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谭一时陷入了犹豫不决。
吱唔半晌不知如何以应,袁谭灵机一动,哈哈笑道:“这件事咱们稍后再议,今日只管叙旧,不谈公事。”
听得此言,一直喝闷酒的张飞却火了,怒道:“我兄长替你出兵报仇,你却还不信我大兄长,好啊,有本事你自己去打颜良,休要我兄长出兵。”
“翼德,不可无礼。”刘备又把脸一沉。
这回张飞却也不顾刘备喝斥,腾的便跳了起来,瞪着袁谭道:“姓袁的,我早看你不顺眼了,当初两家说好一起攻袁尚,你却连个屁都不放就撤兵,想让我家兄长独力对付袁尚。眼下我兄长不计前嫌的出兵帮你,你用兵无能,却还偏要统帅联军,就是不信任我兄长,老子我……”
张飞的一番怒骂,几乎已达到撕破脸皮的地步,袁谭听着是脸色一会青一会白,两个鼻孔直喷白气。
袁谭本欲反唇相击,却又意识到自己身在刘备营中,便只好将怒气暂压,拱手冷冷道:“看来玄德你这位兄弟喝醉了,玄德慢饮,本王先告辞,咱们改日再叙。”
袁谭当即起身就要走,就在他刚出帐帘,猛抬头间,却发现门口已堵了一排的刘备军卒,个个冷视着他,竟是不许他离开的意思。
袁谭心中咯噔一下,急是回头喝道:“刘玄德,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还想困住本王不成?”
刘备这时也不去喝斥张飞,反而是移至了袁谭方才所坐的上位,手里把玩着酒杯,嘴角斜扬起一抹淡淡的冷笑。
“备怎敢困住殿下,只是今日话已说到了这个份上,若是不掰扯个清楚,备恐怕是不能让殿下走出这座军帐了。”
所有的尊敬一扫而空,刘备淡淡的话语,竟透露着阴寒的杀机。
袁谭的脸色陡然间惊变,手指颤抖的指向刘备,“刘玄德,没想到你竟然……竟然……”
######襄阳,州府。
颜良听着这来自于北方的情报,眉宇间不禁流露出讽刺的冷笑。
司闻曹的细作在情报中称,月余之前刘备与袁谭会盟于睢阳,其后袁谭便长留于刘备营中,并下令其所部一万多兵马,统统划归刘备指挥。
在会盟不久,袁谭又相继下令,撤换了一批兖、豫、司三州的太守,又根据细作的打听,新上任的太守,竟多是来自于徐州,原本为刘备的麾下官吏。
此外,如泰山、济北等数郡太守,拒不执行袁谭的任命,刘备便以奉袁谭之命的名义,派他的徐州兵攻杀了旧任太守,以武力护送新太守上任。
“好一个大尾巴狼,看来咱们的刘皇叔是禁不起中原这块肥肉的诱惑,终于露相了……”颜良冷笑着感慨。
诸般情报已很明显,刘备已是借着会盟的机会,软禁了袁谭,然后借着袁谭的名义,来逐步吞噬袁谭的地盘。
在场的众人,都是智谋之士,又岂会看不出来这一点。
得知此消息后,不少人都是唏嘘感慨,似乎对刘备这“不义”之举,颇有些意外。
田丰却冷哼一声,“刘备此人先后依于附公孙瓒、吕布、曹操和袁氏父子,此人有虎狼野心,老朽当年在邺城时就看了出来,还曾劝说袁本初将刘备除之,谁想袁本初不听,终至今日他的儿子为此人所害。”
田丰一席话,众人都陷入了沉默。
沉吟良久,颜良嘴角掠起一抹冷笑,“刘备既然撕破了伪装,我们也不能闲着,看来我们现在是不得不提前用兵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揭穿你的真面目
刘备将袁谭软禁在手,打着袁谭的旗号,堂而皇之的接收袁谭的地盘,这一招果然是够狠够阴。
袁谭兵力已衰,诸郡兵马无多,就算各郡有人看破刘备的心思,试图反抗,又焉能抵挡。
再者,此时的袁尚,尚在全力进攻他的二哥袁熙,一时无暇南顾,这也就意味着,整个中原竟是无人跟刘备来争抢,可以任由他吞噬。
倘若再给刘备数月,让他从容的把袁谭的地盘吞并,然后再顺利的消化下去,刘备的实力便将是暴增。
一个拥有着中原诸州的刘备,显然将是比袁谭高出一个数量级的强劲对手,一个更难对付的敌人。
“必须阻止刘备鲸吞中原,若是让他阴谋得逞,后果将不堪设想。”
未及颜良开口,田丰断然说道。
此时,许攸也道:“没想到刘备这么阴,看来咱们是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发兵北上,跟刘备抢夺中原。”
两位谋士的想法,与颜良不谋而合。
颜良微微点头,又将目光转向了贾诩,“文和,你怎么看?”
