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娜,晓蕾说得对,以后再来南港办事别再住旅馆,一个女人住外面不安全。直接奔这儿,跟回家一样。”
“正在谈是吧,听晓蕾说小伙子是总经理。能当总经理,肯定有本事,喜欢就早点结婚。你年龄不算小,也不算有多大,小博和晓蕾不也今年才要孩子么。学文和佳琪你不认识,他俩刚结婚,跟你差不多大……”
韩家人很热情,但韩家的饭也没那么好吃。
没结婚生子的适龄青年到了韩家,没被韩妈李妈遇上没关系,一旦被她们遇上,就要接受她们的“再教育”。
吴娜跟李佳琪之前来这一样被说得面红耳赤,耷拉着脑袋不敢抬头。可长辈说话又不能不回应,只能时不时嗯几声。
对老妈的热心韩博和李晓蕾早习以为常,小两口笑而不语。
辛亏是早饭,要是吃晚饭,政治教育估计能持续两三个小时,再次感谢了一番,“逃出”韩家院子,吴娜如释重负。
“晓蕾,你忙你的,别管我,别送了。”
“我今天没事,陪你去医院看看吴总,小区门口有个花店,买早点时我妈跟人说好了,就等我去拿。”
“我跟他真是普通朋友,没必要这么客气,再说他又不是什么大病,只是吃坏肚子。”
“不认识没关系,关键我们认识,昨晚他还请我们吃过饭。”李晓蕾热衷于凑各种热闹,岂能错过这个帮自己家亲戚长脸的机会,拉开车门直接坐进副驾驶。
“晓蕾,吴娜,你们商量着办,我先去上班,今天要是不走,晚上来家吃饭。我妈说了,你要是不来她会不高兴的。”
三个女人一台戏,两个女人一样热闹。
韩博不想也没时间掺和,把电脑包往副驾驶一扔,跟她们再次打了个招呼,开着商务车先走。
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路上车越来越多,尤其上下班高峰期。
别人上班时听收音机,听交通广播电台早7点半的节目,韩博习惯听警用频率。等红绿灯的空档,打开前不久刚装上的车载电台,收听指挥中心与各单位的通话。
“交管中心,交管中心,长江路与东华街交叉口发生交通事故,请立即安排交警出警。”
“巡警四大队,巡警四大队,东光小学左侧100米处小饭店发生纠纷,报警人王浩,手机号130……”
车辆剐蹭、吃早点发生口角、早上开门做生意发现卷闸门钥匙扣被人塞什么东西、一个在长途车站等车的旅客马大哈把孩子搞丢人了……跟往常一样,报警的不少,大事不多,甚至有几个是无效警情。
赶到刑技中心,正好上班时间。
车位上停好几辆警车,前来送检的区县公安局民警,正在前台办理送检手续。
“韩支队早。”
“早。”
“韩支队,局办公室通知下午2点开会。”
“韩支队,这是政治部人事处的文件,麻烦您抽时间准备一下材料,论文也要准备一份,月底前要报上去,不能再拖。”
一到单位就有一大堆事,从大厅走到办公室,手中多了好几份通知和文件。
各支队长、县公安局长会议必须要参加,政治部让准备材料评“副高”职称,韩博有些不太好意思。
周素英接过文件看了看,不禁笑道:“你工程师好几年,又不是刚评的工程师,更不是助理工程师,有论文,有专著,有成绩,评副高实至名归,有什么好犹豫的。”
按照相关规定,只有本科毕业及以上,获得工程师资格5年以上;博士毕业,获得工程师资格2年以上,通过职称计算机能力考试获得相应证书,通过职称外语考试获得相应证书,才能参加高级工程师评选。
韩博虽然拿到硕士学位刚满一年,但在考上北大研究生、在二所实习时就是助理工程师,当时一门心…思走技术路线,后来又参加工程师评选。
进修一样算工龄,尽管获得工程师资格不足5年,但符合政治部所说的“破格申报评审”条件。
