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火河山-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李国勇呢?李国勇所倚仗的,就是超出这个时代太多的知识、思想,初到清朝的他,政治上他是幼稚的,军事上甚至是无知的。但是,袁世凯和他的北洋军却加速了李国勇的成长,乃至于在将来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上,李国勇都能显得游刃有余。
或许,这就是当大哥的袁世凯,为小弟李国勇做的最大贡献吧。
第五十九章 … 莫愁湖上
冬季的莫愁湖上,波澜不惊,远处湖岸上几株光秃秃的树木,让冬天的南京平添了几分肃杀。岸上,站满了穿着黑色致制服的警察,褐色衣服的大帅警卫团员,还有大量神色严肃,如临大敌的特工。
湖中泛着一叶扁舟。难得清闲的李国勇,带着从无锡赶来相聚的两位娇妻王青颜,傅馨萍,陪着杨度坐在船上,也不知是在欣赏莫愁湖的景色,还是在商议着什么。
李国勇在江苏事变后,悄悄娶了傅馨萍,也没有通知多少人。傅馨萍情知自己土匪出身,倒也通情达理,情愿不要什么排场,能有个名分她就心满意足了。王青颜虽然老大不乐意,可木已成舟,她也没什么好办法。好在她和傅馨萍这些年来相对相处,倒也非常投缘,过了几日,也就不把这事放在心上了。
李国勇坐享齐人之福,其乐融融,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两位如夫人的肚子可不见一点动静。好在劳改营来自于后世,对这事也不怎么重视。
杨度抿了口茶,指着岸上的人叹息道:“但凡人若是登上了高位,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比如今日,想出来游个湖,散个心,偏偏弄出这么大的排场,这可颇有点扰民了。”
看着这个面前自己最为倚重的政务院总理,李国勇心里阵阵感慨。当年茶楼相会,匆匆过了5年,当年那个偏偏美少年如今了不见了。现在的杨度也才不过二十八、九岁,可眼角却刻下了深深的皱纹,鬓角间也生出了根根白发,哪里还有昔日儒雅风流的风采。
为了自己,为了新政,杨度付出了太多太多。
“你老了。”李国勇轻轻地一声叹息。
杨度苦笑着摸摸自己的头发:“你把什么事情都往我身上一推了事,每天我读沉浸在那些公文里,我能不老嘛。”
青颜奇怪地道:“皙子先生今年也才二十九岁吧,怎么就老了?”
面对这个似乎永远也长不大的娇妻,李国勇叹道:“你们是没有看到当年的杨度,往那一站,说不出的风度翩翩,风流倜傥,引得北京城里多少少少女日思夜想,哪是现在这副憔悴的样子。皙子,我李国勇欠你的太多了。”
杨度可没想到李国勇会对他说这些话,也动了感情:“明逸,何必如此,我知道你为了中国的强大,为了民族的进步,也是寝食难安,我们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在奋斗,又何必互相客气。”
“哈哈”一笑,李国勇揽住了青颜:“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了,青颜,馨萍,本夫君交给你们个任务,尽快帮皙子找个好姑娘,眼看着就要奔而立了,老不成个家可不是个事啊。”
青颜,馨萍笑着道“谨遵命夫君将令!”
杨度闹了个满脸通红:“我的大帅,今天你找我出来不是就为了这事吧。”
停止了嬉笑取笑,李国勇正色道:“前两天北京来的那道圣旨你也看到了,慈禧终于调北洋军出动了。”
“恩,怎么打仗我是不懂的,”杨度说道:“你是三省大元帅,民族独立军总司令,依你之见,独立军和北洋军相遇,谁取胜的可能性大些?”
李国勇摇头道:“很难说,在士气,武器装备,以及民众支持度上,我军占优;但从作战经验,成军时间上,和北洋军相比,我句处于劣势。但让我奇怪的是,慈禧居然还在北洋军上安了个什么‘总理剿匪大臣’的职务。”
杨度道:“这摆明了是不信任袁世凯,生怕北洋军脱离了掌握,不好控制啊,朝廷也怕再出一个‘独立军’。袁世凯这人不好对付,心机深沉,不会看不到这一点,所以我估计,一时半会的,北洋军还不会动。”
从果盘里抓起一把瓜子,冲着湖面重重的仍开,李国勇说道:“要想推翻满清,统一中国,和北洋军的这一战就不可避免;咱们不光要打,还一定要打赢。皙子,万一我们要是输了,你可知道后果有多可怕?甚至整个中华民族都会陷入到更大更深重的苦难之中!”
