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明-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他有很多话没有给弟弟讲因为他熟知徐增寿的脾性自己说的多了肯定一转眼他就全写信给燕王知晓那个外甥朱高炽又要来烦扰自己了而且自己说的多了渐渐也算是有了把柄落入燕王的手中对于徐家是极为不利的。

作为长子他从十余岁就随父亲一起在外磨砺看事情远远比弟弟透彻许多其实在太子病逝后弟弟的举止他已经看在眼里在某个时候也曾经暗示过但是徐增寿根本不听他说。

但是从近几个月生的事情徐辉祖用他敏锐的触觉感到了一些什么皇上为什么要力挺郭英身为左军都督府主事都督的他曾经做了一番推算突然想到郭英除了是宁妃娘娘的哥哥、永嘉公主的公公外还有一个很少人注意到的身份那就是辽王朱植的岳父再从这一点联想到一些事情。

洪武三十年正月左军都督杨文被派到辽东“训练军马仍督屯种”同时还奉命为建藩广宁的辽王建造王府。

而辽王朱植是朱元璋第十五子却是恰巧是太子去世而立皇太孙的第二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六年就藩辽东成为镇守辽东的亲王。这次杨文奉命“督辽东诸卫士缮治之增其雉堞以严边卫。”

“增其雉堞以严边卫。”

防卫谁?高丽不可能李成桂刚刚请封了国号自顾且不暇还用的着大明操心吗?防卫蒙元残余也不可能前面还有燕王、宁王在挡着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皇帝在洪武二十六年已经对燕王起了戒心至少是已经感觉到燕王的势力太大已经不放心了。而洪武三十年年初派左军都督杨文去辽东练兵屯种更是皇上的戒心有上升了一个层次。

通过这些推断就很好解释了皇上这是在善后为皇太孙善后而主要的目标就是燕王但是弟弟犹自未觉他又不能把这些道理解释给弟弟听否则燕王知道后再提前准备那自己可就是罪无可赦了。

既然是皇上一直在为太孙殿下善后就算是太孙做了那么多的事情皇上依旧要死保郭英那就证明了皇帝传位之心十分坚决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能看出来包括弟弟徐增寿在内可是为什么还要执着于燕王呢?

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但是徐辉祖依旧没有移动半步借着夕阳的余晖出神的看着书楼上下的一草一木。

魏国公府是皇上赐予徐家的在莫愁湖畔依水而建把京城数一数二的胜景整个都包了进去。而他现在所处的书楼在外人眼里也有一个称呼叫做“胜棋楼”。

据一个老仆说在徐辉祖还在襁褓之中时有一次皇上召见父亲下棋而且要求拿出真本领来对弈父亲只得硬着头皮与皇帝下棋。这盘棋从早晨一直下到中午都未分出胜负正当皇上连吃父亲两子而自鸣得意时父亲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奏道:“请皇上细看全局。”

仔细一看才现棋盘上的棋子已经被徐达摆成了“万岁”二字。皇上一高兴便把下棋的楼连同莫愁湖的庄园一起赐给了徐家那庄园就是现在的魏国公府而那座楼便是他现在所处的书楼。

旁人都称之为“胜棋楼”但是徐家不敢无论下棋之事是真是假直接称呼为“胜棋楼”那就是对皇上的不敬更何况父亲一向待人宽厚家中仆人也尽用一些在战场上伤残的士卒所以在府中人的眼里威望甚高关于胜棋一说也许是家人出于对父亲崇拜而杜撰的也说不定。

总之坊间传言不可尽信想到坊间传言徐辉祖的眉头不由一跳突然想起他偶然听说的一种传言来难道弟弟的执着和这个有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京师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那就是关于父亲之死相传皇上鉴于父亲功高震主害怕其在军中的威信无人能比所以赐了一大碗烧鹅给父亲吃。

