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琮越想越兴奋,越想越高兴,嘴角不禁流露出几分笑意。
颜良见他发呆,便道:“怎么,难道刘州牧不愿意率兵出战吗?”
刘琮从神思中回过神来,忙道:“怎么会呢,琮与将军乃盟友,一直以来却总是靠将军征战,琮心下实在惭愧,今日既有机会出一分力,琮自当倾尽全力。”
刘琮这么一答应,颜良顿时面露喜色。
“有刘州牧出马,何愁江陵不破,本将终于可助刘州牧夺回大位,也算告慰了景升先公的在天之灵,来,咱们再饮此杯。”
颜良心情大好,当即又与刘琮连饮数杯,二人是把酒言欢,俨然真的是肝胆相照的盟友一般。
正自尽兴时,徐庶从外而入,一脸兴奋道:“启禀主公,江陵北门有动静了。”
“走,看看去。”
颜良精神大振,当即披挂而出,刘琮也一并跟了出去。
一行人策马来至营前,颜良驻马远望,却见江陵北门果然有了动静。
城头处,火光闪烁,人影攒动,隐隐约约似有喊杀之声飘来,显然在进行着一场厮杀。
战不得多时,但见城头上忽然燃起了三股烽火,熊熊火柱直冲夜空,方圆数十里都看得清清楚楚。
徐庶拱手道:“主公,蒯异度说以三股烽火为号,看这情形他已夺下城门,咱们也是时候发兵响应了。”
颜良点了点头,沉静的目光转向了刘琮。
“刘州牧,本将予你两千兵马,就请你速速率军攻入江陵接应蒯越,本将随后自会以大军协助。”
刘琮忙正色道:“颜将军放心,琮必不负将军所望。”
交待已毕,刘琮便率领着早为他准备好的两千兵马,匆匆出营,望着江陵北门而去。
待得刘琮率众走远时,徐庶拨马近前,笑问道:“主公也真是好心情,竟然还为刘琮设宴送行。”
颜良冷笑道:“刘琮替我们去上钩,本将自然要让他吃饱喝酒了再上路,这样也算对他仁至义尽了。”
让刘琮率军前去,正是徐庶向颜良献上的计策他二人断定蒯越的归顺,乃是诸葛亮设计的诈降之计,这样的话,此时北门一线的喊杀之声,必然就是刘琦所营造出来的假像。
可以肯定,刘琦早已在城头埋伏下了大量的弓弩手,只等着他的军队进入瓮城时,就来个万箭齐发。
至于刘琮,颜良利用他的名义,已收取了不少刘表的旧部,眼下江陵早晚要攻陷,那个时候,刘琮这个荆州牧反而成了一个多余的负担。
故是颜良决定,借着刘琦之手将其杀之,如此一来,自己也不会背负恶名,而又将刘琮这个负担除掉。
而那两千兵马,也多是原来的荆州降军,这些人多犹犹豫豫,始终不肯倾心归附,对刘氏还心存有一丝幻想,颜良便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将这班不识时务之徒一并除掉。
此外,这借刀杀人之计,还有一箭双雕的妙用。
刘琦与刘琮虽然争夺荆州牧之位,但二人毕竟是兄弟,彼此间无论是谁胜,都不会将对方赶尽杀绝,以免背上一个杀兄弟的恶名,有损了自己的声望。
