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员老将年势虽高,却绝对算得上是当世绝顶高手。

历史上的黄忠长年蛰伏于长沙,虽空有一身武艺,大半生却未有什么值得耀炫的战绩,直到归顺刘备之后,才在暮年展示了他超强的实力。

而今颜良搅乱了历史,没想到也连带改变了黄忠的命运,让这员老将提前十年登上这乱世的大舞台。

感慨只是一瞬间的事,转眼间,颜良已纵马袭至。

“纵使五虎上将又如何,我颜良连关羽张飞都无惧,又焉会惧你员老将。”

颜良的心中豪情猎猎,目光坚毅如刃,暴喝声中,猿臂探出,手中长刀挟着排山倒海般的力道,向着黄忠当头斩去。

刀锋未至,那滚滚如潮的杀气便狂袭而上,那强烈的压迫感,竟是让黄忠一瞬间感到一种窒息。

“此人杀气如此之重,莫非就是颜良不成?”

本是沉稳的黄忠,心中也不禁掠过一丝惊臆,却不及多想,低喝一声,手舞长刀向上反架而去。

吭~~一声沉闷的撞击声,挟着七成力道的刀锋,如泰山压顶般轰下。

黄忠只觉双臂一麻,一股大力顺势袭入全身,他那举刀的双臂竟被压得微微一屈。

那一刀力道之强,令黄忠心下极是震惊,便想自己蛰伏荆南多年,今日方才遇上了生平最强的劲敌。

而一刀斩下的颜良,却见这老将面对自己倾力一击,却面不改色心不跳,只双臂微微一屈,能以这般高龄有此实力,当真是了得。

“呔~~”

刀下的黄忠,怒发威势,双臂奋力一扛,荡开了颜良的大刀,刀横斜向斩去,顺势便向颜良反击而去。

第二百一十六章战弓神

黄忠的反应奇快,只转眼间就转守为攻,那横扫而来的刀锋,更是卷积着狂澜怒涛般的劲力,直向颜良的腰间斩来。

“好个黄忠,果然有廉颇之勇,我今日就跟你斗上一斗。”

颜良心中战意暴涨,长刀反手一荡,也不使避式,反而倾尽全力以攻对攻。

两柄挟着狂力的大刀,撕破空气,呼啸着相撞。

锵~~星火四溅,激锐的金属碰撞声近在咫尺,灌入耳中竟是搅得耳膜隐隐作痛。

二人身形同时震了一震,纵使是颜良,胸中也感觉气血微微一荡。

这种感觉,自与马超交手之后,颜良已很久没有尝到过。

两招交手,他已经判知黄忠的武艺绝不在自己之下,这绝对是一员武艺堪与马超相媲美的绝顶武将。

只是,颜良骨子里仿佛有一种遇强则强的不屈精神,如今撞上黄忠这等当世绝顶武将,他的心中非但没一丝忌惮,反而是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狂烈战意。

“颜某纵横荆州,很久没遇上如此将的对手,黄汉升,颜某就跟你痛痛快快的战上一场,哈哈——”

狂笑声中,颜良神威怒发,抖擞起十二分的精神,全力舞刀攻出。

黄忠一招交手时,也在猜测着颜良的身份,听得对方自报家门时,方才确定了自己的推测。

只是,听着颜良这般狂纵之词,黄忠心中不禁是大为诧异。

“人言颜良乃奸滑残暴的狂徒,今日交手,看他这样竟是颇有几分英雄气魄,莫非那些传言是以讹传讹不成……”

狐疑之时,颜良的刀锋已然袭至,黄忠不敢多想,只得收敛心神,全力应战。

晨光下,两个使刀的当世高手,当即便战成了一团。

颜良的刀法以绵长刚猛见长,招式上虽算不上当世无双,但胜在持久,胜在越战越强。

而黄忠毕竟年势已高,刀法上的刚猛不及颜良这等壮年,但刀式上却颇有一番名家的造诣。

凭着精妙的刀法,转眼走过百余招,黄忠竟与颜良战得不分伯仲。

只是,黄忠在武艺上虽与颜良不分上下,但在“势”上却渐落下风。

黄忠所处的荆州军团,正处于溃败之势,而颜良的大军,却挟着得胜的气势。

而今两人交手之际,双方所统的步骑之士也在交锋,黄忠那区区几百兵马,又焉能是颜良这些虎狼之士的对手。

惨嚎声中,荆州军士不断的倒在血泊,残存之辈虽在拼死的抵抗,但斗志气势却在飞快的跌落谷底。

军势上的败弱,间接的影响了黄忠的精神,这位老将的心情,因是属下的死伤而越加焦虑。

精神上一落了下风,招式上便开始渐显滞泄,两百招走过后,黄忠刀锋上的威力便开始减弱。

此消彼涨,仗着得胜之势的颜良,却是越战越猛,刀法大开大阖,一刀胜似一刀的刚猛。

“此人的武艺,竟是越战越强,当真是世所罕见,再这般下去,我这把老骨头岂非要交待在这里……”