而父亲因为对烧鹅敏感所以平日不吃烧鹅。但皇帝所赐又不能不吃。结果在涕泪交流之下把所赐的烧鹅全数吃完。之後全身溃烂而死。另一说法是徐达患了背疽之疾不能吃鹅;皇上偏赐烧鹅父亲体会圣意就把所赐的烧鹅全数吃完而死。

吃烧鹅不一定死但皇帝赐烧鹅就是赐死。所以还有人说父亲吃完鹅没有死于是服毒自尽了。

反正怎么传都是父亲是被皇上给害死的为此弟弟徐增寿和小妹妙儿都曾经追问过徐辉祖但是徐辉祖能说些什么呢?父亲生背疽是不错但去世于北平而那时皇上在京师怎么赐烧鹅去世之前徐辉祖曾经受皇命去探望过不过这些解释在深受传言毒害的弟弟、妹妹眼里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徐辉祖很明白传言从哪里来的父亲去世于北平难道当初已经就藩的燕王会不知道详情吗?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种传言和《三国志》里的曹操送空食盒给荀彧而后者体会到曹操意思后自杀身亡的典故同出一辙但是如果要是作为藩王的朱棣说了同时在表示意思愤慨那就是另外一种分量了。也难怪弟弟、妹妹深信不疑连自己这个大哥的话也不放在心上。

对于这种态势徐辉祖感到十分的不安想通了皇上是在为皇太孙善后而皇太孙的威望又在逐渐提高的情况下自己是不是也该为徐家筹谋一下未来呢?

现在的徐家也正处于风雨飘零的紧要关头除了自己坚决继承父亲的遗志效忠于皇室正统之外另外的几个兄弟呢?

二弟徐添福少年时得病不治而亡三弟徐膺绪素来不问政事现在授尚宝司卿基本很少参合政事最让徐辉祖头痛的就是四弟徐增寿和燕王走的太近了如果燕王别无他想还好说但是可能吗?从种种迹象上表明燕王此人绝不会甘居人下其志不小。

姐姐徐贞静已经嫁做了燕王妃二妹徐锦儿也嫁做了代王妃从塞王的角度上看代王和燕王的关系密切除了藩王的兄弟之情外肯定和他们姐妹之间的情谊也脱不了关系再加上增寿和妙儿。

徐辉祖这才现徐家的大半基业都押在燕王身上这可不是个好兆头万一燕王自不量力非要行那不忠不义之举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不说父亲一生谦虚处世、对皇上忠诚不二又不贪不占生活上谨小慎微所创出的庞大家业岂不是马上就要随着而灰飞烟灭了。

那可是灭族之灾啊徐辉祖骤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行父亲的心血怎么也不能毁在自己的手里无论怎么也要保住徐家的安全。

