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涉及上亿存款贷款,困难比较大。照现在这个趋势,马上不是上亿,是数以十亿计,请你们告诉我,以后怎么取缔?”
“晓蕾董事长,你最熟悉情况,你向段主任汇报。”
“好的。”
“李行长”挪挪椅子,笑盈盈地说:“段主任,刚才徐县长没汇报完,其实我们思岗县委县领导在农基会取缔及债权债务清偿这一问题上的态度是坚决的。只是我们的工作方式比其它地方科学,把取缔和清偿当成一个问题,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办,而不是分成两个问题处理。”
“能不能说具体点?”
“其实很简单,全县另外十几个乡镇的农基会虽然已取缔,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清偿工作要做,中央专项借款要还,要连本带息归还。除了良庄镇和思岗镇,有几个乡镇能拿得出这笔钱?”
李晓蕾脸色变了,变得忧心忡忡,一副忧国忧民的架势。
她长叹了一口气,同样凝重地说:“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思岗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欠谁的钱打可以,唯独不能欠国家的钱。中央又有明文规定,不能把农基会清理中所产生的债务转嫁给信用社或其它金融机构。
这笔钱从哪儿来,总不能去抢吧?
所以县领导想到了我们,想到业绩良好、想到风险管控严格的良庄农基会,于是下决心来个‘以毒攻毒’,让我们参与清偿,同时给各乡镇垫还中央专项借款的本息,等把其它乡镇农基会问题解决了,再解决良庄农基会。”
生怕省里来的领导听不明白,老卢用一口蹩脚的普通话补充道:“段主任,这跟打仗差不多,先解决小的,再解决大的。最后农基会的问题解决了,各乡镇的借款问题也能解决,一劳永逸。”
一百个小麻烦加起来也不如一个大麻烦,什么一劳永逸!
段主任被搞的啼笑皆非,忍不住问:“惠生同志,请你告诉我,小的解决之后大的怎么解决?”
“晓蕾董事长有方案,晓蕾,你接着汇报。”
“好的,我继续。”
李晓蕾从文件夹里取出一叠材料,一边分发一边兴高采烈说:“段主任,我们基金会是怎么运营,采取哪些风险管控措施,包括硬件和软件怎么样,您和钱处长听过汇报也实地检查过。不夸张的地讲,我们就是一家银行。
中央要求取缔农基会,中央同样鼓励基层尤其农村地区设立农村商业银行,江南几个市已成立6家,我们打算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申请成立思岗县农村商业银行,只要申请到银行执照,基金会不就取缔了么。”
想法是不错,可是申请银行执照有那么容易吗?
段主任一时间有些消化不了,看着材料示意她继续说。
“我们去考察过,不谦虚地说,我们各方面条件不是比他们差,而是比他们好,且好很多。我们这个大胆的设想,获得了县委县政府乃至市领导支持,丁副市长甚至作过批示,要求我们做好两手准备。”
“哪两手?”
“如果能申请到银行执照,所有问题全解决了,皆大欢喜。要是申请有困难,中央的政策法规必须要遵守,要求我们与信用社进行协商,做好并入信用社的准备。”
听上去比较靠谱,申请银行执照那是异想天开,并入信用社倒具有一定可行性。
段主任权衡一番,放下文件问:“信用社同志什么意见?”
什么意见,意见大了!
“李鬼”不光跑马圈地,而且自主性极强,上级不许金融机构搞有奖储蓄,他们现在不是合法的金融机构,公然搞有奖储蓄。存款利率同样如此,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就敢浮动。让他们这么搞下去,最多年底,信用社就会成为老二。
关键人家有县委县政府支持,你信用社虽然也是县里的,但现在要受省联社管,县领导不把你当自己人。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想在思岗混,就不能得罪县委县政府。
信用社总经理嘿嘿笑道:“我们没什么意见,只要上级批准,我们会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工作。”
明明是独立法人,却要受市联社、省联社管,这跟自己家孩子叫别人爹一个道理。李晓蕾从未想过并入信用社,老卢没想过。
县里自己有家银行多好,要不是良庄农基会,烂尾楼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解决。政府要贷点款,要帮企业协调点贷款,给国有商业银行打招呼不管用,现在连信用社都不听话,县领导同样没想过让良庄农基会并入信用社。
这只是一个借口,一个拖时间的权宜之计,事实证明这个权宜之计成功了。
段主任跟随行的钱处长对视一眼,抬头道:“晓蕾董事长,这是一个新情况,没经过调查研究,我既不能支持也不能反对。这样,你准备一分详细的材料,我先带回去向领导汇报,到底可不可行,听领导指示。”
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命关天!