黄忠惊奇于颜良之勇猛,心中已渐萌生了退意。

信心上一落下风,刀上的力道自然又降一成。

颜良洞察人心,又岂会感受不到黄忠心理的变化,他知道,今日这一战,眼前这位老将已经输了。

“黄汉升,你给刘家卖了一辈子的命,却只窝在长沙那么个偏僻之地,英雄无用武之地,而今你何苦再给刘家卖命,不若归顺了本将吧。”

激战之际,颜良竟是抽得空隙,从容的向黄忠招起了降。

黄忠心头自是震撼连连,却没想到颜良竟如此的自信,生死大战时,还能这敢这般自如的吐息说话。

而听得颜良那“挑拨”之词,黄忠的潜意识的那一缕杂念不禁也被挑动。

自问武艺出众,不输于当世英雄,却被刘表闲置于长沙,长年累月,所能做的只是平定叛乱,攻剿盗匪这等芝麻绿豆的小事。

而且,一过就是十余载。

十年啊,天下英雄竞相表演的十年,可他却只能默默无闻,转眼壮士已近暮年。

尽管他从未有过一丝怨言,但内心之中,竟又会没有丁点的埋怨呢。

心中恍惚一的瞬间,刀法上破绽顿露。

颜良敏锐的觉察到了这转瞬即逝的破绽,陡然间一声沉啸,攻势突然暴涨,数不清的刀影,挟着狂风暴雨般的攻势袭卷向黄忠。

一时间,这凛烈之极的攻势,竟将黄忠逼得手忙脚乱,只能仓促的应付。

但令颜良感叹的是,黄忠不愧是黄忠,竟是临危不乱,生生的扛下了颜良一波狂攻,渐渐的稳住了守势,将显露出来的破绽一一弥补。

又是百余招走过,胜负依旧未分。

只是黄忠虽未败下阵来,但到底年势已高,虽勉强顶住颜良一波狂攻,却已是气息难定,粗喘不绝,脸庞上更是浸出了一层的汗珠。

周围的喊杀之声渐息,黄忠的部下已被斩杀大半,颜良的兵马正对黄忠形成包围,再这般纠缠片刻,黄忠就要陷入孤军奋战的绝境。

这个时候的黄忠,战意也彻底消弥,寻思片刻,突然间撑起一口气,反攻出几刀强攻。

瞅出空隙来,黄忠跳出战团,纵马拖刀向南落荒而去,口中叫道:“颜良,有胆你就追来,老夫与你再战三百回合。”

颜良拨马便欲追击,方追出数步却猛然省悟,急是勒住了战马。

他可不会忘了,黄忠不光武艺超群,还有着一手百步穿扬的神射绝技,演义中在与关羽交手时,更是背身射断关羽头盔上的红缨,用弓神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

黄忠那一嗓子挑衅之词,分明是想诱使颜良追击,然后在趁机突施冷箭。

若寻常之时,颜良倒也不惧黄忠放箭,但眼下天色暗淡,视野不明,不利于避箭,碰上黄忠这等弓神,若再穷追显然就有些不太明智。

“今日就暂且放你一马,来日再想办法收伏你这老将。”

颜良收敛了战意,便放弃了追击的打算。

虽如此,却也不能让黄忠嘴炮上占了便宜,勒住战马的颜良,便大声道:“黄汉升,你想放冷箭射本将,本将偏不上你的当,今日就放你回去给刘琦带个话,让他识相的话赶紧卷铺盖滚出江陵,等到我颜良亲自挥军出去时,必让他后悔莫急。”

