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颜良琢磨着改进造纸书,说是要为天下读书人造福,这无疑于开了个好头,表明颜良对文化还是很重视的,黄月英岂能不高兴。
黄月英心中欣慰,便稍分些心来,也帮着颜良研究改进造纸术。
颜良常年征伐在外,这个冬天,夫妻二人却常厮守在一此,共同琢磨商议起了这造纸之术,就当是在闲暇之余,寻些乐子,夫妻的感情,也因此更进了一层。
有了黄月英的帮助,再加上颜良超越时代的知识,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颜良还真就完成了这造纸术的改进。
当隆冬过去,开春之时,颜良王府的造纸小厂中,终于是造出了第一批的五百张竹纸。
是日,颜良在王府中召集众谋士,共商开春之后的用兵方略。
就在这军事会议上,颜良将那五百张竹纸,赐与了在场的庞统等众文臣谋士。
庞统等谋士,多为文人出身,除了智谋出众外,平素更对书法诗赋等文雅之事,颇为爱好。
如今,颜良将这光滑洁白的新型竹纸,赐与他们时,在场所有的文臣,无不惊叹欣喜。
“大王,此纸不知从何而来?”庞统惊奇的问道。
颜良微微笑道:“本王虽不好文,但看尔等文人,每每都捧着沉重的竹简读书,甚为辛苦,本王闲时无聊,便琢磨着改进了蔡伦纸,怎样,军师,这新的竹纸,还好用吧。”
庞统手捧着竹纸,万般爱不释手的样子,激动之下,拱手道:“大王此举,当真是造福天下的文人,臣代天下读书人,拜谢大王的恩赐。”
颜良哈哈一笑,摆手道:“尔等若真要谢本王,就发动你们的智慧,给本王好好想一想,如何灭了曹操的计策吧。”
第六百七十九章颜良的奇思妙想
隆冬已去,天气渐暖,也该是将灭曹战略,付诸于实施的时候了。
众位谋臣们私下里时,早就暗中研究着攻曹的计划,殿前这一颗颗聪明的头脑中,大多都已有了想法。
颜良便叫他们各抒己见,颜良则闲坐静听。
谋臣们一番议论后,在灭曹的方略上,大体的形成了一致的意见。
他们大多数人都认为,灭曹一役,当以西线为主战场,仿效当年汉高祖平定关中之役。
这也就是说,他们建议颜良率主力兵出秦岭,先夺陇右,截断雍凉二州,然后分一军西击凉州,同时以主力东越陇山,直取长安。
众谋臣的意思,大抵如此,即使如庞统,也在大体上持相同的意见。
“兵出秦岭,哼,你们以为是那么容易吗?”颜良冷笑了一声,对于众谋臣的计略,似乎有些不太赞成。
因为颜良是穿越者,他的记忆中,有着“血淋淋”的事实为参考。
秦岭那鬼地方,道路艰险之极,光是运粮问题就能让人无可奈何到吐血。
曾经历史中,诸葛亮六出祁山而无功,除了蜀国国力较弱之外,秦岭的艰险恐怕才是主要的原因。
而在历史上,除了刘邦兵出秦岭成功之外,就没有谁再复制过成功。
况且,刘邦的那一次成功,也是因为项力没有眼光,不定都关中而定都彭城,关中防御虚弱,给了刘邦可趁之机。
而今关中乃曹操腹心之地,以曹操之智谋,焉能不在关陇一线严密设防,以防颜良演刘邦之故伎。
诸般种种,在颜良看来,倘若把主攻的方向,放在陇右的话,失败将是再所难免。
“秦岭山险,运粮不易,本王可不认为从那里主攻是明智的选择,本王倒觉得,当先取洛阳,然后再从东往西攻取关中。”
颜良也不遮遮掩掩,很痛快的道出了自己的战略。
他的这个战略,历史上倒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成功战例,比如安史之乱时,安禄山的大军,就是先破洛阳,再取长安。
从洛阳攻长安,虽会遇潼关之阻,但至少在粮草运输上不成问题,仅此一点,就比从汉中出兵要有优势。
众谋臣的思路,一下子被颜良从汉中,带往了千里之外的洛阳,他们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了洛阳一线的形势图。
很快,便有人表示了反对。
