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右也纷纷停了下来。

一身浴血的张辽拨马上前,大声道:“丞相,袁绍追兵还在后面,前面不远就是许都了,为何却要停下。”

曹操苦笑了一声,叹息道:“数万精锐之师灰飞湮灭,就算逃回许都,不也是死路一条。”

素来自信的曹操,头一次说出这样绝望的话来。

左右文武,无不黯然垂首。

曹操环视了一眼众属下,眼眶中打转着苦涩的热泪,长叹一声。

“诸位都是当世英才,曹某实不忍诸位陪曹某走上绝路,眼下袁绍还没追到,诸位若想自寻一条明路就去吧。”

曹操言语之中,充满了伤感。

听闻此言,诸将不禁潸然泪下,亲军统领许褚慨然道:“我等誓死追随丞相,纵死无悔。”

“誓死追随丞相,纵死无悔!”

左右文武,齐声附合,尽皆神情激荡。

听得众属下的慨然之词,曹操欣慰了不少,脸上的伤感却仍有增无减。

纵然这些部下对他不离不弃,但如今官渡失败,大势已去,自己又能如何呢。

正当迷茫无路时,前方尘土飞扬,一队兵马匆匆而来,斥候来报,言是尚书令荀彧护送着汉帝刘协,以及曹操的家眷赶到。

听得荀彧到了,曹操情绪稍稍安稳,急是催马上前相见。

当曹操看到那位须发皆白,一身儒雅之气的第一谋士时,偏黑的脸上顿时涌起丝丝愧色。

“文若啊,我让你望了,官渡这一仗,还是败了。”曹操言语中充满了无奈。

荀彧却微微拱手,淡淡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就是输了一仗,丞相何必灰心丧气。”

他言语轻描淡写,仿佛根本没有一丁点大势已去的绝望感。

荀彧的沉稳,让曹操渐渐重燃起了勇气,不禁问道:“眼下官渡已失,许都势不可守,文若莫非还有回天之计不成?”

“袁绍虽胜,但其内部纷争重重,就算他暂得中原,早晚也会分崩离析,丞相现在所要做的,就是重整旗鼓,以待袁家内乱,然后东山再起。”

荀彧手捋白须,不紧不慢的说道。

“中原若失,这重整旗鼓又从何说起。”曹操神色渐振,却仍怀疑虑。

荀彧笑了笑,手指遥指西面,“为今之计,丞相当奉汉帝西迁关中,仿效汉高祖旧事,待时机成熟,再举兵出关,必可一举荡平中原。”

听闻“西迁关中”四个字,在场众人为之一震。

曹操的心中着实也兴奋了一下,但随即却忧虑道:“关中残破,且马韩等西凉诸侯林立,这些人名义上归附朝廷,实际上却并未真心归顺,如此形势,立足都难,又如何抵御袁绍的进攻。”

曹操这一番话也说出了其他人的心声,众人纷纷点头。

“丞相多虑了,那些西凉诸侯们最忌惮的就是袁绍,他们害怕袁绍攻取中原后会威胁到他们,就算不全力支持丞相抵御袁绍,也不会阻止丞相进入关中。”

说话之人,正是郭嘉。

“只要丞相能顺利退入关中,对西凉诸侯晓以利害,善加招抚,再凭借关中四塞之固,必能挡住袁绍的进攻。况且官渡鏖兵十月之久,袁军也已是强弩之末,袁绍又是好谋无断之人,短时间内未必会急于发兵西进,丞相只要能争得些许喘息时机,何愁没有翻盘的机会。”

听罢郭嘉一席话,曹操脸上的忧虑已烟销云散,那熄灭的斗志,又重新燃起。

第七十章怪胎

(感谢饮恨兄、厕所兄和陈雁鸿兄打赏,以及苍岚兄和厕所兄评票。马上就快上四千票了,求票啊)

大道上,铁骑奔行如风。

颜良纵马提刀,率领着他的一千神行骑望北飞奔。

举目远望,许都城的轮廓已渐渐清晰,望南的原野上,到处是逃难的百姓。

颜良随便抓了几人一盘问,得知许都现下已一片混乱,军队似乎已放弃了守备,护送着达官贵人们纷纷向西而去。

“向西而去?莫非曹操打算退守关中,东山再起不成?”。

颜良奇了一刻,嘴角随即掠过一丝笑意。

曹操此举,正如他所料。

他深知曹操有不屈之志,当年兖州陈宫造反,只余下三城时,曹操都没有放弃,更何况是现在。

而且颜良也不希望曹操一败到底,只要曹操能成功退守关中,就可以对袁绍形成一定的牵制,那样的话,对自己也将有利。

得知了许都的混乱,颜良遂叫兵马加快前行。

奔行不多时,许都城已近在眼前。

正当这时,忽见一支几百人的兵马从城中而出,望南疾奔而来。

此时曹操既已下达退守关中的命令,老百姓可以四散而逃,军队却理应尽望西门而出,这南面却又为何会出现一支兵马?

