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非感染上艾滋病,携带艾滋病毒的人确实不少,但他们不认为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病,大多认为自己只是得了肺结核。并且艾滋病在人体内是有潜伏期的,据说在黑人身体里的潜伏期很长,而他们的寿命本来也就五六十岁左右,他们在发病时本来也就快到生老病死的时候,所以他们并没有那么恐惧。”
正聊着,手机响了。
现在不工作,整天玩,只可能是家人。李晓蕾歉意的笑了笑,从包里取出手机,看看来电显示,果然是丈夫打来的。
“到了,正在跟星伟和亚男吃饭,你吃了没有,要不要跟他们说话,好的好的。”
接到李晓蕾递来的手机,关星伟像换了一个人,回头看看周围的客人,举起手机笑道:“韩长官,对内地官员的晋升流程我还是知道一点的,能去中央党校进修,这是要晋升的前奏,怎么样,能不能透露一下,接下来会去哪儿高就。”
半小时前,接到部里的通知。
本来想第一时间告诉妻子的,但知道他们在一起吃饭不先打个招呼不合适,没想到他居然问起这件事。
反正他早晚会知道,韩博没什么好隐瞒的,带上宿舍门笑道:“刚接到通知,可能要去深正跟你做邻居,今天这顿饭没赶上,但以后一起吃饭的机会非常多。”
换作别人,听到这个消息会很高兴。
然而,关星伟不是别人,一想到“大舅哥”过来之后如果遇到涉及香港的案子肯定会找自己,顿时皱起眉头:“老大,你没开玩笑吧?”
“没开玩笑,过几天不光要找你吃饭,还要去拜访你们一哥。”
“有没有搞错,内地那么大,为什么偏偏来深正!”
“想你啊,想亚男啊,难道你们不想我,不欢迎我?”韩博知道他担心什么,他越担心却觉得越好笑。
听语气不太像开玩笑,关星伟哭笑不得:“欢迎,非常欢迎,等到了我请你吃饭。”
“这还差不多。”
“对了,过来之后负责哪个部门?”
“这次是挂职,不是正式调动,谈不上负责。”
看着妻子和李晓蕾目瞪口呆的样子,关星伟追问道:“到哪个部门挂职?”
“CID,可能出任副局长,现在两地在推行深港一体化,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合作,打击刑事犯罪同样要合作,有机会帮我安排一下,上任之后我想请你们警务处刑事部的几位主管吃顿饭。”
就知道会这样,关星伟轻叹道:“韩长官,你真瞧得起我。”
“你现在是警司,宪委级警务人员,这个面子他们不可能不给,”韩博笑了笑,又来了一句:“再说协助是相互的,我可能会请他们协助,他们一样有可能要请我协助。”
“你应该去拜访一哥,相信一哥见到你会很高兴。”
“我会的。”
之前工作的事一直没着落,李晓蕾跟韩博一样急,再也忍不住了,抢过手脚问:“韩博,确定了,确定来深正?”
“刚确定,下周一去报到。”
“党校的培训呢,还没满一年!”
“同期学员已经毕业好几拨,三个月和半年的全走了,一年制就是为我这种一时半会不知道往哪儿安排的学员准备的。现在有了去处,没必要再参加培训,结业前来考个试、合个影、拿一下结业证就行了。”
第八百二十章 深正(三)
工作的事不能一直没个着落,韩总想知道,老李总想知道,老卢想知道,王燕、程文明、小任等老同事老战友都想知道。
消息传的很快,韩总一接到电话就迫不及待给一手提拔儿子的老卢通报。
对儿子能不能升官,韩总已经不再那么上心了,只是担心儿子会不会又被派到哪个国家,尤其治安不好的国家担任警务联络官。事实证明担心是多余的,去深正工作挺好,那是改革开放的窗口,计划单列市,一样是大都市。
作为当事人,韩博对即将开始的工作很满意,有机会再次当刑警,根本没考虑去担任厅长助理的事。而“一手提拔”他的老卢对这个结果则非常不满意,拨通韩博手机,确认已尘埃落定,过几天就要去上任,什么都没说便挂断电话。
回到良庄,他的心情就没好过。
退下来这么多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好好安享晚年,整天总想管事,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舒服,他自己生闷气就算了,还把镇干部搞得焦头烂额,害得王大姐都不好意思出门。
瞧他阴沉着脸,气呼呼的样子,王大姐把药放到一边,靠在厨房门上问:“怎么了,谁又惹你了?”
