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乖乖的交还三郡,继续做我们的鹰犬走狗吗?”

    田丰语塞,无言以辩。

    连田丰都无话可说了,袁尚还更有何疑,当即决然道:“尔等不必多说了,大局为重,本公已决计用仲达之计,先渡过眼前的难关再说。”

    田丰只好闭口不言。

    当下,箕关之上,晋兵与匈奴兵形成了联合,近六万雄兵据守关城,一时声威大振。

    袁尚虽得了五万匈奴铁骑相助,却也没有被得意冲昏头脑,对陶商不敢心存轻视,遂在司马懿的献计之下,一面坚守箕关不战,一面派出大量匈奴轻骑,对魏军粮道实施袭扰战术。

    半个月内,袁尚接连派出两万多骑兵,绕击魏军侧后,不断的破坏魏军粮道。

    从邺城到箕关前线,长达数百里的粮道,一时间处处都成了匈奴人袭扰点,不到半月的时间,魏军被烧粮草,竟达到三十万斛之多。

    袁尚的意图,陶商岂能不知,他知想要保护粮道,就必?派出骑兵来克制匈奴的骑兵。

    只是魏军骑兵不过万余,匈奴人却有五万铁骑,根本不足以克制敌骑,反而有可能在遭遇战中,被数量和战斗力占优势的匈奴骑兵歼灭。

    是日,魏军王账。

    又是一道情报送到,近三万斛粮草,在温县附近,被匈奴人烧毁,近五百护粮兵,以及七百多民夫,统统被匈奴人所杀。

    听到这个不利消息,樊哙第一个恼怒不已,咬牙骂道:“袁尚这个狗杂种,自己打不过我们,竟然拉匈奴胡狗来对付咱们,老子真想掐死他。”

    张仪也拱手道:“禀魏王,据咱们细作密报,那袁尚是向匈奴人许诺,击败我们之后,便将把朔方等三个边郡赐给匈奴人,作为他们的永久属地,正是因此,匈奴人才会这么卖力。”

    此言一出,王帐中立时一片哗然,众豪杰们无不愤慨惊怒。

    “朔方等几个边郡,乃是当年汉武帝费尽心血,牺牲了多少将士,从匈奴人手里夺回之地,袁尚这厮岂能如此厚颜无耻,这么轻易拱手送给匈奴,这也实在是……”素来沉稳的彭越,这时也忍不住怒道。

    一时间,帐中众将愤慨不已,有的骂袁尚无耻,有的骂匈奴人可恨。

    “不惜向胡人割地,也要跟我作对到底么,袁尚啊袁尚,若是让我活捉到你,我必让你受尽比你父亲还要残酷的刑罚……”陶商拳头暗暗紧握,眉宇中杀怒之气狂燃。

    怒归怒,恨归恨,一时间却又想不出对策。

    陶商很清楚,光靠嘴是骂不死匈奴人的,他必?尽快的找出破敌之策,以扭转目前的被动。

    因为细作已经发回情报,北到中山河间一线,西至弘农洛阳,南面宛城寿春一线,四国的大军已经逼近,各条战线战势一触即发,陶商必?赶在其余四面抵挡不住之前,灭掉袁尚的晋国,才能抽兵回援。

    “想要灭袁尚,必先灭于夫罗的五万匈奴铁骑,欲灭匈奴人,看来只有引他们尽出箕关,与我大魏正面决战。”压下怒火的陶商,冷静的说道。

    王帐中,顿时安静了下来。

    “当初袁尚被咱们杀破了胆,眼下咱大军逼关下寨,袁尚就算得了五万匈奴人相助,也不敢关来战,想诱那狗杂种跟咱们决战,恐怕有点难啊。”樊哙挠着头道。

    陶商神色一动,似是想到什么,“樊大胃,你算是说对了,我军这么气势汹汹的逼关下寨,袁尚当然不敢出战,唯有后撤才能引蛇出洞。”

    后撤?