颜良也不管这支兵马是何目的,现下他只想抢在袁绍在之前,在许都城大捞一笔,任何阻挡他之人,只有一个下场:

杀!

一声暴喝,颜良纵马挥刀而出,身后一千神行骑喊杀而出。

大道上逃难的百姓,如受惊的羊群一般四散而溃,颜良之军无所阻挡,如闪电一般杀至。

那几百曹军瞧见南边出现一支军队时,还只道是从南线赶来增援许都的友军,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临近。

当那一面“颜”字的大旗印入眼帘时,他们才赫然惊觉,颜良的军队竟然已杀至许都腹地来。

顷刻之间,几百曹军便陷入了混乱。

颜良一马当先,长刀扇扫而出,只听“噗”的一声,当先一员敌将被拦腰斩成两截。

铁蹄如飞,所过之处一命不留。

一千神行骑,便如最锋利的一柄利矛,轻易的将敌军贯穿。

嚎声四起,惨声大作,刀锋无情的斩敌惶溃的敌人,只杀得血肉横飞。

又是一刀舞过,颜良充血的眼眸中,一颗血淋淋的头颅飞上半空。

温热的鲜血洒满了征袍,杀至兴起的颜良,狰狞之极,只令左右敌人为之丧胆,纷纷鼠窜。

血雾之中,却有一员虎熊之士手舞大刀,疯狂的向着颜良杀来。

旁人对颜良这杀神是避之不及,此时却有一名敌人不知死活,敢主动上门求死,实在是令颜良意外。

透过血雾,颜良举目一瞥,却见那敌将健壮如牛,一脸的黄髯与钢丝无异,形容颇有几分胡风。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大冬天的,此人竟然赤着半个膀子,浑然不怕寒冷。

“有意思,曹军中还有此等异人,我倒要看看你有几分能耐。”

颜良没有一丝惧色,长刀擎起,挟着怒涛般的劲力扇扫而去。

那杀来的敌将咆哮如雷,手中大刀不避不挡,亦呼啸而至。

吭~~

两刀相击,一声雷鸣般的激鸣。

颜良只觉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大力灌入身体,竟是搅得他血气翻滚,握刀的手掌竟也隐隐发麻。

此人的力量,竟比关羽那前三刀还猛!

颜良心中惊异时,那敌将又一刀当头劈至,颜良不及多想,举刀向上一挡。

又是一声撞击巨响,那大力如泰山压顶般下来,竟把颜良逼得双臂屈下,运起生平气力才勉强撑住。

自从白马之役与关羽交手之后,颜良与多名高手过招,还从未有过如今这般压力。

颜良的脑海迅速翻动,实是想不起曹营之中,有哪一员用刀的名将,竟会有此等蛮牛般的力量。

惊奇之下,颜良虚晃一招,错马掠过。

回身时,颜良厉声道:“本将刀下不斩无名之辈,来将报上姓名?”

“老子乃是西凉胡车儿,你是何人?”那赤膀之将喉咙如滚珠般蠕动,报上了自家姓名。

听到“胡车儿”这三个字时,颜良心中的狐疑顿时烟销云散。

这胡车儿乃北地枪王张绣部将,身负怪力,号称“力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是个名符其实的怪胎。

当年曹操征张绣时,正是胡车儿把曹操贴身爱将典韦灌醉,并盗取其双戟,才使典韦死于宛城之战。

官渡之战前张绣归顺了曹操,或许是曹操欣赏胡车儿勇力,将他从张绣的麾下调到许都军中任职,此人方才会出现在这里。

“怪不得这厮的力量如此惊人,原来是胡车儿。”

颜良心中释疑,便朗声道:“本将乃颜良,胡车儿,曹操已败,你何不投归于我麾下。”

胡车儿虽没什么将才,但跟周仓一样都勇武过人,收其做一名亲军护卫倒也未尝不可,况且此人还身负怪能,将来也许还有用处。

胡车儿一听颜良之名,狰狞的脸色不禁一变,那惊疑的表情,似乎无法相信颜良竟会出现在这里。

不过,只惊异了一瞬,胡车儿的脸上又重归狰狞。

“老子才不管你是颜良还是颜丑,别挡老子的路,快闪开。”胡车儿扯着嗓门大叫道。

这个胡车儿果然深有胡风,言辞极是粗鲁。

颜良却长刀一横,冷笑道:“想从此路过,先问问本将手中的刀答不答应吧。”