贾诩捋须着胡须,缓缓道:“发兵北上自然是刻不容刻,不过老朽以为,还需用兵与用谋双管齐下。”
双管齐下……颜良若有所思,向着贾诩未意一眼,令他继续说下去。
贾诩不紧不慢道:“老朽觉得,主公可速派人去支会那袁尚,将刘备的图谋揭穿,想来袁尚断不会容忍刘备独吞中原,必会提兵南下,让刘备多一个敌人,对我们自然有好处。”
贾诩之言提醒了颜良,如今之势,颜良的地盘与袁尚不相邻,彼此间并无利益冲突,又有共同的敌人,根据远交近攻的原则,拉拢袁尚确是势在必行。
念及于此,颜良便欣然道:“文和言之有理,本将这就修书一封,派人去向那袁尚陈明利害,刘备想独吞中原,那我就把中原搅乱成一锅粥,让他吃不成独食。”
众谋士纷纷点头,皆是附合颜良之意。
这时,颜良又将目光转向许攸,“子远,还有一件事,恐怕得让你司闻曹的细作网全面开动起来。”
“不知主公有何吩咐?”许攸面露几分奇色。
颜良冷冷一笑,“我要你的细作在中原诸州,四处宣扬刘备囚困袁谭,夺其基业的不义之举,本将要揭穿刘备的阴谋,让天下人看清咱们这位大汉皇叔的真面目。”
颜良这是要大打宣传攻势,军事与政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许攸嘴角浮现一抹笑意,拱手道:“主公放心吧,攸必叫在一旬之内,整个中原都知道刘备干了什么好事。”
颜良这才满意点了点头,那刀锋似的眼眸中,杀意开始弥漫起来。
与谋士们商议完毕后,颜良遂是定下了克日起兵的决策,当天便又召集众武将,开始作战争动员和军事布署。
前番出兵出上,颜良动员近五万的大军,但是这一次,他却只能调动四万左右的兵马。
关中的曹操此时正与西凉军耗着,暂时没什么威胁,但颜良却不得不防着东吴。
去岁颜良是趁着东吴攻打寿春时发兵,所以江夏一线只需留少量兵马,但眼下东吴按兵未动,为了防止东吴趁机进攻,颜良不得不为江夏一线增兵一万,以确保后方的安全。
战争的动员下达,诸军迅速的开始集结。
原本颜良是打算春耕之后,待农闲之后再开战,但形势不等他,逼得他不得不即刻发兵。
如此一来,春耕势必会受到影响,今岁的秋收也很有可能受到影响。
所幸的却是,新野、宛城一带的屯田不会受到影响,而且攻破许都后,颜良掠取了大量袁谭搜刮的粮草,有此底子,足以支持颜良打一场有限规模的战争。
二月初的这一天,颜良自襄阳而发,率领着两万大军北上,前往与许都一线徐庶的两万兵马会合。
随军而发的谋士,有贾诩、田丰,武将有文丑、张辽、黄忠、吕玲绮,以及周仓等亲军将领,加上许都的徐庶和张郃,还有颍川太守满宠,颜良所率领的,放眼天下也是一支极为豪华的阵容。
而作为元功之臣的许攸,则接替满宠兼任南郡太守,坐镇襄阳。
此番出征,马云禄本欲随军而行,但颜良考虑到这一次东吴可能会趁机前来进攻,为了确保荆州的安危,除了许攸之外,颜良还必须留有一员亲信的武将,来镇守襄阳。
这样一来,武艺不凡,又颇有统兵之能,更是自己妾室的马云禄,便成了最佳的选择。
马云禄虽然好战,却也是明事理之人,颜良向她陈明利害后,马云禄便不再执着,欣赏接受了留守襄阳这份担子。
诸事安排妥当,颜良的大军便起程北上,一路往许都而去。
……当颜良的大军在北上的时候,袁尚兵马也在南下。
原因并非是袁尚灭了他的袁熙,而他的这位二哥,在关键时候软蛋了,向袁尚提出了求和。
若论军事能力,袁家三兄弟中,袁尚确实要技高一筹。
自去岁袁尚提兵北上以来,一月之间,袁尚就在卢奴、唐县连败袁熙,不但把袁熙逐出了冀州,反而还攻占了幽州所属范阳郡,以及幽州刺史部蓟县所在的燕国南部诸县。
面袁尚在东线进攻之时,高览所统的一军,也在并州西线发起进攻,夺取了幽州西部屏障代郡。
面对着袁尚犀利的攻势,袁熙连战连败,丧师失地的情况下,只得放下脸皮,向袁尚提出了求和,声称将拥护袁尚为魏王。
按照袁尚的原计划,自然是要一鼓作气的灭了袁熙,全取幽州,彻底的断了后顾之忧。
只是形势比人强,就在袁尚打算趁胜进击时,中原方面却传来了袁谭变成刘备傀儡的传闻,而紧接着,颜良的使者也抵达,力陈了刘备意图鲸吞中原的阴谋,请与袁尚联合共同对付刘备。
