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龙夺嫡-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温先生此计大善,只是本王还是有一事不明,此事老六自个儿为何不出手,却要硬逼我兄弟出招,这里头可有何蹊跷?若是不能弄个明白,本王始终有些放心不下。”老八点着头道。
“六爷好算计,他早就看清了局势,普横料定六爷此次也会出手,而且是出重手,六爷不过是打算借王爷的手来揭开那个捂着的盖子罢了。六爷能算计得到,普横也未必就算计不到,王爷只需揭开盖子,六爷必然会跟四爷死拼起来,王爷不妨见机行事。”温瑞和冷冷地说了一句。
胤默默地低着头,沉思了良久,将各种可能的得失都掂量了一番之后,咬了咬牙道:“不错,老六想借本王的手,本王却也想借用他的手,就看谁能稳得住罢了,只是李小易、阿济隆还握在老六的手上,本王有些子担心,到时候若是老六将那两混球抛出来,只怕……”
温瑞和笑了一声道:“普横料定此二人必然还在六爷手中,虽不清楚六爷是怎么跟圣上说的,不过普横可以肯定六爷暂时不会将此二人露出来的,只要案子结了,时间一长,此二人的作用也就有限得很了,王爷倒也不必挂在心上。”
老九插了一句道:“既然老六不打算用那两个废物来对付我等兄弟,我等又何必出头跟老四干一场,倒不如让老六自个儿去玩好了。”
“不然,六爷临走时的话里可是表露得很明白了,若是短时间内八爷没动静,只怕六爷或许有动用那两废物的可能性,不管如何,四爷始终是八爷的挡路石,能借六爷的手除了也好。”温瑞和冷静地分析了一下利弊。
“好,本王就依先生所言,后日早朝本王就上奏本打老四个措手不及。”胤一脸子坚决地说道。
第二百二十二章 给老四一闷棍(
         温瑞和猜得很对,胤祚确实会出重手,但并不是像温瑞和所预计的那般拼命攻击户部的缺失,而是准备送一桩天大的“功劳”给老四,当然,这桩天大的“功劳”不过是水中花、镜中月,能看得见却无法摸得着………别说是老四,即便是胤祚活了两世了,对钱法、币制也只是知道个皮毛而已,胤祚压根儿就不相信老四能成功地整出合理的币制来。
清开国之后在京师由工部设宝源局、户部设宝泉局,铸“顺治通宝”。顺治十年后的钱法规定,制钱七成红铜、三成白铅;康熙八年钱法再次规定:制钱铜、铅各半,一千文为一串,每文钱重一钱(后增为一钱二分五厘);二千串为一卯,一卯官价折合一两银子。收藏法规定凡积钱到一百千以上,以违制论处;另有私铸律:为首者和匠人罪斩决,财产没官;为从和知情买使;总甲十家长知情不告,地方官知情;分别判刑;告赏银五十两,后又定剪钱边律罪为绞监候,申严私贩之禁,并限期收缴私钱。
有清一代的钱法币制基本上是遵循明代钱法而来的,其中法规虽严,实际上操作起来差强人意不说,反倒成了官商勾结的获利门道,国库每年流失的岁入高得惊人,对于平民百姓而言也是个极为沉重的负担,想要改革钱法、币制着实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这其中所要牵涉的面极广,并不是改变一下铜、铅比例或是发行一下纸币就能解决的。
要想有个稳定的币制首先要确定流通所需的总量,还要确定作为本位地金、银地储备,要有遍及全国的银行系统,还得有完善的法规体系、执法体系。当然铸造钱币、印制纸币还牵涉到防伪问题。这一系列的工作牵涉到朝堂的所有部门。是一项系统工程,就目前地大清朝堂而言,没个十余年的时间压根儿就整不出个像样的钱法、币制出来,一旦稍有不慎,则必然引起国家财政体系的崩溃。当然,若是能成功,则对国家经济的腾飞确实有着莫大的好处。
胤祚费了两天的时间,结合自个儿那点儿皮毛地金融知识,跟邬、林两大谋士商议出了一份折子,讲述地就是钱法、币制改革的一些框架及美妙的前景,就等着让老四去瞎忙乎了。若是换了个平庸的君主。胤祚这份折子未必能够受到重视。可问题是康熙老爷子着实精明,也算是位体恤民众的君主,面对着如此美妙的前景,他老人家不动心的可能性极小,老爷子一动心不打紧,这忙乎的事儿可就要着落在老四的头上了,谁让他管着户部呢?