“没人惹我。”
“没人惹你干嘛摆一副臭脸,摆给谁看?”
“没你的事,忙去吧。”
总是这样,年纪这么大了脾气一点没变,王大姐懒得搭理他,拿起药、端起开水,往茶几上一放:“行,没我的事,记得把药吃了,我去棋牌室打会儿麻将。”
“打麻将,整天就知道打麻将,社会风气全被你们搞坏了!”老卢看着老伴儿背影嘀咕了一句,拿起电话拨通市公安局常援建副局长的手机。
“卢书记,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是不是来市区看孙子了?”
“在良庄呢,孩子要上学,我去也没什么意思,不如呆在家里舒坦。”
“也是,在市里生活真不如在老家,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老书记可能是寂寞了,想找个人说说话,常援建习以为常,点上支烟,准备陪他聊聊国内国外的大事。
让常援建颇感意外的是,老卢今天没聊国家大事,而是提起曾经的“同事”。
“援建,刚接到电话,韩博的工作落实了,去深正市公安局挂职,担任市公安局刑侦局副局长。现在这个单位编制,尤其你们公安系统的单位编制,太乱!刑侦局不是公安部的么,省公安厅也刑侦局,市公安局也跟着设。”
在许多方面老卢是“与时俱进”的,比如玩电子产品,总喜欢赶时髦,但在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他的思想一直停留在担任良庄乡党委书记的时代。
他喝了一大口水,接着发起牢骚:“市局刑侦局,不就是刑侦支队吗?韩博正处四五年,常驻南非没功劳也有苦劳,好不容易调回国内,还被安排到中央党校学习,正常情况下应该可以提副厅,就算不提副厅也不能这么安排?”
他说得太快,常援建一时半会没听明白,下意识问:“怎么安排的?”
“刚才不是说过么,去深正市公安局刑侦局担任副局长,说白了就是担任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别人步步高升,他倒好,越干越不如以前,从主管刑侦、禁毒、经侦、技侦的市局副局长,变成了刑侦副支队长,你说这算什么事啊!”
常援建总算听明白了,哈哈笑道:“卢书记,你这是恨铁不成钢?”
“小韩是我一手提拔的干部,我卢惠生工作那么多年也就提拔他这么一个干部,政治觉悟、各方面素质无可挑剔,我当然希望他进步,可是现在却搞成这样,你说我着不着急!”老卢拍拍茶几,痛心疾首。
“卢书记,看来你对韩博不是一两点关心。”
“众所皆知,他是我提拔的干部么。”
说来说去就是这句话,听上去似乎有些嗦,但常援建能理解他的心情。
他与其他干部不同,不贪钱,也不求能走上多高的领导岗位,在良庄干那么多年,对良庄的人和事非常有感情。
他特别爱面子,当年把良庄经济搞起来了,他脸上有光,他骄傲。
由于区位优势不再,现在的良庄经济大不如以前,他最引以为傲的事成了一个笑话,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能拿他培养提拔出来的干部引以为豪。
结果焦汉东和陈文兵因为年龄的关系止步于正处,一个今年被调到海港市总工会担任主席,一个没能当上县…委书记,被任命为雨山县政协主席。他这一系的干部只剩下韩博,只能靠韩博给他长脸。
要是韩博再不争口气,他都不好意继续在良庄“作威作福”了。
常援建越想越好笑,强忍着笑说:“卢书记,韩博能去深正市局挂职,能被任命为深正市局刑侦局副局长,我们应该替他高兴。你不能拿我们南…港市局跟深正市局比,更不能拿我们市局刑侦支队跟深正市局刑侦局比,我们是普通地级市,深正是计划单列市,是特区,不好比的。”
“什么意思?”