能评上高级工程师是对专业技术的一种肯定,能评上当然好,如果有机会,将来还要申请评审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或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关键现在有行政职务,而职称并非专业水平达到就能评审上的,涉及到工资待遇,关系到地方财政,省里对高级职称有总量控制,你评上别人就评不上。
“符合评审条件的同志多了,政委,你帮我问问政治部,看能不能让其他同志申报。”
“该申报的全申报,能不能评上又不是局里说了算。”
周素英知道内情,带上门笑道:“全南港公安系统副高职称的民警太少,从这方面能看出我们的专业技术水平,有机会申报评审为什么不申报?再说这是市里要求的,只有评审上你才能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
及时发现三中师生氢…氟…酸中毒问题,立了一大功。
不过这件事要淡化处理,不太好大张旗鼓表彰。作为副处级领导干部,也不太合适再评功评奖。职务晋升更不现实,刚提的副处,29岁的副处,别说在政法系统,在党政机关也是非常年轻的。
市里正在评选第一批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的专业技术人员,津贴其实没多少钱,一个月加一百工资,一年才一千二,主要是个荣誉。
“国贴”、“省贴”、“市贴”,见过许多享受“国贴”的专家教授,韩博对“市贴”实在没什么兴趣。
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周素英接着道:“别犹豫了,这不是发扬风格的时候。市里评选30多人,主要来自教育、医疗、农业系统,不是特级教师就是主任医师,政法系统就你一个,用陈局的话说这是政治任务。”
“就我一个?”
“骗你干什么,陈局亲自说的。”
“好吧,我准备准备,不过一个有行政职务的人去评职称总觉得有些怪。”
他不太情愿是一定道理的,因为技术职称在技侦支队是一件很敏感的事。
技术民警待遇不高且很难获得晋升,只能走技术路线。
去年有一个改革传闻,对于刑事技术的工作人员,其工资要与职称挂钩,大致是助理工程师对应副科级,工程师对应正科,高级工程师对应副处。终于有了盼头,同志们兴高采烈,结果一年过去了,传闻始终没有变成现实。
市局和县区公安局的技术民警没享受到这个对应的待遇,厅直单位的事业编却享受到了。
他们是省厅招录的,授予警衔,有警官证,工资待遇参公,但他们不是公务员,不是政法干警,在公安部警员信息库里没他们的名字。搞得真警察不如“假警察”,基层技术民警一肚子意见。
你是支队长,已经享受副处级领导干部待遇,参加职称评审算什么,同志们会怎么看。
正琢磨这件事会不会影响同志们士气,理化室主任黄志远匆匆走进办公室,递上一份检验报告:“韩支队,老吕送检的死者血样和尿样中果然检出黄曲霉毒素。”
死者符合细菌性食物中毒症状,检出这个结果韩博并不意外,接过报告问:“有没有通知老吕?”
“通知了,他等会儿过来拿报告,他说市二院已上报卫生局,疾控中心的人跟他一起过来,区里也挺重视,看样子接下来没我们公安什么事。”
“黄曲霉毒素?”周素英不明所以,下意识问了句。
韩博简单介绍了一下,补充道:“它能耐200°高温,相比其它细菌,黄曲霉毒素极难杀灭。已经发生一起死亡病例,疾控和防疫部门当然要查查,万一是死者吃过的食用油或大米,而这些含黄曲霉毒素的粮油已经流向市场,不及时召回销毁后果不堪设想。”
“可以排除人为投毒的可能?”