老四不是打算拼实绩吗?嘿,咱就让你拼去,这折子一上。老四可就有得忙乎了,那货手中地人马原本就不多,忙着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外还得去忙钱法、币制,咱看你如何出实绩,哈哈。爽很!美很!胤祚看着费了老鼻子劲整出来的折子。心中可是美得很,他并不怎么担心老四真儿个能整出个名堂来。就算老四能整出个结果来,那也得是多年以后的事儿了,对于胤祚来说,这段时间已经足够做出很多事情来,而胤祚要的就是时间…………雷霆计划展开所需要的时间。
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四日,科举大案刚过,朝廷大小官员惊魂未定,今儿个地早朝,人人三缄其口,谁也不愿在这个时候触霉头,也没甚子大事可议,只议了朝鲜来使请求援助地事儿………康熙四十一年秋,朝鲜大旱歉收,到如今已是青黄不接,派遣朴成泰为使节到大清求助来了。
康熙老爷子倒也慷慨,大手一挥便是两百万石大米的援助送了出去,让胤祚好一阵子心疼地:朝鲜不过是上贡了些珠宝、美女就换得如此多的援助,老爷子还真是有点儿国际主义精神来着,若换成是咱,这粮食给是可以,拿东西来换,貂皮、木材之类的可以,拿开矿权来换也不错,断没有白送粮食的理,娘的,白便宜了那起子高丽棒子了。胤祚正暗自叽叽歪歪间,康熙老爷子已然起了身,准备退朝了,不料就在此时,廉郡王胤站了出来,一头跪倒在殿前,高声道:“启禀皇阿玛,儿臣有本上奏:户部钱法弊端百出,民间钱贵银贱,一两十足纹银市面只能换取七百五十文,流通不便,更有不法官吏串通铜商融钱铸器,谋取暴利,此皆户部之责,儿臣不敢隐瞒,冒死以闻,请皇阿玛明鉴。”话音一落,将奏本高举过头顶。
胤在朝堂上也属于甚少发言的人物,有啥事情都是由门下那帮子奴才出面,他自个儿属于隐藏在背后的人物,现如今突然上了这么一本,着实令康熙老爷子有些奇怪,愣了一下,才挥手示意司礼太监李德全下去将折子接过来,细细地看了一遍,眉头不由地皱了起来…………这折子上的事例翔实,也算是讲出了当今钱法、币制的不足之处,当得上中肯之言,这倒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只是康熙老爷子素来明白胤其人向来不办什么正事儿,压根儿就不相信胤上此折是出于公心。
康熙老爷子放下了折子,皱着眉头好生打量了胤一番,沉吟了一下,挥手道:“宣。”司礼太监李德全赶忙拿起龙桌上的折子高声宣读了起来:“儿臣爱新觉罗?胤启奏圣上:自我大清立朝以降,钱法、币制初定,然时日已久,其中弊端已生……”
老八这篇折子文笔端的是不错,团花似锦,只可惜朝臣们压根儿就没心思去考究文笔如何,都被其中所罗列的钱法、币制之弊端所震惊了…………朝廷岁入近半流失,此等事情着实骇人听闻,而老八此折矛头直指主管户部的雍郡王胤,就差没指着胤的鼻子骂其失职了。朝臣们都是明白人,自然知道这又是阿哥们一场争斗的开始,谁也不想牵涉其中,待李德全念完折子后,偌大的朝堂竟然安静得鸦雀无声起来。
康熙老爷子一脸子平静地扫视了一下群臣,缓缓地道:“诸位爱卿对此折有何见解说来与朕听听。”
老八的门下早就得到过关照,不要在此事上多纠缠,自然是不会出头发言的;老三一脸子平静地等着看好戏,随时准备打闷棍,就看谁落了下风,老三的棍子立马就能砸下去;一起子上书房大臣咋一听此折,事先没个准备,心里头压根儿就没底,自然也不会开口;老四胤一听此折就明白这折子是冲着自个儿来的,可一时间哪能想出什么对策,心中不免有些焦虑,面色苍白地站了出来,跪倒在殿前道:“皇阿玛,儿臣以为八弟所言甚是,此事是儿臣该管之事,儿臣失职,请皇阿玛处置,然此事重大,非一日所能毕其功,儿臣请求皇阿玛给儿臣一段时间,下次早朝时再行议定。”
康熙老爷子点了一下头,没有回答胤的提议,看向马齐道:“马齐,你是老户部了,对此事有何说法?”
