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良庄老干部有老卢撑腰,一个比一个厉害,以前三天两头成群结队去县里找县领导汇报工作,现在没那么多集资摊派,他们没了用武之地,把镇政府当成老干部活动室,天天去读书看报。
镇里的大事小事他们全知道,遇到一些涉及切身利益的事,他们不光要知道甚至会过问。
在良庄当干部就要接受他们监督,尤其书记镇长。
眼前这位不太可能有经济问题,正因为不太可能有经济问题,所以他今天来谈的可能是经济问题。
他结婚早,生孩子早,儿子大学毕业在江城工作,据说要买房。
良庄房价不便宜,江城房价更贵,难道他是来借钱的?
僵持下去不是事,王燕直言不讳问:“陈书记,到底什么事,别不好意思,我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谁家不会遇到点难事。”
不能再犹豫,不能再不好意思。
陈文兵回头看看卧室方向,一脸尴尬地说:“王燕,跟家里没多大关系,是我个人的事。”
“你怎么了?”
“卢书记给我打电话,说……”
陈文兵将前因后果一五一十道来,原来是有希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正科到副处是一道坎,多少干部被这道坎拦住了。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他这一任镇党委书记干完就要退居二线,给别人让位置。
当干部谁不想进步,王燕能理解他的心情。
不过王燕此刻对老领导的事更感兴趣,将信将疑地问:“陈书记,韩局真晋衔了?你确定是三级警监,不是一级警督?”
“真晋了,穿白衬衫!卢书记说他破获一个特大诈骗案,涉及金额近亿,从贵省追查到东广,再从东广追查到香港,请香港警方和香港海关协助,愣是把损失追回来了。省领导很器重他,从思岗调干部就是去接替他的。”
“接替他担任县委副书记?”
“县委副书记不太可能,好像是常务副县长,对雨山来说只需要一个来自我们思岗的县委常委,最好是懂经济建设的。”
王燕总算明白了!
老领导太能干,地方党委政府需要他留下协助搞经济建设,省政法委和公安厅要把他上调到省里工作,又不想因此影响到雨山的经济建设,于是打算以东西部干部交流挂职的方式,从思岗调一个副处级干部过去接替他稳定军心。
眼前这位不是副处级,在南港他没希望提副处,想当这个常务副县长,只有先调到贵省,在贵省提拔。
老领导能跟省领导说上话,虽然这么大事他没言权,但从思岗调人过去是为接替他,完全可以开这个口。而自己又恰恰是跟老领导关系最好的人,眼前这位希望自己在这个关键时刻,给老领导打个电话,请老领导帮这个忙。
换作平时,王燕会找借口推脱,毕竟这涉及到一个副处级干部任命。
但现在不是平时,老卢就在老领导身边,这个想法是老卢提出来的,该敲的边鼓他绝对敲过,甚至在天天敲。
顺水人情,为什么不做。
王燕忍不住笑道:“这是好事,有机会当然要争取!陈书记,要是你能调过去担任常务副县长,那我们良庄不光出人才,而且出领导干部。从卢书记开始,一直到你,先后三任书记,全能成为副县级领导,其它哪个乡镇能做到!”
“实不相瞒,焦书记也开过这个玩笑。你知道的,我跟韩书记打交道不多,实在不好意思开口。”
“焦书记有没有给他打电话?”
