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大帝国-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军强攻被挫败。令德军士气一振。德军参谋部地如意算盘是利用拉法的有利地势和坚固工事。一方面牵制诸如法军第三军这类的敌军,以加大德军对其他战场上法军的优势。另一方面固守待援,在不断消耗法军的同时,造成一战而定法国地局面。
而在强攻失败后,法军大本营的作战意图愈加明确:必须尽快占领拉法。因为只要胜利地结束在拉法战斗,第三军才能从拉法解脱出来。进而同其他法军汇合,在巴黎同德国主力展开决战。
如果上述作战意图落空,后果无非是这样的:一、第三军继续在拉法城下进行消耗。严重地减员将使它在德军面前捉襟见肘;二、如果不能彻底消灭拉法德军,法国就不可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等到德军缓过来,法国已经取得的战果势必因此而丧失殆尽。
很快,法军第三军开始了第二次强攻,强攻的主要目标仍是地。为了这次强攻,法军事先在拉法外围构建了新的炮兵阵地。装备了一批13英寸大口径攻城炮。与第一次强攻是以步兵的潮水般冲锋开始不同,在第二次强攻中,法军注重了炮战。
而德军则处于不利地局面,他们没有任何大口径火炮。于是很快就收到了法国炮兵的压制。伤亡也开始直线上升。
在371高地前沿,法军在炮火的掩护下,采用开凿地道的办法来接近德军阵地。然后实行爆破。这些地道地最近处只距德军阵地不到米。但德军对此早有察觉,他们或开炮或抛掷炸药包以阻拦法军。同时也效仿法军,同样用开凿地道地办法来接近法军阵地,破坏法军的工事。
激战多法,双方僵持在371高地前沿阵地。法军使用了所有的办法。但德军仍牢牢掌握着371高地。位参战者事后写道:“这不是人与人之问地斗争。而是人与钢铁、燃烧着的石油、炸药和尸臭地斗争。”
法军两度强攻的失利,在法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军界对近8官兵的阵亡极其不满,他们将这归咎于加利埃尼的无能。不少人要求将他撤换。加利埃尼地住宅也不时遭到袭击,玻璃窗和屋顶上地瓦片时常被石块砸碎。他还收到大约有无数2400多封质问他居心何在的信件,要他辞职或自杀。
然而,对于法国来说更为严峻的是,到了现在。德军对法军的压力开始变得越来越大。法国前线总司令频频向法军大本营告急:如果在半个月内拉法战况仍无明显变化,法军将无法抵挡德军的进攻,在某些地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已经降到了1:2。他还以个人名义致信加利埃尼,要求他尽快攻克拉法,扭转对法军愈加不利的形势。
此时此刻,为了夺取拉法,法国孤注一掷了。5法军发动了第三次强攻,主攻目标仍是371高地,充当先锋地是敢死队。在敢死队出征前,加利埃尼亲自为他们送行,鼓励他们为国捐躯。敢死队趁着夜色,以密集的队形,秘密接近德军阵地,企图出奇制胜地突破德军前沿阵地。
然而,德军早已发现了法军的动向。在敢死队接近前沿时,德军突然打开探照灯,以凶狠的火力迎击敌人。敢死队虽然个个英勇,但已无法再向前推进,接二连三地被打倒。加利埃尼又连续组织了几次进攻,但都被打退。
371高地上筑有无数战壕,堡垒四周布满带有利刺的铁丝网。该高地与附近山丘的空隙中也精心筑有几道工事。371高地附近的山丘上也筑有坚固的堡垒群和防御法军进攻的堑壕线。德军凭借着有利的地形和牢固的工事打退了法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有效地阻击了法军的推进。
当晚,法军集中全部力量进攻371高地。当时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漫山遍野的法国兵向山顶扑去,一轮紧接一轮,没有间隙,双方都已分不清冲击波的批次。山坡上,尽是倒在大炮、机枪、步枪和手榴弹地火力下地法国兵。数以万计。而更多地人则踏着尸体和伤兵不停歇地冲锋。到处都是血肉横飞,伏尸累累。
