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得功得知左梦庚分重兵向西镇守渡口后不禁大喜,他只带轻骑两万马不停蹄赶赴乌沙镇救援黄世仁。黄得功明白取胜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先左梦庚一步到达乌沙镇,因此他这两万轻骑只带了一顿的口粮,重型的火炮一律弃而不用,只求速度之下用了比预计少得多的时间抵达了乌沙镇外。
        远处零星的枪炮声和此起彼伏的喊杀声让黄得功知道他来的正是时候,此时天色已经大亮,黄得功隐约能看见战场战况的惨烈。黄得功回头看看身边的副将田雄,“本侯分你八千之兵绕过战场奔袭乌沙镇,如果拿不下乌沙镇你也不必回来见本侯了。”田雄是黄得功麾下和黄世仁同等的得力战将,把奔袭乌沙镇的任务交给他把握应该很大。黄得功生怕左梦庚大军渡江,如果能拿下乌沙镇江边的阵地用红夷大炮对准江心,左梦庚想要渡江势必要大费周折,能不能过得来还是两说。
        田雄双手抱拳,“侯爷放心,如若拿不下乌沙镇田雄情愿提头来见。”说着引兵八千从密林中穿过直扑乌沙镇。
        黄得功一勒丝缰口中高声喊喝率领这支生力军杀入战场。此时黄世仁与金声桓已经厮杀的疲惫不堪,鏖战近一个时辰使双方伤亡惨重,黄世仁在回击乌沙镇时就已经折损了三千多的骑兵,又经过此场苦战总兵力已不足三千;金声桓与之相比也好不到哪去,先前被黄世仁回击乌沙镇杀了个措手不及损兵没有五千也有四千,率领的追击之军近万人现在也剩下不足四千,足足折损了五千多人。
        此时金声桓想要撤退已经不可能,黄世仁抱着死战待援的心思焉能让金声桓走脱,哪怕只剩下他一个人也会死死咬住金声桓不放。
        就在双方杀的都快虚脱之际黄得功引生力军加入战团,以生力军对抗久战之兵就好似秋风扫落叶一般,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金声桓的队伍击溃。黄世仁看见靖南侯的旌旗只觉得浑身的力气一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在马上摇晃几下后终于昏厥倒地,自有亲兵将其拖离战场好生照料。
        金声桓一看对方来援之兵就知道此番料无生机,抱着拼死之心金声桓率亲兵迎向黄得功企图凭借个人武艺将黄得功刺于马下。金声桓倒是忘了黄得功乃是不世勇将,当年扫荡张献忠时曾经单人匹马深入张献忠军中力斩张献忠部将赵虎于马下,武艺之精尤在金声桓之上。
        黄得功见金声桓双矛刺来高喝一声来得好,手中大刀也不避让直挺挺迎向金声桓的长矛。只听一声金属碰撞声金声桓的右手长矛被崩起老高脱手而飞,虽然金声桓久战之下身疲力乏但黄得功的惊人膂力已经可见一斑。
        黄得功将金声桓的长矛崩飞后用刀杆把另一支长矛格开夹于腋下,手中大刀顺着矛杆向金声桓滑去,金声桓无奈之下只能弃矛在马上练起了铁板桥的功夫,只这么一耽搁,两马交错时黄得功甩长矛伸长臂将金声桓从马上扯了下来甩向身后,“绑!”,黄得功与金声桓有过一面之缘还认得他是左良玉手下的得力总兵,生擒敌方大将算是立了一功。纵观黄得功一个照面走马活擒金声桓委实干净利落不愧为明末勇将。
        金声桓之军见主将被擒纷纷溃散,除了极少数逃离战场外都被黄得功围困当场缴械捆绑。黄得功不见黄世仁心里忽悠一下,后听禀报说黄世仁受伤并无性命之忧后才放下心来,留下两千人协助黄世仁部善后后黄得功领兵一万不敢休息直奔乌沙镇江边阵地。
        黄得功见田雄已然拿下江边阵地正与左军相战,心说田雄还没坏了大事,因为黄得功已经看见长江上游的黑点,不问可知定是左梦庚的战船。左军在金声桓走后只有一个部将押阵,被田雄八千轻骑一个冲锋就丧失了江边阵地,此时再受田雄与黄得功两下夹击哪里还撑得住,战不及一盏茶功夫便纷纷投降。
        黄得功将善后事宜交给田雄处理他亲自坐镇江边等待左梦庚的水师,看着由远及近的不足五十艘中型船只黄得功就知道左梦庚是想要用这些战船渡江,陆路大军肯定随后就到对岸。可惜天不佑他,不但乌沙镇左军悉数战败投降还平白得了数门大炮,总共二十门大炮阻挡这些小船还真有杀鸡用牛刀之嫌!黄得功同时心思电转把没有损坏的左军旗帜依然树立在阵地上,用以吸引江上船只。
        过不多时一些统计上来的情况报到黄得功这里,先是黄世仁部的伤亡情况,虽然黄得功早有心理准备可听到黄世仁部所剩不足三千人时也是吃了一惊,不过听到金声桓夜袭乌沙镇的总兵力是三万而此时只剩下不足两万顿时释然。这可是硬碰硬不玩一点虚活的硬仗,以七千换万余,黄世仁不易呀!
