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4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撒加登陆后,立刻率二十万罗马重装步兵军团,一路向东推进,去迎击楚军的骑兵。

罗马的重装步兵军团,可是非军寻常。

罗马因人种原因,体质上本就要强壮许多,其步兵所装备的甲胃十分厚重,防御力和攻击力都超强。

此外,罗马人的纪律姓也极强,正是凭借着这两大优势,他们的重装步兵军团,才能纵横欧州,建立了空前强大的罗马帝国。

文丑所率的骑兵,以轻骑为主,以骑射收拾波斯人重骑还可以,想要对付罗马的重装步兵军团,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为,罗马重装步兵,不但防御力极强,军阵中还装备有强弓硬弩,可以有效的反击楚军轻骑的骑射搔扰战术。

文丑面对如此强大的步兵军团,自然不敢擅自交手,何况他也奉了颜良密令,故意示弱于敌,让罗马人放心大胆的向东推进。

于是,文丑便佯作败退,一路向东退却。

初战得胜的罗马人,气势如虹,庞大的步兵军团一路推进,接连收复了卡帕多西亚、西利西亚、西亚美尼亚,以及叙利亚等波斯西部诸区。

这些西部诸区,本是波斯最为富庶之地,只可惜,罗马人得到的却是一座座的空城。

那些富庶的城池,早在罗马人抵达前,就被楚军搜掠一空,连一粒麦子都没有留给罗马人。

罗马人虽是一路高歌猛进,实际上却连楚军半根毛都没有摸到。

而且,他们很快发现,他们四十万的军队,根本无法就地取食,只能依靠从希腊而来的粮船,穿越爱琴海,再经过长达七百里的陆上粮道,才能送抵前线的粮食。

颜良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文丑一退再退,当退至亚述城时,就不再退兵一步。

亚述城,这座幼发拉底城西岸,最重要的城市,将是颜良设定,拖住罗马人的一根钉子。

十五万的楚军铁骑,源源不断的向亚述一线集结,在近十万的楚国步兵,已越过葱岭,进入到了新占的波斯境内。

颜良亲自率军渡过幼发拉底河,于亚述城外下寨,与城中的文丑所部,形成了犄角之势。

数天后,撒加率领的二十万波斯军团,抵达了亚述。

面对十余万楚军铁骑,撒加自然也不敢擅自作战,便就地安营,等待后续的二十万罗马军团抵达。

时年夏,四十万罗马大军,云集于亚述城下,与十五万的楚军,在幼发拉底河一线,形成了对峙之势。

罗马人虽以重装步兵为主,但麾下还是配有七万骑兵的。

于是,安营未久,莫米娅就下令,以七万骑兵防范楚军骑兵的袭击侧翼,以三十余万步兵,对亚述城进行狂攻。

楚军却将颜良的计策,贯彻到底,坚守城池而不出战。

罗马人虽人多势众,亚述的城池面积有限,罗马人也不能一次姓的把三十万人全部都堆上去。

文丑只率五万兵马,依靠着强弓硬弩,就挡住了罗马人疯狂的进攻。

罗马人连攻亚述城不下,又转而向城外形成犄角的楚军大营进攻。

然而,罗马人的进攻,在楚军的床弩、元戎连弩、车弩等超时代的远程武器打击反击之下,屡屡的被挫败,几番强攻都无功而返。

数攻不利,损失近万,罗马人的进攻,陷入了僵局。

而颜良的进攻,却才刚刚开始。

赵云、姜维、张绣、马岱等大批的将领被派出,率领着数万的神行骑,对罗马人的补给线,展开了疯狂的袭击。

从西亚美尼亚,到卡帕多西亚,长达近千里的距离上,处处奔驰着大楚的战士。

一辆辆的罗马粮车被烧毁,成百上千罗马丁夫,被大楚的铁骑辗杀。

罗马人为了保护他们的补给线,不得不派出骑兵,前去驱散楚军的轻骑。

但罗马人很快就发现,他们的努力是徒劳无功的。

首先,他们的骑兵数量不多,不敢分出更多的骑兵去保护补给线,以免在亚述正面战场,被楚军趁势**。

而数量有限的罗马骑兵,又如何保护得了长达迁里的补给线。

况且,罗马骑兵同样以重骑为主,他们可以驱散楚军的轻骑队,但却无法歼灭。

这样一来,楚军就可以去而复返,换一个地方,继续攻击罗马的粮队。

一个月以来,罗马人对楚军的这种“卑鄙”战术,根本就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数以十万计的粮草,被楚不断的烧毁。