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如今洛阳为曹操所据,洛阳之北为黄河,西为弘农,均是不可逾越之屏障。
而洛阳之东,荥阳一线则为刘备所据,倘颜良欲从东面进攻洛阳,就先要穿越陈留南面的大片无人区,在攻取了荥阳一线后,才能转向西攻洛阳。
先不说越过无人区,攻取荥阳就是一个难题,就算能攻下,但大军的侧后,也将暴露给刘备,此乃兵家之大忌,岂可不顾。
这也就是说,从东面进攻洛阳,显然不太明智。
如此的话,那就只剩下了从南面鲁阳一线,兵进太谷关,进攻洛阳一条路可选。
此条进兵路线,虽远较秦岭平坦,但太谷关好歹乃洛阳八关之一,曹操只要屯数万精兵于关城,坚守不战,那大楚纵有百万大军,只怕也只能望关兴叹。
“由汉中进兵,地势虽险,但尚有数条谷道可出奇兵,若是先攻洛阳,便只有强攻太谷关这么一条进兵路线,曹操只消拒住太谷关,我军只怕就将无计可施呀。”
纵使如庞统,面对着洛阳的形势,似乎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此时的颜良,嘴角却掠过一丝诡笑:“谁说进攻洛阳,只有这一条路可选择的。”
庞统神色一怔,一时无法领悟颜良言外之意,在场其余的谋臣们,也皆是面露茫然。
这些智谋之士们,均是有些想不通,除了太谷关外,哪里还有第二条进攻洛阳的路线。
在一片茫然的目光注视下,颜良站起身来,缓缓的步下高阶,来到了侧壁所悬的巨幅地图前。
“这不就是第二条线路么。”颜良抬起手臂,指尖在地图上一划拉。
众谋顺着他的手指看去,迷惑了片刻,猛然间神色皆是一震,仿佛想到了什么不可思议之事。
他们先是震惊,但紧接着,那震惊便变成了惊奇,最后演变成了无比的惊喜。
所有人,都有一种豁然开朗般的兴奋。
“大王此计,当真是……当真是……”兴奋的庞统,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来形容他的惊叹。
颜良却在众臣惊奇的目光中,昂首回往了王座,说道:“诸位以为,本王的这条进兵路线,可行否?”
“可行,可行,当然可行了。”庞统毫不犹豫,“主公这条进兵路线,不但可攻洛阳,而且还可以杀曹操一个措手不及,实在是妙啊。”
颜良微微而笑,很淡然的享受着庞统的惊叹。
这时,贾诩却道:“大王此计虽奇,不过刘备方面,却不可不考虑。”
颜良当然知道贾诩的意思,便冷笑道:“文和放心吧,本王已有摆脱刘备纠缠之策,到时本王还怕他不来骚扰纠缠。”
见得颜良如此自信,众谋臣还能说什么,所有人都为颜良的自信所感染,灭曹的信心,愈加的坚定统一起来。
众臣无异议,颜良更有何忧。
他腾的便站了起来,摆手高声道:“诸位爱卿既无他议,那就速传本王之令,大楚三军尽快动员起来,本王要不日尽起大军,扫灭曹贼。”
大殿之中,群臣情绪激荡,沸腾的热血,如烈火狂燃。
号令一下,从西到东,大楚全国的军民,皆为灭曹的战争动员了起来。
在益州方面,尽管颜良并没有打算以那里做为主攻方向,但对曹军的牵制和迷惑,还是十分必要的。
故此,颜良便发下王令,命镇守汉中的陆逊,率领张任、严颜等蜀将,统帅四万蜀兵出祁山,佯攻陇右。
南阳方面,颜良则命文聘统两万兵马,兵出武关,佯攻关中。
此两路兵马,虽然打着进攻曹操的旗号,但颜良却大造声势,声称将大军北伐,攻取青州,北渡黄河扫灭刘备,而对曹操的进攻,则只是牵制作用,以防他去援助刘备。
消息一传出,邺城的刘备方面,顿时紧张了起来。
尽管此前的坚壁清野政策,让刘备有所自恃,但屡战屡败的阴影,却让刘备对颜良此番的北伐,充满了忌惮。
为了应对楚军北伐,刘备当即调集兵马,云集于黄河北岸诸地,准备随时渡河援救南岸诸镇。
同时,刘备又怕辽东的吕蒙军团,趁机进攻幽州,便调太史慈北上,坐镇幽州以防御楚军西渡辽水,威及幽燕。
刘备这边调兵遣将,严阵以待时,颜良已率领着八万中军,由水路大举北上。
