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距抛尸现场这么远,地面血迹不会少。环卫工往垃圾箱里倾倒垃圾,表示她打扫过路面,既然打扫过怎么会没发现血迹,要是发现血迹为什么没起疑心?”

  没当过刑警,没见过血淋淋的现场,提出这样的疑问很正常。

  徐冰放下水笔,解释道:“报告周政委,出人体流出的血液经过一定时间,颜色会由鲜红色向暗红色、红褐色直至灰色逐渐变化。法医推测被害人死亡时间大概在26日深夜9点至10点半左右,也就是说血液不仅干了而且变色了。

  环卫工清扫马路时天色没亮,在昏暗的路灯下很难分辨出是血液还是其它污渍。当时做笔录的民警工作细致,询问过同样的问题,材料显示她当时确实没注意,大扫把一路扫过去的。”

  “她第一个发现尸体,也无意中破坏了现场。”

  田国钢烟瘾上来了,生怕呛着两位不抽烟的领导,走到窗边点上,回头道:“大扫把带着凝固的小血块四处飞溅,勘查现场时这280米距离内都能找到,直导致我们无法确定凶手是把尸体抱过去扔进垃圾箱的,还是使用过交通工具。”

  把尸体放在自行车上会滴血,放在三轮车上同样会滴血,他所说的交通工具显然指汽车,换言之,他们当时怀疑过参加宴会的人。

  这就对了么,那么大疑点怎可能不查,顶多顾忌影响不会出现在材料上。

  韩博决定等会儿问问他们当时是怎么查的,周素英没想到这一层,问了一个很没常识的问题,多少觉得有些没面子,回到座位上示意徐冰继续。

  “长港路派出所接到报警之后,立即派民警前去保护现场,同时向分局汇报。凌晨5点24分,时任港口分局刑侦副局长的韦支队率领民警赶到现场,当时分局没法医,只能向市局求助,同时组织刑警和派出所治安民警走访询问。

  7点17分,市局法医抵达现场,同分局技术民警一起勘查,法医抵达时韦支队已找到第一现场、凶器及被害人的自行车。8点整左右,一个家住港务局宿舍人在港棉二厂工作的职工,路经现场看热闹时认出了被害人……

  市领导震怒,责令市局负责案件侦破,时任局长亲自兼任专案组长,市局刑侦副局长、刑侦支队长、分局局长、分局刑侦副局长全是专案组成员。当时分成三个小组,第一组负责调查被害人及被害人丈夫的社会关系,第二组负责摸排,第三组负责调查被害人来南…港之前的社会关系。”

  小徐顿了顿,接着道:“第二组是市局刑侦副局长亲自负责的,这一组又分好几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排查案发现场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所有成年男子,第二小组摸排市区所有前科人员,第三小组走访询问全市大小旅馆,第四小组排查案发前后靠港离港的所有船只,第五小组摸排全市外来人口。

  能考虑到的几乎全考虑到了,市区能抽调的警力几乎全压在这个案子上,大排查过程中破坏一百多起大小案件,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两百多名,以至于许多市民以为又开始严打……”

  南…港虽然属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但相对于东广的几个开放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并不快,当时没多少外来人口。

  由于案发时正值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没有外轮在此停靠,几个码头只有几艘国内的货轮。客运码头在长江区,不在案发现场所在的港口区,大半夜既没客轮靠岸,就算有从客运码头走过来也不近。

  本地人作案,至少是常住本地人员作案的可能性极大,但就是没能排查出来。

  两面墙上的一百多张照片,全是当年认为具有一点嫌疑的人员。

  这个嫌疑并非指他们作案可能性较大,只是具有犯罪前科或平时游手好闲,案发当晚没不在场证明,或所提供的不在场证明无法确认,一百多人中至少有90%不认识被害人,工作和生活圈子根本不会发生交集。

  摸底排队,坐堂审讯,当时就是这么办案的。

  韩博走到墙角蹲下身,一边听小徐梳理案情,一边翻看被害人的遗物。

  小徐说完,老田补充。

  他回头看看韩博,低声道:“摸排没有进展,被害人夫妇社会关系没能调查出结果之后,我们提出参加婚礼的人应该查查,涉及那么多市领导,局领导没同意也没明确反对,韦支队就组织我们从侧展开调查。

