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朱重八-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气,也不通传,走到门口用力推开门就冲了进去,朱元璋自然紧紧跟随在后。
只见二少爷正从床上坐起来,满眼迷蒙之色,原来他也被院子里的嘈杂声弄醒了,嘴里嘟哝道:“朱八这杀才真不识趣,在本少爷午睡的时候闯进来,作死吗?”
旁边一张佣人睡的小床上爬起一个扎着双马尾的丫鬟,匆匆忙忙扑到二少爷身边,也顾不上马千九和朱元璋就站在旁边,手忙脚乱地帮着二少爷穿衣服,扣衣扣。
马千九一个箭步窜到了二少爷的床前,压低声音,急速地道:“二少爷,得罪了。发生大事儿了,今晨县太爷派人来抓起了西固权的所有村民。”
“西固村的村民被抓走也算大事?这压根和我们无关嘛!”二少爷还在睡梦之中没有完全清醒过来,嘴里不满地嘟哝。
朱元璋叹了口气,提醒道:“西固村的所有村民,都是‘诡寄’在咱们马家名下的家奴,换句话说,西固村的所有土地,在地契上都是写的咱们马家的名字。”
二少爷歪了歪嘴:“这又怎么了?就算姓陈的县令抓走咱家几个家奴,也没什么了不起吧?大不了打顿板子就放回来,顶破了天就是杀掉,咱们家也没什么大损失。”
“哎呀,我的二少爷啊,你怎么听到这里还迷糊着?”马千九痛心疾首地道:“现在问题非常严重啊,这些村民被抓到衙门里,几个板子一打,还不一五一十地把‘诡寄’的事全部招了出来。‘诡寄’这事儿,虽然大家都在做,却是上不得台面的事,如果从轻了说,就是愿卖愿买,合理合法,毫无罪过。往常规里说,就是巧立明目,逃避税赋,补税罚款。如果往重了说,就是勾结宵小,欺瞒朝廷,抄家灭门。官字两张嘴,判轻还是判重,全在他高兴不高兴。”
二少爷呆了一呆,茫然地道:“我爹也当过官,谁敢拿这种小罪治我马家?”
“唉……人家摆明了要用这招对付马家了,你怎么还呆着……”马千九只觉得满嘴苦涩,急叫道:“二少爷啊,您赶快清醒一下吧,老爷已经致仕多年,在朝中没了人脉……咱们现在与民无异啊。”
马二少爷又呆坐了一小会儿,他的脑袋瓜子常年累月不装正事儿,临到要用,才发现空荡荡的,半天都运转不过来:“真的有这么严重?”
“就算不会抄家灭门……”马千九苦笑道:“只怕也会让咱们家蒙受不小的损失。”
“那怎么办?”二少爷问道。
马千九真是气得肺都快炸了:“咱们来找您,就是想让您拿个主意,现在该怎么办啊?我真是……唉,要是大少爷在家就好了,他肯定有办法化解这次危机。”
二少爷茫然道:“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马千九,你不是我哥哥的心腹么?一向诡计多端,你快想办法啊。”
马千九苦笑一声:“老奴哪有什么办法?如果有办法就不会急得没头苍蝇似的乱撞进内院了。”
二少爷又转头看着朱八:“咦?你怎么也在?”赶情这家伙刚才一直就没看到朱八在场,他的眼睛也不知道在看些什么:“你好像是叫朱八……嗯……我记得你是个会出主意的,你来说说,该怎么办?”
