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千兵马!
孙策脸色一变,神情顿时又阴沉了一下。
孙权也流露出不悦的表情,皱着眉头道:“听闻公瑾在十天时间里,就征召了近四千新军,为何只派一千人来增援,这点兵马顶什么用。”
孙策也甚是不满,但怀着不满的情绪,等到了那一支援军抵达。
片刻之后,一将飞奔入城,称是周瑜所派副将吕蒙,前来求见孙策。
“叫他上来吧。”孙策拂手不悦道。
片刻之后,那年轻的武将吕蒙,飞奔上城,来到孙策跟前,从容一拱手:“末将吕蒙,拜见大王。”
“吕子明,本王令公瑾尽起新军前来增援,他为何只派了你前来,还只带了一千兵马,其余兵马呢?”孙策不满的质问道。
吕蒙忙一拱手:“禀大王,周都督说了,建业已失,就算他率全军来援,以我军现有的兵力,也绝非是那陶贼十几万大军的对手,这个时候再坚守吴县,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此言一出,孙策脸色立变,沉声喝道:“周公瑾什么意思,难道就因为陶贼势大,本王就不守吴县了吗,不坚守,难道继续撤吗,他以为陶贼会善罢甘休不成,我们还能撤到哪里去。”
这时,孙权也附合道:“王兄所言极是,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已无路可退,只有抱着必死决心坚守吴县,尚有一线生机。”
面对孙氏兄弟的斥质,吕蒙也不慌张,只拱手道:“实不敢瞒大王,末将也曾向都督这样提到过,不过都督说了,他已经在钱唐城布下了复国之策,请大王留一将坚守吴县,争取最后的时机,大王率余军速速赶往钱唐会合。”
复国之策!?
听到这四个字,孙策顿时眼前一亮,仿佛于黑暗之中,看到了一线曙光一般。
孙权的碧眼中,却掠过一丝疑色,问道:“周公瑾在会稽到底征召了多少军马?”
“都督共召集了四千新兵,还有一百多艘战船。”吕蒙如实答应。
孙权眉头一凝,“就这点兵马,周公瑾能布下什么复国妙策?”
“这个嘛……”吕蒙迟疑一下,无奈道:“末将也无法看出都督的想法,想来他必有玄妙之计,是末将所无法想到的,还请大王务必相信都督吧。”
“王兄,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孙权也不好做决定,只好望向了孙策。
孙策沉吟不语,负手踱步于城头之上,时而看看北面建业方向,时而又望望南面的钱唐方向,神情犹豫不定。
坚守吴县,虽可做最后垂死挣扎,他却实没有把握,能守得住。
毕竟,连建业都失陷了,何况区区一座吴县。
但若前往钱唐,他又实在想不到,周瑜只凭几千兵马,百艘战船,能布下什么扭转乾坤的妙计。
思来想去,权衡了许久,孙策终于停下了脚步。
蓦然回首之时,他的脸上,只余下了残存的决毅,深吸过一口气,咬牙道:“好吧,本王就最后再相信公瑾你一次,我大吴国的存亡,本王就全托负在你身上了。”
第六百零九章 又是花烛夜
次日,吴县南门外。
三千多的吴军士卒,前脚刚才在吴县喘了一口气,第二天一早,又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这一次,他们逃跑的目标,乃是钱唐。
孙策走投无路之下,决计用周瑜之计,遂率三千多残兵,南下前去与周瑜会合。
至于这吴县,孙策则交给了老将黄盖,命他率一千五百余人,坚守城池。
城门处,黄盖亲自送孙策出城。
“公覆老将军,我大吴的存亡,全在你身上了,你坚守吴县时间越长,就越能给公瑾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我们才有翻盘复国的希望啊。”孙策握着黄盖的手,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周瑜派吕蒙带来了口信,叫孙策安排一员大将坚守吴县,务必要坚守足够长的时间,这样他才有可能搜集更多的兵员战船和粮草军资,这样复国的希望才越大。
孙策便将这重任,交给了黄盖。
吴国三大老将,韩当和程普皆已陨命,只余下了黄盖这硕果仅存的一员,可以说,诸将中,黄盖已是他最信任的一员老将。
至于其余太史慈和周泰二将,善攻城不善守,攻城陷地他们比黄盖厉害,守城却非老持成重的黄盖对手。
耳听着孙策这慷慨的托负,黄盖也是雄心燃起,慨然道:“大王放心吧,老臣就算拼上这条性命,也定为大王坚守吴县一月,大不了,老臣就去跟韩程两位老兄弟见面去就是。”
黄盖这是拼上了必死的决心。
孙策很清楚,黄盖此番坚守城池,很可能是凶多吉少,就算最后守住了一个月,也将是同城池共存亡。
这一别,也许就是永别!