马齐这会儿又转回来当户部尚书了,头前老八的折子一上,老马同志早在心中盘算了许久了,勉强得出了个法子,此时听康熙老爷子发问,忙答道:“微臣惭愧,数任户部尚书之职却未能发现如此大之漏洞,臣有罪,然臣以为钱法、币制确有漏洞,不过也不是不能调治,臣以为若是将现行的半铜半铅变为铜四铅六,加大打击不法铜商的力度,或许能抑制钱法之弊端。”
“圣上,臣以为此举或许可行,铜四铅六虽说制钱的笔画稍模糊一些,然可杜绝钱法之弊端,不失为利国利民之举,臣请圣上明鉴。”上书房大臣王率先站出来附议。
户部侍郎年遐龄也出列道:“圣上,臣以为马大人之言可行,请圣上明鉴。”年遐龄一出,老四在朝中不多的几个奴才也纷纷出列附和起来,一时间倒也有些热闹。老八将这盖子掀起来后便一脸子平静地跪在大殿前,再也不吭一声,仿佛这折子不是他所奏的一般,他在等,等着胤祚出手。
康熙老爷子看了看跪倒在大殿上的那些子大臣,没有表态,微笑了一下,看向默默不言的张廷玉道:“衡臣,说说你的看法。”
张廷玉刚受了一场无妄之灾,原本就寡言慎行的他更是小心谨慎起来,原本没打算发言的,可康熙老爷子问了,他也只能上前道:“臣以为马大人之言固是可行,但其中似乎尚有不妥之处,臣一时间还琢磨不透,臣恭请请皇上圣裁。”
嘿,都说完了吧,该轮到咱上场了。胤祚大步出列道:“皇阿玛,儿臣有本上奏。”
第二百二十三章 给老四一闷棍(
         这几年来胤祚在朝堂之上发言并不算太多,可每每一出手就是重拳,从上火耗归公折子开始,那一次不是大有所为,在朝堂争议中素来独树一帜,也始终没遭遇过对手。这会儿众大臣眼见胤祚再次站出来了,长心眼的朝臣就明白这回胤祚怕是打算跟胤开战了,阿哥们之间的争斗历来凶险,没事儿谁也不想去招惹池鱼之殃,原本有些个大臣还打算出列发表一下看法的,到了此时也都憋了回去,大家伙都想看看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亲王阿哥又能拿出啥好主意来。
胤原本就被老八的突然袭击打晕了头,好不容易有马齐这个老户部尚书出面顶住了,刚自送了口气,冷不丁瞧见胤祚站了出来,刚松下来的心立刻又揪了起来,再偷眼看见老八嘴角上那丝诡异的微笑,心顿时沉了下去,心中已然清楚自个儿正面对着一个险局,布局的人正是胤祚、胤这哥俩个,瞳孔一阵猛缩,面色顿时青了起来。老三一见胤祚站了出去,嘴角一弯,偷偷地笑了一下,看了看胤祚,再瞧瞧老八,顺带瞅瞅老四,心中隐约猜到将会发生何事,“手中的闷棍”可是准备好了,就等着老四落了水,他也要敲上几下的。
嘿嘿,老四这脸色可真是好看,该是猜到了些什么,以为咱跟老八联手摆他一道了,哈哈,爽,老四啊,老四,你小子也有难受的时候了,这才刚开始呢,往后的日子还有你忙的呢。胤脸上的神色胤祚都瞧在了眼里头,心中可是爽得很,神清气爽地走到胤身边跪下道:“皇阿玛,儿臣以为马大人的提议只是治标不治本。甚或是饮鸩止渴之道,儿臣以为铜四铅六虽能降低不法铜商之暴利。但依儿臣所知,融钱铸器之利高达数十倍,马大人所言的降低铜之比例并不足以让不法铜商放弃此项营生,甚或可能为得到原本之利而加大收购铜钱地力度,故此。马大人之言儿臣实在不敢苟同,至于加大打击力度,虽能奏效一时,然也不是根治之法,现我大清之律法不可谓不严,但铤而走险之辈却依旧不绝,实是因其利过巨之故。”