“好像打了。”
“我再打一个帮你问问,他也真是的,穿上白衬衫都不说一声,也不让我们帮着高兴高兴。”8
第六百一十六章 指导侦破
中国是人情社会,许多事是免不了的。
毛爷爷说得对,“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想真正实现五湖四海,任重道远。其实不只是中国,国外其实也一样,西方国家同样讲究人脉。
比如美国总统,一旦竞选上,任用的全是他的人,甚至“论功行赏”,谁捐款多任命谁担任驻外大使,乌纱帽大批,比中国的裙带关系有之过而无不及,只是他们接受的监督可能多一些。
因为陈文兵的事,韩博接到几十个电话。
包括焦汉东在内的老良庄干部几乎全打过,不仅王燕和程文明跟着凑热闹,连良庄走出的南港市公安局副局长常援建都在电话里半开玩笑说什么“肥水不流外人田”。
要是不帮这个忙,以后真没脸回良庄。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给林书记打电话,介绍陈文兵的情况,结合雨山实际展望未来。
林书记居然没有不高兴,确认小伙子推荐的干部愿意调到大西南工作,竟哈哈笑道:“思岗县第一大镇的镇党委书记,工农业总产值百亿元的镇党委书记,愿意扎根大西南,愿意以雨山为家,这样的同志可不多。既然你们雨山县委想挖,思岗县委舍得放,剩下的工作应该不难做,我跟组织部门协调协调,看看能不能尽快敲定。”
“林书记,对不起,我不应该打这个电话的。”
“这是私事,同样是公事,毕竟这个人选,直接关系到雨山县未来几年的展,作为雨山县委常委,作为雨山这些项目穿针引线的人,作为一个熟悉思岗县情况的同志,在这么重要的问题上你有建议权。何况这不只是你个人的建议,你们雨山县委已经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
“话虽然这么说,可是我总觉得不太合适。”
“举贤不避亲,我相信你的眼光。至于觉得不合适,这是好事,说明你先想到的是组织原则。不说这些了,说说你,打算几号回新阳。”
上午吴副厅长打电话问过,现在林书记又问。
韩博紧握着手机,愁眉苦脸说:“林书记,新公安局长刚到任,昨天下午宣布的任命,我打算再过几天。”
越是有责任心的人,遇到这种情况越是放不下。
林书记同样在基层工作过,同样年轻过,能理解他此时此刻的感受,循循善诱说:“韩博同志,我知道你是不放心,打算扶上马送一程。但你也要反过来想,作为兼任过公安局长的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对新同志会带来多大的压力,你留在雨山,他怎么能够放开手脚?”
“我会摆正位置。”
“我相信,关键影响在,你兼任县公安局长时间虽然不长,做得事却不少。整顿队伍,清理队伍中的害群之马;重拳出击,打黑扫毒;叫停办公楼建设,想方设法解决基层办案经费……
能够想象到,在许多同志心目中,你是一个很强势的领导干部。新同志刚上任,许多问题你都解决了,他一时半会都不知道该如何打开局面。如果你依然不放心这个,不放心那个,他怎么开展工作,怎么树立威信?”
这些问题是要考虑到。
新任公安局长到底有没有能力放一边,一些公安局的同志位置就没有摆正,直到五分钟前,还有人越过新任公安局长直接打电话汇报工作,这么下去怎么行!
韩博不由想起老卢不愿意离开良庄时,良庄籍的老领导和部队长是怎么跟老卢说的,没想到自己稀里糊涂成了第二个老卢,在关键时刻居然放不下。
“林书记,我错了,我立即安排县政法委的工作,尽快去省厅报到。”
许多事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林书记觉得应该给他找点事,让他忙起来。只要有事做,只要忙起来,他就顾不上想那些,打开抽屉翻出一份省厅的报告,戴上眼镜看了一会儿,故作严肃说:“韩博同志,新阳市昨晚生一起死亡四人的命案,怀疑是投毒,你是刑侦专家,尽快赶过来指导新阳市局侦破。”
死亡四人,这可是大案。
韩博不敢耽误时间,急忙道:“是!”