到了这一步,孙策明知是要黄盖牺牲,也别无办法,只得向着黄盖郑重一拱手,以示敬意。
然后,孙策拨马转身,再无回头的南下而去。
黄盖回到城头,目送着孙策和三千兵马远去,方才下令将城门关闭,吊桥放下。
大刀在手,黄盖怒望北面,苍老的脸上燃烧着傲然愤慨,咬牙切齿道:“陶贼,你有本事就来攻吴县吧,我黄盖就算是死,也要把你拖在城前一个月不可!”
……
建业城,南都行宫。
当孙策率领着他的残兵败将,向着钱唐方向撤去之时,王宫之中,一场盛大的纳妃仪式,正在举行。
王宫内外,张灯结彩,烛火高烧,好不热闹。
今日,正是大魏之王,纳新妃黄月英之时。
为了彰显王者的威仪,更鼓舞三军将士的士气,陶商特意交待下去,这抽礼虽然办的仓促,却一定要热闹华丽。
好在荆轲办事能力极强,在苏秦和张仪的帮忙张罗之下,仅用了半日时间,就筹备出了这场盛大奢华的婚礼。
婚礼仪式结束,新娘子照例被送入了内宫洞房,意气风发的陶商,则在金殿之中,接受诸将和谋士们轮流的敬酒祝贺。
陶商心情极好,自然是来者不拒,跟众臣们痛快豪饮,好不快活。
大殿之上,弥漫着酒香肉气,欢声笑语响彻夜空。
至于诸营的将士们,自然也沾了他们大魏纳妃的光,好酒好肉,统统管够,让他们尽情的快活。
赏赐这么多将士,办这么华丽的婚礼,花费虽多,陶商却不用一文钱,统统都是孙策留下的“遗产”。
想当初孙策为了固守建业,从三吴之地搜刮了数以百万斛计的粮草,不计其数的钱饷和酒肉,以为至少可以坚守一年以上。
可惜,孙策却万没有想到,他连三个月都没坚持下去,就落荒而逃,那些搜刮来的财富粮草,统统都拱手送给了陶商。
现在,陶商就用这些酒肉钱粮,来犒赏他的将士们,再让这些将士们,鼓舞这些将士们继续作战,直至残顽抗的吴兵杀尽杀光。
不知不觉中,已是月上眉梢。
金殿上,樊哙等一众诸将们,不嫌喝的不够,一个个还要来敬陶商。
眼见陶商已醉了七八分,张仪便站了出来,拦住了众将,笑呵呵道:“大家伙差不多就行了啊,今天可是咱们大王大喜的日子,你们总不能把大王给灌醉了吧,大王他还要留着点清醒,等着去办正事呢。”
“办正事,大王能有什么正事要办啊,喝酒就是正事啊……”樊哙憨憨的嚷嚷道,醉乎乎的犯起了傻。
“呆子!”张良用羽扇,轻轻一拍樊哙的脑门,“你跟你家婆娘洞房花烛夜的时候,你说要干什么正事。”
樊哙本就脑子粗,还没听出张良这是在讽刺他,被一问,便大咧咧道:“那还能干什么啊,当然是把我那婆娘扒光了,按在床上往死里干她啊。”
大殿之中,顿时响起了一片哄笑声。
陶商虽然醉了五六分,但脑子却还是清醒的,给樊哙这么耿直加粗俗的回答,顿时逗乐了,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樊哙还犯着傻呢,眼见大家伙都在冲他大笑,也搞不清楚是在笑什么,索性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大殿中,回响着豪迈粗鲁的大笑声。
唯有角落之中的孙尚香,听着这帮军汉们的粗俗言语,秀眉暗暗一张,俏脸上浮现出了厌恶之色,低骂了一声:“粗俗!”