朱元璋心里还真有一个办法,但是他不想现在就说……
要知道智囊这种东西,最大的忌讳就是妙计张口就来。凡是来得太快,太容易的计策,都会很容易被上位者怀疑是否可行!就算计策被采用,而且成功地实施了,上位者也会觉得,这计策来得容易,没费智囊什么脑力,不值得重赏,结果就是轻拿轻放,被人遗忘了功绩。
要做一个好智囊,能被重视的智囊,最好的方法就是故意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一直假装冥思苦想,在所有人都拿不出办法的情况下,你突然如同雪中送炭一般献上妙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才会让你的上司牢牢地记住你立了多大的功劳。
此时此景,显然不是朱元璋说出自己办法的好时机,他摇了摇头,故意道:“我的见识短浅,哪能有什么好办法,这事儿还是得靠马管事和二少爷拿主意。”
二少爷和马千九抱着脑袋死劲想了起来,朱元璋也假装成苦思的样子,和他们一起想。
过了一会儿……
“对了,你们说这样行不?”二少爷突然道:“咱们私自把西固村的地契涂改一番,把那些村民的卖身契也涂改了,做一份假契约,就说那些村民根本不是咱们家的人,姓陈的县令就拿咱们没法子了。”
马千九苦笑道:“二少爷,您这是伪造证件,在咱们和泥腿子打官司时或许管用,但对象是县太爷时,咱们这样做就是把新的违法证据送到他手里,两罪并罚,死得更快。”
“呃……”二少爷默然。
又过了一会儿,马千九一拍脑袋:“要不这样,赶紧备好重礼,送到县太爷府上去,请他高抬贵手,放过咱们这一次。”
“好!”二少爷叫道:“这样做不错,有钱能使鬼推磨……不愁他姓陈的不上勾。”
朱元璋截口道:“只怕不成……咱们有钱,澄城张氏就没钱吗?如果我所料不差,澄城张氏早就先一步送了重礼给县太爷,他才会才咱们家下手,现在送钱上门未必好使,陡然惹来他的嗤笑。”
“咱们送的钱只要比澄城张氏送的多就行了。”二少爷嚷嚷道。
马千九苦笑了一声:“二少爷,朱八说得对,若是上次‘诡寄’不成县太爷并没有下重手,那时候他还在试探咱们,当时送钱还能挽救,现在已经不行了。就算咱们送的钱比张氏多,也要顾及到县太爷的面子问题,要是他收哪家的钱多就临时倒向另一家,那墙头草的称呼只怕跑不掉,他在官场上的面子往哪里搁?县太爷这条路,咱们今后绝对走不通。”
两人又抱着脑袋苦思起来,想了半天都不得其法,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两人都开始紧张起来,尤其是马千九,他的气息喘得越来越急了……时间紧迫啊,西固村的村民是大清早被抓去的,从时间上算来,现在他们已经被县太爷审问过了,几个板子一打,官老爷的威势一吓,只怕肚子里长了几条蛔虫都交代得一清二楚,过不了多久,县太爷拿到了切实的证据,就要来找马家的麻烦了……现在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可是他偏偏想不到好办法。
朱元璋感觉到时机已到,雪中送炭的机会来了!他压低声音,认真地道:“我想到了一个办法,也不知能不能成。”
----
这个星期朱重八想要冲击一下新书榜,求各位书友帮忙,看完书之后,顺手投一下推荐票。或者登录起点看书,这样可以提供会员点击,谢谢了。
二三、赠送西固村
朱元璋感觉到时机已到,雪中送炭的机会来了!他压低声音,认真地道:“我想到了一个办法,也不知能不能成。”
马千九和二少爷正想得脑袋都要破了,听到朱元璋说想到办法,两人同时急道:“快说……”
朱元璋沉稳地道:“为今之计,必须壮士断腕,抢在县太爷动咱们家之前,先把西固村的地契送给别人!”
“这……”马千九和二少爷一起迟疑了起来,西固村两百亩田地,全部拿来送人也未免损失太大了,而且,现在送来得及么?
马千九想了想道:“朱八,你这办法也未必可行吧……临到头了才来送西固村,只怕没什么用,别人家也不敢收,而且送了西固村,咱们马家还有东固村,南峁村,县太爷随便在咱们家的产业里再找一个村子,仍然可以用‘诡寄’来制我们……这样做是制标不治本。”
朱元璋微微一笑,认真地道:“没错,如果单纯的把西固村送人,的确是治标不治本,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但若是在‘送给谁’这个问题上仔细考量一下,就可以弄出些花样来。”他故意把‘送给谁’三个字说得很重,拖着长长的尾音。
二少爷立即傻乎乎地叫道:“送给县太爷!让他自己查自己的诡寄……呃,这不太可能吧。”
马千九则叫道:“送给澄城张氏,让他叫县太爷收手?只怕……人家未必肯收吧。”
朱元璋缓缓地摇了摇头:“这两人是不能选的,他们正在磨刀霍霍要宰杀我们,送礼上去岂不是肉包子打狗?我说的是别的人……一个后台够硬,不怕澄城和白水两位县太爷,而且又非常贪婪,送到嘴巴边的肉都往肚子里吞的人。如果咱们把西固村的两百亩地送给这样一个人,他就会为了两百亩地跳出来顶缸,将这次查‘诡寄’的事化解掉。”
听完朱元璋这段话,马千九的脸色顿时一变,是那种惊喜里加几分骇然的大变,他只听了几句,就知道此计绝对可行,不但可以将马家的危机化解,而且还可以结一个新的盟友,反顶县太爷和澄城张氏一下,弄得他们十分难受。
这真是连消代打,一石三鸟之计,这个叫朱八的家伙居然在短时间内想得到如此厉害的计策,未免太厉害了点。马千九一时之间被朱八的妙计所震惊,居然忘了接口。
朱元璋对着马千九道:“马管事,我对附近的豪族老爷不太熟悉,请问距离咱们这里比较近,实力又比较强的家族有哪家?”
