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前崛起-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川忽然有点后悔这样的喂养方式了。早知道它是要走的,为什么就不让它学会独立生存呢。现如今,它去找栖了还好,只会在路上饿一段,几天应该就能到栖那里了。要是它自己飞走了,它能不能自己学会撕食食物?
转念之间,王川忽然觉得,自己已经把小鹰当家人了。这种种担忧和失落感,比以前的失恋还让人揪心几分。
小鹰已经走了,眼前的珂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却不能因为这事出什么差错,王川故作平静道:“动物在生存方面,会有自己的本能。吃东西这种事情,它饿两天应该就学会了。不用担心的。”
珂道:“那我们怎么办?”
“找找吧。”王川心中暗叹道。
找只能在附近找。王川只是希望小鹰闹脾气,就在附近转没有回来而已。小鹰飞行距离说一日千里也不为过,现在自己的势力被倒大泽也不过三百公里,南到太江不到二百公里,这个范围内不太可能找到。
驿站已经开通了。大王的鹰走丢的消息快马传了出去,却少有消息传回来。民众每天看天,有鹰出现总会大叫,然而却不是大王的神鹰。后来大家听闻这鹰等闲不亲近陌生人,只会降落在穿红披风的人附近,于是百夫长穿上了红披风,其他人也从集市买来红布,或披或挂,或衣或裤,都让自己身上带点红色,只希望大王的神鹰能出现在自己身边。
一时间,华夏尚红。
小鹰没有回来。从秋收前一直到秋收后。
主持完秋收,王川紧锣密鼓的准备兴建城楼。王城设东南西北城门四座,现在城墙合拢之后,四周仅有城门而没有城楼。城楼是城市风采的象征,关乎王城的形象不能马虎。它在战时也能做各种瞭望,藏兵,射楼之用,设计也不能草率。对于王川来说,城楼的建设可以积累高大建筑的建设经验,方便后面王宫的建设,所以要重视。
这个时候,王川就想起嘭卜啦来了。要是他在,王川可以轻松很多。也不知道他在北面的建设如何了。
这个时代的建筑没办法精细,王川唯一的要求便是结实。墙还是用城墙砖砌,梁柱必定用结实粗壮的原木,最好一个大疙瘩都没有的。城楼在城门洞上再设二层,楼层便让乌背带人用钉制大船甲板的方式,用船体甲板钉制,再铺一层水泥。
累计二十来米高的城楼,集合了几百奴隶工匠一起作业,旁边再加上简易的杠杆滑轮吊木架子,整个工地看起来也颇为壮观。
王川将各种细节跟人讲清楚之后,遇到有人抬梁上木,自己便退出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一大帮人跟他们将什么安全意识没一个在意的,自己身为大王,还是闪开点好。要不然让一根横梁压死到了地府也没地方说理去。
退出来站在城墙边上,王川看到灵也在边上,便对灵道:“我得说你两句。”
“不听。”灵倒是很有后世风格的果断拒绝。
这基本是王川自己培养出来的性格,再怎么滴他都得受着。灵说不听,王川还是要说:“我就说你两点。第一,不管什么情况,多让着你妈。她现在可是王朝的高官,地位不比你低,于公于私多少给她点面子。实在不行,私下里小声吵也好啊。第二,你年纪不小了,该成家就得成家了。我们的人还是太少了,回头我还想出个号令,规矩成亲年龄,鼓励生育呢。你这高官都没有成亲,我这号令怎么颁发?”
十八九岁的灵终于长成了大姑娘。这几年来一直在教书育人,物资从不短缺,活得和后世的孩子也差不了多少了。她现在成了教育部长,身上又带了些做事的干练风格,倒是有几分后世小白领一般的气质。这种气质在这个时代极为少见,因此她现在是河部落上下的最受欢迎的大众情人,暗恋和追求她的人无数。
因为她没有成亲,河部落现在成亲男女的年龄普遍偏晚了。为部落的未来和大臣计,王川只能硬着头皮说这等不讨好的话。王川这也没法,巧都讨上门来了,巧再不成亲,阿母估计都要王川把她收了。老婆什么的,娶个不太聪明的人就好了,多了直接换成宫斗王川只怕要出海做野人。
才说这么两句,灵就眼泪滂沱了:“我们难道就不行吗?我又不跟你那个蠢女人抢什么,以后我都听她的行不行?”
