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曹操的精神稍稍振作,眼眸中又重新闪烁起了精光。

    田丰继续道:“我大秦有山川之险,就算陶贼得到了益州,但只要咱们据住诸处关口险要,陶贼纵有百万大军也无法攻入关中,何况,那刘备扫灭高句丽在即,到时候实力必然大涨,介时有他的幽燕铁骑在北牵制陶贼,我两国遥相呼应,彼此声援,还怕跟魏国形不成僵持之势吗。”

    曹操微微点头,眼中渐燃起了自信的火焰。

    “而陶贼在中原推行什么商鞅变法,想仿效暴秦,注定不得人心,早晚其国中必然生变,那时,咱们再挥师东进,中原士民必然跪迎王师,击灭陶贼,指日可待也。”

    最后一席话,田丰说到慷慨之处,浑身都颤抖起来。

    左右秦国文武,也为田丰的蓝图所鼓舞,士气渐渐又恢复起来。

    这的曹操,先前的颓势已一扫而空,欣然道:“元皓所言极是,天下英雄,无过于本王与刘备,只要我们两个还活着,陶贼就休想染指整人天下,本王必跟他血战到底!”

    曹操得新恢复了斗志,左右文武们,个个也信心狂燃起来,纷纷叫嚷响应。

    秦军君臣上下,士气稍稍复振。

    而迎方向,正默默前来拜见曹操的李严、法正等蜀国旧臣们,则是个个灰头土脸,神色黯淡。

    “大蜀已灭,我等亡国之臣无处可归,还请大王收纳。”法正代表一众蜀臣,向着曹操拱手一躬。

    曹操看着眼前这些蜀臣们,眼中不由就迸射出了一丝精光,暗想此番救蜀之战虽然失败,但总归还是有不少收获的。

    收获,就是眼前这些蜀臣。

    法正,天下绝顶谋士,当年刘璋正是仗着法正的智谋,才能在汉中争夺战中,击败了他,帮着刘璋夺下了汉中。

    在曹操眼中,法正可是堪与郭嘉相提并论的顶级谋士。

    余下张任、李严、严颜和王平四将,无论是成名已久的张任和严颜这等蜀中老将,还是李严和王平这样,被刘璋后期提拔的年轻将领,在曹操看来,也皆是当世良将。

    正是这一批谋臣武将,挑起了蜀国的大梁,帮着刘璋把蜀国的实力推上了顶峰,达到了南面称王,与天下诸王并立的地步。

    而刘璋最终的覆没,在曹操看来,并非是这些谋臣武将们实力不济,而是一方面陶商太过强大,一方面刘璋虽然也是枭雄,自身能力确实还要远逊于陶商,没能发挥出这些谋臣武将的最大实力。

    曹操深信,这些人到自己手中,绝对能被他激发出潜能,发挥出他们真正的实力,为大秦出力。

    眼见众蜀臣们请求自己收纳,曹操便将手中帛书情报一挥,大声道:“这是本王收到的最新情报,陶贼已于不日之前,将你们的蜀王刘季玉亲手斩杀,你们自己看吧。”

    说着,曹操一挥手,将帛书扔给了法正。

    这时,一众蜀臣们无不神色一变,纷纷凑上近前来,跟法正一起看那情报。

    上面写的清清楚楚,刘璋确实在数日前为陶商所杀。

    这一帮子蜀臣们沉默了,个个咬牙切齿,脸上迸涌着恨怒之色。

    张任是亲眼看到刘璋被陶商所擒,法正等人从张任口中,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他们知道陶商向来是斩草除根,绝不会留刘璋活路。

    他们却没想到,陶商下手这么快,他们才刚刚逃出斜谷,陶商就已杀了刘璋。

    还是亲手砍了刘璋的脑袋!

    这是何等的狠毒,何等的猖狂,简直是对他们这些逃亡蜀臣,赤果果的羞辱!

    “陶贼,竟敢残杀我主,我张任对天发誓,非杀了你不可!”张任仰天咆哮,脸上的青筋都快要崩爆了。

    严颜也咬牙切齿,恨恨道:“是老朽无能,让大王为陶贼所害啊,我严颜在此起誓,必为大王报仇!”