马千九蓦然惊醒,赶紧向南边一指:“白水衫氏,他的府邸距离咱们马家仅有五里路,快马加鞭,顷刻可至……”
朱元璋点了点头:“那咱们还等啥,二少爷,麻烦你把西固村的地契和村民们的卖身契都拿出来,咱们用最快速度送到白水衫氏那里去。”
二少爷此刻还茫然着呢,他的脑袋瓜子实在不怎么好使,听完了都没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嘴里嘟哝道:“搞什么?最后还是要送人?妙计个屁啊。”
马千九哭笑不得地道:“二少爷,麻烦您快点吧,回头老奴会向你解释的。”
二少爷这才起了身,不情不愿地向着马家祖屋跑去,那里是收藏马家的田产、契约一类重要文件的地方。以前一直是马家大少爷在掌管,错非大少爷去了西安府,生性懒惰无能的二少爷根本没资格插手。他的双马尾小丫鬟追在后边,一边追一边叫:“二少爷,慢点,您的衣扣还没扣完,胸膛还敞着呢……”
“敞着胸有什么关系?后院里都是自家人……”二少爷含糊不清地道。
“别的人也就罢了,三小姐尚未出阁,要是看到您这个样子,成何体统……”小丫鬟叫道。
“那有啥?那是我亲妹妹,看到我胸口又乍了?”二少爷的声音渐渐去得远了。
马千九苦笑一声,对着他的背影叹道:“二少爷真是……唉……马家交在他手里,真不让人省心,只盼大少爷能快点回来主持大局。对了……朱八,我认识衫氏的老管事,这些契约就由我亲自快马加鞭送过去,你也跟着我一起吧,见见别家的老爷,也算是开开眼界。我看你这个人聪明玲琍,将来必是我马家的顶梁柱,多见些人,多经历些事,将来更好地为马家办事儿……”
朱元璋点了点头,他本就有意去看看,上一世的经历,加上在天空中飘浮了几百年当旁观者,他已千帆阅尽,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就不需要再多看多想多听,能够越详细地掌握周围的情况,越有利于他。
不一会儿,二少爷将西固村的地契和卖身契取来了,厚厚的一叠,马千九和朱元璋都没时间细看,随手往怀里一揣,赶紧向院子外面赶去。家丁早已奋好了两匹骏马,候在门口。
马千九翻身上了一匹马,转过头来,对着朱元璋问道:“会骑马吗?”
朱元璋点了点头:“会。”
马千九又是一惊,在这年头,马是非常昂贵的东西,一匹好点的马要二十两银子,不是随便什么人家都养得起,普通的乡民大多数是不会骑马的,像朱八这**牛娃,若是会慢吞吞的骑牛,倒不奇怪,但会骑马就非常难得了。
“你这一身本事,在哪里学的?”马千九忍不住就问道:“又会识字、又会算账、还会骑马……你若说自己是某个富家少爷,我便信了,你要说自己是个放牛娃,我还真不信。”
朱元璋随口胡说道:“我家本来也是薄有家资的,破败之后投寄到马家……并不是生来就是放牛娃。”
马千九认可了这个解释,这才打消了好奇心。
两人放马向南疾奔,这两匹马都是顶好的马,跑得飞快。先是顺着马家自己修整的黄土路一阵狂奔,不消一会儿就跑上了官道,顺着官道跑了一阵子之后,前方又出现一条岔道,看得出来,这条道不是官道,又是某家士绅自己花钱修的路。宽整的黄土路上撒满了碎石,铺得极为整洁。
“这是白水衫氏自己修的路……”马千九解释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他知道这年头的富商豪绅,通常都要自掏腰包修一段路,将自家的大门与官道连在一起,不然豪华的马车是没法驶进家门的,多丢面子?