材料早准备妥当,李晓蕾同徐副县长、焦汉东书记一起陪段主任一行参观几个刚设立的营业厅,参观农基会未来的总部、正在后续施工的思岗标志性建筑“良发大厦”,再同县…委书记、县长一起设宴款待,饭桌上继续做工作。
他们支不支持不重要,反正银行执照审批权不在金融办,重要的是别反对。
县里态度明确,市里态度暧昧,况且这个问题不是说在嘴上就能拿在手上的事,段主任也不好说什么,就这么带着一叠材料打道回府。
有执照可以合法合规经营,没执照一样经营。
拖一天是一天,直至拖到尾大不掉,上级自然而然会考虑,李晓蕾债多不愁,送走段主任一行顺便把老卢送回家,匆匆赶到良庄派出所。
王燕回来了,昨夜到家的。
在那边的费用市局承担,程文明是思岗县局走出去的同志,方局、政委和石局等领导也没催她回来,本打算让她在那儿多呆几天。林新霞觉得孩子应该上学,功课不能耽误,万一跟不上问题就大了。
王燕禁不住她哀求,只能先带飞飞回来。
“怎么样,程大好点没有?”一进门,李晓蕾便急切问。
“情况不太好。”
王燕将她扶坐到沙发上,愁眉苦脸说:“主要是头和脊柱受伤太重,总是头疼,下半身到现在没恢复知觉,医生说神经全在脊柱脊椎里,如果恢复不过来可能会瘫痪。”
“瘫痪!”
“医生是这么说的,人家尽力了,主刀的是副院长,跟赵主任一样是研究生导师。”
难道孤胆英雄今后只能坐轮椅,李晓蕾越想越难受,可这种事相帮也帮不上,沉默良久,幽幽地说:“不管怎么样,总算脱离生命危险,总比变成植物人强。”
“不幸中的万幸,现在也只能这么想。”王燕苦笑着点点头,起身帮她倒水。
“医生有没说他什么时候能转院?”
“再过一星期。”
“回来好,回南…港照顾起来方便。”
这个话题太沉重,王燕把水递给她笑问道:“不说这些了,你老公呢?”
“去BJ了,大后天回来,我打算明天下午回去。”
“去BJ干什么?”
“去公大招人,招回来之后和前段时间招的地方高校生一起培训。听他说下半年没别的事,一门心…思当教官,不光培训经侦支队的,还要培训各区县公安局的。对了,发生大案也要上。”
民警干事,领导管人,老领导就是干这些的。
王燕并不奇怪,摸着她肚子笑问道:“再忙产假不能不请,跟他说清楚,提前请假,让他把工作早点安排好。”
“生孩子他当然要在,不用刻意说。”
当爸爸不是一件小事,老领导应该有所准备。
王燕点点头,又好奇问:“晓蕾,早上去镇里开会,焦书记说侯书记调走了,不再担任南州区委书记。”
“嗯,调走好天啦。”
李晓蕾喝了一小口水,眉飞色舞说:“现在是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就是以前的计委。上管天、下管地,只要是经济方面的工作好像没他们不管的,一大堆行政审批权,整个一个小政府。”
“这么说不是明升暗降。”
“怎么可能是明升暗降,我打听过,谢部长说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比省政府办公厅权大,主任正厅级,好几个副主任一样是正厅级,负责全省经济宏观调控,侯书记是搞经济建设的专家,他担任副主任是人尽其才。”
老单位领导升官李晓蕾比谁都高兴,笑了笑:“谢部长还说侯书记一直在区县工作,缺少省直机关工作经验,这次上调跟镀金差不多。将来有机会去地方任职,不是市…委书记就是市长。”
“这么厉害!”
