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想想。”
“你们考虑考虑,我跟罗局长合作过好几次,你们想好了给我打电话,我帮你去找找罗局长,看能不能留在局里或城区的工商所。”
正说着,一辆豪华大巴开着轮廓灯迎面驶来。
去江城的已经回来了,跑南港的最后一趟要7点多才能回来,并且从思岗方向过来,眼前这辆肯定是、只能是从东海回来的。
未婚妻就在车上,韩博一阵悸动,举起手示意小敏停车。
思岗、丁湖、李庄、良庄、柳下、新庵、梁湾……车头大、车头挡风玻璃上面的牌子一样大,密密麻麻十几个地名。据说这只是所有牌子中的一块,为招揽更多旅客,一边走会一边换。
“韩局,你怎么在这儿?”
小敏一看就认出老单位领导,缓缓停车,摁下车窗回头笑道:“嫂子,韩局等急了,跑这么远来接你。”
“韩博,杨大姐,钱干事,你们怎么也来了?”
“刚到,来接你的。”
“等等,我就下来。”
到家了,终于到家了!
李晓蕾潜意识中早把良庄当成了家,先趴到窗边打个了个招呼,旋即跑到门边想下车,可是行李又在车身下的行李箱里,一时间竟没了主意。
小敏急忙道:“嫂子,你先下车,行李我帮你放分局传达室,放心吧,有我在,少不掉。”
“那就麻烦了。”
“不麻烦。”
未婚妻一如既往的明媚动人,大巴先走了,附近工地的工人下班回家了,公路上没什么人,身边两位是老同事老朋友老熟人,韩博没什么好顾忌的,搂着未婚妻的小蛮腰关切地问:“坐半天车,累不累?”
“睡了一觉,帮着招揽了一会客,不累,挺有意思的。”
“你帮着招揽客人?”
回想起这一路的经历,李晓蕾扑哧一笑:“车多旅客少,你追我赶,跟打仗似的,要抢、要跟人说好话,要想办法把人骗上车。我帮小敏拉六个,厉害吧!”
“厉害,可以去当售票员了。”
“要是我们哪天全失业,就买一辆大客车,跟小敏他们一样跑运输,你开车,我售票,怎么样?”
“行,这个主意不错,除了当警察我好像只能当司机。”
这小两口,一见面就亲热无比的开起玩笑。杨小梅很是羡慕,情不自禁拉起丈夫手,微笑着跟在他们二人身后。
………………
ps:今天有点急事,没存稿,更新晚了,敬请见谅。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一步登天”
未婚妻来了,请焦书记、陈镇长及他们爱人一起去富嫂酒家吃顿饭。两百块钱标准,三四十块钱一瓶的酒,很简单,很正常的人情往来。
要是老卢没退居二线,会比现在更夸张。
镇领导会一个一个请,吃完人家的要回请,一顿接着一顿不仅麻烦而且浪费钱。
陈兴国既是镇党委成员兼分局教导员也是丝河老家的长辈,不光要出席还要以半个长辈的身份招呼“客人”;建工集团汪总正好在家,他是如假包换的“媒人”,在良庄的身份又极为超然,同焦书记一起坐主位。
借这顿饭,将“恰逢其会”的老单位同事杨小梅介绍给镇领导。
许多事只需意会无需说得太清楚,镇里干部包括关系一直不错的周正发在内一个没叫,就组织干事钱朋来了。搞清他爱人与“韩打击”的关系,焦书记和陈镇长很直接地把他视作为“丝绸系统”的干部。
“丝绸系统”干部搞经济建设有一套,主要集中在丝绸集团和丝绸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在党政部门的少。“韩打击”是个另类,既不去搞经济建设,也不进入党委政府,反而进入公安系统,还干得有声有色。
关系本来就不错,在良工集团偷税漏税这个案子上人家又在暗中帮过大忙。
更重要的是镇里正在招商引资,完全可以借这个机会把思岗最大的企业引进来,在良庄工业园投资个分厂。
“钱朋同志有能力,应该压压担子,分配点招商引资任务……”
两位领导虽然没明说,意思很明确,钱朋这个组织干事干不了几天,很快就要去工业园区管委会上任。
丈夫终于要被重用,杨小梅欣喜若狂,频频敬酒,出来时已经站不稳了。
她这个状态坐摩托车太危险,钱朋在良庄没宿舍,孩子又一个人在县里,晚上必须回去。
好久没回县里的家,韩博跟未婚妻商量了一下,干脆把行李塞进越野车,送他们两口子回去,顺便回县里的家住一晚。
同样是“小别胜新婚”,个中滋味却完全不同。
以前哪怕在自己家里亲热,心里总有那么点不踏实,感觉跟做贼似的。现在关系完全确定,等怀中的爱人户口从学校迁回bj就去领结婚证,就是合法夫妻。
“家多了其实不好,跑来跑去,颠沛流离,结婚过日子不应该这样。老婆,对不起,都怪我,让你受委屈了。”
婚前越来越近,韩博越来越内疚,说得全是肺腑之言。
李晓蕾正对全新的生活充满憧憬,一点不感觉委屈,紧搂着他火热的身躯问:“怎么了,怎么会说这些?”