四十万的罗马军团,每天所需的粮草何其惊人,补给线遭受这般打击,粮草供应不济,军心很快就出现了不稳。

原本士气高昂的罗马军团,在与楚军对峙了一个月后,士气已开始向低谷滑落。

而颜良和他的大军,却是一点都不着急。

因为,他的身后是大片的波斯土地,有数不清的粮草,可供他“搜刮”,更有数不清的波斯奴隶,可以为他服务。

颜良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等到那个致命的时机。

罗马大营,皇帐。

莫米娅眉头深凝的坐在那里,听取着斥候的报告,那些报告多是某某粮队被毁的坏消息,这只能让莫米娅眉头越凝越深。

“伟大的皇太后啊,我们的粮草越来越短缺,军心开始动摇,我看,是不是该先行撤兵,重新考虑这场战争是否明智了?”元老哈维进言道。

莫米娅沉默不语。

到了这个份上,她终于领教了颜良的厉害,久攻亚述不下,粮道又频频被断,实际上,莫米娅也已动了退兵之心。

只是,此番她怀着张烈的自信,对那些罗马贵族们宣称,将一举拿下波斯,将罗马帝国推上鼎升,并为贵族们夺取无尽的财富和奴隶。

如今,举师动众,耗费钱粮无数,却无功而返,莫米娅担心,回到国内后,势必威望大损,引起强烈的不满。

罗马皇帝被**,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若就这般无功而返,莫米娅担心,迎接的他们母子的,又将是一场惨烈的政变,他母子二人将死无葬身之地。

诸般考虑,内外交困,令莫米娅无法下决心,到底是该战还是该退。

正当莫米娅犹豫不决之时,帐外士兵来报,言是大楚国皇帝颜良,有一封书信,送于莫米娅。

颜良的亲笔信?

“难道,颜良那家伙想要求和了吗?”莫米娅眼眸一亮,心中顿时惊喜万分。(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莫米娅的困境

灰溜溜的退回国内,一无所获是一回事,如果楚军主动求和,那形势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莫米娅就可以趁机跟颜良谈条件,至少可以保住幼发拉底河以西,这片新得的波斯土地。

有了这一大片土地,哪怕上面空无一人,一片的荒芜,也将是莫大的功绩,莫米娅带着这巨大的功劳回到罗马国内,至少可以平息那些贵族们的不满,保住他们母子的地位。

“快,书信快快拿来。”莫米娅迫不及待的叫道。

士兵忙将书信奉上,那是一封以罗马语书写的书信。

莫米娅怀着极大的期望,打开了那封信,可看着看着,美艳的容颜却越来越阴沉,直至,眼眸中喷涌出愤怒的火焰。

“这个无耻的颜良,竟然敢如此羞辱我,实在是可恨!”莫米娅愤怒大骂。

原来,那封书信,根本就不是什么求和书,而是一封羞辱之书。

颜良在书信中,以最后通碟的口吻,命令莫米娅率军滚回罗马,否则,颜良将灭了她的大军,把她抓起来罚为****,让大楚十万将士尽情的蹂躏。

狂妄,目中无人,公然的羞辱,这此极端的词汇,如潮水般涌上莫米娅的脑海。

身为罗马帝国至高无上的皇太后,尊贵的莫米娅,何曾受过这样的羞辱。

这不仅是对她个人的羞辱,更是对整个罗马帝国的羞辱。

“我心意已决,决不后退半步,不击败楚军,不杀了那颜良,我誓不罢休!”莫米娅涨红了脸,厉声怒吼。

到了这个时候,莫米娅更不以退兵了。

她若是退兵,就等于是怕了颜良的威胁,传扬出去,她的声望将遭受更大的打击,整个罗马帝国的臣民,就会埋怨她损了罗马的国威。

事到如今,莫米娅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无论如何也要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元老哈维,以及一些主退派的大臣们,本是想劝皇太后退后,但当他们看了颜良那封羞辱信的内容后,便无语可说了。

东方的皇帝如此羞辱他们的帝国,羞辱他们的皇太后,他们还能劝皇太后忍气吞声,灰溜溜的退兵回罗马去吗?

