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前崛起-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泥砖做好,王川先把柴房杂物房打铁房建了起来。部落经过建设据点的房子,多少有了些经验,这房子建起来就不用王川跟在旁边一一指点了。而且有师父带徒弟,能上手的人也不少。杂物房和柴房就是一个门一个窗户的小房子,大小不过十平米,要求屋顶不漏水就行。现在大河边的菰笋干黄而没有腐烂,做屋顶刚刚好,还是一层草一层泥土的铺上五六层,三五年内断没有漏水的可能。
打铁房是这些建筑中比较大的。王川把它建得顶高五米,宽度足有四十平米。设有两门四窗,里面带烟囱的火炉也设三个。旁边还建了两个小间,放木炭矿石等物。
唯一让人觉得不满意的是,王川把打铁房建在了小溪的下游位置,离岩洞有几十米远。
这些房子建完之后,迎来的并不是柴火工具,而且部落的人。没见过泥砖房的早就想体验据点那种凭空建起来的“岩洞”了,现在这里有,就挤在里面不愿意出来了。连阿母这样德高望重的也是如此。
王川本就有让他们移出去居住几天,方便修建岩洞的。如今正好方便王川把岩洞铺暖炕的工作给做了。
岩洞的暖炕,王川采用的是弯曲通道长条式的设计。他根据岩洞的地形,从岩洞口的厨房位置铺设烟火通道,往岩洞里绕一圈后回到岩洞口,从几个高烟囱里排出烟火。烟火通道的上面就是平整长条的炕床。这样的炕床建了几条,有直有弯。可以睡眠的位置比之前增加了很多。
炕与坑之间的空隙除了走道,王川还预留了一个二三十平米的火塘,这里一般只点火照明用,不过却比较方便大家在这里集合。
岩洞的地面王川也用泥土和火砖铺平了,完全看不出原来岩洞的模样。
岩洞门口的位置依旧是厨房和一个厕所。王川把用石头垒在的灶台全都清除了,所有的灶台都改成用火砖垒成的,上面放置统一的陶盆,并和暖坑连接。厕所则把篱笆换成了泥砖,下面接了一截王川后面烧制的陶管,接到茅坑的位置。
岩洞口的篱笆拆除掉,用泥砖把岩洞口砌了起来。这里王川留了两个门和几个小窗户,方便进出通风采光。
岩洞完工那天,正好下起了小雪。王川在岩洞施工的时候,特意不让部落的无关人等进去观看。岩洞施工的人却不知道怎么形容现在岩洞的样子,经过他们的各种夸张,部落的人早就好奇岩洞现在是什么样子的了。
当王川宣布岩洞改造完毕的时候,部落的人一窝蜂冲了进去,很多人就呆立当场了。王川用铁钉开石的办法,把岩洞中几个特别突兀的岩石给清除了。这让岩洞看起来空旷不少,第一眼就让人觉得不认识了。
灵骄傲道:“火伢子早就说过石头也可以用铁钉开掉的。”
岩洞的灶台上的火烧的很旺,虽然岩洞中只点了两个照明的火把,但整个岩洞都不觉得冷。伸手摸一下铺了干地衣的炕床,更是暖烘烘的。
有些大人还注意到,暖炕上还有不少低矮篱笆做成的屏风。他们很快从新人洞房的布置中想清楚这些东西的用途,很快就心热起来。
最让人意外的是平整的地板。平时地面上的凹凸没少膈脚,现在铺上这地板后,不管怎么踩都不怕被膈到了。孩子们就在上面跳来跳去,玩个不停。
喜新厌旧或者早已有之。部落的人看到新改造过的岩洞,马上就把外面的泥砖房弃如敝履,欢天喜地的搬回岩洞了。
比虎来回审视着岩洞,终于明白王川所说的洞府是什么意思。经过这等建设,才是适合人住的洞府,之前那是给猴子住的洞穴。
第45章 村落的雏形
阿母的床就在火塘边上。王川给阿母的床位铺好干地衣兽皮,把她扶上炕,跟她说:“回头再给你做张小桌子,你就可以在床上吃饭了。”
阿母打趣道:“你之前可说不让。”
王川道:“我之前说是不能烤肉。那时候吃得到处是骨头,脏。”
阿母笑骂:“就你这伢子爱干净。”
阿母觉得这个孩子真是没话说了,小小年纪,聪慧不说,做事也勤快,各种想法看着天马行空却总是处处惊喜,还武勇有担当。就算蓄养只小象,也有灵性得紧。有这孩子在,自己就是马上死了也甘愿。现在自己就指望着能多活些日子,看到这孩子能够健康长大,那就死而无憾了。只是不知道这小桌子是何等模样?