韩博闻了闻她散发出淡淡香味的秀发,感叹道:“公安干久了,总是忙,爹妈会认为你不孝;顾不上家,妻子会认为你没爱;经常不联系,亲朋好友觉得你很装;没结婚的以为你有问题,已结婚的以为你有外遇 。其实只是一个职业,只是一份工作。对大多民警而言,只是努力让自己饿不死。”
李晓蕾吃吃笑道:“给我打预防针?”
“没有,只是有感而发。”
“你不给我打预防针,我一样要给你打。”
李晓蕾猛地坐起身,搂着被子遮盖住苗条洁白的娇躯,很认真地说:“老公,我跟你一样十年寒窗,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你想干一番事业,拥有匡扶正义的职业成就感,我一样想干出一点名堂。
我不拖你后腿,做一个理解你支持你的好警嫂;你一样不许拖我后腿,做一个理解我支持我的好丈夫。以前总花你钱,以后看我的。我要成为侯市长那样的企业家,赚很多很多钱,我养你,怎么样?”
开始很认真很严肃,越说越离谱儿,连她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韩博一把将她再次搂到怀中,苦笑道:“以前花父母钱,要父母养。以后花老婆钱,要老婆养。我发现我很幸福也很没用,竟然混到没你们这些亲人就活不下去的地步。”
“谁说没用的,你要帮我们挣面子。”想起韩总对家庭成员的安排,李晓蕾笑得花枝乱颤。
老爸的“官本位”思想看来会传染,他认为韩家必须有一个党员干部,老丈人和丈母娘深以为然,对此表示支持。现在连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未婚妻都“中毒”了,韩博哑口无言,不早知道该说什么好。
玩笑开完,说正事。
李晓蕾舒舒服服躺在未婚夫怀里,喜滋滋地说:“昨天给丁总和钱总打过电话,他们让我周一上班,正式的,算考勤,不是实习。基本工资1200,提成跟销售部的业务员一样,奖金另算……”
光基本工资就比自己这个公安分局局长高一倍,要是能谈成业务,提成将数以万计,看样子以后真要“吃软饭”,真要让老婆养。
这不完全是老单位领导照顾,而是老单位确实需要她这样懂外贸,英语非常好,又懂一点计算机的人才。毕竟思岗太小,留不住人才,也招不到这方面的人才。
“我一高中同学父母全在外交部,我打算请她帮帮忙,请她爸妈帮我托驻外使馆经商参赞留意欧美各国的展会信息。有信息,有集团领导支持,我就可以带着样品去参加展会,就能跟侯市长一样拿到订单。”
未婚妻野心勃勃,铁了心要做女强人。
韩博彻底服了,禁不住问:“外交部,你打算找外交部的关系?”
隔行如隔山,他不懂很正常,李晓蕾耐心解释道:“不是找外交部的关系,是请外交部驻守使领馆的经商参赞处帮忙。经商参赞处本来就应该为国内企业服务,跟你们公安局去找公安部两码事。”
“你要出国?”
“不出国做什么外贸,是不是怕我一去不回来?”
“怕,谁不怕?好多人一出去就抛妻弃子,你不是抛妻弃子,你是抛夫弃子。”
“我们还没结婚,还没儿子呢!”
“那抛起来更方便,一点牵挂没有。”
韩博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李晓蕾眼泪都快笑出来了,小两口正打情骂俏,手机又不合时宜的响了。
每次都这样,韩博暗叹一口气,拿起来一看竟然是周处长打来的 。
“周处,怎么晚没休息,您有什么指示?”
有些人运气来了真挡不住,周健康放下前几天到手的,笑道:“小韩,教材编撰的非常好,不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而且极具前瞻性。已经刊印出来了,为提高这边民警侦办此类案件的业务能力,我管省警校要了40本。”
“谢谢周处,可惜没稿费,不然我一定要请您吃饭。”
“内部培训教材,又不是出版发行,稿费你别想了,不过你一样要请我吃饭。”
“没问题,就怕周处您没时间。”
小伙子没听出言外之意,周健康不打算再卖关子,不无兴奋地说:“小韩,前天上午,部领导来东华听取税案彻查工作汇报,无意中看到你编撰的教材,评价很高。问我教材哪来的,向我了解你的情况。
你汇报过案情,部领导对你有印象。一听说查出这么大税案、有工作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同志仍在基层当派出所长,部领导认为我们江省公安厅不重视人才,当即要给厅长打电话,要调你去bj。”
一步登天,不是在做梦吧?