对女人哭鼻子,王川一点办法没有。王川囧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别闹了,哭不是你的风格,弄成这样给谁看呢。她不比你笨,就是学习我们的东西比较晚。她比你还小一岁,你多让着她点。”
“就不!”灵抹了一把眼泪鼻涕,“她那个蠢女人,连只鸟都养不好,还不蠢是什么?”
“那是小鹰自己走的。它应该到了发情的阶段了。跟珂没关系。”王川继续维护珂。
灵道:“我才不信呢。小鹰那么聪明肯定不会走的。要不我们打个赌?”
“赌什么?”
“小鹰要是回来,我来养它,不让那个蠢女人碰。”
“……好啊。不过你得先成亲。”
“好。”灵抹一把泪,没事人似的下了城墙。王川在城墙上举目四望,似乎有一种上当的感觉:难道是自己猜错了,灵其实是愿意出嫁的,小鹰也只是出去玩几天?要是以后小象发情了要离开怎么办?
在王川目光望不到的远方,小鹰抓着一只狍子飞上了险峻的悬崖。随手将猎物扔在悬崖上的一个巨大的鹰巢上,小鹰收翅停住。
鹰巢里,有一只比小鹰小两号的雏鹰,此刻它羽毛凌乱,满是伤痕。见到猎物,它挣扎着扑了过来,低头便开始撕食。它刚撕下一块肉条,小鹰便大叫一声扑了过来,在它身上狠啄一下。
雏鹰吃痛,却不敢后退,畏畏缩缩抬起叼着肉的喙,等着什么。
小鹰低头接过雏鹰嘴里的肉,飞快吞了下去,接着吧唧嘴催促。雏鹰只好低头继续撕扯肉条。如此一鹰撕一鹰食,循环往复,将猎物吃了小半,小鹰才迈着步子来到了鹰巢边缘。
小鹰在悬崖边注视着某个方向,半天后忽然啾啾长鸣起来,一副老子在外面过得很好的样子。
第365章 远航归来
小鹰跑了,王川准备多花点时间陪陪小象。
小象越长越大,也可能快到情的年纪了。也可能会去找母象的。
王川可以眼睛不眨一下将三只老虎阉了,却舍不得阉了小象。阉割风险不小,而且他也下不去手。
他过来不久便和小象呆在一起,极少分开。一人一象相处的时间比任何人都要长些。两人经历的战斗也不比任何人少。王川诸多不能对旁人说的话,也基本对小象说了。说小象是王川这个世界最好的伙伴和战友也不为过。
既然是自己的伙伴,王川怎么能让它不能享受象伦之乐?怎么能冒着让它丢命的风险去伤害它?
如果小象终将离开,王川应该会随它选择。南去北往不过半年时间,王川觉得这样还是能等的。王川要做的也许就是在它离开前多培养一下它独立生存的能力。
城楼还在上梁,他站着也帮不上忙,索性从城墙上下来去找小象:“小象在哪?”
“好像去花熊那里了。”
花熊便是石角送来的熊猫。王川之前将它们放到河边竹林里养殖。有了竹子之后,这些熊猫大多都变得健康肥胖起来。只是河边常有狼狗游水进去和这些熊猫打架,搅得这些熊猫不得安宁,河边水涨水落也常让这些熊猫受灾。王川便在烈士墓园边上另劈了一块地,移植了几大丛竹子,围了一个封闭的围栏,建了能遮蔽风雨的房子放养这些熊猫。有时候还让人喂食一番。
熊猫在那里生活,过得安定,性子也显得憨厚起来。现在那里成了部落孩子老人最喜欢去的地方,常有人去喂食。小象马王小犀牛等也喜欢去那里蹭熊猫的食物,和它们打闹。
王川走到熊猫园子的时候,小象正在熊猫园子里和几只熊猫以及七八个孩子大呼小叫得玩骑大马的游戏。见到王川过来,孩子们从小象背上溜下来喊大王,几只熊猫可不认识王川是谁,傻傻呆呆还要小象往前。小象见王川来了,扭头对王川咧了咧嘴,便抖身将身上的熊猫都抖了下来。熊猫们圆滚滚着地,摔在地上懵了一会儿,便小跑着过来抱小象的腿不让小象走,有的还趁小象停下的机会往上爬。
小象走几步停住,对着王川扬鼻晃脑,意思是不是我不想走,是它们不让我走啊。
