来买一份回去。
“咦,你居然也会出来买这家的藕粉?你家小姐不是一贯不吃外面的吃食吗?”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
朝颜抬起头,说话的姑娘还真是熟人,便是那李家姑娘的丫鬟柳儿。
柳儿说话的对象是身着粉色的少女,看打扮也像是大户人家的婢女。
粉衣婢女扯了扯嘴角,说道:“我家小姐听闻这家的藕粉不错,这才让我买一些回来尝尝。”
看她的神色,似乎和柳儿关系不怎么样,还隐隐有针锋相对的意思。
柳儿直接说道:“我家小姐听闻张小姐最近身体不爽,还十分担忧,想上门探望,又怕扰了张小姐养病。现在看来,令府小姐身体应该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
“承蒙李小姐的关心,我回去后定会转告给我家小姐。”
两个丫鬟你一言我一语,队伍很快就排到了她们。
柳儿不再同那张家丫鬟斗嘴,快言快语道:“原味藕粉给我来两份。”
她打开食盒,将里面两个瓷碗拿出来。
朝颜和孙雯两人飞快地调好了两碗,柳儿付过钱后便离开了。
张家丫鬟也要了一份藕粉回去。
等她离开后,立刻有人开始八卦了起来。
“说起来这张家小姐也是命苦,原本同县太爷的孙子也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不曾想到县太爷却因为一系列的罪名而被判刑。这张家小姐得知事情后便生病了。”
“没想到张家居然没悔了这门亲事啊。”
“可见张家也的确是诚信人家。”
大家讨论了一回张家小姐的事情后,很快又转到别的事情上。
那之后,张家也同李家一样,每天都派丫鬟过来买上一份的藕粉,也因为她们的缘故,藕粉的名气又大了几分,生意越发好了。
只是在八月底的一天下午,朝颜卖完今天份额的藕粉,准备收摊回家时,张家的丫鬟已经迎了上来,笑意盈盈说道:“顾姑娘,我家小姐有笔生意想同您合作。”
合作生意?
朝颜第一反应便是,这张家小姐不会是看中藕粉了吧?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至于,藕粉虽然生意不错,但终究是小打小闹,哪里能入张家的眼。
她思考了一下,好奇心占了上风,加上她也不好得罪张家小姐,于是便点头应了下来。
第三十三章 下药
孙雯自然是陪同朝颜一起过去。
这张家姑娘张蝶舞论容貌还比不过那李家小姐,只能说是中上,不过那弱柳扶风的姿态和额间一点胭脂痣倒是为她增加了几点的风情。
朝颜落落大方地打招呼,“张小姐安好。”
张蝶舞的视线落在朝颜身上,带着某种的审量,好一会儿后才收了回来,神色淡淡的,“顾姑娘果真如同我想象中一般清秀灵慧。”
“不敢当。”朝颜语气平静。也不知道是不是她太多心,她总觉得这位张家小姐对她似乎隐隐带着一股的敌意。可是今天她也是第一次才同她见面的啊。
张蝶舞转头对丫鬟道:“将那倒流香搬过来。”
朝颜挑了挑眉——她这倒流香目前为止在京山县也就只卖了两个,两个都是卖到吴家那边。张蝶舞这倒流香应该便是从吴家拿到的。说起来,在林知县锒铛入狱以后,吴家也因为拐卖岳照琴而被牵连了进去,在吴夫人自缢谢罪以后,吴老爷也将吴家在这边的产业变卖了,带着痴傻的儿子回到京城中,似乎打算在家族的庇护下过日子。
不管吴夫人到底是自愿自缢还是被迫的,朝颜都无法同情她,正所谓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张蝶舞的丫鬟很快就将倒流香的香炉给捧了过来。
张蝶舞在朝颜面前将塔香点燃,沉迷地看着白色的烟雾如同流水一般缓缓流淌着,酝酿出一片的仙气盎然。
一会儿,张蝶舞才开口道:“这倒流香若是推出售卖的话,定能够大受欢迎,不知顾姑娘是否想要同我合作?我愿意花两百两买下这技术。”
朝颜差点喷笑出声,两百两银子……这比岳照琴的二舅母还要来的更小气啊。不过想想也是可以理解,那位于张氏好歹也是皇商夫人。张家在京山县虽然也是大户人家,但同于家完全不能比啊。
她嘴角勾了勾,说道:“承蒙张小姐喜欢,只是这倒流香的生意,我没办法同你合作。”
张蝶舞皱眉,“为什么?若是觉得价格不够的话,我们还可以再讨论。”她似乎十分想要拿下这技术的样子。
朝颜道:“我已经同人合作并且签了协议书了,所以只能谢绝了张小姐的美意。”
张蝶舞有些急切道:“同哪家合作的?”
朝颜将散发的发丝拢了拢,露出了一个有些羞涩的笑容,“是渝州那边的一个皇商,姓于,不知道张小姐听说过没有。于家恰好因为生意上的事情来咱们京山县,后来无意中看到我这倒流香,便同我合作了。”
原本沉默的孙雯也开口了,“于家拿了一千两同我妹妹做生意,还送了不少的礼物过来。”至于后续的分红,她倒是没有说。
若是别人听到于家还未必会有什么反应,但张蝶舞则不然。她同前知县的孙子定了亲事,在林知县家出事后,张家也调查过这其中的原因,所以张蝶舞十分明白,林家会有这飞来横祸,是因为吴夫人绑了皇商于家的外甥女。
若不是于家,林家也不会出事,她也不会因为这门亲事而洛儿被人嘲笑的下场。于家相当于是她的仇人了。
张蝶舞原本就不喜欢顾朝颜,又知道她同自己的仇人于家合作生意,心中的火气更是不断地往外冒。她用了自己最大的意志力才压下了这股的火气,勉强扯了扯嘴角,“那还真是不凑巧了。”
然后便端茶,寻了个理由将朝颜给送了出去。
等朝颜离开后,她没忍住怒火,将手中的杯子往地上一摔,说道:“她这是存心同我作对不成?”
她在吴家看到那倒流香后,便十分有自信这东西若是推出后,能够大受欢迎。在打听到这东西是顾朝颜琢磨出来的后,还按耐住对她的不喜,将她请过来。
她的丫鬟将地上的碎片收拾好以后,才说道:“不过是一个身份低贱的农女,小姐您何必为了这样的贱民而动气呢?”
张蝶舞握紧了拳头,不复在外人端庄柔弱的模样,“可是少玄真人不愿收我为弟子,偏偏收了这么一个农女当弟子,不知道多少人嘲笑我连她都不如。”
她的丫鬟走上前,给她揉了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