徐辉祖暗暗下着决心仔细思量着自己该如何应对黑暗笼罩了整个书楼也犹自未觉在那一团漆黑中紧紧攥着双拳久久的也没有松开作为一家之主虽然才三十岁的他已经明白该如何取舍个人的存亡对于整个家族的安危来讲简直可以忽略不提但是这个决定又真的让他十分痛心。

~~~~~~~~~~~~~~~~~~~~~~~~~~~

正文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帝的心

梅雨季节中难得的晴天。御花园内姹紫嫣红牡丹芍药争芳斗艳杜鹃山茶各展英姿丁香醉人、海棠绰约、绣球簇燃、紫藤翩翩。招惹得蜂蝶浪至清风徐来太液池中的流泉叮当碰撞银花四溅清涟中飘忽浮沉的游鱼嬉戏追逐。

巨大的假山边矗立着八角朱亭飞檐翘角金龙吐珠。亭内宽敞明亮地下铺着厚厚的猩红色的羊毛毯子。每扇宽大的雕花格子窗下摆着檀木茶几并两张铺着绣垫的靠背椅正对门的一面墙上九条彩绘浮雕龙栩栩如生。

九龙壁下摆一张黄龙大金椅两旁铜鹤昂踩着九级铺着红毯御阶的最上层。这是皇帝宫中惟一奢华的场所是朱元璋与皇后、贵妃等御花园游憩之地皇储及宗室往往在这里聆听上谕极少数元勋宿将、朝廷大员也是三生有幸才能得到皇帝恩宠诏见于此。

今日则有些特别皇上召见的是一个山野之民而且除了几个在在远处听候召唤的太监外。并没有其他人作陪。

王绂明初大画家字孟端号友石生别号九龙山人。元至正二十二年生无锡人。幼年聪明好学十岁已能作诗十五岁游学邑庠为弟子员。他尤喜绘画曾师法吴镇、王蒙、倪瓒等画坛大家。明洪武十一年被征召进京不久便回乡隐居。洪武二十三年后因朝廷追究胡惟庸逆党事被累放到山西大同充当戌卒。

由于他和解缙的关系不错而解缙也非常敬佩王绂的才华就向皇太孙举荐说是以王绂之才充当戌卒是有辱斯文正巧朱允炆在入宫给请安时朱元璋表示想画像的念头朱允炆当时没有做声让解缙征求王绂的意见如果愿意那就可以召其回来。

未曾想到王绂没有犹豫立即就答应了很出乎朱允炆的意料他本来想到用这种方法拒绝解缙因为解缙此人有才是有才。但是容易得意忘形一旦得势很容易的就迷失自己的方向而在朱允炆后世历史中朱棣之所以赐死解缙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可不想把一个人才给因宠爱而捧杀。

但是没有想到王绂如此果断不知道是因为在山西太苦急于脱困还是胸有成竹大家为他捏一把汗只恐他进宫容易出宫难。因为过去几十年里曾有几位被召进宫画御容的画师因不达圣意被皇上刑杖甚至杀戮王绂此去岂非凶多吉少?

不过王绂倒没有朱允炆、解缙他们那样焦虑。他虽然从未见过皇帝的面然而朱元璋的面相粗丑素有所闻。他估计那些因绘圣容而遭皇上责罚的画师要么是画得太细太像使得皇上羞形自秽恼羞成怒要么就是过于美饰画得不伦不类引起皇上疑忌而动怒。

现在当他在御花园咫尺之内亲瞻龙颜才觉得当今天子果然是其貌不扬:整个脸型恰似一个横摆着的立体的山字。并且面色灰黑中微红布满大大小小的老人丘斑那白中夹灰的须眉也显得推淬而散乱。

这模样显得有几分古怪滑稽。难怪画师们作难犯忌了这副尊容怎么画也难画好啊!不过他想皇上虽贵为天子毕竟也是血肉之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况且当今皇上天纵英明威加四海自然希望画一幅一代天骄的英武之姿传览后世。