“这东西要用显微镜才能看见,说起来好多粮油产品里有,但想找到它却没那么容易,想培养提取更难,不像一些剧毒化学品只要有门路就能买到。”
正聊着,手机突然响了,低头一看,原来是老吕打来的。
“韩支队,情况发生点变化,调查发现死者丈夫是学生物的,他在农科所干过,后来下海卖三株口服液,三株公司垮了之后自己开了家生物技术公司,其实是卖保健品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分局领导觉得应该查查。”
第四百五十二章 骗子年年有,今天特别多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三中刚发生一起集体中毒事件,市领导20对“中毒”这个词非常敏感,不管化学品中毒还是细菌中毒。
刚挂断老吕电话,陈局就亲自打来电话,很严肃地说:“小韩,许副市长刚给我打过电话,为市二院有人中毒死亡的事。你知情,据说死者亲属报过警。食品安全无小事,辛苦一下,协助卫生部门搞清楚死者是怎么中毒的。”
“是。”
“不光要协助卫生部门,同样要给分局提供技术支持,搞清楚有没有人为投毒的可能。下午的会你不用参加,先忙这件事。”
领导重视比不重视好,人死者医院里,之前就诊过好几次,在一些地方政府是真不会管的。
韩博很乐意执行这样的任务,放下手机道:“死者丈夫具有生物技术背景,可据我所知他正跟死者闹离婚,跟死者已分居大半年。这绝对是我从警以来遇到的第一起既不符合立案侦查条件,又不能不查查的案子。”
周素英沉吟道:“闹离婚是动机,分居不代表没作案时间,他完全可以趁死者不注意溜回去投毒。”
学过生物技术又怎么样,本科只是入门。
没念过研究生,没在专业实验室干过,没相应的仪器设备,一样培养不出足够致人死亡的细菌毒素。
韩博对吴兰兰死于谋杀深表怀疑,觉得无意中食物中毒的可能性较大,但正如老吕所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点点头:“先查查,等卫生部门的人到了先一起去勘查死者家,搞清楚是什么东西含黄曲霉毒素。”
“你忙,下午我替你去开会。”
卫生部门同志来得很快,来三辆车,九个人,其中六个是技术人员。
先简单介绍情况,再带他们去法医中心看尸体,然后会同分局民警、死者亲属一起赶到死者家。
三室一厅,装修得不错,客厅里摆得是等离子大彩电。
“韩支队长,你们先来还是我们先来?”
“陈主任,你们比我们专业,你们甚至有试纸,我们只能进行实验室检验,你们先来,当务之急是搞清楚什么东西含有细菌毒素。”
“行,我们先动手。”
厨房不大,四个卫生防疫人员一进去,就没第五个人插脚的地方。
他们打开检验箱,取出棉签、试剂、试管、试纸,从菜刀、砧板开始,一样一样采样现场检验,然后翻箱倒柜,取出柜子里的色拉油、香油……
韩博打开门看看两个卧室,再看看书房,最后回到客厅,朝眼睛已哭肿的死者妹妹问:“青青,你姐夫跟你姐分居期间住哪儿?”
“好像住公司,不过他经常下乡,今天在这儿,明天去那儿,很难找到他人。”
“下乡做什么?”
“招摇撞骗,韩警官,他就是一个大骗子,不光欺骗我姐感情,还骗退休老人和农民的钱。三天两头搞讲座,发点面条、鸡蛋之类的东西,骗人家去听课,完了再卖治不好病一样吃不死人的保健品。”
吴青青对“陈世美”深恶痛绝,说完之后从书房里翻出一叠“证据”,各种夸大效果的宣传材料。
确实是个骗子,但这归卫生部门和工商部门管,公安局拿他没辙。
韩博一份一份看完,追问道:“你有没有去过他公司?”
“去过两次。”
“有没有厂房,有没有实验室,这些保健品是不是他生产的?”
“他是个大骗子,开得是皮包公司,没厂房更不会有什么实验室,卖得那些保健品全是从西北一家公司进的。”
现在的生物技术公司,有一大半是挂羊头卖狗肉,说是搞生物技术,其实是打着生物技术幌子卖保健品。
法律不健全,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招摇撞骗。
要是在良庄当派出所长,要是在“老卢时代”,要是他们敢去良庄招摇撞骗,收拾他们没商量。可惜现在不是,良庄那地方一般骗子也不敢去。
韩博暗叹一口气,又问道:“他跟你姐为什么闹离婚?”
“他在外面有人,跟一个19岁的小姑娘鬼混,被我姐撞见了。韩警官,您看我姐照片,多漂亮。那个不要脸的女人真不如我姐,就是比我姐年轻,可不管我姐怎么求怎么说,他愣是死不悔改。”
“分居之后他回过几次家?”
