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据来自于关中的最新情报,曹操已在陇西接连大败马腾和韩遂,逼得韩遂仅带十余骑逃往了西凉,而马腾则败往了祁山一带,向张鲁求援。

如此看来,曹操平定西凉诸侯,一统雍凉二州已是近在眼前之事,那个时候,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曹操,倒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颜良微微点头,“先生所言极时,曹操不可不防,不知先生可有何应对之策。”

田丰就胸有成竹,当即道:“依老朽之前,主公在发兵伐吴之前,还要先打另外一场仗,以削弱曹操的威胁。”

“先生想让本将出兵何处?”颜良心中隐隐已有所猜测。

田丰微捋胡须,干脆利落的道出了两个字:

“武关!”

第三百七十二章老将的震惊

骄阳当空,江风中掺杂着几分湿热。

数百余艘兵船,正借着风势,逆流行驶在汉水之中。

颜良立于船头,远望着两岸青山,剑眉微凝,沉静的眼眸之中,闪烁着几分隐隐的杀机。

身后,这数百余艘兵船上,装载着近万名精锐的荆州健儿,各式的攻城器械,还有数十万斛的粮食。

除此之外,还有百余艘空船。

很显然,这是一次颇具规模的远征。

船队离开襄阳已经数天,清晨时分又刚刚离开阴县,此间距离襄阳以北,已有数百里之遥。

汉水发源于秦岭山脉,上游可追溯到汉中,这条水系从汉中向东,经上庸、房陵诸郡,再返而南下游经荆州,最终汇于长江。

全军将士都知道,此次他们出征,将是去征讨不肯归顺的上庸、房陵、西城三郡。

此三郡原本隶属于汉中,早年张鲁割据汉中时,因地利原因,三郡逐渐脱离了张鲁的统治,形成了以申耽、申仪为首的地方豪强割据之势。

这三郡虽与南阳接壤,但因兵微将寡,只能勉强自保,故而颜良此前一直未曾动手。

半月以前,颜良以荆州牧的身份,向申耽兄弟修书,命他兄弟以三郡归附,并送子女来襄阳为质。

申氏兄弟拒不从命,故是颜良勃然大怒,决定亲自率军征讨。

“曹操、刘备都不是咱家主公的对手,姓申的算什么东西,竟然敢抗命不降。”

“就是,姓申的真是狗胆包天,咱们这一回攻三郡,定把他兄弟人头斩下献给主公。”

……甲板上,士卒们私下议论纷纷,斗志十分的高昂。

这也难怪,自经历了中原诸战之胜后,颜家军将士已是建立了强烈的自信心,对颜良更是敬畏如神,有谁敢不尊颜良,他们自愿赴汤蹈火为颜良去教训那些不臣之徒。

“主公,将士们的斗志很旺盛,看此番西征,三郡必克也。”

身边的老将黄忠,一脸自信的感叹道。

颜良看了一眼另一侧的贾诩,主臣二人交换了眼神,各自暗暗一笑。

……船行渐急,不觉半日已过,前方两岸渐渐出现了村落房舍。

颜良抬手遥指,问道:“汉升老将军,前面是什么地界了?”

黄忠虽久居荆南,但好歹也是南阳人,年轻时曾在南阳度过了数十个春秋,对南阳诸县的地形也算了如指掌。

黄忠举目远望,脑海里回忆了半晌,“前边应该就是均县了,此县乃丹水与汉水的交汇处,过此县顺着汉水向西,不出数日就可进入上庸境内。”

“唔。”

颜良若有所思,沉吟片刻,便道:“那就传令下去,今夜全军就在均县休整一晚,明早再起兵西进。”

颜良的这个命令,却令黄忠感到了一丝疑疑。

他抬头看了一眼日头,此时才刚刚日过中天,还有半日的时间可以赶路,这么快就靠岸休整,似乎太过拖延行军速度。

黄忠遂道:“主公,现在天色还早,现在就休息怕是早了点,不如继续西行,末将估摸着黄昏之时可以抵达南阳郡最西端的武当县,大军在那里休息也不迟。”

