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4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收放自如”
程文明双腿恢复知觉以来这些年,一直担任刑警副支队。
虽然有行政职务,但管理方面的工作极少过问,一门心…思研究、指导或指挥侦破全市的重大刑事案件,尤其说是支队领导,不如说是一个行政级别和警衔较高的刑警。
术业有专攻,在琢磨疑难案件方面,他绝对是一把好手。
他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以至于差点被他给误导了。
李佳琪第二次提到现任刑警支队长,韩博意识到自己有点先入为主,再次捧起案件材料,仔仔细细看了近十分钟,突然抬起头:“老程,你们都老刑警,犯罪现场勘察技术学应该看过,现场的其中一种分类就是第一现场、第二现场和第三现场。
第一现场指杀害死者的现场,第二现场是分尸或者抛尸的现场。如果不存在分尸,那么抛尸现场就是第二现场;如果存在分尸行为,那么抛尸现场即为第三现场,由于在尸体被分解的情况下,第三现场往往比较分散。
你们之前的推论都是在确定发现尸体的地方为第一现场的基础上做出的,也就是凶手将小女孩带至小公园实施犯罪,而不是凶手在市区实施犯罪再移尸南州区的那个偏僻的小公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两个结论是具有完全不同性质的两个结论,直接决定案件侦查方向!”
老领导这番话和顶头上司在案情分析会上的话如出一辙。
专案组之所以不重视关于熟人作案的推测,就是认为小公园为抛尸现场。
程文明相信自己的直觉,欲言又止。
王解放虽然参与过侦办,但不是专案组成员,不太好发表意见,点上支烟沉默不语。
李佳琪出过现场,检验过被害小女孩尸体,有一定发言权,禁不住说:“韩局,把一具尸体从市区运到小公园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尽管女孩身材不算高,体重不算重,至少我们在现场没发现抛尸痕迹。”
“关键是同样没证据显示小公园就是第一现场!”
韩博举起案卷,很认真很严肃地说:“尽管之前有熟人作案,在作案时蒙住被害人脸的案例,但这种情况确实不存在普遍性。尤其在掌握凶手DNA信息,排查过被害人及被害人家长社会关系,几乎已排除熟人作案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如果我是专案组长,我一样不会认同你们的观点。”
“韩局,但我觉得真可能是熟人作案!”程文明意识到不能再沉默,再次坚持他的意见。
“你是老刑警,经验丰富,我相信你的直觉,相信你的判断。但这是破案,不是其它事,要以事实说话,不能光靠个人之间的信任。”
韩博放下材料,翻出几张现场勘查时拍的照片,意味深长地说:“犯罪性质和动机已确定,你们应该对犯罪现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捕捉现场明态痕迹挖掘浅态信息,寻找、收集凶手有可能留下的一切蛛丝马迹,进而去验证你的推测。”
“现场几乎找不到除焚尸之外的任何痕迹。”李佳琪又忍不住插了一句。
令人众人倍感意外的是,韩博突然笑了,笑看着李佳琪说:“佳琪,你是结过婚生过孩子的人,还是法医,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想验证老程的推测很简单,别怕麻烦,去好好检验那些树枝和树叶,看能不能从树枝树叶上面检出精…斑,如果能找到沾有精…斑的树枝或树叶,并能确认与从被害女孩阴…部提取到的***为同一个人留下的,那就能证明小公园不是抛尸焚尸现场,而是第一现场。”
不是所有事都能“收放自如”的,比如***!
且不说凶手在强…奸时会很紧张,就是一个普通人在正常情况下激情过后也会有***溢出。
更重要的是,如果是抛尸,凶手不可能明目张胆地扛着或背着尸体去小公园,肯定会用袋子或其它东西装着。换言之,如果能从现场的树枝或树叶上检出凶手***,也不太可能是从被害小女孩体内自然溢出的。
李佳琪俏脸一红,下意识举手捂着嘴。
周素英同样尴尬,急忙别过头装着看投影。
一语惊醒梦中人,程文明眼前一亮,不无激动地说:“我怎么就没想到呢,韩局,你帮了我大忙,我这就让方海龙去检验那些从现场采集的树枝树叶!”