“就回来过一次,春节的时候,让我姐在离婚协议上签字,我姐没签,两个人吵起来了。”
分居就是为离婚做准备,分居一段时间就能证明感情不合。
从吴青青的话中可以听出,死者丈夫已经做好净身出户的准备,房子、存款这些全可以给死者,孩子要不要一样无所谓,反正赚钱对他来说不是很难,他要的只是自由。
死者在不在协议上签字,不影响离婚,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这么一个人会投毒杀人么,且不说他获得没那么容易获得足以致人死亡的细菌毒素,就算有机会获得一样不太可能铤而走险。
让韩博倍感意外的是,卫生局技术人员把厨房翻遍,检完所有能检的用具和柴米油盐酱醋茶,竟然没检出超标含有黄曲霉毒素的东西。
“韩警官,我就说不可能是一般食物中毒,这段时间我跟我姐住一块,中午在学校吃,早晚跟她一起吃,为什么我没事,她有事?”
怎么会检不出来,难道试纸有问题。
卫生局老王觉得很奇怪,让部下采样带回去进一步检验,在客厅坐下跟韩博一起询问来。
“青青同学,你姐中午一般吃什么?”
“钰钰,就是我姐的女儿是她奶奶带大的,以前中午在幼儿园吃,早晚在她奶奶家吃,吃完饭再接回来。后来他们闹离婚,老人担心影响孩子,担心我姐跟他们抢钰钰,就不再让接。”
吴青青回头看看照片,哽咽地说:“我姐在路口超市上班,离家近,但一个人懒得做,要么在超市附近随便买点吃的,要么回家热剩饭剩菜,晚上跟我一起做,我俩一起吃。”
“随便买点吃的,买什么,去什么地方买?”
“超市后面有好多小饭店,有时候吃面,有时候吃蛋炒饭,超市上班的人全在那条街上吃。”
小饭店不卫生,极可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市领导非常重视,而且人命关天,王主任决定搞个水落石出,起身道:“青青同学,麻烦带我们去那些小饭店看看。”
“韩警官……”
“带王主任去吧,不管是有人下毒,还是其它原因食物中毒,你姐的死因必须搞清楚,不能就这么死不明不白。”
“好吧,请跟我来。”
公安只是协助,这种事公安也帮不上太大忙。
离开死者家,韩博跟卫生局同志道别,一个人驱车赶往分局,在刑警队一间办公室里见到了正叫冤叫屈的死者丈夫。
“我不知道,我在出差,好多人可以给证明,一日夫妻百日恩,虽然我们感情不合但也不可能杀她!”
“我是冤枉的,警察同志,请您相信我,真跟我没关系。”
“我要找律师,你们不能冤枉我,青青只是个孩子,你们不能相信她的一面之词。”
……
韩博在门口看了几眼,同老吕一起走进法医办公室,刚坐下正准备开口,老婆大人打来电话,气呼呼说:“老公,吴娜被骗了,何权是个大骗子!”
骗子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楼下办公室关着一个,老婆大人又指控出一个。
韩博被搞得啼笑皆非,示意老吕不用倒水,走到门外问:“怎么了,慢慢说。”
“何权骗吴娜说他没结婚,其实他有老婆孩子。吃坏肚子,活该!要不是吃坏肚子,要不是他们公司人告诉他老婆,要不是今天遇上,吴娜不知道会被他骗成什么样。那个女人也不讲理,管不好自己老公,反过来怪别人,要不是我在,吴娜今天要吃大亏。”
“吃大亏!”