“我虽然没去过深正市局,但对深正市局还是比较了解的。人家的派出所长都是副处,在行政级别上比我们整整高一格甚至两格。”
“高配?”
“当然,”常援建磕磕烟灰,耐心解释道:“深正市局下辖刑侦、交管、消防和特警四大局,副局级编制,在深正市人民政府网站上能查到的。韩博以前在正处级的市局担任副局长,现在要去副局级的刑侦局担任副局长,你说是不是高升?”
“副局级?跟刑侦支队不一样?”
“应该同样是刑侦支队,刑侦局只是加挂的一块牌子,但人家单位级别高。支队长副局,副支队长正处,大队长和大队政委副处,这不好比,我们下面分局县局的大队长顶多高配正科,只能配教导员,不可能配政委。”
老卢终于松下口气,喃喃地说:“原来是这样。”
“而且那是特区,改革开放的窗口,跟国际接轨,许多方面都跟香港学。知道深正市局刑侦局的简称是什么吗,叫深正cid!不是自己叫着玩,宣传时也是怎么宣传的,听说刑侦局大门口的牌子上就是cid。”
cid,听上去很高级,老卢情不自禁地笑了。
……
与此同时,东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兴东正在跟前不久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中央候补委员的西甘省常务副省长侯秀峰通电话,也在谈论韩博的事。
“老侯,不出你所料,你那个老部下果然对担任厅长助理不感兴趣。不想当多大官,只想踏踏实实干点事,这样的同志不多啊,如果个个都跟他一样,我这个组织部长要比现在好干得多。”
老部下能得到这么高评价,侯秀峰脸上有光,不无感慨地说:“徐部长,也不能这么说。在干部队伍中韩博属于特例,他家的情况尤其经济条件你是知道的,不用为五斗米折腰,可以一心一意追求理想,可以通过付出享受警察职业的成就感。”
“我承认这是一个因素,而且是很重要的因素,但必须承认小伙子确实不错。论经济条件,我们东广位于改革开放前沿,过去这些年因为拆迁或投资啊,身家不菲的干部不少。但依然有一些干部无法做到廉洁自律,甚至有的把妻儿送到海外,成了一个裸官,所以说主要还是看人。”
“在廉洁自律方面,我对他还是比较放心的。不光对他,对他爱人乃至整个家庭都很放心。早在十几年前,他父亲为避嫌,老家的装修活给多少钱都不做,离韩博远远的,全家都呆在东海。”
“有那样深明大义的父亲,有你这样的领导,所以才有他这样的干部。”
“过誉了,其实我跟他共事的时间很短,对他影响比较大的不是我,而是一位心系群众的老干部,职务不高,直到退居二线才提了个副调研员。在我们老家非常有名,非常受老百姓拥戴。”
“原来是这样。”
“那个老干部非常有意思,改天有时间我跟你说说他的事迹,保证能让你笑岔气。”想起多少年没见的老卢,侯秀峰忍不住笑了。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
既能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又能受群众拥戴的基层干部,绝对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徐晓东担任县…委书记时也接触过几个,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不禁笑道:“行,有机会说说。之所以给你打这个电话,是觉得有件事有必要跟你说一下。”
“什么事?”
“确切地说是好消息,公安部看来真把你那位老部下当作后备干部在培养,不仅明确表示过来只是挂职,而且提一级,以公安部刑侦局副巡视员身份来挂职,挂职时间三年,挂职期满肯定是要把他调回去的。”
第八百二十一章 上任(一)
第八百二十一章 任
丈夫要来深正挂职,李晓蕾不打算回去了。
换作五六年前,她的第一反应绝对是赶紧买套房,赶快安个家。现在不以前,方方面面都要注意,不能让人说闲话,于是退而求其次,打算在这个与仅香港一河的城市租套房。
但这是一个千万级人口的移民城市,全国乃至境外的人士随着全球化的大风像蒲公英一样飞坠来此,买房不容易,想租一套合适的房子同样不容易。
好在江亚男确定怀孕之后便辞去了教职,同样无所事事且对深正较熟悉的闺蜜在,和江亚男一起跑了四天,总算在楠山区租到一套两室一厅两卫的公寓。
精装修的,提包入住,紧邻深正湾内湖,一共58层,刚租下的这套在36层,视野开阔,能看见海景,能俯瞰到深正湾口岸。
“租金贵得要死,花这个冤枉钱不如买一套,买了还能升值!”江亚男很没形象地躺在落地窗边的椅子,又拿起一串刚从下面超市买的葡萄。
“人言可畏,我和他名下有一套房够了,再买不是自找麻烦吗?”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也不是共…产…党。”
“关键你只能代表你自己,”李晓蕾忙得一头汗,擦干净地砖,把沙发推到墙边,回头道:“别光着吃,过来帮忙!”