“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说侦办一些疑难案件时绝不能钻牛角尖,”韩博微微一笑,又指着手边的一叠照片道:“现场保护得不错,这一点值得表扬。如果当时没采集树枝树叶,就算上面沾有凶手的精…斑,现在想到了也没机会去验证。”
这可不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么简单,先后请过好几位刑侦专家,难道人家不是旁观者?
老领导破案绝对有一套,周素英忍不住打趣道:“韩局,你这不是在表扬我们,你是在表扬你自己。”
“表扬我自己,我可没那么自大。”
“我没开玩笑,你真是在表扬你自己,保护现场的这些规矩是你当年定下的,我们一直萧规曹随,这不是表扬你自己是什么?”
“我定下的,是上级要求的吧!要说规矩,各种规章制度多了,就算是我当年定下的,关键还在于实行。”韩博不想自吹自擂,示意程文明该忙就去忙,又说起正事:“排查被害人的社会关系,不光要排查现实世界的社会关系,一样要排查虚拟世界的,被害人有没有QQ号,平时上不上网,有没有交过网友,这些情况全要搞清楚。”
老领导都副局级副局长了,以为他当上大领导就不再参与具体案件侦破,以为他现在的工作就是听汇报作指示,没想到还是那么厉害。
王解放感慨万千,自愧不如,不无尴尬地说:“查了,有一个QQ号,上面全是同学,没发现不明身份的网友。”
“从哪儿查的?”
“学校不让学生带手机,她父母也担心玩手机会影响学习,所以没给她买手机。但同班同学中有人偷偷带手机,上面有她的QQ号。”
“光注册一个号有什么用,她平时是怎么上网的?”
“有时候借用同学手机,有时间和同学一起去网吧,治安部门已对她们这些未成年开放的网吧进行了处罚。除了借用同学手机和去网吧之外,在节假日尤其寒暑假,在父母允许下用家里的电脑上网。”
“你们怎么确认她只有一个QQ号,如果第二个呢。”
“韩局,我们考虑到她交网友,被网友残忍杀害的可能性,技侦和网警检验过她家的电脑,没发现有其它QQ号登陆过的痕迹。”
韩博沉吟道:“爸爸做生意,妈妈在市二院上班,就她一个宝贝女儿,平时的零花钱、过年时的压岁钱应该不会少,如果她喜欢上网,喜欢聊QQ,完全可能偷偷买一部手机,偷偷办一个手机号。”
“是有这个可能,关键谁也没见过,在她家也没找到。”
“我上学时班上有个女同学特别喜欢打小报告,屁大点事都往老师那儿捅,相信你们上学时也遇到过。手机就跟我们那时候看的小人书一样,被老师知道了会没收,被父母知道了也很麻烦。从这些材料上看,被害人早熟,完全有可能偷偷买部手机且不让别人知道,再查查,看她到底有没有。“
“行,等会儿跟老程说,让老程安排人去查。“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痕迹检验
就在韩博在南…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同老战友们一起研究案情之时,因为办丧事搞得身心俱疲的韩总也正在开“家庭会议”,确切地是应该是“家庭扩大会议”。
围坐在餐桌前的不只是老李总、李晓蕾、韩芳和李泰鹏,并非家族成员的老卢和老袁也“列席”了。
“这个人啊,最假!说走就走,说没就没了。”回想起岳父生前的音容笑貌,想到岳母的身体也大不如以前,韩总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放下茶杯感叹道:“现在想想,赚那么多钱有什么用?”
