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边教育不如南港,班上学生的成绩不尽人意,你妈什么样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多考上几个,离高考没几天,规不规定顾不上了,必须临时抱佛脚。”
特级教师到哪儿都受欢迎,家长不仅对孩子期望大,对老师一样有期望。
想到老妈这些年教出那么多大学生,侯晶晶坐下道:“好吧,我们先吃,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去深正找晓蕾姐,找韩博,找絮絮玩呢。”
“幸亏没去,去了他们也会把你赶回来。”提起老部下,侯秀峰忍不住笑了。
“为什么,他们为什么赶我?”
“韩博遇到麻烦了,打击你打击他,打击完这个打击那个,不知道得罪多少人,现在终于冒出个胆大包天的,带着雷…管…炸…药去找他拼命,听说已经惊动了公安部,你说他和晓蕾现在有没有时间招呼你。”
“哇靠,那混蛋不想活,敢去刺杀公安局副局长!”
“不许说脏话。”
“我是担心,爸,他和晓蕾姐会不会有危险?”侯晶晶是真紧张,下意识放下筷子。
“你都说了他是公安局副局长,副局长有那么好刺杀的吗,放心吧,他们不会有事的,”侯秀峰对老部下充满信心,吃了一小口饭又打趣道:“我倒是替那个胆大包天的罪犯担心,敢公然挑衅公安机关,真是活腻了。”
“他们真不会有事?”
“不会,你当公安局是做什么的。”
“干什么不好,非要当警察,他自己没日没夜就算了,还连累晓蕾姐和絮絮跟着提心吊胆。”
“人各有志,再说当警察的多了,他现在已经走上领导岗位,这些年也就遇到这么一次。比起西南的缉毒民警和西疆的反恐民警,他工作的危险性实在算不上大。”
又讲大道理!
侯晶晶给了他一个白眼,没好气说:“爸,人家都被穷凶极恶的坏蛋盯上了,您还在这儿说风凉话。”
“不是说风凉话,我是说这也算一个经历。”侯秀峰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好事会变成坏事,坏事一样可能变成好事,总之,这道坎对他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能被犯罪分子恨之入骨且实施报复的公安局长又有几个,你说是不是?”
“只要迈过这道坎,他就能升官?”侯晶晶嘻笑着问。
“他就是喜欢破案,升不升官对他而言真无所谓,不过这件事肯定会给上级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侯秀峰不想跟女儿再聊这个话题,突然话锋一转:“对了,这次怎么又一个回来,你舅妈介绍的那个小伙子到底怎么样,觉得行就谈,不合适就不谈,总得给人家一个准话,你舅妈给我打好几次电话了。”
提起这事侯晶晶就烦,嘟囔道:“您和我妈不也自谈的吗,怎么到我这儿就包办了?能不能别管我的事,别再让舅妈她们天天拉着我去相亲,我自己的事让我自己拿主意行不行?”
……
就在侯晶晶据理力争之时,余琳终于作出一个决定!
