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3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这些奉命观察的士卒,就大难民群中,发现了可疑份子。
一些看起来很健壮的难民,在喝了几口咸粥后,便趁着别人不注意时,悄悄的把粥都倒在了地上。。
也有的难民,自己只吃了几口,便推说吃饱了,很好心的把碗里的粥倒给别人。
而且,这些形迹可疑的难民,还多是三三两两的成片出现,彼此间不时的会有眼神示意。
这些人,明显是颜良要抓的细作。
负责此事的邓艾看时机差不多了,便是一声令下,军士们便不动声色的靠近那些可疑分子,以询问邺城情况为由,将那些可疑份子们,逐个的都带离难民营。
颜良看看也抓得差不多了,遂是冷笑一声,拨马下得校台,直奔别营。
在别一间大营中,约有五百多假难民,被带到了这里,审讯在颜良到来前,就已经开始。
颜良策马入营,一座座的军帐中,传出刺耳的惨叫声,这是审讯的楚兵,正对那些假难民们动刑,逼他们招认。
颜良下得战马,径直走入邓艾所在的军帐。
此时,帐中柱子绑着的那男人,正杀猪似的嚎叫着,承受着沾水的皮鞭抽打,嘴里却一个劲的大叫“冤枉”。
“父皇。”邓艾见颜良,赶紧上前参见。
颜良点了点头,扬鞭一指:“这厮还不肯招认吗?”
“是啊,这小子嘴硬的狠,咬死了不肯承认。”邓艾恨恨道。
颜良示意停止用刑,走到了他男人跟前,上上下下的打量起此人。
城中大部分难民,身上都有冻伤的痕迹,眼前这人却丁点伤痕没有,而且看起来也不似受过饥饿的样子,显然这就是一个细作。
“陛下,草民冤枉啊,陛下开恩啊。”那男人苦苦的自辩。
颜良却无动于衷,只将他的一只手掌抓起,仔细的扫了几眼,随后,颜良不屑的冷笑了一声。
“你在邺城里是做什么?”颜良问道。
“小的就是开了个小饭馆,做些小生意谋生,小人真的不是细作啊,陛下开恩啊。”
颜良的目光指向了他的手掌,冷冷道:“一个开饭馆的,手上的茧子却跟拿刀的士兵长得一样,诸葛亮是瞎了眼,就凭你这种货色,也想糊弄朕吗。”
此言一出,那男人脸色顿时一变,那般错愕的表情,显然是被颜良识破了身份。
还待自辩时,颜良却已摆手喝道:“来人啊,把这厮给朕阉了,把他的卵蛋子做成肉汤,灌给这厮吃。”(未完待续。)
第八百六十一章卧龙妙计安天下
(十月最后一天,求最后的月票,都尉拜谢)
如此残忍的威胁,霎时间就把那男子给吓傻了。
割蛋蛋,还要喝自己的蛋蛋汤,如此恐怖之事,别说是这等寻常人,只怕绝顶刚烈之辈,也要为之屈服。
这时,左右楚卒提刀而上,哗啦扒下那男子的裤子,明晃晃的刀子对准了那裆下之物就准备下刀。
“陛下饶命,小的全招了,小的是细作,陛下饶命啊~~”
威逼之下,这细作终于是招认。
颜良冷笑一声,微微抬手示意,楚卒那悬着的大刀,才没有落下。
颜良遂给了邓艾一个示意,命他继续审问,颜良则回往御帐,喝着小酒等着消息。
未久,邓艾兴冲冲的步入了御帐,看那样子,必然是审讯出了有用的情报。
“父皇,那小子都招了,诸葛亮在难民中夹杂了五百多兵卒,他们的任务是一部分人往邯郸向刘备求援,另一部分人则趁夜在我营中举火,好配合诸葛亮出兵破坏我围壁。”
前者向刘备求援,颜良倒早有意料之中,但那后者之事,却让颜良颇感意外。
就连身边的庞统,神色也微微一变。
“说详细点。”颜良的精神顿时警觉起来。
邓艾接着道:“诸葛亮让这些细作今晚发动突袭,趁我不备烧我们南面的大营,诱我军驰援南营,而诸葛亮却趁机发兵从东门而出,破坏我东面的围壁,这就是诸葛亮的计划。”
原来如此啊。
颜良看向了庞统,冷笑道:“丞相,你的这位同窗果然不简单,这一招浑水摸鱼,确实是条妙计呢。”