“侯厂多有水平,当然厉害,不过你我别想沾他光,现在领导干部任用要求‘五湖四海’,他不会再回南…港,要么一直在省里工作,要么去其它市。”
“如果回南…港当********多好,到时候提拔你老公当局长,当个副局长也行,我们这帮老部下就可以跟着沾光!”
“官迷!”
“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不想当局长的警察不是好警察,我就是官迷,还是你老公教的。”办公室没别人,王燕忍不住开起玩笑。
“他才不会教你们这些。”
李晓蕾噗嗤一笑,拿起看看时间:“你先忙,我回基金会,下班一起带飞飞去新俺吃肯德基,再带他去超市逛逛,给他买点东西。”
“行,下班我给你打电话。”
……
招兵买马没想象中那么麻烦,几年教官不是白干的,早在市局打算搞刑技中心时,韩博就开始留意刚入学的新生。
其他来公大招人的市局只能看档案材料,只能跟大四生面谈。韩博不需要,已经考察好几年,该谈的早谈过,只需要履行下手续。
办完正事,拜访北大导师,请导师帮忙介绍几位医学专家,让人家帮着看看快递过来的程文明病历。
结果令人沮丧,专家看完病历尤其片子之后一致认为病人下半身能不能恢复知觉、今后能不能站起来,全靠病人自己,甚至要靠运气。
伤势太重,能捡回一条命实属不易,包括一位院士在内的专家无能为力,韩博只能就此作罢,带着几个刚招到的新同志回南港,让他们以实习生身份先熟悉环境。
安排好一切,回到家,李晓蕾和韩妈李妈已经回来了。
吃完饭,跟往常一样陪家人聊聊天,看会儿电视。
李妈想起一件事,突然回头笑道:“晓蕾,今天不是收到一个包裹么,从美国寄来的。”
“对啊,差点忘了!”
李晓蕾兴高采烈,李妈急忙拉住儿媳妇,起身道:“你坐着,我去拿。”
“什么包裹?”韩博糊涂了,一脸百思不得。
“好东西,专门给你准备的礼物。”
李晓蕾接过婆婆拿来的大包裹,撕开包装,取一件防弹背心一边在丈夫身上比划,一边吃吃笑道:“凯夫拉材料的,这有肩挂枪套和工具兜袋,又轻又防弹,可以衬在里面穿,怎么样,喜不喜欢?”
电影中常出现一个镜头,警察在中近距离中枪后生龙活虎,挨两三枪还在到处晃悠,然后干掉一个甚至几个罪犯。事实上谁要是挨那么一枪,不管有没有穿防弹衣,不迅速送到医院小命很快会挂。
以AK47为例,在200米这样的中近距离内即使穿防弹衣也会被击穿。子弹从前面进,是一个很小的弹孔,但在后面会造成碗口大的洞!遇到程文明发生的那种情况,别说穿一件防弹衣,多穿几件同样好不到哪儿去。
在一定距离内或许能防手枪弹或弹片,指望它保命无异于痴人说梦。
不过这是妻子的一番好意,韩博干脆脱下外套穿上,把枪插进肩挂枪套,摆了个姿势:“喜欢,穿着也挺舒服,估计不便宜吧?”
“也不算贵,我托人买好几件。”
丈夫喜欢,李晓蕾特高兴,指着包裹里剩下的防弹衣,献宝似地说:“留两件,你换着穿,每天都要穿。这两件号小,过几天带一件给王燕,剩下这件你明天带给佳琪。”
想得挺周到,韩博正准备夸一句,电视里正在播放的新闻吸引住他的注意力。
“为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思维发散能力,今天下午,市第三中学高一化学备课组举办玻璃画制作比赛,一百多名高一学生参加活动。王副市长在市教委、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陪同下饶有兴趣……”
随着画外音,一个个学生出现在屏幕里,几人一组围在课桌上,在老师指导下制作玻璃画。
“怎么了?”丈夫看得入神,李晓蕾觉得很奇怪。
“太危险,太大意了,怎么能这么搞,他们的化学是体育老师教的,要出事,要出大事!”
