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前崛起-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吃了这个药把它们打掉之后,将来显然可以省不少粮食。这种可以节省粮食的东西肯定让别人知道,回头待价而沽还是留着不用,这就看将来部落之间相处的情况或者利益交换了。
药的好处王川比阿母明白,这个话题之中,王川想要了解的重点却是这所谓的“别的部落”。
人类发展到会用火之后,后世研究指出,地球上保守估计有一千万人口,不保守的估计还要更多。
这个部落之前“请火神”,通亲,交换盐这些活动都表明,周围是有其他部落存在的。只是原始人自给自足的生活习性让部落之间的交流少的可怜,他穿来这么久,连别的部落的信息也鲜少听说。更是一个外人都没有见到。而从原来这个身体的记忆之中,也几乎没有找到关于外人的记忆。
其他部落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他是很有兴趣知道的。了解这周围的部落情况,多少可以看出现在生产力水平,从而推断现在北方主流社会或者人群的生产力情况,猜测他们现在的社会构成情况。王川总是觉得,在社会信息交流不通畅的今天,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说不定会比其他任何时候都严重。当他们还在茹毛饮血的时候,北方说不定已经是王朝社会了呢。如果北方有了王朝社会,他只要带着部落的人投奔过去,是不是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阿母,我们周围还有什么别的部落吗?”王川小心翼翼的发问,唯恐让阿母不高兴了不说。
阿母不知道王川的想法,对他的提问还是很高兴回答的,她想了想,用自己连比带划语言习惯说了起来:“大倒树那个山岭再过去往北,那个山坳里有薯块,不过那里有豚,遇到大的要躲开,那东西太凶……再走一日路,就到豚部了。上次下雪后就没见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如今怎么样了……”
“阿母,这个豚部落,他们是怎么样的一个部落?”
“豚部么?”也许王川问的问题有点宽泛,阿母想了想才用总结性的话语道:“豚部好。他们猎豚,吃薯,吃藤,也居穴。和我们互有通婚,换人不纳物。人比我们多。”
“我们的火跟盐就是跟他们交换的?”王川接着问。
阿母摇头,道:“不是,他们也和我们一样,要去火神部请。”
“火神部又在哪?”
“豚部往北再走,过高山和两条河,还走三日才到。”阿母说起火神部,王川可以看到她的神色有些冷。
“他们怎么样?”
“他们恶。人多很多。有弧,不和我们交换。请火神,要五人背的肉食。换盐,要一人背的肉食。通亲,要换人,高换矮,壮换瘦,还要两人背的肉食。巧就是从火神部通婚来的。火伢子,和他们交换要好好算计,不能亏。”阿母说得越发不善,如同之前说狼或者大象一般。
阿母说的肉食是指肉和其他食物。背,是指成年人背得动的数量,大约是七八十斤。这个时代没什么度量的东西,只能用背这种原始的算法。
这个时代的通亲一般以两个部落之间交换年青人为主,很少直接嫁娶。因为每个部落的人口都是有限的,把成年劳动力嫁出去了自己的部落就少了一个劳动力。直接换就没有问题了。这样一来血脉不会混乱,二来大家的人口都没有变化。
巧是部落中最能干的女人,她心灵手巧,做事勤快,不过个子却不算高的。这一来说明了在个子上,换她回来是被火神部占了便宜的。二来却也说明,阿母在交换她的时候并没有亏,因为她的能干可以抵消她的身高缺陷。