“将士们一路辛苦,赶路也不急在这一时片刻,传令下去,就在这均县休息吧。”颜良却不以为然道。

颜良命令传下,黄忠自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得依令而行。

不多时间,靠岸休整的命令,很快就遍传全军。

半个时辰之后,船队驶入均县境,万余将士离船上岸,安营扎寨。

闻知消息的均县县令,忙是率领着一县的乡绅,带着酒肉果蔬前来劳军。

颜良亲自接见了一县的官绅,询问了一番百姓民生之事,并向这些地方官吏们说明了此番西征的目的。

众官绅们早就得知自家主公要征讨三郡,自是人人都恭祝颜良旗开得胜,早日凯旋。

接见过地方官,一番酒宴之后,已然是夜幕降临。

当颜良大张旗鼓的宣称讨伐三郡,并接着众官绅们的劳军,喝酒吃肉,好不悠闲时,黄忠的心头的阴影却是越来越重。

他隐隐的感觉到,自此的出征,颜良似乎有些变了。

兵法之道,最忌讳的就是事先让敌人知道自己的意图,而颜良从襄阳之时,就大张旗鼓的声称要讨伐上庸三郡,这本来已有讳兵法之道。

如今身在均县,离敌境已近时,颜良却公然的向着地方的官绅们透露作战意图,此等举动,更是大忌。

要知道,均县虽属荆州,但因与上庸三郡相近,民间私下里多有往来,今日那些来劳军的乡绅们,恐不乏与申氏兄弟有交情之辈,今天之后,其中必有人会暗中向申氏兄弟通传消息。

即使上庸三郡兵微将寡,但那三郡地处穷山恶水之中,好歹也有着地利的优势,如今消息一透露,申氏兄弟自然会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就算凭着兵力的优势,能够最终拿下三郡,必然也平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颜良的所为,让黄忠感到,他的这位主公太过的自信,而且这种自信,隐隐似有演变成自大的迹象。

“难道说,主公被中原的几场大胜冲昏了头,开始变得自大自傲起来了,若果真如此,那可真是个危险的信号,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啊……”

黄忠越想越不安,诸般担忧压在心里,不吐不快,辗转思索片刻,一咬牙,直奔中军大帐而去。

中军大帐中,颜良刚刚打发走了那一干地方官绅,一帐的酒菜还未撤下。

当黄忠步入帐中,看着一脸酒气,神色悠然自得的颜良时,苍老的脸上不禁暗暗皱眉。

颜良见黄忠入内,便笑道:“老将军怎珊珊来迟,错过了这场小宴,要说这均县自酿的美酒还真是不错,本将给老将军留了一坛,老将军可尝尝。”

“末将征战之时,从不喝酒。”黄忠语气有些生硬,拒绝了颜良的好意。

颜良洞察了何其之敏锐,立时从黄忠的语气中听出了几分不满。

他也不以为怪,只微微一笑,“老将军,看起来你是有话要说,直说便是。”

黄忠顿了一顿,拱手道:“启禀主公,末将确实有些话,不吐不快,就怕说出来冒犯主公。”

“本将看起来像是那种听不得谏言的昏主吗?”颜笑着反问了一句。

见得颜良这般态度,黄忠便即没什么好犹豫的,索性决定把一肚子的不快就吐出来。

“主公欲伐三郡,却这般轻易的透露了意图,此乃一忌。而兵贵神速,主公本当从速行军,出奇不意的杀奔三郡,而今却行军缓慢,走半天歇半天,此又一忌。我军虽强,但三郡有地利之势,亦不可小觑,主公却太过轻敌,此又当是一忌。有此三忌,末将以为,主公近来确实变得有些……”

黄忠一口气“数落”了颜良半天,最后那“自大”两个字,却有些不便出口。

毕竟,黄忠乃臣下,以臣属之身,指责自家主公“自大”,实有犯上之嫌。

颜良却从头到尾一脸淡然,似乎全然不以为怪,只笑着问道:“有些什么?”

黄忠一咬牙,沉声道:“末将觉得主公变得有些自大,此乃末将忠言进谏,主公若是生怒,尽可治罪便是。”

果然是一位忠肝义胆的老将……颜良心中暗赞,脸上的悠闲之色收敛,渐起几分欣赏与赞叹。

“诸将之中,对本将怀有质疑者,只怕为数不少,如今却唯有汉升老将军敢直言进谏,老将军果然是刚胆之士,让本将甚感欣慰。”

颜良的这番赞赏,意味着他听进去了黄忠的劝谏。

黄忠暗松一口气,不禁面露喜色,忙道:“主公能纳忠言,实乃我等作臣子的幸事。主公,末将以为,咱们当趁夜拔营,连夜西进,如此的话,或许还有杀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的机会。”

“拔营是可以的,不过却不是西进。”颜良嘴角掠起了一丝诡笑。

黄忠一怔,正自狐疑时,帐帘掀起,贾诩和刘辟先后而入。

刘辟拱手道:“主公,空船上都已插满了旗帜,四周也树满了草人,一切都已按主公的吩咐的办好。”