知道他要走,知道留不住,关瑞龙书记和王继县长早有准备,交代过驻省办主任,在驻省办准备了一个房间。得知省领导又点名让他去省城,同几位县领导一起把韩博送到楼下,一直送上车。
他们有准备,李晓蕾同样准备好了。
雨山旅游投资开公司正在融资阶段,窝在雨山县城怎么融资,在王县长强烈要求下在驻省办设一个办公室,甚至配有一辆车。
老卢事情多,开春就要种植嫁接桑苗,作为思岗县驻雨山县的“代理人”,他要维护思岗几十家缫丝企业的利益,年底前要一个乡镇一个乡镇跑,协助乡村两级干部和丝绸公司的人动员群众种植。
王大姐把早收拾好的行李帮着搬上车,小两口一起去省城。
平时是韩博开车,今天是李晓蕾开车,因为韩博要抓紧时间了解案情。
坐在商务车中间一排,打开笔记本电脑,拨通刑侦总队长手机:“杜总队,我韩博,林书记指示我立即去省城,参与新阳市昨晚生的命案侦破。”
领导刚打过电话,何况他是“内定”刑侦副总队长,提前熟悉总队情况,提前进入状态不是什么坏事。
总队正面临新老交替,青黄不接的关键时刻,现在上级又要求“命案必破、枪案必破”,工作压力很大,几位总队领导忙焦头烂额,来一个生力军正好。
杜志纲很高兴,不禁笑道:“韩博同志,我就知道我们有机会合作。张厅长刚交代过,你到了之后先到我们总队熟悉情况,你是老刑警,担任过刑警副支队长、技侦支队长、禁毒支队长,以前应该没少往你们江省刑侦总队跑,都是刑侦总队,有什么好熟悉的,不就是指导侦破案件吗?”
“不一样,以前去总队是开会是办事,以后可能要在您领导下工作。”
“提到工作,我就不跟你客气了,几位总队领导都在忙,昨晚生的这起命案,总队党委决定由你去新阳市局指导侦破,以省厅副处级侦查员身份去。我跟新阳市局刑警支队打过电话,他们很快会向你汇报案情。”
“谢谢杜总队,有进展或需求其它方面协助,我会及时向您汇报。”
“韩博,你可是江省有名的刑侦专家,要是连你都搞不定,估计安排其他同志,包括我亲自去都不一定行,我相信你的能力,等你的好消息。”
……
刚挂断电话,李晓蕾突然抬头看看后视镜:“老公,这么快又要上专案?”
“等正式调到刑侦总队,要过问的案子更多,你想想,一个省那么多市县,一年会生多少起案件。”
“这么说我们以后还是聚少离多?”
“跟以前不一样,以后是指导侦破,除了一些特大案件由省厅侦办,大多案件还是由县一级公安局侦破。我就是去看看,开开案件分析会,看能不能给办案单位提供点帮助。”
“不用上专案?”
“一般不用。”
最了解丈夫的绝对是妻子,李晓蕾唉声叹气问:“老公,这份工作你是不是特别喜欢?”
破案多有挑战性,抓获嫌犯时多有成就感。
韩博捧着笔记本电脑,嘿嘿笑道:“老婆,你知道吗,许多基层民警一辈子都遇不上一起大案。等我正式调到刑侦总队,就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案件,能够学以致用,这真是我理想中的工作。”
第六百一十七章 灭门惨案!
有电话打进来了,对方是新阳市公安局石岩分局的刑侦副局长。??
现在身份是省厅刑侦总队副处级侦查员,之前的职务他不知道,他干脆以“处长”相称。建队之前刑侦总队叫刑侦处,自己又是副处级,他这么称呼倒也无可厚非。
韩博没解释,作为一个类似于省厅从县级党委借调的干部,名不正言不顺,关于身份尤其职务也没法解释,直接请他介绍案情。
“韩处,案件虽然是昨夜生的,但四名死者是今天早上5点多开始死亡的。”
死亡就是死亡,怎么冒出来个“开始死亡”!
韩博有些纳闷,杨国盛副局长似乎意识到这么描述不恰当,连忙解释道:“死的是一家四口,一个65岁的老人,一对3o来岁的夫妇和一个8岁的小女孩儿。昨晚1o时3o分许,孩子的舅舅去他们有事,现全家人好像中毒了,很难受,拨打12o送他们去医院。
凌晨5点17分,老人抢救无效死亡;6点36分,小女孩抢救无效死亡;7点41分,孩子妈妈停止呼吸;8点18分,孩子爸爸也死了。从症状上看,市二院医生怀疑他们是氰…化…物中毒。
接到医院报警之后,我立即带刑警和法医赶到医院,找孩子舅舅及医生了解情况,我们分局法医和刚到的市局法医,结合医护人员的描述、病历及抢救记录,一致认为四名死者符合中毒死亡特征,到底是不是氰…化…物,要等法医病理检验结果出来。”
一家*****惨案!