两个部落一比较,这就是显示出了两个部落之间的不同了。换言之,这就是一个善良的穷邻居和一个奸诈的富邻居的区别。
“那还有其他部落吗?”王川再问。
阿母道:“东,西,都还有部落,但他们只和火神部交易,不会找我们。我父在时,也说河对面曾有人出现,但这些春秋再没有见过了。”
看来火神部落的影响力在周边部落中还是挺大的。这里就至少有四五个部落是依他们为中心进行交易的。
东西的部落想必离得较远,可能都不和这里的领地接壤,因此可能阿母也没有和他们接触过。
至于河对面部落的情况,王川觉得也可能会离得较远。对面的地形他后世很熟悉,虽说现在和后世会有变化,但对面很大范围内都应该没有这种天然形成的岩洞,这是他可以肯定的。现在的部落基本以居住洞穴为主,没有洞穴加上几十年没有见到踪迹的话,那就不太可能在附近了。
不过王川注意到一点,就算是穷邻居豚部落,他们也有比较固定的食物来源,所以他们的人口比较多。而掌握了几大部落的交易主动权的和同时掌握弓箭的火神部落就更不用说了。他们通过简单的就交换就能得到不少好处,弓箭的使用更加可以让他们得到丰富的猎物,因此人数更多。
可见有固定的食物来源和比较高明的生产技术是现在发展比较靠谱的前进方向。
说完周围部落的简单情况,阿母又简单说了下和两个邻居交流的事情。
总的来说,交流都非常的少。以往年的情况看,也就一年一次而已。这次交流一般在秋天里进行,火种和盐的交换,通亲等,都会这次交换中完成。
但阿母说了这些,却绝口没有提今年交流的事情。现在部落中有自己能够生火的吼火伢子,她才不会找上门去吃亏呢。
至于盐和通亲的事情。有盐果子这种东西,加上部落本身吃盐不多,暂时不需要交换。部落里是有几个小年轻到了适婚的年纪了,不过在王川看来,这些都还是十三四岁的小屁孩,再过两年也不算迟。估计阿母也有让他们等等的意思。
第14章 适合的陷阱
据说老天喜欢眷顾努力的人,虽然很多时候努力都是白费的。在王川看来,教了部落的人十几天做陷阱下套子之后,除了偶尔带回被野兽吃剩半只的山羊或者套死的兔子之外,外出的人收获都没有明显改变,这些天的努力就等于是白费了。
鉴于方便挖窑和避免陷阱长时间没人到而被食肉动物占了便宜等问题,王川已经在他们学会用陷阱的时候把一组二组外出还是留下做了固定安排了。但效果并不明显。
有时候王川夜晚检查他们的绳子和网的使用情况,发现白天怎么带出去的,晚上还是怎么拿回来。问他们怎么没有用这些,他们说是舍不得用,下套子什么的都用了藤条代替了。这个想法没错,相对于比较难得的麻绳,藤条漫山遍野,更容易获得,只是藤条上疙瘩较多,粗细不一,生手很难掌握,这样看来见效的时间还得加多很多。
对于叶原河中的鳄鱼,王川的打算是一天一两只,细水长流的捕捉下去的。毕竟这些鳄鱼说不定要维护部落几年的基本口粮呢。
眼见冬天临近,天气越发的寒冷,说不定什么时候太江鳄都要挖洞冬眠了,部落存储过冬食物的数量还远远不足挨到春天的。王川正想着要不要让他们都回来捕猎鳄鱼储肉过冬的时候,这一天外出的人,意外抬回来了大大小小五只梅花鹿。
这一下整个部落轰动了,动静比那天猎杀了两条鳄鱼还要要夸张。这一组的人个个呵呵傻笑着接受部落其他人的恭维和敬仰,嘴巴巴不得咧到耳朵上去。
这是难得的丰收,他们有嘚瑟的资格。不过好的经验还是得总结和推广才是。这个时间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可能他们也没空回答了。王川走到几只鹿身前,准备自己看。