    张任和严颜旧派大将,为刘璋效力已久,对刘璋的忠诚也最高,如今刘璋被杀,他们自然是悲愤不已。

    至于法正李严和王平,虽说是新起之臣,但到底是被刘璋所提拔,才能名扬于世,刘璋于他们而言,至少也有知遇之恩,今听闻其被陶商所杀,唏嘘之余,自然也心存愤慨。

    眼看着众蜀臣们,一个个悲愤不已,叫嚷着要为刘璋报仇雪恨,曹操的嘴角微微上扬,深陷的眼眶之中,闪过一丝诡色。

    他焦黄的脸上,旋即也燃起了怒焰,厉声道:“陶贼跟你们有仇,本王跟他何尝不是有血海深仇,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眼下陶贼势大,我们唯有齐心协力,方才能报仇雪恨,尔等可愿归顺于本王,助本王击灭陶贼,为本王,也为你们自己复仇!”

    气氛已经燃起来了,曹操不失时机的抛出了橄榄枝,他要的不仅仅是这些蜀国旧臣们被迫归顺自己,而是要他们死心踏地,诚心的归顺于自己,这样,才好驱使他们为自己真心卖命。

    “末将愿归顺大王,助大王击灭陶贼,成就宏图霸业!”张任第一个跪了下来,慷慨表示归顺。

    “老朽也愿归顺大王。”老将严颜也跟着跪了下来。

    紧接着,李严和王平二将,也赶紧跟了下来,慷慨声称愿效忠于曹操。

    曹操微微点头,目光看向了法正。

    这时的法正,反而站了起来,拱手悲呛道:“大王乃天下明主,正自然愿归顺大王,助大王成就大业,斩杀陶贼,复仇雪恨。”

    话锋一转,法正又道:“不过,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大王恩准。”

    “孝直请说。”曹操挥手道。

    法正便望向南面,一脸悲伤道:“蜀王对我等有知遇之恩,今却为陶贼所害,臣请大王准许我们在谷口设祭,遥祭蜀王,还请大王恩准。”

    法正竟然提出,要遥祭刘璋,这分明表示,他对故主还存在留恋。

    这番话说出口时,李严不由暗暗皱眉,为法正捏了把汗,心想刘璋都已经死了,你这又是何必呢,徒自讨曹操不喜。

    曹操并没有生气,相反,曹操还微微点头,眉宇之中,流露出了一丝赞赏,心中暗叹:“这个法孝直,我果然没有看错,确实是一个忠臣,这等绝顶智谋之士,还难得如此忠心,能归顺于我,实乃是天助我曹操……”

    感慨片刻,曹操忙将法正扶起,正色道:“难得孝直一片忠心,刘季玉在天之灵也当瞑目了,你这请求乃是天经地义,本王岂有不允的道理。”

    当下曹操便传下号令,立刻调集一千士卒,在斜谷口筑高台,遥祭刘璋亡魂。

    曹操不但允许法正等旧臣祭奠刘璋,更决定自己亲自主持这忱礼,以表示自己对刘璋这个盟友的哀悼。

    “大王真乃仁义之主,臣必为大王赴滔滔火,再所不辞!”法正是感激到泪流满面,扑通就又跪在了曹操面前。

    一旁的李严看到这场面,方才暗松了一口气,不由微微点头,心中暗赞还是法正高明,看破了曹操的心思,不但没令曹操反感,反而得到了曹操更加的认同赞赏,自己还得了个忠臣之名。

    “法孝直啊法孝直,还是你高明啊……”李严暗暗叹服着。

    这时,他就看到跪地的法正,悄悄的向他使了个眼色。

    李严何等聪明,旋即会意,忙也跪伏下来,向曹操感激涕零,谢曹操准他们祭奠在故主。

    他二人这一请一跪,俨然以忠臣自居,令左右那些秦国文武们,无不暗暗点头赞许。

    张任和严颜,以及王平三人,反应稍慢了一点,想要下跪拜谢曹操之时,法正二人已经被曹操双双扶起,他们要是再跪的话,倒是有些做作的痕迹,只好作罢。

    得到曹操信任的法正,遂是带令着一千士卒,开始在斜谷口处筑祭台。

    时近黄昏,残阳西斜,将那筑了半边的高台,染上了一层清冷的血红。

    法正立于高台上,目光遥望着蜀国方向,脸上渐渐燃起了阴冷,口中冷冷道:“陶商,我法正实现宏图远志的梦想,绝不会就此放弃,你等着吧,终有一天,我会辅佐曹孟德,向你复仇雪恨!”