黄忠这时才方知自己的图谋被识破,却没想到颜良看似粗鲁勇猛,心下却谨慎之极,当真是非同一般。

耳听着颜良的嘲讽之词,黄忠既是恼火又是尴尬,却不敢稍有停留,只能纵马匆匆而去。

看着黄忠那一袭落寞身影消失在地平线,颜良嘴角掠过一丝冷笑,收了战刀。

回头望去时,敌营望南的大道上,竟已是延伸出一条长长的血路。

天光大亮之时,战斗方才结束。

两万荆州军被杀得是片甲凡不留,死伤过半之外,尚有四千余人被俘,只有五六千人侥幸逃得一死,望南溃败而去。

七路齐攻,大获全胜。

夜袭得胜的颜良,并没有就此懈怠,便命魏延统军五千,一路南下继续追击刘琦,将此前失陷的中庐、宜城等襄阳外围诸县和要塞,尽皆克复。

至于那刘琦,那一夜的惊魂几乎让他吓胆了破,一路不敢稍有停歇,日行三百里,一直逃到了当阳城,直到黄忠从后边赶过来,告知他颜良的军队并未有穷追时,方才得以喘口气。

逗留当阳数天,陆续有败卒前来聚拢,刘琦好容易才收拾了四五千溃军,而闻知从弟刘磐战死的噩耗后,刘琦既是伤感又是惊恐,急又启程望江陵退去。

######江陵城,诸葛府。

大堂之中,檀香缭绕,诸葛亮的两兄弟正在凝神对弈。

执黑的诸葛亮轻摇羽扇,一派从容淡然,俨然胜券在握,而执白的诸葛均则是眉头紧皱,苦着一张脸。

沉吟半天不得落子,诸葛均却忽然道:“二哥,大公子这般带兵去进围襄阳,你就一点就不担心吗?”

“颜良的精兵良将尽在宛城,夏口城又被吴人围得风雨飘摇,又有何可担心。”

诸葛亮淡淡一语,依旧是表情闲然。

诸葛均顿了顿,却又道:“可要是万一颜良击败了袁谭,突然杀回襄阳怎么办呢,二哥可不要忘了上回西凉军团之事呀。”

诸葛亮笑了,那淡雅的笑容中,弥散着几分嘲讽。

“马超有勇无谋,兵败也是活该,袁谭身边却多的是谋臣良将,只要他不犯致命的浑招,颜良就只有死死的被钉在宛城。我说三弟,你就别想分我的神了,速速落子吧。”

诸葛均的心事被拆穿,不好意思的搔了搔头,又犹豫了一阵,只得将一子勉强落下。

“三弟,你的棋艺看来还有待提升啊。”

诸葛亮似乎已看出胜局所在,拈起了一子,打算落子结束这盘棋。

便在这里,管家来报,言是前线的刘琦派了人来,有事要征询他的意见。

“让他进来吧。”诸葛亮只随口一语,注意力依旧集在了棋盘上。

不多时,一名风尘仆仆的军士入内,见礼之后,神色凝重道:“颜良在宛城大败袁谭军,如今已率军回师襄阳,小的匆匆赶来,是奉州牧之命,特有一事来询问一下先生。”

铛啷~~那一枚棋子跌落棋盘。

诸葛亮云淡风轻的脸庞,瞬间为震惊所取代。

第二百一十七章让你们统统看走眼

诸葛亮震惊之余,更有几分尴尬。

就在前一刻时,他还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淡然口气,对自己的弟弟,不容置疑的言明颜良断不会胜袁谭。

但就在这转眼之间,刘琦的使者却告诉他,颜良不仅大败袁谭,而且还挟着大胜的余威回师襄阳。

这一瞬间,诸葛亮恍惚间有种被羞辱的感觉,他感觉到自己素来引以为傲的判断力,在无情的被羞辱。

而羞辱他的那个人,正是颜良。

再一次。

旁边,诸葛均同样嘴巴缩成了夸张的圆形,仿佛以为自己产生了错觉。

他方才那一番话,不过是为了干扰诸葛亮的判断,想要挽回那场将败的棋局而已,其实他内心中,对自己二哥的判断素来是深信不疑。

诸葛均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那几句戏言,竟然转眼间就变成了残酷的事实,而他这张嘴,也成了名符其实的乌鸦嘴。

竹堂之中,一片沉寂。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样,那诸葛家的两兄弟,两人各以不同的震惊方式,定格在了那里。

半晌后,诸葛亮的神情最先恢复平静,他只轻咳了几声,不紧不慢的将那跌落的棋子捡起,又慢慢吞吞的把扰乱的棋局重新布好。

“颜良既已回师,大公子想必也已率军而还,至于如何应对之事,还是待大公子回到江陵之后,我再亲自与他商讨吧。”

诸葛亮语气平淡的说着,他以为刘琦派使者前来,只是为了问他应对之事。

谁想,那使者却道:“州牧他眼下尚按兵不动,小的此来,正是想向先生询问一下,是该撤兵,还是该继续围攻襄阳。”

“什么,大公子还没有撤兵!”

