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母诞下了一位少主,主公喜极之下,府中每人都是一笔厚赏,这些下人们不乐坏了才怪。

内室之中,黄月英怀抱着那襁褓中的婴儿,斜枕在颜良的怀中,脸上虽皆是疲惫,但疲惫之外,却还流露着几分欣慰。

而颜良怀则一手揽着妻子,一手逗弄着她怀中的那个小男婴。

那可爱的小男婴,就是他颜良的儿子。

此时的颜良,竟有种恍惚身在梦境中的感觉。

忆往昔,就在两年前,他还是刚刚穿越到这个时代,无根无落的一个陌生人。

现今,他却历经血战,已是据有一州之地,治有百万子民,令天下群雄不敢轻视的一方霸主。

而且,他还有了自己的血脉,自己的儿子。

尽管那还是个小小的婴儿,但颜良却已无比的狂喜,这孩子的诞生,让他逐鹿天下雄心,更增添了一股新的力量。

从此,颜家将后继有人,我颜良今日血战打拼出来的江山,终于有了传承的血脉。

血战沙场,争夺天下,不再只是为了荣耀、财富、美人,还有权力,此时此刻,又多了一份新的意义。

“夫人,辛苦你了,是你让我颜家续有香火,为夫得好好谢谢你才是。”

颜良感慨欣喜之际,也不忘月英的功劳,禁不住在她略显苍白的脸上,轻轻的亲了一口。

左右婢女还在,见得这场面,皆是低头忍着不敢笑。

黄月英本是略显苍白的脸畔,顿生几许晕色,撒娇似的笑道:“还有人在这里呢,也不怕笑。”

颜良却眼一瞪那班婢女,“谁敢笑我就拉出去把谁斩了。”

这般一威慑,众婢女们皆是吓得花容一颤,赶紧将嘴巴紧闭,惶恐还来不及,哪里还有半分笑意。

“夫君,这大喜的日子,怎能喊打喊杀的,也不怕吓到了咱儿子。”黄月英轻轻掐了颜良手臂一把,娇声怨道。

“好好好,可不能吓到了咱们的颜大公子。”颜良哈哈一笑,板着的脸旋即阴转晴天。

那些婢女们这才知道自家主人,乃是跟她玩笑呢,众人不禁就松了口气。

黄月英见丈夫一高兴起来,倒是有几分孩子气,却与寻常的威严肃杀截然不同,这般的反差,黄月英看在眼里,不禁也“噗”的一声笑了。

夫妻二人心意相通,均是会心一笑,低头一齐逗弄起自家孩子。

几番逗弄,黄月英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夫君,你明日便要起兵北伐,临行之际,就给咱们的孩子起个名字吧。”

黄月英这么一提醒,颜良也猛然想起这事,一时间又兴奋起来。

给儿子起名这种事,对于每个当爹的来说,都是一种极为荣耀,极为郑重之事,于颜良也不例外。

此前妻子尚自怀孕,颜良闲暇之时,就曾琢磨着怎么给他未出世的孩子,什么男孩名,女孩名的想了一大堆。

如今妻子一问,颜良马上得意起来,“夫人倒是提醒了我,其实这名字我早就想了好几个,夫人你是想听霸气一点的名字,还是文雅一点的。”

“霸道太盛不好,太过于文雅也不好,最好是能既有王霸之烈,又有文雅之意。”黄月英笑道。

颜良沉眉想了一会,忽然眼前一亮,“既是如此,那就叫这小子颜渊吧。”

“渊者,水深不可测,嗯,倒是个好名字。”黄月英微微点头,却忽又道:“只是颜子又被称为颜渊,我们给儿子起了圣人之名,似乎有点不尊圣人之嫌。”

