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查,两万花完,我给张局打电话,请局里再批点。”
“谢谢。”
“又来了,注意身体,开车注意安全。另外有时间多向局领导汇报汇报,请示汇报永远不会错,总这么下去领导真以为你死猪不怕开水烫。”
“是。”
“别口是心非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我没说。劳逸结合,看看香港回归,殖民统治150年终于收回来了,多鼓舞士气,多激动人心。”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打击能叫“韩打击”?
“在1997年6月30日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香港回归,举国同庆。
此时此刻,天A门广场聚集着上万市民,许多人会通宵达旦庆祝。
李晓蕾在天子脚下长大,小时候参加过很多次活动,尽管同样激动,仍拿起遥控器关掉电视,依偎在韩博肩上笑道:“早点睡,明天一早去领证,下午还有其它事。”
“忘了问,明天民政部门上不上班。”韩博挪挪身体,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我妈去街道问过,好多人打算明天领,好日子么,肯定上班。”
“行,早点睡。”
接过一电话情绪明显不对,李晓蕾摇摇他胳膊问:“怎么了,没精打采的。是不是嫌我整天在外面忙,没好好陪你?”
“没有。”
李晓蕾突然坐起身,瞪着大眼睛,韩博不得不苦笑着解释道:“老单位刑警队长以为我当多大官,想请我帮忙,把一起案件嫌疑人的指纹送到公安部刑侦局,再由部刑侦局下放到各省市公安部门进行比对。
其实这不光是他要侦破的案子,一样是我要侦破的案子,是我们良庄分局遇到的第一起命案。凶手逍遥法外,作为专案组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我既使不劲儿也帮不上忙,感觉自己跟逃兵似的,对不起同事,对不起被害人。”
“上次急着回去那案子?”
“嗯,一直没破,人命关天,这是找不到亲属的,要是找到亲属,人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
这种事帮不上忙,只能安慰。
李晓蕾再次小鸟依人般靠在他怀中,抚摸着他手轻声道:“警察是人,不是神。能破不破,明知凶手在什么地方不去抓那是渎职。现在破不了,没办法,你尽过力,不是什么都没干,没必要内疚。”
“我不是内疚,我是感觉应该有办法。”
“你现在是韩老师,不是韩局长,公大更不是公安部,许多事不能人在BJ就能办成的。”
命案,全国命案多了。
且别说一个公大兼职教官没资格把指纹往部里送,就算托系领导把指纹送上去,部里也不太可能为一起尚未搞清案情的命案,要求全国公安机关专门帮你去比对。
人在首都,心在基层。
刚去公大报到时,系主任说过要尽快转换角色。现在看来这个角色始终没转换过来,或者根本转换不过来。
两份工作强烈的反差,让韩博真有股“龙游浅滩”,真有那么点“有劲没处使”之感。
“晓蕾,我发现我好像钻牛角尖了。学习是手段,是为当一个好警察,不是目的,不是为拿文凭而学的。来二十多天,始终没找准位置,我是谁,我是来做什么的,我能做什么?”
哲学的终极问题都冒出来了,李晓蕾被搞得啼笑皆非,禁不住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我是韩博,辖区群众在背后叫我‘韩打击’。我从思岗来,我将来要回思岗至少要回南港去。‘韩打击’这个绰号是打出来的,打击你打击他,打击完这个打击那个,要是光学习光教学,我还是‘韩打击’吗?”
李晓蕾扑哧一笑:“拜托,这里是BJ,不是思岗。BJ有公安,出门左转过两条街就是一派出所,所长比你们局长大,BJ市公安局警察比你们思岗多,坏人用不着你打击。”
部里不可能为4。19案下放指纹让各省市公安部门比对,如果有很多案子呢?
周处前天打电话说许多虚开增值税发票犯罪嫌疑人闻风而逃,一夜之间跑一百多个,其中包括一个虚开金额上亿的,东华县公安局想抓又不知道他们潜逃到什么地方去了,正为一下子冒出这么多逃犯头疼。
再联想到良庄分局辖区,迄今为止仍有两个外逃犯,韩博感觉在BJ一样能干出点事,越想越有道理,心…思一下子活络起来:“难说,BJ警察一样是人不是神,BJ一样有逍遥法外的坏人,或许我真能帮他们打击打击。”
立马来了精神。
李晓蕾乐了,伸手摸着他脸笑道:“好啊,找找公大领导,干脆调BJ市局,最好分到我们街道派出所,专门打击我们家门口的坏人。”
接下来该干什么,能干什么,韩博有了一个大概设想,如果系领导、校领导支持,如果能把方案向部领导汇报,真可能在打击坏人之余请各省市公安机关同行比对下邹某的指纹。
韩博越想越激动,嘿嘿笑道:“调街道派出所当片儿警能打击几个坏人?老婆,人要有追求,你老公我要么不打击,要打击就是一批违法犯罪分子。”
相恋这么多年,李晓蕾非常清楚他不是一个喜欢吹牛的人,没一两分把握的事是不会轻易说的,禁不住问:“老公,你想做什么?”