“那个女人要动手,我往她前面一站,我说我怀孕了,你动手啊,出了事你负责。”
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韩博大吃一惊,埋怨道:“老婆,我知道你仗义,但你现在怀孕了,肚子里有宝宝,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孩子想想。她不讲理,她要动手,你可以叫保安,可以打100报警。”
“远水解不了近渴,再说不是没事么,白瞎了我买的花。”
“没事就好,安慰安慰吴娜,让她以后把眼睛擦亮点,别再上当受骗。”
“放心吧,她跟姓何的王八蛋认识没多长时间,真是普通朋友,她没吃亏,她坚强着呢,就是遇到这事有点不好意思,怕你,怕咱妈笑话。”
“我们怎么可能笑话她,就这样了,我还有事。”
挂断手机,回到法医办公室。
老吕拍拍桌子,不无自嘲说:“韩支队,看来我们可能草木皆兵了,上午刑警队同志去过一趟楼下那混蛋公司,一大堆没有批准文号的保健品,一大堆夸大其词的宣传材料,不具备培养细菌毒素的条件。
民警询问过他的几个手下,过去半年他不是在市区和几个现场开什么专家会,就是下乡搞讲座。日程安排紧紧的,一站接着一站,有时候一天搞几场,比你我忙,一样没时间去培养细菌毒素。”
就这么放人领导不会放心的,韩博权衡一番,抬头道:“带他去刑技中心测个慌,没问题就移交给工商局查处。”
第四百五十三章 检出来了!
作为警察,必须擅于察言观色。
韩博看了几眼死者丈夫,觉得他21不太像杀人凶手,在分局吃了一顿便饭,同老吕一起赶到死者生前工作的超市。
超市是全国连锁的,上下三层,规模很大,隔壁是一家手机大卖场。
人流量大,员工多。
超市和手机大卖场的营业员、促销员,大多跟死者一样在后面的小吃一条街吃午饭。正值饭点,各种风味的小饭店生意一家比一家好,里面坐不下,把小桌子搬出来,许多人在外面吃。
饭店不是普通人家的厨房,菜品多,原材料多。
卫生防疫部门没那么多黄曲霉毒素试纸,现场检测根本检不过来,只能取样带回实验室检验,且只取了两家,另外十几家打算下午再过来。
吴兰兰极可能是在这些小饭店吃了不卫生的食物中毒身亡的,害的协助卫生部门调查的分局民警不敢在这儿吃,没搞清楚情况之前又不能收队,干脆在超市买几桶方便面,跟一些不愿意出来的超市员工一样凑合下。
姐妹情深,吴青青没回去,跟学校请过假,姐姐死因没搞清楚,姐姐的丧事没办完之前她不会回校上课。
一个人坐在塑料凳上发呆,手机响了都不知道。
“韩支队,吕主任。”看见“少帅”和老法医,分局刑警刘敬军和派出所民警老徐不约而同起身相迎。
“坐,吃完再说。”
韩博压压手,坐到小姑娘身边问:“青青,面快泡烂了,怎么不吃点?”
“吃不下。”
“我知道你很难过,换作谁都一样,可是我们总得往前看。你伤心,你父母更伤心,这个时候你必须坚强,这个家靠你,只有你才能安慰他们。”
“我知道,可是我……”想到前几天还在这里工作的姐姐,想到白发人送黑发人正悲痛欲绝的父母,吴青青又控制不住开始流泪。
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莫过于生离死别,人家刚失去至亲,说什么安慰的话也无济于事。
韩博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看到她这副伤心的样子,不由想起年迈的外公外婆,想起一天一天老去的父母和岳父岳母,想到自己将来不可避免要面对亲人离去,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韩支队,我们吃好了。”
刘敬军吃得很快也很多,一个人吃掉大半袋火腿肠,面汤喝一干二净,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找了块抹布擦了擦桌子,从包里取出笔记本汇报起工作。
“我们刚才询问过吴兰兰生前关系较好的几个同事,她食物中毒没几天,出事前去过哪几家小饭店,吃过什么饭,吃过什么零食,几个要好的同事有印象,基本上能回忆起来。”
“中午一般吃拉面、蛋炒饭或鸭血粉丝,就在后面小吃一条街上。17号好像买过烤红薯,下班时吃过同事买的粘玉米。休息时跟同事们一起吃小零食,大多是在这个超市买,散装的……”
“卫生局同志取样没有?”
“卖红薯的今天没来,玉米是在超市小吃摊位买的,前面卖烤肠、卖奶茶那个摊位,防疫站取过样,超市销售的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