不知不觉之间,阿母已经忘记了不久前自己觉得活不过这个冬天的事。
岩洞整改好,计划中的工程进度就完成了一半多了。
初雪下了不到半天就停了,地上的一点雪沫子被风一吹也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部落的人抓紧时间把其他工作做完,下一场雪要来只怕就会是鹅毛大雪了。
后期要建设的是茅房,围栏和道路。同时烧出一片荒地来明年种田。
现在人多手快,茅房的建设不过花了一天功夫。只是里面的装修还用了一天。茅房分几个隔间,用火砖铺地,陶管接通到粪池的设计,排木钉的门也装上了。不过这门是为了挡风雪,并不为其他。这些人三两个月前基本都光着屁屁呢,跟他们说那些讲究他们干脆就不会装门。王川还在茅房前架设了一条竹管子方便冲水,这感觉就跟早年的乡村厕所很像了。
茅房建完,茅坑也得用木头挡上,围上一圈围墙,要不然小象带着孩子下去游泳那乐子可就大了。
围栏方面,王川准备围一个一个三百米乘三百米大小的正方形。从岩洞后面山坡上五十米,一直像河边延伸二百多米的位置。这把岩洞,一段小溪,竹林什么的都纳入进去了。来年开辟田地的范围也囊括在这里面。
围栏就是用削尖的木头钉进地下,或者依着沿途的树木,用藤条绑上几根横木的形式弄成,最后再搭上荆棘当防护。
一千两百米长的围栏要用的不少树木,这些树木从规划里的田地,房屋,道路的位置砍。其他位置的一些合适的小树也砍掉一些,留下健康的大树遮阴挡鸟。另外,沿着围栏,靠外的树木也砍掉一些,留出一条通道来,方便修整围栏。
这么一来,不但围栏的树木有了,而且多了很多可以晾干备用。
男人砍树钉桩立围栏,女人就负责砍荆棘做防护。先把村落里的荆棘或者带刺的藤条砍干净,不够再去周围山林中砍伐。最好把围栏围个水泄不通为止。
在做这些的时候,之前设置在岩洞周围的陷阱也清理了一遍,把它们被安装到了围栏外面各种容易通行的地方去了。
有了斧头砍刀这种利器,围栏四面同时动工,进度极快。没有几天就完成了合围。围栏四面都留了寨门,方便大家进出。
最后把道路修整好,再挖了排水的明沟。一个村落的雏形就出来了。
当明沟的最后一段挖通到小溪上的时候,一身汗的比虎拄着锄头,看着这刚刚成型的村落,眼中颇为满足。
“你走南闯北去过那么多地方,没见过?”王川问。
比虎先挠挠头,然后点头:“没见过。”
“那那些地方是什么样子的?”王川对现在的其他大部落也很好奇,时不时就会问比虎一些。比虎的词汇量不算多,很多时候说的不怎么清楚,或者以“就那样”这种话表示。有时候也让王川很无语。
现在部落周围的景象,有点像后世的园林村落。草屋水沟石板路,树大林稀有层次,加上现在林间没有荆棘,小象和孩子在林中乱跑,虽然是秋深冬至,还是给人一股很温馨的田园风的感觉。
这些东西,比虎就看着觉得舒服,要让他形容出来那就难了。
对于王川的问题,他也想了想才说道:“他们有草屋子,用树枝顶起来的那种,有些也会有石头当墙的,但没有这么直的。也不会有这种路。很多地方,要不就没树了,要不就很多树。就比较……乱。”
“留下来不后悔吧?”王川笑道。
比虎憨笑着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却是问道:“你说的那个小镇,就是这个模样?”
王川道:“现在才哪跟哪啊。要建一个镇子,这大河两边的山林全都变成这样。或者全是农田才行呢。路还很长,我们慢慢努力吧。”
“那会是何等模样?”比虎神往。
看来比虎是开始向往那种景象了。但那又怎么可能是尽头呢?