颜良点了点头,“明天天亮之后,你便率一百艘空船继续沿汉水西进,记住,行军一定要慢。”

“末将遵命。”刘辟拱手一应,领命而去。

旁边的黄忠听着颜良这道命令,不禁愈加的狐疑,奇道:“主公,你这是要……”

话未出口,颜良已正色道:“老将军,速去传令全军准备,三更时分上船出发,全军北入丹水。”

“北入丹水?”黄忠大吃一惊,脑子里突然间一阵糊涂,“主公不是要西伐上庸三郡么,却为何要北上丹水,却让刘将军率空船西走汉水?”

颜良笑而不语,向着同样是微笑的贾诩看了一眼。

贾诩便是捋着白须,淡淡笑道:“黄将军,你还不明白吗,主公西攻三郡是假,北取武关才是真啊。”

北取武关!

黄忠思绪飞转,猛的之间,恍然惊悟。

第三百七十三章杀你个措手不及

丹水发源于关中,经上洛、商县、武关而入南阳,又经丹水、顺阳二县,在均县与汉水相汇。

当年曹操突袭南阳时,也是声称走这条路线,佯装进攻襄阳。

进攻武关,正是前番军议之时,田丰为颜良所献之策。

前番西凉军和曹军之所以能够屡屡顺利的进入南阳盆地,就是因为武关一直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如今曹操平定西凉已成定局,全据雍凉二州后的曹操,实力必将大增,那个时候,他对颜良的威胁也必随之剧增。

而此时的颜良,既已定下灭吴的战略,便暂时无力与曹操大战。

以曹操之雄略,完全有可能趁着颜良大军攻吴之时,再度由武关兵进南阳。

所以,为了彻底解除南阳所受的威胁,田丰便建议颜良趁着曹操大军尽在凉州时,突袭武关,将南阳盆地的北大门,完全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武关若然到手,凭着关隘的险要,颜良便可不需多少兵力,就能确保南阳的安全,这就意味着曹操方面的威胁,必将骤减。

当然,曹操也不笨,当初南阳兵败,退往关中时,便曾留曹洪率军三千驻守武关。

而一月之前,当曹操听闻颜良从中原退兵,为了防备颜良趁机进攻关中,便从西凉前线抽调了八千兵马,回驻长安城。

这就意味着,倘若颜良明目张胆的进攻武关,以曹洪的能力以及武关的险要,凭借三千兵马,足以挡住颜良第一波的猛攻。

而只要挡住颜良数天,留守长安的夏侯憞就会迅速的向武关增派援兵,而西凉前线的曹操,也将迅速的接到武关被攻的消息,及时的率军回援。

田丰献了攻取武关的大略,却想不出如何攻取的具体计谋,而这个时候,善于军谋的徐庶不在,颜良便只能靠贾诩。

贾诩自也不负他所望,便即想出了这条,明攻三郡,暗取武关之计。

为了确保计策的隐密性,除了颜良和贾诩之外,再无第二个人知道内中真相。

在此之前,包括黄忠在内的万余将士,荆州的军民,尽皆为上庸三郡的不臣而愤慨,所有人都以为他们的主公率军出征,乃是奔着三郡而去。

此刻,贾诩把颜良的意图揭晓时,这位长沙之虎,方才猛然省悟。

“主公,此计当真是……”

激动兴奋之下的黄忠,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形容心中的震惊。

不觉之中,黄忠那兴奋的脸庞间,又流露出几分惭愧。

他是在为自己先前对颜良误会,误以为自己主公因胜而骄,变得盲目自大而惭愧。

“我早该知道,主公岂是那种因几场胜利,便变得自大之人,末将未能体察主公的心思,当真是惭愧之极呀。”

黄忠感慨叹之下,拱手向颜良道歉。

颜良何等之气量,先前没有责怪黄忠,此时道明了真相时,就更不会责怪。

他只哈哈一笑,“老将军忠言进谏,乃是一心为了本将的大业设想,本将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责怪。不过,老将军你若真觉得惭愧,那就为本将把武关拿下来,作为对本将的道歉之礼吧。”

眼见颜良如此气量,黄忠心中既是钦佩,又是热血沸腾。

当下黄忠亦豪然一笑,“主公且放宽心,末将就让主公看看我黄汉升攻城拔寨的本事。”