中原事关重大,对于袁尚来说,此时的刘备已取代袁谭,成了他来自于南面的最大威胁,对于刘备的迅速崛起,袁尚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于是,在逢纪的建议下,袁尚便顺势接受了袁熙的求和,留下高览驻守范阳郡防范袁熙,自提三万大军长驱南下,兵锋直指中原。
……梁国,睢阳城。
魏王府大堂中,酒香四溢。
刘备正闲品着美酒,灰白的脸上,流露着春风得意。
旁边的孙乾,也是一脸的兴奋,滔滔不绝的念着手中一份份捷报。
兖州方面,简雍已顺利接任泰山郡太守,鲁郡和山阳郡皆也换上了自己人。
而在东平国方面,赵云业已平定了该国国相的抗命,以武力护送糜竺接任国相。
至此,兖州方面与青徐接壤的数郡,名义是魏王袁谭的地盘,实际上皆已易帜。
而在赵云以武力击灭东平国的反抗后,其余济北国、东郡、济阴郡等兖州郡国的地方官,皆已表示将服众“魏王”的旨意,此时,新任命的太守和国相们,已经赶赴诸郡国的路上。
听着这一条接一条的好消息,刘备仿佛焕发了青春,那本是已显苍老的脸庞,竟似也年轻了不少。
这时,脚步声响起,刘备抬头看去,却见袁谭已在陈到等几名虎熊之士的“护送”下,一脸铁青的步入了大堂。
“原来是魏王殿下到了,我略备了些酒菜,正想为殿下压惊。”
刘备起身迎上前去,拱手一礼,甚是恭敬。
袁谭瞪了刘备一眼,冷哼一声,僵在那里不动。
刘备也不以为怪,只淡淡道:“叔至,还不快请殿下入座。”
陈到得令,虎臂一用劲,轻而易举的将袁谭推入了堂中,轻轻一按,便将他强行的按坐下来。
刘备也回往坐下,亲自为袁谭斟了一杯酒,面露歉然,拱手道:“备不得已而让殿下受惊,这一杯酒算是备向殿下赔罪。”
袁谭却不接酒,只冷哼一声,“你夺我兵马,禁我自由,分明是想夺我的基业,还说什么不得已,休得再假惺惺了。”
“唉~~”刘备轻叹了一声,无奈道:“殿下性情焦躁,屡败于颜良,却执意还要指挥联军,备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殿下一意孤行,断送了数万将士的性命吧。万般无奈之下,备才不得已如此,殿下放心,只要备击败了颜良,替殿下夺回许都,自当将兵马拱手奉还,备也会立刻退回徐州,誓不取殿下半分疆土。”
面对着刘备的信誓旦旦,袁谭脸上的讽刺意却愈盛,冷冷道:“刘备,你当本王真是那愚蠢之辈,到了这个时候还会受你蒙骗吗!枉我当年还苦劝父王收留于你,没想到你却恩将仇报,刘备,本王当真是看错了你。”
耳听着袁谭的出言不逊,刘备也不以为怒,只一脸的委屈,叹道:“殿下不信备也没办法,备为人如何,总之日后再有公论。”
话音方落,堂外亲军匆匆而入,拱手道:“启禀主公,细作传来急报,袁尚和颜良正各起大军,直奔中原杀来。”
听得此言,刘备神色立变。
而袁谭却哈哈大笑起来,“刘备啊刘备,你别以为可以安心的吞我基业,本王倒要看看,你如何逃过这一劫,哈哈~~
第三百三十八章敌人的敌人
袁谭大笑着,悲凉中又含着几分幸灾乐祸。
这个时候的袁谭,已经不顾自己的基业是否被颜良,还是被袁尚吞并,他只想看到刘备失败。
眼见袁谭如此肆意的嘲讽,旁边的亲军统帅陈到顿时怒了,作势就要动粗。
纵然是刘备,那灰白的脸上,也闪过一丝阴冷的怒色。
但那怒色却只一闪而逝,刘备那惊怒的脸上,旋即恢复了平静如水。
他只轻声一叹,苦笑道:“备一心为殿下设想,不想却遭殿下误会如此之深,罢了,终究有一天,殿下定会体察到备的苦心的。”
说罢,刘备也不给袁谭冷嘲热讽的机会,摆手示意陈到将袁谭请下去。
“刘备,你这卑鄙虚伪,忘恩负义的小人,我袁谭早晚有一天叫你……”
袁谭气之不过,张口就骂,陈到却不给他机会,虎掌抡起,三两下就将袁谭拖走。
大堂之内安静了下来,刘备那平静的脸庞上,方才重现焦虑。
“主公,中原诸州尚未接收完毕,倘若袁尚和颜良联手来攻,我们应付起来,只怕不大容易呀。”孙乾表示着同样的忧虑。
刘备看向孙乾,凝眉道:“公佑,你可有何对策?”