胡车儿闻言大怒,如一头发怒的野狼一般,舞着大刀就冲了上来。

明晃晃的大刀,挟着千斤的怪力,再度劈至。

颜良心知这胡车儿怪力惊人,自己若跟他在力量上较劲,必会落下风。

眼见敌刀呼啸而至,颜良拨马一闪,巧妙的避了开来,长刀顺势反扫而出。

胡车儿一刀劈空,急又嘶吼着回刀,怪力挟着猎猎风声斜向击出。

颜良眼急手快,却也不与他硬拼,刀势在半路上忽然一变,又斜斩向胡车儿的肩膀。

胡车儿几番劈空,不禁更怒,当真似疯了一般,左一刀左一刀,不惜气力的向颜良狂斩而去。

面对着这发疯的猛兽,颜良却在暗笑。

几番交手他已探明胡车儿的武艺,此人的力量之猛虽是当世无双,但刀法却稀松平常的紧,整体的武艺也就与文聘相差无几。

颜良却是身法敏捷,刀法变化多端,避实就虚,偏不与他硬拼硬。

数十合后,胡车儿已被玩弄得狂躁不安,刀法上的破绽顿露。

颜良瞅得空隙,尽起生平之力,长刀如电光般反射拍出,只听一声沉闷的响声,那刀背狠狠的拍在了胡车儿的背上。

颜良的力量虽比不得胡车儿这等怪胎,但也非同常人,这重重一击下去,胡车儿张口便喷出一股血箭,诺大的身躯更是坐立不稳,竟生生的被从马上拍飞出去。

嗵!

胡车儿那铁塔般的身躯,重重的跌落在了血地上。

第七十一章王佐之士

落地的胡车儿,吃了一嘴的泥巴,赤膀也沾满了血泥。

旁人若是被拍到口吐鲜血,只怕早就躺在地上动弹不得,但胡车儿在地上滚了几滚,却跟没事似的,两下就爬了起来。

“真是个怪胎……”

颜良暗中称奇,刀锋一指,喝道:“把这蛮牛给拿下,本将要活的。”

号令一下,十几名骑士翻身下马,一窝蜂的便扑了上去。

胡车儿失了兵刃,又受了内伤,但那一身的蛮力依然可怕,赤手空拳的左冲右突,竟将冲上来的士卒逐个放倒。

他那一双拳手跟铁锤似的,每一拳下去都能听到“咔咔”的骨头碎裂声,只片刻之间,周围便被他放倒了一大圈的人。

看着躺倒在地嚎叫的士卒,再看看那些虎虎生威的蛮汉,颜良越发起了兴趣,想要看看这厮究竟能撑多久。

“谁能放倒这厮,本将有重赏。”颜良大声道。

一听有重赏,这些虎狼健儿们血性更起,更多的人喊叫着扑了上来。

颜良则怀抱着大刀,饶有兴趣的观赏起这场以一挑百的徒手搏斗。

其实也是因为颜良要捉活的,故他的士卒们不敢用兵器,不然纵使胡车儿蛮力过人,也挡不住四面八方而来刀枪。

几番相搏后,地面上已有二三十人被胡车儿放倒,他这时狂用蛮力,不禁也气喘吁吁起来。

周围的士卒们趁此时机,十几号人一拥而上,那个抱腿,这个勒胳膊,如胶布一般把胡车儿全身缠了个结实。

“终于抓住这厮了,快拿绳索来把他绑了。”

那十几人奋力的拖住胡车儿,其余人则赶紧从马上卸了绳索。

看到这里,颜良的兴致渐消,心道胡车儿到底也是血肉之躯,终还是双拳难敌四手。

就在这时,意外突生。

被裹到脸红脖子粗的胡车儿,突然间一声怒吼,全身的肌肉暴涨,愤起全力往开一撑。

阵阵嚎叫声中,那些围裹的士卒,竟如炸开了泥巴一般,四面八方的被弹飞出去。

见得此景,颜良心中不禁大奇,却没想到此人蛮力之强,竟到了如此地步。

“好吧,也让你闹够了,给本将消停消停吧。”

