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大使满意的点点头:“警务联络官的任期只有两到四年,但职业外交官参加工作之后往往会有一半甚至更多时间在驻外使领馆度过。而且,有的外交官一生中可能会被派往好几个不同的国家任职,几十年的外交生涯可能分别在欧、美、亚、非度过;
我们的人生轨迹并不是由自己画的,一名外交官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呼吸撒哈拉沙漠干燥的空气,还是把青春年华中的许多岁月消磨在纽约摩天大楼的夹缝中,或者有人会有机会在一生中看到南北半球不同的星空,听到太平洋和大西洋不同的涛声,完全是上级根据工作需要安排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所从事的外交事业是一种默默的无私奉献,其中饱含着个人和家庭的牺牲。而这种奉献精神,则来源于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神秘和传奇色彩,只是外交官生活的一个侧面。
实际上,外交官的生活和普通人一样,也有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此刻领导谈的不只是生活的酸甜苦辣。
部里选派驻外人员,首先考虑的同样是政治可靠。
韩博立马起身表态以“一人升国旗”的前辈为榜样,恪尽职守,履行职责,绝不辜负党和国家对自己的信任。
第七百五十九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讲完“一个人升国旗”的故事,陈大使又讲起一个外籍工作人员的故事。
“……当地一个在我们中国使馆工作的清洁工,因为中国和该国有段时间终止了外交关系,他因此失业。但他一直不拿任何报酬地帮助我们的留守人员做使馆的日常维护工作。后来某一天,他从广播里听到中国和他的国家恢复了外交关系,就赶到使馆帮助我们的复馆人员。
当时复馆人员雇佣了四五个当地人帮忙搬东西,谁也没有在意他。发工资的时候发现多出一个人,复馆人员解释说没请他来,不能给他工资。可是,第二周他又来帮忙。后来一问才明白。
等到复馆升国旗的那天,那位老工人穿戴得整整齐齐地站在国旗下,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地的其他雇员也都说我们给他们的钱并不多,但是我们中国人把他们当人看。”
韩博若有所思,李晓蕾觉得很不可思议。
陈大使紧盯着二人,很认真很严肃地说:“中国人平等待人,不欺负人,不干涉别国内政,这是老一代领导人在非洲打下的很好的工作基础。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是中非几代领导人长期工作和人民交往的结晶与结果。
我们中国之所以能够与非洲国家保持这种一以贯之的友好关系,完全得益于对非外交政策的两个最基本的原则:一个是平等,中国对非洲国家和人民不是居高临下,而是一种兄弟般的平等待人;另一个就是互利共赢,中国尊重他们,他们自然就会尊重中国。不仅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同样考虑到了非洲人民的利益……”
“在同非洲国家打交道的时候,必须恪守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干涉非洲国家的内政和内部事务!”
“任何国家要谋求发展都会有一个过程。西方有些国家动不动就指责非洲国家的人权问题、腐败问题,等等。尽管非洲国家的确存在这些问题,但是一个国家的人权,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无论是多党制还是一党制,都是非洲国家自己的选择,应该予以尊重……”
领导言外之意很清楚,你接下来要跟南非警方打交道,会发现他们不仅效率不高甚至存在很严重的腐败。
但不管多腐败是他们的事,你不管有多急、多么愤怒都不能指责对方。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韩博早有心理准备,再次表态会坚持两个重要原则。
送走大使,回到楼上宿舍,李晓蕾一边洗澡一边哭笑不得地说:“我以为会热烈欢迎呢,没想到接受了一通教育。”
“接受教育有什么不好?”
韩博坐在台灯下翻看着刘三秘准备的资料,沉吟道:“领导说这些是对工作负责,生怕我在今后的工作中犯错误。”
李晓蕾为什么一直不愿意进党政部门工作,就是不习惯体制内的各种规矩,甚至有些后悔答应去领事部“打杂”的决定,越想越郁闷,干脆换了个话题:“对了,陈大使怎么不住使馆?”
“大使有大使官邸,使馆只是办公的地方。”
“官邸?”