“这个嘛……”孙乾额头凝出深纹,一时间却无计可策。
刘备起身踱步,浑身散发着焦虑不安。
如今他的第一谋士兼姐夫陈登,因病在徐州休养,无法随军前来,似孙乾这等谋士,智谋又不足以应对如今这纷乱的局面。
至于淮南见过一面的那个诸葛亮,如今想必人亦在徐州,却又远水又解不了近火。
正自沉吟间,孙乾忽然道:“主公,何不请程仲德前来一议。”
程仲德,即为程昱。
刘备的眼眸一亮,似是猛然惊醒,但转眼却又黯淡下来。
说起这个程昱,刘备还真是对其爱恨交加。
此人原为曹操的谋士,当年刘备不得已而归降曹操时,此人曾数次劝说曹操杀了他,以除后患,刘备对此是深为恨之。
而刘备又素知程昱足智多谋,对其才华却是十分的欣赏。
前番官渡之战,许都失陷,程昱因守东郡,结果为袁绍断了西退关中的道路,程昱追随曹操不成,又不愿投降袁绍,便率军退往兖州以东的泰山一带抵抗。
再后来刘备趁势取徐州,明是尊奉袁绍,暗中却谋图自立,因是爱惜程昱之才,便遣人去招抚,而程昱外无援兵,内无粮草,不得已之下,便只能归降了刘备。
刘备虽然招降了程昱,但因其是追随曹操起兵的心腹谋士之一,虽爱其才,却多有顾忌,虽封程昱为徐州别驾高位,但在用兵方略上,却从不询问程昱,只以陈登为谋主。
如今陈登有病不在身旁,放眼身边的诸谋士,除了程昱之外,谁又还有足够的智谋为他分忧。
犹豫半晌,刘备叹了一声,摆手道:“速去请程仲德前来吧。”
酒宴被撤下,大堂之内,恢复了庄重。
刘备很清楚,他在程昱面前需要摆出一副什么样的形象。
过不片刻,一身青衫的程昱步入堂中,拱手身见礼,口称一声“主公”。
尽管,这声“主公”听起来略显生硬。
刘备笑呵呵的还礼,请程昱坐下,也不谈正事,只闲谈叙旧起来。
说不得几句,程昱忽然道:“主公若有什么事要问昱,尽可直言便是,不必拐弯抹角。”
刘备愣了一怔,摇头笑叹道:“仲德不愧是仲德,还是原来那直来直去的老样子,好,那我就实话实说吧,其实我此番请仲德你前来,确实有件事想要征询你的意见。”
“主公请讲。”程昱面色平静,不起半分波澜。
面对着程昱那冷淡的表情,刘备忽然有种热脸贴在了冷屁股上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很不舒服。
但刘备却面上却无丝毫表现,只不慌不慢的将袁尚和颜良,南北两路大军杀奔而来的情报,如实的道与了程昱。
“袁尚庸碌之辈,不足为惧,这个颜良却是个厉害的角色,此二人若联手对付主公,主公倒确实是独力难支。”
程昱三言两语之间,道破了刘备的不利局面,但那口气却俨然只是一个旁观者在看热闹,并没有为刘备设身处地担忧的意思。
刘备也只能假作不觉,忙道:“仲德所言,正是我所担忧,所以才想请仲德帮我拿个主意。”
程昱也不说话,忽然间闭起了眼睛,手捋须着胡须,陷入了沉思。
看着程昱那张死气沉沉的脸,刘备原本殷勤的脸上,这时不禁浮现几分阴色,腮帮子更是在蠕动,似乎在暗暗咬切。
忽然间,程昱睁开了眼睛。
刘备的表情瞬间阴云晴天,忙是诚恳的问道:“仲德可已有良策?”