加利埃尼命令炮兵连续不断地炮击德军工事。甚至不惜伤及正在接近敌人工事的法国兵。:“自从法军攻击卡伦布要塞之后,还可能不曾再看见过这样多地死尸,堆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问之内。法国人的死尸十分难看,因为他们的皮肤变成了黄色,显出一种极不自然的样子。没有一具死尸是完整地。在炮弹弹片和破碎枪刀的堆积中,到处夹着零碎的肢体和骷髅。”
经过5地殊死血战,法军的一个连终于登上了371高地的德军阵地。这时。他们发现,在战壕里,德国人已经死伤殆尽。接着,法军在371高地上的其他德军工事里,与反扑过来德军士兵展开了白刃战,人们用刺刀、枪托、石头。甚至是牙齿和双手进行撕打。
直到第二天凌晨5左右,法军才占领了371高地。中,又有
已经消耗殆尽。已然无法抵挡住法国人的进攻,只一道防线,两万多残兵败将龟缩在最后一道防线,等待即将来到的厄运。
在占领371高地后。法军掌握了拉法战场上地主动权。从371高地上,法军以重炮轰击德军阵地。接着,法军步步为营,先是攻克了一系列德军外围工事,然后占领了越来越多的德军阵地。福尔贝克知道,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今天就是最后一夜了。严峻的局势让福尔贝克动了杀心。
在20世纪地战争中,有别于一般的常规武器,化学武器:高科技发展而愈加可怕的特殊利剑,令人望而生畏,甚至是闻风丧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化学武器仅是出现在战争预言和科幻文章之中,但是,大战使它终于从潘多拉盒子里面跑了出来,一发而不可收拾地祸害人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交战各方都在想方设法以最凶猛的行动和最可怕地武器,在最短的时间里克敌制胜。于是,在大规模的军事攻势一轮紧接一轮的同时,旨在提高武器杀伤力的科学研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尤其是陷于东西两线作战的德国更是在急不可待地研制新式武器。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属性在德国柏林大学教授弗•;哈柏身上体现地可谓是淋漓尽致。他本是一位从事人工合成研究的专家,在化学平衡与气体反应的研究上颇有造诣与成就,他的研究工作对化肥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1899年1月,正是这位犹太书生向德国军方提出了一项使用毒气来杀伤敌人的建议,具体内容就是向敌阵地施放含毒的气云团。德国军方迅速作出积极反应,马上就成立了一个专门研制气的研究所,由哈柏领衔负责。
对于哈柏来说,现在的这种研究真是太简单了,因此,毒气的研制工作很快就进入试验阶段。他们首先选用羊群作为试验对象,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亲临试验现场。宣布试验开始后,一门75毫米口径野战炮和一门巨大的海军炮几乎同时向1。声是沉闷的,这两枚装有灌满气的炮弹落在羊群附近,炮弹爆炸后,有一股略呈绿黄色的云状烟雾徐徐升腾而起,沿着地面移动,顺着风势缓缓向羊群飘去,进而将羊群覆盖。等到烟雾散开后,人们看到所有的羊都死了。
紧接着,也就在1月,这种炮弹被运往东线。福尔贝克对这种弹药特别喜欢,所以要了一千枚,没想到最后浸染要用了,与法国人相比,德国人一向实干的多。
入夜之后,德军特种化学分队利用夜间着手安放毒气罐,比重高于空气3的20吨气先被分装在1000个钢罐中,再被分成150组,分散安置在正面战线上。弥漫的毒气烟雾开始四散。
一片大约有一人多高的淡绿泛黄的烟云从德军堑壕里飘溢出来,徐徐向法国阵地飘荡而去。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在这片烟雾飘到阵地上后,法军开始感受到难以忍受的窒息,眼睛、鼻子和喉咙好像被酸性物质烧灼似的烫痛。于是,人们拼命地喊叫着,痛苦地呻吟着,不一会儿纷纷倒下。
一位目击者回忆当时的情景:“当第一阵浓雾笼罩整个地面,人们闷得喘不过气,拼命挣扎时,最初的感觉是吃惊,随之便是恐惧,最后军队中一片慌乱。还能行动的人拔腿逃跑,试图跑在径直向他们追来的气前面,但多数人是徒劳的。”第一批遭遇气袭击的是法军非洲部队,这些来自塞内加尔的下级军官和士兵中的幸存者惊恐后撤。