    众将你看我我看你,一时未能领会陶商的深意。

    张良却第一个明悟,点头道:“我军可假借去救北线为名,移兵东撤,倒也可以诱袁尚出战。不过,就算敌国出箕关,但以匈奴五万骑兵的实力,在河内这种地形,想要正面歼灭敌军也非易事。”

    张良的担心也是对的,河内郡虽不比冀州那处地方处处平坦,但地势也相对开阔,利于骑兵发挥机动优势。

    陶商有破军营在手,平地对付骑兵也不是办法,只是袁尚想必也吃过教训,一定会加强提防,想凭借弩兵破匈奴铁骑,也不是件易事。

    “必?出奇策,杀匈奴人一个出奇不意。”

    陶商的脑海里,立时迸现出这个念头,目光看和了张良,笑道:“这道破敌之计,本王已想出了开头,至于怎么破匈奴铁骑,那就要看子房你的了。”

    张良微微一怔,眉头暗皱。

    “是啊,房子你这颗头这么聪明,还不拿个馊主意出来。”樊哙大手一伸,推了张良一把,差点把他给推倒。

    “什么叫馊主意,会不会说话啊……”张良苦笑着,瞪了他一眼

    大帐中,紧张沉重的气氛,一时缓和不少,众人们都笑了起来。

    陶商便拂手一笑,“就这么定了,子房,本王只给你五天时间,你务必要想出一条破敌妙计来,杀胡狗一个措手不及。”

    五天时间!

    张良的眉头又是一皱,眼中掠过一丝难色,似乎这五天时间对他来说,稍稍有点短了。

    那一丝难色,却转眼已逝,张良自信的淡淡一笑,“魏王放心吧,良必在五天之内,想出个万全之策来。”

    有了张良这句话,陶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计议已定,遂是下令全军拔营,开始向东撤退。

    次日,九万万大军拔营,井然有序的向东退却。

    与此同时,陶商又放出风声,称北面刘备攻势甚猛,形势不利,而箕关又久攻不下,所以他打算改变战术,向折返北上,去解北面之危。

    数日的时间里,陶商率军从箕关退到温县,又从温县退至了河内治所怀城。

    袁尚的胃口不仅是守住并州那一亩三分地,而是要夺回冀州,想要实现这宏图,他就不能只守不攻。

    果然,陶商前脚一撤兵,他后脚就率六万晋匈联军出箕关,一路尾随于魏军之后,向东跟进。

    袁尚这回吸取了屡战屡败的教训,又有司马懿的从旁出谋,自不敢对陶商有所轻视,并没有即刻发动大举的追击,而只是小心的尾随,同时派出轻骑,分路袭扰魏军,进行试探。

    陶商则不动声色,继续实施诱敌计划,在将怀城的百姓尽数撤走后,便率九万大军续向东面的修武城一线退却。

    魏军前脚一退,晋匈联军后脚就进占怀城。

    为免百姓被匈奴人残害,陶商已尽可能将沿途百姓撤走,却因军情变化,没有足够的时间,将附近乡野的百姓也一并迁走,故还是有不少百姓,没能及时的撤走。

    敌军方面,虽然于夫罗表面上约束部众,不得洗劫河内郡,但这些抢掠成性的匈奴骑士,又焉能克制住他们的贪婪,铁骑过处,依旧是肆意抢掠。

    匈奴人杀入怀城,眼见城中空无一人,恼火之下便深入四周的乡村,大肆的烧杀抢掠,但凡有反抗者,一律杀尽。

    对于匈奴人的残暴行径,袁尚这个名义上的盟主,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没有看到。

    是日,怀城以西。

    大道上,残阳西斜,袁尚默默行走在前往怀城的路上,沿途经过的乡村,无不是被烧成灰烬,遍地的伏尸,到处是衣衫不整的妇人哭泣声。

    那些伏跪在道旁的幸存百姓们,行动上畏惧的拜迎袁尚,但眼神中却隐隐流露着恨色。

    正是袁尚,这位汉家世族公子,纵容胡人血洗他们的家乡,他们却只能敢怒不敢言。

    “这个于夫罗,明明答应本公不得洗劫河内,却为何不管管他的手下。”袁尚暗暗咬牙,恼火的抱怨道。

    田丰摇头一叹,默默道:“匈奴人本就是豺狼强盗之徒,烧杀抢掠是他们骨子里的本性,于夫罗虽然是大单于,对此估计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没有好处,这些匈奴人又同会甘心的拥护他。”

    袁尚默然无语。

    “司马仲达,是你向晋公献此计,将匈奴人引入了你的家乡,现在看着你的家乡父老被匈奴人所害,不知你作何感想。”田丰的目光瞟向了司马懿,语气中也不掩饰讽刺的意味。

第三百九十四章 敢不敢一赌

    司马懿蓦然一震,仿佛被田丰戳中了痛处,深不可测的目光中,悄然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愧疚。

    只是,那愧色一闪而逝,除了他自己,没有第二个人看出。

    旋即,他面无表情的说道:“河内乃懿之家乡,懿又岂愿眼睁睁的看着家乡父老被害,只是懿更知道,这些父老乡亲乃是为天下大计牺牲,也算死得其所。”