坐牢而已,有什么好怕的,那么多人全进去过,有些甚至到现在都没出来,钱中明更是被判了死刑,唯独她没有坐牢,每每想到这些她就内疚。
更何况顾思成考虑得很周到,“笑面虎”家里就算安满了什么针孔摄像头,他们也不一定能拿到证据。
想通了,她一刻也不想耽误。
爬起身跑进客厅,从包里取出笔记本电脑,打开连接无线网,李晓蕾走前还特意把路由器密码写着纸条上,没费多大会儿功夫就连上了。
能不让他们知道当然不要让他们知道。
余琳左看右看,总觉得客厅里、卧室里、厨房里,甚至洗手间里都有针孔摄像头,像没头苍蝇般地跑来跑去,最终还是抱着笔记本电脑回到阳台,一屁股坐到地上,面对着客厅,屏幕朝着身后的白色墙面,点开搜索引擎,麻利地输入一本书名,点开电子书,一页一页地仔仔寻找所需要的字。
发现一个默数在第几行第几个,点开记事簿记下,再寻找下一个,跟间谍似的编写起密码。
把文字全变成数字,再回到搜索页,输入几个关键词,搜到一个名不经正传的小县城的门户网站,按照事先的约定在房产论坛发帖。
要注册账号,要输入验证码,很麻烦。
同时又有些紧张,折腾了近十五分钟才把记事簿里的内容发了上去。
一连刷新几次,确认帖子上传成功,她立即删掉记事簿里的一整页数字,清理搜索记录,想想还是不太放心,干脆重启电脑来了个一键还原。
就这样她依然不放心,干脆把电脑往地上一放,爬起来抬腿对着电脑就是几脚,想到电影电视里警察能恢复硬盘里的内容,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捡起四分五裂的电脑跑进厨房,打开煤气灶和抽油烟机,用筷子夹着一块一块焚烧起来。
然而,她所做的一切没任何作用。
在市局刑侦局被反复盘问期间,她的手机和电脑就被技侦支队的民警“研究”过。
她刚才的所有操作,就像电脑被远程控制一般,全呈现在技侦民警的眼前,她煞费苦心编制的密码毫无秘密可言,证据还没销毁完,韩博就已经接到了技侦民警的电话。
第一千零四章 动静(一)
知道余琳会坐不住,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动静。
技侦支队连续发来两条短信,事实上参与行动的不只是技侦,还有网警支队几个年轻的业务骨干,第一条短信是全部由数字编成的密码,如果不知道她用哪本书作为密码本,水平再高的专家也无法破译;第二条短信是成功破译的内容,没抬头,没称呼,没问候,直入正题:
“机场遇阻,被强带至深,身陷虎穴昼夜,不知你等安否,担心焦急!刚出虎穴,又遇笑面虎夫妇,暂住其家。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实则虚情假意。话里言间,他所知甚多,知你在深,知你来意,知我所不知,且言之凿凿,欲两月内演东萍事。”
“瞒我骗我,我不怨不恨,相交多年,亲如兄妹,岂不知你之良苦用心。可你曾设身处地替我想过,你们身陷囹圄,吃尽苦、受尽罪,唯我一人在外苟且,那滋味真是生不如死、度日如年!”
“再说眼前,以他昔日之言行,以他今时今日之地位,欲两月内演东萍事当有几分把握,绝非虚张声势口出狂言。南非不能去,矿区不能回,天下之大已无我容身之处,人海茫茫我就剩你们几个,万望珍重,也替我想想,切切!”
走出干休所,站在树荫下看着夜里荧光格外刺眼的手机屏幕,韩博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不管余琳和顾思成干过什么和正在干什么,但他们之间的友情确实有那么点让人感动,能感受到余琳豁出去了,做了最坏的打算,根本不在乎会落一个什么样的下场。
冯朝阳接过手机仔仔细细看完,低声问:“韩局,您说我们能不能以此顺藤摸瓜锁定顾思成?”
“难。”
“下午放人是没证据没办法,现在有证据了,完全可以把她秘密控制起来,以她的名义用她的方式给顾思成传递消息。”
“这就是一封诀别信,如果没猜错,他们事先应该有过约定,只用这种方式传递一次消息。顾思成真正想知道的是她有没有安全抵达南非,以此确认我们有没有把他来深正报复当回事。所以他只会看一次,不会看第二次。”
“他有这么狡猾?”
“不只是狡猾,还有感情在里面,一方面他不想把余琳卷进来,不想连累余琳;一方面他要切断与所有亲朋好友尤其杜茜的联系,他很了解杜茜,很了解余琳,非常清楚杜茜知道之后肯定会逼问余琳,我们撬不开余琳的嘴,不等于杜茜撬不开,一旦杜茜从余琳那儿知道他的联系方式,一旦被杜茜找到,哪怕只是接到杜茜的电话,那么他想干的事就很可能干不成了。”
“杜茜对他的影响这么大?”