两人顺着衫氏修的路疾奔了一阵,前方的道路边上出现一座祠堂,这座祠堂极尽壮丽庄严,不但朱户雕梁,甚至盖着琉璃黄瓦,几乎就像是一座宫殿。
“嗯?衫氏的家怎么建得像宫殿一样?”朱元璋微微感到好奇。
“那不是衫氏的家……”马千九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道:“那是九千岁的生祠。”
“九千岁?生祠?”朱元璋猛地一醒,在他庞大的记忆宝库里,确实有这么一件事儿,明末天启年间,有一个大宦官专权,此人名叫魏忠贤,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彻底肃清。
当时浙江巡抚潘汝祯假借机户恳请,为魏忠贤建了一个生祠在西湖边上,魏忠贤十分高兴,将潘汝祯升为南京刑部尚书,此例一开,兴建生祠立刻成为风气。全国各地都争先恐后地为魏忠贤建生祠。
出现在朱元璋眼前的这座生祠,毫无疑问就是魏忠贤的生祠了。
朱元璋何等聪明,想通这个环节的一瞬间,立即明白了白水衫氏的靠山是谁,不过他还是假装不明白地向马千九问道:“马管事,这白水衫氏什么来头?”
马千九低声道:“这白水衫氏……乃是官中一个宦官的本家,这个宦官是阉党中人……”
果然不出我所料,朱元璋点了点头。
马千九继续道:“衫氏本来是个破败家族,家里孩子又生得多,居然生了十二个孩子,穷得快过不下去了,衫家老爷就狠了狠心,咬了咬牙,将家中排行十二的孩子,送进宫去当了太监。”
“这衫十二进了官之后正好调到魏忠贤手底下办事儿……没过几年,魏忠贤凭借着客氏的帮助一举上位,成了九千岁……衫十二的身价也水涨船高,成了炙手可热的大太监。大伙儿畏惧他的权势,不敢直呼他的原名,就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做三十二公公。”马千九低声道:“三十二公公得势,衫氏也跟着厉害起来,在白水成了一霸,别说县太爷见了衫氏得绕着走,就连西安府的府台大人,也不敢招惹这尊大神……”
朱元璋脸黑如墨,听到这里,激起了他对自己子孙的愤怒,大明朝的皇帝不争气啊,先后出过许多次大太监专权的事儿,王振、刘瑾、魏忠贤……一个比一个可恶,一个比一个愚蠢,我的大明朝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这衫氏权势虽大,但因为家族曾经败落过,所以掌握的田地不多,对土地极为贪婪,咱们送上一个村庄两百亩地,衫氏一定会吞进去的。”马千九叹道。
二四、挑拨
两人两马,急速地奔过魏忠贤的生祠,朱元璋扫了一眼,发现这个祠堂附近根本没有人走动,里面也没有人祭拜。魏忠贤在民间的声望并不太好,当初全国各地兴建生祠时,占用了许多民田民房,而且还强迫百姓们尊奉魏忠贤,入祠不拜者处以死刑。这种极端的搞法,不但没有帮魏忠贤带来好名声,反而将他的名声搞得更臭。
魏忠贤在民间的名声不好,还有一部原因来自于他对付东林党。其实朱元璋知道,东林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魏忠贤与东林党互掐,充其量就是狗咬狗,一嘴毛的程度,没有什么正义与邪恶之分。但是东林党里颇多清流,在民间的名声比较好,所以民间舆论也偏帮着东林党一边,无形中就使得魏忠贤的名声更臭。
过了生祠之后又跑了一阵子,前方出现一个大宅子,平整的黄土路正对着这座大宅的正门,正门极其华丽,三开的大门,上面三个兽头,用了极其鲜艳的色彩,并无普通乡绅士家正门的沉稳气质,反而显出一股暴发户似的气势。门前守了几个穿着棉布衣的家丁,颇有些神采。
马千九从鼻子里冷哼了一声道:“进士杆都没资格立的暴发户,咱们马家要来求这家人帮忙,真是丢了面子。”
朱元璋也不说话,只是斜瞥了一眼马千九。
两人到了门前,翻身下马,马千九走到衫家门边,通报了几句。那家丁刚开始看到两人急匆匆打马而来,面上还有些看不起人的样子。直到马千九通名之后,才肃然起敬,陪笑道:“原来是白水马家的马大管事,以及最近风传的白水第二条好汉朱八哥,您两位等一下,我进去通报……”
原来衫家距离马家并不远,朱八最近的活跃已经借着长工短工们传到乡民耳中,然后又辐射开来,已经传了几十里范围了。不少乡民茶余饭后,都要把朱八的故事拿来谈论一二,有些人是当作笑话来听,但有些穷人却当成励志故事在听……有一天,俺也能从一个长工摇身一变成为管事,那该有多好?