未婚妻就在怀里,美好的生活即将开始,这时候调去bj一切不全乱了。且不说去bj能做什么,就现在这样也离不开。
11。26案主犯郝力仍逍遥法外,4。19案费那么大劲儿始终没查出眉目,“平安良庄”建设刚刚开始,现在走跟当逃兵有什么区别。
宁为鸡首,不为凤尾。
周健康一直以为他不想去机关当一个普普通通的科员,话锋一转:“我现在仍是江省公安厅的正处级侦查员,又是02。28案专案组长,可以算你的直接领导,你的情况我必须解释清楚。
确认不是厅里不重视人才,而是尊重你的个人意愿,部领导当时没说什么。直今天下午走的时候,随行的一位处长跟我说,要临时借调你去公大当一段时间讲师。我刚打电话确认过,厅里已经收到部里的借调函,厅领导认为这是好事,估计明天一早会给你们县局发通知。”
虚开增值税发票属于经济犯罪,经济犯罪不只是虚开增值税发票这一种。
厅里准备搞一期经侦业务培训,从全省公安系统抽调侦办各类经济案件经验丰富的民警,其中包括自己这个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新人”,一起给即将去参加培训的各市县公安局选派的民警当几天培训老师。
反正要当老师,去江城跟去bj没什么区别。
韩博稍稍松下口气,忐忑不安问:“周处,借调函上有没有提借调时间,大概让我什么时候去,大概什么时候能回来?”
借调是正式调动的前奏,去基本上别想再回地图上不一定能找到的良庄继续当“土皇帝”。
太年轻,不知道把握机会,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机会难得,周健康不想他一错再错,轻描淡写说:“我没详细问,培训么,时间应该不会太长。把工作交代一下,通知一到就去报到。干我们这一行,跟当兵差不多,服从命令听指挥。”
…………………………………
ps:第三章,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支持。
没存稿,正在码,零点的一章要晚一些上传,各位书友不用熬夜等更新,可以明天一早再看。
第二百六十四章 先当教官,再当学员
5
培训,最多几个月的事,正好在bj结婚,李晓蕾兴高采烈。
韩博隐隐感觉没那么简单,患得患失一夜没睡好。
早上起来刻意没直接回良庄,先送工作热情高涨的未婚妻去老单位,让她先熟悉熟悉环境。然后一个人开车来局里,等周处长所说的那个通知,不亲眼看看心里不踏实。
这么大事不能隐瞒,上级要调又不是第一次,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通知没到之前搞沸沸扬扬不好,张局听完汇报,只告诉袁政委,三个人关上门,围坐在办公桌前,一起等省厅的通知。
“胳膊拧不过大腿,来头一个比一个大,不是我们想留就能留住,也不是你想不走就不走的。除非不干这一行,去东海跟你爸一起搞装修。干那个自由,谁也管不到你,还能赚大钱!”
“张局,您到底想我留下,还是想打发我走?”
“以前想留,现在想通了。思岗县公安局这座庙太小,强留只会耽误你前程。小韩,听我的,去bj工作多好 。不光你好,我们一样会好。朝里有人好做官,到时候我们就有背景,有什么事向你汇报,请你帮忙。”
“向我汇报,请我帮忙?张局,您别开玩笑了。”
既然留不住,就要痛痛快快放人走。
张局是真想通了,很认真地说:“小韩,我没跟你开玩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实用不了三十年。你在良庄呆那么久,良庄走出去多少领导干部,走出去多少部队首长,不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么。”
打击经济犯罪,被各市县公安局挖走十几个民警,全委以重任。不是正科就是副科,不是市局经侦大队长就是副大队长,县区一级公安局不带去的。
新庵县局的参战民警虽然一样“打没”不少,由于行动前接受培训时间太短,行动开始之后依然要思岗县局的同志带,被市局挖走的很少,大多去了兄弟县区公安局。
02。28这一战不光打出经费,一样打出了成绩,打出思岗县局出人才的名声。
徒弟一个比一个有前途,他这个师傅却“原地踏步”,袁政委一直过意不去,点上烟,诚恳真挚说:“小韩,张局真没跟你开玩笑,你年轻,有学历,前途不可限量。在党委政府无所谓,我们公安不行,口子窄、职数少,想进步想干出一番大事业只有上调。”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说一点不心动是假的,可是有太多牵挂,韩博轻叹道:“张局,政委,跟二位说句心里话,我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是两起大案没破,‘平安良庄’建设刚开始,就这么走我不放心也不甘心。”
“不是没破,是暂时不具有侦破条件,比如4。19案,我们做的工作少吗?”