“爸,您别胡思乱想了。”
“我不是胡思乱想,我是说这个道理,人不服老不行,早晚有那么一天。”
老卢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人,对此深有感触,轻叹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现在吃得好穿得好,医疗条件好,我们能过到六七十岁。搁以前,能过到六七十岁的真不多。我在大队当支书那会儿,村民平均寿命54岁。现在个个说什么污染严重,农药超标,千奇百怪的癌症多了。其实那会儿一样有癌症,只是没现在这样的医疗条件,没去查也查不出来罢了。”
“我父亲42岁去世的,我母亲54岁。”
老袁接过话茬,不无感慨地说:“当时别说去查,连看都没怎么看,没去过大医院,小病找村里的赤脚医生,大病去乡卫生院,乡卫生院看不好就找偏方,迷信的那些人找神婆,小病拖成大病,因为得什么病死的都不知道。”
“知道又怎么样,条件好又怎么样?黄书记条件好不好,能治谁不帮他们治,医生只能治病救不了命,最后还不是一样去见马克思。”
这四位老爷子,越说越离谱。
李晓蕾不知道该怎么劝慰,韩方也被他们搞得心神不宁。
就在二人想岔开话题时,韩总突然道:“晓蕾,小芳,泰鹏,酒店的事我是这么想的,既然人家能请人管理,我们一样可以。不就是多赚点少点吗,只要有钱赚,只要不赔就行。反正我真没那个精力,你们也没必要再绑在酒店上,喜欢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爸,这是不是因为韩博?”李晓蕾忍不住问。
“也是,也不是,不完全是。”
韩博和老李总对视了一眼,轻叹道:“他在公安局上班,干的是得罪人的活儿,知道咱家开酒店的人又不少,就算不知道也不难打听到,这些事不能不防;说不完全是,是确实没必要全盯这儿,我知道你对管酒店其实没什么兴趣,他的工作又不稳定,今天在这儿明天又不知道调哪儿去了。你们是夫妻,夫妻当然要在一起,总这么分居不好。”
“爸,晓蕾没必要盯这儿,我和泰鹏可以。”
“在东海又不是没开过旅馆,有多麻烦你们是知道的,请几个人来帮着管就行了,没必要吃那个苦受那个罪。”韩总回头看看站在身后的韩妈和李妈,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回东海,疑人不用疑人不用,这边找几个人就行了。”
韩芳对管理酒店同样不是很感兴趣,之所以放下东海的生意来南港完全是没办法。
老爸想通了她很高兴,同时又有那么点担心,低声问:“爸,我们回东海,那些坏人就找不到酒店?”
“找到又怎么样?”
韩总反问了一句,轻描淡写地说:“注册几个公司不就行了,这个控股那个,那个控股这个,既不用再提心吊胆,又不用受那个罪,坐在家里赚钱多好。”
……
先是儿子被坏人盯上,紧接着岳父去世,这两件事对韩总触动很大。
他一言九鼎,决定的事就不容置疑。
李晓蕾没办法,同时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开完会,回到房间,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拨通韩博手机。
“他真是这么说的?”
“真是这么说的,基建全委托给卢书记和袁政委,酒店管理公司明天就开始联系,还要注册几个公司,反正他不想管了,也不让我们管,就当一个投资。”
“服务行业事太多,这样也好。”
再说这些没任何意义,之前所做的一切也不是无用功,李晓蕾关掉床头灯,呵欠连天地问:“不说这些了,你妈怎么吃到这会儿,你什么时候回来?”
“早吃完了,这会儿在刑警队,老程遇到个棘手的案子,我过来看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棘手,什么案子?”
“命案,一个小女孩被奸…杀的案子。”
“还没破啊,这个案子我知道,絮絮的班主任给我发过短信,提醒我要看住絮絮,早晚要接送。”
3。29案的影响真不是一两点恶劣,真是搞得人心惶惶。
韩博暗叹口气,低声道:“我帮他们看看,你先睡,我尽量早点回去。”
“好吧,别搞太晚。”
“知道。”
……
韩博放下手机,从李佳琪手里接过她刚拿来的手套戴上,仔仔细细翻看起程文明刚让人送来的没被完全焚毁的被害人的衣物和鞋。
上衣和裙子已变成碎片,打底裤只剩下几截,运动鞋相对完好,只是沾上灰迹变成了黑色的。
“韩局,这些理化实验室全检验过,检出汽油残留成分。”
“放大镜。”
“哦。”
韩博把证物从袋里小心翼翼取出,举在灯光下用放大镜仔仔细细观察起来。
这能看出什么,黄志远被搞得一头雾水,又不好意思问。其实韩博也不知道要找什么,只是想看看能不能从这些上面找到点蛛丝马迹。
二楼的DNA实验室,值班民警和紧急召回的民警同样在紧张地忙碌。
一堆烧焦或烤干的树枝树叶倒在一块白色塑料布上,DNA实验室的五名技术民警正蹲在地上分拣。
“同志们,只要能找到并提取沾***的树枝或者树叶,只要在上面提取到精…斑,就能证明凶手就是在小公园对被小女孩实施强…奸行为随即杀害的。”
程文明看看手表,接着道:“工作量是有点大,但这直接决定接下来的侦查方向,辛苦一下,争取明天下午6点前检验完。”
“是!”