    司马懿的话,也说到了袁尚的心坎里,他忙道:“其实如果不是为了对付陶商这奸贼,本公也不会迫不得已之下,请匈奴人助战,说到底,这些百姓被害,皆是陶贼之故。”

    “晋公言之有理。”司马懿一拱手:“为今之计,我们更当同仇敌忾,上下团结一致,拼上性命也要除掉陶贼,唯有如此,才能为那些牺牲的百姓报仇雪恨,以慰他们在天之灵。”

    左右处,逢纪等人连连附合,皆咒骂起了陶商,把匈奴人儿下的罪行,尽皆算在了陶商的头上。

    田丰苦笑着摇了摇头,也不再说什么。

    袁尚紧皱的眉头终于也松开,心中残存的负罪感是烟销云散,脸上杀机渐燃,愤慨道:“陶贼这奸贼,祸害百姓,压迫我们世族,实乃天下祸害,本公在此发誓,定要率尔等击灭此贼,为天下除掉这个大祸害。”

    释怀的曹操,便冷哼道:“尔等说得不错,这一切都是那颜贼之罪,本相定当为天下百姓,击灭了这作乱华夏的奸贼!”

    ……

    修武城以西。

    “魏”字的战旗,遮天蔽日,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队伍,有序的行走在官道上。

    “晋匈联军已于昨日进占怀城,因怒于城中空无一人,袁尚纵容匈奴人深入怀城附近乡村,大肆烧杀抢掠……”

    马背上,陶商听着斥侯将匈奴人的种种暴行报上,拳头紧握到咯咯作响,鹰目是燃烧着深深的恨意。

    他被世人视为残暴之主,但他的残暴,都只用在了那些蔑视他,欺压他,瞧不起他的敌人身上。

    而这些敌人,哪一个不是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贵族王侯。

    就算是他所抢夺的那些女人,也皆是豪门之秀,多是出身富贵,自小就含着金钥匙长大。

    对平民百姓,陶商却从未动过屠刀,更没有纵容手下,欺压百姓,奸辱妇女。

    袁尚,这个出身高贵之徒,这个从小读着圣人诗书,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世族诸侯,现在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向匈奴胡兵许以割地也就罢了,竟然还纵容胡人残害自己的同胞百姓,此等所为,焉能不令陶商恨极。

    “匈奴胡虏,我陶商发誓,必将你屠尽诛灭,还有你袁尚,我不把折磨到死去活来,我就不姓陶。”陶商愤然发下重誓言。

    周围的大魏将士们,个个也愤慨激怒,诸将们更是纷纷请战,请求与匈奴人决一死战。

    陶商虽怒,却还保持着冷静,知道还没有到决战的时刻,他必?要给张良足够的时间,让他想出一条破敌奇计来。

    举目远望,前方已近修武城,左右是村庄遍布,陶商意识到,现在不仅是要迁走城中百姓,连乡村百姓也必?要迁走,不然他们非遭匈奴人残害不可。

    “传令下去,把沿途百姓,无论是城中还是乡村,统统都强行迁走,能迁多少就迁多少。”陶商扬鞭下令道。

    强行迁移百姓,必然会激起他们的不满,不过为保他们性命,也顾不得许多了。

    陶商号令传下,当地的地方官吏们,立刻在军队的协助下,深入各地乡村,动员牵移各村的百姓。

    当晚,陶商则在修武安营下寨,待确保附近百姓都撤走后,他才会拔营东退。

    入夜。

    陶商于营盘中巡视,走着走着,来到一座营帐前,看到灯火映照之下,帐布上映出一个女子的身影。

    陶商蓦然想起了什么,便是掀帘步入了帐中。

    那帐之内,一名年轻的华服女子,正是默默的收拾着行装,看样子在为起程作准备。

    女子就是甄宓。

    陶商之所以把她随军带在身边,就是为了方便陪养感情。

    没办法,他可以用魏王的权势,要胁甄家答应跟他结姻,但为了得到甄宓身上的天赋属性,却还需要她心甘情愿的嫁给自己,而非被迫。

    “大晚上的收拾东西,你这是准备去哪儿呢?”陶商笑问道。

    甄宓吓的娇躯一颤,回头见是陶商时,却才松了口气,却又下意识的退后了一步,仿佛怕他深夜前来,对自己有什么非份之想。

    陶商自然看得出她的心思,便不以为然道:“放心吧,你早晚是本王的人,本王要对你怎样,也不会急于此时。”