趁着冰雪渐融,各条水系水势回涨之际,八万大军乘船北上,不数日便进抵了徐州前线。
颜良大军抵达下邳,会合了甘宁所统的徐州军团后,兵数总数已达到了十三万之众。
按照刘备的设想,颜良既然要进军河北,必会选择由彭城进兵,穿越沛国、山阳等兖州大片无人区,攻取濮阳渡口,再兵进河北。
故此,刘备命张飞率三万兵马,亲自坐镇濮阳,并在城中屯集了足支一年的粮草军需,以做长期的坚守准备。
但出乎刘备意料的却是,颜良的大军,并没有按照他所推测的路线,向濮阳进攻,而是由下邳北上,直奔青州而去。
……青州,东莱郡,威山港。
海港之中,数百艘战舰整齐的布列,茫茫无尽的云帆,如漫卷的云团一般。
颜良坐胯赤兔马,率领着他的军队,浩浩荡荡的进入了水寨。
东莱郡本为刘备坚壁清野政策中,所抛弃的一郡,郡中诸城早为焚为白地,方圆数百里的地面,空无一人。
去岁之时,颜良命蒋钦等率数万兵马,由海路北上,夺取了沿海的威山城,经过数月的经营,将威山建成了一座坚固的海港要塞。
数骑飞奔而来,蒋钦、朱桓等水军将领,忙是出来迎接。
“本王交待之事,你们可准备妥当了吗?”君臣相见,颜良开口便问道……
蒋钦拱手道:“禀大王,所有战舰都准备妥当,大王可随时发兵,由海路进攻河北。”
“谁说本王要进攻河北了。”颜良诡秘一笑,挥鞭扬长而入。
蒋钦和朱桓对视一眼,二人的眼眸中,均是流露出了茫然之色。
此前,他们的楚王,不是声言要攻入河北,灭了刘备的么?
倘若不是由海路登陆河北,那在此云集十余万大军,近千艘的战舰,却又是为何?
诸将怀着茫然之心,紧随着颜良步入大营。
入往行帐,颜良高踞王座,方始说道:“现在进兵在即,本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其实攻刘备是一个幌子,本王真正之目的,乃是攻取洛阳,扫灭曹贼。”
攻取洛阳,扫灭曹贼!
众将心头一惊,神色愈加的茫然。
既要攻取洛阳,那也当由许都一线进兵,何以会率十余万大军,来到这几千里外的威山呢?
一片茫然中,颜良眼眸陡然一聚,厉声道:“传本王之令,明日舰队启航,入黄河逆河西进,直取洛阳!”
第六百八十章非凡的妙计
“直取洛阳!?”蒋钦与朱桓齐声惊呼,满脸的诧异。
“没错,就是直取洛阳。”颜良嘴角掠起一丝诡笑。
舰入黄河,由水路攻取洛阳,这正是颜良的计策。
应天的那些谋臣们不是分析了么,从鲁阳攻太谷关,进取洛阳,路线单一,难度极大。
而从兖州进攻洛阳,又要经过无人区,又要攻取刘备背河坚守的荥阳重镇,难度同样不是一般的大。
那好,老子我颜良就另辟蹊径,由青州入黄河,从水路横穿刘备的防区,从北面登陆河南郡,攻取洛阳城。
相比于当初远赴渤海,前去攻取辽东,颜良这道经黄河攻洛阳之计,其实已经算是相当的“保守”了。
由水路的便捷,他的十余万楚军,便无需担心后勤补给的不畅。
而且,刘备没有水军,颜良的舰队可肆意的在黄河上盘踞,而丝毫不必担心来自于燕军的威胁。
蒋钦和朱桓在最初的惊愕后,旋即明白了颜良计策的精髓所在,二人的脸上,不约而同的浮现出了惊叹敬佩的表情。
“大王前有海上袭取辽东之策,今又有经黄河攻取洛阳之计,此等奇思妙想,当真是非凡人所及,臣等自愧不及啊。”
蒋钦等人心情激荡,不吝惜言辞的表达着对颜良的敬叹。
颜良却哈哈一笑,笑声中充满了狂傲,口中冷讽道:“咱们大军明日就出好,本王要给曹大丞相一个天大的惊喜。”
次日,天光放晓之时,威山港战鼓震天,杀气如潮。
近千艘的大小战舰,云帐高挂,战旗飘扬,鱼贯的驶出了港口,沿着东莱郡的海岸线向西而行。
几天后,颜良那庞大的舰队,进入到了乐安郡的海域,并蓼城县附近的黄河入海口,逆流西进,驶入了黄河。
楚军舰队入河未久,沿岸严密监视的燕军,便飞骑北上,前往邺城去向刘备报告。
……邺城,燕王府。
王府之中,歌舞升平,酒气飘香,一派享乐的气氛。
刘备高踞王座,兴致勃勃的欣赏着堂前歌舞,夫人刘氏则陪奉于侧,媚笑献酒,极尽的柔情。