  先打听婚礼上有哪些人,然后旁敲侧击打听他们是怎么回家的,坐轿车、同亲友一起骑自行车回去的相当于有不在场证明,基本上可以排除掉嫌疑。打听不出来的,或一个回去的,作为重点调查。”

  “老帅”没让人失望,韩博暗赞了一个。

  周素英觉得很不可思议,禁不住问:“老田,这么说你们当年也查过我?”

  “没有。”

  技侦支队政委,全市公安系统级别最高的女干部。

  别说没查她,就算查了也不能说,田国钢急忙解释道:“凶手捅了被害人四刀,隔好几层衣服捅进去的,动作干净利落,女的没那么大手劲儿,我们只在暗中调查成年男子,甚至秘密检查过领导乘坐的车,结果一无所获。”

  “后来呢?”

  “后来被发现了,调查一个司机时被发现的,不能连累领导,我主动承认错误,结果还是连累了。”

  案件没破,居然秘密调查领导!

  调查市领导可不是一件小事,韩博终于搞清楚时任局领导为什么下台了。

  “老帅”之所以能干到刑警支队长,完全在于他当时级别不够高,下属又帮他打掩护,正在火头上的市领导没注意到他,不然现在很可能在哪个派出所当管段民警。

  难怪这个案子很久没人提及,原来有这么多隐情。

  韩博感慨万千,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苏海冰抬头道:“韩支队,事情过去十几年,我们现在只能找港棉二厂和长江区文化局的老同志了解了解情况。只能去被害人的学校查查其同学,找几个能联系上的同学了解她上大学和高中期间的情况。”

  “我也是这么想的。”

  “匕首什么时候检验,要是能检出指纹和DNA,接下来的侦查我们心里至少能有个底。”

  要是检不出来就表示没任何证据,就算接下来的侦查中发现之前没发现的因果关系,成功锁定嫌犯也无法将其绳之以法。

  他不想做无用功,韩博同样不想。

  “血手印是杀人案件现场较为常见的一种痕迹,痕检技术人员经过多年实践和研究,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普遍存在适用范围不够广泛,手印纹线容易扩散破坏,深色客体显出手印受背景干扰反差弱等问题。

  从年前我就开始研究怎么让匕首尖上有可能存在的指纹显现出来,看过很多文献,咨询过好几位血手印显现方面的专家,办法有几个,关键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必须要以显现失败后能够及时补救为前提。

  为此,我去红十字会买了一袋血,途在带有指纹的金属上,一共准备十几个检材,根据试验方案订购好几种试剂,等金属再锈蚀一段时间再进行试验。”

  “要等?”

  韩博点点头,解释道:“陈旧的血手印,血液中的过氧化酶失去活性,不能参与反应,但在血红蛋白分子中的血卟啉环上的铁离子能够起触媒作用,可使过氧化氢释放出初生态氧,将无色的四甲基联苯胺氧化成四甲基联苯胺蓝,显现出蓝绿色的血手印。

  跟去年要等几天提取雷…管上的DNA差不多,要等试验检材血液中的过氧化酶失去活性之后才能进行。确定试验成功,显现出的颜色反差明显、纹线连贯、容易拍照,或试验失败可用第二套方案进行补救,我才会去检验凶器。”

  ……………………

  PS:再次感谢狼群VS书友慷慨打赏!

第三百九十六章 老帅不会甘心!