陶商笑也笑够了,把酒杯一扔,笑道:“行啦,今天本王喝的很痛快,今天就到这里了,大家伙散了吧,下次等本王娶那位孙郡主之时,本王再跟你们痛痛快快的喝一场。”
陶商也是高兴,忘了今天晚上,他还故意邀请了孙尚香也来参加他的纳妃之礼。
当然,孙尚香本是不情愿来的,却不得不来。
当孙尚香听到,陶商竟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公然说将来还要娶自己之时,脸蛋顿时红到了耳根,一时又羞又恼,尴尬的坐在那里,如芒在背一般。
众将一听,目光统统都看向了孙尚香,个个都笑的别有意味。
孙尚香被他们瞧的是极不自在,恼火之下,抄起筷子冲他们一指,骂道:“看什么看,再看信不信我把你们的眼睛都戮瞎!”
众将皆哈哈大笑,拎着没喝完的酒坛,三三两两的退了下去。
陶商看着恼羞的孙尚香,看着她那副面红耳赤,却又无可奈何的表情,越发觉的喜欢,越来越对征服这匹小野马时的成就感,充满了期待。
当下陶商也不跟她说话,只笑着转身而去,在一众婢女的搀扶之下,前往了内宫。
大殿中,人去楼空,不觉只余下了孙尚香一人。
“孙郡主,请回吧,大王今晚洞房花烛夜,要去陪黄娘娘,是没有功夫陪郡主你了。”荆轲步上前来,做了个“请”的手势。
“哼,谁要他陪,别再作多情了。”孙尚香把酒杯往案几上一摔,白了荆轲一眼,起身就往门外而去。
荆轲示意一眼,几名士卒悍婢们,便跟了上去,“保护”她回往郡主府。
步出金殿,举目望着,整个王宫都是张灯结彩,红烛高烧,一派喜气洋洋的样子。
这座原本属于她兄长的王宫,眼下却成了陶商的地盘,那个狂妄的小贼,还在这里肆意的迎娶妃子,还邀请她前来参加这婚宴。
“小贼,你是想故意恶心我呢,还是想让我嫉妒呢,如果是后者的话,你可是白日做梦了,我孙尚香怎么会因为你娶一个女人就嫉妒,就算是你娶了全天下的女人,我也绝不会嫉妒,哼……”
孙尚香暗咬朱唇,冷哼一扬,昂首而去。
当她迈出王宫大门那一刻,鬼使神差的回望了一眼,望向了寝宫一眼,那里,将是陶商跟新妃黄月英,洞房花烛夜之地。
却不知为何,孙尚香忽然感觉到,自己的心头,闪过了一丝淡淡的惆怅。
……
寝宫。
空空荡荡的宫房之中,烛光摇曳,新娘的影子在窗帏上微微颤动。
黄月英就那么静静的坐在喜榻上,娇柔的身儿在微微的颤动,素手翻来覆去的揉着手中的绢帕,红纱遮掩下,那张略施粉黛的娇媚容颜,流转着几分忐忑不安的表情。
这恐怕是黄月英这辈子,最最紧张的时刻了。
她原以为,自己乃名门千金出身,见惯了大世面,当年被刘琦所劫持,甚至连生死一线都经历过,区区洞房之夜,根本没有什么好紧张的。
直到现在,她却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从进洞房开始,过去了整整一个多时辰,她的心儿就一直在砰砰的乱跳,满脑子都在胡思乱想,想着呆会陶商进来,会发生什么。
“他是会先亲我脸,还是会亲我唇,是会先摸我的手,还是会先摸我的腰,还是会……”
黄月英的心里,做着各种各样的想象,无法克制的想象着,那些老婢们所交给她的,洞房之时,她的丈夫将要对她所做的事。
但想象毕竟只是想象,黄月英始终无法真正理解,两个人一衣不遮,相拥结合之时,会是怎样一种惊心动魄……
“那老婢还跟我说过,洞房的时候,还会痛,忍过去就好了,为什么会痛呢?”
黄月英揉着手帕,樱口中喃喃自语着,琢磨着这个最让她感到担忧的事情。
正紧张不安,却又些许期盼之时,那一扇微掩的宫门,一下子被从外面推了开来。
一身酒气的陶商,在众婢们的搀扶下,大大咧咧的走了进来。
陶商终于来了。
瞬息间,黄月英呼吸加剧,心跳变快,脸蛋通红,陷入了无比紧张的气氛之中。
第六百一十章 温柔过后就是杀!