“我是孕妇,动了胎气你负责?”舍得花那么多钱租房,舍不得花点小钱找保洁工,江亚男很难理解“有钱人的世界”,赖在椅子不动。
生活方式真不一样,这女人唯一的优点是学问高,其它方面堪称一无是处,念书和搞研究很认真,平时懒得令人发指。
衣服从来不带自己洗的,装几大袋送洗衣店。做饭更不用提,据说这些年不是在港大餐厅吃是同她老公一起下馆子,在香港警察公寓的新房也是定期找人打扫,简直不食人间烟火,难怪婆媳关系搞不好。
作为香港人的媳妇,最起码要学会煲几个汤!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李晓蕾懒得说她,揉揉腰,抬起胳膊看看手表时间,“懒鬼,快10点了,帮我打电话问问4S店,他们午下不下班?”
“4S店又不是政府部门,午肯定有人。”
“打个电话呗,问问那个销售顾问在不在,我去换衣服。”
“好吧,快点啊,”江亚男终于动了,吃完最后一颗葡萄拿起手机给4S店打电话。
……
楠山位于特区西南部,远没市政府所在的富田区热闹,更没紧邻香港的商业心区啰湖繁华,李晓蕾之所以在这里租房有两个原因,一是这里是深正的旅游基地,拥有世界之窗、欢乐谷、锦绣华、海世界、新安古城、青青世界、野生动物园、南头古城等主题公园和著名景点,儿子节假日过来有得玩。
二是丈夫即将挂职的单位在楠山区,把家安这儿下班较方便。
深正市局刑侦局在楠山这个情况也是前天才知道的,作为警嫂,李晓蕾对公安局并不陌生,在江省时经常去南…港市公安局,在贵省也去过东萍市公安局,但市局直属单位离那么远、分那么散的好像也只有深正市局。
市局在啰湖区,刑侦局在楠山区、经侦支队在富田区,虽然交警局、治安局、治安巡警支队和预审监管支队一样在富田区,但几个单位之间离得都不近,这可能与特区地皮紧张、寸土寸金有关。
在二人火急火燎往4S店赶,打算买一辆新车之时,韩博已经到了深正市局,正不无拘束地坐在接待室微笑着听送自己来任的部人事训练局王副巡视员、机构编制处副调研员和东广省厅政治部曾副主任,同深正市局常委副局长等局领导聊天。
“王巡视员,我们跟韩博同志可是老相识,五年前我们合作过,而且不止一次。第一次好像是去香港追赃,在追赃过程无意发现一个香港警方的通缉犯,线索是韩博同志提供的,嫌犯是我们刑警支队抓的,印象深刻,这说明韩博同志跟我们市局有缘。”
一个副巡视员挂职,部里和省厅都安排人送,阵容有那么点夸张。
不过想到局长昨晚在电话里提到的情况,周副局长又觉得不是很夸张,坐在对面的这位不只是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并且五年前是三级警监,去国驻南非大使馆担任了四年警务参赞。
虽然年轻一点,但工作经验丰富,既有办案经验又有领导能力,还有许多干部所不具备的国际视野,担任厅长助理不算离谱。结果他竟然不愿意干,非要继续当刑警,非要来一线办案。
部里和省厅都这么重视,当然要挑好的说。
周副局长一边招呼众人喝茶,一边兴致勃勃地回忆往事,“第二次合作印象更深刻,当时韩博同志是部经侦局派来的‘领导’,侦办的是一起特大洗钱案,在我们市局呆了一个多月。”
“周局,您别开玩笑了,我算什么领导?”