王绂略定心神仰视朱元璋片刻之后便闭上眼睛默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天子雄姿。眼前皇帝那横山型的面目上便晃如万壑峥嵘风雷激荡其间昭示出万千气象隐伏着智慧、哲思、杀机和人欲。王绂的眼前掠过这位出身农民的君主那波澜壮阔的一生那纵横捭阖的气势。于是由衷景仰、肃然起敬、胸怀激荡欣然抓起大笔饱蘸浓墨龙飞凤舞般在九尺宣纸上振臂挥洒。

不到一个时辰一幅头戴宫中便冠、线条粗犷奔放、雄浑有力的御容跃然纸上:眉如碧空惬月目似玉宇流电那肿亮的两只泪囊被描绘成均匀对称又十分稳健地兜裹着初润刚劲的隆隼霜雪般的浓密的美髯遮掩了那最难看的伸出翘起的下巴却给人感觉似瀑布飞泻仙髯飘拂嘴角轻抿露出一丝似有若无的慈祥的微笑。整个形象栩栩如生似像似不像既英武果敢神采飞扬威严冷峻。又显得雍容高贵平易近人慈善诚厚。

王绂搁笔跪伏候旨。

太监将皇帝的画像小心地挂到墙上朱元璋投目看去眼睛一亮心中连声叫好。他兴奋地离开座位绕过跪伏的王绂走近画像从左边端详一会背手走至右边细看接着伫立正面反复审视脸上渐渐绽出难得见到的笑容颔轻声地自语道:“不错”又退后几步眯起眼睛品味一番大声地迸出响亮的一字:“妙!”回头见王绂仍跪在地上笑道“王绂你起来吧。你画得很好朕重重有赏!”

王绂伏地叩头:“谢皇上恩典!”

“朕登基以来画师每画了数十幅御容朕多不满意。不是把朕画得如一个美貌天子慵慵老翁便是画成金刚怒目杀气腾腾黑煞神。那都不是朕的实在真容。卿这幅画像却作得高明似像不像不像又像。但加是形神兼备。”

听到皇上一语道破自己的原意王绂慌忙跪下请罪:“万岁殊荣岂是草民等人等候描绘的出若有不当请皇上责罚。草民诚惶诚恐。”

朱元璋叫王绂起来说话心情高兴之下又叫太监搬来椅子赐座御案下王绂受宠若惊半个屁股着椅恭听皇上垂询。

“王绂你说……。”朱元璋靠在黄龙大金椅上。又瞥了一眼画像向王绂问道:“那班画师不能说技艺不高可是他每为朕画像为什么总是画得不像呢?”

“启禀皇上、各位应召敬绘御容的画师确是本朝丹青巨擘画界名流。至于彼等所绘却未达上意草民斗胆直言……。”

“好你照直说就是要实话实说。”

“草民以为他们或过于摹实而疏神情或矫饰过分而损实在故而难传皇上风貌。皇上乃天之骄子九五之尊英明睿智如日月经天日理万机似江河泻地。草民虽然之前未曾见过圣上但心中早已敬铭御容今有幸亲瞻龙颜胸中自然画成笔随心意心由笔传一片丹心苍天可鉴故而才能使皇上满意。”

“哈哈哈……”朱元璋笑了笑得很开心:“王绂啊!你很会说话今年多大了?”

“回圣上草民今年虚度三十六岁。”

“嗯三十而立正是有为之年。朕看过你画的几幅书画都颇见功力。你那幅《淇渭图》画得确实可以。”

“谢万岁奖励。”

“《淇渭图》所绘墨竹枝叶倒垂幽情秀骨叶肥枝瘦透露出潇洒飘逸之风。笔意不显拘泥。文如其人画亦如其人怪不得你起个雅号友石又叫什么九龙山人呢。听说有人给你金币作画拂袖而去。公侯求汝画馈重金也不屑一顾有这等事么?”

“草民实不敢张狂!”王绂连忙躬身说“草民上荫天恩虽身处江湖但苦心励志勤学苦练为的是有朝一为国家所用。对于金钱富贵草民确是不敢苟取夫君子宜审所处轻者若一意贪财重者将何以待之?”

朱元璋叹息一声说:“汝一介书生处江湖之远尚且明此道理。偏有一班王公大臣已是荣华富贵却仍然贪心不足贪财无度以至于违……。”

说道这里猛的省过来他是对谁说话摇摇头遂停住不说八角朱亭内一阵沉默见皇上突然不说脸上掠过一丝怒容。王绂赶忙收回视线心中揣度着是自己那句话说错了以至于惹皇上生气。