颜良被激怒了,双腿一夹马腹,如电光般射了出去。

正自威风的胡车儿感知背后有马袭来,急是回身,却已为时已晚。

只见一道寒光闪过,颜良长刀的刀背,如风而至,再次磕在了他的后脊上。

这一刀下去,颜良乃是用了平生之力,且磕向了他的软肋所在,胡车儿只觉眼目一眩,晃了几晃,诺大的身躯轰然倒地。

那些在地上摸爬的士卒,眼见那凶蛮无比的怪胎,竟被自己将军如此轻松的放倒,解恨之余,无不面露敬畏。

“把他绑起来吧。”颜良长刀一收,冷冷道。

一群士卒们这才惊醒,纷纷围了上来,报复似的把胡车儿里三圈外三圈,捆成了人肉粽子。

颜良环顾四周,那几百曹军已被杀得七零八落,遍地伏尸。

他拨转马头,正欲下令冲进许都城时,周仓从后快马而来,胳膊下面还夹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

“将军,你不是说有模有样的不可杀么,末将抓到了一个,你看看有用不。”

周仓大声叫着,如拎小鸡似的把那老者放在地上。

那老者直了直腰,喘过几口气,随手拍起了身上的尘土,一副自顾自的样子,俨然将周遭这班虎狼之士视若无物。

颜良对这个淡定的老头不禁起了兴趣,凝目上下审视打量。

却见这老者皮肤白嫩如婴,须发花白似雪,胡须稀疏,平整光洁的额头上有一条刀刻似的深深皱纹,一双细小的眼睛半开半阖精光四射,仿佛蕴藏着阴郁的沧桑,俨然一副处尊养优的大官僚的模样。

“有趣的老头……”颜良嘴角浮起一丝笑意。

旁边周仓眼见这老者如此,不由的怒了,大喝道:“老家伙,我家颜将军在此,还不快见礼。”

那老者听到“颜将军”三个字时,修长的身形顿时微微一震。

那一双细小的眼睛瞄向颜良,上上下下打量着,那般眼神,仿佛能识破人心,看穿颜良的思想一般。

颜良也没有不自在,刀锋似的目光反扫着那老者。

两人的目光交锋片刻,老者的眼眸中隐约闪过一丝惊异,却是避向一边,不再与颜良正面交锋。

“原来是颜子义将军,能在此相遇,真是缘份啊。”那老者忽然呵呵一笑,拱手作了一揖。

颜良微微拱手,还之一礼,淡淡道:“未知这位老先生尊姓大名?”

“咳咳——”那老者咽了口唾沫,捋着白须道:“老朽武威贾诩,幸会将军。”

听到“贾诩”二字,颜良的心头着实一震,一种莫名的兴奋陡起。

真没想到,眼前这老者,竟是传说中的“毒士”。

当年董卓伏诛,麾下诸将人人自畏,本欲解散军队逃归西凉,全因贾诩那一句劝,十万群龙无首的西凉军竟齐心反攻下长安,使刚刚得到一丝喘息的汉廷,重新又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一语乱世,当世能有几人?

而宛城之战,两败曹操,更见其智谋神妙。

更难能可贵的是,此人智谋无双,却更懂得明哲保身,最后竟以高龄善终。

古往今来,能做到这一步的人物,当真是屈指可数。

这样一个传奇般的人物,如今却如一名邻家老翁一般,就这么笑呵呵的站在自己的面前。

颜良却很清楚,那一张极具亲和力的笑脸下,却是一颗城府深不可测的心。

不过,颜良却当真很兴奋。

此番他远赴许都,就是为了浑水摸一把鱼,无论是文臣武将,或是金银钱财,统统来者不拒。

眼下颜良身边虽有许攸、伊籍这样的谋士,但此二人终究算不上王佐之士,若欲成大业,身边还得有当世绝顶谋士辅佐不可。

贾诩,正是颜良急缺的人才。

“看来这一趟我真是不虚此行啊。”

颜良心中感慨,嘴上却淡淡道:“原来是文和先生,不过先生不是跟随在曹公左右的么,怎的会出现在这里?”

贾诩叹道:“曹公官渡失利,各军溃败,老朽与曹公失散,误逃至此,却不想与将军相遇。”

他那神情语气,一副无奈的样子。

颜良眼珠子转了几转,却很快判知他是在撒谎。

许都的达官贵人纷纷往关中方向去,说明曹操西撤关中的命令已传回许都,而贾诩乃曹操贴身谋士,却又如何能不知?