“使馆不是国内的党政机关,大使也不是一般的领导。陈大使是主席任命的,是国家主席和中国政府在南非的代表。有专门的官邸是有些特殊,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搞特殊化,说直白点这代表着我们国家的脸面。”
自己在国合局实习过,妻子没有。
韩博揉揉眼睛,补充道:“大使官邸和使馆一样,也是大使开展对外活动的重要地点。大使对外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比如一部分的宴请和招待会,常常是在官邸举行的。邀请尊贵宾客和上流社会人士聚会的地方,当然不能太寒碜。
所以官邸都很豪华,有雅致的书房,有装修精美的宴会厅,有林木繁茂、花团锦簇、绿草如茵的花园,甚至有泳池。在那样的环境里接待宾客气氛更为亲切,所以几乎世界各国都为本国驻外的大使专门设有官邸。”
“外交外交,就是交往交际,说白了就是交朋友。”
“一语中的,老婆,你太聪明了!”
“韩参赞,这么说你以后也要出去交际?”李晓蕾噗嗤一笑,裹着浴巾走过来趴在他肩上。
“不交际,不交几个朋友,怎么请人家帮忙?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怎么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韩博抚摸着妻子手,理直气壮。
“交际花?”
“女的叫交际花,男的叫什么?”
“我管你叫什么呢,我只想问问你打不打算交几个警花朋友?”
“警花?在机场你也看见了,一个比一个黑,一个比一个胖,体味还那么难闻,说不准还携带艾滋病毒,你当你老公是什么人?”
“南非不光有黑人,也有白人,说不定能遇上身材好、皮肤好,既漂亮又风情万种的白人女警花。”
来使馆的路上遇到过一个巡逻的白人女警,身材高挑,斜挎着一支冲锋枪,带着一副墨镜,看上去英姿飒爽。
韩博意识到“问题”应该出在那个女警身上,忍不住笑道:“你这醋吃得太没道理了,且不说你老公我既没贼心也没贼胆,就算有也不可能干对不起你的事。刚被陈大使和杨公使教育过,要遵守驻外纪律。如果犯这样的原则性错误,被调回去多丢人。”
李晓蕾既自信对丈夫也有信心,只是一来就被教育一通心情有些沉闷,想开个轻松点的玩笑。
正准备去整理一下从国内带来的物品,电话突然响了。
“喂,我警务联络组韩博,请问您哪位?”这是入住之后的第一个电话,韩博毫不犹豫抓起通话器。
“韩参赞,我刘心存,刚接到开普敦总领馆通报,今天下午4点半左右,开普敦发生一起血案,五名来自闽省闽清的华人遭同乡砍伤,五人重伤,全在医院,其中三人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开普敦总领馆已派员去医院探望伤者。”
一来就遇到这样的事!
不过想到南非有三十多万华人,治安又那么糟糕,并且华人中有很多是偷渡过来的或非法滞留的,鱼龙混杂,事情自然不会少,韩博也就释然了。
“总领馆已经有人去过,这么说应该了解到一些情况吧?”韩博拿起笔,准备做记录。
“事情的大概经过基本搞清楚了。”
刘心存看了看传真件,汇报道:“据了解,今天下午4点半左右,在开普敦附近经营百货生意的闽清籍商人钱小雷兄弟,从另外一个店铺调货回自己店铺,刚打开店铺门准备卸货时,遭到隔壁邻居一家及几名不明身份华人的砍杀,并声称要将钱小雷一家全部杀掉。幸亏商铺附近的好心人报警,当地警察及时赶到现场,当场将涉嫌蓄意谋杀的闽清籍华人关兴虎父子及女婿三人抓获,其余同案犯逃跑。”
窝里斗!
能够想象到这个案件会给南非华人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你们总说南非治安不好,但你们华人也不是什么好人,一些对中国始终抱有偏见当地人肯定会这么说,一些对中国始终抱有偏见的媒体肯定这么报道。
韩博越想越窝火,淡淡地问:“一个巴掌拍不响,都已经动刀了,肯定有原因吧?”