诸葛亮神色立变,云淡风轻一扫而空,竟是忍不住一声惊问。

那使者吓了一跳,忙是点了点头。

诸葛亮这下就坐不住了,腾的站了起来,来回踱起了步子,焦虑之情尽显于色。

旁边诸葛均道:“颜良大战方休,兵马回到襄阳后必得先休整一番才能再有动作,大公子现在撤兵也为时不晚,二哥何故这般焦虑。”

“你知什么,那颜良不辞辛苦,星夜从宛城赶回襄阳,必然是为了打大公子一个措手不及,大公子即刻撤军便罢,稍有拖延,大祸必至。”

诸葛亮这一语,只把诸葛均听得心惊胆战。

那使者也听得面色惊恐,急道:“若是如此,可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停下步来,沉声道:“你即刻就启程往襄阳去,路上不可有一刻耽搁,一定要尽快转告大公子,请他立刻班师回江陵,速去!”

话尾一声重喝,只把使者吓得一哆嗦,忙不迭的拜辞而去。

目送着使者离去,诸葛亮移步门外,遥望北面,生平头一次,目光之中出现了动摇。

######长安城,相府。

明亮的大堂中,曹操正与麾下文武,兴致勃勃的欣赏着堂前美姬载歌载舞。

近些日来,曹操的心情可谓是越来越好。

不久前袁绍的称王,着实让他恼火了一阵,但近来从邺城传回关于袁绍病情加重的情报,却反而让曹操大松了一口气。

关中西面,逃回陇西、凉州的马腾和韩遂等西凉大小诸侯,依旧互相攻伐不休,短时间内西凉军依然会陷入内斗之中,无暇再危及关中。

南面的汉中,五斗米教的首领张鲁表示了对朝廷的忠诚,不久前还派了使者来,进献了大批的方物。

张鲁的宣誓效忠,无疑为曹操控制下的这个长安小朝廷,平添了几分威望。

曹操也投桃报李,以朝廷的名义正式委任张鲁为汉中太守,进爵南郑侯,以表彰他对朝廷的忠诚。

最近的这一桩事,更是让曹操着实高兴了一把。

袁谭和颜良又开战了,而且还战得难解难分。

身为袁家大公子的袁谭,为其父坐镇中原,将来曹操若举兵出关,收复失地的话,袁谭就将是他最大的敌人。

而颜良据有南阳要地,曹操若发兵进军中原的话,颜良便始终将威胁到他的侧后方。

眼下,这两个眼中钉却先动手打了起来,这自然是曹操所乐见的。

袁谭付出惨重的代价,击灭了颜良,然后袁军分裂,自己再出关东征,将元气大伤的袁谭逐出中原,重整山河,恢复失地。

这就是曹操麾下第一谋士荀彧,所为他设计的蓝图。

便是因此,当颜良派伊藉前来时,曹操明知伊藉多半是来求援,却借以公务在身为由,把伊藉晾在馆舍之中,迟迟不肯相见。

几天前的情报刚刚传回,袁谭的数万大军把颜良压在了宛城,死死不能动弹,而夏口的东吴军,还有襄阳的刘琦军也咄咄相逼。

“颜良啊颜良,你凭一己之力,掀起这么大的波澜,当真是了不起,不过这一次,你终究还是难以熬过这一关吧……”

曹操心中这样想着,却又为自己这女婿将要面临的下场而感慨,暗想此等文武双全的良将,若能为自己所用的话,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

神思之际,一阵仓促的脚步声响起,却见一个匆匆而入,正是刘晔。

这位和郭嘉一起,分掌着曹操细作网络的谋士,那般凝重的神情,却似与这堂中的轻歌曼舞显得颇不相衬。

刘晔趋步上前,拱手道:“启禀丞相,南阳刚刚来的情报,宛城之战已见分晓。”

“这么快么。”

曹操稍稍有些意外,摆手屏退了那些舞姬。

大堂很快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原还以为颜良能多撑几日,把袁谭的兵马再多耗几分,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分晓了,袁谭这小儿看来还是有几分能耐的嘛。”

曹操这般言语,显然并不对颜良逆转局势抱有期望。

众人也微微点头,所有人都抱着看戏的心情,却并未注意到刘晔严肃的表情。

刘晔干咳了几声,缓缓道:“丞相,颜良并没有败,败的是袁谭。”

一语,令整个大堂陷入了沉寂。

曹操神情微变,侧了侧耳朵,仿佛以为自己听错了一般。

“禀丞相,宛城之战已结束,颜良大败袁谭,俘敌八千,收降袁将张郃,此一役,颜良全胜了。”

刘晔提高嗓门,一字一句的将这情报道出。

沉寂了片刻后,大堂之中顿时一片哗然,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涌动着惊异,彼此间议论纷纷,尽皆为这不可思议的战局结果而震惊。