“若果真是这般,那我们就可以来个将计就计,不过光凭一人之言还不可信,需要其他细作也招认才可确定。”庞统拱手道。
颜良点了点头,遂命邓艾继续审询,用同样的恐吓方法,务必得令其余细作统统招认。
邓艾领旨而去,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将其余五百名细作,大多都详加审问了一番。
邓艾也学着颜良的手段,谁不招认,就威胁割了谁的蛋蛋做肉汤,结果在此威胁之下,无一人能够挺得住,统统都全部招认。
最后一对供词,基本都相同,证实了诸葛亮的确想趁夜里应外合,破坏东门一线的围壁。
诸葛亮的计策败露,庞统便献上了将计就计之策,颜良遂传下旨意,安排诸将应对。
黄昏已过,转眼已是入夜。
邺城中,此刻正弥漫着一股兴奋的气氛。
夜色已深,南门城楼上,诸葛亮信然驻立,大冬天的还摇着羽扇,冻到发紫的脸上,洋溢着浓烈的自信。
“诸葛丞相,我们的计策,真的能成功吗?”身边的曹仁,信心却不是很足。
诸葛亮微微一笑,反问道:“怎么,子孝你难道对本相没有信心吗?”
“怎么可能,仁当然对丞相的智谋,深信不疑。”曹仁忙是奉承了诸葛亮一句。
嘴上说得好,但曹仁的心里却在打鼓,此前诸葛亮的计策,几番为颜良识破,弄得自己还受了伤,曹仁岂能忘记。
对于诸葛亮的智谋,曹仁心里边早有怀疑,暗想此人也不知哪里来的自信,无论计策多少次被识破,总是一副万般自信的样子。
曹仁正神思间,忽听得有士卒兴奋的大叫:“敌营起火了,快看,楚营起火了。”
曹仁心头一震,急是举目远眺,果然见围壁之外的楚营,数处大火冲天而起,火势还在不断的扩大蔓延。
曹仁对诸葛亮所有的疑虑,都被这冲天而起的大火所烧灭,当他猛的再看向诸葛亮时,已是满脸的兴奋和赞许。
“诸葛丞相,敌营起火了,定是我们的人已动手,你的计策当真成功了。”曹仁兴奋的叫道。
诸葛亮轻摇羽扇,脸上只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那般淡定之色,仿佛眼前的一切,早已在他的掌握之中。
“本相早说过,此计天衣无缝,颜贼万万不会想到。如今大火已起,也该是我们演戏的时候了。”诸葛亮得意的说道。
曹仁重重点头,兴奋喝道:“将士们,楚贼已中计,都给本将叫喊起来啊。”
号令传下,城头上,隆隆的鼓声震天而起。
“杀啊~~”
“冲啊~~”
城头上的汉军士卒,按照事先的交待,纷纷撕破喉咙,放声大叫起来。
杀声、鼓声,震碎了夜的沉寂,仿佛千军万马出城而来,正向着楚军起火的南营狂杀而来。
楚营之中,大火熊熊。
“你们几个麻利点,再点几堆起来,越多越好。”大营中,邓艾大声喝斥着。
几百名士卒分头而上,将空旷的地面上堆积的那些柴堆,统统的都点了起来。
放眼望去,营中数十处火堆熊熊燃烧,俨然一副被烧营的假象。
营门处,颜良驻马而立,看着四起的火堆,神色闲然自若。
火起未久,隆隆的战鼓声,肃烈的喊杀声,便从邺城南门一线传了过来,隐约似有楚军正向这边冲杀而来。
听到这鼓声,颜良笑了,邓艾笑了,庞统也笑了。
“丞相啊,看来你的那同窗,今次又被你算计了。”颜良讽刺道。
庞统拱手笑道:“若非陛下有胆略放难民出城,臣又焉能用此将计就计之策。”
颜良哈哈一笑,扬鞭道:“行啦,咱们君臣也不用互相吹捧了,传令给子龙他们,让他们准备好好的打一打孔明的脸吧。”
旨意传下,邓艾急是派出斥候,直奔东门而去。
城头上,诸葛亮依然在摇扇,依然是满脸的自信。
夜色深深,他只看得见楚营中火光四起,却无法看清那火光是如何而来。
眼见时机已到,诸葛亮目光转向曹仁:“子孝啊,时候差不多了,该是让颜贼吃点苦头的时候了。”
曹仁满脸兴奋,重重一点头,喝道:“牛金何在!”