  开完案情分析会,确定现阶段的侦查方向。

  三个侦查员兵分三路,苏海冰去旬丽学习生活过三年的大学,先找学校了解其同班同学名单,再想方设法联系几个同学了解其在大学期间的情况;

  徐冰去大西北,去她老家走访询问,村里要去,她念过的初中、高中一样要去,明天一早出发,没十天半月不来;

  老田五十多岁,不能让他这样的老同志出远门,由他负责找港棉二厂、长江区文化局及李海强曾经的同事了解情况。有市委张副秘书长帮忙,李海强曾经的同事应该会配合。

  “我呢,韩支队,我不是专案组成员么,我可以做点什么?”走出空荡荡的旧楼,爬上商务车,周素英问出刚才不太好意思开口的问题。

  “政委,你再忆忆宴会上发生的事。如果可以的话,联系能联系上的朋友,请他们也帮我们忆忆。”

  “好的,我去好好想想,去给她们打电话。”

  “案件要侦破,本职工作一样不能耽误。支队挂牌之后,要组织支队法医室和各区县公安局高级职称法医,再去医科大学请几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对这些年来伤情鉴定和法医病理鉴定有争议的案子进行一次会诊。

  从市区开始,然后去各县,准备好病历和检验报告等材料,跟当事人及当事人亲属坐下来谈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我们所能化解矛盾。我抽不开身,支队又不能没一个领导出面,我想请你负责这项工作。”

  积极主动化解矛盾,树立技侦支队尤其“法医中心”形象。

  不仅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且能抓住重点,能找到打开局面的切入口,通过这项工作让各区县公安局意识到技侦支队不只是一个搞法医鉴定、物证检验及技术侦察的部门,难怪年纪轻轻就能走上领导岗位。

  周素英一时间竟走神了。

  韩博不明所以,将车开出院子,接着道:“我们既是业务部门也是业务指导部门,你刚上任,正好利用这个机会下去走走,去各区县公安局技术中队转转,相当于调研。并且女同志在化解矛盾方面比男同志有优势,你主持这项工作比我主持好。”

  “谢谢韩支队,我不是不愿意,只是觉得有些突然,作为支队政委,是应该下去转转。”

  “那就麻烦你了,同时督办两起毒案,组织侦办一起陈年旧案,本职工作又不能耽误,我确实抽不开身。”

  “理解,谁让你这么能干,越是能干局领导越把你当老黄牛使。”

  “能干算不上,主要是刑警支队正在追查01案爆炸物来源,追查其它爆炸物流向。部督案件,限时限人办结,包括韦支队在内的办案民警春节都没能来,总共那几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海工集团特大爆炸案,市局今年侦办的最大案件。

  周素英有所耳闻,好奇地问:“追查得怎么样了?”

  “雷管和**都查到源头,非法炒制的**不算特别多,之前几年的销售去向也比较清楚。非法制造的雷管数量骇人听闻,办案民警现场缴获三万多枚,整个一个**库。

  负责这条线的程文明同志说,西川省厅治安总队领导率领排爆专家赶到现场,一致认为转移销毁太危险,取完证之后调去一台挖掘机,在非法制造雷管的小学校附近挖一大坑,组织武警排爆官兵小心翼翼转移到深坑里引爆。”

  那场面想想就怕人,韩博头看看搭档,心有余悸。

  部督案件,又有几个民警能够参与侦办,周素英想起自己从警十几年的经历,不无羡慕问:“韩支队,你第一个发现爆炸是人为造成的?”

  “我搞技术的,学得就是化学,现场有硝铵的气味,发现很正常,没发现才不正常呢。”

  “术业有专攻,真羡慕你这样搞技术的。”

  “懂犯罪心理学在支队一样是技术,要不是你出任政委,我都不知道心理测试室该怎么搞。”

  没吃过猪肉难道没见过猪跑!

  上任之前做过功课,对身边这位周素英并非一无所知,不光知道他有一个响亮的绰号,知道他在进修期间走访过国内许多鉴定机构,还知道他来自一个军官辈出的偏远乡镇。

  虽然上任这几天关系融洽,但周素英希望能够配合得更默契,突然岔开话题:“韩支队,你认不认识顾红星政委?”

  “认识,有幸见过一面,我认识他,他不一定认识我。人家是大军区副政委,中将,工作那么忙,哪记得我这个小民警。”

  “别谦虚,顾政委认识你,而且印象深刻。”

  “真的?”

  “骗你干什么!”

