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日一战,陶商不仅要获胜,还要杀了孙策。
只要能诛杀了孙策,吴国群龙无首,便将陷入土崩瓦解的地步,他所赢得的,就不仅仅只是这一场胜仗,而是决定性的胜利。
那之后,他就可以趁势挥师东进,?流而下,直逼建业。
至于孙策之弟孙权,就算被吴国文武,临时的拥戴为新王,在这种危势之下,凭着孙权的能力,也休想阻挡自己灭亡吴国的铁蹄。
当下,陶商便催动着得胜的将士,一路向着江边汹汹追去。
长江之上,韩当正统领着百余艘战船,游弋于江上,眼瞧见孙策兵败,惊骇之下,急令小船靠岸,接应孙策上船。
数百走舸驶达岸边,成千上万的吴军士卒,蜂拥至江边,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夺船而上,只怕晚了半步,上不了船,被魏军追上无情辗杀。
片刻后,孙策也带着一众败兵败将,赶到了岸边。
举目一扫,只见江边已拥挤不堪,到处是争相逃命的士卒,把孙策给堵在了后面,无法及时上船。
而在身后不足里许后,狂尘冲天,魏军的铁骑正狂追而至,用不了一刻时间,就将追到。
时间紧迫,孙策再上不了船,就要被逼死在这江边。
这关键时刻,周泰站了出来,扬刀大叫道:“亲兵队听我号令,谁敢阻挡大王上船,格杀勿论!”
说着,周泰便大步上前,挥起一刀,将一名拥挤在前边,阻挡孙策的吴卒,砍翻在地。
孙策眼见周泰,竟在向自己的士卒下杀手,一时间也震惊住了,想要出口制止,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最终,他只是暗叹了一声,皱着眉头任由周泰。
有了孙策的默认,身边的几百亲兵刀,拔出刀来,那些慌乱的军卒毫不留情的斩杀,连杀了数百人,从江滩杀上了船边,生生为孙策斩出了一血腥的逃生之路。
“贾华,速去率一队亲兵,挡住敌贼,为大王上船争取时间!”周泰舞刀的同时,大叫道。
那贾华也是孙家死忠,听周泰这么一喝,二话不说,就算七八百的亲兵队回身,去阻挡魏军追击。
吴军身后,陶商已率大股铁骑,蜂拥追至。
仗着?羽之威,杀退了孙策,陶商亲自上阵,一路望着孙策的王旗直追而来。
当他杀近江近之时,才发比及杀近江边时,却意外的发现,前路为数百列阵的吴军所封。
吴军数万大军都已溃散,这个时候竟然有一支兵马未乱,胆敢挡他去路,陶商不用想就知道,定是孙策精锐的亲兵。
“区区几百兵马,就想挡住本王的铁蹄吗,笑话,本王今天正好杀个痛快!”
策马狂奔中的陶商,非但没有一丝停留,反是放声狂笑,豪气冲天,猛一夹马腹,如黑红相间的烈火般狂袭而上。
陶商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滚滚铁蹄,挟裹着毁灭一切的威势,践起漫天的血泥。
雷鸣般的暴喝声中,他胯下战驹奋然响起,陶商如天神一般,竟然列阵的吴军步兵头顶飞过。
这等天神下凡般的气势,瞬息间,就把那几百本就斗志低落的吴卒,吓到神魂几散。
贾华也神色惊变,却又强鼓起勇气,大叫道:“大吴的男儿们,拿出血性来,挡住陶贼!”
在贾华的喝斥之下,惊恐中的吴卒只能强鼓气勇气,纷纷举刀向前吹去,只是,他们身法已慢,未等出手,陶商手大刀已如磨盘般,当空扫落。
咔咔咔!
震天的碎裂声骤起,惨叫声紧跟而起,数不清的兵器和敌卒的肢体,被轻松松的斩为粉碎。
惨叫声中,陶商纵马落地,借着强劲的冲势,向着迎面而来的贾华撞去。
此时的贾华,已完全陷入了惊恐之中,仿佛为陶商那巍巍的杀气所慑,惊惧之下,只能本能的举刀相迎。
那一刀尚未出手,陶商便如一道黑色的闪电流光,以迅雷之势,从他身前闪过。
噗!