马王也在旁边,不过它身边一只熊猫都没有。它如同大爷一般醉醺醺躺在地上晒太阳,见王川来了,懒洋洋过来拿鼻子碰碰王川,再四下嗅了嗅便准备回去接着躺着。
几只兽宠里,王川最放心的就是马王了。它应该能老死在这里的。先这里不缺母马,它情也不会乱跑。其次,现在马王隔三差五就去偷酒喝,换一个地方没酒喝估计它得馋死。
根据两年来的观察,王川现马王情的时候脾气会比较暴躁。不过王川也不打算阉割它。后世历史上华夏出现过许多名马,却鲜有好的种群留下,就是因为后人喜欢把名马阉割圈养,难留下后代。王川决定让马王多生些后代,它情的时候,王川骑小象就是了。
小象好不容易摆脱了熊猫抱,走到了王川身边。王川把马王也叫了起来,今天大家出去溜溜腿去,要不都长赘肉了。
王川给马王上了鞍,还拿了一根长棍,沿着去狼穴的路带着小象跑,路上还拿长棍去敲打小象。
起初几下小象没反应,多敲几下后,小象知道王川在逗它玩,便四下找小犀牛,显然是想拿小犀牛的铁盾抵挡。小犀牛现在跟着壮牛,小象没看到,便人立起来,用鼻子卷了一根带枝叶的树枝来抵挡。王川骑着马王跑前跑后,不时用长棍捅打,小象也前冲后突,用树枝抵挡。
小象接近成年,体型比成年猛犸象略小些。它的毛色光亮,看着便让人觉得喜欢。之前被珂刮过大v领的地方长出了些许金黄色的毛,这让它看着更加精神了。
它的长牙弯曲,已接近两米。不过小象似乎喜欢用鼻子多过用象牙。也许是经常使用铁盾和少用象牙的缘故,它的牙更加外扩,它的鼻子似乎比野生的象粗壮一些。它鼻子的灵敏度和力量应该都在野生象之上。这让它甩起树枝来呼呼生风,颇有章法,有几分武林高手的风采。
王川一路敲打它,是希望它更适应在没有盾牌的情况下应对危险。这样它南下或者北上之后,遇到人的袭击应该都能更从容应对。它平时没少和三只老虎玩闹,对于应该肉食动物应该相当有经验了。以后最可能遇到的敌人应该是人类。当然,它用树枝的话好吧,那应该只是一个过渡。
王川带着小象一路跑一路闹,还没有跑到狼穴,跟着身后的驱虎人现了远处河中的帆船,跟王川道:“大船回来了。”
王川往远处河里看了一眼,看到果然是龙王号,便策马掉头,哈哈笑一声道:“回去。”
龙王号在开春后不久,便经过改装后出海北上,带着大量河部落的产出去淮矢部了。王川需要大量的铜,走6路现在道路不通,用牲口运输现在马匹也少,根本运送不了多少。如果是用船运则不同了,光龙王号一条船,一次便可以运送十几二十万斤。
想来在大量河部落的精美物产面前,习惯了使用这些物品的比虎肯定会了疯一样派人去挖矿的。王川也没有为难比虎,告诉带队的牛帆,要是比虎炼出来的铜不够,可以拉矿石回来。
船上有赎盐氏的人跟着,王川也大概和他们说过矿石出铜的比例,想必比虎就算用矿石交换,也不会轻松。
这算是河部落的第一次海上远行,此去风险重重,王川一直颇为担心。他虽然有些理论上的海上航行的知识,但这个世界的危险和实际情形如何,王川真不知道。此行除了龙王号外,还有两艘青鱼号随行。在王川的预计里,三艘船有一艘能够回来便算是不错了。折损一艘那也是正常不过的。让王川高兴的是,三艘船都回来了。
牛帆这一趟远航等于开创了一个时代,这功劳妥妥能坐稳水军司令了。要是收获还不错的话,王川连牙齿都能笑掉。
第366章 敌人在变强
日渐西斜,阳光金黄。得知远航的船只回归,和王川一起在码头上等待的人不在少数。
船未进码头,水手们就已经站上了船舷,不停对着岸上的人挥手。
阿母树皮等站在王川身边一起等着。阿母在意的是船上那些船员的样子:“瘦了,都瘦了。回来了得给他们好好补补。”