这种事刘心存不是第一次遇到,比韩博更窝火,强忍着愤怒说:“据刚苏醒的钱小雷说,大约两年多前,他们从一个台胞那里接手了一小百货商店,在距离开普敦大约30公里的一个小镇上,希望能够将生意进一步拓展。
可自从他们接手该商店后,便厄运连连。刚接手的第三天,在距离该店附近约一公里经商的关兴虎就前去‘请’其离开他的‘地盘’。声称如果钱小雷不乖乖离开的话,就会给他们颜色看,之后又对他们进行过几次威胁和恐吓。
在后来的一段日子里,关兴虎在钱小雷隔壁又开了一家商店,要求钱小雷搬离他的‘领地’。案发前,关兴虎一家公开扬言要钱小雷等搬出该镇,并对钱小雷等人进行不同程度的寻衅滋事,还曾将钱小雷等人打伤。为此,钱小雷向警方报过案,表示关兴虎要蓄意伤害他们一家……”
性质太恶劣,在是一起典型的蓄意伤害案!
韩博权衡了一番,凝重地说:“我初来乍到,而且这么晚了,现在过去既不熟悉情况也不一定能找到人。要不先向陈大使和刘公使汇报,看明天能不能去一趟。”
“也行,您汇报还是我汇报?”
“你比我了解情况,你汇报吧。”
“好的。”
李晓蕾一字不漏全听到,听得暗暗心惊。
丈夫一挂断电话,便紧皱着黛眉问:“漂洋过海跑这儿来做生意,多不容易!都是同胞和老乡,为什么要闹个你死我活?”
之前做过不少功课,韩博对南非华人社区的情况并非一无所知。
长叹口气,倍感无奈地说:“我们中国人喜欢占山为王,特别是好多闽省人,到一个地方开一个小店,别人就不能来,如果来了就赶你走,不走就打,或纠集黑社会恐吓。据我所知,在南非,华人内斗是常有的事,只是这次性质实在太恶劣”。
“之前发生过?”李晓蕾惊问道。
“而且不止一次,去年10月20日,维特班发生过一起因强占地盘而发生的恶性伤害案,两个闽省籍嫌犯指使他人对同胞姚某进行殴打并致伤;去年11月22日凌晨,另一个受害者的商店遭到同为华人的嫌犯故意纵火,造成相当严重的损失。”
韩博敲敲桌子,咬牙切齿地说:“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们只敢对自己的同胞下手。如果是南非人‘占领’他们的地盘,屁都不敢放一声,往往相安无事。”
“欺软怕硬,太过分了。”
“我就是这么一说,既然是生意就会有竞争,竞争不过对手说明经营有问题,不管对手是同胞同乡还是南方本地人,都不能采用威胁甚至暴力手段打压或排挤。”
“都是闽省人?”
“据我所知,在南非,华人内斗的主角几乎都来自闽省。他们人多,而且都一家人有一个人到南非后,其他家人再陆续跟过来,很容易形成家族势力。在南非的闽省人至少八九万,但加入闽省商会的可能只有几百人,而且商会是民间机构,也缺乏强制的约束力。”
在国内,丈夫是“心狠手辣”的“韩打击”,但这里不是国内。
李晓蕾忍不住问:“老公,你明天过去又能起什么作用?”
“了解情况,不是有几个嫌犯跑了么。我们看南非人样子都差不多,在南非警察眼里华人长得也差不多,又不懂中文,想抓到他们估计没那么容易。只要他们需要,我会提供协助,请总领馆和当地侨社帮忙,看能不能协助南非警方逮着他们。”
韩博咬了咬牙,接着道:“南非警察不一定愿意管华人社区内部的事,其它的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他们不愿意管我管!”
“你怎么管,你没又执法权?”
“南非警方管是引用的属地原则,只要是中国公民犯罪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我就可以引用属人原则,只要有足够证据,一样可以立案侦查!南非的嫌犯引渡不回去,中国的嫌犯可以,就算南非方面同意,还可以找南非移民局请他们遣返那些混蛋。”
“在南非犯罪,国内一样可以查处?”