“杜茜不光代表她自己,还代表郝英良。”
“已经死这么多年了,影响力还这么大!”冯朝阳反应过来,脑海浮现出郝英良当年的样子。
“矿区出来的这帮人,想想真惋惜了,如果当年没走错路……不说这些了,前面有出租车,一起去技侦支队看看。”
与此同时,刚躺下的钱大海和朱千里再次回到会议室,一边等技侦的消息,一边喝着浓茶抽着烟分析案情。
“果然被韩局猜中了。”朱千里磕磕烟灰,紧盯着电脑里余琳半小时前发的帖子,喃喃地说:“这个女人到底算不算同伙,她知道韩局开的什么车,知道车牌号,甚至知道韩局家住哪儿,在帖子里却一个字都没提,长篇大论,半文半白,反而像是规劝,她到底是怎么想的。”
电脑显示器上只有一排标题,余琳半小时前发的帖子并没有点开,所以标题后面的点击量为零。
之所以不点开一是没必要,反正已经知道内容了。
二是不想打草惊蛇,毕竟这个论坛在这个小县城的门户网站里都是很“冷”的,除了广告还是广告,有人发没人点,那些房产中介做得全是无用功,大多帖子和余琳半小时前发的帖子一样没人点击。
钱大海握着鼠标刷新了一下页面,发现点击量还是“0”,转过身来呵欠连天地说:“这个女人很狡猾,看上去像是规劝,其实是提醒,是通风报信。不提韩局的车、车牌号和家庭住址,肯定怀疑这些全是圈套,事实上我们本来就是设了防,她是怕顾思成傻乎乎跑过去自投罗网。”
朱千里点点头,想想又说道:“现在就看技侦和网警的,不知道技术上有没有问题。”
“我问过,查网站乃至发帖人的IP地址不难,除非对方是很专业的黑客。查点击者的IP地址比较麻烦,而且IP地址和真实地址不是对应的,要看通信运营商怎么分配,还有什么端口之类的,这不是手机定位,总而言之还是很麻烦的,而且需要时间。”
很麻烦,需要时间,这意味着就算能锁定顾思成的大概位置,等正在待命的刑警、特警和排爆武警赶到,他已经不知道跑多远了,除非他使用的是固定宽带。
换作一般犯罪嫌疑人,可能不太相信甚至不会想到公安机关能通过网络锁定其位置。
然而,顾思成不是一般犯罪嫌疑人,他本来就是一个罪犯,而且是见过大世面的罪犯!
早在七八年前,电脑网络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时候,他们就开始用电脑上网收发电子邮件,就开始推行电子商务。据说萍盛集团当年甚至请高科技公司,帮他们量身定制了一套办公系统,旗下鸿丰大厦的酒店管理系统在当时也是最先进的。
作为萍盛集团涉黑案中最年轻、最聪明并备受主犯郝英良器重的成员,顾思成不可能想不到这些,何况他在当时“资讯”确实发达的香港呆过很长一段时间。
朱千里越想心里没底,只能干着急。
钱大海也很着急,手机才响了一声便迅速摁下通话键:“韩局,我钱大海,您和冯局到技侦支队了……好的好的,我这边全部署好了,从一大队、二大队和四大队抽调的民警正在楼下待命,指挥中心刚来过电话,说特警支队和武警排爆中队也准备了,随时可以出击。”
尽管通过IP地址锁定顾思成的希望不大,但不能没有准备。
他手里有炸…弹,可能还有枪,准备充分点完全有必要。
韩博一边跟技侦支队值班副支队长点头打招呼,一边举着手机说:“老钱,顾思成晚上不一定会看帖,甚至可能永远不会看这个帖,你和朱支熬了三十多个小时,千万别把身体搞垮,安排两个同志在会议室值班,你们赶紧去休息。”
“韩局,我们没事,”钱大海回头看了看朱千里,起身问:“韩局,您刚才说顾思成可能永远不会看,他和余琳不是事先约定过吗?”
“他只是想知道余琳有没有到南非,只是想以此确认我们公安机关有没有把他来深正找我拼命当回事,余琳原计划乘坐的国际航班有没有延误,他从网上查查,或直接给航空公司打个电话就知道了。也就是说时间对不上,如果余琳到了南非,那应该在四小时前发帖。”
“他已经看过,但余琳那会儿还在刑侦局?”
“我也是刚想到的,这是一个疏忽,好在南非的网络没我们中国这么稳定,而且余琳真要是到了南非,杜茜肯定有许多话要和她说,不一定有机会上网发帖,所以顾思成还是有再次上网浏览那个论坛的可能性。”
领导的脑子转得太快了,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这一点不得不服气!