鹿身上比较统一的情况是腿骨折断,有明显擦伤和网格绳子的勒痕,均被石矛插刺了脑袋。这明显就是用网当绊马索用,让这些鹿摔倒后扎死的。过程不难猜测,这些人能够想到把网当绊马索用倒是出乎了王川的意料。
好不容易等喧闹安静下来,这些人说起捕猎的经过,结果王川脸上露出嘉奖之余,心里多了不少感触。追着猎物跑这种事情,才是部落的强项啊。
事情和王川预料的差不多,只是老天眷顾的成分更高一些。
这次他们到了上次追鹿的位置,发现鹿群又回来了。经过王川十几天的教导,这次就没有乱追,而是准备在狭窄地段使用陷阱,然后通过围赶把它们往陷阱里赶。于是几人动手,设置几处陷阱索套,几人绕到鹿群后面围赶。只是两边的配合上默契不够,这边的陷阱刚匆匆设好,那边的追赶已经开始了。设置陷阱的人只能急忙躲藏,匆忙中,其中一张网还落在陷阱边上。
结果驱赶之后,陷阱只套到了一只,这张网却绊倒了好几只。躲在暗处的男人趁机冲了出来,按住鹿头一矛一只,最后就一共收获了五只梅花鹿。
这说不好是努力的结果还是老天的眷顾。总之结果是喜人的,从没有过的丰收,也大大刺激了部落使用陷阱捕猎的热情。
这事之后,不管男人女人,留守的还是外出的,留在部落中的那组人把每天一条的鳄鱼捕捉完成后,就统统都出去下套子设陷阱去了。王川之前安排挖窑的事情,就挖了个不到两米的矮洞在那。岩洞里堆了一堆肉食没有烤制也没有人去弄,好几张鹿皮鳄鱼皮剥下来了也只是晾在那里没人处理。
问那些不会下套子的女人出去干嘛,她们的回到理直气壮:帮忙压树枝,挖陷阱。
这股热情不容打消。不过王川觉得自己教他们的做陷阱和下套子的方向应该有所变动。
在他看来,陷阱机关之类的东西都应该是精巧的技术,所以应该分门别类针对使用。然而,他现在却认识到,对部落的人来说,简单粗暴的东西才是合适的。最好的不一定合适,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既然部落的人接受不了,那之前教的各种讲究,各种技巧什么的就都抛弃了吧。从现在开始,绳套就只有两种:一种是捕捉兔子狐狸山鸡用的,这种套子只比部落孩子们套鸟雀的大一号,可以自己绑好枝条绳子拿到猎物出没的地方插上装好就行。另一种是捉大型动物的,这种要求用手指粗绳子或者同样大小的藤条,压大树枝作为弹力,对付山羊野狼豹子都靠这个了。至于咬不咬绳子,套头还是套脚,那就先别管了。
陷阱也只有一个要求,往深里挖,井壁要直。挖个五米的深坑,下面再插上几根倒刺,老虎掉进去了也得跪。反正部落的人其他没有,力气还是有一些的。
喜欢追着动物跑也行,那咱们就玩玩运动撒网这一套。网当绊马索用这一套吃过甜头,也不能丢了,网要怎么拉大概和他们说一下。旁边还是得藏一两个人,等猎物被绊倒了,就上前去,直接扎死。
陷阱的这些改变受到了部落极大的欢迎,对他们来说,太精细的东西别说用了,连记都记不住。这么一改,结合他们前面十几天的学习,他们就变得很明白了。
部落的人在原始洪荒里能够生存下来,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从每天保证一两只鳄鱼的收获就可以看出不少端倪。就算撇去了撒网的作用,至少他们在寻找猎物的踪迹和掩饰自己这些方面还是很厉害的。要不然山林莽莽,哪里去寻找适合的猎物追在它们屁股后面跑?怎么避开那些凶猛的大型食肉动物?
被丰收的喜悦刺激后的部落人,还用了另外一个方式去改变了陷阱效率低下的问题,那就是用数量凑。只要发现有动物踪迹的地方,他们就勤快地弄上十个八个陷阱绳套什么的堆在那里。对他们来说,反正藤条什么的漫山遍野,现在动作熟练了,下个套子也不过顺手的事情。只要一两个有收获,肚子就不会挨饿了,何乐而不为呢?