曹操的脸上同样为惊色所笼罩,目光不禁望向一旁的荀彧。

而这位曹家第一谋士的脸上,此刻亦是惊异与尴尬并重,仿佛对自己的判断失误也难以理解。

许久之后,大堂才渐渐的安静下来,曹操和他的重臣们,不得不接受了这难以置信的事实。

他曹家的女婿,那个出身卑微的武夫,又一次奇迹般的逆转的劣势,把不可能之事变为了可能。

“没想到颜良竟如此之强,眼下宛城战局如此,尔等可有何说的。”

曹操语气中有几分无奈,也有几分埋怨,似乎在暗责他麾下这班智谋之士,却无一人能够预料到颜良会胜。

众人皆有惭愧,均默默不语。

这时,阶前的刘晔却道:“颜良获胜既已成定局,晔以为,丞相眼下所要做的,当时尽快安抚颜良,并做出发兵支援的姿态,毕竟,颜良眼下羽翼已丰,为了大局设想,还是不宜授以他反目的口实才是。”

曹操四下,群臣皆默然。

暗暗咬牙后,曹操叹息一声,问道:“颜良那使者伊藉可还在长安否?”

刘晔忙道:“我已派人去打听过,那伊籍眼下正收行装,打算明早就离开长安,很显然他也已得知宛城之战的结果。”

“罢了,就去传他来相见吧。”曹操摆了摆手,言语之中流露着无奈。

######千里之外,襄阳。

这日清晨,这支休整未久的军队,再次开出了襄阳城,那一面“颜”字的大旗,骄傲的迎风飘扬。

此时,距离大破刘琦军团,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天。

按照颜良的原定的计划,在回师击败刘琦军后,他将马不停蹄,倾军南下,挟着两度大胜的余威,水陆并进直趋夏口,打吴军一个措手不及,彻底把吴人赶出江夏。

但在那天的大胜之后,颜良便发现这不太现实。

他的军队虽然骁勇善战,但却到底还是血肉之躯,连着两场血战,再加上急行军回师的劳顿,将士们的体力消耗已达到了极点,在这种情况下再去长途奔袭夏口,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

于是,在徐庶的建议下,颜良选择了暂时休整,同时放出风声给吴人,言他颜良不日将亲赴江夏,与周瑜决一死战。

按照徐庶的说法,吴军屡攻夏口不破,士气上已是强弩之末,相反,颜良破解两路之敌,军心士气却正当鼎盛。

如果孙权理智的话,此时就当即刻撤兵回柴桑,以避颜良之锋芒,放弃攻取夏口的企图。

如此一来,颜良便可不费一兵一卒,就解了夏口之危,此乃上之上策。

颜良采纳了徐庶的计策,但不久之后,他却意外的发现,这条计策的效果却与料想的截然相反。

那周瑜非但没有撤夏口之围,反而给上游汉津的吴军增加了兵力,摆出了一副阻击颜良南下,誓要攻破夏口的态势。

周瑜的偏执让颜良别无选择,他毅然决定率军南下,去亲解夏口之围。

大军浩浩荡荡出城,颜良驻马岸边,看着陆续上船的将士,看着滚滚的汉水,刀锋似的目光中,冷绝的杀机在渐渐聚集。

“周瑜,就让我见识见识,传说中的江东美周郎,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吧。”

第二百一十八章吴人休逞狂

除去留守襄阳以及宛城的兵马七千兵马外,颜良目下可动用的机动兵力约有两万六千之众,其中就包括了甘宁的七千多水军。

而甘宁的七千水军,自开战以来就一直退于汉水上游,并未跟任何一方敌人有过交战,可以说,甘宁所握的,是一支养精蓄锐以久的生力军。

大军开拔,颜良以文丑率军四千,由新野南下,经随县、安陆,沿着大别山以西从陆路直趋夏口,作为侧翼佯攻,以分周瑜兵势。

颜良自率两万余水陆大军,沿着汉水顺流南下,水陆并进,向汉津推进而去。

两天之后,颜良的大军逼近了汉津水域。

旗舰上,颜良召集了甘宁等人,共商攻破汉津吴军之计。

目下汉津的吴军约有七千,主将为东吴的元老韩当。

这韩当乃跟随孙坚的元功旧将,号称勇力过人,在追随孙策平定江东之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难得的是,此人虽为幽州人氏,但却善于水战,他所统的这七千吴军,皆乃精锐的水战好手。

“韩当不过一老朽,宁愿率七千健儿攻破汉津,必将那老儿的人头献于主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