  老爷子退这么多年,没想到他的关系还能起点作用,周素英不无兴奋说:“顾副政委是我们南港走出去的首长,军分区谁不知道他,他也比较关心军分区,每次老家探亲都会来军分区看看。跟我父亲关系不错,经常通电话。

  听说你在良庄干过派出所长,我让老爷子打电话问了问,听说我要跟你搭班子他非常高兴,说你是良庄走出来的干部,说良庄走出去过很多军官,走上领导岗位的公安民警你是第一个,还知道你爱人是良庄农民合作基金会董事长。”

  绝对是老卢说的,以前是撤乡建镇,现在是基金会,给良庄籍地方领导和部队首长打电话就说这些。

  现在患上癌症不是给别人打,是别人给他打,顾政委更是去医院看过他,以他一贯的风格不可能不谈涉及良庄几万群众的农基会,不可能不向顾政委汇报他选定的“接班人”。

  “没想到你认识顾政委,更没想到顾政委记得我。”

  部队跟地方不一样,部队正职是正职,副职就是副职。公安局的副政委在称呼时不把副字去掉人家会不高兴,在部队可不能把副字去掉,不然会显得很不严肃。

  他没当过兵,习惯性称呼“顾政委”很正常。

  周素英笑了笑,问道:“韩支队,周日有没有时间,你爱人不市区,要是有时间,要是她从良庄来,我们两家一起聚聚。”

  “行啊,去我家吧,我家地方大。”

  “你家在哪儿?”

  “滨江小区。”

  “别墅区,高档小区,哎呀,我都不好意思请你们去我们家了。”

  “什么高档小区,现在农村谁家不盖小洋楼。对了,你家在哪儿?”

  周素英一脸不好意思说:“我们没买房,我爱人一直在部队,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开始雄心勃勃,家安在哪儿都觉得不合适,后来发现再干也干不出什么名堂,就选择转业。

  他们部队驻地在大山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家属随军没工作可安置,只能养猪种菜。我一直没随军,一直跟我家老爷子住,开始在军分区家属院,后来搬到军分区干休所。房子是公家的,想想是该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提起干休所,韩博不由想起在良庄打击练气功时那个自投罗网的干休所管理员。

  他运气好,只是撞到枪口上,不在严厉打击邪教的风头上。要是换作现在,直接把他送*********,然后再移交给部队,不在军人监狱呆三五年绝对出不来。

  周素英以为他不喜欢别人拉关系,又岔开话题:“韩支队,我忘了问,李海强现在干什么,好长时间没听到他的消息。”

  “仪庆市常务副市长。”

  “升官了,后来有没有成家?”

  “重新组建家庭,爱人也南港的,原来在长江小学任教,后来跟他一起调到仪庆,现在还是教师。有一个女儿,叫灿灿,今年7岁,我看过照片,很可爱很漂亮。”

  周素英若有所思,韩博接着道:“她比旬丽小好几岁,旬丽遇害时她正在念中师,案发之后两年他们才认识的,市委张副秘书长的爱人做得媒。”

  “旬丽也是张副秘书长爱人帮着介绍的。”

  “不一样,第一次是主动请人帮忙,第二次是被动去相亲的,他跟张副秘书长关系很好,张副秘书长夫妇关心他很正常。”

  “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是啊,他很不幸,他也很幸运,至少有一个肝胆相照的朋友。”

  周素英再次想起26案,自言自语说:“我觉得老田同志提到的那个司机很可疑,他们秘密调查其他人没被发现,唯独调查那个司机时被发现了。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那个司机警觉性比其他人高。”

  “也许是巧合,不管怎么样,他已进入我们视线,先侧面调查他与旬丽及李海强有没有矛盾,搞清楚他有没有作案动机,等匕首上有可能存在的血手印和DNA提取出来,再想办法采集其指纹和DNA比对。”

  “你觉得他作案的可能性不大?”

  “政委,我们应该反过来想,这个案子把市局搞得灰头土脸,那么多局领导被调离,韦支队作为主要侦办人之一,明知道一个人具有嫌疑怎么可能不去查,只是老田后来调离刑警队不知道罢了。”

  “他不会甘心,他后来查过?”