同时,如果遭遇猎物,围赶下绊子这种方式他们也用得极为顺手。
就这样,部落的收获终于变得丰富起来。此后的日子,狐狸兔子山羊野鸡麂子野猪甚至猴子大猫等不断的被抬回部落里。部落里的气氛也持续热烈着,烤肉的香味终日不散。
也因为这样,部落附近的山林中变得陷阱无数,异常的凶险。部落孩子们想把整个山林都装上套子的愿望,在大人手里实现了。
部落的孩子估计是第一次烤肉烤到吐。尽管有王川指挥,不过这些毛手毛脚的孩子还是做不了这样需要耐心的事情,肉烧糊烤焦的事情时有发生,偷吃打闹更是不可避免。
在部落人又抬了一只野猪回到部落的时候,王川果断把让孕妇留下当厨子的想法和阿母说了。这回阿母也没有犹豫,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第15章 一针一线
厨子在后世是负责煮东西吃的,不过这个时代留着岩洞里的几个孕妇,除了熏烤食物处理肉食以外,还要做更多的其他事情。比如学习处理各种皮毛,比如搓不同大小的绳子,修补破网,喂养婴儿,晾晒食物等等。
王川还准备教她们缝制衣服……
不过不能不说,小孩子的工作效率确实没有办跟这些大人比,她们做的事情尽管多而杂,但效率还是比一堆孩子快多了。
部落的收获带来了同样数量不菲的各种皮子。天气越来越冷,这些皮子早晚要变成衣服穿到身上。肉食处理完之后,让这些人开始缝制衣服也刻不容缓。
王川可不允许他们在皮子上撕个洞套在脖子上就当衣服。这样不保暖不说,这样胡乱挂着的皮子随时会被山林里的棘刺树枝刮烂,到春天连皮绳都剩不下。这简直就是可耻的浪费。
如今,他得以空闲下来,把皮子设计成合身又保暖的衣服顺便教这些妇人缝制衣服就成为眼下的工作了。或者说,他觉得这种天气穿裤衩出去,有点冷了。
要做衣服的话,针这种东西必不可少。现在部落收获丰富了,吞食骨头的习惯也有所改变,只吃骨髓了。现在部落里留下骨头无数,很容易可以从中挑选合适的碎骨片打磨成骨针。
打磨骨针就没什么捷径了,只能慢慢在石头上磨。磨成一头尖,另一头也光滑就成。然后在大的那头用尖石片磨出一个豁口,用于挂住麻线。这就基本成了。
做事情先要有规划是没错的。现在部落里鳄鱼皮和其他兽皮几乎一样多,大家都喜欢柔软多毛的兽皮没错,但鳄鱼皮也不能浪费了。现在的天气也不是非得要穿皮毛的时候。所以部落里的男人做衣服的话就先用鳄鱼皮吧。这东西结实耐磨,穿上以后当皮甲用也是好的。剩下的兽皮就给女人和小孩用着先了。
阿母的身体比较虚弱,早上起来都听到她咳嗽了,第一件衣服就先给她做。入了秋的动物皮毛都极为茂密光鲜,兽皮中又以大猫的皮毛最是柔软暖和,这张皮子就给她了。
大约用麻绳给阿母量一下尺寸,然后在皮子上用炭条简单画出线条。在没有剪刀的时候,剪直线的就用锋利边缘的石叶一点一点沿着线条锯开皮子。像脖子的部位这种要开圆洞的,就只能用尖石头一点一点砸开了。肩膀的部位留出来,两边多余的砸裁掉,下面多余的就不管了,可以留着当裙摆。
骨针要扎穿皮子还是有些费力,从碎骨里挑一根尖的当钻子,把裁好的皮子对折摆放好,然后依次固定距离扎孔,后面再拿挂了线的骨针把麻线穿过去,然后打好结,这就行了。
这样扎的孔会比较大,针脚也宽,不过没办法,现在的麻线也粗,小了还过不去呢。
两边都缝好,一件带毛的无袖连衣裙就做好了。好不好看不说,先给阿母穿上,看看合不合身先。
阿母穿上,做虎啸山林状,怎一个威武霸气了得?本来还想让她脱下来用边角给她缝上领子的,不过见她玩得正嗨,就下回再说吧,反正这个天气这样穿着也不会冷了。
鳄鱼皮有大有小,一般宽度都偏窄,挖洞套穿这种形式就穿不下了。男式的鳄鱼皮衣王川准备做成马甲的形式,这样方便干活,热了也能解开前襟散热,当皮甲的话也能挡住躯干要害部位。至于下身部分,用鳄鱼皮当衣裙王川觉得心理上接受不了,做裤子也太硬了,到时候有其他兽皮的时候再做裤子吧。反正他们也光习惯了。
做马甲的鳄鱼皮裁成四块,背一块,肩膀一块,两块一样大小的分别做左右前襟。还是用扎孔穿线的方法缝合,不过男人穿衣服比较粗野,就缝合两遍吧。现在没有扣子,前襟穿了几个小洞绑上一小段麻绳就当扣子了。