“追逃,抓逃犯,布下天罗地网,在全国范围内追,让逍遥法外的逃犯无所遁形。”
“你又不是公安部长!”
“我可以汇报,可以出主意。我是从基层借调过来的,我了解情况,我有办法追捕一大批。当然,人微言轻,光靠我是不行的,先拉几个人入伙,然后争取系领导支持,再找校领导,一级一级往上汇报。”
李晓蕾算明白了,在思岗他是县局党委委员兼良庄分局局长。
良庄分局他说了算,县局的事局领导也征求他意见,职务不算高但有实权。借调到公大听上去不错,可是没权了。
卢书记没权了跟霜打过似的,他没权了心里估计一样不好受。
进政府部门的全这样,李晓蕾见怪不怪,搂着他脖子笑道:“想汇报就汇报,想打击就打击,你是好警察,我是模范警嫂,我支持你。”
“谢谢。”
…………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联网的网上追逃
办理结婚证是一件大事,有结婚证就是合法夫妻,不管有没有举行婚礼,不管有没有大宴宾客。
人家小两口自己来办结婚证,这边倒好,来三辆车、来十几个人。
李家总动员,二舅、三姨父和堂叔代表男方,刘主席、王大姐代表老单位,在bj的亲朋好友几乎全来了。
劳师动众,个个朝这边看,搞得韩博和李晓蕾这对新人很尴尬。
幸好准备充分,幸好民政局同志效率够高,提供男女双方单位开具的介绍信、户口簿、身份证、婚前体检证明和结婚照,不大会儿就办理好了。
俩人终于修成正果,妹夫嘿嘿傻笑,妹妹俏脸通红。
李晓慧感觉很有意思,接过红本故作严肃警告道:“韩博,你要好好待我妹妹。如果欺负她,我跟你急。”
“姐,她欺负我差不多。”
“我就欺负你,不服气?这是bj,这是我主场。”
……
俩孩子嬉笑打闹,别提多亲热。
自谈的,感情深,不用为他们今后小日子能不能过好担心。
老李总很高兴,抬起胳膊看看时间,扶着车门说:“刘总、小博他舅,现在还早,要不先去公司坐会儿,公司对面有家饭店不错,中午在那儿吃。”
“李总,不用这么客气,我们就是来见证一下,来凑个热闹。”
“不行不行,一定要去,今天什么日子,香港回归,小博晓蕾领结婚证,双喜临门,喜酒!您是小博老单位领导,不能不赏光。”
就知道喝酒!
沙总回了东海,老李总正式接掌bj经典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基本上已经走上正轨,已经开始盈利。
小李总的事业才刚刚开始,今天只是领结婚证而已,哪有时间去吃吃喝喝,跑过来说:“爸,我有事,刘总有事,韩博一样有事,中午真没空,改晚上吧。”
“有事?”
“我跟一外贸公司经理约好了,人正等着我和刘总过去。”
女儿干的是大事业,既负责集团产品在华北地区内销,又负责产品出口。现在先跟bj和津门的外贸公司谈,谈完之后要出国参加展览会,整天忙,跟电视上那些大公司经理一样有日程表。
老李总不敢拖女儿后腿,同意道:“行,中午没空改晚上。”
“谢谢爸,二舅、四叔、三姨夫,我们先走了,晚上一起吃饭。”
李晓蕾是真忙,把结婚证往丈夫手里一塞,哗啦一声拉开丝绸集团bj分公司刚买的商务车门,招呼刘主席和王大姐上车。
目送商务车驶上大路,李晓慧忍不住调侃说:“韩老师,以前您忙,现在她忙,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而且工作是您帮着找的,您得多担待着点。”
“姐,我后悔了。”韩博收起结婚证,装出一副悔之不及的样子。
“后悔什么?”
“后悔带她去丝绸集团。”
“吓我一跳,以为你后悔结婚呢。”
“怎么可能。”
正准备让老丈人和舅舅堂叔姨父他们先走,新单位黄蓬老师打来电话,只能站在树荫下先接。
“小韩,判了没有?”
经侦教研室总共那个人,自己年龄最小,就自己没结婚,一个比一个关心,今天领证的事全知道。
韩博下意识回头看看民政局,哈哈笑道:“感谢黄老师关心,东城区民政局刚宣判,有妻徒刑。”
主任忙,教授忙,副教授一样忙。
整个教研室黄蓬跟他处得最好,聊得最多,经常开玩笑,忍不住追问道:“有没有并处上交工资终生?”