“没开玩笑,当时你侦办的是大案,我记得专案组成员既有我们公安系统的同志,也有人行反洗钱部门的,随着调查深入,纪检和检察院也加入进来了。记得从我们市局抽调了二十几个民警,武警支队安排官兵给你们站岗放哨。”
侦办郝英良案时查到地下钱庄,拔出萝卜带出泥,发现十几起涉及党政干部腐败及职务犯罪的线索,纪检部门和检察机关确实介入了,为加强专案组办案力量,当时也确实从深正市局抽调过民警。
此一时彼一时,面对领导的调侃,韩博真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
厅政治部曾副主任正准备开口,周副局长话锋一转:“韩博同志,当时你是领导,现在你是客人,等会儿一起吃饭,等吃完饭开完干部任职宣布会议,你不再是客人了,不管工作还是生活,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提。同时呢,也希望能尽快转换角色,进入状态,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是!”韩博下意识站起身。
王副巡视员一边示意他坐下,一边微笑着接过话茬:“韩博同志,深正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去年刚整建制被公安部授予集体一等功,这是对一支警队的最高评价,也是我们公安系统的至高荣誉,体现了公安部和东广省厅对深正刑侦工作的高度肯定。
‘深正CID’已经不仅仅是深正刑警的代名词,它更像一个符号,象征着一批铁血勇士身经百战之后形成的一种忠诚奉献的精神、一种百折不挠的气质、一种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力量,我也希望你能够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融入这个光荣的集体,认真学习,好好锻炼。”
“请各位领导放心,我会积极学习和发扬深正刑警的‘背包’精神,认真向同志们学习,努力工作,绝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看来韩博同志对我们深正CID非常了解。”
周副局长放下茶杯,不无感慨地说:“市刑侦局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多成绩,获得那么多荣誉,在全市公安系统那么多单位脱颖而出,凭借的是‘背包’精神这一“法宝”。战争年代,要求战士随时打起背包准备战斗;新的时期发生大要案,我们要求刑警迅速深入一线,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吃住在现场附近,不破案件决不收兵。”
“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背包’精神已深深根植于刑侦局每个班子成员的思想深处,激发着每个班子成员的热情和干劲,使得班子成员在急、险、难,走在前、冲在先。也是说在‘背包’精神激励下,刑侦局班子成员既是指挥员,又是侦查员,与民警一起出现场、一起研究案情、一起出差办案……”
领导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是“深正CID”确实一直在发扬“背包”精神,在坚持优良传统。
从2002年开始,每个刑警入职都配发一个大大的旅行背包。
女警用红色的,男警用蓝色的。
统一规定,背包内要齐备手铐、警戒带、胶绳、防水手电筒、包装胶带、印泥、卷尺、笔记本、笔录纸、地图等工具,要预备水杯、毛巾、牙刷、牙膏等生活用品。
这样的背包意味着一旦有案件发生,刑警立即打起背包赶赴现场开展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不破案不收兵。而且在案件尤其大案要案的侦破过程,刑侦局领导要战斗在破案的第一线。
破案才是硬道理!
对于深正刑警来说最根本的任务是破案,因为承载了这份使命,他们一直殚精竭虑,马不停蹄,实践着属于“深正CID”的光荣与梦想,“深正CID”也随之而变成了一张类似于“803”或“章州110”那样的名片。
能到这样的单位挂职,甚至能领导那么多优秀的刑警办案,韩博既高兴又荣幸,再次站起身给几位领导敬礼。
第八百二十二章 上任(二)
下午2点,周副局长、分管刑警支队的杨副局长陪同送韩博上任的部人事训练局、机关编制处及省厅政治部的领导一起赶到刑警支队。
大门口白色的墙上果然镶嵌着“深正CID”和“深正市刑事侦查局”两行显目的大字,早接到通知的刑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