难怪最后一个死者死亡不到两个小时,就已经上报到省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厅上那儿了。
一个家庭就这么没了,韩博很是痛心,凝重地问:“在抢救期间,四名死者神智清不清醒,有没有跟医护人员说过什么?”
“报告韩处,参与抢救的所有医护人员说,死者送到医院时有神智,当时站立不稳、剧烈头痛、呼吸困难,急诊科医生询问过他们,他们说没吃过什么**变质的东西,然后就神志不清。孩子舅舅平时很少去他们家,对怎么中毒的也不清楚。”
“有没有组织技术民警去现场勘查?”
“专案组刚成立,我兼任专案组长,在市局刑侦支队王支队指导下,我们暂时设立两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走访询问,调看死者家附近的监控,调查四名死者的社会关系;一个小组负责现场勘查,看能否找到毒物来源,或收集到其它线索。”
天底下没那么多巧合,孩子舅舅平时不怎么去他家,昨晚怎么去了,怎么会这么巧?
韩博追问道:“孩子舅舅呢?”
“刚把他带到刑警队,这会儿应该在询问。”
侦破工作刚展开,他们掌握的情况并不多,韩博没再问,合上笔记本电脑沉吟道:“杨局,我正在往省城赶,大概需要3个半小时,请把死者家的地址到我手机上,到了之后我直接去现场。”
“韩处,要不您直接来局里吧,到我们分局听汇报。”
一些领导不看尸体,不去现场,不旁听审讯,坐在会议室里看材料研究案情,韩博从未把自己当多大领导,也破不了那样的“神仙案”,怎么可能先去分局听汇报。
“杨局,我还是先去现场。死亡四人,影响恶劣,这样的案件必须快侦快破,请你们尽快安排法医对四具尸体进行检验,需要省厅提供哪方面支持尽管开口。”
“是!”
省厅的副处级侦查员,居然真把自己当侦查员。现场勘查有技术民警,术业有专攻,你去有用吗?
一遇到大案,杨国盛就羡慕那些边远区县的刑侦副局长。
“天高皇帝远”,自己辖区的案子自己办,需要技术支持再跟上级开口。
省会城市就不一样了,不光离市局近,离省厅也近,一有点事省市两级公安机关领导都知道,市局刑侦支队领导刚到,省厅刑侦总队又要来人,既要破案又要接待上级,想想就头疼。
不过这些话只能放在心里。
上级来人是对这个案子的重视,你敢个牢骚试试?
杨国盛挂断手机,把韩博手机号码存上,把死者家地址用短信过去,快步走到死者家门口,看着正在里面忙碌的技术民警,低声问:“王支队,刑侦总队的副处级侦查员韩博您熟不熟悉?”
“以前有一个副处级侦查员,已经退休了。”
“这位没退休,刚通过电话,听口音不太像我们贵省人。”
总队要来人,王新磊支队长的处境有那么点尴尬,同样是指导侦破,到底是你指导还是他指导?
夹在中间的滋味儿不好受,王支队摸摸鼻子,掏出手机:“我打听打听。”
里面在勘查,现场不能被破坏,领导站在外面暂时不能进去,杨国盛回头看看围观的小区居民,走进楼道给分局局长打起电话。
二人跟约好似的,打了三四分钟再次聚到一起。
王支队背对着围观的群众点上烟,低声道:“打听到了,来头不小,非常年轻。”
“来头不小?”
“从江省调过来的,在省政法委干过一段时间,后来空降到雨山担任副县长兼公安局长,紧接着是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前段时间凤仪县生一起特大诈骗案,涉案金额上亿,省委把他从雨山任上紧急抽调进省委省政府调查组,既是调查组成员也是专案组长……”
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吓一跳!
杨国盛把烟头扔到脚下,踩了一脚,将信将疑问:“王支队,您是说他去香港追赃?”