手起刀落,贾华的人头便被斩飞上了半空。
区区68的武力值,如何挡得住陶商这接近90的武力,全力之一击之下,自然是被秒杀。
眼见大魏之王从天而降,一招秒杀他们的主将,残存的几百吴卒,斗志就此瓦解,纷纷溃散。
而这个时候,追随在陶商身后的大魏铁骑,已如潮水一般,汹涌冲至,如摧枯拉朽一般冲垮了敌阵。
铁骑将士,肆意的斩杀,血雾漫空,一颗颗人头四散横飞,转眼间,便将这一众敌卒斩尽。
不过,贾华还是凭着自己的死,为孙策登船争取到了时机。
当陶商杀尽这班吴卒,冲至江边时,孙策已然逃上了走舸,向着江心舰队逃去。
四万奔散的吴军,有一半涌至了江边,却有一万多人未能及时登船,这些来不及登船的敌卒,就此成为了魏军辗杀的对象。
惊恐的吴卒们,生恐死在魏军刀下,纷纷的开始跳入江中逃命,只是此间江水太急,纵然是习于水性的吴卒,也未能在大江中持久,除少部分幸存者被自家的走舸救起,其余不是被江涛卷溺而去,就是被岸边的魏军射杀。
日近黄昏,当杀戮接近尾声时,整条江岸已被鲜血染成了赤红一片,沿江一线伏尸无数,半边的江水都变成了令人作呕的暗红。
陶商驻马江岸,俯看着那修罗杀场,藐视着逃入江中的吴人,布满血丝的眼眸中,迸射着冷绝。
杀的痛快的魏军将士们,则各自挥舞着兵器,兴奋的呼喊,向着逃走的敌人耀武扬威。
此刻,逃上了斗舰的孙策,却是失魂落魄,灰头土脸。
他只能默默的立于船边,紧紧的攥起拳头,远望着南岸血腥的画面,脸色铁青,恨到咬牙切齿。
不光是他,身边那些逃出升天的吴军诸将,也个个是心有余悸,大口大口的喘着气,一句话都说不出口来。
“大王,太史将军还不知道这边发生的情况,还在向敌军铁锁阵进攻,只怕陶贼也早有准备,不如叫他们速速撤兵,免的也遭大败。”庞统蓦然间想到什么,急是提醒道。
听得此言,孙策那原本灰暗悲愤的脸上,却骤然掠过了一丝兴奋。
他蓦然回首,激动的笑道:“士元你不提醒,本王倒是忘了,本王还有子义这一路兵马,要是他们能攻破陶商的铁锁阵,这一仗就算本王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最终获胜的,还是本王!”
此言一出,庞统神色立变,急道:“陶商敢跟我们决战,分明是早有准备,只怕他铁锁阵那里,也已布下应对之策,太史将军若再强行进攻,只怕会让我军再遭一败呀!”
这一瓢冷水一泼,孙策那丁点兴奋转瞬即逝,立时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情绪立刻凝重起来。
思索片刻,孙策面露慌意,急道:“士元说的对,陶贼必然已有准备,本王不能再遭一场败仗了,速速传令给子义,叫他即刻撤兵,不得对铁锁阵再进攻!”
号令发下去,韩当急是安排斥侯,以走舸飞驰往上游,去制止太史慈的两万水军,去进攻魏军的铁锁阵。
可惜,孙策的诏令,还是晚了一步。
上游十余里处,一次再次针对魏军铁锁阵的进攻,已然开始。
楼船巨舰上,太史慈冷峻的目光,正冷冷注视着上游江面上,那道看似坚不可摧的铁锁阵。
几天之前,正是那道铁锁阵,还有敌将马援,令他和贺齐在此威名扫地,大败而败。
今日,再度来攻,太史慈是报着复仇的决心而来。
“这一次,我一定要洗雪耻辱,马援,甘宁,我不会让你们再猖狂下去了……”太史慈暗暗的握紧了拳头,发出了重誓。
敌阵已近,太史慈再无犹豫,大喝一声:“全军进攻,摧破敌阵!”