黄忠精于山地作战,善攻正是他的强项,这也是此次出征,颜良用黄忠为先锋的最重要原因。

眼见得黄忠豪情万丈,信心十足,颜良心中也更有底气。

当天晚上,颜良便下令大军拔营起程,走水路星夜沿丹水北上,直奔武关而去。

万余士卒吃饱了饭,原还以为会在均县休息一晚,明早再慢慢悠悠乘船行军。

谁曾想到,他们刚刚躺下,连眼睛还没来得及闭上,拔营的命令就已经传达了下来。

军令如山,拥有着铁军素养的颜家军将士,自不会有一丝迟疑,当即收拾行装起程。

但上船之后,万余将士们却惊奇的发现,他的兵船并没有沿汉水西进,而是转往了丹水北上。

“不是要去攻打上庸三郡么,怎的却改走了丹水北上?”

万余将士,尽皆心怀着这般狐疑,却没有人向他们解释。

而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颜良也一改先前游山玩水般的行军速度,百余艘兵船一刻不停的全速北上,三军将士的吃喝拉撒全部都在船上解决,沿途经过顺阳、丹水诸县,尽皆不曾有哪怕一刻钟的停靠。

三天之后,船队越过丹水距,前锋距离武关已不过五十余里。

丹水一地的地形,已处于秦岭山脉东端的延伸部,地势渐渐升高,水势渐为湍急险恶,已不适于再行船。

于是,颜良便下令,全军弃船登岸,以急行军的速度,继续向西北面的武关铤进。

直到这个时候,糊涂了数日的三军将士,方才明白了他们主公真正的作战意图。

所有人这才醒悟过来,原来连日来颜良大张旗鼓的声称将进攻上庸三郡,原来统统都是疑兵之计,真正之目的乃是为了奇袭武关。

疑云尽散,一万颜家军健儿,旋即斗志狂燃。

先前曹操无故入侵南阳,荆州健儿们虽然在颜良的率领下,击败了曹军的入侵,但每一名士卒,都仍对敌人的入侵,怀有深深的恨意。

而今,终于轮到他们向曹军的地盘发起一次反攻,众将士的心中,那复仇的怒焰如何能不狂燃。

热血激荡之下,一万将军个个精神亢奋,追随着他们的主公颜良,一路向着武关狂奔而去。

由丹水通往武关,除大道之外,还有数条小路。

颜良为了打曹军一个突然性,除了此前的惑敌之计,此时接近武关,还特意的选择了小路,以避免被大道上曹军的侦骑探到。

小路远较大路崎岖难行,虽说士卒们只负了三天的粮草,轻装而行,但为了攻城,颜良还不得不携带了云梯等大量攻城器械,这些重型器械,皆需士卒们来扛。

纵使如此,一万健儿们还是个个斗志昂扬,挥汗如雨,累得气喘吁吁,却无人叫一声苦。

经过一天的山路行军,是日傍晚时分,颜良和他的大军,终于看到了武关城。

跃马山坡,满身是汗的颜良举目远望,但见数里之外,那座巍峨的雄关,正沐浴在金色的晚霞之中。

关中的南大门,当初汉高祖刘邦灭秦经过的那座关城,如今就在眼前。

关城前的大道上,三三两两的商队还在匆匆的往武关赶,想赶在天黑闭关前过关。

如今曹操虽和颜良处于半战争的状态,但对彼此统治区内的民间生意来往,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默许的政策。

眼见大道上商队往来如常,这说明武关城内的守军,并没有察觉大军来袭,事先有所防备,颜良也终于可以松上一口气。

大费周折的声东西击之计,翻山越岭行军的辛苦,而今看来,终于是没有白费。

身后,那些陆陆续续爬上山坡的将士们,眼看着武关城戒备松懈的样子,那一张张汗水浸渍的脸庞上,兴奋与杀机如火而燃。

“黄汉升何在?”颜良厉喝一声。

“末将在此。”黄忠拨马上前,慨然而应。

颜良长刀一指,高声道:“本将命你率七千先锋,直取武关,不破关城,绝不可后退半步!”