后一战线的法国军队一时间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家听不懂这些非洲人在说什么,不过,从他们边咳嗽边指着喉部的情况看,很显然,他们如果不是中毒,就是被吓破了胆”。还不明真相的法国白人指挥官以“格杀勿论”的口气命令他们返回阵地,但被黑人官兵打死。
在这天晚上,大约有315000受到气的伤害,其中有25000死亡。一位法国军官在法记中记述了所见所闻:“可怕的是中毒的人会慢慢地受尽折磨而死。我看到数百名军人被摆放在教堂的院子里,为的是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呼吸新鲜空气,使受到毒害的肺部慢慢得到缓解。
这是最可怕的情景,医生们都无能为力。”法最先意识到德国人使用了一种新武器。毒气所产生的这般作用是德国所没有料到的。当毒气散尽后,法国阵地上留下了一个宽10公里、纵深7公里的无人防守地带,而德军仅派出了一支为数不多的部队试探着进入此地,然而,这批德军被一支战斗力并不强的法国军队轻而易举地阻击住了。
在随后法军的反攻中,面戴防毒面具的德军以压倒优势的机枪火力让进攻的法军在付出巨大代价后退回到自己的堑壕里。当看到法军一排又一排地在自己编制的火力网中倒下时,德军机枪手都感到震惊。
很快的,德军参谋部就得知了这一消息,为福尔贝克的壮举倾倒,不过他们还不知道,法军的报复马上就会到来,而且强度要大得多。
第八卷 世界大战卷 第十节 僵局
更新时间:2008…8…22 13:52:43 本章字数:2265
人想要继续前进的时候,法国人的毒气弹也发挥了作备的德国人损失惨重,超过二十万德军受伤不能继续战斗。不过恐慌之后,德国人发现,法国人的毒气弹数量好像并不多,经过一轮战斗之后已经消耗殆尽。
于是德国人凭借人数上的优势,将法国军队压缩到了巴黎,顺便救出了被困半个月第九集团军,在历史上,德国人第二次包围了巴黎,看起来巴黎的陷落只是时间的问题。
马恩河战役终于结束了,这次德国人取得了胜利,在人数上占很大优势(135对75)的德国人成功地迂回到了巴黎,经过连番血战之后,法国人虽然杀伤了很多德军,但是自己的环选育地被大大的压缩了,局势开始对法国人不利。
不过法国人也并不是没有希望,法国人的主力正在通向柏林的路上,而且算算时间的话,也快要到达了。所以只要巴黎坚持下来的话,在柏林的法德对比(25万对65万)是很
果然,在巴黎围城之后不到1个月,柏林守军也被迫退进首都,历史上重来没有出现的“双都互围”开始了序幕。不过在经过了战争的残酷洗礼之后,法德双方都学得十分聪明,利用战壕加上机枪大炮来进行防守。
对于防守方而言,机枪此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些埋伏在防御工事后面的机枪手像狂风扫落叶一样,将进攻士兵地生命轻易地夺走。
在一战爆发的时候。真正认识到机枪重要性地只有中国,当时。德国陆军装备的是1897式机枪,数量超C0挺。1897机枪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真正的自动武器,它在一战中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以至于后来有人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称为1897机枪的战争。
快速射发子弹的特点,使得1897式:模。同时它的链式供弹系统,也为士兵们节省了很多装弹时间。
由于1897式机枪这种自动武器的出+。。力。而且也彻底改变了当时的作战方法。
机枪的强大威力,使得每一方想发动进攻时不得不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许多士兵就这样在它的扫射下没有任何意义地死去,而那些据壕防守的士兵,伤亡率却微乎其微。为了更有效地杀伤堑壕内地守军,一些新型武器开始出现,中国产52毫米无声迫击炮被越来越多::L攻前的打击。
与此同时,手榴弹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德军首次向法军掷出了中国造手榴弹,从那之后。手榴弹就成为了步兵的常用武器。而在早期地时候,空罐头盒或者瓶子常被用来制作手榴弹。
