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右两排刀斧手虎目怒睁,一副随时准备一拥而上,将蒋琬砍成肉酱之状。

蒋琬岂能感受不到那肃杀之意,但他却仍一脸闲然,拱手道:“蒋琬见过黄老将军。”

“蒋琬,你前来见本将,却为何事?”黄忠瞪着他,冷冷质问道。

“琬乃奉我家颜右将军之命,前来说降老将军。”蒋琬也不拐弯抹解,直言不讳的道明来意。

黄忠虎目陡然一聚,杀气汹涌而起。

“前番蒯越那狗贼来劝降,老夫已将他一剑杀之,如今你还敢前来做说客,难道你就不怕死吗!”

黄忠一声暴喝,左右刀斧手已作势准备扑上来。

大帐之中,凛烈的杀气,如狂风暴雨般涌动。

蒋琬却只淡淡一笑,“黄老将军乃勇烈之辈,琬相信,前番将军杀蒯越,应该并不是因为他说客的身份,而是因他亲手杀了旧主的原因,不知是也不是。”

蒋琬一语道破了真相,顺道还轻不动声的拍了黄忠一马屁。

黄忠眼眸中掠过一丝奇色,似乎奇于蒋琬竟看破了他的心思。

“是又如何,蒯越虽杀害旧主,但到底是因颜良而起,如今颜良占我乡土,还敢派人来做说客,本将杀了你又有何不可。”

言语虽怒,但蒋琬却敏感的听出了几分不同。

黄忠把怒恨颜良的原因,归结为颜良攻占了他的“乡土”,而不是什么夺了他旧主基业之类的所谓大义。

“黄老将军只知右将军夺了刘家的基业,可知那刘表父子手下,带甲之士十万,却为何竟会被只有区区两千兵马的右将军夺了他的基业?”

蒋琬面无所惧,大声反问。

黄忠一怔,不时无言。

蒋琬却高声道:“刘氏父子失了荆州,正是因为他父子皆是徒有虚名的庸碌之辈,所用之徒,也皆是虚有其表的庸人,就似那蒯越,枉那刘表对他委以托孤之重,而他却为保命,竟然下手杀害了刘表之子,这当真是天大的笑话。”

黄忠陷入了沉默,满脸的怒气渐也虚了下去。

“而似黄老将军这等宿将,只因不是出身于名门大族,便被刘表远置于长沙这等偏僻之地。试想一下,如果当年右将军初至荆州时,执掌兵权,奉命讨伐的是老将军,而非蔡瑁之流,右将军又何以有今日之势。”

黄忠如被戳中了痛处,眼眸中闪过几分怅然。

“似刘氏父子这等庸碌无能之主,若不被灭,简直是天理不容。更何况当今之乱世,强者为尊,颜右将军乃当世英雄,若以他执掌荆州,不但能保得一境安宁,更可率我荆襄之士争雄天下,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皆可望。难道说,以黄老将军见识,竟宁愿为了刘氏父子这等庸主,而主弃颜将军这般雄主吗?”

这最后一句话,蒋琬情绪激昂,一字一句,字字如刃,直刺黄忠的心底。

此时此刻,这位须发皆兵的长沙之虎,苍老的脸庞猛然一震,心头间,一股豪然之意油然而生。

“争雄天下,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黄忠喃喃重复着这十二个字,眼眸之中,闪烁着某种异样之色。

那是觉悟的眼神。

第二百八十一章桂阳樊氏

空有一身武艺,自问用兵之能荆襄无双,十余年间,却只能坐守荆南这偏僻之地。

天下大乱,英雄竞相登场,一展风采之时,自己却籍籍无名,只能眼看着别人表演。

如今垂垂老矣,却名不出荆南,官不过一中郎将,用英雄落寞来形容自己,一点都不为过。

“难道,我黄忠当真要籍籍无名,了此残生吗?”