今日若是刘琦射杀了刘琮,整个江陵城,乃至整个荆州的士民,很快就会知道他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弟弟,刘琦的声望必将遭到重大的打击,忠于他的人也定会人心渐渐瓦解。
而这一切,却正是颜良所乐见的。
远望着刘琮离去的影迹,颜良眼眸中迸射着鄙夷,“刘琮,你以为本将不知你心里想的什么吗,你想报仇,很好,本将就让你报个痛快。”
那铁塔般的身躯,滚滚的杀气弥散开来,只令左右都感受到了那强烈的肃杀之意。
……率军而出的刘琮,却毫无察觉。
此刻的他,策马狂奔而大道上,心情畅快之极,竟有一种飞鸟出笼,重获自由的痛快。
先拿下刘琦这混蛋,接收了他的兵马,然后再反戈一击,逼退颜良这个狗贼,再然后……刘琮越想越兴奋,那美好的蓝图,直把他兴奋到浑身颤抖。
“刘琦,你的夺位之恨,颜良,你的夺妻之恨,我刘琮定然要叫你们全部报还,哈哈~~”
刘琮精神振奋,兴奋到极点,竟有一种想大喊出来的冲动。
神思之间,他已策马直奔护城河前。
城头上,喊杀之声隆隆,刀光影剑闪成一片。
见得刘琮率兵马杀到,吊桥缓缓的被放下,瓮城之门也吱呀呀的被打了开来。
刘琮大喜,纵马当先,率领着忠于他的两千兵马,如风一般从打开的城门中杀了进去。
两千兵马迅速的进入了瓮城,正门就在前方几十步,大门仍旧畅开,闪闪点点的光影从那黑森森的门洞中透出。
刘琮马不停蹄,直奔正门而去,奔行之际,他却渐渐的感到有些不对劲。
瓮城中没有想象中的厮杀场面,也不见蒯越率众前来迎接,甚至连一具尸体也没有。
而耳边,原本震耳欲聋的喊杀之声,却似在一瞬之间消沉下去,除了自家将士的脚步声外,再难听到别的声音。
两千人马尽数进入了瓮城,就在他们将要冲入正门,直抵江陵城内中,那道敞开的大门,却忽然间轰然关闭。
刘琮急是勒马,身后的两千人马收止不住,彼此间撞挤在一起,乱成了一团。
刘琮抬头望去,却见城头上不见一人,环顾四周半圆形的瓮城也是空空荡荡,连个鬼影也看不到。
一股寒意悄然涌上了心头,刘琮禁不住打了个冷战。
麾下的士卒们初始还挤掇在一起,但他们很快也意识周围的环境有些不对,逐渐安静下来,到最后两千多人鸦雀无声,只剩下战马偶尔发出的鼻息。
环顾四周,死一般的沉寂,仿佛他们进入了一座鬼城一般。
众人的心开始慌张起来,彼此间左顾右盼,不知该如何是好。
“莫非,中计了不成?”
刘琮的脑海里瞬间闪过这个念头,他再一次环顾那空无一人的城头,极度的恐惧转眼袭遍全身。
“撤,快撤出城外。”
刘琮不敢多想,急是拨马向敞开的瓮城之门奔去,两千部下轰然而动,皆是你争我夺的向后逃去。
正当这时,忽然听得轰隆隆的几声巨响,无数的石块从瓮城中倾倒下来,只片刻间便将城门堵死。
紧接着,战鼓声骤然而起,瓮城四周陡然现出无数的火把,那瞬间而现的火光,直把天空照得耀如白昼,将城内的刘琮和他的部下刺得睁不开眼睛。
当惊骇的刘琮,视线极力的从刺眼的火光中挣脱出来时,他惊恐万分的发现,瓮城四面已出现了数不清的敌影,一支支锋利的箭矢,如死神的眼睛一般,冷冷的瞄向了他。
“遭了,中计了,这是刘琦的诡计!”