钱大海感慨万千,正打算说点什么,韩博已挂断电话,手机里传来嘟嘟的忙音。
第一千零五章 动静(二)
刑侦局三楼会议室灯火通明,院子里停着六辆警车,有人在车上打瞌睡,有人在一楼值班室甚至各科室和衣而睡,无一例外的全穿着防弹背心,甚至有人去枪库申领了冲锋枪。
这么大动静,刚出差回来晚上懒得回家的冯锦辉想不知道都不行。
不该问的不能问,那是普通民警。
冯锦辉百无禁忌,把发票一股脑全扔到门口的办公桌上,留着张莹明天上班时帮着整理,顺手拿起电话打听起来。
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吓一跳,居然有心怀怨恨的犯罪分子带着雷…管…炸…药来报复韩局,贵省同行一直追到深正,刑侦局这边是钱大海负责的,虽然是如假包换的大案,但跟“积案办”关系不大。
冯锦辉很想上楼问问具体案情,但又觉得不太合适,打开饮水机烧水,泡了一桶方便面,刚吃了几口,想想还是掏出手机拨通韩博的电话。
“韩局,我冯锦辉,刚到局里,老徐和老余他们顺路先回去了,我在单位里对付一晚,明天把该办的事办完再回家。”
老前辈又出了一趟远差,去大西北落实一条好不容易收集到的线索。
他们正在查的案子,确切地说正在追捕的嫌犯,在“积案办”实在算不上大案,那个嫌犯也实在算不上有多危险,至少不是命案嫌犯,跟无法与手里有炸…弹的顾思成相提并论。
但这是香港同行多次请求协助的案子,而且正值“雷霆12”行动期间,所以“积案办”当作大案在查,连冯锦辉都亲自出马了。
等消息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闲着也是闲着,韩博不无好奇地问:“冯大,这趟有没有收获,追查的那个黄毛是不是香港那边通缉的逃犯?”
“**不离十,虽然冒用他人的身份证,但相貌变化不大,而且体貌特征也比较明显,我们在当地同行协助下找到他与几个当地倒腾手机的人的合影,联络科及时转发给香港那边,西九龙重案组确认过,说就是!”
许多案子并非破不了,只是需要重视。
“积案办”接手之后根据香港同行提供的线索,走访询问“黄毛”当年在深正的几个亲戚和朋友,大致搞清其在内地的社会关系,稳打稳扎,一点一点摸排,终于摸排到一条线索,有一个曾在华强南倒腾过电子产品的人说,“黄毛”好像和一个姓张的南湖人去宁西市开店了,做的一样是手机生意。
宁西虽然是省会,但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大西北,城市规模并不大,手机卖场和手机店并不多,“积案办”很快落实香港逃犯身份韩博也不意外,不禁笑道:“人呢,人现在什么地方?”
“他在宁西的生意做得不怎么样,没赚到钱,租的柜台去年就转让了,知情人说他回了深正,原来的手机号不用了,新手机号我们还没掌握,不过他冒用他人的身份证信息我们掌握了,只要人在深正,应该不难查。”
“尽可能速战速决,要不要我帮你们给治安支队打个招呼?”
“小高向王局汇报了,王局帮我们协调过。”
冒用他人身份证,冯锦辉的话给韩博提了个醒。
顾思成在香港坐过牢,被遣送回内地之后又坐过牢,过去六年接触的全是罪犯,形形色色的罪犯,他不可能不知道没有一个新身份在深正会寸步难行。
过去几天虽然没“拉网式”搜捕,但关于他的协查通报已经发到了全市公安系统的所有基层单位,并且东萍市局第一时间对其展开网上追逃,边防局、铁路公安处、隶属于交通部龙港公安分局,甚至连森林公安局都在找他,结果几天过去了一点消息没有。
这说明什么问题,要么他躲在一个治安防控死角,深居简出,不敢轻易出门;要么和香港警方通缉的“黄毛”一样改名换姓,冒用他人身份!