脑海中,一个惊雷般的声音,正愤怒的质问着自己。

黄忠陷入了沉默,深深的沉默。

蒋琬看得出来,对刘氏忠诚度本就不是很高黄忠,内心已经开始在动摇。

大帐中的气氛,由原本的肃杀,渐渐变得黯然起来。

这时,蒋琬的表情也缓和下来,却从怀中取出那封书信,递与了黄忠。

“这是令公子给老将军的家书,老将军不妨先看看吧。”

听得儿子的书信,黄忠神色陡然一震,急是将那信一把夺过,迫不及待的拆开来细看。

黄忠只这一独子,临湘沦陷后,黄忠一直在担心着儿子的安危,这也是他困守衡阳,不进也不退的重要原因。

当黄忠看完这封信时,所有的担心都烟销云散,苍老的脸庞间,竟还流露出了些许感激。

他万万没有想到,颜良不但没有怒于他杀了蒯越,拒绝了说降,而且竟还“以德抱怨”,请了名医张仲景来为自己儿子治病。

非但如此,颜良还派人严密保护其府,不准任何人惊扰,而颜良更是在百忙之中,亲自前往府中去看望他的儿子黄叙。

颜良的诸般善举,黄叙都在信中说得一清二楚,字字句句中充满了感激。

在信的最后,黄叙虽未直白的劝说黄忠归顺颜良,却委婉的提醒黄忠,颜良乃当世雄主,请他务必要三思而行。

虽未明言,但黄忠却自看得出来,儿子这是在劝说他归顺颜良。

“琬听闻当初令公子病重时,老将军也曾向刘景升上书,请调张仲景来荆南为令公子治病,但刘景升为了保得自己身体,却找一借口,拒不放张仲景来荆南。而今再看右将军所为,谁对老将军更重视,老将军应该心如明镜才是。”

蒋琬不失时机的又“补了一刀”,直把黄忠听得为之动容,脸上残存的那份犹豫,很快就烟销云散。

沉吟片刻,黄忠长吐了一口气。

雄主就在眼前,而且对自己这般礼敬看重,黄忠如何能不感动。

再一想到追随颜良,自己半生未尽的梦想,便有实现的可能,更是让黄忠激动不已。

诸般种种,更有何疑。

合上手中那份家书,黄忠再看向蒋琬时,苍老的脸上,已是浮现出了一抹释然的笑意。

……几天之后,临湘城中的颜良,收到了蒋琬发来的捷报。

长沙之虎,老将黄汉升,终于决心归降了。

颜良就知道,他的眼光绝不会错,以蒋琬的自信,再加上自己那封书信,处于绝境中的黄忠,断然没有不归降之理。

如今黄忠一降,荆南便再无敌手,颜良自也如释重负一般。

当天,颜良便留徐庶暂守长沙,自将一万多大将南下,前去与黄忠会合。

大军沿湘水南下,连过建宁、湘西数县,不数日内便抵衡阳。

此时衡阳城头,早已改换了颜家旗帜,颜良的大军进抵衡阳以北五里下寨,安营后不久,黄忠为表忠诚,便只带了十余名亲军,亲自前来大营相见。

颜良闻知黄忠前来,为了表示对这员五虎上将的重视,一早便驻马营门相迎。

过不得多时,但见南面大道尘飞扬,数骑绝尘而来。

待得近时,颜良举目看去,只见当先那须发皆白的老将,不是黄忠又会是谁。

须臾,黄忠策马而至,勒马于营前。

滚鞍下马的黄忠,几步上前,拱手道:“末将黄忠,拜见主公。”

颜良早已飞身上马,未及黄忠拜下,便将他扶住,哈哈笑道:“老将军,你终于来了,能得汉升这般虎将,本将纵横天下指日何待也,好啊,甚好,今天本将要跟老将军喝个痛快。”