“这倒没有,这点我比您强。”
“别高兴太早,这才刚宣判,还没收监,没执行,等收监执行你就知道政府的厉害,有你偷偷摸摸藏私房钱的时候。”
“那我得在收监执行前先藏点。”
黄蓬看着桌上刚刊印出来的,笑道:“不用那么麻烦,万一被政府发现吃不了兜着走。教材印好了,稿酬刚到账,60%归你,一共五千六,有时间过来领一下,要么干脆由我帮你保管。”
变成,不再是内部培训材料,而是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出版社付给的稿酬原则上应该发给编译者本人,但学校垫付的书稿抄写、描图费用要从稿酬中扣还,学校约请专人审阅教材书稿的审阅费用一样要扣掉。再加上提取交公的部分,到手的只剩下60%。
提取交公是惯例,学校和教研室各得一半。交给学校的部分,可以抵顶编译教材费用的开支;留给教研室的部分,则用于教材和教学工作,也可用于教研室的集体福利。
不管能拿多少,总比一分没有强。
当老师真好,编一本教材就能赚钱,韩博乐了,扶着树干说:“五千六,这么多,顶我一年工资,回头请各位老师吃饭。”
一本教材就高兴成这样,高校教授、副教授谁不编五六本。
黄蓬笑了笑,接着道:“私房钱是你应的,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陈主任让你回来一趟,要给你送一份礼物。‘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门票两张,花钱都买不到的。”
“开大会?”
“文艺晚会,学校一共才分到十几张,我们教研室就两张。你刚来,没参加过这样的大型活动,今天又刚好领证,便宜你了,赶快过来拿。”
“黄老师,其实我正想找你商量件事,正好,我打车回单位。”
跟老丈人和老家亲戚道别,拦下一辆出租车赶到学校,陈主任已经走了,办公室里只有黄蓬一个人。
他这些天在写一篇关于期货市场犯罪分析的论文,在家写太吵,来单位写清静。
稿酬装着信封里,门票放在信封上面。
“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门票,位置在3台下台,6排12号和6排13号。门票背后字让韩博大吃一惊,赫然打印着:谨订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晚八时于bj工人体育场举行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
敬请光临
落款: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和********办公厅!
“别大惊小怪,以后这样的活动多了。”
黄蓬放下纸笔,抱着双臂问:“在电话里说有事商量,什么事?”
新闻联播里总报道“首都各界参加xx会议或xx活动”,原来是这么回事,韩博意识到自己也成为“首都各界”中的一员,缓过神笑道:“黄老师,我们教研室是不是有部里的科研项目?”
“有啊,好几个。”
“项目是怎么来的,可不可以自己申请?”
“可以,不过很麻烦。”
“您别误会,我搞不了科研,只是有一个想法。”
韩博把椅子往前靠了靠,一脸苦笑着说:“去年严打,上级要求破大案、打团伙、追逃犯。当时我没调入公安系统,大案好不好破,团伙好不好打,我不太清楚。作为一个基层民警,作为一个派出所长,我比谁都明白逃犯有多么难追捕。”
黄蓬低声问:“没线索,没经费?”
“协作也是一个原因,总之,想把逃犯抓捕归案要费老大劲儿,基层民警一听到追逃,一听到要执行异地抓捕任务,个个头疼。”
“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借调过来二十多天,在图书馆泡了十几天,许多资料尤其国外同行的经验,全是以前没接触过的,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国外同行利用计算机网络,建有数据库,全国联网,普通巡警拦住一个可疑人员,要求出示驾驶证或提供社会保障号码,一查就知道对方是不是逃犯。”
以为多大事呢,信息技术是发展趋势,只是技术不够成熟,并且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一时半会儿无法实现。
黄蓬微笑着说:“部里有信息通信局,就是专门干这个的。我们公安系统现在没有,将来会有。一些条件较好的地方公安部门,比如东海市公安局,正在推广旅店业管理信息系统,据说803正在搞dna数据库。”
“黄老师,我知道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只是想,我们为什么非要等到那一天,为什么不变通一下,利用现有条件达到同样目的。”
“什么意思,说具体点。”
“数据库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各省市县公安部门把在逃人员和前科人员材料整理上报,部里统一输入进电脑。比对其实也很简单,用不着等到拥有一个完善且安全的网络,完全可以把逃犯资料刻录成光盘,下发到各省市县公安局。”
韩博刻意等他想明白,接着道:“网络系统没有,但基层公安局计算机不少,大多用来打字复印,我们县局基层派出所、刑警队全装备上了。我们可以采用边应用、边实战、边推动建设的战略,把数据库刻成光盘发放到基层派出所、刑警队,与嫌疑人进行比对;
发放给铁路、民航公安部门,在车站码头进行比对;在治安管理中,与暂住人口、外人口进行比对。光盘不断更新,落网的撤销,刚作案潜逃的上网,布下一张天罗地网,不用联网的网上追逃!”