自从徐州失陷,败归邺城以来,刘备的雄心壮志就似遭受重创一般,大多的时候,刘备都只有借酒来销愁。
而诸葛亮所献的坚壁清野之计实施之后,刘备自以为中原那广阔的无人区,还有他黄河沿岸的诸多要塞,足以为他挡住颜良的兵锋,保住河北的半壁江山。
转守为攻的刘备,自以为颜良的威胁大减,便即放松了警惕,终于沉浸于酒色之中,寻求慰藉。
想他刘备戎马半生,半生都在颠沛流离中渡过,鲜有享受过荣华富贵,如今眼见全取天下的希望,为颜良连连挫伤,刘备渐也放淡了野心,开始懂得享受起了人生。
而那刘氏极有媚色,虽乃袁绍后妻出身,但却极讨刘备欢心,赢得了万千宠爱。
“美酒佳人,这才是人生啊。”刘备一杯酒下肚,大笑着感慨。
“大王言之有理,臣妾再敬大王一杯。”刘氏笑盈盈的又奉上一杯美酒。
刘备这边正喝得尽兴起,殿外处,身为中领军的赵云,步入了大殿。
眼见这歌舞升平,酒乐奢侈之状,赵云的眉头,不禁暗暗一皱。
刘备瞧见赵云进来,却笑道:“子龙来得正好,快陪本王喝上几杯,来啊,还不快给子龙将军赐酒。”
看着刘备那酒气熏熏的样子,赵云的脸上,悄然的掠过一丝失望之色。
他微微犹豫了一下,暗暗一咬牙,拱手道:“大王,臣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子龙有什么话,说就是了。”刘备看不出赵云的表情,随口说道。
赵云深吸了口气,拱手郑重道:“方今天下未平,南有颜良虎视眈眈,西有曹操为祸朝廷,臣以为,大王当振作精神,日夜谋划扫灭群敌,匡扶汉室才是,而不该太过迷恋于酒色。”
此言一出,刘备本是红光满面的脸,刷的就黑了下来。
赵云的忠言进谏,深深的刺痛了刘备,让他的心底升起一股愤怒。
而那一句“迷恋于酒色”,其中一个“色”字,自然是暗指刘备身边的刘氏。
那刘氏何其聪明,又如何能听不出来,那水盈盈的眼眸中,瞬间就闪过一丝愠色。
“赵将军这话可以太过了,大王终日为国事操劳,闲暇偷闲,赏赏舞乐,解解劳乏,此乃理所当然之事,怎的到赵将军嘴里,就好似大王不理政事,只图享乐一般。”
刘氏伶牙利齿,三言两语便将赵云驳了回去。
刘备深以为然,便沉着脸,不悦道:“爱姬所言极是,子龙,你方才的话,可是很令本王失望啊。”
刘备不悦,赵云心头微微一震,欲待再进言,犹豫了一下,却将到嘴边的话,硬生生的给咽了回去。
“臣不是这个意思,臣只是想颜良大军云集青州,进侵我大燕在即,臣觉得大王应该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如何应敌之上才是。”赵云改口道。
刘备表情这才好转几分,却不以为然道:“颜贼把兵马调往威山一带,无非是想故伎重施,从海路进攻我幽冀沿岸,本王早已布署好防御之策,量那颜贼也将无计可施,有什么好担心。”
刘备几句话,将赵云给呛了回去,使赵云一时不知如何以应。
正当此时,门外响起了匆匆的脚步声,却见司马懿和诸葛亮,两员谋臣几乎在同一时间闯入了大殿。
“臣拜见……”司马懿拱手躬身,欲等行礼。
诸葛亮却抢着说道:“启禀大王,青州十万火急奏报,南面的形势可能有变。”
刘备神色一变,满脸的酒气销散了一半。
司马懿被诸葛亮抢了话头,眼眸闪过一丝不悦,趁着诸葛亮咽唾沫之际,抢言道:“颜良的舰队,并未如我们预想的那样,出海向我东部沿海进犯,而是向西进入了黄河,目下正沿黄河溯流西进。”
“什么?”刘备手一哆嗦,杯中之酒险些就洒了出去。
诸葛亮忙道:“臣早说过,颜贼意图没什么简单,眼下若不出臣之所料,颜贼舰队进入黄河,必定是想截断我大河南北的联系,想攻破了黄河南岸诸镇。”
此前时,司马懿曾推测,颜良会由海路发兵,配合辽东的吕蒙军团,进攻幽冀一线,如今看来,司马懿的推测,显然是落了空。
诸葛亮的这番话中,显然有暗自讽刺司马懿的意味在内。
明白了实情的刘备,下意识的看了赵云一眼,眉宇间不禁掠过几分尴尬,似乎在因自己方才对赵云进言的不以为然,而感到不自在。