在众婢们的搀扶之下,陶商摇摇晃晃的步入宫中,几步便走到榻前,一屁股就坐在了黄月英身边。
一股充满了阳刚气息的酒气,扑面而来,侵入秀鼻之中,瞬间搅的黄月英心血动荡,心头小鹿乱撞不休。
不等婢女拿来竹棍,陶商一伸手,便将黄月英头上的红色喜纱掀了下来。
顿时,一张绝美无比,娇慧羞涩,低眉含笑的俏脸,便撞入了陶商的眼中,立刻点燃了他渐沸的血液。
“月英,你真的太美了。”陶商啧啧赞叹,冲着她的俏脸,就是轻轻一吻。
黄月英身儿一颤,那本就晕色满面的俏脸,瞬间红到了耳根子处,喜服包裹不住的傲峰,因羞窘的加剧的呼吸,起伏跌宕。
她这么一羞,更是挑动陶商神经,令他血脉贲张,念火大作。
猿臂那么一伸,陶商便将黄月英狠狠的揽入了怀中,就打算这么公然肆意的行洞房之礼。
左右那些婢女们,不由皆是脸色起来,个个低眉暗笑。
“咳咳,大王,还有人在呢……”黄月英赶忙微微挣扎,轻咳着尴尬提醒。
陶商一怔,这才反应过来,回头冲着那些婢女们喝道:“行了,你们还不快下去,还等着本王给你们直播洞房啊。”
婢女们早等着他这句话,赶紧低眉暗笑,三三两两的告退而去,心里边却还都在纳闷着,琢磨着,咱家大王说的那个“直播”是什么意思,莫不是大王喝高了,口齿不清,咱们听错了吗……
宫门重新被掩上,红烛高烧的宫房之内,只余下了他们夫妻二人。
“月英,良辰美景,咱们别搁误功夫了,赶紧办正事吧。”陶商脸上燃烧着邪笑,拥着黄月英就倒在了榻上。
“大王,月英未经人事,还有一事相请。”黄月英顺从的缩入陶商的怀中,却又娇羞的恳求道。
“爱妃你想求什么?”陶商暂压住烈火,笑眯眯问道。
黄月英轻咬着朱唇,含羞半晌,方才娇滴滴道:“臣妾听那些老嬷嬷讲过,行周公之礼时,大王会弄疼了臣妾,臣妾自幼就怕痛,到时还请大王怜惜,对臣妾温柔些。”
原来是这些……
陶商不由笑了,笑的更加邪恶,“本王定会轻些对爱妃,不过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嘛,爱妃放心,你受的那丁点痛楚,跟你后面享受到的酸爽相比,绝对是微不足道的。”
“酸爽,何谓酸爽,臣妾听不太懂。”黄月英眨在大眼睛,一脸茫然相。
“很快你就会知道啦,哈哈哈”
陶商邪恶的狂笑声,就如那饥饿的雄狮,扑向了属于自己的猎物。
“嘀……系统提醒,由于黄月英身上有‘工神’天赋,所以宿主跟她进行联姻时,除相应仁爱点外,还要消耗4点魅力值,请问宿主确定联姻吗?”
关键时刻,脑海里又响起了系统精灵的提示音。
“靠,忘了这茬了,老子好容易才冲上满百魅力值,马上又要扣么……”
陶商先是抱怨,接着又猛然想到什么,问道:“对了,满百之后会赠送额外礼包,那这次消耗了,下次再满百的时候,不就又要赠送一次么,这么说本王还赚了。”
“嘀……系统提醒,宿主醒醒吧,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事,系统只会在宿主第一次魅力值满百之后,才会赠送额外后世武将。”
“不过,由于宿主魅力值已满百,故此后凡消耗魅力值时,系统会自动给宿主打折减半,所以宿主此次联姻所需魅力值,为4点,而非8点。”
果然没有错,陶商就知道,这个系统不可能那么大方,能给自己使用魅力值时打个半折,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也罢,不就是4个魅力值么,反正魅力值已经满百,多出来的也不会累积,只会是浪费,倒不如该用就用,大不了下一次再挣就是了。
而且,现在自己已经箭在弦上,难道还能半道打马回府不成。
“行行行,不就是4点魅力值么,扣就扣呗,赶紧的。”
“嘀……系统已扣4点魅力值,宿主现在可以跟对象黄月英洞房,正式完成联姻。”
陶商在脑海中跟系统精灵对话,一时间神情愣怔,抱着黄月英也不动弹。
黄月英的衣衫已被扒了一半,都已经做好了准备,陶商却忽然停了下来,发起了呆来,娇羞的目光之中,不禁掠起了些许狐疑,低低问道:“大王……怎么了……难道是臣妾身子……身子太粗陋……大王……大王不喜欢么?”