“末将在!”曹仁帐下第一大将,应声上前。
曹仁豪然道:“本将身上负伤,不能率军出战,今夜的破壁之功,本将就交给你了。”
“将军放心,末将必不负将军所望。”牛金慨然一应,下得城头,策马飞奔而去。
牛金奔往东门时,那里已集结了五千精兵,个个情绪高亢,蠢蠢欲动。
邺城被围数月,这些汉卒吃尽了苦头,得知今晚将给楚军一点教训,皆是报仇之火高涨。
牛金来至东门,鼓舞了一番士气,便叫打开东门,放下吊桥。
城门吱呀呀的打开,吊桥放下,无尽的黑夜映入眼帘。
汉军们都知道,在那黑暗的尽头,就是那道冰冷可恶的墙壁,将他们与世隔绝,让他们成了一支孤军。
今夜,他们就是为了破壁而战。
“弟兄们,随本将摧毁那该死的围壁,让楚贼见识见识我们的厉害,冲啊~~”
牛金大吼一声,扬刀纵马,当先从城门中冲出。
“杀~~”
怒啸声中,五千汉卒奔腾而出,随着牛金冲出邺着,向着黑暗中的围壁,狂冲而去。
牛金一路狂奔,冲过护城河外的旷地,越过冰冻的沟渠,片刻间,已是直抵那高大的围壁前。
按照计划,此间的楚军将被诱往南门,对东门的防范姓和警觉姓,都将降到最低。
如今围壁的那边,丁点动静都没有,一切都表明,诸葛丞相的计划在顺利的进行着,楚军已经上了当。
牛金大为兴奋,喝斥着冲涌而来的士卒,尽快动手将土墙破坏。
楚军所筑的这道土墙虽有两丈之高,但其坚固姓与厚度,都只是为了防范少量细作出入,远不如城墙坚实。
牛金的士卒多带了铁锤之类的敲击工具,他相信,只要稍稍用力,便可将这土墙推翻摧垮。
五千汉卒一涌而上,纷纷冲到土墙边,抡起工具就准备动手。
便在这时,蓦听一声炮响,土墙之上,突然间亮起了无数的火把,把沿墙一线照得是耀如白昼。
汉军眼睛受到刺激,下意识的举臂遮挡。
当牛金和他的士卒,勉强的适应了骤亮的光线,抬头看去时,所有人都震呆了。
但见墙头上,数千楚军如神兵天降一般,一瞬之间出现,无数支利箭已瞄准了他们,如死神的獠牙一般闪着寒光。
墙头上,潘璋横刀而立,冷笑着喝道:“汉卒们,你们丞相的诡计,已为我家天子识破,若肯投降,本将就饶你们一命。”
汉军大惊失色,所有人都在那一刻慌了神。
牛金更是神色震恐,方知自己中了楚军的陷阱,如今几千支利箭瞄准了自己,别说是破坏土墙,只怕逃命都成问题。
局势万般危急,牛金不及多想,大喝一声:“全军撤退,撤回邺城!”