韩博越想越担心,立即拿起手机拨通开发区分局董局电话。
“小韩,这么晚了,什么事?”
“董局,一时半会解释不清楚,请您帮我迅速联系三中校长或教导主任,我要核实一个情况,十万火急!”
“十万火急?”
“事关一百多学生的安危,求您了,一定要快!”
一百多学生安危,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董局对他太了解了,非常清楚他不会开这样的玩笑,连忙道:“行,我马上联系,你稍等,等他们回电话。”
李晓蕾依然没反应过来,拉着他胳膊问:“什么事十万火急?”
韩博不敢相信这种事会发生在以教育而著称的南…港,凝重地问:“你上高中时,化学老师有没有跟你们讲过氢…氟…酸?”
“氢…氟…酸,有点印象,好像挺危险。”
“制作玻璃画要用氢…氟…酸,可是刚才新闻里学生们没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有多危险?”
“非常危险,搞不好会出认命。”
正说着,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手机号。
韩博摁下通话键,急切问:“您好,请问您哪位?”
“韩支队长吧,我是三中教导主任陈平,分局董局长打电话说您找我有事。”
“陈主任,我就是韩博,我想核实一个情况,你们学校今天下午是不是举行过一个用氢…氟…酸制作玻璃画的活动?”
“搞过,市领导正好来我们学校检查工作,电视台也来了,刚上过电视。”
“陈主任,您知道氢…氟…酸很危险?”
“韩支队长,我不是教化学的,这方面不是很懂,不过我们使用的氢…氟…酸浓度很低,好像才20%。活动很成功,有什么问题么。”
没文化,真可怕!
韩博心急如焚,咬牙切齿说:“陈主任,“它属于剧毒化学品,其本身的酸腐蚀力并不强,远远不能和盐酸、稀硫酸相比;它也没什么氧化性,抵不上浓硫酸和硝…酸。但它能渗入人体深处,与钙离子、镁离子结合干扰包括神经系统在内的多项功能。
它会导致液化性坏死、骨骼脱钙、低血钙、低血镁、肺水肿、代谢性中毒、心室性心律不整甚至死亡。它可以通过皮肤接触、吸入生效,与人体内的钙离子、镁离子一结合,刚开始时感觉不到,一旦感觉到骨头疼,再抢救已经错过最佳时机。”
“有这么严重?”陈主任觉得有些匪夷所思,语气带着将信将疑。
“陈主任,请您相信我,它非常危险,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外国电影里的‘化尸水’您听说过没有,指得就是它,不过那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事实上反应速度超慢,化的没那么快。”
人命关天,何况是一百多条年轻的生命。
生怕他不相信,韩博强调道:“跟氢…氟…酸打交道,一定要防护。按照实验室操作规程,好的通风是必须的,5%就必须上通风厨橱,20%什么概念!不光要上通风橱,护目镜、面罩也是必须的,而且要全防护的护目镜。
操作的人要戴厚橡胶手套,单层手套不行,至少要双层,如果手套粘上氢…氟…酸,要摘下彻底清洗,完了要专门处理。要系防溅围墙,不能穿短裤拖鞋,不能在附近吃东西、喝水、吸烟,否则死了都没处说理去!”