她说话的功夫,陶商已经跟系统精灵结束了对话。
神思一收,听得黄月英这般娇羞之言,陶商是越发血脉贲张,嘿嘿笑道:“怎么会呢,本王倒是没有想到,月英你的身了,竟然能这么辣,本王今天不好好品味之下,怎么对得起你这么火辣的身子呢,哈哈”
陶商再无拖泥带水,念火已如火山般喷发而出,如虎狼一般,扑向了娇羞无限的黄月英。
空荡的宫房之中,云山骤起,雷雨交加,又是一场春色无边。
“嘀……系统扫描,宿主获得‘工神’天赋,宿主所统治国度,科学技术发展进程,开始进入加速状态。”
……
一晌贪欢,这一天晚上,陶商不知跟黄月英战了多少回合,一直到二人皆筋疲力尽之时,方才相拥而卧。
次日天色一亮,陶商便从温柔乡中抽身而出,下令大军尽出,向吴县进发。
虽然攻陷了建业,夺下了吴国郡臣,但孙策和周瑜二人,却都还活着,这两个人可都不是省油的灯,陶商要灭吴国,自然要斩草除根,不除掉这两人,岂能够罢休。
虽说孙策已逃至吴县,麾下兵马不足七千,陶商却依旧没有轻敌,要亲率大军前去扫灭。
水军暂时是用不上了,陶商便亲统四万步骑先行,轻装而行,走大道直奔吴县,其余主力步军随后跟进。
陶商这么急着进军,自然是不想给孙策时间,去加固吴县,小小一座吴县,陶商当然不可能像对付建业那样,花费数月来攻打。
他的目标是,十天之内,击破吴县,直奔孙策最后的据占钱唐城。
是日午后时分,陶商率三万步骑轻军,先期进抵了吴县城下。
大军安营,陶商派出大批斥侯细作,侦察守城吴军的情况,结果却让他颇感意外。
孙策并没有如他料想的那般,集结最后的力量,固守吴县,以期拖至北方三国出兵救他。
相反,孙策带走了残存的主力部队,前往钱唐与周瑜会合,只留下了老将黄盖,率不足两千之军,固守吴县。
“孙策难道放弃了吴县,打算在钱唐做最后的坚守吗?”望着城头那面“黄”字战旗,陶商若有所思。
身边张良却摇头道:“我看不像,孙策兵马本来就少,他若是想在钱唐做最后的坚守,就该全军撤往吴县,而不是浪费黄盖一军留守吴县,他应该很清楚,黄盖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的,最后只能是徒损士卒而已。”
“嗯,子房言之有理。”陶商微微点头,心中隐约产生了某种预感。
这时,跟上来的樊哙,哇哇叫道:“大王,那咱现在该怎么办?”
“怎么办,还用本王说么。”陶商冷哼一声,英武的脸上燃起了冷绝杀机,战刀向着敌城一指,“不管孙策有什么阴谋,都挽回不了他灭亡的命运,尔等就给本王先辗平吴县,灭了黄盖,再往钱唐孙策的项上人头。”
大魏之王杀令已下,三军将士热血狂燃,战意爆涨如潮。
午后一过,饱餐一顿的大魏将士们,便挟着高昂的斗志,昂首出营,进至吴县城下。
三万步骑将士,列阵已毕,大大小小数十座军阵,如钢铁长城一般,巍然耸立。
刀戟如森,浓烈的杀气冲天而起,直令天地变色。
“魏”字王旗下,陶商横刀立马,傲然屹立,鹰目直指城头。
他仿佛已能看到,城头之上,那张苍老的脸,正以何等的仇恨目光,也在死死盯着他。
城头上,黄盖确实阴沉着一张老脸,死死盯着那面“魏”字王旗。
他知道,大魏之王陶商就在那里。
正是那个出身卑微的小子,杀了韩当,杀了程普,这两个跟他同生共死数十年的老兄弟。
正是那个小子,一步步把大吴国,逼上了将要覆没的绝境,逼到他只能率领这丁点兵马,抱着必死的牺牲精神,死守脚下这座城池。
“陶贼,有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