但是见朱元璋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心中毛他知道皇上是一位反复无常的君王会在突然间变脸甚至杀人。后悔不该不识趣地在皇上面前又犯了侃侃而谈的毛病……。。

“你下去吧找皇太孙在国子监教授书画也可!”

朱元璋终止与王绂的对话把手一挥说道。看着自己的画像陷入了沉思之中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如此刚烈果决杀人如斩瓜切菜说一不二。怎么年纪大了反而这么瞻前顾后。

想当年鞭死朱亮祖父子二人的时间他朱元璋怕过什么可偏偏就在这个关口为了一个郭四却是心烦了半天被孙儿打乱了方寸。

随侍太监轻手轻脚为朱元璋换了一杯热茶他端起茶盏抿了两口突然好想想起了什么猛的站了起来吓的随侍太监赶快趋前双手搀扶着老皇帝。

圣驾一行绕过省身殿前边便到了坤宁宫。由于刚下过雨青石铺就的路两旁的积水还未完全排去皇城在修建时注意了风水的问题以紫金山的富贵山为靠山但是由于选址的局限内廷部分是在被填平的燕雀湖上建造的虽然采用了打入木桩巨石铺底以及石灰三合土打夯等方法加固地基但日久之后仍然出现地基下沉的问题;宫内容易形成内涝排水不易。

在坤宁宫前的一排柏树下背手踱步徘徊了一会只觉得步履沉重双足如坠铅块不一会儿便感到累了身上出了些毛汗。难道真的老了么他心里想。他看见离他几支开外的太监和宫女们在雨中一声不吭地垂侍立连树上的几只黄雀也停止了唧唧喳喳的啁啾一片肃杀一片宁静一片死寂。

近两个月的闲暇使忙碌惯了的朱元璋有点极度的不适应起来他没有办法怪孙儿因为这个江山本来就是想传给允炆的可是就这么陡然两手空空却让朱元璋生出一种怨气方才王绂的话又使他想起了郭英的可恶所以才忍不住的往怒由心生。

朱元璋狠狠顿了顿足暗暗骂了一声就要绕过坤宁宫往柔仪殿去柔仪殿就是所谓的内廷东宫那里是郭宁妃的住所。

正走着突然听到坤宁宫门前传来一阵喧哗声朱元璋转身走过去见围着一圈太监宫女竟然没有现皇帝已经走近他们的身后站在其间的一个年轻太监正夸夸其谈地炫耀说:“咱家这一身锦衣这一双靴子都十分名贵没有五两银子别想买到。”

朱元璋突然话:“好大的口气!你是哪个宫里的叫什么名字?”

太监宫女们现皇帝就在身边吓得一个个跪倒在泥泞中打颤那年轻的太监伏地叩头连声说道:“奴婢该死奴婢是坤宁宫的尚衣监司坤宁宫的叫郑和是上个月新来的请皇上恕罪。”

朱元璋板着面孔喝道:“不该死也该打!你穿着价值五两银子的新衣新鞋在雨地里走来走去就一点也不心疼?五两银子够普通百姓三口之家两年的生计了。”

郑和头脑机灵看见皇帝没有杀意忙左右开弓地打着自己的嘴巴说:“奴婢该死奴婢下次再也不敢了!”

朱元璋愤愤地问道:“皇后在世时是如何训谕你每的?说!”

这个时候该郑和目瞪口呆了他才多大皇后已经死了十几年了而他刚刚通过各种渠道进宫不过两个月正在使劲讨好宫内嫔妃那里去了解过皇后如何。

朱元璋看了一下也觉得有些不妥环视一圈又尽是一些年轻的太监宫女心里又是一阵恼火。这个孙儿把朕用的顺手的人全部都调走尽放一些年轻不懂事的人在宫里自己看着都生气。

正在这时旁边有个太监连忙奏道:“启禀万岁皇后训导奴婢们终生难忘。”

“皇后训导后宫曰:节省俭朴切不可奢靡侈华。奴婢听说皇后的衣裳穿破了缝缝补补洗洗浆浆再穿从不扔掉。还叫奴婢们收集旧弓旧弦旧鞘洗净煮熟织成衾绸做成衣服被褥馈赠孤寡老人。”

“奴婢还听说皇后懿旨把裁缝剪剩下的边角碎料还用有疙瘩有疵点的粗丝制成衣服用以赐给王妃公主……!’”

“奴婢还听说……”