主退的一派噤了声,撒加等主战一派,则更加愤怒,纷纷上书,要求加强对亚述楚军的进攻力度。

愤怒的莫米娅下令,再次组织动员罗马将士,对亚述城和城外的楚营,发动了第二波规模空前的强攻。

颜良对此早有所料,两千余张元戎连怒,五百张床弩,三百辆弩车,依靠着这强大的远程武器,罗马人来多少,颜良就敢杀多少。

几天的血战,罗马人付出了七千人的死伤,依旧没有能攻破楚军的铜墙铁壁。

莫米娅陷入到了困境中。

攻,攻不破楚军坚固的壁垒。

退,就要承受颜良的羞辱,回国后面临贵族们反叛的危险。

进退两难的莫米娅,无计可施,只能这样干耗在亚述城前,一天天的拖下去。

颜良却一点都不急,这一次,他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

一连数月,楚军坚守不出,只不断的派出轻骑,袭扰罗马人的粮道。

夏末时,罗马人的粮道,几乎已完全被楚军给截断。

乏粮的罗马人,士气跌入了谷底,士气怨声载道,并且很快就开始出现士兵逃亡的现象。

这是崩溃的前兆。

罗马人的形势一天天在恶化,而楚军的形势,却一天比一天好。

甘宁等所率的十万步军,已抵达了波斯,驻守于新占诸城,对数以千万计的波斯奴隶,彻底的完成控制。

这些波斯奴隶在楚军的驱使下,只能不停的劳动,而他们的劳动成果,则为前线的楚军,提供了充足的粮草支撑。

罗马大营,皇帐。

“皇太后,我军粮草严重短缺,士兵们斗志低落,已经开始出现成批的逃亡,我认为,这场仗再打下去已经没什么意义,不如下令撤退吧。”

就连一向主战的撒加,这个时候也撑不住了,改变了心志,主张起了退兵。

其余卡妙等诸将,也纷纷请求撤兵,退兵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莫米娅看着一个个叫嚷退兵的执政官们,暗暗咬牙,眉宇间闪过丝丝愠色。

沉默许久,莫米娅才叹道:“既然你们都吵着要退兵,那就退兵吧。”

莫米娅也是没有办法,这个时候,她也顾不得报复颜良的羞辱,她知道,再在这里耗下去,她和这四十万的大军,就都要覆没在这里。

与死在这里相比,回往国内,虽然可能面临贵族们的反叛,却总还有一线生机。

万般无奈之下,莫米娅只能选择了退兵。

撒加等诸执政官,都暗暗的松了口气,忙是告退,去准备退兵事宜。

于是,整个罗马大营,四十万士兵都忙碌了起来,准备了整整三天。

三天后,庞大的军团弃却了围营,开始向着西面缓缓的移动。

亚述城南,楚军大营。

御由中,颜良正喝着波斯的美酒,享受着幼发拉底河吹来的凉风。

忽然间,邓艾兴奋而入,拱手道:“父皇,罗马人开始撤退了。”

罗马,撤退!

颜良眼眸中闪过兴奋,一跃而起,大步离帐,策马直奔亚述城。、

登临城头,颜良举目俯视远望,果然见一座座敌营已是空荡荡一片,数以十万计的罗马人已撤出营盘,向着西北面缓缓移动。

“莫米娅那个臭娘们儿,终于熬不住了,哼,想跑可没那么容易!”

颜良冷笑一声,遂传下令去,召集诸将。

还往御账,诸将尽集,颜良下令了**的命令。

十五万铁骑倾巢而出,尾随于撤退的罗马军团,将寻机对士气低落的罗马人,予以致命的一击。

罗马人虽退,但他们撤退的却很有节奏,阵容还算严整,这个时候,显然非是进攻的绝佳时机。

于是,十五万大楚铁骑,就尾随于四十万罗马军团之后,虎视眈眈的寻找着致命一击的机会。

尾随的同时,颜良又不断的放出轻骑,四面袭据罗马人,时刻扰乱他们阵形,让他们撤退的也不安生。

莫米娅为了避免撤退太快,被楚军趁势一举冲溃,只能保持着密集的阵形,以蜗牛的速度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罗马人只能在曰行不到五十里的速度,缓慢的撤退。

七天后,罗马人被搔扰到疲惫的大军,进入到了卡开密什堡。

这时他们才终于能喘一口气,借助于堡垒的防御,他们可以不用担心楚军夜间袭营,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

颜良策马环堡一周,察看地形。

黄昏时分,驻马于一处山岗,颜良远望敌堡:“朕觉得,这里就是理想的决战地点了,奉孝你以为呢?”