嘹亮的号角声“呜呜”吹响,旗帜如怒涛般翻滚,数百艘战舰,两万吴军汹涌而上。
太史慈、贺齐和老将黄盖,各率一支分队,兵分三路,向着魏军铁锁阵,全面的杀奔而去。
这一次的进攻,吴军吸取了前次失利的经验教训,士卒们已配备了厚厚的坚盾,组成了坚固铁壁,以抵挡魏军破军营的强弓硬弩。
前排的盾手开路在前,后排的火手们,则准备好了火油、硝石之类的易燃物,只等战舰靠近,便放烧毁敌船。
从兵法上来讲,采取火攻,要么需有风势,要么就要借助?流之势,以身居逆流的位置用火攻,乃是兵家大忌。
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一放火,固然能烧到敌舰,但着火的敌舰?流飘下来,反而极易将自家的舰船也烧着。
不过,眼下魏军战船,皆被铁锁固定在江上,就算被烧毁也无法立刻向下游漂去,等到铁阵锁破,魏军的火船能够向下游飘去时,吴军已有足够的时间退往安全之处。
火烧敌阵,全身而退,这就是太史慈此战的目标。
两万吴军将士,个个信心十足,报着复仇之心,逼近魏军铁锁阵。
魏军首先发动了箭袭,以阻击吴军舰队逆江而上,接着吴军也以箭矢反扑,双方互以箭矢压制对方,却谁也压不住彼此。
几百艘吴舰迎着箭雨,逆流而上,在付出了几百余人的代价之后,终于艰难的迫近了敌人的铁锁阵。
只要他们再前进不足百步,就可以放火烧船,完成这场复仇之战,烧掉铁锁阵,打通西进的道路,彻底的夺取长江的制水权,把陶商隔绝在南岸。
吴军离胜利,就差一百步的距离。
便在这关键时刻,太史慈那本是洋溢着自信的脸,陡然间闪现出惊异之色。
第五百三十七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
不光是太史慈脸色惊变,贺齐、孙策等吴军诸将,以及两万吴军士卒,无不色变。
距离已经足够近,他们终于看清了魏军铁锁阵全新的面貌。
今日的魏军战船,已有了极大的变化,所有舰船的外层都涂了一层厚厚的湿泥巴,船上的魏军士卒,还在不停的给泥巴上泼水,以确保泥巴始终是保持着湿的状态。
太史慈原本准备用火攻之计,烧了魏军的战船,却没想到,人家已经给战船涂上了一层湿泥巴“护甲”,这样一来,他还怎么把魏船点燃?
“可恨,原来陶贼早料到我们会用火攻,竟然早做准备?”太史慈又惊又怒,咬牙切齿,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铁锁阵上,马援却笑了。
他精通于水战,早在陶商张良算出吴军要用火攻之计时,他就已经想到了这个克制火攻的办法。
今日,没想到吴军真的前来想要用火攻,简直是自取其辱。
“太史慈,我倒要看看,你怎么玩火……”望着冲来的敌军,马援没有一丝忌惮,冷笑着注视着敌方。
这个时候,吴军战舰已收不住速度,很快都撞上了魏军的战舰。
正常情况下,太史慈就该下令,全军冲上魏舰,放火烧船了,可这个时候,他却一时失了分寸,任何命令都没有下达。
魏军已有准备,这火他是放不成了,登船强行一战,破军弩营的惊魂尚还未尽,尽管他的士卒今日配备了大盾,他也没有绝对的信心,能够挡得住破军营重弩的狂射。
一时间,太史慈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就在太史慈犹豫不决时,身后方向,传来了己军的金声,数艘斥侯船飞驰而来,摇动着信旗,下令让他们撤兵。
“难道说,大王的陆上交锋,竟然先败了?”太史慈心头咯噔一下,脸上的惊色更重了。
心情不安的太史慈,无可奈何之下,只得放弃了进攻,听从孙策的命令,下令诸舰撤退。
斗志昂扬而来的吴军,此刻却只能惊魂失措,匆匆掉转船头,灰溜溜的向着下游逃去。
见得吴军一撤,马援立时明白,必是陆上陶商的陆战已胜,顿时兴奋万分,大叫道:“大王已胜,兄弟们,用我们的箭矢,欢送吴狗吧!”