“够了但是你们呢?”朱元璋厉声喝道他实在是被这么多“奴婢听说”气的不轻。但却也不知道该如何泄。

郑和等太监宫女齐声回道:“奴婢罪该万死!”

朱元璋拂袖而去跪在泥泞中的太监宫女半天也不敢动弹郑和更是如丧考妣见皇帝往柔仪殿而去转过了弯才相互使使眼色与太监宫女们悄悄地站起来。

看着郑和那失魂落魄的样子旁边方才替他答话的人将他扶了起来安慰了两句郑和摇摇头对那太监道:“景弘看来以后宫中全靠你了!”

向郑和使了一个眼色王景弘没有说什么两人分别走开了。

“叩见万岁!”柔仪殿的太监宫女们连忙跪拜着大声喊道也是体型殿内的人皇上到了快出来接驾。

一进柔仪殿的大门看到简朴的殿门就想起方才所见太监的所在所为做了皇帝之后厉行节俭反对奢侈。龙凤十二年营造紫禁城宫殿时工匠呈图样审阅他把图纸中凡注明雕琢考究的部分用笔删去。

宫殿建成后显得朴素端庄少有装饰只在一些墙壁上画了许多触卧凉心的历史故事和历代儒臣的《大学衍义》。他的车舆和衣着、日用器皿一概从简该用金饰的均用铜代替。

当时连刘基都进言道:“陛下贵为天子之尊所用饰物器皿当以金制以示尊贵况且也不须费多少金子。”

朱元璋记得自己当初回答说:“不可。朕富有四海岂是吝惜这点黄金?但是提倡俭约非身先之何以率下?况且大凡奢侈的开始都是从小到大其必酿贪得之弊。”

他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还是马娘娘亲手为他制作的已经补了几块补丁仍不愿丢弃一为惦念马娘娘永怀情思同时以此现身说法训诫皇亲与臣下……。他不断的敕谕宫人要节俭戒浮华……。。

可是现在呢?朱元璋在殿前伫立良久越想越恼怒作为皇帝为什么总是遇见这些浪费、贪墨等事呢?

看看孙儿给自己派来的这些年轻太监在想想哪郭英让自己陷入的尴尬此时朱元璋已经完全忘记了是自己愿意让孙儿监国的若是他不愿意就算是傅友德和冯胜领着兵进宫又怎么能奈何了他。

这点自信朱元璋还是有的冯胜和傅友德在他的积威之下可能真的不敢做出对皇帝有害的事情可是朱元璋此时全部都忘了只是把怒火都泄在此事的始作俑者郭英和刘三吾等人身上还有孙儿给自己派来的那些不懂事的太监。

“臣妾恭迎皇上!”郭宁妃候在皇帝面前好一会见朱元璋锁眉沉思不敢惊动此时见皇帝抬眼看见了她赶忙躬身行礼。

朱元璋正在恼怒中见了郭宁妃不由得火上加油。

“郭氏你身为贵妃你兄弟不法你说应当如何惩处?”

郭宁妃一怔哥哥免遭大劫作妹妹的郭宁妃自然是心中掉下块大石头自然百般感激皇上的圣恩了。虽然自己被除去了暂摄六宫之责但是心中也是高兴的可是皇上为什么又提及这件事情皇上不是不理政事而那个纠缠不休的景清御史也被遣往西北巡视了吗?

丈二和尚摸下着头脑不知皇帝为什么劈面诘责兄弟的事?难道不是郭英而是另外一个哥哥郭德成郭宁妃不由心里暗暗叫苦这家人怎么那么不让他省心啊。于是小心翼翼的说道:

“皇上那郭德成早已疯疯颠颠倘若他……。”

“住嘴我说的是郭四你往那疯子身上扯什么?”

郭宁妃心中一寒难道是二哥郭英又犯了什么法?还是皇上的脾气有些反复毕竟已经跟随朱元璋几十年稍微一想便知道端倪了知道是皇上心情不好连忙上前温言劝慰并搀着皇上往殿内行去。

朱元璋斜靠在铺着貂皮褥的躺椅上震怒之后觉得一阵晕眩时好时坏时轻时重的心疾又有复的迹象。尽管御医们一再劝他要清心寡欲而孙儿也是用这个借口取得的监国大权可是……。

“唉!要朕清心寡欲说得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