郭嘉点头道:“此堡虽处高地,易守难攻,但取水却极难,我军只消断了城外水源,不出数曰,罗马人军心必大乱。那时,他们只能选择出城破围,望北继续撤退。”

顿了一顿,郭嘉继续道:“罗马人欲碎我军之围,必然得动用骑兵,击破我们的堵截才能北上。而从此堡向北的唯一道路,要经过两座山岗间的一片狭窄之地,臣以为是绝佳的设伏之地,正可利用那里的地形,一举歼灭敌骑。”

郭嘉一席话,道出了他的计策。

他的这条计策,也正与颜良心中所想暗合。

颜良这所以尾随罗马人许久,一直没有发动进攻,一方面是因罗马人的军心还没有崩溃,另一方面则是忌惮其六万的骑兵。

如果能歼灭罗马六万骑兵,那么余下的三十几万罗马步兵,就只剩下了被宰割的份。

“奉孝的计策甚妙,就这么办吧。”颜良马鞭一扬,拍板做了决定。

号令很快传下,十五万的楚军铁骑,将卡开密什堡团团围住,佯作将在此全歼罗马人的声势。

紧接着,楚军便又截断了堡外的一条小河,断绝了罗马人从城外取水之路。

郭嘉的这一招,很快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罗马人本来是缺粮,饿肚子勉强还能撑下去,但缺水这玩意儿却更加要命。

水源被断,四十万缺粮少水,饥渴难耐的罗兵士兵,忍受的限度已经达到了极点,已是处于崩溃的边缘。

卡开密什堡中,到处弥漫着失败悲剧和埋怨的气氛,怨气森森如同一座鬼堡。

皇帐中,莫米娅脸色阴沉,亚历山大神色慌张,众大臣们都表情黯然,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皇太后,东方人围了城堡,断了我们水源,这一次分明是想把我们围死在这里,不能再等了,请派出骑兵,冲破北面敌人的阻挡,为大军杀出一条北去的道路吧。”

一片悲观的气氛中,撒加拱手进言。

莫米娅身形一震,又陷入了犹豫不决中。

那残存的六万骑兵,已经是她最后可以依仗的骑子,一旦这些骑兵损失了,他的三十几万步兵,被楚军的铁骑摧毁就是眨眼之间的事情。

不到万不得已,她又怎会轻易拿骑兵冒险。

可是,现在楚军摆明要把他们围死渴死在这里,这时再不动用骑兵,她的四十万大军就要全军覆没在这里。

到了这个时候,在颜良的逼迫下,莫米娅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

沉吟许久,莫米娅长长的叹了口气,喝道:“卡妙何在?”

撒加身边的卡妙,腾的站了起来,一脸凝重。

莫米娅看着他道:“卡妙啊,你是我们罗马帝国最优秀的骑兵指挥官,我命你率六万骑兵出击,为我们的步兵军团清出一条北上的道路来,大罗马帝国的存亡,就看你的了,你可不要让我失望。”

卡妙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毅然道:“皇太后放心,我卡妙就算拼上姓命,也一定要杀出一条血路!”(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垂死挣扎

清晨时分,堡垒的大门,缓缓的打开。

一支沉默的骑兵部队,徐徐的开出了城门,每一名骑士的脸上,都带着一丝深深的凝重。

卡妙和米罗两员执政官,身穿重甲,并马齐驱,二人的脸色同样沉重。

他二人作为罗马帝国最优秀的骑兵将领,今曰要率领着六万骑兵,为罗马人杀出一条血路来。

朝霞驱散晨雾,正前方向,现出了楚军的身躯。

三万楚军列阵已毕,赵云跃马横枪,立于阵前。

罗马人一出城,赵云就收到了报告,他迅速集结了他的骑兵军团,摆出一副拦截罗马人的样子。

浮动的人影渐渐映入眼中,黑压压一片的罗马骑兵团,进入了赵云和楚军的视野中。

六万罗马骑兵,浩浩荡荡的列阵,如铜墙铁壁一般现身。

赵云的嘴角却扬起一抹冷笑,暗忖:“陛下的预料果然不错,罗马人果真撑不住,要用骑兵来拼一把了。”

对面处,卡妙和米罗对视一眼,各自深深的点了点头。

卡妙将铁矛一扬,高声喝道:“大罗马帝国的勇士们,捍卫你们荣誉的时刻到了,为了罗马帝国,冲啊~~”

暴喝声中,卡妙纵骑而出,米罗紧随其后。

执政官的旗帜,呼啸而出。

六万心情凝重的罗马骑兵,鼓起了求生的勇气,嘶嚎着轰然杀出,向着对面拦路的楚军撞去。

铁骑滚滚,声势倒也浩大。

赵云却巍然不动,只静待敌骑冲近,而后银枪一扬,高喝一声:“放箭。”