在这个时代中,因为小冰河的原因,生存本来就比后世要艰难很多。个人或者小团体的出色,不过是时间长河里的一朵浪花而已,说不定一场小小的感冒就会把这朵浪花扑灭。
王川不想被时间的长河无情的泯灭,他要做的是不停地扩大自己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圈子,甚至提高整个社会的生存基础,只有这样,他和他的团队才能得到更多的保障,才能在这时间的长河里长久地生存下去。
这条路路真的很长。现在,他只不过刚刚迈开步子。而眼下他要做的,就是把每一步都走好。
“比虎,见过种植东西的吗?”王川带着比虎向规划中的农田方向走去。
比虎问:“像豚部落那样的?”
豚部落会在挖薯莨的时候,把薯莨留一角埋回土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种植的雏形了。
王川问:“还有没有更高级一些的?比如给作物浇水,除草,施肥这些的?”
比虎想了想道:“我从草原出来后,见过一个部落,叫有禾部的,他们吃草地上的一种草籽,小小个的,黄色的,他们也像豚部落这样种的。有浇水。”
那可能是粟米。王川猜测。有机会的话要过去弄一点来。多种几种东西,也是保障。
他们走到了农田的位置,这里的树木都被砍光了,上面铺满了被清理出来的细枝落叶。只要点燃这些,来年把这里的树根再清理一遍,翻过土来就能种植了。
周围的隔火带已经清理出来。王川吹亮了火媒子,道:“比虎,跟着我,我带你走进农业时代。”
比虎:“……”
第46章 冬临
大雪在农田烧荒后不久就纷纷扬扬的降落下来,不过一夜的功夫,岩洞外面就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王川看了一下自己农历的日期,发现冰川时代果然可怕,哪怕现在只是冰川时代的尾巴。现在不过农历十月下旬,对比后世,这个时间太河流域也未必下雪了。现在太江流域已经下成这样,北国到底是什么场景可以想象。
相对于外面的冰天雪地,岩洞中温暖如春。部落的人再没有外出,连打铁作坊的人也被阿母放假在岩洞中避寒。大家蜷缩在干地衣兽皮里,享受这难得的轻闲。
女人有的用二麻的树皮,或者是猛犸象的长毛搓制着绳线,商量着怎么结出更大更结实的网。有的在用刀具裁剪最后猎来的兽皮,制作各种衣裤鞋子,或者其他皮具。
男人有的在百无聊赖的磨制一些兽牙兽骨,用做装饰。有的在琢磨各种铁器怎么打磨。更多的是坐在暖炕上无所事事。
树皮跟前极为热闹,他在打磨那根硕大的象牙,同时不厌其烦重复那天猎杀大象的经过。从最初的暖洞挖掘,到他发现柘木,到最后怎么让大象掉落陷阱。他和比虎王川在整个过程当中如何英勇,如何机智,如何奋不顾身等等。他极有说话的天赋,这个过程被说得夸张惊险,跌宕起伏。部落的人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让他满足不已。
孩子们不时在岩洞中调皮捣蛋或者逗引小象,也让岩洞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小象的象舍最后并没有修建。在修建岩洞的时候,曾让小象在柴房住了一夜,结果这个憨货就把房顶的茅草吃出了一个窟窿。考虑到目前没有瓦片,这种情况极难避免,它的体型也不算太大,也还算爱干净,就像让它待在岩洞之中了。
它一般就躺在火塘边上,接受小孩子的撩拨,孩子们也喜欢它毛茸茸的身体,常常依靠在它身上不肯下来。
小象和孩子们已经混得熟了,它偷嘴贪吃的习惯也被孩子们惯得不像样子。孩子们时不时勾一块干地衣塞进它嘴里,换来玩一会它的鼻子。或者让孩子们偷薯莨喂它,换孩子们在它背上坐一会儿这种勾当天天发生。
下雪最高兴的就是比虎了。这么一来王川就再没有借口不教他做弓箭了。制作柘木强弓,王川只知道理论,要动手制作,就需要琢磨了。