“那现如今,本王该当如何应对?”刘备急迫的问道。
诸葛亮未言,司马懿却道:“大王无需担忧,我南岸诸重镇,皆屯有重兵,各城所集粮草,足支一年之久,即使被隔断了与河北的粮道,也足以支持一年半载。”
顿了一顿,司马懿又道:“颜贼的舰队虽可横行黄河,但其大军粮草,毕竟要从千里之外的徐州运来,必不能支持太久,只要我军以重兵,严防黄河两岸各渡口,令颜贼不敢纵兵上岸,则用不了多久,相信颜贼必不战自退也。”
司马懿一番话,正说在了诸葛亮心坎里,这也正是他想安慰刘备的话。
为司马懿抢了先机,诸葛亮的眉头不禁又是一皱。
刘备这才松了口气,忙道:“这就好,这就好,速速传给沿岸诸军,命他们严加戒备,绝不可容颜贼一兵一卒登岸。”
吩咐下应对之策,刘备心情才平缓起来,酒气未尽的脸上,再度涌现起了不屑。
“颜贼,你以为你每一次异想开天的诡计,都可能成功吗,哼,本王这一次就叫你无功而返。”刘备嘴角上扬,心中暗自冷笑。
……长安城,相府。
曹操盯着案上的那份情报,焦黄的脸上,正时隐时现着阴恻恻的笑意。
那是来自于中原的情报,细作在内中声称,颜良云集于威山的舰队,并没有从海路进攻幽冀沿海,而西入黄河,一路溯水而上。
“本相早就说过,那颜贼甚是狡滑,他那么大张旗鼓的聚兵要海边,绝不会是真的打算浮海攻打河北,看来颜贼之目标,最终还是南岸青兖之地呀。”
曹操一副早有预见的样子,口中似乎在嘲笑着刘备。
这时,阶下郭嘉拱手笑道:“濮阳一线,乃是刘备拱卫河北的门户,刘备必会不惜一切代价攻取,料想这一场中原大战,颜良和刘备必会倾尽全力,拼个你死我活,当二人两败俱伤之时,便正是丞相挥师东进,收取渔利之时。”
郭嘉之言,得到了在场诸多谋臣的附合。
相府的这些智谋之士们,已经开始在讨论,到时是该由洛阳南下,攻取许宛,还是趁机大举入侵汉中,一举夺下益州。
去岁轻取洛阳的战果,令曹操和他的谋士们,又重建了信心,似乎已忘记了颜良给他们的痛苦。
曹操耳听着谋士们的热议,轻捋短须,口中喃喃冷笑道:“颜贼,大耳,本相就在这里作壁上观,坐看你们二虎相斗了,哈哈——”
第六百八十一章惊破二世祖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黄河之上,寒风依旧如刃。
大河上,数百艘巨大的战船,正逆流徐徐而行。
旗舰的顶层甲板上,颜良负手而立,星目如刃,扫视着大河两岸。
此间已接近濮阳水域,黄河在此段渐渐收窄,水势也变得不怎么湍急,居于河水之中,隐约可以看见两岸的景像。
颜良可以依稀看见,北岸之上,尘土滚滚,旗帜招展,隐隐约约似有一条细细的黑线,正在缓缓的蠕动。
颜良知道,那是刘备派出监视他的步骑大军,这支骑兵为主的军队,从平原郡一直跟随至此,始终不离视线,显然是为了防备他的大军肆机在北岸登陆。
看着那支跟屁虫似的燕军,颜良冷笑了一声,颇不以为然。
船行徐徐,未久,南岸处开始出现营垒要塞的影像,过不得多时,一座巍峨的城池的轮廓,隐隐约约的就进入了视野。
“大王,濮阳城到了。”身边的周仓道。
濮阳城,东郡治所所在,位于黄河南岸,通往中原的最重要的渡口城市,它的地位,就如同北岸的黎阳一般。
颜良极目南望着,却见濮阳渡头一线,壁垒高树,旗帜密布,一副戒备森严的样子。
刘备麾下第二号人物张飞,就统帅着三万精兵,驻守于濮阳城一线。
在刘备看来,刘备若要进犯河北,最先要攻取之地,必然就是濮阳,故自采取龟缩政策以来,就命张飞屯兵于濮阳,将濮阳城一线打造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堡垒。
此刻,位于濮阳城中的张飞,早已收到刘备的命令,称颜良水军入黄河,极有可能要攻取濮阳城,故命张飞严守濮阳,绝不可让颜良一兵一卒登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