侦破3。29案是支队乃至全公安局眼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紧急召回的四名技术民警谁也不敢有怨言,而找精…斑也不是很难,就是有点麻烦。
方海龙直到此时此刻依然不知道老领导回来了,更不知道检验这些树枝树叶是老领导的建议。
他送走程文明,去里面拿来一盏灯,蹲下道:“用水洗过的精…斑,在紫外线下会发出浅淡的点片状荧光。***分泌物、尿液、鼻涕、唾液、***、脓…液、肥皂斑、植物汁液以及含荧光素的各种载体,在紫外线下也能发出与精…斑类似的荧光。
紫外线检查呈阳性的斑痕可能是精…斑,但不能确定为精…斑,到底是不是需要用化学方式进行筛选和确认。同志们,我们分一下工,分为两组,小徐、小陈,你们负责紫外线检查,张兵去理化室拿试剂,立国和我一起准备实验的其它材料……”
证物检验是一项异常枯燥的工作。
这需要民警耐着性子一点一滴地寻找不符合证物特性的残留物,找出很多不同的东西,进而对其进行化验。韩博始终相信,只要犯罪分子作了案,他就一定会留下痕迹,不管多么细微都要找到,这是对被害人一种最起码的尊重。
DNA实验室的检验工作刚开始,楼下实验室的韩博已经看完了。
什么都没发现,没找的任何不符合证物特性的残留物。
韩博想了想,回头道:“老程,肉眼看不出什么,理化室有没有人值班,我想去理化室用显微镜再看看。”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韩局回来了!
程文明睡得很晚,直到凌晨3点多送走老领导才休息。
自3。29专案组成立以来,加班熬夜是常态。而作为一个作息时间极不规律的老刑警,他早已锻炼出站着都能睡着,坐在马桶上都能补充点睡眠的“本领”,尽管休息得晚,但起得却挺早。
在食堂吃完饭,刚回到办公室,正准备打电话问问方海龙那边的进展,突然传来敲门声,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老程,昨晚又熬夜,又没回去吧?”岳国智夹着包跟程文明打了个招呼,低头看看手机上的时间,旋即转身道:“周支,老徐,过来一下,我们就在老程这儿说几句。”
“好的,来了。”
“岳支,早。”
眼前这位不只是顶头上司,也是局领导。
他首先是局党委委员,然后才是刑警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他又要在这儿“开会”,程文明被搞得很郁闷,不是不欢迎他来,而是不喜欢他这种自认为平易近人、体恤下属的工作方式。
腿脚不方便怎么了,又不是瘫痪!
离会议室只有几步路,去他办公室一样不远,非要搞成这样,真把人当残废了?
程文明一肚子不快,但还是绕过办公桌走到茶几边,掏出香烟递上一支:“岳支,您今天要出去?”