猛然惊醒的刘琮,心中所有的畅快瞬间烟销云散,那得意的表情,转眼为绝望的惊怖所取代。
城头上,披甲扶剑的刘琦,冷冷的注视着瓮城中被困的敌人,眉宇间洋溢着复仇般的痛快。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诸葛亮,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抹赞色,似是在赞扬诸葛亮计谋高明,果然将颜良的军队成功的诱入。
诸葛亮轻轻点头致意,但不知为何,他的心头却掠过一丝狐疑,总觉着哪里有些不对劲。
正自琢磨时,刘琦却已拔剑在手,向下愤然一指,厉声道:“全军放箭,射死这般贼军,一命不留——”
号令下,顷刻间,万箭齐发。
刘琮斗睁的眼珠子中,无数的箭矢,如飞蝗般向着自己呼啸而来。
第二百四十二章让你先喜后悲
雨点般的箭雨,密集的飞射下来。
空旷的瓮城之内,没有一处死角可供隐蔽,刘琮和他的两千部下,全部都暴露在了刘琦军的箭锋之下。
眼见着箭雨倾落,刘琮如同跌入了无尽的深渊,那种绝望的气息,如死神冰冷的手臂一般,死死的将他缠绕。
“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刘琮绝望的大叫着,拔剑拼命的乱挥乱舞,试图阻挡袭来的箭雨。
左右惨叫之声此起彼伏,那些不及防备的部下,成片成片的被这骤然袭来的箭雨射倒在地。
残存者如无头的苍蝇一般,在瓮城中四面乱撞,想要寻找到逃出升天的出口,所奔之处,却皆是冰冷的城墙。
两千多人,很快就死伤几尽,刘琮却依然在疯了似的挥剑,竟生生的挡下了不少致命的箭矢。
然而,他的腿,他的背,他的手臂,却已钉满了箭矢。
血在流,伤口的剧痛让刘琮的身体渐渐麻木,终于,他耗尽力气,疯狂的剑舞停歇了下来。
破风之声如暴风般从头而落,再一波箭雨呼啸而至。
一瞬间,数十支箭同时命中,将刘琮射在了刺猬,那可怖的身躯晃了一晃,便是无声的倒在血泊之中。
惨嚎声终于止歇,瓮城中的敌人已被射杀殆尽。
刘琦这才下令停止了射击,命叫打开正门,他亲自率众军进入瓮城,欣赏着自己这杰作。
这一场围杀,直叫这些原本士气低沉的荆州军士们为之一振,他们的脸上涌动着复杂的痛快,每每遇上尚存的一息的敌人,便毫不留情的上去补上一刀,以宣泄连日来被压迫的愤怒。
“孔明,你这一计当真是妙,北门损兵折将,黄老将军的劫营若再成功,我看他不灰溜溜的退兵才怪。”
刘琦驻马环视着遍地的尸骸,眉宇中洋溢着得意。
诸葛亮却不作声,只默默的扫视着四周,俊朗的脸上,非但没有些许功成的喜悦,反而狐疑越来越重。
“这个人好像是二公子。”
某个角落,一名检查活口的士卒,忽然间惊叫了一声。
所有人的目光立时被吸引了过去,刘琦心头也是一震,急是拨马走了过去。
尽管刘琦有些吃惊,但他心下却颇为不屑。
刘琮那小子,不过废物一个,颜良那厮怎会派这小子接应叛军,难道就不怕误了大事不成。
几名士卒将那满身是箭的尸体抬了过来,这刺猬般的尸体还算幸运,头部并未中箭,脸上虽沾了些血痕,但依稀仍能辨得出相貌。
四面火把照过来,刘琦高踞马下,低头很不屑的看了那尸体一眼。
只一眼,却令刘琦身形陡然一震,眼中更是闪过一丝惊异。
“怎么可能!”
刘琦自语了一声,翻身跳下马来,夺过一柄火把,蹲下身仔细的去查看那尸体。
拨去那散乱的头发,当刘琦彻底看清那尸体的面容时,霎时间惊得目瞪口呆。
那张熟悉的面孔,那个和自己争了这么多年的人,那个令他恨得咬牙切齿的小子,刘琦如何能忘记。
眼前这尸体,竟然真的是他的弟弟,刘琮!