黄月英所说的这个什么“颜子”,就是历史上的颜回,号称是孔明最得意的学生,孔子七十二门徒之首,因是其字子渊,故又被后人称为颜渊。

黄月英家学渊博,自然就想到了这一节顾及。

颜良却不屑一切,冷笑一声,“原来我姓颜的还有这么一位名人,哼,凭什么我儿就不能叫什么圣人之名,别人不敢起,我颜良偏偏不管,偏要给儿子起名叫颜渊,就这么定了。”

黄月英素知自家丈夫不按常理行事,有点横行无忌的狂傲,这时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颜渊就颜渊吧,也没什么,渊儿呀,你喜不喜欢爹爹给你起的名字呢……”

黄月英笑盈盈的望着怀中儿子,一脸的母爱之色。

怀中熟睡的小颜渊仿佛听懂了似的,那粉红的小嘴动了一动,竟似在笑一般。

看着这般温馨的场面,颜良不禁也笑了。

######秋末冬初这一天,颜良再次踏上了征程。

四万五千大军,自襄阳而发,北渡汉水,向着中原浩浩荡荡而去。

大军北上,途经新野、宛城,数日之后,进抵南阳郡最北端的叶县。

自前番败于颜良之后,袁谭在许都外围拉起了数道严密的监控网,以严防颜良再玩声东击西之计。

故是,此次颜良进兵,没有再从新野小路抄袭许都,而是选择了走南阳大道,从西南面堂堂正正的杀奔许都而去。

是日黄昏,颜良负手立于叶县,目光如刃,遥望东北方向。

目光之所及,几十里外就是许都所在的颍川郡,叶县到许都的直线距离,不超过两百里。

只是,因为颍川乃富庶之郡,人口密集,在这短短两百里的距离上,却分布着昆阳、襄城、繁昌、颍阴等数城,其中又以昆阳距离叶县最近。

当初袁谭宛城大败,为了跟颜良求和,不得不将重镇叶县割于了颜良,叶县一失,昆阳就成了拱卫许都的南大门的屏障。

袁谭虽与颜良言和,但对颜良却也心存着顾虑,故割让叶县之后,便下大力气对昆阳城进行了修筑加固,将之打造成了一座粮草充满,城墙高厚的坚城。

袁谭留守许都一线的兵马,总计约有一万五千,其中有五千就驻扎于昆阳城中,以其部将眭元进所统帅。

袁谭的军队皆是乃两河精锐,其战斗力胜于刘氏父子的荆州军,眭元进以五千精兵守昆阳,颜良若想短时间内攻下此坚城,倒也非是容易事。

脚步声响起,一阵轻咳声中,似有人上得城头。

“是元皓先生来了吗?”颜良也不回头,听着那咳声便辨知是谁。

不多时间,一人走上近前,拱手道:“田丰见过主公。”

那一声“主公”虽然听起来稍有些生硬,但内中的臣服之意却不言而喻。

此番北征,颜良要跟袁氏兄弟交手,田丰身为袁家旧日谋士,对袁家诸将自是了如指掌,颜良以他随军做谋士,也正是要用其所长。

“元皓先生,如今袁本初已死,你应该再无心理负担才是,怎的本将三屡两次的要封你官,你却总还是拒绝。”

此次颜良考虑到田丰声望与智谋,打算委任他为议曹从事,可是田丰却依旧拜辞。

听得颜良所闻,田丰叹了一声,“袁公虽亡,但丰毕竟受其厚恩,只要袁家尚在一日,丰始终能放下这心结。”

颜良回过头来,看到的是田丰坦诚的目光,可见其言出自于肺腑。

颜良喜欢坦诚的人。

他便淡淡一笑,“先生既还念着袁家旧恩,如今本将讨伐袁谭,先生却为何又应允随军谋划。”

颜良问的也直白,想要看看田丰究竟是什么个心态。

“袁家这两个犬子,自相残杀,丢尽了袁公的脸,丰之所以此行追随将军,就是要替袁公灭了这两个不孝的东西,让他们休得在这世上再丢袁公的脸面。”