兴致高涨的颜良,大笑着携手黄忠共同入营。

黄忠见得颜良性情豪爽洒脱,且对他如此礼敬,自也是心中欣慰。

大帐之中,早已备下酒宴,黄忠欣然落坐,便也不拘泥,与颜良豪饮了一番。

几巡酒过,主臣间的气氛愈加融洽,春风满面的颜良,遂是回忆起当初二人交手时的情形,对黄忠的武艺是大为赞扬。

而黄忠也对颜良的武艺敬佩不已,饮酒之际,又谈论起刀法武学来,更是滔滔不绝,兴致大盛。

酒喝到尽兴处,黄忠忽然想起什么,便放酒杯放了下来,神情郑重起来。

“末将归顺主公,身无寸功,实为汗颜,末将愿引一军南下,为主公平定了桂阳郡,以报主公厚待之恩。”

黄忠在主动请缨,以为颜良开疆拓土。

黄忠的请战,正中颜良的下怀。

桂阳一郡地接岭南,其地多山,既不利于骑兵展开,也不利于水战。

现如今颜良麾下的将领,似文丑、张郃等多善于骑战,吕蒙、甘宁等又善于水战,而魏延、文聘等将又善于平地步战。

放眼看去,颜良唯独缺一员精于山地作战的宿将。

荆南四郡本就多山,黄忠久居于荆南,于山地作战自有其独到之处。

而且历史上的黄忠,正是在随刘备平定蜀中之战中,才渐显声名,而他最辉煌的斩杀夏侯渊的一战,也是发生在汉中定军山这等山峦密布之处。

由此可见,黄忠必是极善于山地作战。

颜良便欣然道:“老将军既有此勇念,本将自求之不得,不知老将军打算以多少兵马平定桂阳。”

“只消一千步军足矣。”黄忠傲然道。

桂阳郡虽仍偏僻之郡,但太守赵范麾下也有五千兵马,这五千人虽乃郡兵,但也多少有些战斗力,黄忠想以一千人平定桂阳,倒也是真的很狂。

不过,黄忠这股子狂劲,却反而正对他的胃口。

颜良便哈哈一笑,豪然道:“老将军当真乃豪气之辈,好,本将就给老将军一千精锐步军前去平定桂阳,本将自将大军随后而发,只等听老将军的捷报。”

“多谢主公任信,末将不数日内,必斩下那赵范的人头献于主公,主公就等着好消息吧。”

黄忠欣喜,豪然立下了军令状。

当天的一场酒宴之后,颜良遂以黄忠为先锋,率其所部一千精锐的长沙军,由衡阳南下直取桂阳治所郴县而去。

而颜良则进驻衡阳,命胡车儿将那数千降军带往长沙,交由徐庶整编,自己则率万余兵马,尾随黄忠之后继续南下。

刘琦已死,桂阳赵范之流,又岂在颜良的眼中。

颜良之所以亲自率军南下,并非不信任黄忠,也不是怕黄忠拿不下桂阳,而是颜良还有更深远的眼光。

桂阳郡之南,正是交州。

交州一地,原本不过是大汉王朝的南陲边州而已,天下未乱之时,在中原人士眼里,不过是悬远于朝廷的化外之地、远山僻壤罢了。

然天下大乱之后,中原人口锐减,而交州却未遭战乱,再加上大量中原移民的迁往,使得交州人口剧增至两百万左右。

两百万人口,这是何其恐怖的一个数字。

颜良对交州这块偏僻之地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自然是该州的大量人口,他之所以想亲往桂阳,就是想就近观察交州的形势,看看有没有可能引交州之民北还荆州,以此来充实自己的实力。

颜良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思,方才不辞辛苦,亲率大军南下。

######桂阳郡,郴县。

太守府中,一片慌张。

大堂中,太守赵范踱步不休,脸上尽是焦虑之色。

刘琦覆没,颜良亲统大军南征桂阳的消息传来,整个郴县士民早已陷入了恐慌之中。

“这个颜良,难道就不能像刘表一样么,唉~~”