  “换作我,我一样不会甘心。而且他一直在刑侦部门,从分局刑侦副局长、市局刑侦副支队长一直干到支队长,暗中查查一个人的底细不是难事。”

  请输入正文

 

第三百九十七章 围巾哪儿去了!

  4月1日,支队正式挂牌。  ·

  由于系统内“技侦”几乎等同于“技术侦察”或“技术侦查”,刑事技术并不在其中,市局这个较为笼统的技侦支队虽事实存在,但只出现在市局的组织机构及编制文件上。

  大门口挂的不是“南…港市公安局技侦支队”牌子,而是“南…港市公安局刑事技术中心”和“南…港市公安局刑事科学研究所”两块牌子。

  考虑到群众不一定知道刑技中心是干什么的,又加挂上“南…港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南…港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和“南…港市公安局技术侦察大队”三块铜牌。

  前段时间宣布的是支队长任命,今天上午宣布的是刑技中心主任及刑科所所长任命。

  三块牌子,一套班子,极具中国特色。

  名片上可以多印上几个头衔,既是技侦支队长,也是刑事技术中心主任,还是刑事科学研究所的所长,看上去很厉害,可惜只能拿一份工资。

  领**云集,作为主人韩博忙得焦头烂额。

  名片发出大半盒,同样收到大半盒,好在支队“试营业”半个多月,法医中心停尸房冰柜里存放四具尸体,搞得跟殡仪馆差不多。别说没食堂,有食堂各级领**也不会在这吃饭。

  参加完仪式,上台讲完话,走马观花转了一圈,在几位局领**热情招呼下登上大客车,前往早安排好的酒店用餐。

  别人不用去,韩博和周素英必须跟车陪同,一直搞到下午3点多才回单位。

  大厅门口收拾差不多了,跟从未搞过活动一样。办完一件大事,两位主官如释重负,走进办公室坐下闲聊起来。

  尽管支队建筑面积很大,但在办公区域如何规划上却秉承技术大队的传统,支队长、政委合用一间办公室,两位副支队长和一位副政委合用  ·

  每个办公室之间用钢化玻璃作隔断,这边能看见那边,开放式的,极具现代化气息又简洁,不像一些单位一人一间,也不像一些领**把办公室搞得像大老板的办公室。

  周素英推开窗户,看着后面的法医中心叹道:“领**就是领**,原来搞停尸房,让三个分局法医过来集中解剖是有用意的。一年600万,不是一次性拨款,而且专款专用,晦气点也值。”

  姜是老的辣!

  陈局把技侦支队搞得像殡仪馆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也不只是为节约城区三个分局建设标准解剖室的经费,主要是为了管市里争取更多经费。

  从去年他就开始做工作,在市…委书记和市长支持下联合各部门制定。

  这个颁布施行之后再有无人认领的尸体,公安局先检验鉴定、录像拍照、提取dna,然后登报公示30天,30天内没人来认领,直接送殡仪馆火化,由民政部门保存骨灰。

  之前的无人认领尸体由技侦支队组织法医进行检验鉴定,然后按上述流程处理。

  市局不光要检验鉴定,要在法医中心的停尸房保存30天,还要建立无人认领尸体及失踪失联人员dna数据库,承担许多之前不承担的工作。

  开展这些工作不能没钱,所以市里将由市财政局落实年度“无人认领遗体处理费用”的预算,给市局刑事技术中心划拨专款。

  民政部门再也不用为此头疼,公安局不用再被民政部门的殡仪馆告上法庭还能争取到一大笔经费。而市里虽然一年出600万但这笔并非额外支出,因为不这么安排每年同样要给民政部门一大笔资金用于无人认领尸体保存。? 要·

  “经费紧张,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韩博揉揉太阳穴,眯着眼睛说:“科技强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简直是烧钱,尤其法医室和dna实验室,一年采购各种试剂要花多少钱。”

  建立一个dna样本要花200多,其它实验室的耗材同样不便宜,再加上仪器设备维护,支队一年至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