胤祚之言句句打在马齐所上之策的要害之处。且全都是实话。众大臣至此不由地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说实话,官商勾结融钱为器都是地方官吏地营生,这帮子大臣在地方任职时也没少干过,自然是明白其中的关窍的,也算是官场的潜规则之一,不过这会儿大家伙都已经入朝为官了,这项营生跟他们已经关系不是太大,当然也不是完全没关系的…………地方上送上来地冰碳敬里头很大一部分钱都是从此项营生里头来的。朝臣们虽有些不满胤祚、老八把这事儿在朝堂上挑明,可哪有那个胆子敢跟两位阿哥王爷过不去。那不是找死吗?低声议论归议论,可也没哪个人敢出来说些什么的。
听完胤祚的话,康熙老爷子原本平静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耐人寻味的笑,沉吟了一下道:“小六儿,既然你认为马大人的法子不中用。朕倒是想听听你地见解。说吧。”
“是,皇阿玛。儿臣以为当今之钱法、币制弊端极多,然要想一时革除也非易事,儿臣以为钱法乃国家岁入之根本所在,断不容有失,儿臣有本启奏皇阿玛:钱法者,国之根本也,当以金、银为本位,以国家岁入为考衡,以流通数量为依据,设立中央银行以调控,以国家银行为利器,方可根治钱法之弊端。银行者,与钱庄相类似,为存储、放贷为盈利之手段,然不同之处在于钱庄发行地是银票,而银行发行的则是流通之金银币乃是纸币,实为便民之举措,但欲得其利须得先功其器,若不然则有天下大乱之祸。儿臣以为当以调研为先,搞清货币流通之总量、国家金银之库存总量、预测国家岁入之总量,其后以立法为准绳,成立专门之机构以运行新钱法、货币之政策,以国家所持有的金、银为本位发行铸币、纸币。此儿臣之浅见,请皇阿玛明鉴。”胤祚话一说完,从衣袖中取出一份折子高高地举过了头顶。
胤祚话说得不少,可比起那份折子来可就算是少的了,那份厚达十余页的折子,端的是洋洋万言,康熙老爷子一时半会哪能看得完,接过司礼太监李德全递上来的折子,只是快速地浏览了一下纲要,沉默了一阵道:“此折明发,众爱卿各自上书言事,下次早朝时再议。”话音一落,起身便向后殿而去。“退朝!”李德全不失时机地高喊一声,急匆匆地跟在康熙老爷子身后离开了大殿。
再议就再议,反正咱不急,这会儿急的该是老四,嘿,这货跑得还真快,估计是急着回去召集心腹议事去了,得,咱也回府去。胤祚眼瞅着老四急匆匆而去的背影,心里头可是爽得很,压根儿就不怕老四能玩出啥花样来,跟相熟地几个大臣嘻嘻哈哈了一阵便打算溜之大吉,没曾想老八却凑了过来,笑着道:“六哥,前几日给小弟的那副药还真是不错,小弟服用之后,这身子也见好了,呵呵,多承六哥的情了。”
靠!这死老八讨帐来了,嘿,还真指望咱将那两蠢货还给你啊,门都没有,小辫子还是得揪在咱手里头才行。胤祚一听就明白老八的意思,眼珠子一转道:“八弟说哪的话,哥哥有地便是你有地,一点小事何必挂在心上,哈哈,回见了。”话音一落也不管老八那张脸有多难看,自顾自地便向宫门外而去,正准备上大轿,却听到背后有人在招呼:“王爷,借一步说话可成?”
嗯?胤祚愣了一下,回头一看却是个从四品的小官儿,看模样有些子面熟,却想不起面前这主儿究竟是谁。不过嘛,认识不认识没啥要紧,胤祚总得表示一下礼贤下士地礼数不是?微笑着问道:“这位大人有何见教?”
来人是个面目清逸的中年汉子四十出头,方脸浓眉,也颇有些风度,躬身行礼道:“王爷,下官是翰林院侍讲扬名时。”
扬名时,字宾实,号凝斋,顺治十八年生人,江阴人氏,康熙三十年进士出生,始终在翰林院供职,从翰林院检讨、侍读直到现如今的侍讲,其人生性耿直,不善拍马,十多年过去了才混上个从四品的小京官,这官运实在是不怎么顺畅。胤祚向来少跟朝臣打交道,别说是扬名时这等小官,便是三品的官员也不是全部识得,此时见杨名时叫住自己,倒有些好奇,笑了一下道:“哦,原来是杨大人,却不知杨大人叫住本王可有何事?”