杨度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说,眼神不由得迷茫起来。
历史上的满清诚然是袁世凯推翻的,但袁世凯却给中国带来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大量地向日本出卖中国主权,想把中国东北和内蒙变成日本的殖民地,要求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只能租借给日本,要求控制中国政治、财政、军事、警察等;这哪一条不是想要灭亡中国?还有中国以后长达数十年的内战,让整个中华民族都陷入了苦难,都与袁世凯密不可分。可这一切,又让李国勇怎么对杨度说明?
杨度询问道:“可不可以沿用老办法,金钱收买,分化瓦解?”
“这不行,”李国勇说道:“北洋军和满清的其它部队不一样,这批将领从北洋军建军开始就追随袁世凯,向来惟袁世凯马首是瞻,想收买他们难啊。只要有袁世凯一天,北洋是不会乱的。”
说到这,李国勇站了起来,望着浩淼的莫愁湖,心中忽然生起了难以言明的豪情壮志:“皙子,咱们也不用太顾忌他,不管是满清军队也好,北洋军也好,民族独立军如果不能打败他们,不能跨过这一道坎,什么统一中国,什么中华强大,那也不消说了。我就不相信,民族地进步,有什么人,什么力量能够阻挡!”
原上海道,现改名为上海市的市长周高远,给回到大帅府的李国勇和杨度带来了个消息:从法国归来的大清驻法大使裕庚一行人在上海下船时,被上海市府扣押,由于裕庚身份在清政府里不一般,所以上海方面不敢耽误,第一时间将人送到了南京。
裕庚?李国勇觉得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
周高远汇报道:“这次被属下扣押的,除了有大清驻法大使裕庚外,还有其子勋龄贝勒,两个女儿德龄公主和容龄公主,并其他人等共一十八人。”
德龄公主?李国勇恍然大悟,不就是历史上那个有名的美女加才女,满清灭亡后定居美国的慈禧的御前侍女,把自己看成“努尔哈赤的嫡传子孙”,认为皇后(慈禧太后)不应该被“叶赫那拉氏”占有的大美人?
李国勇一下来了兴趣,非常有兴趣看看这位名闻后世的大美女,倒不是动了什么色心,而实在是好奇心占了上风。
虽然已经起事,但对于远道归国的裕庚李国勇还是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您好,在下三省军政度大元帅李国勇,非常欢迎您能来到南京参观。”
(历史上的裕庚携子女1903年1月2日由法国抵达上海。)
第六十章 … 德龄公主
李国勇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您好,在下三省军政度大元帅李国勇,非常欢迎您能来到南京参观。”
裕庚倒也显得不卑不亢:“在下大清国驻法大使裕庚,此次奉命回过。在下在海外也听闻到大帅的事迹,但无故扣押外交人员,于情于理都不符吧。”
李国勇一笑了之:“你代表的是大清的外交官员,本帅反的就是大清,何来无故扣押一说?”
裕庚一时语塞。
也不想太为难他,李国勇缓解了下气氛:“听说贵大使的儿子也跟着大使先生归国了,不如介绍一下如何?”
还没等裕庚介绍,李国勇忽然发现杨度的眼神竟然变得炙热无比。
顺着杨度的眼神,李国勇看到了一个绝世的美女。
一个二十出头,美丽绝伦,风情万种的绝美女子俏生生地站在裕庚的身后。
见惯了美女的李国勇也有些看得痴了,世上竟有如此漂亮的女子。定了定心神,李国勇注意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杨度竟然和女子四目相交,深深凝望,就好像数百年前便已相识一般。
裕庚见女儿失态,干咳了两声,那女子才回过神来,一抹红晕掠过脸颊。裕庚先介绍了自己的儿子,容貌俊美,却显得有些阴冷的勋龄,接着又介绍了小女儿,天真烂漫的容龄公主;最后才指着那美貌女子道:“这是我的长女,德龄公主。”
李国勇是何等样人,把个杨度的心思猜了个七七八八,他满脸带笑,看起来对众人,其实眼光只停留在了德龄公主一个人身上:“这位是我的得力助手,三省军政府政务院总理杨度先生!”