    ……

    千里之外,蓟京。

    北门大开,年幼的王世子刘禅,在诸葛亮和关羽的左右护卫兵之下,正立于城门之前,率领着留守的文武百官,恭迎刘备的王驾归来。

    自去岁出征高句丽以来,刘备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司马懿、沮授等谋士的辅佐下,在吕布、文丑、黄忠、赵云等大将的血战之下,终于扫灭了高句丽国,将那个辽东强大的蕃外之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高句丽平定,燕国版图大大扩张,更收降了近五十万的丁口,此番刘备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今日,便是刘备率领着数万大军,凯旋还京之时。

    前方处,“燕”字王旗已出现在大道尽头,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路从北而来,刘备就快要到了。

    “诸葛军师,今大王已平定高句丽,依你之见,下一步大王会如何?”关羽双目半开半合,发问之时,却并没有看向诸葛亮,显的有些傲慢。

    诸葛亮也习惯了关羽的傲慢,也不为怪,只淡淡一笑,摇着羽扇道:“高句丽已定,我大燕实力剧增,而陶贼此刻却正陷入千里之外的益州,无瑕北顾,大王当然是趁这天赐良机,挥师南下,一举踏平河北,收复中原了。”

    诸葛亮一番话,正说到了关羽的心坎上,听的他忍不哈一笑,狂傲道:“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挥师南下,向陶贼复仇的时候了,这一次,我一定要亲手斩了那陶贼狗头,前旧仇恨跟他一并算总账!”

    口出狂言之时,关羽的脑海之中,不禁浮现出了当年屡屡败于陶商的耻辱画面,想到了自己心爱的貂蝉,被陶商夺去的羞辱。

    此时的关羽,已迫不及待的相挥师南下,辗平魏国,斩杀了陶商,把属于自己的貂蝉,从陶商手中夺回来。

    “貂蝉,你再忍一忍吧,快了,用不了多久,我就能从那奸贼的魔爪之中把你救出来,你注定是要属于我关羽的……”!…pbtxt票…天 ……》

第七百零六章 造 反

    !……章节内容开始……》

    大道那头,刘备骑着高头大马,意气风发的已经走近。

    诸葛亮和关羽各自收敛了神思,搀着刘禅前去参见,一众文武百官,也纷纷拜倒在了刘备跟前。

    望着跪伏的群臣,刘备灰白的脸上,那得意的表情更加肆意,禁不住哈哈一笑,拂手令他们平身。

    众臣起身,刘备抬手遥指南面,傲然道:“本王今已平定高句丽,我大燕国力因此而大增,且再无后顾之忧,尔等早做准备,本王稍作体整,就要率我大燕铁骑南下,扫荡河北,收复中原,为天下除掉陶商那个大奸贼!”

    就在刘备豪烈的宣言刚刚发出,一骑斥侯飞奔而来,直抵马前。

    “禀大王,益州急报,陶贼已于数日前击败秦蜀联军,曹操率败兵退出汉中,刘璋为其生擒,已被陶贼所杀,蜀国灭亡!”

    一道震天惊雷,轰在了所有人的上空。

    刘备愕然变色,原本的昂扬的斗志,得意的狂妄劲头,顷刻间被这一道惊人的惊报击碎。

    诸葛亮和关羽二人,也跟着神色惊变,彼此相望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神色。

    左右燕国君臣,除了不懂事的刘禅之外,也无不是骇然惊变,陷入了一片惊哗之中。

    “蜀国有山川之险,刘璋有户口百万,带甲之士十余万,怎么会这么快就落到身死国灭的地步?”司马懿也惊奇不已的喝问道。

    斥侯遂是将详细的情报献上,关于刘璋如何连战连败,如何被陶商的大将韩信,三度奇袭得手,最终落败的经过,统统都道了出来。

    燕国君臣沉默了。

    所有人的脸上,都涌动着惊叹的表情,显然在惊叹于陶商的用兵之神,更惊叹于魏国之中,又冒出了韩信这么一个强悍的大将。

    “刘璋,本王原以为你突然变贤明了,没想到,你终究是个废物啊,可恨,本王的全盘计划,统统都被你打乱了……”

    马上的刘备,暗暗咬牙切齿,对刘璋这个同宗之死,非但没有同情,反而流露出了深深的厌恶。

    “咳咳……”诸葛亮最先冷静下来,忙是以扇掩面,轻咳了几声,以提醒刘备。

    刘备这才蓦然省悟,想起刘璋跟自己可是同宗,而今同宗被陶商所杀,自己不表示出哀悼痛心也就罢了,竟还表现出厌恶的情绪来,岂非叫左右臣下们,以为他无情无义,不念同宗之情。