树皮看得是船的吃水线,看到三船吃水都很深,这让他极为兴奋。现在他主持整个文官的运作,深知物资的重要性。这三船只要有三分之一是铜或者铜矿石,这对整个王国来说都是惊天财富。
王川铸造铜钱到现在已经一年时间,这一年来行的铜钱只有万余枚,但就这万余铜钱,却深得大家喜爱,人人以拥有一枚为荣。为此,有人不惜用一头牛换几枚铜钱。要是婚礼之上出现这么一枚两枚,男女双方都会高兴好长时间,对家庭幸福极为有利。
因为铸造工艺所限,现在的铜钱个头比较大,一斤铜只能铸造二三十枚而已。王川之前带回来的铜数量不多,还要分做他用,因此树皮想多行而不可得。要是现在有几万斤铜,树皮真会半夜笑醒。
王川看一眼船只的吃水线便开始看船只的累累伤痕。三船的破损不小,可见此行有多少艰辛。他只希望伤亡不要太大。现在部落人少,哪里都捉襟见肘的,实在折损不起。更何况,此行的船员都是有几年航行经验的,培养起来更是艰难。损失一个都会叫人心疼死。
三船缓缓进入城外的码头,立刻得到了岸上的人极大的欢呼。
船上的人看着新建的大城和岸上等待的人,又兴奋又骄傲。部落一日三变,没有见到这城之前大家都在想象城的样子,见到之后才现这这城比想象中的还要气派。
不少船员不等架起跳板就跳上岸来,冲进人群里抱着亲人哇哇大叫。
牛帆走下跳板,径直向王川等人走来,走到一半,他的几个大大小小的孩子便跑出人群,拉着他哇哇大哭。后面身材姣好的鱼珠颇不好意思去抱那些孩子,要退到人群外去。现在自己的男人万众瞩目,可不能因为自己几个人让人看了笑话。孩子想念父亲,可以回家再说。
牛帆抱起最小的孩子,顺势把鱼珠抱住了。鱼珠要挣脱,牛帆道:“大王不会介意的。”
身后不远,王川笑着鼓掌,其他人则爆出了天大的叫好了。还有什么比亲人团聚更让人觉得兴奋的?
鱼珠终究知道这样抱着不好,没多久红着脸挣脱了牛帆。牛帆抱着孩子走到王川身前单膝跪下道:“大王,牛帆不负重托,终于从淮矢部回来了。”
王川道:“一路辛苦。王朝初建,你们辛勤在外,功劳不小。战士们可有损伤?”
牛帆脸色肃然,开始叙功。此行获铜以及矿石近十万斤。另有鲸鱼肉,油,皮,驴马,药物等让船几乎满载。船靠岸而走,不时上岸补充淡水维生素,时有碰撞礁石,定向板多有损坏。和岸边居民战斗十余次,遇大风浪两次。损失船员十三人。三只船这一趟行驶下来,几乎可以退役了。
但总得来说收获不错。
王川出言安抚烈士家属,扬言回头便给大家论功行赏。
树皮安排人接手船只,让船员驴马下船。船员之中,一个毛头小子跳着挤过来道:“大王,我来了。”
这是长高了半个头的大毛。随着大毛过来的,还有另外二三十孩子。
人群之中,先前过来的淮矢部的孩子纷纷挤出人群,拉着大毛等这些孩子亲近得的笑闹。
念儿也在人群之中,她也走了出来。作为比虎的女儿,她在淮矢部很得人敬重。船上下来的孩子见她,纷纷过来点头招呼。如今念儿也跟着孩子们上学,不过作为一个有经历的成年人,学习态度和孩子们不同。加上比虎之前有另外教导过她,她一年里已经念完了一二三年纪的课程。现在她一边跟着四年级上课,一边辅导淮矢部过来的孩子们功课。将来应该能做个合格的老师。
经过这两年的休养,她的再不是原来那种瘦骨嶙峋的样子,现在也妥妥成了一个模样好看的年轻妈妈了。
大毛见过姐姐,过来王川身边,伸出手便拿了一截葛根往旁边的小象嘴里塞。两年不见,小象对这孩子已经忘得差不多了,闻到葛根的味道,小象才想起他来,而后扬起鼻子跟他打过招呼才把葛根接到嘴里。
王川道:“一年过不见,做事都老成多了。你爹舍得将你弄过来?”