赵范摇头一叹,脸上流露出惆怅与费解。

当年刘表虽然号称坐拥荆襄七郡,但对荆南四郡的统治力实际上并不强,各郡太守多也名义上归附刘表。

刘表乃坐守之徒,对于荆南四郡的阳奉阴违,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故是赵范等太守们,名为刘表属下,实际上都是山高皇帝远的土皇帝。

而今颜良灭了刘氏,赵范原以为颜良会像刘表那样对待南四郡,却没想到,这个颜良“贪心”如此之重,竟不惜亲自率兵来征讨,非要把四郡纳入他的实际统治。

赵范很火,却又很无奈。

正当这时,脚步声响起,身后有人步入堂中。

“叔叔何故如此烦心?”是一个柔柔的女人声音。

赵范回去看去,却见一名身穿缟素,容貌绝艳的少妇盈盈而至。

那少妇,正是赵范的寡嫂樊氏。

赵范忙是拱手见礼,叹道:“嫂嫂有所不知,那颜良已杀了刘琦,如今正率大军来攻打咱们桂阳,我正为此事烦心。”

那樊氏眼眸动了一动,却道:“叔叔在谁手下做太守还不是一样,那颜良既取刘氏代之,叔叔改换新主便是,又何必这般烦忧。”

赵范又叹了一声。

“那颜良可不比刘表,他此番率军前来,分明是想实据桂阳,我若降与他,只怕难保太守之位,这才是我焦虑的原因。”

“原来如此。”

樊氏也幽幽一叹,素面间添了几分伤感。

赵范摇头感叹,目光无意间从自家嫂嫂那绝色的脸上扫过,眼珠子忽然一转,猛然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第二百八十二章献嫂

樊氏见赵范盯着自己看,不觉脸畔生晕,愠道:“叔叔可知非礼勿视。”

赵范一愣,方知自己神态失仪,赶忙将目光移开,脸上掠过几许尴尬之色。

顿了一顿,赵范摆手喝道:“尔等都退下去吧。”

左右婢女纷纷退下,诺大的堂中,只余下他叔嫂二人。

无外人在场,樊氏的情绪稍稍紧张起来,绝色的脸庞间流露着忐忑不安。

干咳几声,赵范忽然间向着樊氏长揖到底,深深的拜下。

“叔叔这是做甚?”樊氏吃了一惊,有些不不知所措。

“眼下大敌压境,范之太守之位将不保,唯有嫂嫂可助范保得此位,恳请嫂嫂看在先兄份上,能出手助范一把。”

赵范言辞恳切,一副苦苦相求的可怜相。

“奴家只是一女流之辈,如何能帮得上忙,难不成叔叔还要奴家上阵迎敌不成?”

樊氏却是茫然不解,给自己小叔子这话听得糊涂。

赵范忙道:“范当然不是上嫂嫂上阵,是范有一计策,可保住这太守之位,只是需得嫂嫂出面才能施此计策。”

樊氏如水的眼眸中,依旧狐疑闪烁,但她却道:“叔叔供养奴家多年,如今叔叔有难处,奴家若能帮得上忙,自会竭尽所能,只是不知叔叔有何计策需奴家出面。”

听得樊氏口风松得快,赵范暗松了口气,眼眸中露出一丝诡色。

瞧见赵范那诡异的眼神,樊氏心中隐约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是这样的,范听闻那颜良乃好色之徒,而如今嫂嫂又正寡居,所以范想将嫂嫂献于那颜良,介时嫂嫂便可从旁为范美言几句,那颜良一高兴,范这桂阳太守之位,岂不就轻松保住了。”

赵范讪讪笑着道出了他的计策,原来却是一出“美人计”。

樊氏听罢,不禁花容生怒,羞红满面,嗔道:“你这是什么荒唐计策,我是你嫂嫂,你竟想着把我献于别人以保官位,此等无耻的计策,亏你也想得出来。”

赵范显然没有想到,自家向来柔弱如水的嫂嫂,竟然会发这么大的火。

被樊氏这般一斥,赵范顿是面生尴尬,额边的汗珠刷刷的往下滚,一脸的惭愧。

只是,如今敌人大军顷刻将至,赵范思来想去,又别无办法。

无奈之下,赵范狠狠一咬牙,“扑嗵”一声便跪了下来。

樊氏吓了一跳,一脸怒容顿收,惊道:“叔叔说话便是,何故这般!”