田丰的回答也很干脆,而理由更是让颜良大感意外。

杀二袁,竟是为了袁绍的声名。

田丰有王佐之才,这般智慧过人之士,思想果然也有怪诞奇葩之处。

不过,田丰的的回答,却也足以让颜良满。

当下他哈哈一笑,便道:“有先生这番话,本将也就放心了,眼下召先前来这里,正是想有劳先生。”

“蒋奇颇有用兵之能,更有辛评辅佐,睦元进治军有方,深得士卒之心,此二人若是决心坚守城池,必可撑到袁谭的大军回援。”

未等颜良发问,田丰已早有预料般的道出了他的判断。

颜良目露几分奇色,“原来先生早知本将心事,那想必先生也早为本将想好了破敌之计,本将愿闻其详。”

田丰干咳了几声,转过身来。

“主公欲破许都,必先取昆阳,而若想速破昆阳,就必须诱使敌军出战,而这诱使敌军出战的关键,就在那里。”

田丰抬起手来,拐杖遥指西北方向。

颜良转目远望,却见田丰所指并非是许都,看那个方向,应当是洛阳所在。

“洛阳城?元皓先生,你莫非想让本将去攻打洛阳?”颜良目露狐疑。

田丰微微点头,却并不言明。

颜良遥望着洛阳方向,刀锋似的眼眸闪烁着狐疑,思绪翻滚如潮,大脑正飞速的运转,琢磨着田丰的言外之意。

忽然间,他想到了什么。

猛然回头时,却正好与田丰诡秘的笑脸相对。

“原来如此……”

颜良的嘴角,也悄然掠起一丝冷笑。

第二百九十一章羞辱你的智谋

许都城,辛评正自缓步于城头,巡视着城防。

几天前,颜良大举进侵的消息来,很快就让一场的军民陷入了紧张不安中。

就在不久之前,颜良轻骑奇袭许都,斩杀吕氏二将的惨烈之事,尚如挥之不去的阴霾一般,始终铭记于许都人的心中,让他们作梦都会为这惨痛的记忆吓醒。

而今,颜良挟着斩杀刘琦,大败江东,全据荆州之势而来,如今能不叫许都人心震恐。

不过这一次,许都士民之心虽然紧张不安,但自蒋奇以下的守军却保持着沉着。

功劳就在于辛评。

自前番失利后,辛评就建议袁谭修筑加固昆阳城,以为许都屏障,同时广派细作深入荆州,严密监视颜军的一举一动。

故是在颜良大军尚在集结之时,辛评就事先得到了情报,他便迅速的提醒了守将蒋奇,使其能够从空的布置守御。

现如今,昆阳城的粮草足支一年,睦元进的五千守军严阵以待,许都城的一万将士皆也就位,辛评相信,只要他们坚守不出,纵使颜良有十万大军而来,也不足为惧。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细作们不断的将颜良最新的情报送抵许都。

颜军已过新野……

颜军已过宛城……

颜军进抵叶县……

颜军开始进围昆阳……

敌军从起兵开始,一切的动向皆在辛评的预料之中。

“颜良,你凭着别人对你的轻敌,打了几场胜仗,就目中无人起来,区区四万余众,就敢围攻昆阳城,哼,我倒要看看你是怎么折戟于坚城之下的吧……”