喝声未罢,牛金便拨马先走。
五千汉卒轰然而动,扭头向着东门争先恐后的狂逃而去。
潘璋冷笑了一声,手中长刀奋然挥下,厉喝一声:“给本将放箭,杀光敌寇。”
号令下,数千支利箭,如狂风暴雨般狂奔而下。
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中,成百成百的楚军,如脆弱的稻草一般,被狂袭的箭雨扫倒在地。
牛金舞刀如风,咯挡着身后袭来的箭雨,好容易逃出了楚军箭矢的射击范围。
正当牛金暗松一口气,以为自己逃过一劫时,蓦听震天的杀声从东北角传来,抬头一扫,惊见一支楚军骑兵,正斜刺里狂奔而来。(未完待续。)
第八百六十二章狠狠的打你的脸
牛金大惊失色,方知楚军不但在围壁那里早有准备,而且还伏有一支骑兵,在半路上截杀他。
惊恐的牛金,已是全无战意,只顾催马狂奔。
然那支楚军骑兵来得甚快,转眼间已斜向杀至,滚滚的铁骑洪流,如利箭一般将汉军的逃归路线截断。
当先那员楚将,坐胯白马,手舞银枪,有万夫不挡之勇。
牛金借着火光一瞄,惊见那来将,竟然就是赵云。
赵云的武艺有多强,牛金自然是深知,他残存的战意,荡然无存,只顾没命的发足狂奔。
却见赵云枪舞如风,漫天的光雨中,数不清的汉兵被刺倒于地,银枪所过,鲜血狂飞。
浴血的赵云,率领着他无敌的铁骑,轻松的便将惶恐的汉军截断,铁蹄来回的车辗,肆意的斩杀着逃奔之敌。
到得这生死关头,牛金却已顾不上旁人,只能拼死策马狂奔。
只可惜,乱军之中,牛金为楚骑所阻,又岂能轻易逃得出去。
当他拼死力气,斩落了几名楚骑,勉强的快逃近护城壕时,乱军中的赵云,那一双锐利无比的鹰目前,已是锁定了他。
家眷尽为诸葛亮所杀,赵云对汉国已无半点顾念,只恨不得杀尽敌人,为自己的家眷报仇。
眼见牛金在前,素来沉稳的赵云,这时也已杀红了眼,怒火狂燃之下,纵马杀开一条血路,直取牛金而来。
转眼间,那一人一骑,几已红白相间的闪电一般,狂袭而至。
牛金眼见赵云杀至,在逃无可逃的情况下,明知不敌,也只有咬紧牙切,奋力的舞出一刀,企图顽抗。
赵云却风驰电掣一般,飞奔而至。
怒啸声中,赵云手中银枪探出,那一杆大枪挟着雷霆之力,如闪电般刺向牛金。
枪锋所过之处,狂澜怒涛一般袭卷而去,竟是形在了一道涡形的无形气力,将牛金全身包裹其中,令他避无可避。
牛金只觉山一般的刃气,强压而来,压迫得他几乎窒不过气来。
避无要避,心惊胆战之下,牛金只有拼尽所有的气力,咆哮着挥出一刀,想要挡下赵云这惊天一击。
刀锋未出,赵云那探出之枪,在半道上突然加速,快如闪电一般穿过牛金的刀锋的防御,瞬息而至。
一声骨肉撕裂的闷响中,一抹鲜血飞上了半空。
赵云如闪电般从牛金身边抹过,留在身后的,却是漫空飞溅的血雾。
牛金眼眸睁得斗大,仿佛看到了何等不可思议之事,颤巍巍的低下头去,却见自己的胸口,已赫然现出一个碗口大的血窟窿。
一招之间,赵云以不可思议的枪法,刺穿了牛金的胸膛。
大股的鲜血从血窟窿中翻涌而出,牛金身形晃了一晃,“扑嗵”栽倒于地,身子抽搐了几下,便不再动弹。
曹仁麾下第一大将,就这样被赵云一招阵斩。
牛金一死,其余奔逃的汉军,更是土崩瓦解,只顾抱头狂奔,完全没了章法战术。
赵云银枪左突右刺,如入无人之境,狂斩着敌卒。
楚军铁骑更是一路辗杀,将这班失去了指挥的败军,肆意的踏在铁蹄之下,将脚下的土地,染成腥红的血毯。