“当然!”
新官上任三把火,韩博下定决心要打掉几个情报上排名靠前的害群之马,想方设法把他们弄回去接受法律制裁,好好震慑一下南非华人社区的其他违法犯罪人员。
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跟南非警察总局和南非移民局的官员说得上话。
想到使馆领导和同事正忙得焦头烂额的准备工作,韩博意识到总理来访未尝不是一个机会,完全可以借这个机会结识南非执法部门的官员,给他们送点小礼物,一起吃吃饭、喝喝咖啡,尽一切可能跟他们交朋友。
第七百六十章 南非治安
一家五口被砍,自己人搞自己人,因为强占“地盘”引发的血案,影响太恶劣,陈大使一样重视。
但领导经过一番权衡,建议别急着去。
首先,收到消息之后开普敦总领馆第一时间派员去向当地警署了解过情况,去医院探望过伤者,驻南非使领馆并非对此不闻不问。
其次,此前公安部一位副部长率团访问过南非,与南非政府相关部门就两国开展警务合作、共同打击犯罪等事宜进行磋商,向南非派驻警务联络官就是在那次磋商中达成的。韩博已经到馆上任,应该先去拜访南非国家警察总局的官员。
再就是中国驻南非大使馆设立警务联络组、公安部向南非派驻警务联络官是一件大事,代表着祖国越来越强大,南非几大华文媒体进行过相关报道,在南非华人社区引起轰动,一些华人华侨甚至把警务联络官亲切地称之为“境外110”!
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和几大侨社纷纷表示要设宴为警务联络官接风,华文媒体早就联系使馆新闻处想采访。
参加各种应酬,出席各种活动,吃吃喝喝甚至白吃白喝,在国内是不正之风,但在国外却是一项工作,绝不能让心系祖国的华人华侨失望。而且比勒陀利亚距开普敦一千多公里,乘坐飞机也要两个多小时,来去并不方便。
既是外交官也是警察,工作性质不一样,工作方式也要作出相应改变。
韩博觉得领导的话非常有道理,第二天一早,亲自打电话向开普敦领事馆了解完最新进展,便同刘心存三等秘书和新闻处的一位随员一起,跟专门抽出宝贵时间“扶上马送一程”的刘公使一起拜访同样位于行政首都的南非国家警察总局。
三十三四岁的处级干部刘公使见多了,但三十出头的三级警监刘公使是第一次见。
履历上写得清清楚楚,身边这位从普通治安民警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干到地级市公安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办案经验极为丰富,甚至组织侦办过好几起涉外案件,而且是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堪称公安系统的精英。
他能不能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根本不用为他担心,所需要做的只是尽快帮他进入工作状态。
刘公使看看窗外的景色,微笑着说:“韩博,你是公安,在国内抓过穷凶极恶的杀人犯和毒贩,知道要被外派到南非,对人身安全方面应该没太多顾虑。你爱人就不一样了,一个女同志,愿意随任真不容易。”
“她还好,毕竟是警嫂。”
“一点顾虑都没有?”