“我想起来了,老师说过,氢…氟…酸是透过皮肤腐蚀骨头的!”李晓蕾惊呼一声,她终于意识到这事有多可怕。
陈主任听见了,愣住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学生们没戴手套,没面罩,万一粘上且极可能粘上,问题能够想象到有多严重。遇到这种情况,市人民医院不能有条件治,要去专业的医院。
韩博不想耽误时间,冷冷地说:“陈主任,请您立即联系校长,立即统计下午参与活动的人员名单。人命关天,请您务必引起重视,我也会向局领导、区领导汇报。”
第四百四十四章 事故调查
“韩打击”大学是化学专业,研究生也研究化学,他说“人命关天”、“十万火急”,那这个问题只会比想象中更严重。
一百多个学生涉及一百多个家庭,要是出事,怎么跟那么多学生家长交代。
陈局听完汇报,觉得背后凉飕飕的,斩钉截铁下达起命令:“幸好发现及时,小韩,请你立即组织技术民警赶赴现场,封存三中所有危险化学品,封存的同时协助三中统计学生名单。我给开发区工委蒋书记通报,抓紧时间组建医疗专家组。先搞清楚情况,先确保学生安全。”
“是!”
培养个孩子容易么,谁家孩子不是家长心头肉。韩妈被吓坏了,帮儿子拿起外套:“家里别管了,赶快去救人。”
“好,我先走了。”
“路上开慢点。”
“知道。”
十万火急,韩博顾不上遵守交通管制,一边给支队值班民警打电话一边开车,火急火燎赶到三中,董局和开发区工委的一位副主任已经到了,教学楼门口还停着一辆救护车。
“吴主任,杨校长,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市局技侦支队长韩博同志。”
“董局,吴主任,现在不是客套的时候。”
韩博回头看看救护车,异常严肃说:“局领导指示先封存所有危险化学品,杨校长,实验室在哪儿,谁具体负责的,有没有采购及使用记录。”
教导主任刚打电话时杨校长不太相信,在回学校的路上打过几电话,咨询过师大水平很高的化学教授,教授听到这事大吃一惊,说组织活动的教师是拿人命当儿戏,是在犯罪!
推行素质教育,搞个让学生动手的活动,怎么会搞成这样。
杨校长已经吓傻了,忐忑不安说:“实验室在后面,进实验材料有记录,但没安排专人负责。”
“组织活动的备课组教师在哪儿?”
“我刚通知过,他们马上到,有一个教师住校。王新,过来,公安局同志要了解情况。”
封存氢…氟…酸同样要采取防护措施,部下没到韩博不可能裸手去封存,干脆走进办公室,从包里掏出纸笔,示意年轻的化学教师坐下,当开发区副主任和公安分局局长面询问了解起情况。
重大安全事故,他作为第一个发现的人,作为市局的刑事技术专家,接下来绝对要抽调进事故调查组。
董局并没觉得他太强势,况且这不是公安的事,点上根香烟沉默不语。
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学历、身份证号码、参加工作时间……跟审讯似的,王新和杨校长一样被吓得魂不守舍。
“王新同志,这个活动谁先提出来的?”
“我。”
“你先提出来的,你知不知道氢…氟…酸很危险?”
“我,我上大学时老师没说,老师带的研究生也没告诉过我们氟离子有毒,本来想着卤族元素里面氯离子是很有代表性的,牙膏里还含氟。后来去一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实习,基本上每天都要用到氢…氟…酸,也没采取什么特别的防护,谁知道这个这个……”
你能活到今天命真大!
韩博不敢想象他居然能当上化学老师,冷冷地说:“牙膏里不是氟化钙,一般是氟化钠,利用氟离子和牙齿里的钙离子结合达到增加牙齿强度的目的。氟离子在嘴里就已经和钙结合了,再加上氟含量较小,不大量食用的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种东西是不能随便代表的,且不说氟本身属于大另类,就算化学性质类似也不代表生物效果类似,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说说一共有多少学生参加过活动,他们的手有没有沾到氢…氟…酸。”
“一百多个,高一几个班全有。”
“一百几?”
“一百六十多个吧,我,我记不清。”
“董局,麻烦您安排民警和杨校长一起核实,陈局指示一个不能遗漏。”
外面刚来两辆现场勘查车,技术民警“全副武装”,从头到脚穿得严严实实,跟搞卫生防疫似的只能透过护罩看见一双眼睛,看样子这事闹大了。
他是专家,是陈局指派过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