还好比虎有动手能力,王川有想法,两人就坐在火堆旁每天削出很多碎屑,研究个不停。王川说好弓要筋角木结合,比虎就用各种鹿角麂子角羊角等不断去试验,最后也不知道比虎怎么说服了阿母,让阿母把部落唯一的牛角都拿出来了。两人时不时弄出一些弓箭,不顾风雪到岩洞口试射。效果怎么样无人知道,不过从比虎越来越明显的笑容可以看出,这东西离他满意的不远了。
后世有大师说,生存的寒冬就是团体练内功的时候。王川深以为然。冬天让大家闲着,不如整理一下部落内部的事物,教大家一点东西,以便以后更好的组织行动。
在空闲的功夫,王川把结合部落的语言习惯的常用汉字整理了出来,计划在这个冬天教这些孩子读书认字,数数计算。让大人旁听。没可能让他们人人能够读书写字,但起码要让他们大部分人做到文明开化,知道逻辑。比如分得清东南西北,上下左右,能够说得上三十和五十谁多谁少,诸如此类。像比虎这种用坑人的八进制的,说三伸四个手指的,也应该进行校正,要不然交流都存在障碍。
这些东西王川安排在入夜后教,大约半小时认字,半小时数数的样子。期间也会插一两个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之类的小故事,讲解一下文字的意义,或者说一两个生物的或者物理的常识之类。此外大家如果再有疑问,就在课后进行讲解。
教是统一教,但学多学少孩子会进行考核,大人就不要求了。
这个过程当中,让王川比较意外的是,树皮和阿母的学习的能力居然不错。可能阿母之前就听王川教灵几个人学了不少,现在又学了一些之后,她就能认出王川写在岩壁上的日历了。而树皮居然能举一反三知道一百以后的数字是什么,着实让人意外。
看来阿母活得久并不是一点智慧都没有的。
除了教学,整理物资分析各种数据,作出明年更合适的生产安排,这也是内部提升的一部分。
王川在清点铁器的时候,居然发现铲子砍刀斧头长矛的数量出现了出入。这就有点奇怪了。难道这么一点时间就出现了损毁的情况?王川不由怀疑这些铁器的质量。
一轮问下来后,牙伤有点不好意思道:“那天下雪,我就把这些放到打铁那边的仓库里了。”
这倒让王川有些意外,铁器这种东西部落的人十分爱惜,虽然知道放在外面也没人会偷,不过一般都会带回岩洞。知道这些东西放在打铁房那就没事了,回头天晴的时候再去看一眼就行。
牙伤作为之前豚部落最为强壮的男人,加入河部落后虽然风头没有树皮出彩,不过做事还是挺勤恳用心的。他跟在宽那一组下河捕猎鳄鱼,据说和他们合作得不错。同时这人也亲近大家,比较好学,对腿伤的几个同伴也比较关心。他狩猎回来就经常去帮忙抡捶打铁。大家都比较喜欢他。
豚部落加入至今,虽然时间不长,不过经过搬运大象以及建设的磨合,两边的关系已经极为融洽。相信现在豚部落的人已经知道加入河部落的好处了。王川对此比较满意,对于牙伤说的事也没有多想。
这一天天色放晴,被困多日的小象昂昂叫着冲出岩洞,后面一堆孩子也跟着冲了出去。
部落的大人也商量着出去狩猎,现在有鞋有衣,早些回来天气不会太冷,出去走走可以活动筋骨,说不定还能猎到新鲜的肉食。阿母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让愿意出去的人出去,不出去的四下看看就行。于是不少人拿着工具干粮出去了。
王川看到在雪地里疯玩的小象,拿出了拉车的皮套绳以及早就制好的雪橇,再把自己的头套带上,觉得这个冬天也可以过得很有意思的。
第47章 小瞧原始人
猛犸象作为冰河时期的生活了几百万年的生物,它的御寒能力无比强悍。同时它宽大的脚掌也比较适应在冰雪上行走。
套上皮带缰绳之后,王川站在雪橇上让小象轻松拉着,顺着开好的道路上了山坡,然后松开缰绳,和小象竞赛般从山上滑落下来,那感觉,一点都不逊于什么大山滑雪。
僧多肉少这样的问题在部落里普遍存在。往年只能挤在岩洞里瑟瑟发抖的孩子们难得享受了一回下雪的乐趣,对滑雪这种活动自然更是好奇。这个时候,哪怕是王川在部落中颇有威望也不能犯了众怒了。于是让他们从小到大排了一个次序,一个个玩。