“我竟然射死我的弟弟——”
刘琦的脑海里顿时一片空白,只反反复复的闪烁着这个念头,脸上更是涌动着尴尬和惊愕的神色。
凭心而论,他的确恨不得刘琮死,甚至恨不得亲手斩下那臭小子的人头,以泄这些年来所受的憋屈之气。
只是他却清楚,刘琮是自己的亲弟弟,自己可以跟他相斗,可以夺他的位子,但却绝不能杀他。
杀弟的恶名,可是身为大名士之后的刘琦,万万不愿背负的。
但眼前的事实却是,他亲手布下圈套,把自己的弟弟给活活射死,而且还射成了刺猬。
左右那些将士皆是沉默不语,脸上也闪烁着复杂的表情,似乎为自家主公射死了亲弟弟而感到有些不自在。
身后的诸葛亮,同样是一脸意外,他盯着死状惨烈的刘琮,眼中闪烁着狐疑,似乎无法想通刘琮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这个颜良,他到底是何用意……”
诸葛亮的思绪翻滚,那颗智慧的头脑飞速的运转,陡然间,他的俊朗的脸庞定格在了惊骇的一瞬,仿佛想到了什么极为恐怖之事。
“遭了,我们中了颜良的奸计,大公子,请速派人将黄老将军召回来,万不可再去劫营。”
诸葛亮也顾不得风雅,冲着刘琦就大叫道。
刘琦愣了一下,茫然道:“孔明,你说清楚点,好端端的为何要把黄老将军召回来?”
“颜良若真中了我们的诈降之计,就该尽起大军前来,而不是只派刘琮率这点兵马前来,他这分明是识破了我们的计策,将计就计,以借大公子之手除掉刘琮这个负担。亮想东面敌营那里,必已伏有重兵,若不赶快将黄老将军召回,后果将不堪设想。”
诸葛亮连气都不及喘一下,一口气道破了真相。
刘琦瞬间恍然大悟,心中尚存的那点得意,顷刻被诸葛亮的话所击碎。
惊骇之下,刘琦不禁怒道:“孔明,你不是说你的计策万无一失么,却怎会为颜良这狗贼识破?”
“大公子,亮——”
诸葛亮面露几分尴尬,却不知该如何自辩。
刘琦也不想听他解释,急是翻身上马,大叫道:“你们还愣着做什么,速派人飞马去把黄老将军追回来,快啊——”
慌叫声中,刘琦纵马匆匆的奔回了江陵城,那些原本还斗志昂扬的荆州士卒,转眼士气就重新跌入了谷底,慌慌张张的跟随刘琦而去。
片刻间,瓮城中只余下诸葛亮一人。
诸葛亮环视着四周遍地的尸体,望着刘琮那绝望着的死脸,耳听着城头慌乱的喧嚣,临皱的眼眸中,不禁涌动愤恨和难以置信的神色。
“颜良匹夫,他竟又识破了我的计策,这怎么可能……”
……江陵城外,颜良自然听不到刘琦和诸葛亮的惊恐,但他却能听到那此起彼伏的惨叫声。
他驻马营门,手臂环抱在胸前,饶有兴致的侧耳倾听。
箭羽嗡鸣声,战马的嘶嚎声,士卒的惨叫声,汇聚成让人毛骨悚然的响声,撕破了那夜的黑暗,直灌入耳中。
左右颜家军的将士,却听得个个手痒难耐,杀欲被勾起的他们,恨不得能立刻痛痛快快的大杀一场。
一盏茶的功夫,惨声渐销,江陵城终于重归平静。
旁边的徐庶吐了口气,捋须笑道:“看来刘琦已经解决了他那好弟弟,咱们这一招将计就计,也算帮刘琦报了压抑多年的仇,算是对得起他了。”
颜良冷笑了一声,目光从江陵城转向了东面,“前戏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就看儁义他们如何表演了。”
……东营。
夜色中,那一支五千人的军团,默默的行进在旷野上。
人衔枚,马裹蹄,五千人的军队静寂无声,如一支幽灵军团在前进。