“冯大,你给我提了个醒,帮了我大忙,稍等一下,我先打个电话,等会儿给你回过去。”
“韩局……”
正事没来得及问,他就把电话挂了。
冯锦辉被搞得一头雾水,不知道刚才给领导提过什么醒。
他百思不得其解,正在楼上仍没休息的钱大海却在接韩博电话,紧握着手机若有所思地说:“改名换姓,冒用他人身份,韩局,我觉得没那么容易吧?”
“听上去是有些匪夷所思,但对一些犯罪分子尤其利用电信网络诈骗的那些人来说并不难,他们不光能搞到大量他人身份证去银行疯狂开户,甚至能从黑客手里买到大量个人信息。说句丧气话,就我们现在的个人**保护现状,只要舍得钱,犯罪分子没有什么买不到的。”
“从专门贩卖他人身份证的犯罪分子手里购买大量他人身份证,挑一张外貌较为相似,如果真是这样,想抓到他就更难了!”
“许多身份证上的照片与本人不是很像,这个空子很容易钻。”
韩博抬头看看躺在对面沙发上的冯朝阳,沉吟道:“不过我们一样可以把这作为一条线索来查,从五大队抽调民警,我再从经侦支队抽调几个同志,组建一个小组专门查这条线,就算顾思成没改名换姓,没从网上购买他人身份证,也可以借这个机会狠狠打击下那帮**贩子的嚣张气焰!”
“是,我立即安排。”
省厅关注侦查进展,一天来几个电话。
市里更是要求限期破案,要求在一个月内把顾思成送回监狱。
现在只要有一线希望都不能放过,钱大海一刻不敢耽误,韩博这边一挂断电话他就联系五大队。对大多人看来五大队和一大队、二大队一样是直属大队,但五大队还有一块牌子,那就是今年不断出现在新闻报道里的“深正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术业有专攻,让反电诈民警查这条线最合适。
经侦支队在这方面也比较专业,韩博把所有事全安排完,突然想起还有一位老冯在等自己电话。
“冯大,不好意思,有没有休息?”
“在火车上睡了一天,整个人都睡傻了,这个时差不好倒,再睡哪睡得着。”领导还没忙忘,记得回电话,冯锦辉很高兴,放下刚泡好的浓茶,直言不讳地问:“韩局,听说发生一起大案,一个被你打击过的犯罪分子心怀不满,带着雷…管…炸…药跑深正来想实施报复?”
“确实有这么回事,这几天我净顾着这个案子了。”
乍一听是挺吓人的,不过定下心想想也没那么可怕,至少领导的人身安全没多大问题,想报复一个市公安局副局长,别说有防范,就算不知道没防范也没那么容易。
冯锦辉点上烟,半开玩笑地说:“韩局,你是当事人,按规定你应该回避。”
韩博和冯朝阳对视了一眼,坐下道:“按规定是应该回避,但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案情,没有人比我更了解那个疯子,他手里有爆炸物又那么危险,现在只能特事特办,让我这个当事人办涉及到我自己的案子。”
“手里有爆炸物,是很危险。韩局,不怕你笑话,干这么多年警察,爆炸案我还是头一次遇到,能不能给个机会,让我见识见识,省得退休之后遗憾。”
就知道你想凑热闹!
老前辈的这个请求很难拒绝,韩博只能笑道:“可以啊,只是这么一来你又休息不成了。”
“等退了休,我有的是时间休息,”作为一个警察,作为一个老刑警,谁不想参与侦办大案要案,冯朝阳兴奋不已,急切地问:“韩局,就这么说定了,今天睡了一天,这会儿反正睡不着,要不你先跟老钱打个招呼,我等会儿上楼看看案卷。”
“没问题,我这就给他打电话。”
“韩局,刚才那位是谁?”冯朝阳坐起身,指着韩博刚放下的手机问。
“也姓冯,叫冯锦辉,跟你五百年前是一家,行政级别也一样,只是叫法不同,我们市局是搞警长制套改试点单位,他现在是一级警长,相当于调研员。老刑警,干了九年重案大队长,现在负责侦办命案积案和其它疑难案件。”
普通地级市与计划单列市真没法比,人家一个退居二线的刑警大队长都能享受调研员待遇,自己这个曾经的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