一贯潇洒自若的杨度,此时居然象个孩子似的忸怩不安,反倒是德龄公主落落大方地伸出了手:“我在海外,久闻李大帅之名,也曾听过‘有李必有杨,李杨不分家’这句话,杨度先生的大名在海外也是如雷贯耳,今天一见,名不虚传。”
见杨度傻愣愣的半天没有伸出手去,李国勇急了:“我说皙子,人家女孩子和你打招呼,你一个大男人这也太没风度了吧。”
可怜的杨度手也不知道往哪放,脚也不知道往哪放,尴尬万分,好半天才伸出手去,轻轻碰了下德龄公主的手,用几乎难以听了的声音从牙齿缝里迸出了两个字:“你好。”
见杨度对德龄公主一见钟情,李国勇打定主意怎么着也得成全自己的总理大人,挖空脑汁也得把裕庚一行留下,而且还不能让他们心生反感,避免日后杨度不好做人。
裕庚说道:“李大帅,虽然现在您和朝廷为敌,但我还是希望您能够放我们回到北京,我们将不胜感激!”
李国勇哈哈笑道:“放,放,一定放,我李国勇保证不会为难各位,不过现在袁世凯屯兵于各处,道路难行啊。不如这样,你们在南京呆上半年,我李国勇向诸位发誓,半年之后,列位想走,我李某人绝不阻拦!”
计算不愿意又能怎样?现在人为刀殂,我为鱼肉,裕庚无奈地点了点头。
李国勇也是存心要给杨度制造机会:“皙子,你给大使他们好好找个休息的地方,然后带着贝勒爷,公主们在南京城里转转,咱南京美啊;至于政务院的事嘛,先放放,找人先替着了。”
安顿好了裕庚一家子,杨度带着勋龄、容龄和德龄在南京城里漫无目的的闲逛,七、八个警卫远远地跟在后面。
一路上,向来口若悬河的杨度忽然变成了哑巴,几次话到嘴边,又生生地咽回了肚里。杨度可从来没象今天那么缺少自信,这时的杨度有点痛恨自己的无能了。
或者缘分真的是种很奇妙的东西?
反是容龄公主,一路看着新鲜,一路开心得象只喜鹊一样唧唧喳喳,蹦跳个不停。
德龄公主和杨度双目有的时候偶一相对,又迅速避开,两个人似乎都刻意放慢了脚步,渐渐地,离前面的人可就拉开了一段距离。
“我在欧洲,看过很多城市,也看到过很多先进的东西,现在回到祖国,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就算再好,也没有祖国的山水来得亲切啊。”还是德龄公主先开了口。
“唔,唔。”杨度居然木呐的就说了这么两个字。
德龄公主忽然问道:“我在法国也听闻了江苏事变,当时我很好奇,而且对传闻中的李国勇、杨度、刘汉英、赵声这些大名鼎鼎的风云人物总是充满了向往,总想着能不能见到你们,想不到现在真的实现了这个愿望。”
杨度一笑:“我哪算什么风云人物,如果没有李大帅,也就没有了我们这些人,更别说会有江苏事变了。”
德龄公主说道:“请你回答我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造反?”
沉默了一会,杨度脸上似乎又恢复另外往日的从容自信:“自从我们跟随大帅到了江苏,行新政,练新军,意欲挽救沉沦中的中国;可太后不让,朝廷不让,甚至还想着置我们于死地而后快,总想着再来一个‘戊戌政变’。可他们错了,江苏不是北京,我们也不是维新党那么容易就束手就缚。既然朝廷甘愿堕落,那么改变中华民族手欺辱,受压迫的重任,就由我们开始吧!”
“你们就不怕起事一旦失败被杀头吗?”德龄公主认真地问了句。
杨度笑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看到了吗,这是我们美丽的国家,现在她的伤口正在流血,她的儿女正在饱受屈辱,为了让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牺牲了我们这些人又算得了什么。如果能以我们的生命和鲜血唤醒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纵然一死,我们也会含笑于九泉!”