        果然不出黄得功所料,在江上船只已经可以看见甲板站立之人时江对岸涌现出铺天盖地的大队人马,黄得功看着越来越近的船只也越发冷静,他要在一轮炮火之下就将这支船队击毁,让左梦庚之军望江恼怒偏不能拿他如何。
        在船只都进入大炮射程范围内时黄得功才下令开炮,江上船队看见阵地上熟悉的旗帜不疑有他正想贴向对岸,直到炮火上身才知道不妙,可惜为时已晚,二十门火炮两轮齐射就将战船毁掉十之**,只有三五只船靠得对岸。
第九十三章 怎一个惨字了得
        『俺现在一天打三个吊瓶,都快完蛋拉!』
        “皇上,左梦庚的战船除了部分停驻安庆口外都集中在皖河口内,大小战船总计八百余艘,虽然不能和海船相比但实力不可小视。”沈廷扬命人发轻舟快船去左梦庚水师驻地查看清楚后向弘光帝禀报情况。
        我知道水军西进已经促使左梦庚变动了军事部署,可如果真在江上打起来胜负还是难料,己军强在战船高大火力猛而左梦庚水师胜在船多,俗话说蚁多咬死象,佯攻作势到何种程度我有些拿捏不准,“沈爱卿,如果战船在江心发炮能否射到岸上?”
        沈廷扬点头道:“红夷炮应该可以,其他的火炮就难说了,臣以为可以先凭借三桅炮船轰击左军阵地,左军必然向皖河口内的左军水师求援,我军可以派出福船攻击左军小型船只,如此一来能够确保我军减小损失又可达到牵制左军兵力的目的。”
        我深以为然,这是典型的围城打援策略,只要火炮的射程够远,不必与左军接触就能消灭部分左军兵力,此次主要目的是牵制左军在侧翼的兵力,此策甚妙,“好,沈爱卿,指挥职责朕就交付与你,记住首要一点,确保我军以最低损失换取最大战果,能不近战就不要近战。”
        沈廷扬当即领命而去,待舰队行至渡口附近时火炮齐发震耳欲聋,连我所在的旗舰都轻轻摇晃着。
        渡口阵地守将李国英深感晦气,因为江上敌船高大火炮射程远使他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在猛烈的炮火轰击下他不得不下令撤出渡口阵地并向皖河口内的吴学礼求援,不把水师调出想要抵挡敌军登陆根本不现实。
        吴学礼来到皖河口内的水师后不敢怠慢时刻准备着入江作战,在听到江上炮声时不待李国英求援已然下令出击,他亲自率领战船百艘逼近敌船。
        沈廷扬这百艘战船不光强在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也非左军水师可比。明朝末年火器虽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可操控火器的人的水平却没有跟上来,开战时操炮射击往往凭借经验和目测,打击的精准度差的等于瞎蒙。而沈廷扬的这支舰队就没有这些弱点,因为沈廷扬跟随孙元化多年,孙元化翻译的一些火炮操控技巧一类的国外书籍沈廷扬没短了研读理论水平堪称高绝,在沈廷扬没有藏私倾囊相授之下,整个舰队的操炮手的水平整整提高一大截,已经由目测射击转变为低等的理论射击,虽然他们不懂三角函数抛物线,可射击的精准度确确实实的提高了。
        这一因素直接导致了战场的局势,沈廷扬军每发三炮必有一炮命中目标,而吴学礼军发十炮能命中一炮已经算运气,所以本来是佯攻的战斗居然打的比正经战役还有看头。
        沈廷扬没想到左军水师实战水平如此低下,他兴奋之余没向弘光帝请示直接下令围歼江上的左军水师,沈廷扬自信能够用十几艘战船的代价击沉眼前的百艘敌船。
        吴学礼虽然预计过敌船的火力会比己军猛烈,可实际体验才知道比想象的还要难以应对,甫一接触就被击沉十余艘战船让吴学礼心中发慌,待见敌船逼近,吴学礼不敢再战下令船队后撤入皖河口内想要凭借河口内架设的大炮拒敌。这一逃一追之间吴学礼近百艘战船只有四十余艘逃入皖河口内,损失惨重。
        沈廷扬见他统领水军开战即获如此大胜,己军战船虽然有几艘损坏却无一被击沉,伤亡情况也不过百人,可以说出乎他的预料。追到皖河口外时见岸上架设着几门红夷大炮沈廷扬害怕战船有失下令撤回渡口附近。这一战不但有效的牵制了左军的兵力还击沉左军战船五十余艘,战果非凡。