辛评神思之际,嘴角掠起了一丝冷笑。

这位袁大公子麾下第二号谋士,此刻的心情是十分轻松,他所要做的,只是把许都和昆阳守好,坐等着袁谭的大军回援。

又或者,袁谭根本不用回援,颜良强攻无果之下,就已经无奈的退兵而去。

正当这时,脚步声响起,辛评回头看去,却见蒋奇正匆匆而来,那般凝重的表情,似乎收到了什么不好的消息。

辛评眉头暗暗一皱,隐约有种不好的预感。

“辛大人,昆阳发来的最新情报,看来情况有些不妙啊。”蒋奇的语气颇为凝重,顺势将一封帛书递上。

“怎么,难道昆阳出事了不成?”辛评心头一震,赶紧将那情报接过来细看。

转眼间,辛评原来闲然的表情,就为阴霾所笼罩。

昆阳依然稳如磐石,但情报中所书之事,却比昆阳有失还要令辛评震惊。

情报中声称,颜良留下黄忠,率一万五千之军,继续围攻昆阳,却自率三万大军,转往西北,进去攻打鲁阳城。

鲁阳这个地方,辛评如何会不清楚。

当年讨董之时,江东猛虎孙坚,正是由鲁阳北上,先克梁县,再下阳人城,然后攻破八关之一的太谷关,一举攻入了洛阳城。

“颜良这厮……这厮难道是要去攻打洛阳不成?”辛评惊道。

“看这情形,八成是真的,颜良这狗贼,大张旗鼓的进军许都,却忽然改攻洛阳,咱们又中了他声东击西之计呀。”蒋奇愤愤的咬牙。

辛评的额头滴下一颗斗大的汗珠,脸色越来越凝重,口中喃喃道:“若果真是这样,那洛阳的形势可是危急了……”

洛阳城的守将是韩猛,此人虽为河北人氏,但却是靠着袁谭的引荐而成为袁家重将。

韩猛手中的兵力约有一万,因是南面有许都的拱卫,故韩猛的这支兵马,主要用来防范西面的曹操,以及黄河对岸河内郡的袁尚郭援所部。

这一万兵马中的一半,被韩猛布署在了洛阳以西的弘农郡,再加有函谷关的险要,五千兵马足以抵御来自于关中的威胁。

另外五千兵马,韩猛则将他们大部分布署在了黄河南岸,孟津、河阴一线渡口,而南面太谷一线的守军,却不足千余人。

“南面太谷诸关并不险峻,本就为洛阳软肋,如今颜良三万大军北上,岂能抵挡,倘若洛阳有失……”

辛评不敢再想下去,他的背上已浸出了一层的冷汗。

“辛大人,洛阳有危,不可不顾,不如急速派人去往河北,请大王立刻回师救援吧。”蒋奇进言道。

辛评却摇了摇头,“大王远在邺城,待他大军还援,说不定洛阳已被攻破。再则,若是害得大王仓促撤兵,为袁尚趁势反攻,那我等就是罪加一等。”

辛评否决了蒋奇的提议。

蒋奇脸色愈加焦虑,“话是这么说,可若不请大王回援,难道我们就坐视洛阳失陷而不顾吗?”

辛评陷入了沉默,眉色凝重,思索着应对之策。

片刻之后,辛评紧凝的眉头松展开来,嘴角重新浮现出几许自信。

“颜良之所以敢攻打洛阳,就是因昆阳被围的缘故,倘若我们能击破昆阳敌军,便可一举切断颜良的粮道,到时候颜良就不得不退军,甚至还会因粮道被断,全军溃散。”

听得此言,蒋奇神色一振,“辛大人,你的莫非是想派兵从许都出击,会合睦将军,里应外合一举击破围困昆阳之敌不成?”

辛评道:“昆阳之敌不过万余,蒋将军就率五千兵马前去,合一万之兵强攻敌一营,必可一战而胜。只消击破敌方一营,料其必然军心大乱,昆阳之围岂非就此得解,到时蒋将军成此大功,魏王不厚厚封赏才怪。”

这一番话,只把蒋奇听得大为振奋,原本还焦虑的脸上,转眼就昂扬的战意所取代。

“辛大人好一条围魏救赵之计,好,蒋某即刻就率军出击,定要击碎颜良的诡计,让这个叛将为他的嚣张付出沉重的代价!”