这号令传下,大魏将士们士气大盛,弓弩手们纷纷冲上舰首,一支支利箭如惊起的飞蝗一般,铺天盖地般的倾向撤退的吴军。
漫天的箭雨下,吴人惨叫之声此起彼伏,皆是龟缩在舰墙之下,惊恐不安的祈祷着自己别被射中。
身后,除了嗡鸣的箭声还,回响着魏军震天的畅快笑声。
……
当天,这场水陆两国交锋,以陶商大获全胜而结束,孙策损兵近有一万,率败兵退往了下游的彭泽城。
大胜之后,陶商自然是大赏三军,尽取酒肉犒劳诸将士,整个柴桑的水旱诸营,都沉浸在欢庆的气氛之中。
一连数天,魏军将士都沉浸于欢庆之中,日日酒肉不断。
不过,陶商在庆贺的同时,却在时刻关注着孙策的最新动向。
很快,那些散布于吴国的锦衣南卫细作们,便将吴军最新动向的情报,如雪片一般,一道接一道的送到了柴桑苏秦的手中,再由苏秦交到自己的手上。
陶商原本以为,孙策在经历此败之后,会退还建业,去舔食伤口。
这样一来,他就能抽身西进,先去击退了进攻江陵的蜀国大军,再等到主力步军疫情结束后,以十万大军?江东下,前去扫灭吴国。
陶商的计划是这样,但显然,孙策并不打算配合他。
兵败的孙策,非但没有选择退兵,还从合肥一线,周瑜那里抽调了五千兵马,赶赴彭泽增援。
看孙策这架势,似乎是不夺回柴桑,誓不罢休,打算跟他在这里耗到底了。
不过,陶商却也知道,孙策这是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原因很简单,就在于柴桑太重要了。
眼下陶商新得柴桑,还没有站稳脚根,若是给陶商收取人心,坐稳城池,解除了西面蜀国的威胁之后,便可以十万大军?流攻入他吴国。
而且,合肥一线,乐毅的两万淮南兵团,还将对他的吴国,进行两面夹击。
也就是说,魏国用于灭吴的军队,将达到十五六万之多。
就算孙策平定了山越,将国力压榨到极限,也最多也只能拼凑出七八兵马而已。
兵力上处于劣势,水军方面,魏军的水战能力,似乎也在渐渐赶上吴军,孙策很清楚,若不夺还柴桑,他就有覆国的危险。
所以,他必?要拼尽全力,趁着蜀军未退,陶商主力步兵尚被疫情困扰,无法赶来柴桑之前,夺回柴桑重镇。
陶商当然不会有所畏惧,他已做好了准备,再次迎战孙生的垂死一击。
而且,他还有黄月英所献的秘密武器,正在星夜赶工的打造之中,只等关键时刻,就可以投入到战场,给孙策致命一击。
……
彭泽城,吴王行宫。
巨大的火把,将整个大殿,照得是耀如白昼,火光在每个人的脸上摇动,就像是他们此刻的心情。
太史慈、韩当等吴国诸将,皆肃立在两侧,脸上闪烁着几分不安。
死一般的沉寂,一种失败主义的黯然情绪,在众人间如瘟疫一般传染着。
这时,殿外响起沉重的脚步声响起,众将寻声望去,却见大门处,一脸铁青的孙策,带着阴沉的怒气,大步走入堂中。
太史慈等人纷纷躬身施礼,低头之际,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内心中皆是涌动着几分不安。
柴桑的大败,深深的激怒了他们这位心高气傲的吴王,这会孙策正处在气头上,大家伙都怕惹到孙策,被牵怒到。
如今眼见孙策一脸冷峻而来,太史慈等将,心中岂能不暗生惧意,只怕孙策余怒未尽,对他们做出惩罚。
片刻间,孙策高居上座,环视着众人,一脸的不怒自威,看似有问罪的迹像。
太史慈忙是上前,拱手道:“臣进攻敌军铁锁阵失利,请大王降罪。”
他主动请罪,反倒令孙策的怒气,就此平伏了几分,轻轻的吸了一口气,拱手道:“子义起来吧,胜负乃兵家常事,这一战失利怪不得你。”
太史慈暗松了口气,这才敢直起身来。
啪!
孙策的手掌,狠狠的拍在了案几上,把众将震的身形又是一颤。
扫视着诸将,孙策阴沉沉道:“陶贼欺人太甚,接连用诡计击败我军,本王已经彻底被他激怒,从现在起要,本王开始认真对付他了,希望尔等也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来,不击溃陶贼,夺还柴桑,本王绝不退兵!”
孙策的训话,饱含着愤怒与慷慨,阶下诸将原本不安的情绪,很快就被调动了起来,猎猎的豪情在重燃,复仇的怒火在大堂中迅速的滋生。
“破陶贼,夺柴桑!”愤怒之下,太史慈第一个挥动着拳头,咆哮响应。
这一声怒吼,如一星火苗一般,迅速的烧成了燎原之火。
“破陶贼,夺柴桑!”
“破陶贼,夺柴桑!”