公安为什么要全面接管户籍管理,就是要“以证管人”。
现在的问题是没西方发达国家那么先进的网络,有大量基本资料、基础信息却利用不上。许多嫌犯在这个地方作案被通缉,却能在另一个地方光明正大生活,甚至不用改名换姓。
用小伙子的“笨办法”,再严格外来人员管理,逃犯真无所遁形。
黄蓬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追逃办法,脱口而出道:“我们可以找人做一个小数据库,编一个在逃人员检索程序,这个很简单,比车站售票系统简单多了。”
“黄老师,您感觉可行?”
“可行,绝对可行!我给主任打电话,当成一个项目研究,我们经侦教研室自己搞。只要能推广应用,上级给不给研发经费不重要。”
要是能推广应用,一网洒下去,能抓获数以千计的逃犯。
研发本来就花不了几个钱,确切地说没什么技术难度,相比那么大成绩,一点研发经费真算不上什么。
就知道他会动心,估计陈主任一样感兴趣。
韩博微微点了下头,继续说:“黄老师,我感觉我们应该考虑全面点,技术问题可以找懂计算机的人解决,另外存在两个大问题。首先这是一种全新的追逃形式,其实性质与发布通缉令差不多,需要通过审批。
现行没有这方面的追逃程序,通过这种追逃方式将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异地羁押措施要适用哪些条款?许多适用强制措施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规定根本无法执行,会造成法律与实践的脱节。”
黄蓬沉思了片刻,突然笑道:“不难解决,只要把程序规定好不会违反有关条款,比如对刑事案件立案侦查后,发现犯罪嫌疑人在逃的,可以对在逃的犯罪嫌疑人签发拘留证,将其基本情况和拘留证上报并输入数据库。
这么一来,无论犯罪嫌疑人逃到什么地方,只要当地公安机关发现踪迹,就能将其就地羁押。抓获地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地公安机关,犯罪地公安机关将签发的拘留证传真给抓获地公安机关。
抓获地公安机关将传真件报经当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直接将犯罪嫌疑人羁押在当地看守所。等犯罪地公安机关来人将犯罪嫌疑人带回关押,再让犯罪嫌疑人在拘留证上签字,履行法律规定的告知本人诉讼权利、通知家属等项职责。”
不愧为法学硕士,一下子能想到这么多。
虽然没什么实战经验,但在法律条款尤其诉讼程序上真是专家。
专业的事由专家操心,“项目”申报时的法规部分,他绝对能解释面面俱到。
韩博很高兴能跟这样的专家做同时,抱着拳道:“第二个问题是嫌犯资料如何上报,追逃程序如何启动,这方面我认为要严格把关。尤其经济案件,搞不好是经济纠纷。以前一些法制意识淡薄的民警介入经济纠纷,还要跨市乃至跨省抓人讨债。如果我们这个追逃方式被他们利用上,后果不堪设想。”
想引起领导重视,方案想获得上级采纳,必须考虑全面。
黄蓬沉吟道:“跟发通缉令一样,要有严格的程序。比如首先需正式立案,展开相关侦查,以确认被追逃的人有重大作案嫌疑。在掌握确凿证据后,上报给法制部门,经主管领导批准开出刑事拘留证,才具有法律效力。
拘留证应附上犯罪嫌疑人照片,先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追逃信息库,然后由省厅一级的公安机关审核,核准后才能上报入部里的信息库,进行不联网的网上追逃。一旦网上追逃出了问题,抓错人,将利用倒查系统,逐级倒查相关责任人。”u
第二百七十五章 追求不同
给陈主任打电话,陈主任很快就来了。 '
听完设想,陈主任当即给系主任打电话。到下午三点,系里没下基层挂职、没出国当访问学者、没其它事务的教授几乎全聚集在会议室里。
高校是有竞争的。
公大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948年7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的前夕,华北局社会部为适应华北地区大中城市解放后接管和组建公安机关的需要,在北河省一个小山村创建华北干部培训班。
1949年1月,改建为华北公安干部学校。
……
十年浩劫,砸烂公检法,学校被迫停办,直到1978年才恢复办学。
人民警官大学突然崛起,成为公安系统第一所本科大学,公大只能屈居第二。论刑侦专业,人家第一个想到的是设在辽省的刑警学院,公大侦查系又要排第二。
三家你追我赶,憋着劲儿在竞争。
比师资、比规模、比学术成果、比科研项目、比所获得荣誉,“不联网的网上追逃”,要是能够获得部里采纳,要是能够用于实战,一网捞千儿下子能把另外两家比下去。
系领导非常感兴趣,涉及到集体荣誉,系里的教授们同样重视,竟你一样我一语开起“专家评审会”。
专家评审,这个比喻不夸张。
教授虽然大多没行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