黄忠背负强弓,手拖长刀,催动着战马急行,冷峻的目光不时扫视着四周,时刻保持着警剔。
此次,为了确保劫营成功,刘琦还将手中残存的七百多骑兵交给了他,江陵城一万五千人的军队,唯他手中这五千人最为精锐。
这一支军队组成多为长沙健儿,是黄忠一手培养出来的敢战之士,前次襄阳之败,其余军卒大多败溃逃亡,唯有他的长沙兵散而复聚,成为了这江陵城的中坚力量。
“那个孔明如此自信,希望这一次上天能保佑他们刘家吧……”
老将的心中,暗暗的祈祷着。
急行许久,不知不觉中,前方处出现了灯火之影,敌营的轮廓已进入到了视野中。
黄忠下令部下放慢了脚步,缓步行军,尽量不打草惊蛇的潜近敌营。
敌营一片沉寂,借着灯火,黄忠甚至能看到辕门守值的敌卒,打着瞌睡走来走去。
除了外围的鹿角,还有环营而挖的壕沟工事,敌营本身不见半点防范的影子。
黄忠观察了许久,不放过任何细节,终于,当头顶的乌云缓缓散尽时,他苍老的嘴角,浮现出了一抹自信的冷笑。
那个叫孔明的年轻人,果然有几分能耐,主公能得到他这样的奇才,当真是幸运。
黄忠心中暗自赞叹,旋即翻身上马,长刀在手,傲对敌营。
“颜良,襄阳一败的耻辱,今日就叫你加倍偿还,好好见识一下长沙黄汉升的真正实力吧。”
心中豪情大作,黄忠长刀一指,大喝一声:“全军,进攻——”
五千荆州步骑轰然而动,如决堤的洪流一般,向着沉睡中的颜军东营喊杀而去。
黄忠只稍停了片刻,也一夹马腹,纵马杀奔而上。
营门处,守值的士卒大惊失色,急是逃奔回营。
敌卒的惊惶失措,更让黄忠确信了颜良毫无防备,信心更是大作,喝动着士卒们汹汹扑卷而上。
两百步……一百步……五十步……敌营的大门,就在眼前。
便在关键之时,但听得敌营中一声炮响,营外的壕沟之中,陡然间跳出了数百敌卒,手中所举者,赫然竟是元戎连弩。
斗志爆棚的黄忠,陡然间脸色惊变。
第二百四十三章老将惊魂
元戎连弩出现的转眼间,张合纵马徐徐的从一处营帐后拐出。
身后,苦候了许久的五千颜家军将士,如幽灵般从夜色中现身,一张张狰狞的脸上,迸射着嗜杀的凶光。
这五千将士,还有那两百多张元戎连弩,还有大将张合,正是颜良安排下来,用来招呼黄忠的精兵。
“主公果然是料事如神,刘琦这小儿当真派了兵马来劫营,很好,就用你的人头,成就我张儁义的首功吧。”
张合的脸上,杀意陡然一骤,银枪向前微微一指。
战鼓声轰然而起,进攻的号角撕破夜的黑暗,震动苍穹。
沟壕中所伏的两百弩手得令,即刻扣动了机括。
群鸟嗡鸣之音骤生,两千支铁箭,挟着破风之势呼啸而出,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射向了惊惶的敌军。
五十步的距离,仅仅不足百丈的宽度,一瞬间射出两千支铁箭,结果可想而知。
正自惊慌的荆州军,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避挡的反应,两千支铁箭便是如天罗地网般袭卷而至。
那密集的箭网之下,嚎叫之声乍起,冲在最前端的数百荆州军卒,如被收割的麦子一般,纷纷栽倒于地。
元戎连弩只一轮齐射,黄忠的兵马就损失了十分之一多。
惊变发生的太过突然,前排的士卒中箭之时,后排的同伴还未辨清发生了什么事,依然在惯性的驱使下向冲去,却反与前面倒地的同伴挤撞在了一起。