    刘备眼珠微微一转,即刻会意,脸上的怒容顷刻间消息,取而代之的则是无尽的悲愤,老泪更是从眼珠子里面夺眶而出,哗哗的就往外流了下去。

    “季玉啊,你怎么就没撑住呢,为弟还要跟你南北夹击,携手共灭那陶贼,匡扶咱们的大汉社稷啊,季玉啊……”

    马上的刘备,突然间悲呛万分的痛哭起来。

    左右那些文臣武将,燕军将士们,眼见刘备这伤痛之状,好似刘璋是他的亲兄弟一般,无不暗自神伤,人人皆敬佩刘备的仁义和重情。

    刘备哭到伤心之处时,甚至连喘息都被一把鼻涕一把泪给堵到,头目眩晕,一头就从马上栽了下来。

    “大王——”诸葛亮等臣下们,大吃一惊,急是扑了上去,将刘备扶住。

    刘备倒在了诸葛亮怀中,半晌之后,方才幽幽转醒过来。

    诸葛亮松了一口气,紧紧握着刘备的手,搂着刘备的腰,劝慰道:“大王,蜀王虽死,但他是为匡扶汉室而战死,他的英名会长存于世间。眼下大王已成了汉室兴复唯一的希望,拯救天下苍生的重任,都落在了大王身上,大王千万莫要太过悲伤,伤了自己的身子啊。”

    “请大王以苍生社稷为念,莫要太过悲伤啊。”关羽也跪伏了下来,拱手郑重的恳求。

    左右司马懿等臣下们,个个也跪了下来,恳请刘备保重身体。

    在众臣的苦劝之下,刘备方才勉强的平伏下了悲伤的心情,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哽咽道:“你们说的都很有理,只是季玉乃本王同宗,他为陶贼所害,本王岂能不伤悲呢。”

    诸葛亮等众臣们,又是一番苦劝。

    在众臣的苦劝之下,刘备这才好歹平伏下了情绪,下令在蓟京南郊设下祭坛,遥祭刘璋,为其招魂。

    左右众臣们,生恐刘备太过伤怀,忙是连口答应,即刻去操办。

    刘备这才翻身上马,带着一脸未尽的伤感,在众臣的环簇之下,向着蓟京而去。

    进入城门的瞬间,刘备脸上的伤感,瞬间消逝,嘴角钩起了一抹阴冷。

    ……

    当整个天下,都在为陶商灭蜀之举而震动之时,陶商已率领着他的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行进在班师邺京的路上。

    自斩杀刘璋后,陶商在南郑逗留了差不多有一个月,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除了与孙尚香快活之外,就是镇抚人心,消除一切他离开之后,可能威胁到益州安危的隐患。

    一月之后,大局已定,陶商便调任范睢为益州刺史,执掌益州政务,任命伍子胥为益州都督,掌管益州兵权,同时又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并留吴懿和李恢两员降将于益州,众将统帅近三万兵马,驻守益州,防范北面秦国。

    诸般部署安排下去之后,陶商方才高枕无忧,率领着十余万大军,班师还朝。

    这一次,陶商选择了先由汉中沿沔水东下,经过上庸等东三郡,进入到南阳宛城,再由宛城经由许都,然后再北过黄河还往邺京

    陶商特意前往许都,就是要见一见那位汉帝刘协。

    自从他把刘协接到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已经过去了数载,当时的陶商实力尚不足够强大,还需要刘协这面天子旗帜,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

    晋、楚、吴、蜀四国已皆被灭,六国只余下秦燕二国,大魏的实力已空前强大,陶商的威望也已达到了新的鼎峰。

    而在大魏内部,商鞅变法推行已有数年,大魏国力日增,世族豪强们的实力已渐被削落,覆灭已成定局。

    在这种局势之下,作为旧势力代表的刘协,显然已失去了他原先的用处,陶商留着他,反而成了碍手碍脚的绊脚石。

    这一次,陶商前往许都,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隐患,借着灭蜀的巨功,凭着无可比拟的威望,准备向九五至尊,迈出最后一步。

    陶商当然也不急,一路是走走停停,游山玩水,尽情的享受大魏山水,尽情的跟孙尚香这匹小野马快活。

    二十天之后,陶商带领着万余精锐亲军,这才慢悠悠的走到了南阳北界,进抵了叶县以南。

    过叶县往北,便是颍川郡境内,离许都也就不远了。

    时近正午,陶商一行正要进入叶县休息,忽然苏秦策马飞奔,从后面赶了过来,一脸的凝重。

    “大王,许都出事了。”苏秦喘着气,表情颇为肃然。

    “许都能出什么事,莫非那位天子还敢兵变不成?”陶商不以为一笑。

    苏秦却一拱手,正色道:“叫大王猜中了,许都确实发生了兵变,那刘协已逃出了许都,正带着大队人马,向北面逃去。”

    许都兵变!