张局拍拍桌子,接着道:“至于‘平安良庄’建设,你已经开了个好头,已经有一个完善的规划,完全可以交给接替你的同志实施。我们是公安干警,不是党政领导,维护辖区治安是第一位的,辖区治安好不好才是政绩,不会出现那种‘人走政息’的事。
再说不是有我们么,你走之后良庄分局依然是重点单位、依然是模范单位,我们会监督实施。更重要的是,你这个思想要转变。从进入局党委班子的那一刻,你就不再是一个普通民警,要有服从组织安排,要有随时调整工作安排的思想准备。”
责任感和主人翁思想太强的同志,往往会在这一问题上钻牛角尖。
袁政委笑了笑,意味深长说:“小韩,你经历过一次党委班子大调整。卢书记威信多高,结果他退居二线,良庄的天没塌下来。焦书记和陈镇长干得很好,县领导三天两头表扬。”
“地球离开谁一样转?”韩博又长叹一口气,一脸无奈。
看着他患得患失的样子,张局忍不住笑道:“差不多,如果你这次要调走,良庄分局有可能不会比现在更好,也绝不会不如现在。”
“太打击人了,我以为我很重要。”
“我还认为我很重要呢,五年任期将满,到时候上级让我退居二线,我立马收拾东西回家。”
“张局,您不会退居二线,您只会高升。”
“借你吉言,要是有那一天,我请你吃饭。”
虽然关起门来说话,但能说这些,是真把自己没当外人。
韩博很感动,坦诚相告道:“张局,政委,我之所以拿不定主意不仅有工作的因素,家庭方面一样有顾虑。我和晓蕾已经规划好未来,我在良庄当警察,她在丝绸集团做外贸,丁总、古总、李总和钱总等老单位领导很照顾,她也非常喜欢、非常珍惜这份工作 。
以前我想去bj去不了,现在她为我来思岗工作,结果我又要去bj,感觉命运在跟我们开玩笑。一切全乱了,我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解释,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
想去的时候去不了,一切好不容易走上正轨调令马上又到,想想是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清官难断家务事,张局跟电影里的外国人一样耸耸肩,只能深表同情,给不了建设新意见。
袁政委是思岗人,好几个亲戚在丝绸集团上班,对集团动向比较了解。
他仰头想了想,突然笑道:“这不是问题,小韩,晓蕾做外贸又不是搞生产经营,不需要天天呆在单位。以前销售科不是有个17岁的副科长么,现在还是副科长,只要能帮企业拿到订单就是爷,去不去单位无所谓。”
“有这事?”张局将信将疑。
“有,不信问小韩。那小子就是有个外贸公司的关系,能帮丝绸集团拿到外贸订单。平时不上班的,工资直接帮他打到银行卡上。一年去不了几次单位,去只有一件事,拿提成。”
张局好奇地问:“多不多?”
“去年十几万,顶我们干多少年!”
“这么说晓蕾将来也是赚大钱的人?”
“做外贸,最赚钱!丝绸集团效益为什么这么好,就是靠出口。以前出口生丝,后来出口面料,这几年搞产业链,丝巾、服装、蚕丝被,老外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
……
局长政委聊得津津有味,似乎忘了借调的事。
从8点等到9点半,以为这事可能有什么变故,正准备起身告辞回良庄,吉主任拿着两份传真件风风火火闯进办公室。
“张局,政委……小韩也在,你在正好!”
终于来了,果然来了。
不等吉主任汇报,张局自言自语说:“怎么两份,难道两个单位同时借调?”
“张局,你知道?”
吉主任被搞得一头雾水,张局没解释,接过传真件看了看,不禁笑道:“小韩,看来不光我们想留你,市局一样不想放你走。先当教官,再当学员。哎呀,市局这么安排好,让你去接受一下系统培训,正好帮你把这块短板补上。”
“什么意思?”
“你自己看。”
第一份是公大的借调函,跟省厅要求去省警校搞经侦培训一样,作为从实战部门聘请的兼职教官去公大授课。
第二份是市局政治处的通知,让尽快移交工作,做好去公大公安管理干部学院进修的准备。
管理专业,为期两年。
跟刚考上普通高校一样今年9月份入学,后年7月份毕业。
有没有搞错,上四年大学,参加工作没多久又要去上大学,韩博顿时傻眼了。
张局拍拍他肩膀,哈哈笑道:“管理专业,专门培养领导的,跟去党校培训差不多,看来市局要重点培养你。小韩,中午你要请客,走的时候我们再欢送。”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举两得
在职培训,不是正式调动,只是培训时间长一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