那胡车儿和贾诩原是张绣部下,又是西凉同乡,二人在这种时候纠合在一起,看样子分明是有目的南下,并非是贾诩所说的“误逃至此”。

诸般迹象表明,他这回多半是放弃了曹操,打算另寻出路。

贾诩此人最善明择保身,他这般做法也是正常。

而贾诩南下,以其识人之能,投奔刘表是断无可能的。

至于颜良自己,虽新近崛起,但势力毕竟弱小,再加上方才见面时贾诩的惊讶表情,估计也不太可能。

这样的话,那就只余下了一人。

颜良的嘴角扬起一抹冷笑,说道:“我看文和先生恐怕不是误逃至此,而是想南下去投奔江东孙氏吧。”

此言一出,贾诩的眸中立时闪过一丝惊色。

第七十二章杀进许都

(感谢饮恨兄,abccd兄和牧榕兄打赏)

贾诩那细微的神情变化,焉能逃得过颜良的眼睛。

颜良知道,自己戳穿了这位毒士的意图。

贾诩似乎不敢相信,颜良竟然能猜中自己的心思,瞬息间有些尴尬。

不过只是一转眼间,他的神色便恢复自若,笑呵呵道:“这怎么可能呢,贾诩在朝廷之臣,怎么会去投奔孙氏。”

贾诩不愿意承认。

颜良也不勉强,只淡淡笑道:“这可真是巧了,颜某也是汉廷忠臣,此番前来许都,就是为了保卫天子,看来颜某跟先生是一路人呢。”

贾诩一时不知如何以应,只得讪讪而笑。

“既然咱们都是汉廷忠臣,那就是志趣相投了,我看先生眼下也无处可去,不妨就往我新野坐一坐吧,咱们也好共商匡扶汉室的大计。”

贾诩一听这话就急了,张嘴欲言。

颜良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摆手道:“来人啊,速将文和先生请往后军暂歇,谁敢怠慢我饶不过他。”

话音一落,几名士卒便上前,连拖带扶,硬生生的把贾诩架上了马。

“将军,老朽还有几句话要说,咱先不急……”贾诩急着大叫。

颜良却拱手打断,笑道:“来日方长,待回新野后,咱们再慢慢聊一聊。”

说罢他一使眼色,周仓便喝斥着一群士卒将贾诩带走。

想让贾诩这种毒士归顺,非只言片语可以说动,眼下颜良也没太多的时间跟他磨嘴皮子,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掳”回老巢再说。

掳走了贾诩,还有那五花大绑的胡车儿,颜良催兵急行,继续向着许都前进。

不多时,颜良率领着他的神行骑,终于进抵许都。

此时,许都城早已乱成了一锅粥,官渡失败的噩报,以及曹操西迁关中的命令,令这座汉帝国的都城陷入了无比的恐慌之中。

军队早已撤离,许都变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市,颜良的军队几乎未遇到任何抵抗就由南门入城。

放眼放去,大街小巷到处是逃难的人群,除了那些早就暗通袁绍的士吏,所有人都处在一种极度恐惧的状态。

颜良本是想趁乱掳掠一些曹操的文武人才,但这混乱的局面让他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无奈之下,颜良只好放弃了首要目的,转而命周仓率军径奔库府,搬运国库的钱财,同时命令甘宁所率的步军加快行军,尽快赶到许都协助搬运。

掳财的同时,颜良则率军直奔曹操的府邸,希望能够掠取曹操的家眷。

于颜良而言,许都一破,袁绍便将成为他最大的敌人,至于曹操,若是能在关中占稳脚跟,将来或许还能与之结成盟友,与之共抗袁绍。

倘若颜良能抓获曹操的家眷,也就多了一分制约曹操的筹码,无论曹操愿不愿意与自己联手,都会对自己有所忌惮。

策马狂奔,直抵相府。

视野中,曹操的相府却已是火光冲天,大门内外刀兵四起,竟有成百上千号人在厮杀。

颜良举目一扫,却见交战的双方中,一方是曹军士卒,另一方则皆是寻常仆丁装束的武装平民。

颜良知道官渡之战前,许都中不少世族豪强都不看好曹操,暗中跟袁绍勾结串通。

而今眼前这班武装平民,必是这些豪强见曹操兵败,趁机纠结门客仆丁发动兵变,试图攻占曹操的相府。

“人家曹操都走了,你们这班墙头草才敢跳出来显威风,有意思吗。”

颜良心有不屑,当即挥刀纵马,率领着部众杀进相府。

管你是曹军还是豪强部曲,阻我脚步者,格杀勿论。

三百身着黑甲的神行骑,如黑色的铁莽撞入战团,从大门后直杀到后院,所过之处一命不留,直杀得两拨交战人马鬼哭狼嚎。

颜良的搅局,让交战双方都傻了眼。

曹军那边原还以为是救兵来了,还没来得及高兴,骑兵的大刀就呼啸而下,一颗颗人头滚落于地。

而那些豪强门客们,误以为这支兵马是哪家叛军同伙时,谁想人家的刀锋转眼又招呼向了自己。

鲜血飞溅,断肢横飞,诺大一座相府不多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