作为交换,滑过雪的自发去找树根或者草根去喂养小象,不能让小象白出力拉了。
部落里对这个游戏唯一没有兴趣的孩子是壮牛。他正站在围栏外的通道上,和比虎学习射箭。
比虎的弓终于做好了。有了铁质刀具削制的弓,比他以往任何时候见过的都要精良。做弓胎的柘木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猛犸象的筋比其他各种动物的筋都要坚韧有弹性,加上用猛犸象身上的长毛搓制的弓弦,这把弓卖相极佳,而且强劲有力。
这弓射出时,箭破空的咻咻声让人闻之丧胆。配上铁箭头,箭射入百米外的树干之中依旧颤抖不停。
壮牛对这把弓垂涎不已,可是他力气小,拉不动这弓。比虎就把试做时候做的一把比较软的弓给了他。这把弓除了弓身小些,拉力小些,其他和比虎那把相差无几。拉满之时,五十米内也可以射入树干之中。这比之前的竹弓精良太多了。只是壮牛箭法欠缺,五十米也难射中大人腰粗的大树。他现在就在练习之中。
王川对两位猛人的练习持欣赏态度。不管是哪张弓,他都拉不动,所以他只看着,不上去找羞辱。相对于弓这种强力武器,他更喜欢方便发射的弩。现在比虎有了制作强弓的经验,回头把设计搞出来,弄个弩箭防身还是非常不错的。
看两位练习了一会儿,他准备回去叫孩子们回洞。这些孩子不知道天寒的威力,玩得久了,到时候着凉可不好了。
正在这时,外出去河边的一人跌跌撞撞地跑了回来,叫嚷着:“坏事了,坏事了。”
王川停住脚步问:“怎么啦?”这个季节河边的鳄鱼已经冬眠了,挖出来也不会怎么动。这几天河面还没有完全冻住,人倒有可能掉下去,但河水不急,掉下去了救就行了,也不至于跑回来。难道出现的别的危险?
“牙伤,牙,伤,他……”来人跑得急了,一口气上不来,一句话都没说完整。
“不要急,慢慢说。牙伤怎么了?”王川拍了拍他的背,让他放松一些。
王川心里觉得不妙。他记得他们这伙出去的人有六七个,除了牙伤之外,还有他爹宽,另外好像还有新人中两个打铁的。他们说是腿脚好了,也去河边看看。他们都是拿了铁器网绳的,一般遇到什么危险,应该都能应付了。现在出了问题,难道是新人和旧人起了冲突?
那人缓了缓,依旧面色发白:“牙伤,杀人了,说是要离开部落……”
王川愣了一愣,这事倒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比虎在旁边跳了起来喝问道:“怎么会这样?可是谁欺负他了?”
他见多识广,知道部落中旧人欺负新人是常有的事。
那人颤抖了一下,几乎都要站不住了,哭丧道:“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我们走到河湾那边,没看到合适的鳄鱼洞,说要回来的,他们就说不回来了,说要带着铁器走,宽和连兔说不许,他们就杀人了。我见他们杀红了眼,急忙就跑了回来。他们还追我来着……”
王川如同被冷水浇头一般,也焦急起来:“我爹死了?”
那人道:“我走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宽还没死,像是被他们掳去了。但连兔就死了,头都被砍下来了……”
比虎暴怒如狂:“我这就去杀了这帮小崽子!”说着,飞快取下了树干上的箭,提着弓就要向河边追去。
王川听到自己爹还没死,倒是冷静了一些,拦住了比虎道:“磨刀不误砍柴工,比虎,不要冲动。我们准备一下,未必比现在急着赶去慢。”
比虎问:“他们越跑越远,如何准备?”
如今部落衣食不缺,正是要发展壮大的时候,居然出了这等事情,实在让比虎觉得愤怒。如果这事置之不理,以后如何让部落发展到千人规模?不过他虽然气急,却听从了王川的话,没有径自去追。
王川道:“河湾离这里本就不近,这么走一个来回后,他们就走得更远了。雪厚难走,这一段路如果光靠我们走路去追的话,天黑之前也未必赶得上他们。如果天黑前还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