赵范却是眼泪汪汪,哽咽道:“我赵家乃荆襄小族,当年可是倾家荡产贿赂那蔡瑁,方才求得这桂阳太守之位,我若失了这太守之位,我赵家便将再难有出头之日,万望嫂嫂看在先兄份上,一定要帮我这一回才是。”

赵范这么一跪,这么一哀求,樊氏怒意顷刻散消,剩下的唯有无奈。

眼见自家小叔子,竟不惜要牺牲自己来保住官位,樊氏内心中就有一种鄙恨之意,但听着赵范那一番可怜兮兮的哀求之词,樊氏不觉却又心软了。

犹豫半晌,难过了半晌,樊氏终是长叹了一声。

“叔叔快起来吧,奴家答应你便是。”樊氏贝齿紧咬着红唇,红着脸低着应道。

赵范大喜,腾的便跳了起来,可怜相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无比的狂喜。

当下赵范将樊氏谢了又谢,便即修书一封,派了一名得力的下属,即刻起程北去。

######此时,黄忠所率的一千精锐长沙军,已在南下杀往郴县的路上。

前番黄忠奉刘琦之命南征桂阳,本已连克耒阳、便县数城,半途之中却被刘琦紧急招回,那赵范便紧随其后,又派兵收复了失陷的数县。

而今黄忠复来,桂阳诸县畏于其勇猛,无不是望风而降,不数日间黄忠便率军进抵郴县以北的便县。

正当黄忠打算趁胜南进,一鼓作气攻取郴县,彻底平定桂阳时,却忽然意外接到了赵范的降书。

本打算将赵范人头斩下,奉作对颜良归降之礼的黄忠,这个时候就有些郁闷了。

无奈之下,他也不敢擅作主张,当即便派人前赵范的降书送往随后而至的颜良那里。

而颜良闻知赵范投降,桂阳不战而得,自然是颇为欣喜,遂命黄忠停止进攻,等候他的大军到来。

几天后,颜良自将大军抵达便县,与黄忠所部会合后,继续南下前往了郴县。

闻知颜良到来的赵范,早已大开城门,亲率桂阳一郡的官吏们出城相迎。

颜良遂叫大军在桂阳城外安营,并在营中热情的接见了赵范等郡中大小官吏。

在赵范等人所听到的传闻中,颜良素来是残暴不仁的一副形象,而今颜良的和善气度,自然赵范等官吏们大松了一口气。

心安之下的赵范,也十分的识趣,组织了郡中富豪乡绅,带着肉酒往营中连连慰劳三军将士。

一时间,军民鱼水情深,一场在即的大战就此消弥,桂阳郡也免除了战火之苦。

而今魏延等将尚在平定武陵等郡的战斗中,北方袁尚的使者尚未抵达,颜良也不急于北归,便叫大军暂住桂阳,每日饮酒作乐之余,又派人由桂阳南下交州,打探交州的情况。

这日傍晚,赵范又带着酒肉前来劳军。

中军大帐中,一场小宴设下,颜良饮着美酒,对赵范自少不了一番安抚。

酒过三巡,赵范笑眯眯道:“主公,空有美酒岂能无歌舞助兴,属下府中藏了几名能歌善舞的佳人,如今正候在外面,不知可否唤入为主公聊助雅兴。”

从赵范的笑脸中,颜良看出了些许端倪,忽然之间,他想到了什么。

当下颜良便哈哈一笑,摆手道:“既有舞伎助兴,还不赶紧唤入。”