“而且追回来了。”
都是干这一行的,而这一行恰恰是凭本事吃饭的,王支队打听得很清楚,也很服气:“人家调过来之前就是江省公安系统的刑侦专家,公大北大双硕士学位,干过刑警、技侦、禁毒支队长,到现在依然是公大特聘教官,好像还是二级英模。”
“这样的人江省公安厅怎么舍得放?”
“林书记亲自挖的,施局交代别看人年轻就不把人放在眼里,上级就是上级,对上级要尊重。”
施局不只是市公安局长,更是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市领导都知道这个侦查员,来头确实不小!
杨国盛不再有乱七八糟的想法,反而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希望早点见到极可能成为全省公安刑侦系统的“明日之星”。
韩博赶到新阳已是下午6点多,先把妻子送到雨山县驻省办,按照导航提示连晚饭都顾不上吃,马不停蹄赶到死者家。
勘查三个多小时,大部队已经撤了。
小区门口没警车,不像下午一样有交警疏导交通,有治安民警维持秩序,看热闹的群众渐渐散去,只有小区物业的保安和一个民警在门口。
这是一个依山而建的高档小区,周围绿化搞得很好,里面全是高层,全是电梯房,甚至有地下停车场。
管理很严,外来车辆不能进。
韩博把车停到左边一个尚未租出去的商铺门口,打开后备箱取出一副手套,锁好车走到民警面前。
“你好,省厅刑侦总队韩博,麻烦带我去现场看看。”
韩博出示去香港前省厅紧急办理的警官证,照片是ps的,头像是本人,身体不是,一身白衬衫,肩上佩戴三级警监警衔,工作单位是公安厅。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太年轻,怎么可能是三级警监,只要对公安系统有点了解的人就会觉得有问题,生怕省城同行以为自己是假警察,韩博又撩起呢大衣,亮出腰间的配枪。
在大门口等半天,就是等刑侦总队的韩处长。
民警果然很惊讶,不敢相信省厅居然有这么年轻的三级警监,急忙立正敬礼:“报告韩处,我是石岩分局刑警大队一中队民警冯威,现场在6号楼1单元1o2室,我们市局王支队和我们分局杨副局长正在物业办公室等您。”
“先带我去现场,有对讲机,可以跟你们领导汇报一下。”
“是!”
年轻的总队领导挺和气,刚才说“你好”,现在不仅握手,还露出笑容,冯威楞了一下,连忙一边陪韩博往3号楼走去,一边用对讲机向同样等了一下午的领导汇报。
物业办公室就在第一排,刚走出几十步,市局刑侦支队长和分局刑侦副局长到了。
公安没全走,仍有小区居民在看热闹,现在不是客套的时候,三人相互介绍,简单寒暄几句,一起来到6号楼1单元门洞。
“韩处,这就是死者家,说是一层,其实是二层,这一层是大车库,上面住人。车库门朝南,死者家把车库装修过,本打算让老人住的,老人觉得寂寞,搬过来之后一直住在楼上。”
韩博四处观察了下环境,走进楼道问:“杨局,这套房子不便宜吧?”
“不便宜,全区最贵,他家是四室两厅,15o多平米,车库6o多平米,车库好像卖得比房子还贵,一平米顶楼上两平米。”
人家问的不是这些!
王支队现电梯一时半会下不来,干脆招呼二人走楼道,边走边补充道:“韩处,孩子爸爸叫谭兴涛,高化,以前承包过工程,赚不少钱,后来在开区建了一个搞钢结构和彩钢板的厂,经济条件不错,资金估计上千万。”8
第六百一十八章 缜密分析
户主以前是搞工程的,现在开厂其实一样是搞工程,社会关系复杂,极可能存在经济纠纷、劳资纠纷甚至工伤事故处理不好引发的纠纷。
韩博点点头,同市县两级刑侦一把手一起走进死者家。
果然很有钱,家里装修的非常漂亮,不仅漂亮而且很时尚,绝对是找专业设计师设计,专业装修公司装修的。
一进门,韩博先嗅了嗅,回头看看南北通透的窗户,下意识问:“杨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