黄忠一抱拳,豪然道:“主公放心,不破武关,末将提头来见。”

慨然言罢,黄忠拨马转身,向着身后的将士大叫道:弟兄们,武关就在前面,是男儿的随老夫杀将前去,为主公攻下此关——“大喝声中,黄忠拨马提刀,冲下山坡。

成千上万的颜家健儿,如出笼的猛兽一般,挥舞着兵器,抬扛着云梯,汹涌而下。

颜良远望武关,再看着漫山遍野冲杀而下的自家士卒,沾满汗水的脸上,一抹傲然在猎猎狂燃。

……武关城。

军府大堂中,一片歌舞升平。

都护将军曹洪,正把玩着手中的玉杯,品着美酒,欣赏着堂前舞伎的轻歌曼舞。

左右列席的诸将,也尽皆饮酒作乐,好生的悠闲快活。

却唯有议郎赵俨,脸色阴沉,写满了焦虑。

“子廉将军,这武关乃拱卫关中,抵御颜军的南大门,将军在这里摆酒设舞,恐怕有些不太妥当吧。”

赵俨忍不住道。

曹洪面露几分不悦,扁着嘴道:“朝廷派赵大人前来巡视,本将念着赵大人路途辛苦,所以才设下歌舞小宴慰劳,赵大人这话就说得让人有点寒心了。”

赵俨干咳了几声,拱手道:“俨此行乃是公事,何敢言辛苦。俨只是想,近来听闻那颜良已从襄阳发兵,而将军此间却似乎毫无警惕,故是俨才觉得有些担忧。”

“赵大人多虑了,本将的细作已经探明,颜良是率军前往攻打上庸三郡,并无威胁武关之意。”曹洪不以为然道。

赵俨眉色稍缓,却又道:“虽说如此,但颜良用兵诡变多端,还请子廉将军小心才是。”

曹洪哈哈一笑,举杯道:“赵大人,你也太过小心了,别想那么多,陪本将好好喝几杯酒吧。”

曹洪举起玉杯,欲待送酒入喉。

便在这时,一名亲军神色匆匆的奔入堂中,大叫道:“启禀将军,大事不好,颜军突然攻关啦!”

咣铛~~曹洪手中的玉杯脱手而落,瞬间摔成了粉碎。

第三百七十四章狂攻

手中玉杯摔了个粉碎,满杯的温酒洒了一身,曹洪顿时狼狈。

堂中诸将,乃至赵俨,众人也无不变色。

曹洪从惊骇中回过神来,大喝道:“胡说八道,颜良明明在攻上庸三郡,如何能毫无征兆的突然攻我武关!”

亲军吓了一跳,急是颤声道:“小的就算有十个胆子,也绝不敢谎报军情啊,颜军确实在攻城,人数还有上万之众,将军若再不救援,南城的兄弟们就快顶不住了。”

大堂之中,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包括曹洪在内的所有人,都竖起耳朵来倾听,果然隐隐听到南城方向,似有喊杀之声正隆隆作响,若非是攻关,还能是什么。

曹洪的脸色刷的一脸,惊诧与震怖之色,如潮而涌,瞬息之间,额头间就浸出了一层冷汗。

赵俨急道:“子廉将军,听这动静的确是有敌攻关,事不宜迟,请将军速往南城吧。”

曹洪被赵俨给叫醒,不敢再有迟疑,急是手忙脚乱披挂而出,率领着诸将乃其营士卒,急往南城而去。

曹洪方一出府,那隆隆如雷的喊杀之声,更是灌耳而入,直震得他心神惊怖。

一路策马往南城而去,伴随着愈烈的喊杀之声,曹洪的心脏也跳动的愈加猛烈。

当他策马登上关城时,一瞬之间,曹洪整个惊呆在了那里。

放眼望去,但见关城正面一线,已是黑压压一片,布满了颜军。

数不清的战旗如浪涛一般翻浪,森森的刃锋与铁甲,在夕阳的映照下,几欲将天空映寒。

沿城一线,数十道云梯已被竖起,成千上万的颜军,正如蚂蚁一般向上攀爬。

而在被填平的护城壕前,上千名颜军弓弩手,正不停的向着城头发箭,直将城上的守军压到不敢露头。

再往远处,一队队的颜良,仍在源源不断的向着关城涌来,东城处,数名敌卒甚至已经登上了城头。

“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面对着如神兵天降般的上万颜军,面对着这汹汹如潮的攻势,曹洪一时间惊得目瞪口呆,脑子里更是一片的混乱。

而当曹洪认出城外,那面迎面飘扬的“颜”字将旗时,更是惊得心惊胆战。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布署在南阳的细作,明明回报颜良已率军乘船,走汉水望上庸而去,却为何只数天之间,颜良竟率如此重兵,毫无征兆的就杀到了城下。

当初败给颜良,做了整整一年俘虏的惨痛回忆,霎时间从脑海中划过。

曹洪的心头,立时涌现出无尽的恐怖。

在某一个瞬间,曹洪甚至产生了就此放弃武关,立刻率军撤逃回长安的念头。

“关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