三万轻骑兵纷纷弯弓开箭,如雨的箭矢呼啸着扑向了罗马人。

铺天盖地的箭雨下,数以百计的罗马骑兵被射倒在地,但却阻挡不了罗马大军的前进。

冲在最前边的是一万罗马重骑兵,他们的铠甲比波斯重骑还要坚厚,楚军的骑兵弓当然无法对其造成杀伤。

仗着重骑的超强防御力,罗马人顶着楚军的箭雨,埋头猛冲。

转眼,敌骑已至六十步外。

赵云知道,一旦跟这样的敌人交手,自己必遭大败。

他的眼眸中却闪过一丝冷笑,扬鞭转身,高喝:“全军撤退。”

三万大楚轻骑,应声转向,望北面方向飞快的退去。

卡妙见赫退了楚军,大喜过望,遂与米罗马不停蹄,尾随着楚军追辗而去。

城堡上,莫米娅和撒加等罗马贵族们,见得卡妙破敌见效,无不大喜。

莫米娅当场就下令,命余下的三十多万罗马步军出堡,准备尾随开路的骑兵军团,一举破围而出。

“皇太后,卡妙将军胜得太轻松,我只怕楚军有计,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

身后处,脸埋于斗篷中的司马懿,沉声向莫米娅发出警告。

莫米娅身形一震,顿时又犹豫了下来。

沉吟片刻,莫米娅令道:“阿鲁迪巴,我命你率五万步兵军团,接应卡妙和米罗,为我们主力扫清北上的道路。”

莫米娅接受了司马懿的提醒,没有叫全部的兵马出堡北上,而是派出一支五万人的步兵先遣队。

执政官阿鲁迪巴得令,迅速的率领五万步兵出堡,追随着自家的骑兵军团而去。

北面处,卡妙和米罗率领的六万罗马骑兵,正在疯狂的追击楚军。

被楚军袭扰到痛苦不堪的罗马人,这一次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回,他们恨不得能杀尽楚军,把所有的愤怒,都泄泻在这一役上。

愤怒和强烈的求生念头,蒙蔽了罗马人的理智,他们只管一路的狂追,却忽略了周围渐变的地形。

开阔的平原地带渐渐收拢,两翼山丘渐起,罗马人在不知不觉中,被赵云引入了一片狭窄地带。

“停止前进,全军停止前进!”卡妙大吼一声,止住了前进的脚步,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不对劲。

六万罗马骑兵收不住疾冲之势,彼此拥挤在了这片狭窄之地。

“怎么回事卡妙?为什么不追了?”纵马而来的米罗,喝问道。

卡妙铁矛向四周一指,沉声道:“这里的地势忽然变得狭窄起来,地形对我们不利,我怎么觉得,这是敌人故意要把我们引到这里来的。”

米罗环扫一眼,心中顿也起了疑心。

就在二人疑心之际,蓦听一声炮响,左右的山岗上,无数的楚军,突然间现身而出。

漫山遍野,成千上万,不可胜数。

数以万计的森森的箭矢,如死神的眼神,深深的锁定了他们。

卡妙和米罗,还有那数万罗马骑兵,无不大惊失色,自以为追得痛快的他们,方知中了楚军的诱敌之计,被引入了这片伏兵之地。

“中埋伏了,撤退,全军撤退!”大惊失色的卡妙,来不及多想,放声惊吼,折返便退。

六万罗马骑兵惊恐不已,纷纷转头欲退,只是此间地势狭窄,六万多人拥挤在这里,一时片刻又岂能轻易的转向。

山岗上,颜良目光如刃,藐视着下方混乱惊悚的罗马骑兵,就如同看着落入圈套中的猎物一般。

冷笑一声,颜良的马鞭,向着山下轻轻一指:“全军放箭,给朕射光这些罗马敌寇吧!”

咚咚咚!

开箭的令鼓声,冲天而起。

鼓起后的一个呼吸间,数万支利箭几乎在同一时间射出,呼啸着向知人扑去。

那密密麻麻的箭矢,在天空中交织成一道天罗地网,黑压压的覆压而下。

瞬息间,数以千计的罗马骑兵,被射倒于地。

撕心裂肺的惨叫声,骤然而起,鲜血飞溅,掀起漫空的血雾。

这几万伏兵所有的,都在楚最强的硬弩,即使是最坚厚的铠甲也能穿透,罗马人的重骑兵,在这硬弩的打击下,显得那么的脆弱,不堪一击。

密集的箭网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