赵范一喜,赶忙拍了拍手。

过不多时,五名衣着鲜亮,娇媚无限的舞伎便盈盈而入,随着鼓乐声响起,便即在这大帐中翩翩起舞。

其余四名舞伎虽有几分姿色,但也算不得出彩,唯有中央众星拱月的那一位,却是相貌美极,身资窈窕却不失丰满,容貌娇媚中又含着几分成熟韵味,纵使颜良阅美无数,也不觉看得心痒。

旁边赵范悄悄观察着颜良,看得颜良那神色时,便即暗暗窃喜。

一曲罢,其余四名舞伎趋步退下,却唯有那主舞女子尚逗留不去。

赵范便即召她过来,令她给颜良奉酒。

那女子虽一身风尘装扮,但气质却腼腆的紧,神色间还有几分不情不愿,只举杯近前,低低道:“妾身敬将军。”

寻常家伎之类的女人,最善的就是卖笑承欢,而眼前这女子却有几分被迫无奈的样子,颜良脑海飞速一转,隐约已猜到了八九分。

颜良便哈哈一笑,将她奉上之酒接过,顺势将她的纤纤素手轻轻一抚。

那女子身形一颤,慌忙将手抽走,脸畔更生云霞,一副好生害羞慌促之状。

一杯酒饮尽,颜良便问赵范:“不想子规府中还藏有如此佳人,子规啊,你还真是艳福不浅呢。”

那女子听得颜良这话,顿时愈加羞怯。

赵范忙道:“主公误会了,此妇非是舞伎,乃是属下的嫂嫂樊氏,今特命她前来向主公见礼。”

“樊氏么,果然不如出我所料……”颜良嘴角掠过一丝冷笑。

他记得演义之中,这赵范确有一位名作樊氏的嫂嫂,刘备命赵云攻打桂阳,赵范开城投降之后,还想把这樊氏献给赵云,反惹得赵云恼羞成怒,结果因这樊氏还闹了一场波折。

如今这赵范“故伎重施”,将自家嫂嫂献上,无非又是想施美人计,来取悦自己这个新主。

颜良目带邪笑,细细的欣赏着樊氏,心想如此倾国倾城之色,赵子龙竟然不为所动,不知该说子龙是真汉子呢,还是不懂得享受生活。

颜良却不同,他素来是争雄天下和个人享乐两不误,如今桂阳已平,正当春风得意之时,既有属下献上美人,如果虚伪的拒绝,岂是颜良风格。

当下颜良哈哈一笑,举杯道:“原来是樊家夫人,倒是本将‘口无遮拦’了,来,本将敬夫人一杯,算是本将陪不是。”

“妾身万不敢当,只是妾身有些不胜酒力,恐怕……”那樊氏犹豫扭捏起来。

赵范见状,忙道:“主公跟嫂嫂喝酒,那可是莫大的福份,嫂嫂岂能拂了主公的兴致。

说着,赵范也不顾樊氏能不能喝,忙是自斟一杯,塞在了樊氏手里。

颜良先干为尽,那樊氏无奈,只能颇是艰难的将酒徐徐吞下。

这樊氏看来果是不胜酒力,只一杯酒入喉,整张脸便红如桃花,如水的眼眸中更随即泛起几许醉意。

这般美人醉酒之状,更是别有风韵,让颜良看得愈加心痒。

赵范见状,便笑呵呵道:“主公,属下有些不胜酒力,恐不能陪主公尽兴,便叫家嫂陪主公多饮几杯,属下这就先行告退了。”

赵范很是识趣,主动告退,颜良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樊氏眼见小叔子要丢下自己一人,心情顿时慌张起来,忙是眼眸巴巴望去,似乎在做最后的祈求。

赵范却暗暗皱眉,向樊氏示以眼色,仍是狠心的转身离去。

大帐之中,转眼只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