四乡里的媳妇儿骂自家男人时往往是说:“看你这怂样,咋不学学人家白水朱八,争争气,也当上个管事来让我瞧瞧?”
这种闲话在农村里传得最快,一传十,十传百,不消多久,白水第二条好汉朱八哥的故事,就已经响彻十里八乡。
拥有这种名声是件好事,例如《水浒传》里的宋江,就是在江湖中有个好名声,不管他走到哪里,一报名字,别人听了立即倒头就拜,嘴里叫大哥,心里认怂。
马千九和朱元璋在门前等了一会儿,一个老管家迎了出来,带着两人向衫家大院里走,这老管家显然和马千九很熟悉,两人边走边随意说笑,拉扯的都是些陈年旧事。
不一会儿,到了大厅,这衫家的大厅也是极尽华美,朱红的桌子、翠绿的茶壶、披红挂彩的窗帘……色彩比较明艳,与马家的书香世家味儿有些不同,真真是从大门到大厅都充满了暴发户的味道。
一个穿着丝绸大褂的中年人坐在大厅上,面容整肃,马千九悄悄给朱元璋介绍道:“这个就是衫家现在的族长,衫大!别看他满脸严肃很了不起的样子,其实屁本事没有,要不是靠着衫十二当了公公,他现在指不定在哪个泥坑里玩儿呢。”
朱元璋还是沉默地点了点头,他从马千九里话里能听出来传统的士绅家族对宦官家族的那种来自骨子里的不屑,马千九仅是一个老奴罢了,居然也看不起别人的家主……
“马管事,你来找我有啥事啊?”衫大满脸嘲笑似的神色:“你们马家从来不上咱家窜门,我还以为,咱衫家入不了你马家的法眼呢。这有进士杆的和没有进士杆的就是不一样,哈哈哈哈。”
马千九的脸上闪过一抹尴尬,但很快就消失不见,拱手道:“衫老爷说笑了,咱马家这不就是窜门来了吗?今天我是奉咱家少爷之命,来给衫老爷送礼的。”
“送礼?”衫大精神一振,眼中顿时射出一抹喜色:“什么礼?”
暴发户果然就是暴发户,一听送礼,就变成这样……朱元璋心里暗暗摇头,难怪你衫家要被人看不起,光是这份气度,可就差得远了。
马千九伸手入怀,摸出一大叠地契和卖身契,笑道:“这是西固村的地契和村民们的卖身契,合共两百多亩地,四十几户人家,二少爷叫我一次性全部送给衫老爷,希望咱们两家以后能多亲近亲近。”
“两百亩啊……”衫大真是喜从天降,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衫家虽然靠着衫十二入官当太监走红,在宫中捞回来许多钱,但毕竟底子薄,空有财富却没有什么田产,比起那些几代为官的士绅来说,势力要小得多。中国人最重的就是田地,有再多的钱,没有田产也觉得心里不塌实,衫大一直想多弄点田地,给子孙后代们留个根儿。现在有人给他送上两百亩地,当真是乐坏了。
他激动地道:“全送给我?当真是送给我?”
马千九点了点头:“当然,您要觉得我说笑话,咱们现在就签写一份转赠的契约吧。”
衫大高兴得上窜下跳,挥手道:“来人啊,拿文房四宝来。”
衫家的家丁送上笔墨纸砚,马千九提起笔来在纸上写道:“兹有西固村良田两百余亩,原为白水马氏所有,现自愿转赠于白水衫氏,立此契为据,不得反悔……”
写完之后,他画了个丫,又从怀里摸出一枚印,原来是二少爷的印鉴,沾了点朱泥,“啪嗒”盖了一个鲜红色的大印上去。
衫大喜不自胜,赶紧也凑了过来,拿出自己的印鉴,正沾着朱泥,他突然脑中灵光一闪……你说这人聪明嘛,他直到现在才反应过来,你要说他笨,他却偏偏在盖印之前想到了,手一抖,将印收了回去,沉声道:“不对啊,凭白无敌跑来送我两百亩地,这其中有问题!你们有什么事要求我?”
“哎!”马千九被他问得一楞,一时半会接不上口,总不能直说,我们要推你出去和县令打擂台吧?
这时朱元璋突然向前一步,伸手在马千九背上一拍,表示交给他来处理,然后他才低声道:“衫老爷,您真是慧眼如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