阶下处,陈武、韩当、周泰等吴国众将,如发狂的猛兽,尽皆激怒的宣泄着愤怒,复仇的吼声冲刺着所有人的耳膜,直震得每个人耳中都嗡嗡作响。
孙策扫视着战意昂扬的诸将,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当即,孙策便传令下去,命各军稍作休整,准备来日再溯江西进。
这一次,孙策用庞统之计,将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不再进攻铁锁之阵,或是挥军直取柴桑城,而是先要攻破柴桑城东的水营,在南岸站稳脚根,再稳步推进。
结束了这场动员,重新鼓舞起众将的士气,孙策方才拂退众人,还往后府去休息。
一进后认,便看到十余名红衣女兵们,正在府院中操练,看到孙策到了,纷纷拜见。
“这个丫头,就是不听话……”孙策眉头顿时一皱,大步的进入院中,抬头一扫,果然瞧见了自己那位妹妹孙尚香。
“王兄,你回来啦。”孙尚香瞧见了孙策,把手中大枪扔给了女兵,像小鸟一样扑了上来。
孙策就板着脸训斥道:“尚香,你是怎么回事,为兄严令你不得离开建业,你好大的胆子,竟然还敢偷跑到前线来!”
“王兄,你别生气嘛。”孙尚香吐了吐舌头,做了个俏皮的鬼脸,却又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其实我是大大方方从建业出来的,我可不是偷跑出来,你可别冤枉我。”
孙策无奈的苦笑了,便知自己这位王妹,自幼被骄宠过度,建业那些守将们虽有自己的王令,她要出城,又怎敢阻挡。
当着那些女兵在,孙策也不好直接训她,便将那些女兵屏退,一会功夫,院中就只余下他兄妹二人。
孙策便拿出做兄长的气派来,板着脸道:“尚香,你这一次也太不该了,彭泽乃前线重地,为兄正在这里跟陶贼交手,岂能容你来胡闹,你赶紧听话,给我速回建业去。”
“这么?做什么嘛……”孙尚香嘟着小嘴,一脸委屈的抱怨道:“人家千里迢迢赶来这里,还不是想为咱们孙家做一点贡献,帮王兄你打魏人,宰了那个陶商小贼。”
孙尚香这番话,既是让孙策感动,又为她的狂妄无知而哭笑不得。
“你呀你,什么时候能改改这狂妄的性格。”孙策弹了一下她的额头,叹道:“那陶贼可是一代枭雄,连为兄都不敢小瞧他,就凭你,也敢夸口要杀他,你就不怕闪了舌头吗?”
尽管孙策对陶商恨之入骨,但孙策到底也有几分英雄之气,对于陶商,除了恨之外,还有几分英雄相惜之意。
孙尚香却不同,她虽自幼喜好舞刀弄枪,被吴人称为“弓腰姬”,看起来很霸道,实际上却并未有什么实战,只是自以为自己厉害罢了。
被宠惯了的她,在吴国可以说是“无法无天”,没人敢惹,哪怕是太史慈见了她,都得假装不是对手,所以她便不知天高地厚,连陶商也敢不放在眼里。
一听孙策如此忌惮陶商,孙尚香俏脸上便扬起一抹不屑,嘟着小嘴冷哼道:“王兄纵横江东,无人能敌,那是何等的豪情胆略,怎么听王兄这话,竟然这么忌惮那陶贼,莫非是吃了他几场败仗,被他打怕了不成?”
第五百三十八章 拖延战术
不愧是孙尚香,整个吴国上下,也只有她敢这么讽刺孙策,纵然是吴太后,都不会这么跟孙策说话。
孙尚香的这番话,顿时刺激到了孙策,眉头立时一凝,不悦的瞪了她一眼,冷傲道:“我孙策生平还不知道‘害怕’二字怎么写,我会怕那陶商?真是笑话!”
“这样啊……”孙尚香小嘴上扬,美眸中掠过一丝狡黠,便抓着孙策的手,用崇拜的口吻道:“这就对了嘛,我的王兄天不怕地不怕,怎么会怕那陶贼,还会怕妹妹我呆在这里,会被那陶贼伤害不成?”
孙策一怔,这才发觉到,自己落入了自己妹子的“圈套”之中,被她无意之间使了激将法。
“你这个丫头,竟然敢给你王兄设套!”孙策手指点了下她脑门,苦笑着摇了摇头,一脸拿她没办法的表情。
这话一出口,意味着孙策已不再打算赶她回建业。
孙尚香当然是欢喜万分,便拍马屁道:“还是王兄对我最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