震天的杀声,渐渐止歇,五千汉卒已为赵云的骑兵杀得几近,只有为数不多的百余骑兵,侥幸的逃过了一劫,狼狈不堪的逃还了邺城。
而此时,邺城南门上,诸葛亮还在摇着羽扇,以一种嘲讽的目光,看着楚营中熊熊而起的火焰。
“此役我军虽胜,只可惜那五百潜伏的将士,只怕事后都要为楚贼所害呀。”曹仁感叹道。
诸葛亮却不以为然,只冷淡道:“为了大局,牺牲也是在所难免,这五百将士是为了大汉而死,他们是死得其所,死得光荣。”
左右士卒听得诸葛亮这般无情之词,心中都暗暗感到发毛。
曹仁默然,遂不再多言,只默默的看着楚营中熊熊火光。
此时,距离行动开始已经过了半个多时辰,楚营中的火势,依然未息。
曹仁开始还没什么,但看着看着却心中愈发狐疑,蓦然间,曹仁眼神微变,似乎看出什么异样。
“停止擂鼓,停止叫喊,都给我停下来!”曹仁大喝道。
号令传下,战鼓声很快停下,早已喊到嗓门嘶哑的汉军士卒们,遂是气喘吁吁的停了下来。
诸葛亮却奇道:“子孝,为何下令停下来?”
“诸葛丞相,你仔细再看楚营,难道没觉得有些奇怪吗?”曹仁手指向楚营。
诸葛亮满脸疑色,再次将目光转向楚营,这一次,却是带着怀疑的心理,仔细的观察。
半晌后,诸葛亮的神色蓦的一变,似乎也看出了些许可疑之处。
那可疑的地方,正是楚营中的火势。
按理来说,那五百细作放火烧营,楚军若是及时察觉,便能很轻易的镇压,然后迅速的去扑灭火势。
如果火势无法控制,那必然会四处蔓延,越烧越大。
而若火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火势就该越来越小,起火之处也该逐个减少才对。
但对面的楚营中,火势却长时间的保持不变,既没蔓延,也没有减弱,起火点的数量也没有减少。
诸葛亮太过自信,所以没有看出这怪异之处,而曹仁由始至终,对诸葛亮的计策都保有几分不信,仔细琢磨之下,便即发现了不对劲之处。
诸葛亮也是聪明人,如今在曹仁的提醒下,再仔细这般一看,果然就看出了异常之处。
“难道说,那些火竟然是……”诸葛亮脸色惊变,那竟然之后的话,竟是不敢说出口来。
曹仁脸色已铁青,沉声道:“敌营中的那些火,必然是楚贼故意点燃的一堆堆的篝火,而不是烧着的营帐,唯有如此,才能解释眼下所见,诸葛丞相,我们很可能中计了。”
诸葛亮身形一震,一股恶寒涌上心头。
“不可能,本相的计谋天衣无缝,颜贼如何能识破。”诸葛亮沙哑的叫嚷,不肯承认这尴尬的事实。
曹仁却正色道:“诸葛丞相,事关我五千将士的生死,现在不是好面子的时候,应该速速下令,命牛金率军撤回才是。”
那火堆既然是楚军故意点燃,就证明颜良已识破了他们的计策,若如此,那诸葛亮所谓里应外合之计,颜良也必然早有知晓。
这样的话,那东门一线,楚军必然早有防备,牛金那五千兵马前去,岂非自投罗网。
曹仁一瞬间就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姓,第一时间就请诸葛亮收回成命。
诸葛亮却为曹仁那一句“不是好面子的时候”,弄得是又尴尬又恼火,自觉曹仁甚是无理,竟然在众将士面前,公然的挖苦自己。
诸葛亮当场就火了,板着脸道:“单凭你一己之言,本相凭什么就放过这大好的机会,若是错过这机会,又如何破解邺城被围的困局。”
“诸葛丞相!”曹仁厉喝一声,指着城外质问道:“若我的怀疑有误,楚营的疑点,又当如何解释?”