    他话说的如此直白,听的甄宓脸蛋一红,有些难为情,警惕之心却也减弱了不少。

    “你还没有回答本王的话。”陶商瞟了一眼榻上那些叠好的衣物。

    甄宓这才回过神来,便道:“我想明白多半又回起程东退,反正晚上也睡不着,就提前收拾一下,省的明天手忙脚乱。”

    陶商明白了,赶情这位甄家小姐,这是习惯了跟着陶商一路撤退,以为陶商还会如从前那般,继续退避匈奴人的追击。

    “万一本王明天……”陶商正想说话时,帐外荆轲匆匆而入,称是张良求见。

    张良深夜前来,必然是想到了破敌妙计,陶商精神一振,暂且先放下了甄宓,立刻令将张良传入。

    片刻后,张良入内,拱手道:“魏王,良已想到破敌……”

    话未说完,张良的目光看向了甄宓,便欲言又止。

    陶商知他怕有泄露,便拂摆示意他上前,张良便凑上近前,附耳将自己的计策道来。

    陶商听着听着,嘴角扬起几分惊奇之色,不由赞叹道:“果然不愧是张子房,你的这条计策,可真是够奇的,袁尚和于夫罗恐怕作梦也想不到。”

    张良笑而不语。

    “很好,就依你之计,速去安排吧。”陶商欣然一拂手。

    张良便告退而去。

    一旁的甄宓也不笨,已听出了是什么意思,秀眉间不由掠起奇色,忍不住问道:“怎么,魏王难道已经有击破匈奴的妙计了吗?”

    “本王有子房这绝顶智囊,击破匈奴当然不在话下,数日之内,我就会让你看到于夫罗的首级。”陶商自信的一笑。

    甄宓的眼神中,却流转着质疑。

    “怎么,甄小姐以为本王在吹牛吗?”陶商看出了她的怀疑。

    “宓不敢。”甄宓忙是否认,淡淡道:“宓只是在想,匈奴骑兵有五万之众,而且来去如风,飘忽不定,魏王兵马虽多,却多为步军,也许是宓不懂军事,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在数日之内灭了五万匈奴骑兵,还杀了他们的大单于。”

    甄宓拐了半天的弯,虽不敢直言,但言下之意,却是不信眼陶商有这个本事。

    陶商见她这般,灵机一动,忽然有了主意,便冷笑道:“既然甄小姐这么不相信本王,那可敢与本王打个赌?”

    “打赌?”甄宓俏脸一怔,眼中流露出茫然。

    “对,就是打赌。”陶商嘴角扬起自信之笑,“咱们就赌数日之内,本王能否击灭匈奴铁骑,如果本王失败了,本王与甄小姐间的婚约就由你做主,如果本王做到了,甄小姐你就要甘心情愿的为本王做一件事。”

    甄宓娇躯蓦然一震,明眸中瞬间掠过一丝惊喜,显然是惊喜于陶商的自大,竟然让她看到了解除这桩婚约的希望,自己不用嫁给这个出身卑微的暴发户诸侯。

    “可是,他若是胜了的话,以他的性情,不知要我做什么羞耻之事呢……”甄宓转念又犹豫起来。

    “怎么,看样子甄小姐没这个胆量跟本王一赌。”陶商看出她的犹豫,故意激将道。

    甄宓眉色一动,细碎的贝齿暗咬朱唇,心中暗忖:“匈奴骑兵何其强大,当年强如袁公,也不敢得罪匈奴人,我就不信他有这个能耐,几日间就能全灭五万匈奴骑兵……”

    权衡了半晌,甄宓秀眉一挑,扬起几分傲色,毅然道:“赌就赌,有什么不敢的,就怕到时候魏王输了会反悔。”

    “本王向来言出必行,若是输了,出留由你自便。”陶商不屑的一哼。

    甄宓彻底的放下了心,便是冷笑道:“那好,咱们就一言为定,那宓就等着看魏王如何成就这不世奇功了。”

    甄宓的语气中,暗藏着几分看热闹的意味在内,一副志在必得的气势。

    陶商也不以为然,看着那张自以为是的绝美容颜,只淡淡一笑而已。

    当晚,陶商发下王令,全军于修武一带修筑防御工事,就此停止东退,摆出一副将要决战之事。

    于此同是,张良的奇策,也在暗中准备。

    ……

    温县。

    魏军停止东退,摆出决战之势的消息,不一日便由细作传回了温县。

    此时的袁尚,还正于县府大堂,以美酒好肉,款待着于夫罗,商量着下一步的追击之策。

    “这个陶商空有九万大军,却被本单于的铁骑吓的一路逃跑,看来他远没有晋公你说的那么了得,真不知道你们这些中原的诸侯,当初是怎么败给这个小子的,你们未免也太弱了吧。”于夫罗一面灌着烈酒,一面不屑表示着对陶商的轻视。