虽然武器有了创新,但是却仍然不能有效攻克堑壕网的防御体系,随着僵持与对峙局面的继续。既然地面上的进攻没有成效,于是双方又把目光转入到了地下。不管是德军还是联军,都开始试图挖掘隧道通向对方。
一旦隧道挖好了,隧道工就在里面放置大量地高强度炸药。这是一个非常紧张的活儿。隧道工们必须一直监听着外面的动静。听听是否有敌军也在挖隧道。有时一方会找到另一方埋下的炸药,还有时,挖隧道的敌对双方也可能因挖通隧道而相会,这时,双方就会展开殊死搏斗,直到一方完全倒下。
炸药埋放好以后,必须将它和电子引火装置相连。整个系统必须经过严格测试。确保其能有效工作,隧道随后就被封死。9月晨,法军埋放在一个叫墨西尼斯高地的所有炸药被同时引爆,响声震耳欲聋,那些被惊吓住地守卫德军,很快被制服。
随同武器的创新发展,一些新的作战技术也开始在堑壕战中出现,巡逻和狙击成为主要的战术。
前进中的弹幕射击将会对敌军的堑壕予以重创。
这种作战方式是用来摧毁铁丝网和被其掩护的工事,并且削弱守军的士气。
进攻者然后就可以冲破无人区。一旦进攻者冲到对方的战壕边,他们就会卷入一场近身肉搏,用刺刀、枪托拳头搏杀敌军。
幸存的进攻者需要巩固战果。如果他们不能迅速反应的话,就有可能被再次逐出。而且会在敌人的反攻中死伤更多。
随着战争的发展,德军后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克服堑壕的渗透战术,当时德国第十八集团军司令古特尔在战场中积极运用了此战术,所以这种战术后来又被称为了“古特尔战术”。
德军在运用此战术时,先派出一支经特殊训练的冲锋队为作战开道,这些冲锋队员懂得如何绕过敌人的火力中心,他们能迅速到达敌军防御体系的纵深,切断敌军通讯,从而给随后担负正面进攻的大部队创造有利的作战条件。
这种战术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很好的战果,但是要顺利并成功地运用它却并非易事。
但是在一战后期的几次作战中,由于德军的后勤保障支援能力减弱,古特尔战术也因此没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在很多情况下,战场的信息沟通是通过通讯兵完成的,他们当中很少有人能穿过无人区。这就意味着心急如焚的指挥官们弄不清前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所以结果常常是,那些少数幸存下来的进攻者不得不独自杀出血路,所剩人数越来越少。
由于通讯的不畅,剩下来的人还会继续攻击同一地点。这种状态会不断地反复下去。战死和受伤的人数总是不断上升,直到进攻者被迫停下为止。大批大批的士兵就这样在堑壕战中无谓地死去。
陷入僵局的法德两国,开始积极的寻找外援,来缓解自己目前的窘困局面。
第八卷 世界大战卷 第十一节 坐山观虎斗
更新时间:2008…8…22 13:52:43 本章字数:4615
先想到的自然是俄国人,而德国人想到的是英国人,人很巧妙的推脱了:“与美国人的协议中,不得攻击盟友的同盟。”地球人都知道,现在中国和美国是什么关系,难得中国人竟然一本正经的讲中美友好了。
不过,中国还是派出了一只三十万的军队,开始对印度北部的俄军进行攻击,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且,中国还派了长胜无敌的海军,前往菲律宾,替西班牙守卫这块神圣的土地。
不久澳大利亚出现了大量的中国移民,在庞大的舰队面前,澳大利亚很快就接受了新的移民政策,前来定居的中国移民享有与原住人口相同的待遇,相信不用几年的时间,中国人就会超过白种人成为澳大利亚的新主人。
赵刚的想法很简单,把战争长期化,残酷话,让这些欧美列强拼光耗尽,然后开始自己的霸业,让中华重新成为世界的主宰。
不过,在赵刚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美国,经过了初期的海陆大溃败之后的美国,利用停战的喘息之机,开始大规模的发展军事,而它的潜力也表现无遗。当时美国有人口8200万人,仅次于俄国8500人,这些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可以很轻松的成为士兵。