“王爷,下官家中开的是钱庄生意,下官对钱庄也颇有些了解,今日朝堂之上听闻王爷的奏章,着实触动不小,下官也有些浅见,想向王爷请教一、二,不知是否方便?”杨名时不亢不卑地说道。
杨名时?这名字貌似很耳熟啊。胤祚皱着眉想了一下,突然间眼前一亮,知道了面前这人是谁来着,这主儿便是前世那会儿雍正手下的一员干将,好像曾当过多年的云南巡抚,算是个不错的能吏,只是胤祚还有些怀疑,面前这主儿年纪都不小了,才只是个从四品的小官儿,这能力究竟是不是真的,只怕还得打上个问号,不过这会儿也不是考较杨名时能力的场合。胤祚笑了一下道:“杨大人有何见解,但说无妨。”
“王爷所言的纸币发行似乎与北宋年间的交钞有些类似,虽是以金、银为发行之根本,然若是超发,则恐贬值,极易引起物价飞涨,少发则流通不足,微臣以为当要有一调控机制方可控制其风险,若是以朝廷岁入为预估,恐有不妥。”杨名时恭敬地答道。
哟嗬,有点水平嘛,虽没说出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名词,可意思却都表达出来了,不错,朝中能有此见识的只怕不多,此人有才,断不可落入老四的手中。胤祚心中一动,笑着道:“杨大人所言极是,今儿个天色已晚,杨大人明、后日若是有闲暇,可到本王府中一叙如何?”
胤祚话中拉拢的意思极为明显,杨名时想了一下道:“朝廷素有定规,朝臣不得与阿哥私相往来,下官不敢从命。”
嘿,有意思,怪不得这家伙混了这么多年还是个从四品,耿直得可爱。胤祚虽是爱其才,可也不想勉强,哈哈一笑道:“也好,杨大人若是有了准主意,不妨写个文本让本王参考一、二,倒也不必到本王府上,就送到工部衙门好了。”
杨名时躬身行了个礼,恭敬地退了开去,胤祚看着杨名时的背影,不由地露出了一丝笑意……票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 家事
         “四爷明知前面是个大火坑,他硬着头皮也得往里跳。”听完了胤祚对今儿个朝堂争论的经过之后,邬思道冷笑了一下道:“钱法、币制之改革原本就关系到户部的命根子,若是户部没了控制钱法的权力,这户部也就基本上被架空了,玉露料定四爷定会上本请求主导此事的,不过四爷定不会用心于钱法之事,打的算计不过是拖字罢了。”
嘿,那倒是,若是这钱法、币制改革别说落到咱手中,即便是落到其他阿哥手中都没老四的好果子吃,老四除了请命主持此事之外,倒也没有别的法子,倒是这个拖字诀却有些麻烦。胤祚皱了下眉头道:“以二位先生看来,该如何破这个拖字?”
“这有何难,左右不过是两条罢了。”林轩毅哈哈一笑道:“一是王爷也上书自请其事,并言明完成之期限,唔,就已五年为期好了,厉何料定圣上断不会将此事交于王爷,然则圣上必定会给四爷一个相当的期限,如此一来四爷即便是想拖也没辙;再者,王爷还可以掺沙子,推荐人去协助四爷,从旁逼迫四爷去完成此事。”
嗯哼,这话有道理,唔,那个叫杨名时的小官儿貌似就合适,既耿直又懂得点金融,家里头还是搞钱庄的,呵呵,这货倒是可以用一下。胤祚笑了一下道:“本王今儿个散朝时遇到个妙人儿,叫杨名时,听起来像是懂得不少钱法、币制的勾当,据说家里还是开钱庄的。让鸿鹄查查他的底,若是没问题本王就保他一本,让他跟老四打打浑去,省得老四闲着没事整日价算计着本王。”
邬思道管着“鸿鹄”,此时见胤祚交待了下来,点了下头道:“这事情倒是好办,左右不过是一、两日地功夫而已。”停了停接着道:“王爷此次能破科举大案,李卫的功劳却是不小,不知王爷打算如何打赏此子?”
厄。这些天光顾者忙乎钱法、币制的折子,倒是忘了打赏那些子功臣,咦,老邬同志咋突然提起李卫,难不成李卫那臭小子撞了老邬的木钟?胤祚心里头叨咕着,可脸上却是笑着说道:“也是。若不是先生提醒,本王险些就忘记此事了,呵呵,惭愧,惭愧。”
胤祚那点儿小心思哪能瞒得过邬思道,邬思道一拈胡须道:“今日一早王爷去上了早朝。狗儿可是紧巴巴地撞木钟来了,他脸皮薄,没敢跟王爷提,托玉露向王爷求个人。”
求个人?啥意思?啊,这臭小子该不会是打算迎娶翠儿了吧?嘿。这臭小子会脸皮薄。这天下只怕没脸皮厚的人了。胤祚立刻猜透了邬思道的谜底,笑着说道:“狗儿怕是思春了吧,嘿,只要翠儿没意见,本王倒是乐于成全的,这狗儿虽说不喜欢读书。可身上那股子机灵劲却是旁人比不上的。本王寻思着是不是给这小子纳个官,外放磨砺一下。”胤祚想起了前世那会儿李狗儿可是当了不小的官儿。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