“颜良既已和袁尚联手,主公若想破此两家联盟,就必须也要借一股外力。”程昱双手笼在罩中,语气坚定自信。
“借外力……”
“对,就是借外力。”
######许昌城。
颜良统领的两万大军,进抵许都已经过去了七天,但他却依旧按兵不动。
一方面,颜良在等余下几营兵马前来集结,另一方面,颜良还有等一个人。
那个人,便是袁尚。
根据不久前传来的情报,袁尚的三万兵马,已是攻由白马津渡过黄河,攻占了兖州所属东郡,兵锋正进入陈留国,长驱直入,向着雍丘而来。
陈留国与颍川郡北部接壤,雍丘位于陈留国以东,此地距离许都不过三百余里,而刘备大军所盘踞的睢阳城,就在雍丘的正东方。
数日以前,颜良和袁尚达成了协议,两家将在雍丘会盟,发兵共讨刘备。
当然,这个提议自然是袁尚提出来的。
如今的袁尚虽然击败了袁熙,但损失了青州的他,元气也是颇伤,而颜良亲得许都,实力却是大增。
刘备鲸吞中原之后,对袁尚造成的威胁,显然要比颜良要大。
颜良自然没有不同意的理由,尽管他知道与袁尚所谓联盟,只是貌合神离的暂时性策略,但多拉一人入伙来对付刘备,有百利而无一害,他又何乐而不为。
颜良驻军于许都,就是在等着袁尚的大军南下。
这日午后,颜良示察诸营完毕,召集众谋士共商与袁尚之联盟之后,如何用兵一事。
正这时,周仓匆匆入内,将司闻曹的最新情报送到。
看着蜡丸上的标记,颜良一眼便认出,那是关于东吴方面的情报。
颜良的心头,顿时便掠过一丝不好的预感。
“元直,你来把情报念给大家听吧。”颜良摆手一语,却是气定神闲。
徐庶遂将那蜡丸拆将开来,细细那么一看,眉色间不禁也浮现一抹忧色。
不日之前,周瑜已率三万兵马进入淮河,沿涡水北上进入谯郡,谯郡所属袁谭兵马尽数撤往了梁国,吴军几乎兵不血刃占领了沿途诸县,其前锋太史慈部正向梁国方向接近。
与此同时,孙权又给湖口的鲁肃增兵两万,而江夏方面的斥候,也发现吴军开始向柴桑方面派兵,似乎有修复柴桑城的意图。
徐庶语气颇为凝重的道出了这条情报。
“谯郡乃梁国南面屏障,眼下刘备的大军尽在梁国,他竟然拱手将谯郡让于吴军,难道就不怕陷入三面受敌的处境吗?”
满宠第一个表示了狐疑,他这一句话,也道出了众人的疑惑所在。
颜良却冷笑了一声,“刘备麾下也有能人啊,各位难道还看不出来吗,刘备这是跟孙权联手了,他把谯郡让给周瑜,就是想让周瑜前往梁国助战。”
此言一出,大堂内一片哗然。
刘备和孙权,这两个枭雄数月之前还为了寿春杀得你死我活,这一转眼间,竟然成了同一战壕的战友,这二人变脸之极,当真是堪称一绝。
“主公握有荆州,对江东拥有上游之利,在孙权看来,主公才是他的根本大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又有何稀奇。”
田丰却一脸不屑,很干脆的道破玄机。
颜良笑而不语,默认了田丰的判断。
在场之人,均是智谋之士,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玄机。
文丑却道:“周瑜在水上称雄便罢,敢来中原那是自找死路,不过我倒觉得有点奇怪,孙权既然打算跟咱们干仗,何不尽起大军北上中原,却为何只给了周瑜三万兵马,却反而又给鲁肃增兵,如此分兵,岂非兵法大忌。”
文丑虽勇,但智谋上毕竟还逊色许多。
徐庶等谋士们却是相视而知,面露会心之色,显然皆是看穿了孙权的用意。
颜良便冷笑道:“孙权那可是个唯利是图的主,他怎会损兵耗粮,真心实意的去帮刘备。以本将之见,周瑜那三万兵马,多半是来打酱油的,他的真正目的,乃是想趁着本将无暇南顾时,重建柴桑,再取荆州。”
颜良熟读三国,对孙权的性情可是了如指掌,三言两语间就道破了孙权的那点小心思。
只是他一时自信时,却不小心溜出了几外“方外之言”。
徐庶听着连连点头,“主公所言不错,攻取寿春后,孙权的实力大有增长,他想要借机夺取荆州,全据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