这骨牌似的连锁反应,转眼间遍传全军,五千原本斗志昂扬的步骑大军,很快就陷入了混乱之中。
军营中,见得敌人惨烈之状,就连张合也暗吸了一口凉气。
这是张合第一次见识到元戎连弩的真正威力,先前他听闻马超的西凉军团,败在这般神奇的武器之下,还有些感到不可思议。
如今亲眼所见,张合才意识到这连弩的厉害之处,此等武器,若然运用得恰当,当真会有超乎想象的作用。
张合原本还想射多射几轮,但当他看到敌军人仰马翻的情景时,便当即放弃了这个念头。
斩将杀敌,扬我张合威名,正在此时,若只一味依仗着连弩之利,又如何能显出我的威名。
“为主公而战,杀尽敌贼——”
张合一声怒啸,纵马提枪,如电光一般杀出大营。
五千热血狂燃的颜家军健儿,皆如饥渴已久的野兽,咆哮着涌出营寨,滚滚如潮水般扑向那些混乱的敌人。
此时此刻,黄忠的心情已不能用震惊来形容。
他怎么也没想到,颜良竟然识破了孔明的计策,这看似空虚的东营中,竟然埋伏下了如此一支重兵。
而当黄忠看到自己精锐的部下,只在对方一轮箭袭之下,就陷入了崩溃的境地时,那种惊骇更是达到了顶点。
“这颜良,用兵竟如神乎至此,莫说刘琦,纵是刘表复生又焉能抵挡得住……”
震惊之余,对面敌营已是大开,数不清的颜军已如潮水般涌出。
从箭袭到敌军杀出,这一连串的变化几乎在转眼间完成,快到黄忠甚至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败局已定,再战,必是死路一条。
黄忠的理智并未被震惊所吞噬,所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将,他立时就意识到,现在他唯一所能做的就是撤退。
“撤退,全军撤退——”
沙哑的声音大叫着,黄忠拨马转身,率领着他惊恐的溃卒,如溃巢的蝼蚁一般,向着江陵方向退去。
身后,敌军的五千步骑业已扑至,将那些来不及撤退的荆州军卒,无情的辗杀。
黄忠不忍心回头,也不敢回头,只能拨马不停的奔行。
惨叫之声渐渐远去,那些不及逃走的士卒虽然死得惨烈,却也阻碍了敌军的追击,为残存的同伴争取到了生的机会。
黄忠稍稍松了口气,环顾左右时,发现他的部下只余下不到三千,且个个狼狈惶恐。
“老夫纵横荆南,如今一过长江,却连遭败绩,刘琦这无能之主,害得我黄忠一生的威名丧了个干净,唉——”
正自慨叹之时,忽闻左翼处杀声大作,竟是一支伏兵突然间从斜刺里杀出。
为首那女将,手提方天画戟,披风如火,正是颜良的温侯之女,颜良的义妹吕玲绮。
这斜刺里杀出之军,乃是颜良最精锐的神行骑,数量更有三千之众。
铁蹄滚滚,如风而至,便如一柄锋利无比的巨矛,顷刻间将仓皇而逃的三千荆州军中拦腰截断。
斩断敌军后,吕玲绮拨马而回,指挥着神行军分数路冲突,将敌军接连分割,铁蹄更是往来纵横,将这些四分五裂的溃军逐一辗杀。
那一柄方天画戟左右开弓,溅出片片梨花般的光点,戟锋过处,卷起漫空的飞血。
乱军中的黄忠,眼见自家精锐长沙兵,竟被一员女将如斩土狗瓦鸡般收割人头,震惊之下,更是勃然大怒。
区区一个女娃竟也如此逞狂,我黄忠威名何在!
怒极之下,黄忠纵马挥刀,巍巍的苍老之躯,斩破重重阻挡,直向那女将撞去。
杀至兴起的吕玲绮,明眸瞥见一老将向自己杀来,更无一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