德龄公主的眼中流露出了不加掩饰的崇拜、仰慕。
这个看起来略显苍老的年轻人,这个文质彬彬的书生,胸中竟然藏着这么远大的抱负。
“我在欧洲,看到这些国家的高速发展,总想着自己的祖国有一天也能如此富强,现在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所在!”德龄公主真诚地说道。
费尽心机撮合了杨度好事的李国勇,兴致勃勃地走进了情报局的大门。
陈其美现在显得越来越阴森了,除了李大帅,看到他的人都会生出几分寒意。不过在李国勇面前,他永远是那么恭恭敬敬。
“大帅,赴欧洲和日本的人员目前正在挑选中,相信不日即可完成准备。另外,大帅,那个计划的人员也回来了几个,有事禀告大帅。”陈其美拍了拍手,从里面走出了三个神色肃穆的黑衣人。
李国勇打量了一眼:“他们都叫什么名字?”
陈其美回答道:“禀大帅,他们没有名字,他们也不会有名字,他们的代号是闽大,闽二,闽三!”
第六十一章 … 鲁班计划
从三个黑衣人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就好像三尊用石头雕刻成的雕像,直楞楞地站在那里。
陈其美显然对他们三个非常满意:“这就是你们朝思暮想都想要见到的大帅!”
三人的眼中忽然闪过了一阵狂热、惊喜,但也仅仅是一闪而过,就又恢复了刚才的冷漠,依然面无表情,甚至连“大帅”两个字也没有叫出来,仿佛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打扰到他们。
陈其美说道:“大帅,这是‘鲁班计划’福建组的负责人,三年前进入福建,目前福建组共拥有成员五十七人;闽大,‘鲁班计划’福建组总负责人;闽二,行动组负责人;闽三,情报组负责人。”
鲁班计划始于两年前李国勇的构想,这是个庞大而复杂的计划,为的是将大量的间谍渗透进满清政府的各个领域,影响甚至控制清政府在各地的势力,而与之相配套的计划和组织就达到了数十个之多。譬如在北京的贺融祥,就是“欧冶子计划”的负责人。计划实施到现在的两年时间,情报局总计投入的资金达到了惊人的五百五十万两白银,成员也由最初的十五人。发展到目前外围组织成员两千五百人,各核心机构一百一十人之多。
但是,整个庞大的“鲁班计划”,却全部都是为另一个绝密的计划而服务————
“要离计划”!
要离计划是什么?没有人知道,甚至没有几个人听过这名字。包括陈其美在内,也仅仅知道有这么个计划的存在,仅仅知道这个计划的实行者只有一个人,代号为“西施”的,由李国勇亲自派出去,不属于任何一个部门的情报员。至于计划的核心内容,西施是谁,这个世界也只有李国勇一个人知道了。
当然陈其美他也不会去问,不该问的绝对不开口,是陈其美的做人准则!
后世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西施”是近百年来最成功的间谍,他甚至影响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进程。而关于“西施”究竟是谁,这些专家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争论。当很多年以后有人问起李国勇此事时,李国勇有些答非所问,却又意味深长地说了句:
“他一直都是一个人在战斗,但他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其实闽大三个人对能够见到自己的崇拜对象李国勇,表情虽然平静,但心里还是激动无比的。他们之所以能够忍受常人难以理解的痛苦,每日提心吊胆地生活,整夜整夜地失眠,却依然无怨无悔地战斗在秘密情报战线,并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因为他们心中始终有一个信仰,这个信仰就是:李国勇!
陈其美对李国勇是忠心耿耿的,每一个进入情报局工作的人,都会接受三个月的特训,特训的内容只有一个:你可以没有感情,没有理想,但你必须要忠诚于大帅李国勇,只有李国勇才是他们效忠的对象,其他任何人都不是,包括他陈其美。
“说下福建的情报。”李国勇并没有和他们寒暄,直接进入了主题。
“回大帅。”闽大跨前一步说道:“目前我们已经成功打进包括总督府在内的各级部门,闽军中也有我们的四个高级情报人员担任要职,一旦福建有变,我们完全可以控制住局势。”
李国勇说道:“打福建不是什么难事,我只要派两个师去就行了,但要稳定福建的民心,让他们彻底地支持军政府,这才是最困难的。而且近期独立军也不会对福建用兵,袁世凯陈兵山东江苏边境,这才是独立军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闽大应了声“是”:“其实我们制定了一个‘海鸟行动’,如果行动能够成功的话,或许不用独立军出动,就能把福建浙江纳入军政府的管辖范围。”
“哦?”李国勇来了兴趣:“你倒说说看。”
闽大说道:“闽浙总督许应和提督于庭栋之间素有矛盾,前次满清围剿江西,闽军突然退兵,除了金钱攻势起到作用外,许应和于庭栋之间互相倾轧,各不买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是的,”闽三接过话题说道:“于庭栋此人本是维新人士,戊戌变法中支持维新派,同情光绪;变法失败后,清廷本拟定将其革职查办,但不知为了什么,一直没有动作,但在福建浙江也权利大失,其一手训练的闽军,也被许应所大部掌控,现在于庭栋能直接控制的不过千余人。”
仔细地听完。李国勇问道:“你们的意思是争取于庭栋,对抗许应,顺势夺取福建政权,这么做有把握吗?”