        “啪!”左梦庚手掌使劲击在案上,进攻乌沙镇失败折兵三万并且损失一员大将,坚守渡口虽然阻止了黄得功登陆北岸却损失战船五十余艘死伤万余人,两次失利不但损兵折将还导致士气低落,左梦庚如何能不恼怒。
        “传本帅之令,全军准备渡江袭取牛头山,早如此焉能让黄闯子扬威……!”左梦庚非常后悔没有一开始就袭取牛头山。
        柳敬亭和黄澍觉得左梦庚此举太过草率,柳敬亭一捋须髯,“少帅,现在最好的办法还是驻扎在安庆然后分兵袭取牛头山,如果能攻下牛头山那时大军再全军渡江也不迟晚,如果冒然全军渡江,万一失利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啊!”
        黄澍也跟着道:“少帅,胜败乃兵家常事,愚以为柳先生言之有理,我大军虽损四万但实力仍然雄厚,况且黄得功虽然小胜但损失必然也不小,此时确实不宜全军渡江作战,全军渡江只能让黄得功生出死战之心呀!”
        受了一肚子窝囊气的李国英和吴学礼对柳黄二人的谨慎嗤之以鼻,他们认为之所以失利就是因为大军过于分散兵力才会被黄得功击败,如能集中兵力黄得功焉有不败之理。
        “少帅!末将认为大军此时渡江正是时候,黄得功新胜之军必然懈怠,况且黄得功总兵力不过五万余人,我大军渡江黄得功必然望风而逃。”
        一干武将都认为李国英所说不假,十几万大军难道还对付不了黄得功几万人马嘛!被这些武将一吵嚷左梦庚也觉得应该渡江,遂不顾柳敬亭黄澍等人的劝阻下令全军渡江袭取牛头山。
        在接到黄得功送来乌沙镇之困已经解除后我让沈廷扬将舰队撤回到牛头山下,过不多时我听闻左梦庚举大军渡江信息不由惊惧,即使有舰队之利恐怕也无法阻挡左梦庚十几万大军渡江啊!
        黄得功不在少了一个可以商量的人,我召集朱由榔,沈廷扬和黄得功留下镇守牛头山的部将马得功等人商议对策。
        朱由榔见情势危急也忘了自己前时的想法,“皇上,臣弟以为应该放弃牛头山退守池州,左军虽然两次失利但实力仍然雄厚,兵力优势明显,但其粮草并不充足,速战速决对左军非常有利,我军应该依坚城凭大炮消耗左军的实力,臣弟相信左军必不能持久,到时寻找战机即可一战取胜。”
        朱由榔的话仿佛一道清冽甘泉流过我心,我也知道此时除了避开左梦庚的锋芒外没有别的路可走,“御弟胸有沟壑,朕不及你呀!传朕旨意,全军退守池州,马得功殿后。”
        顺利退回池州后高狄所部也恰巧赶到,两下合兵一处让我心下稳当许多,黄得功和沈廷扬的水军仍然镇守乌沙镇与池州互为犄角之势防止左军由江上逼近池州,同时黄得功俘虏的近两万降卒被黄世仁押送到池州,其中包括金声桓。黄得功本不想把降兵押送回池州,可他害怕降兵留在乌沙镇不利于防守,万一降卒哗变未免得不偿失。
        金声桓在被押送到池州之前在鬼门关转悠一圈,因为黄世仁手提利刃非要将金声桓剐了为黄三报仇不可,幸好被黄得功拦下金声桓这才拣了条命。黄得功留下金声桓的命是为了那近两万的降卒,如果现在将金声桓处死势必对收降工作造成困扰,所以临行之际黄得功百般叮嘱黄世仁善待金声桓并且要背着弘光帝。黄世仁冷静下来后也明白黄得功的苦心,此战“黄家军”损失很大,如果能收编金声桓的降兵就会弥补这损失,憋气又窝火的黄世仁几乎是一路瞪着金声桓赶回池州。
        高狄和刘肇基进池州城后不久黄世仁押着降卒随后赶到,吩咐亲兵扯着五花大绑的金声桓去见弘光帝,虽然黄得功苦口婆心的叮嘱黄世仁善待金声桓,可要让他善待等若杀子仇人的金声桓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我问过高狄和刘肇基一路之上的行军情况后吩咐二人下去休息,因为左梦庚的大军可能很快就会逼近池州,要打仗怎么也得休息好才行。
        “末将黄世仁叩见……!”黄世仁一瘸一拐走进临时议事大厅,刚想下拜就被弘光帝双手搀扶驻。
        黄世仁一进来我就看见了并且起身过去把想要下跪的他搀扶住,“黄将军请起,黄将军骁勇无敌堪称勇贯三军,朕能有如此猛将何愁江山不稳,来人,宣御医为黄将军好生诊治。”
        黄世仁闻听弘光帝之言只觉心口一热,“皇上过奖了,末将没能守住乌沙镇理应受罚怎敢受此嘉奖,末将腿伤已无大碍让皇上挂心实乃末将之错,这是靖南侯擒获的敌将金声桓……!”