这一番质问,却将诸葛亮给问住了,纵使他能言善辩,一时间却不知如何以应。
见得诸葛亮无言,曹仁便喝道:“来人啊,速去向牛金传令,命他放弃原定计划,速速率军撤还邺城!”
曹仁情急之下,不得诸葛亮的同意,便自作主张下了决定。
诸葛亮脸色骤然一变,怒道:“曹子孝,你不得本相之命,焉能擅作主张,你眼中可还有我诸葛亮这个大汉丞相吗!”
诸葛亮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挑畔,便摆出了自己丞相的官位,来压制曹仁。
曹仁这下就被呛住了,诸葛亮官大于他是铁打的事实,刘备留有旨意,命他听从诸葛亮的指挥,这也是事实。
曹仁若不听诸葛亮号令,就等于在违抗刘备的旨意。
一时间,曹仁又气又急,不知该如何是好。
正当这时,一骑从东飞奔而来,直奔上了邺城南门城头。
“启禀丞相,大事不好,牛将军中了楚军的伏兵,已是全军覆没了!”
晴天霹雳,当头轰下。
城头一线,所有人听到这惊人的情报,都无骇然变色。
曹仁也是大惊失色,不想变故来得这样的快,牛金已然就中了埋伏,全军覆没了。
诸葛亮更是惊得脸色扭曲变型,嘴巴夸张的合不拢,手中的羽扇险些就脱手而落下去。
“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啊……”诸葛亮喃喃自语震惊得已是有些语无伦次。
曹仁从震惊中率先清醒,怒瞪向诸葛亮:“诸葛丞相,我早说颜贼有计,你偏偏不信,你现在还有什么好说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的望向诸葛亮,众人的眼光中,均有指责之意。
诸葛亮如芒在背,心中是又惊恐,又尴尬,蓦然间,一股羞恼之意,填胸而发。
“你既然早看出了疑点,为何不早向本相禀报,却在这个时候才说出来!”恼羞成怒之下,诸葛亮反怪起了曹仁。
“你——”曹仁气怒之极,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此时,天色将明,东白已蒙蒙发白。
楚营之中,颜良驻马远望着敌城,冷峻的双眸中,涌动着嘲讽的冷笑。(未完待续。)
第八百六十三章一国之相,竟至如此!
“时间差不多了,可以把这些火堆都熄灭了。”颜良扬鞭下令。
颜良估摸着天色将明,从邺城上已经能看到营中“假火”的情况,再演下去已没有什么必要。
况且,按照时间来算,如果诸葛亮真的发兵去破坏东门围壁的话,赵云也应该伏击得手。
旨意传下,左右将士们动起手,很快就用雪将那一堆堆燃烧的篝火扑灭。
几十处的火势转眼熄止,只余下了丝丝缕缕未烬的浓烟。
楚营中火势一熄,城头上的汉军们,便看得清清楚楚。
前一刻还大火熊熊,转眼之间,几十处熊熊的烈火,便悉数的熄灭,这样诡异之事,除了那火堆是楚军故意所点之外,还能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