“九成把握。”闽二自信地道:“我们和于庭栋秘密接触有三个月了,起初他是不肯的,但多亏了陈局长。朝廷今日传出风声,要翻于庭栋的旧帐,说他在维新运动时扶持逆匪,阴谋叛乱等等;风声传到了他耳朵里,于庭栋坐立不安,并且主动找到了我们,向我们询问他若在福建起事,军政府能够给予他多大的支持。滋事体大,这也是我们三个一起回来的原因。”
陈其美听得心里很是有点得意,逼反于庭栋,正是他指派北京秘密情报处的贺融祥,由德亲王一手闹出的动静。
意外的喜讯望李国勇沉吟了好久才说道:“回去告诉于庭栋,军政府可以答应他:第一,起事成功后,给予他闽浙自治的权利;第二,独立军可以调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团支援他;第三,在资金上军政府也可以大力支持。但同样的,他必须宣誓效忠军政府,福建浙江必须实行和两江一样的新政,最后一条,闽浙军必须接受改编,由独立军具体派出军官协助”
“是!”闽大一一记了下来。
“大帅,”陈其美突然说道:“于庭栋此人可以用,但不能重用;可以助他,但也要防他。此人野心极大,现在事急,不得不投靠军政府,可一旦羽翼丰满,只怕我们很难再控制他。万一将来我们在前线激战,他在背后来那么一下子,可就麻烦了。”
这就是李国勇欣赏陈其美的地方,什么事情都先往最坏的地方想,李国勇想了下说道:“英士说得有道理,福建组在协助于庭栋的同时,也要密切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一旦他有什么不轨举动,不要心慈手软。另外,我再让英士给你们调一批进步党员入闽,尽量安插到闽军中去,只要能把部队牢牢地控制住,量他于庭栋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说到这,李国勇脑中忽然转过一个念头,这个念头让他的心砰砰直跳,吩咐陈其美命令的时候口齿都有些不清了:“去日本的行动队,立刻帮我办一件事,派得力人员去找两个人,一个名叫蒋百里,字方震,年龄应该在23岁左右;一个名叫蔡锷,也是这么大年纪,现在两个人应该都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记得,无论如何给我带到军政府来,他们要少了一根头发,我拿你是问!”
虽然陈其美他们不知道这蒋百里蔡锷是谁,但既然是大帅吩咐的,那必然是个人材了。
第六十二章 … 遭遇战
1904年1月1日,当江苏、江西、安徽三省还沉浸在新的一年到来的喜悦中时,三省军政府宣布货币改革开始!
其实这是有征兆的,在此之前,《江苏时事报》和新发行的《民族报》连篇累牍地宣传着货币改革的重大意义和能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
此次的货币改革,由南京银行推出名为“中华币”的纸币,与白银的比价为1:1,最大面额10元。在发行中华币后,有一个为期一年的缓冲期,即在此期间,中华币和白银可以互相流通。但政府各级官员,军队官兵,以及工厂、公司的工人,今后的薪水将全部以中华币支付。
南京银行库存白银一千万两,此次共发行了五千万元的纸币,本来按照行长张宁杰的意思,首批最多发行二千万纸币,但被负责三省财政的王清源所否决了。
江苏、江西、安徽三省本来对这纸头做的钱究竟有没有用持怀疑观望态度,毕竟千百年来,中国讲究是真金白银。但随着政府宣传力度的加大,和越来越多的商店开始接受纸币消费,三省民众也逐渐接纳了这一新生事物。况且,那些当官的,当兵的连薪饷都发这个了,老百姓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货币地改革,让李国勇迅速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