辛评脸上亦洋溢着得意,暗暗冷笑,“颜良啊颜良,前番奇袭许都时,你对我辛评智谋的羞辱,今日我就叫你加倍偿还……”

######

鲁阳城。

颜良攻下此城已经有三天。

三天以来,他的近两万多步军,陆续由鲁阳而发,继续北上,向着通往洛阳的下一座城池进发。

唯有六千兵马,颜良却一直未曾动用。

时已近晚,中军帐内,颜良正俯视着案几上的地图,琢磨着用兵方略。

而马云禄则陪在旁边,一会看看颜良,一会又看看地图,俏丽脸蛋上不时露出几分笑容。

此番出战,自己的这位妾室依旧执着的要随军出征,颜良索性就如前番攻取柴桑一样,让她做自己的亲军统领。

脚步声响起,帐帘掀起,一股肉香飘飘而入,却是吕玲绮端着一碗热汤入内。

“义兄,我看你这几日辛苦,所以就让人熬了……”

吕玲绮抬头之际,却发现马云禄也在帐中,话到一半却没有继续下去,眼眸中掠过一掠意外之色。

“嫂……嫂你也在呀。”

吕玲绮那一声“嫂嫂”叫的很生硬,显然远不如她叫黄月英时那么亲切。

这也难怪,早在她与颜良结拜时,黄月英就已是颜良的夫人,而黄月英的性情也温文尔雅,极有亲和力,故是吕玲绮一直都视她为姐姐般亲切。

而马云禄与她年纪相仿,二人一个是马超妹妹,一个是吕布的女儿,至亲俱是当世武艺绝顶的猛人,内心中均有些自恃高傲,反而对彼此不太感冒。

马超之名再猛,却也猛不过吕布,吕玲绮自觉要高于马云禄一等,但马云禄的身份放在那里,她却也不得不喊一声“嫂嫂”。

马云禄一见吕玲绮端着汤进来,眉宇间便掠过一丝异色,但旋即那白皙如玉的脸上,却泛起了笑容。

“难得玲绮妹妹这么关心你义兄,真是辛苦你了,交给我吧。”

马云禄笑着上前,接过了吕玲绮手中的汤碗。

吕玲绮虽有不愿,但也只能强作笑脸,拱手将自己亲手所作的汤让出。

“夫君,我来喂你吧。”

马云禄深染胡风,没那么多拘泥,有吕玲绮在场也会不以为意,竟是很体贴的亲手汤勺盛了来喂颜良。

颜良更是那种我行我素,不在乎别人眼光的人,自家女人温柔关怀,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遂是很坦然的喝着马云禄亲手喂到口中的汤。

吕玲绮看在眼里,嘴角微微一扁,暗暗流露着不悦。

“玲绮,你这汤做得不错,为兄很喜欢。”

颜良又岂看不出自己这义妹的心思,便不忘夸赞了一句。

这一句轻描淡写的夸奖,却将吕玲绮听得心花怒放,脸上的不悦尽收,俏脸上顿时绽放出了欣慰的笑容。

心中暗喜之际,吕玲绮忽又想起了什么,便道:“义兄,众将都被你派去攻打洛阳,唯有小妹却呆在这里无甚作为,小妹也想去上阵杀敌,恳请义兄应允。”

话音方落,帐外周仓匆匆而入。

“主公,这是昆阳黄老将军发来的急报。”

颜良神色一震,忙将那帛书折开一看,还沾着些许汤渍的嘴角,一股暗含杀意的冷笑油然而生。

“琦绮,你可知为兄为什么要把你留着不用吗?”颜良放下书帛,反问道。

吕玲绮一怔,茫然的摇了摇头。

颜良腾的站了起来,刀锋似的目光中涌动着杀意,冷笑道:“因为,你是为兄麾下一柄暗藏的利刃,为兄要留着你给敌人最致命的一击。”

第二百九十二章扬名中原

听得颜良将自己比作是“致命的利器”,吕玲绮心头一阵的兴奋,她隐然已感觉一场血腥的杀戮,即将发生。

“兄长,玲绮愿率轻骑出击,定为兄长一举拿下洛阳。”

鲁阳城留有的兵马,大部分都是神行骑和铁浮屠,吕玲绮以为颜良是打算令她率轻骑抄袭洛阳。

颜良却摇了摇头,嘴角掠起一抹诡笑,“为兄留你在此,自然是要令你率军出击,但却不是洛阳。”

“不是洛阳?”吕玲绮面露茫然,“义兄的大军不皆已北上,不去攻洛阳,还能攻何处?”