“不怕您笑话,来之前上过网,也找在南非经商的朋友了解过,顾虑多多少少有一点。不过我俩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聚少离多,对她而言我来南非工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两口子能在一起。”
“看来驻外不容易,你们在国内当公安一样不容易。”
刘公使笑了笑,看着在路边巡逻的几个荷枪实弹的黑人警察说:“南非治安不好的确是事实,在南非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能知道不少犯罪事,有一些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甚至有不少人自己就是受害者。这里面,南非的几个大城市又是重灾区。
前几年,开普敦的人还担心约堡人天天水深火热如何生存,最近几年的数字表明开普敦的恶性犯罪数量已经超过约堡。但是要说南非人真的天天生活在对治安的担心中那就太夸张了。”
韩博下意识看看两侧街道,沉吟道:“确实有些夸张,至少在这儿看不出治安有多么糟糕。”
“如果这里都不安全,我们真要跟驻伊拉克使馆一样申请派驻武警了。”
刘公使不止一次亲自拜访南非相关部门高级官员,给在南非的中国公民提供过领事保护,对南非的情况非常熟悉,如数家珍地说:“南非的恶性犯罪案件其实非常集中,全南非一共一千多个警区,有一半的谋杀案发生在其中的一百多个警区,四分之三的谋杀案发生地点只覆盖警区总数的四分之一。
这些区,对于外来游客来讲,或者南非的中高层中产来讲,都是很少接触的地方,属于另一个世界,这些危险的地方平时不去就是了。不去危险的地方,日常生活中略为小心一点,仔细一点,再给家里装上一些安保措施,在约堡那样的所谓高危险城市一样可以很舒服地生活。在大城市之外的很多地方,治安比大城市好很多。尤其在一些偏僻的小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是能做到的。”
“南非犯罪有什么特点?”韩博习惯性地问。
如此专业的问题,真把刘公使给问住了。
作为警务联络组的三秘,坐在副驾驶的刘心存整理过好多资料,立马转身道:“刘公使,韩参赞,我觉得南非的犯罪特点是恶性犯罪率高。我从官方公布的数据上统计过,去年全南非有将近1。2万起谋杀案,1。5万起谋杀未遂,15。3万起伤害案件,4。5万起性侵害,9。1万起恶性抢劫。
对于一个人口四千多万的国家来讲,确实是太多了一些。每十万人谋杀一年达到32起,比非洲平均数量17起高上近一倍,是世界平均水平6。9的四倍多,而与每十万人谋杀低于2起的我们中国相比,更是高出了数量级。
可以说南非发生的犯罪事件,要更加暴力,那些犯罪分子对他人的性命更加不在乎。这当然给居民带来恐怖感,毕竟只要赶上了,就很可能是暴力事件,性命受到威胁。谁能不小心?”
“南非不是只有三千多万人口吗?”
“那是以前统计的,确切地说是估算的,不能跟我们的人口普查相提并论。而且这只是南非公民,到底有多少从周边国家涌入的难免,估计警察总局都不知道,移民局根本管不过来。”
在非洲国家中,南非经济算不错的。
相比连年战乱的一些周边国家,近在咫尺的南非堪称天堂。
边界线那么长,大量难免涌入很正常。提起偷渡,不仅周边国家的黑人源源不断往南非跑,一些想赚大钱的中国人也往南非跑。
南非不是一个移民国家,但这些年来南非的中国人已高达二三十万,能够想象到其中有多少是偷渡的,有多少是非法滞留的。
国内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机会那么多,干嘛漂洋过海冒这个险。
再想到那些同胞在南非经营商铺,搞批发零售,从国内不断采购,并源源不断给国内的家人汇钱,韩博的心情格外复杂,也只有来到这里才深刻理解“大家都不容易”的含义。
“相对于南非的高犯罪数量,南非监狱里面关押的罪犯不算多。官方披露的数字显示,去年一共关押了11。6万人,平均每十万人关押两百多个,全世界排到三十几位,只是名列世界第一的美国的40%,是比南非要安全得多的塞舌尔的40%,跟比南非安全很多的台湾地区差不多。”
能被外交部派到国外的一样是精英!
刘心存虽然不是警察,两个月之前对这些甚至不是特别关心,但确认自己将会进入新成立的警务联络组之后,他狠下过一番功夫,踏踏实实地做过一番功课。
韩博眼神流露出一丝惊讶的表情,小伙子仿佛受到某种鼓励,不无兴奋地说:“抓到的罪犯这么少,显然不存在警力不足的问题。南非有16万警察,平均下来,每名警察为300名居民服务。这个比例也不算低,大致是世界平均水平。
有世界平均水平的警察数量,犯罪率却仍然居高,是有些说不过去。而且,南非不仅有警察在和犯罪作斗争,南非的安保行业非常发达,整个行业雇佣了至少40万个保安人员。如果没有如此庞大的民间安保队伍,南非的犯罪率肯定会比现在更高。
虽然各类保安人员没有司法权力,不能和警察起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