        “黄将军怎能如此说,黄将军以少胜多堪比古之名将,忠心尤其可嘉!快随御医入内。”我见御医来到便打断黄世仁的话命他随御医入内室查看伤口。
        我转首看着被五花大绑按跪于地的金声桓,“金声桓?抬起头来!”一旁的士卒闻听揪住金声桓的发髻使其仰面,我仔细打量地上的金声桓,三十多岁,相貌堂堂但此时面目呈现疲态,精神有些萎靡。
        金声桓同样睁目看着弘光帝,他听到刚才的对话才相信弘光帝御驾亲征的事实,看着眼前甲胄在身的弘光帝他不由疑惑道:“你是朱由崧?”朱由崧的“美名”可以说天下皆知,金声桓不太相信眼前的人是弘光帝朱由崧,或者说潜意识里不相信。
        “大胆!”嵇宪在弘光帝起身后就一直跟在弘光帝身边,闻听金声桓言语不敬一边斥责一边手按腰刀刀柄。
        我摆手阻止嵇宪,“不错,朕就是朱由崧,也就是坊间相传的蛤蟆天子!朕承认以往举止不规,荒淫无道,亲小人远贤臣,可朕毕竟是太祖子孙,左良玉自称手持伪太子秘诏兴兵东下进犯南京,难道就是人臣之所为吗?尔为虎作伥使人生愤,来人,将其拖出去杖责五十再说。”说着我转首冲朱由榔挤挤眼睛。在得知黄得功俘虏左军两万并且擒获敌将后我便想把这批降卒收编扩充实力,可金声桓来的太快使我全无准备,这个时候就看朱由榔的反应快不快了,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才有得玩嘛!
        朱由榔看着弘光帝对他挤眉弄眼就是一愣,但他的反应确实很快马上就明白了弘光帝内里的意思,“皇上息怒!金将军身体虚弱五十杖责岂不要了他的性命,臣弟以为金将军并不知晓左良玉的阴谋诡计,金将军身为左良玉帐前之将必定身不由己,望皇上绕过金将军!”