颜良却大手一挥,在地图上划拉了一个圈。

吕玲绮和同样茫然的马云禄,齐齐低头看去,却惊讶的发现,颜良所指之地,竟然是昆阳。

猛然惊悟的二人,对视一眼,皆以惊叹的目光,仰望向了颜良。

颜良却笑而不语,刀削的脸庞上,淡淡的自信在弥漫。

这便是田丰所献之计。

蒋奇和睦元进人抱定了坚守不战的心思,颜良要想攻破许都,就必须要诱使敌军出城一战。

先兵围昆阳,佯作攻打许都,而后大军突然转向,攻陷鲁阳,作大兴进攻洛阳之势。

攻敌之所必救,而在昆阳只留黄忠万余兵马,以向许都之敌示弱,如此一来,为解洛阳之危,许都之敌必会趁机而出,同昆阳之敌内外夹击,妄图击破黄忠所部,截断颜良攻洛阳之军的粮道。

此便是田丰的诱敌出战之计。

而方才颜良所接到的那道急报,正是黄忠星夜发来,称许都之敌果然中计,蒋奇亲率大军前来,联同睦元进所部正内外夹攻,请颜良速作决断。

颜良知许都留守的辛评颇有些谋略,故是为了让他确信自己会进攻洛阳,便将文丑、张郃等名将尽皆派出。

只可惜,辛评万万料不到,虽无文丑等宿将,颜良麾下尚仓有吕玲绮这等不为人熟知的巾帼猛将。

辛评的轻敌,必将为之负出代价。

而恍然大悟的吕玲绮,不禁赞叹道:“原来义兄这是声东击西之计,小妹愚钝,竟然没有看出来。”

义妹的赞叹,颜良坦然受之,当下便道:“玲绮,本将就命你率三千轻骑,昼夜兼程抄往昆阳之东,突袭蒋奇军之后,你可有信心一击得胜。”

吕玲绮念着与袁家的旧仇,早就积蓄了一腔的复仇怒焰,而今终于得以发泄,哪里还有犹豫。

“义兄放心,玲绮必杀敌军一个片甲不留,叫他们好生见识一下义兄的威名。”

吕玲绮慷然领命,兴奋的挟着复仇的杀意而去。

见得吕玲绮领命而去,马云禄心痒难耐,便道:“夫君,连玲绮妹妹都出战了,云禄也想上阵为夫君杀敌。”

颜良遂是哈哈一笑,欣然道:“好吧,夫人就随本将率余下骑军出击,去杀睦元进那小子一个措手不及。”

马云禄听得能上战场,兴奋的是热血沸腾,那原本柔媚的明眸中,转眼已填满了汹汹的杀机。

当天晚上,颜良尽起鲁阳留守的六千骑兵,星夜兼程赶往昆阳方向。

而在百余里外的昆阳,一场激烈的攻防战,尚在进行着。

大营前后,隆隆的喊杀声刺破苍穹,火光映照下,漫天闪烁着流萤般的光泽,那是密集如网的箭矢反射出的寒光。

营西一侧,外围的鹿角已然被烧毁,焦烟弥漫,遮住了昏暗的视线。

营栅处,面染烟色,一身浴血的颜家军健儿,正紧握着刀枪,死死的注视着营外。

而在营东处,敌军又一波猛烈的冲击已然发起。

数千袁军刀盾手,顶着营中箭矢的反击,勇敢的冲到大营外围,奋力的砍削着残破不堪的鹿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