“省厅有个会,马上就走。”
岳国智招呼徐政委、程文明和周素英坐下,点上烟吸了一口,开门见山地说:“这个会本来是邓局参加的,明天下午有领导来视察,他实在抽不开身,临时决定让我去,估计要两三天。老徐,这两天你辛苦一下,主持日常工作,有什么事可以给我发短信。”
“岳支放心,有什么事我会及时汇报的。”
“其实能有什么事,还不是3。29案,”在这个关键时期,岳国智是真不想去替领导去省厅开会,他看看程文明,再看看周素英,凝重地说:“老程,素英,案子你们要多费点心,我托省厅的朋友请了一位专家,专门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就是懂那个……那个什么刻画。他中午到南…港,我把他手机号发给你们,去机场接一下,然后介绍案情,陪他去现场转转。”
又请专家,这是第二几位?
虽然不认为专家能帮上忙,但程文明能够理解上司的心情,立马拿起手机看起刚收到的短信。
“素英,老程要接待专家,DNA实验室这边你盯紧点。我们南…港可以说是全国地级市中第一批建立DNA数据库的,累计建库总数突破15万份,达到15865人份,全省排名第二。我就不信凶手没前科,就算他没有,他的近亲属一样可能有案底,盯着点方海龙,让他好好捞,我就不信捞不出来!”
岳国智并非无的放矢,如今的命案侦破,几乎一半以上都要依靠DNA数据库科学比对,认定犯罪嫌疑人的准确率比过去大大提高。
而在DNA技术的应用上,南…港市公安局不仅在省内比较早,放眼全国也是很早的。
随着这些年的不断投入,建有犯罪重点人员库、失踪人员和无名尸体库、案件现场物证库、亲属库等近十个大类。犯罪分子在命案现场只要留下一丁点痕迹,被成功提取到后,就可以在有着15多万份人体样本的南港库,150万份的江省库,780多万份的全国库中用电脑比对DNA数据,最终锁定嫌疑人。
在南…港市公安局,DNA技术不只是应用于大案,一样应用于普案。
通过DNA技术和DNA数据库这个“破案神器”,光去年就筛查侦破各类案件1887起,全省排名第二。甚至通过DNA数据库直接比中破获东港“杀人案”、港区“杀人案”等各类大要案。去年通过数据库比对,还破获了东州“。8张秋菊被杀案”等本地和外地命案积案3起。
事实上不光他对能不能通过DNA破案有信心,专案组刚成立、确认掌握到凶手的DNA信息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案子不难破,残忍杀害小女孩并焚尸的凶手不难抓。
然而,直到现在都没能比对出来,但不能因此而丧失信心,周素英点点头:“是,岳支放心,我会盯住的。”
“就这样了,你们辛苦一下,有事电话联系。”
岳国智不是一两点忙,话音刚落手机就响了,拿起包跟众人道别,一边接听手机一边匆匆走了出去。
送走顶头上司,周素英回头道:“程支,我去实验室看看,海龙他们熬了个通宵,这会儿估计全在睡觉。”
“去吧,我给王解放打个电话。”
“老程,你不去机场接人?”不等周素英开口,徐政委便忍不住问。
“十点才到呢,等会儿去,”程文明一边拨打电话,一边解释道:“其实我想找的是小钟,让小钟等会儿去接韩局,陪韩局去现场看看。”
徐远帆糊涂了,下意识问:“哪个韩局?”
“政委,你认识几个韩局?”周素英噗嗤一笑。
韩博在南港工作时,徐远帆在开发区分局担任政治处主任,虽然没真正打过交道但见过很多次。
调到市局担任刑警支队政委之后,对已调走多年的韩博印象更深刻,因为支队的许多东西全是韩博当年留下的,并且韩博是南…港公安系统走出去的职务和行政级别最高的领导。
“老程,素英,你们没开玩笑吧,韩局真回来了?”他大吃一惊,紧盯着二人将信将疑。
“你看我们像开玩笑的样子吗,韩局昨晚就来过单位,在实验室搞到三点多。”
“你们请韩局回来的?”
“怎么可能,别说我们不可能这么做,就算开这个口韩局也不一定有时间,这是碰巧了,他正好休假。”
小钟是程文明在担任正科级侦查员时的徒弟,对小钟程文明真是高标准严要求,觉得年轻人不应该呆在市局机关,早在五年前就把小钟打发到南州分局。
从责任区刑警队的普通刑警干起,现在已经是重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