先前比虎送来的孩子里并没有大毛。比虎的意思大约是,大毛这孩子还是他自己教了。教几年之后他便可以将淮矢部的担子丢给大毛,然后他便来河部落这里养老。
大毛一边和小象亲昵一边道:“我爹说大王知道得比他多,还是过来跟大王学一段时间再回去。两个月前我爹在准备出兵统一上淮湖,本来是说等统一了上淮湖才让我来的,后来他听说大王现在在建城。他就要我过来跟大王学建城了。没有想到大王的城这么快建好了。”
王川道:“建城的讲究多,哪那么快建好。你要跟着学,要学的东西多着呢。你来了也好,好好跟你这边的姨娘兄弟姐妹亲近亲近。你跟他们学好了,你就不虚此行。不过,你说你爹要统一上淮湖了?怎么这么快?”
王川之前给比虎写过一份五年计划,统一上淮湖那是过两年以后的事情。甚至是等大毛主事以后,留给大毛去做,好给大毛累积声望的。现在比虎将大毛送来了,显然是想让大毛和先送来的这些孩子亲近,不准备让大毛以功绩声望成为淮矢部的领了。
大毛道:“上淮湖那些人太贼了,居然偷了我们的种子自己学会种植了。我爹说要是不能让他们臣服,将来必定成为大患。晚动手不如早动手,因此这才在秋收前出兵了。”
“哦?”这倒有些出王川的预料。之前计划做得匆忙,忽略了这一点。敌人也会吸取经验,也会变强。比虎这个做法是对的。
王川扭头看了一眼淮矢部新来的孩子,对大毛道:“你是个机灵孩子,过来上学了就用心学习。你不比他们,你有诸多兄弟姐妹在这里。我的课你也可以来听。要是这样你都不能比他们学得好,回头看我怎么收拾你。”
既然比虎把大毛弄来了,王川就得帮比虎把他培养出来。要是大毛这个接班人还没有其他孩子学得好,那淮矢部回头就该乱了。
有念儿尚香等人在,大毛王川都不用安排了。见码头事了,王川出了人群往回走。
牛帆见了,却从后面跟上来道:“大王,还有一事要跟你汇报。”
“你说。”王川站住,等牛帆说下文。
牛帆道:“我们经过大泽和太江交汇的时候,遇到了入盐的人攻击。要不是我们见机绕开,怕都回不来了。我们看了他们的人数筏子,光在水面围堵我们的就不下千人。此事……”
王川详细听牛帆说了水面的遭遇情况,说道:“你汇报这事我们心里有底。最新得到的消息说,他们现在人数已经过万了。这事壮牛在负责。你说的这些,我回头再补充给他。他有计划在做。入盐现在只怕已经是入秋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你刚回来,先好好休息几天,说不定到时候还得派你出去帮忙呢。”
战争本就是加快进步的一种手段。淮矢部的敌人在变强,入盐氏的人也在变强。他们现在到了太江南岸耕种。去年一冬,人口少了近三成。但这个春夏,他们又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并且种植面积达到了好几万亩。这些王川对他们一直在意着。有一个适当的敌人可以激励自己,但让敌人坐大,成为大患,那就得不偿失了。这一年多来,壮牛一直负责此事,现在看来,也该到了秋收的时候了。
第367章 史前无间道
文武分家试行一年,现在武院也在磨合期。??? ≠和文院的情况不同,武院的头领不称院相,而称将军。壮牛是现在的临时负责人。
武院下设水军,6军和护卫军三军,再设了参谋,后勤和器械三个机要部门。水军名为鳄军,6军名为犀牛军,护卫军名为神龙卫。原来河部落的军队改编成了水军和护卫军,6军主要由招募的新兵组成。
壮牛上任,最主要的工作便是训练新军,绞杀入盐氏,防止来自东面的入侵。
壮牛在王川的支持下,事情也算做得井井有条。新招募的犀牛军经过一个冬天的训练,便散了不少出去,在东线建立哨所和烽火台作为警戒。同时壮牛亲自带参谋部的组织派遣特战队员,深入太江南岸,潜入入盐氏内部,打听详情和绘制地图。
开春之后,冬熊在太江北岸收集水患的难民。线报传来说,入盐氏在经过冬日的饥寒之后,死了两千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