历史上,美国两次挽救了英国和法国,而且在战争后期,其他国家都在苦苦支撑的时候,美国显示出了巨大无比地战争实力。对于这样的国家。赵刚是最不愿意碰到地,但是如果不在美国还没有完全成长之前削弱他的话。那等到成长起来之后,中国将面临一个强大的可怕的邻居,而且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个邻居可是十分险恶的家伙。
目前这种情况可以说非常之好,美国的西部被自己的实力掌握着,对这片土地上地一切进行疯狂掠夺,得到的资源有力的援助了中国西部的建设。如果再过一两年的话,那么中国将拥有一个繁荣的西部。
而美国人,将拥有一个荒凉的被严重破坏的西部,而且占总人40的西部流民将涌入东部,美国地经济将变成一团糟,在没有希望的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下苦苦支撑,根底浅薄的美国将四分五裂,然后再用三十年时间重新开始建设美洲的西部,变成中国地一个行省。
也许就是看到了这种危险。所以美国人才做出这样的行动,前几天,美国总统特使进京,向中国提供了十亿美金的无息贷款。另外,对某些未经中国政府同意就擅自出现在美国的中国士兵表示了强烈地抗议。并且声称,如果中国政府不能妥善处理好这件事情,那么美国将会立刻与中国宣战。并且决不妥协。
考虑到自己国家的现状,农民人数太多,受教育程度低,虽然在战争初期可能会大占上风,但是,在后期与美国无法比拼,赵刚接收了美国人的好意。退出了富饶的美洲大陆,一切收取物资换取弹药的行为都被取缔了,不过黑市是取缔不了的,总有些人为了钱财不惜铤而走险。
不过,对于被抛弃的日本人,他们并没有这种想法,在他们地信念里面,只有一样东西是最宝贵的,那就是土地。土地对于他们来说过于重要了,甚至可以用人命去添,一千万的日本人在天皇的号召下,前仆后继的来到了美洲大陆,然后进行短暂的军事培训后与美国人进行战斗。
由于武器装备落后,日本人的伤亡比一般是美国人的2以上,但是,日本人发挥了天性中的服从,开始在美国开始了漫长的对峙,两百万日军在前线血肉横飞,后面是更多的日本百姓在艰苦的开挖战壕,如果从天空上望过去的话,美国好像是被一道长长的蜈蚣分成了两半,一道一千公里的战壕出现将美国分成了东西两半。
当天造防线挖好之后,美国也迎来了艰苦的日子,伤亡率急剧上升。前进的势头被顽强地日本人挡住了。
在美国参谋部,一场最高级别的军事会议正在进行,鉴于正面无法突破日本人横贯千里的防线,所以一场代号雷霆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正在酝酿中。
作为这一计划的策划人,老麦克阿瑟正在兴奋的讲解着这个军事行动计划。
“通过铁路,我们可以将八十万军队集结到加拿大南部,绕开日本人的防线,出现在他们的后侧,一举将其击溃。”
而在几千里之外,另外一场军事会议也在进行,某个日本将领也在兴奋的解说着自己的计划
“我们可以集结起五十万军队,绕开这道防线,解决高傲自大的美国人。”
如果天上有神仙的话,可以看见有两支庞大的军队浩浩桑桑的出发,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两只军队将会迎头相撞,然后捧出绚烂的火花。
1900年9月下旬。日军与美:+。打美军驻守的温哥华外围防线。其中比较著名的战斗就有洛基山攻坚战。洛基山这座位于温哥华市区东面的天然屏障。有效的阻挡了日军前进的脚步。日军先头部队的每次行动都在美军侦察小队的严密监视中。
美军的侦察小队就在海拔330的洛基山顶上洛基山山峰上的美军侦察小队恨之入骨。欲必除之而后快。因此占领洛基山成为日军的第一进攻要素。只有占领了洛基山,才能切断美军在此一线的耳目,日军反而居高临下,可以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市区情况并能控制这里的大片范围。
)At;g(K1v‘
高大的洛基山在明月地辉映下就像一幅巨大的山水壁画一样矗立在温哥华郊外地东方,群山高耸。地势险恶,遍地是裸露的岩石。几乎没有上山之路。美军在山上建立警戒哨所,不仅能监视着日军的一举一动,还可以观察到日军登陆后在沙子口一带的活动情况。该警戒哨所与北面的孤山哨所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