缝好马甲后王川自己试了试,有点大,肩膀也没怎么处理好。不过总比挖个洞套头上直接穿好多了。恩,这件就给壮牛了,只是要警告他不能吃。
有鳄鱼皮,肯定要做鳄鱼皮鞋了。鳄鱼背部的皮比较粗糙,做鞋底更合适,一层太单薄,用两层鳄鱼皮再垫上一层鹿皮纳好,这样就够结实同时也比较柔软了。当然熬一点骨胶当鞋底更好,不过现在没有熬制的工具,就先不考虑了。用鳄鱼的肚子部分做鞋面和鞋帮。这鞋是要冬天穿的,所以要做成长筒靴的样子。为了结实和防止进水,鞋底周围的针孔要细而且要密集一些。这个比较费时间,反正现在也不太冷,慢慢做好了。
裤子也照着后世运动裤的样式先做一条出来,这可以让部落里的女人照着提前缝制,省得到时候天冷的时候都没有裤子穿。
样式做一遍,王川就当部落里的人都学会了。就算不会也没关系,身边这个负责穿线的说已经统统学会了。
这个孩子是巧的女儿,瘦瘦小小的,一双大眼睛灵动而清澈。她也跟巧一样心灵手巧。而且她是所有部落孩子中最聪明的一个。王川讲过、教过的各种东西,除了各种陷阱绳套,她都能很快记住,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让其他人理解。
裁缝衣服的方式她学会以后,部落的其他女人就通过她去教了。女人和女人沟通更加容易,而且她们也更加容易理解这个孩子的表达方式。
从今天开始,部落的女人就有得忙了。要想暖和的过冬,现在缝制的这些衣服显然是不够的。后面等皮子多了,天气冷了,女人的衣服得把袖子缝上。男人也应该有带毛的衣裤。边角料王川准备教她们缝制帽子或者围巾。像阿母这种年老的,袜子手套等也应该有一套。她才四十几岁,可不能就这样折损在冬天里。保养一下,王川还想她多活四十年呢。
想必有了这些准备,今年的冬天,不会那么难熬了吧?
第16章 烧些泥巴玩玩
连盐都没有的烧烤食物吃久了,王川对烧陶煮汤的渴望如同春天的野草一般疯长。虽说埋土烧烤也会有些其他的风味,不过那和烧烤的区别其实并不算大。现在吃得饱了,有些更高的要求也算正常。
他刚去大人挖窑的位置看了看。想看看发动孩子们能不能把土窑挖好,结果发现这事不太可能完成了。首先是秋风把泥土吹得又干又硬。用石矛狠狠地扎一下,也就掉下来一小块土疙瘩,这种硬度下,用孩子的力气和落后的工具去挖,进度足够让人绝望。其次是地质知识没有学好,选择的挖窑的地方不能挖窑。壮牛听说这洞挖好可以煮东西吃,不怕费力努力挖了半天。结果才挖进去不到十厘米,发现里面居然是石头层!
这回就算大人来了也没用了。除非用上后世的工具或者火药,要不然这个不到两米的小窑洞算是废了。
这让王川觉得打击不小,感叹想让部落的人喝汤吃肉果然艰难。
“馒头,你说没有窑难道就烧不出陶瓷来吗?”王川问跟在身边的孩子。
他身边的孩子就是巧的那个女儿。其实不叫馒头。根据部落的起名习惯以及心灵手巧的说法,这个女孩子应该叫灵。不过王川对部落的起名习惯满是怨念,觉得一个好好的女孩子叫什么灵还不如叫油盐酱醋,米饭馒头来的好呢。于是私下里,他一般叫这个女孩子各种吃食作料的名字。
至于他内心深处是不是对自己“吼火伢子”的名字有怨念这就不为人知了。
她现在和壮牛一样,几乎是王川的跟屁虫,睡在王川床上的两个孩子,壮牛以外的另一个就是她。不过她和壮牛因为跟着王川有肉吃的想法不同,她跟着王川,是喜欢学习王川教的一切东西。目前来说,她是成功的。
她那强悍的学习能力在王川穿来之前就是部落最为惊人的,大人或者比她更大的孩子告诉过她的,部落周围的所有能吃的东西她都能记住,因此她也是孩子当中最会找东西吃的。现在她也是学习王川讲述的东西最快的一个。很多王川讲过又懒得重复的东西她都能原原本本的重复出来,能当王川的助教教部落人不少东西。
也因为这样,王川对她的跟屁虫行为和占领他的床的行动并不怎么介意。有时候王川还能和她谈谈心,不过她一般听不懂就是了,比如现在……
“陶瓷是什么?”
“总得来说,陶瓷是一种盛放东西的东西。瓷器比较高级,这个可以不管,我们先弄出陶器来用着我就很满意了。”
“这种东西像筐子一样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