    轻视陶商也就罢了,于夫罗口无遮拦,?口也讥讽了袁尚的无能,嘲笑中原无人。

    陪坐的晋国文臣武将们,个个尴尬,眼中迸射出愠色。

    大将颜良更是虎目怒眼,眼中喷火,拳头暗暗握紧,恨不得跳起来当场将于夫罗撕碎以泄愤。

第三百九十五章 决战胡虏

    袁尚心中也不爽,但有求于人,自然不敢发作,连忙向颜良等暗使眼色,示意他们休要冲动。

    压制住众将的不爽后,袁尚才语重心长道:“大匈奴铁骑威武,哪路诸侯不畏惧,陶商自然也不例外,只是此贼向来诡诈,我们还是不要太过小看他才好。”

    吃多了亏的袁尚,虽然连着把陶商追出了几百里地,却依旧不敢大意,保持着几分冷静。

    于夫罗灌下一杯酒,抹了抹嘴角酒渍,不以为然的冷笑道:“我说晋公,你也太胆小了吧,莫非你是以前被那姓陶的小子给打怕了不成,照我看吧,如果不是你一直不让我放开手脚追击,我大匈奴的铁骑早就追上了魏军,把陶商和他的九万兵马辗了个干净。”

    这于夫罗竟然当着众人的面,直接讽刺袁尚“胆小”,简直公然的侮辱。

    颜良怒目陡睁,作势就要跳将起来,杀了于夫罗。

    袁尚被讽的是尴尬无比,却只怕颜良冲动,急是向颜良一瞪眼,示意他休要胡来。

    杀于夫罗固然简单,却坏了他灭陶商的大计,而且还激起五万匈奴铁骑倒戈,到时不用陶商动手,匈奴人就把他给收拾了。

    为了大局,袁尚也只能忍受这份屈辱了。

    颜良虽愤愤不平,却不敢不从令,只能强咽下去恼火,闷闷不乐的灌起了闷酒。

    正当这时,斥侯匆匆而入,报称退往修武一线的魏军,并没有继续东退,而是就地修筑营盘,摆出了一战之势。

    “怎么,陶商这小子不逃了么?”于夫罗大感新奇。

    袁尚等人,也皆为这个消息所动。

    逢纪眼珠子转了几转,当即拱手道:“陶贼这必定是被我们一路追击,退无可退,所以决定背靠修武,被迫跟我们一战了。修武再往东,地势开始收紧,不利于我们再袭扰他的粮道,纪以为,现在也该是我们主动出击,跟陶贼一战的时候了。”

    袁尚蓦然一震,眼中杀机毕露,顿时兴奋起来。

    袁尚自己也知道,一直这么跟着陶商不是办法,唯有两军一战,击破陶商的九万大军,他才真正有机会杀回冀州。

    现在看来,这个机会似乎已经到了。

    “姓陶的既然自己找死,那本单于就满足他,晋公,你还在犹豫什么,这么好的报仇机会,你难道还要做胆小鬼么,那我也太瞧不起你了。”于夫罗也亢奋的求战,?道不忘讽刺袁尚一番。

    袁尚眉头一凝,暗忖:“陶贼所依仗的,无非是强弓硬弩而己,只要我防备得当,我不信他还能有什么办法来抵挡五万匈奴铁骑的冲击……”

    思前想后之下,袁尚最后又看向了司马懿。

    一直沉默的司马懿,眼珠转了几转,方道:“懿倒以为,如今之势,可战也可不战,一切还得由晋公拿主意。”

    司马懿聪明,打了个太极,并没有直接表明态度。

    司马懿不反对,袁尚便以为他是在赞成,猛一拍案而起:“陶贼大势已去,这正是我为父兄报仇之时,传令下去,全军尽出,给本公一鼓作气辗平敌寇,光复冀州。”

    豪言一下,于夫罗大赞袁尚勇略无双,宣称愿为其死战。

    颜良等诸将,眼见袁尚决心已下,皆是抖擞精神,慷慨应命。

    决日已下,当晚,袁尚便尽起六万联军,放弃步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