        金声桓闻听弘光帝之言心道五十杖责必定性命不保,正惊惧时听闻有人求情不由侧首望去,看着英俊潇洒的朱由榔赞赏之余心存感激,听言语金声桓知道求情之人是仅剩的藩王朱由榔。
        朱由榔见弘光帝不说话,接着道:“皇上,金将军虽然跟从过闯贼李自成,但其归顺朝廷后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望皇上念其忠心绕过他吧!”朱由榔对金声桓还真不陌生,不论是在李自成军中还是在左良玉军中,金声桓和其搭档王得仁都是大有盛名,所部以精锐著称。
        金声桓再看不出朱由榔的袒护之心那就是白活了,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能有三口气谁愿见阎罗,“皇上饶命!王爷所说不错,罪将确实不知宁南侯手中所持秘诏是假……!”金声桓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左良玉父子身上他倒干净的很了。
        既然金声桓服软那我也不能一直强硬下去,在靴子内摸出匕首来到金声桓近前将他身上的绳索割断,“念在桂王求情和你以往对朝廷甚是忠心的份上朕暂且饶你不死。”
        金声桓重获自由后端正跪倒,“谢皇上不杀之恩,谢桂王求情免死,罪将愿戴罪立功以报君恩!”金声桓心中也有一本帐,不管左良玉父子持何种理由率兵进犯南京始终是大逆不道的叛举,而眼前弘光帝朱由崧乃是明室正塑,是得到天下人承认的名正言顺的皇帝,跟着谁有前途不比可知。还有就是通过乌沙镇一战金声桓看出左梦庚虽然兵多将广可却不及朝廷之军勇猛,且粮草辎重匮乏,朝廷之军胜利还是有希望的,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将保明主俊鸟登高枝都是这么个理,诸多因素导致了金声桓的投降。
第九十四章 出奇兵左军溃败
        弘光帝退守池州的当天下午,左梦庚的陆路大军十万余人便逼近乌沙镇池州一线与南明的军队相对峙。弘光帝一直想找机会打击左军所以主动出击了几次,可惜在左梦庚深沟高垒固守阵地之下未能取得理想的战果,遂采取坚守策略在城墙上架设红夷大炮想以旷日持久之战拖垮左军。
        确实如弘光帝等人所料,左梦庚的给养方面非常困难,十余万人的吃饭问题深深的困扰着左梦庚,大军随地筹粮只能保证半月以内不愁吃喝,一旦半月以上找不到粮食这十余万人随时都有溃散的危险,因此左梦庚急于拿下池州城,各种攻城方法都尝试个遍,连耗时耗力的挖地道都用上了还是无法攻下池州,双方就这样相持了大约半个多月。
        和左军一样,弘光帝这方面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虽无粮草方面的问题可大军压城本身在精神上就是一种折磨,况且前几次出城作战都未能获胜士气上不免有些低落。
        退守池州十九天后我有些坐不住了,我并不是只有左梦庚一人要对付,六安的刘良佐也同样使我夜不安眠,如此拖下去虽然拖垮左梦庚的把握比较大可我也会失去宝贵的时间,夜长梦多,下一步的局势会如何演变谁也不敢下断语呀!在今天的例行议事时我把心中的忧虑讲说出来想看看有没有解决的良策。
        刘肇基闻听弘光帝之言听出弘光帝内心的不安,他深知此时身为当家人的弘光帝一旦动摇对军心将会产生不利影响,“皇上,末将认为我军处境困难可左军的处境比我们还要困难,这个时候正是局势发生转折的关键时刻,也是捕捉战机的时候,此时谁先动摇退却便会陷入被动,末将认为我军一要下决心坚守危局加强防守,二要积极主动的寻求捕捉战机给左军以强有力的打击,截断左军粮道乃是目前最佳的争取主动的策略,只要左军粮道一毁必定不击自溃!”
        黄世仁摇头一叹,“截断左军粮道谈何容易,且不说左梦庚派重兵保护着囤积的粮食,就是出去筹粮的军队也为数不少,我军兵力不足不宜分兵,如果也派重兵截烧左军粮草,那么左梦庚必会加紧加大攻城之势则池州危矣!”
        我觉得刘肇基和黄世仁的分析都有道理,权衡利弊后我决定采取刘肇基险中取胜截断左军粮道的策略,“高狄,朕命你率所部两万人今夜出城寻找左军在彭泽一带筹集粮草的部队,以毁左军粮草为重任尽量避免己军伤亡,一击不中就先行退却稍后再寻找战机。”
        高狄自从来了池州就一直闲着,前几次出击都是刘肇基带队守池州也是以大炮为主,他都快憋坏了,此时闻听弘光帝分派重任兴奋异常,“皇上放心,末将定会旗开得胜!”
        左军筹粮之兵不光集中在南岸,我当即传令黄得功适时派兵渡江袭击左军筹粮之兵,希望他那边能传来好消息吧!
        同样坐不住的左梦庚近日也经常皱着眉头。柳敬亭对左梦庚没能听从他的劝阻心有不快,可他身受左良玉知遇之恩有些话不能不说,“少帅,朝廷能调动的兵力很少,大部分都集中在池州与我军对峙,南京方面一定非常空虚,愚以为我军可派轻骑五万人日夜兼程奔袭南京,这样可以一举获胜,即使攻不下南京也会打乱池州的部属使其首尾不能相顾,进而拿下池州,少帅以为如何?”
        柳敬亭话音刚落,帐前站出一员将官,“少帅,末将愿领这五万轻骑奔袭南京!”
        左梦庚正犹豫不决之际看着站出来的将官不由心烦,站出来的是绰号王杂毛的王得仁,此时金声桓未死投降朝廷和弘光帝御驾亲征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左营,平日金声桓和王得仁就是极其要好的朋友有着过命的交情,把奔袭南京的重任交给王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