    陶商神色一变,这个消息,还真是让他大感意外。

    要知道,这么多年来,陶商早防着刘协会生事,所以以种种借口,几乎把那些忠于汉室的保皇党,统统都剪除了个干净,像董承之流,在历史上曾发动兵变的大臣们,都被他们杀了个精光。

    而且,许都城从御林军到巡防军,也全都是他的人,刘协可以说彻底的处于他的掌控之中,哪怕是一天上几趟茅房,一次上了多长时间,也尽在他的掌握中。

    这么严密的控制之下,刘协这个光杆傀儡皇帝,竟然能够发动兵变,这可真是奇了个怪了。

    “你不会是在跟本王开玩笑吧,刘协他没有一兵一卒,许都城都是本王安排的人,他拿什么发动兵变?”陶商狐疑不信。

    苏秦苦笑道:“禀大王,臣接到这情报时,最初也不相信,可看过情报之后才恍惚,发动兵变的,并非是刘协本人,而是一个叫作陈胜的反贼。”

    陈胜?

    这个熟悉的名字,让陶商恍然间想起了当年旧事。

    当初他因召唤满百英魂,陈胜就是作为随机英魂,被召唤往了汉中,而这个陈胜因为拥有“攻心”天赋,所以很快就纠结汉中百姓,造起了当年的统治者张鲁的反。

    而正是因为汉中内乱,才给了曹操机会,使其趁势南下,趁乱夺下了汉中。

    不过,至那之后,这个陈胜就失去了影踪,就此消失在了世上。

    直到今天,陶商才再次听到这个名字。

    “难道,这个陈胜,就是汉中那个失踪的陈胜不成?”陶商疑心大作,遂是接过了苏秦的情报细看。

    陶商这才恍然省悟。

    许都城的兵变,果然并非是刘协发动,原来是那陈胜纠结了数千暴民造反,出其不意的攻下了皇宫,夺取了刘协的控制权。

    随后,刘协便下令封陈胜为大将军,带着伏后随着陈胜逃离了皇宫,向着北面逃去。

    能凭一己之力,就煽动数千平民百姓随其造反,有此能力者,非“攻心”天赋拥有者不可。

    此人,必是陈胜!

    “失踪了这么久,原来你混到我的地盘来了,还给我来了一出造反的大戏,陈胜,既然你自己找死,那本王就成全你……”

    陶商嘴角燃起了凛烈的杀机,冷笑声中,将手中的情报,撕成了粉碎。

    (番外篇已经更新到《邹玉娘的秘密日记》,想看精彩番外的兄弟们,关注燕子微信公众号:,番外有惊喜,新鲜大不同哦。。。!……章节内容结束……》center》/center》

第七百零七章 陈胜的野心

    “大王,陈胜这杂毛竟敢造反,还敢劫了皇帝,实在是找死,你就让老樊我去许都宰了他吧!”大怒的樊哙,哇哇的叫嚷道。

    苏秦却提醒道:“那陈胜已经携裹了天子,逃出了许都,你赶去许都也没用。”

    “地图拿来!”陶商挥手喝道。

    荆轲立刻喝斥左右亲军,将一幅巨大的地图撤开在地上,陶商跳下马来,以剑撑地,俯视着这幅地图,目光在上面扫来扫去。

    “陈胜此人颇有些见识,他应该知光凭几千暴民是掀不起什么波澜,他既然弃许都而逃,就应该是知道自己守不住,照他出逃的方向,会不会是想逃往洛阳,然后西逃入关中去依阳曹操?”苏秦在旁边分析道。

    陶商的目光从许都延伸而去,扫向了洛阳,再往西,是函谷关和潼关,然后才是关中大地。

    这条路线,也是陈胜和刘协逃出大魏版图的最近路线,至于北面的燕国,显然离许都太远,他们不可能傻到去依附刘备。

    “不!陈胜绝不是想去投奔曹操。”陶商却一拂手,断然否定了苏秦的判断。

    苏秦神色一怔,狐疑的望向陶商。

    陶商便道:“当年曹操借陈胜之乱,夺下了汉中,陈胜可以算得上是功臣,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